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自走棋到底有多少人在玩
⑴ 数十万人沉迷下棋不吃不喝 什么造就《DOTA自走棋》的天胡开局
卡牌千万种,下棋第一条。
天胡转弟弟,A牌两行泪。
---来自玩家"棋痴·江流儿"的评论
没错,这里说的下棋,就是那个让数十万人忘记吃饭喝水拉屎,让A牌团队嫉妒到嘬牙花子的《DOTA自走棋》。
原因一:下棋如搓麻,爽了自己,膈应对家!
玩过麻将的人都知道,当对家握着你要胡的牌傻笑的那一刻,你犯罪的欲望有多强烈!
《DOTA自走棋》和麻将的玩法类似,所有玩家共同从一个卡牌池中抽卡,每一种卡牌的总数是有限的。因此,你不仅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卡,也能花钱买下别人苦苦等待却求而不得的卡,养肥自己,让别人无卡可抽。
"棋盘之上,脸上笑嘻嘻,心里MMP的人我见得太多了,什么巨魔骑,什么六战冲脸,嘴里称兄道弟,背后卡你几张关键牌,叫爸爸都不好使!"
"下棋卡人啥感觉?就像在大热天军训的学弟学妹面前吃冰棍,明明恨的牙痒痒,却又不能对你怎么样!"
(把对方关键卡牌抽光,是高端玩家釜底抽薪的做法)
现实里面带微笑的老好人,棋盘上却可能是六亲不认的狠人,分分钟抬你出门。这种现实世界与虚拟棋盘的反差,让很多玩家将下棋视为一种精神宣泄。
自走棋元老级玩家"老夫子"私下里偷偷告诉叨叨酱,不要低估人性,有时邪恶也会让你上瘾。
原因二:又看经营又看脸,天胡一把爽到脚指头都抓紧了地
这款 游戏 的核心理念就是打败其他人获得更高的名次,获得第一名吃鸡,是每一个棋手的终极梦想。
想要在自走棋中吃鸡,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胡!
游戏 拥有金钱量的设定,买卡、搜卡、提升自己场上的卡牌数量都需要金钱购买。回合基础收入+利息收入+连胜奖励/连败补偿构成了你每回合能够获得的金币。
游戏 每回合结束会自动为你刷新五张新卡,想要再次刷新,就要花钱。天胡开局的人不用主动搜卡就能轻松获得完美阵容,而那些从头黑到脚的非酋,花光积蓄卖光血也无法获得"发牌员"的青睐。
"每次看到那些开局两级怪的"宅种",我都会大声问他们一局能不能做个人!"
除了卡牌, 游戏 中卡牌英雄携带的装备只能通过击杀野怪随机掉落。
而那些一场比赛中一个装备都不爆的倒霉蛋,就获得了一个尴尬的称号。
孤儿。
"输急眼的人总认为自己运气不好,真正有实力的人才会运筹帷幄。"叼着烟头的小王因为沉迷下棋决定裸辞,但这也让他成为棋界的知名狠人。
虽然"脸"在这个 游戏 中至关重要,但中后期运营策略才是自走棋让玩家欲罢不能的主因。
如果玩家前期运气不好,可以选择卖血吃连败奖励,甚至直接不买卡,采用"空城计"快速堆钱,以求后期能有足够的经济反败为胜。
而那些前期天胡,后期被吊打的玩家则被大伙儿称为"天胡转弟弟"。
"水友总说我天胡转弟弟,这话没毛病,我就是DD啊!"---主播OB.DD直播被弹幕喷时给出了完美的解释。
既看脸又看决策,运气成分保证了萌新有机会脱颖而出,减少挫败感,策略性给予运气不好的老玩家较高的容错率,允许他们通过中后期运营咸鱼翻身。
原因三:OB天团彻夜修仙带队,各路主播无脑力推
下棋一时爽,一直下棋一直爽!---OB.YYF
不得不说,《DOTA自走棋》的火爆与OB天团的直播密不可分。
从丛林肉搏到自走棋,这几个曾经叱咤刀圈的老男孩不止一次展现出了惊人的带量能力。
春节前夕,作为斗鱼顶级大主播的OB.YYF甚至连续直播奋战了30多个小时,OB主播之间的红包对赌局也成为玩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此外,在 游戏 被推上风口之后,来自主播区的大主播风行云、撸圈顶级主播MLXG和洞主等多个主播都加入到下棋的行列。主播宣传效应一触即发,《DOTA2》从一款硬核MOBA竞技 游戏 正式沦为 游戏 启动器。
