dota丁聪湖北哪里人
㈠ 姓丁的名人有哪些
1、丁密
东汉岑溪人,字靖公,以孝顺而知名,父母亡故,在坟边筑屋守三年,相传有双凫(野鸭)飞抵屋旁小池,见人而驯伏,时人以为是其孝行所感应。
2、丁聪
中国着名漫画家,1916年生于上海,三十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曾任《人民画报》副总编辑。作品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众多作品的插图。
3、丁复
汉初人,随高祖刘邦举兵于薛,后助高祖平定三秦,破项羽将龙且于彭城,官大司马,封阳都侯。
4、丁允元
南宋常州人,字叔中,淳熙(公元1174-1189年)间任少卿,后因忠谏贬官潮州太守,拨田租兴学养士,筑桥利民,百姓"名宦祠"祀之。
5、丁兰
东汉河内郡人,少年母逝,用木头雕母像,每日服侍如活人。邻居张叔,酒醉骂木像,用手杖击像头。丁兰怒而打张叔,被捕。传说告别木像时,像为他落泪。
㈡ 嘉善现在有哪些名人记住是现代
沈天慧:(1923~2011.1.2.),中国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半导体化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嘉善魏塘镇人,祖籍浙江杭州。
张钟俊:(1915~1995),自动控制专家。生于1915年9月23日。浙江嘉善人。历任武汉大学、重庆大学教授。1949年后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系主任和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顾功叙:(1908~1992),地球物理学家。生于1908年6月25日。浙江嘉善洪溪镇人。曾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质部地矿司副司长,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曾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学会的理事长。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尚荫:(1909~1989),病毒专家。1909年3月3日生于浙江嘉善陶庄镇。历任武汉大学教授、校长,湖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沈国舫:(1933.11.15~ ),着名造林专家,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嘉善。曾任林业大学校长,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
程裕淇:(1912~2002),地质学家。生于1912年10月7日。浙江嘉善魏塘镇人。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2年当选伦敦地质学会荣誉会员,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找到昆明富磷矿,突破中国沉积磷矿床的发现。指出铁矿找矿方向;提出铁矿类型组和铁矿成矿系统以及所有矿床的成矿系列的概念,促进了成矿学研究。阐明中国各时代变质岩系、岩带的特征,从而促进了变质学的发展。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地质部副部长,1982年3月17日,世界上最老的地质学学术团体——英国伦敦地质学会颁发给他荣誉会员证书。中国人得过此证书的只有两个,一是建国前(1937)年的翁文灏,二是建国后的程裕淇。他曾任全国政协第四、五届委员,第六、七届常委。
孙道临:(1921.12.18~2007.12.28),原名孙以亮,中国着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祖籍嘉善,生于北京。1943-1944年先后加入中国旅行剧团、国华剧社、南北剧社, 演出话剧《雷雨》、《日出》、《家 》、《茶花女》等。翌年入清华影片公司,参加拍摄影片《大团圆》 。后参加远东影业公司、昆仑影业公司,拍摄《大雷雨》、《乌鸦与麻雀 》等影片。因在《乌鸦与麻雀》中扮演华先生,1957年于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一等奖。 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导演。是中国影协第四、五届理事。
丁悚: (1891~1972),字慕琴,浙江嘉善人,典当朝奉出身。自幼喜绘画。曾师从周湘,在周氏创办的图画传习所习画。初攻西画,善于素描,继研习国画,擅长描绘人物、仕女和佛像。历任上海美专、同济、晏摩氏、神州、进德等校的教授,并为上海《申报》、《新闻报》、《神州日报》等重要报刊作插图,还兼任《上海画报》、《健康家庭》等刊物的编务工作。其子是着名漫画家丁聪。
钱能训:(1869~1924),中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内务总长。字傒丞。浙江嘉善人。29岁中进士,翌年留馆为翰林。历任湖北、广东乡试主考官,广西学政,刑部主事、员外郎等。1911年以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职。1924年6月5日卒于北京。