"一盘接一盘,五把再五把,从开始下棋那一刻,我的手已经两天没离开键盘了。我妈看到我的黑眼圈,以为我去吸毒了!"---刚扔掉保温杯,彻底放弃 养生 的玩家小王向我交了底。
大主播牵头,水友跟风,《DOTA自走棋》不花1分钱推广费,就依靠自传播轻松成为新年爆款。
原因四:不做分奴不喷人,迷之棋手照样吃人
《DOTA自走棋》也有自己的等级机制,等级的名称与国际象棋的棋子相对应,从刚入坑的"迷之棋手"到万人敬仰的"皇后",每个等级都记录你棋道修行的兴衰。
但《DOTA自走棋》没有天梯积分设定,玩家可以自由匹配,迷之棋手也有可能与堡垒大神同场竞技。由于运气成分作怪,迷之棋手也有可能天胡吃人,瞬间吸分成为骑士。因此,在这款 游戏 里,玩家并不能完全依靠对方等级判断他的水平。
"为什么总直播下棋?轻松啊!水友们,你们白天上班想着KPI,晚上回家想着天梯分,累不累?下下棋,喝喝茶多舒服!"前DOTA2世界冠军大MU沉迷下棋,在直播时吐露心声。
的确,这种轻竞技化的等级设定减少了玩家 游戏 时的心理压力。不做分奴,没有谩骂,只有22种职业和50种棋子,吃一次鸡,灵魂都要从鼻孔里喷出来,这才是后现代孤独青年的独到选择。
这场下棋风暴还在继续,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棋道修仙的行列当中。不管怎样,这是一个自身素质条件不错,又有天时地利加成的 游戏 。该火!
⑵ dota现在还有多少人玩
一百万到两百万。DOTA都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经历过巅峰,也有过低谷,目前玩家相对维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玩家变少的原因是因为游戏公司不做优化。
⑶ dota2国服在线人数的具体数据是多少
目前全球正在搜索匹配游戏的玩家人数是59535人。
而中国地区总共为10955人。
用前面的数字838061乘以10955人,然后再除以59535人。
约等于154211人。
也就是说,目前国服的在线人数,大约是15万人左右
⑷ 刀塔自走棋最强阵容,DOTA自走棋云玩家一共多少局 后期最强阵容是什
DOTA自走棋云玩家一共多少局? 后期最强阵容是什么?
TOP 5 巨魔骑
棋子价值 171G
成型难易
后期强度
巨魔骑想必是如今自走棋最为热门的阵容,最为平常的一场比赛,骑士阵容绝不会少于两三名玩家。骑士阵容的优势在于:前期爹妈在手,如能配合死骑小黑的亡灵buff,不会伤血,甚至于可以连胜;中期过度平滑;最为核心的混沌骑士、月之骑士较为便宜,凑成三星爹妈强无敌。但骑士阵容成型易,后期却团控不足,面对真正的肉搏阵容输出也没有想象中的强。最多也只能排个前五了。
TOP 4 地精法
棋子价值 171G
成型难易
后期强度
“人人都有一颗炸弹梦”,地精的最大优势便是前期猛,最大劣势便在于后期炸弹太靠缘分了。地精阵容只要凑出两星伐木机,10波之前基本就是稳稳连胜,接下来要做的便是迅速积累经济、攀升科技,最后就是漫漫炸弹梦了。“地精法”后期十人口阵容基本固定:6地精自不用说;3法上的选择冰女、电魂、巫妖是最为科学的搭配,电魂方便于中后期过度,而且后期输出也不似帕克、火女一般乏力,巫妖则是后期物理流的最大克星,其减攻速效果对于物理核的限制太强;飞机自不用说,AOE强,物理输出也一流。有些人玩地精法,在经济无限好的情况下,总爱执着于船长、影魔这些棋子,过渡一下尚可,把自己整崩盘就得不偿失了。
TOP 3 亡灵猎
棋子价值 180G
成型难易
后期强度
亡灵猎在如今快节奏的下棋对抗中已近乎消失不见了,前期太容易伤血,所以如今更多趋向于前期较为平滑的精灵猎或者战猎组合了。但亡灵猎如能真正成型,其物理输出堪得上是毁天灭地了,敌方的前排美杜莎、萨尔,甚至于混沌、炼金等肉盾,往往还来不及跳就已经被秒。而且亡灵猎后期有美杜莎、潮汐两大团控,只要平稳放出大招,石化和眩晕期间对面基本就倒了个七七八八了。
TOP 2 土豪战
棋子价值 174G
成型难易
后期强度
自走棋单挑最强棋子是谁——巨魔战将。自走棋单挑第二强棋子是谁——末日使者。独看于此,战士全占。自走棋最强团控是谁——美杜莎,自走棋第二强团控是谁——船长(鄙人不喜潮汐,很蠢)。土豪战又全占。总有人心心念念以为战士只是单纯的肉搏,输出并不高。其实不然,战士的后期能力在N个版本都称得上是无冕之王,而且踢掉兽王、巨魔,8人口便可成型,双团控配上高智商的末日10秒一个大,打得你不叫爸爸都不行。什么骑士、地精、精灵之流,在成型的土豪战面前简直渣渣都不是。
TOP 1 神法
棋子价值 156G
成型难易
后期强度
各位棋友可曾玩过丛林乱斗?可曾记得黑鸟发球+余震的技能组合?成型的神法便至于此。人家并不和你真正打架,只是美杜莎无限叫,萨尔无限丢圈圈,你就莫名其妙被一堆AOE砸死了。《笑傲江湖》中有一句话——无招胜有招,大底说的便是成型神法了。
当然,刀塔自走棋玩至如今,随着玩家水平提高,节奏提升,往往在六七人口就已经杀得头破血流了。哪怕在所谓骑士二三段、士兵七八段这个水平,都很难有真正成型的后期阵容了。但总得朝这个方面发展,恐怕有朝一日发牌员一次给了五个末日呢?
dota2自走棋最强阵容是什么?
dota2自走棋最强阵容是地精流。
成型的地精, 3 级伐木机,其他地精2- 3 级,根据对手阵容补大招谜团,萨尔,潮汐,飞机,船长,蛇女或者走 3 刺,稳定能力强的惊人,中期靠一些优质单卡过度,比如电棍兽王剑圣影魔女王船长之类,大决战 1 星炸弹人也不能小视,炸弹人 2 级直接起飞。几乎没有被克制的阵容。
曲线平滑, 3 个 1 星怪 1 个 2 星 1 个 4 星 1 个 5 星,相对于其他完美阵容来说,相对容易凑齐。而且,现在主流的阵容,几乎都不是成型后地精流的对手。感觉地精吃枣药丸,被削预定。
dota2自走棋后期阵容
准T1:巨魔骑术
巨魔骑强度中规中矩,巨魔战将爆发一般,要依靠月骑输出,但是完全体的巨魔骑术, 4 巨魔,月骑,死骑,全能(龙骑),谜团,死灵法(炼金), 9 张牌组成 4 巨魔 4 骑 3 术士 2 亡灵阵容,有问鼎T1 的可能,然而,准T1 的原因是,准T1 之间存在阵容互克情况,比如A赢B,B赢C,C赢A的情况,发挥不稳定,尤其面对现在阶段的 3 法百搭流,关键卡等级上不来容易存在崩盘的情况。
dota2自走棋最强阵容有哪些?求推荐。
dota2自走棋是没有最强阵容的,只能根据发牌员给的牌来制定阵容。
dota2自走棋将参加游戏的8位玩家划分在8块不同的棋盘上,通过每回合抓取棋池中的棋子,挑选搭配出不同的棋子组合,并与玩家和AI(野怪)对抗,获取金币,购入棋子,不断强化自己的组合来获得胜利,这里我举一个强势阵容:骑士三龙流。
六骑三龙是一个成名已久的流派,他的基本特点有两个:
1、强度高。六骑三龙双亡灵阵容,吃鸡率57%,平均排名2-4足以证明其强度,在如今刺客横飞的新版本下,也依然有着屹立不倒的绝对实力。
2、易上手。非常容易上手,但是,在“玩的好”和“玩的精”之间是有一层差距的,这层差距像一层薄薄的纸,并不厚,却把玩家高度分明的相隔开来
骑士羁绊及相关羁绊在前期极其强力。不同于传统的三地精,5-6人口时,骑士能演化出来的组合搭配远远丰富于三地精。例如亡灵骑、亡灵猎骑、精灵骑、巨魔骑等。二星当然更重要,那是胡不胡牌的事。在同等星级下,可以明确的说,前17波的骑士组合在全棋子中,是绝对的天花板强度。
九人口六骑三龙二亡灵所有人都会玩,区分好的骑士玩家和一般的骑士玩家只有两点。第一,运营节奏的把握。第二,中前期能建立多大优势。因为骑士最大的优势期就是前中期,通过灵活的阵容搭配取得尽可能多的连胜是玩骑士的关键之一。
《刀塔自走棋》当前版本强势的三法阵容怎么玩,有哪些阵容能克制?