朱学范:(1905~1996),浙江嘉善枫泾人(今上海金山枫泾人)。大革命时期在上海参加工人武装起义,曾任上海邮务工会常务委员,上海总工会主席,全国邮务总工会常务委员。抗战期间,与陕甘宁边区总工会代表在汉口发起组织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委会。1939年任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1944年被选为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理事。1945年9月与解放区工会代表组成中国工人统一代表团出席世界工会大会,当选为世界工联副主席。1948年2月到达东北解放区,同年8月与解放区工会共同发起召开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并连任第七、八、九届全国总工会副主席。1949年参加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工作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后,历任邮电部部长,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是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1992年12月任民革中央名誉主席。
黄菊:(1938~2007),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1938年9月生,浙江嘉善人,196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2007年6月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9岁。
倪天增:(1937~1992),前上海市副市长。祖籍嘉善县西塘镇,生于浙江宁波。1982年,倪任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局局长助理。1983年4月,倪任上海市副市长,分管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上海近期东西建筑发展轴总体构思。1992年6月因突发心肌梗塞,英年早逝,壮志未酬,终年仅54岁。
张凤:(1887~1966),字天方,浙江嘉善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秀才,辛亥革命前夕入光复会,民国6年(1917年)执教于浙江第一师范,深得省教育厅长马叙伦赏识。民国11年公费留学法国。民国13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民国34年被聘为上海市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委员。解放后历任浙江省考古学会常务委员、省文史馆馆员。
赵宪初:(1907.10.27~1998.4.17),名型,字宪初。出生于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教育家、上海市特级教师,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被教育界公认为一代名师。曾任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教务主任。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副校长、校长,上海市数学学会副理事长。
朱念慈:(1920~2003.9.6),浙江嘉善人,现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扇面书法家,擅长于真金扇面书法,醉心于甲骨、篆、正、草体的千字文、回体文等扇面创作。其作品以万字扇见长,广为海内外博物馆收藏,并为国家领导人赠送国际友人之礼品。1984年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1988年在中国工艺美术老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上,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夏荷生:(1899~1946),嘉善魏塘镇人,被誉为江南“描王”。先后入上海润余社和苏州光裕社。红遍江、浙、沪地区,成为评弹界一颗巨星。1986年6月23日至24日,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举行纪念弹词名家夏荷生逝世40周年纪念会。会上播放其演唱的录音片断,总结其艺术成就。
顾锡东:(1924~2003),戏剧作家。浙江嘉善人。顾锡东是浙江剧作界的领军人物。他一生创作上演了60余部剧目、5部电影以及各类戏剧曲艺理论文章200余篇。他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在全国乃至海外都有较大影响,推动了浙江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同时,顾锡东还为扶持浙江越剧“小百花”,培养中青年戏剧影视创作、表演人才作出显着贡献。
林正范:(1949~ ),男,浙江嘉善人,原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理论研究。
范崇武:(1907~2011 ),浙江嘉善西塘人,193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35年起在清华大学电机系任教授,是清华大学电机系创始初期的教师之一。曾任北京第三地方工业局局长,北京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是前国家总理朱镕基的老师。
丁当:原名吴娴,浙江嘉善人,当红歌手,属相信音乐旗下,五月天、梁静茹和品冠的师妹。1998年毕业于嘉善第四中学。1999年丁当决定背上背包一个人出去寻找她的音乐之梦。酷爱唱歌的她离开家乡后,辗转湖州、宁波等地的歌厅唱歌。两年后,她在杭州世贸中心酒吧相对稳定下来。在那里丁当度过了6年时光,所有的酸甜苦辣在2003年5月有了一个结果——滚石唱片公司正式签与她签约。成名曲有《我爱他》、《猜不透》等,长时间占据台湾点唱排行榜第一,其中第三张专辑《夜猫》在台湾G-music榜上榜长达29周,创造内地歌手在此榜单的纪录。
南派三叔:原名徐磊,出生地嘉善,现居杭州。毕业于嘉善高级中学,大学学的专业是电子商务、网络编程,现在他不仅有自己的外贸公司,同时也是近年来崛起于网络的畅销书作家。他创作的《盗墓笔记》系列以惊悚、诡异的风格爆红于网络,受到大批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㈢ 枫泾古镇出了哪些名人
古镇枫泾文化底蕴浑厚,名人辈出,近现代名人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一代围棋国手顾水如、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国画大师程十发、漫画家丁聪等。
㈣ 漫画着名人物丁聪
我爱太湖县的丁聪
㈤ 下面是丁聪先生的一幅漫画《两代人的反应》,请根据漫画展现的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联系现实,写
例文传统要与现代接轨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形式之一,高中课文中也有一些篇目,记得阅读的时候觉得写得很好,但真到剧场听戏,随着台上演员“啊哦咿”的演唱,恐怕大多数年轻人也会像丁聪先生漫画中的这位少年一般,脑袋低垂,双眼紧闭,呼呼大睡吧。 为什么传统戏曲吸引不了青少年呢?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戏曲展现的生活远离我们吧。你看台上的这位演员,穿的是演出用的古代服装,一唱就是半天的“啊哦咿”,唱的多为地方音,叫人很难听得清楚;而且一句唱词往往拖上半天,能把人急死!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的特点,也不符合现代青少年的欣赏习惯。想要吸引青少年而得到传承,只怕难了。 因此我认为,戏曲要与现代生活接轨。其中最重要的是从内容改造起,不要老是一些传统曲目,内容上要创新,要表现现实生活。古代的戏曲作品,不也是表现那个时代的故事吗?为什么到了现代社会,戏曲还要唱着那些老掉牙的歌子呢?我认为,只有表现现代人熟悉的生活,才能拥有更多的观众。 要表现现代生活,装扮上也得有所改变,不能还是传统的那一套,让人分不清时代。另外,唱腔也应该改变。地方戏特别应该像京剧一样,将普通话作为标准唱腔,便于听懂内容。当然了,一拖半天的“啊哦咿”恐怕也得跟上时代的节奏,不然谁耗得起啊! 有人会说,这样一改变,还能叫中国戏曲吗?我想还是可以的。我们牢牢保留了中国戏曲为中国观众服务、为现代生活服务的核心,摒弃一些不合理的旧形式,有什么不行呢?如果死抱住传统不放,那将既没有新的作品问世,又没有新的艺术方法补充,那么,这样的戏曲,随着能欣赏的老观众越来越少,最终恐怕只能进历史博物馆了。 其实,与现代生活接轨的岂止是戏曲,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很多已经开始和现代生活接轨了。如画家们用毛笔创作国画作品,就不再仅仅局限于描绘古代的人物和山水,而是展现现代生活,齐白石、张大千、范曾、黄永玉等等国画大师,谁不是用古代的笔墨、借助现代的手段展现现代生活的呢?而书法作品的与时俱进,不仅表现为在临摹古人墨宝中展现书法家的个性,同时也创造出了新风格的字体。其他传统艺术能与现代接轨,为什么戏曲就不可以呢? 只有接轨,传统艺术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吸引青少年,才能在继承中传承下去。 例文点评 例文作者认真研读了漫画,抓住漫画中少年对戏曲毫无兴趣而沉沉睡去的现象,反思为什么戏曲不能吸引青少年,进而提出了戏曲需要创新的观点,并重点说明了该如何创新以及创新的价值意义。为使自己的说法更加合理,作者列举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创新而得以发展的实例加以证明,终能自圆其说,较好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全文思路清晰,紧扣主旨,有理有据,是一篇较好的习作。 ㈥ 名人名字的轶闻