在当前版本四骑三龙三法是玩家研究出来克制法师的一套非常好用的阵容,在高分段的效果也非常给力。6骑三龙后期就怕没有盾,怕二星的谜团,经常有被秒的状况。所以不能拼消耗,就只能拼一波爆发。这套每一个人都不能换,四骑选择全能、混沌骑士、死亡骑士、龙骑士,三法选择莉娜,帕克,电棍。有人就问了怎么不用月骑,怎么不用光法。首先,咱说一下,这8个将,只有龙骑的技能不是魔法输出。不要看不起混沌骑士和死亡骑士的技能,有了三法之后的buff伤害也很强力。
月骑为啥不用就是因为月骑是大家都明白的充电宝。三龙三法就是怕对面抢夺先机的,所以月骑看起来很团战伤害很足,实际上是个祸害。光法为啥不能用的情况就是没冰女的光法没有输出,并且还总吃doom大招。冰女为啥不能用,因为我们这一套根本不需要回蓝。电棍,火女都是短冷却的,蓝回复很快的棋子。
三个骑士要用来顶前排,根本不缺蓝。龙骑士就是个摆设,负责收拾战场和顶doom大招伤害。面对所有带冰女的法师,永远是我们有先机,敌方如果是二星谜团的话,把所有棋子都分散站位就可以了。给电棍火女任意一个回蓝装,没有的话影响也不是很大。
9人口的时候最配的是潮汐,其他的都不是很需要。也别幻想巫妖可以换一个火女或者换一个电棍,巫妖的回蓝根本来不及。这套搭配一回合法师最少能放两次技能,火女puck三次都可以,双娜迦也不顶用。之后是双puck。puck是这个阵容里边伤害最炸的,双puck起手的话一波对面的潮汐还有娜迦,直接就会over。加上电棍的技能二星娜迦也能瞬间秒掉。其次搭的是nec,nec技能可以回复血量并且AP伤害技能还快还有双亡灵。龙骑士不追求三星,甚至都不用双两星,因为他只是个摆设。
多多自走棋6工匠阵容,但为什么只有5个角色?
6工匠阵容,是只有5个角色的。其中有个巫师羁绊,是阵容旗子加一,这样5个工匠就可以获得6工匠阵容了。多多自走棋阵容大全
英雄联盟自走棋有没有厉害的阵容和套路,老是打不过别人
单个英雄的强弱或者说某一种羁绊效果的强度往往会在版本的更迭之中起起伏伏发生变化,因此游戏之中也不会有长盛不衰的惯用套路。
真正强大的阵容永远是玩家根据本局的运势和实战情报随机应变后基于经验而得出的最佳组合。
然而尽管具体该走什么流派又应当拿哪些英雄来组成阵容需要玩家因时制宜,经济的运营思路却是能够在不同的对局之中发挥出同样的作用的。
尽管目前尚不知道是否会沿用刀塔自走棋之中的连胜和连败的经济收益和吃利息的规则,但是已经确定会有的为了让弱势者有机会翻盘的随机事件倒是的确有利用的价值。
换言之,前期在压力较小的时候适当卖血、尽量囤钱、多吃利息、盘活经济,而在中后期利用随机事件的优先选择权,以及之前积攒下来的金币,快速发育,即刻成型,开始锁血反打的半空城思路很有可能会在英雄战棋之中十分吃香。
这种思路对于玩家天胡的好运依赖度很低,只要当下版本不是前期失利就会被接连血入速战速决的节奏,都可以有强势的发挥。
dota2自走棋神法阵容应怎么搭配?