1、1902年,14岁的李四光便独自一人去省城投考新式学堂,领取报名表后,也许是有些激动,他竟在姓名栏内填入自己的年龄“十四”两字。好在他及时发现了错误,遂在十字下面加上“八子”,成为“李四”。然而李四这名字又太俗,他见大厅中央挂着一块“光被四表”的匾牌,又急中生智,在“李四”后面填了个“光”字。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李四光的机灵。 ㈦ 丁姓的来源,丁姓的族谱,丁姓的祖先,丁姓的名人 。 来源:源于子姓,出自殷商诸侯丁侯的后裔,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族谱:《上海云间丁氏谱一卷》《江苏濡须苏南丁氏宗谱十六卷》《浙江萧山萧南历墅湖丁氏宗谱六卷》《安徽怀宁丁氏宗谱七卷,首三卷、末一卷》《山东丁氏族谱四卷》等。 祖先:丁公伋。少典之子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姓。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尚,俗称姜太公。 名人:汝南太守丁通;交州牧丁宫;并州刺史丁原﹔三国时孙权的大将丁奉;隐士丁览﹐颇受曹操赞赏的才子丁冲及其二子丁仪、丁 广和兄弟丁斐等。诸葛亮帐下的丁立、丁咸;明朝画家丁云鹏;清时有丁宝桢、丁日昌、丁汝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丁耀亢等﹐其中丁日昌在光绪年间﹐任江苏巡抚,是洋务运动中的活跃人物。 (7)dota丁聪湖北哪里人扩展阅读: 丁姓的一些文物遗存: 1、丁氏故宅,又称丁氏庄园,是清干隆年间“丁百万”家族遗留下来的宅居,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胶东地区的民俗风情,展示了我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 2、丁氏故宅位于山东龙口市黄城西大街,占地3.106公顷,建筑面积8042平方米。丁氏故宅是目前中国规模宏大、举世闻名、保存较好的“四合院”式建筑群。1985年8月被龙口市政府定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㈧ 采访成功人士的采访稿 采访稿要写出采访的具体内容,准确的表达出被采访对象的意思。 正文如下: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 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采访成功人士的采访稿的注意事项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㈨ 枫泾古镇65岁老人要门票吗 摘要 在镇上观光不会要门票的,如果要进入景点的话,要收门票的。 ㈩ 中国史上,姓丁的名人有哪些 1、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祖籍河北。北宋初年宰相、奸臣。与王钦若等人并称为五鬼。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封晋国公。前后共在相位七年。 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 通籍后官运亨通,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工部员外郎、三司盐铁副使。大中祥符元年(1008),召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加枢密直学士。后历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工、刑、兵三部尚书。 2、丁士美(1521-1577年),字邦彦,号后溪,淮安府清河县(今属淮安市)人,幼而聪敏好学,长而淹贯经史。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右春坊右谕德、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兼教习庶吉士、太常寺卿、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历事三朝,辅导二帝。 3、丁度(990年—1053年),字公雅,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祖籍恩州清河(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北宋大臣、训诂学家。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丁度登“服勤词学科”进士(榜眼),授大理寺评事,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庆历六年(1046年),升任枢密副使。庆历七年(1047年),官拜参知政事(副相)。 皇祐五年(1053年),丁度去世,赠吏部尚书,谥号“文简”。 4、丁云鹏 (1547~1628)明代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天启五年(1625)尚在作《白马驭经图》,瓒子,詹景凤门人。书法学钟、王。画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无不精妙。白描酷似李公麟,丝发之间而眉睫意态毕具,非笔端有神通者不能也。供奉内廷十余年。 5、丁魁楚(?—1647年5月8日),字中翘,号光三,河南永城马牧乡丁老家人,明末大臣。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明亡后,丁魁楚与瞿式耜、吕大器等拥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清兵南下后。 丁魁楚以三百余艘载黄金二十万两、白金二百四十余万两入岑溪,投降清将李成栋,许以两广总督的职位。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1647年)四月初四日,被开肠破肚,至夜断气。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