自走棋套路推荐:6法3战4人类2元素
9人口成型阵容:电棍+冰女+小小+光法+船长+Doom+帕克+莉娜+宙斯
前期拿三地精或者三战撑着,如果脸黑就卖血吃连败。法师对人口的要求很高,成型阵容里,光法、Doom和船长都是紫卡,至少得升到8人口才有望凑齐,所以前期一下都不要D,只管吃利息攒钱即可。有暗牧必拿,可以减轻你的血线压力,避免前期打着打着就突然暴毙。
当然,如果你非酋到底,电棍光法和你玩捉迷藏,那建议你还是赶快转型换阵容吧,毕竟自走棋可是一款相当灵活的游戏,不可能每一局都用上相同阵容。
如果前期欧气十足,小小升2电棍在手,那可以先组个3法2元素带个影魔,基本上可以助你稳步过渡到中期,实在没有两星小小,随便上个2星战士当前排也可以。Z君在10回合以前一般都是用3地精Buff做过渡,看到法师就拿,凑齐三法后地精全卖(两星伐木机可留),凑齐3法2人类1恶魔阵容,到第19回合,3法2元素2人类1恶魔7人口基本成型,然后就可以继续吃利息升八。
凑齐3法后,6法阵容就不着急上了,Doom和船长两两张紫卡的优先级要更高一些,没有稳定的前排和控制,就算硬上6法也是弟弟。到24回合左右,8人口成型,人品够好剽到宙斯的话直接无脑六法,没有的话就继续等。顺风顺水28回合上9,实在没有宙斯2星蓝胖也直接拉上去做挂件,小小冰女追三,其他升2即可。
刀塔自走棋:6术士+4巨魔,9人口成型,谁说术士是挂件?
刀塔自走棋这个游戏,一般成型的都是九人口。这如同英雄联盟最近的自走棋一样,都是九人口。因为,英雄联盟本身自走棋这个游戏,就是仿照的刀塔的自走棋。而刀塔自走棋这个里面,关于术士跟巨魔这个阵容的话。我们应该去想一想,这个阵容的羁绊。术士的羁绊是什么呢?术士的羁绊就是吸血,这个的存在,就导致我们这个阵容本身,几乎不需要了吸血的装备。这对我们主要的c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c位的输出,一般靠攻速跟攻击力。让我们打个比方,把原本给c位吸血的装备,给个它加攻击的装备。这会导致我们整个阵容的实力变相的增强,我们c位的输出爆炸。或者,我们可以补一件复活甲或者肉的装备,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输出位更难死掉,让我们的输出位能更好的去输出。所以,我认为术士本身不是挂件。
这样的九人口,再加上巨魔的羁绊,加一下攻速,对我们的输出位几乎是无敌的存在。让我们能够更好更快的取得胜利。所以,如果你认为术士是挂件的话,我觉得是无稽之谈。这个阵容唯一缺少的是控制,如果加上控制的话,这套阵容我认为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综合我以上的叙述,我认为六个术士以及四个巨魔,这样成型的九人口。术士肯定不是挂件,如果你经常玩这个游戏的自走棋的话。
后期(4)玩家(1)
⑸ dota2自走棋2022还有人玩么
还有。
就是没其它同类游戏多,匹配要好久,我平时快的话等3~5分钟,久的话十分钟。只是玩的人越来越少了,它的热度已经大不如前了。
《刀塔自走棋》是一款以dota2为基础的地图游戏。刀塔自走棋免费版将策略元素和运气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可支持单人模式和多人模式,玩法简单又极具挑战,玩家只要在前期对战。
⑹ 夹缝中求生存《刀塔自走棋》倒在了通往900万订阅的路上
提到今年上半年最火爆的 游戏 ,不是宫崎老贼的《只狼:影逝二度》,也不是CA的《三国:全面战争》,更不是什么P社的《统治者:罗马》,而是《DOTA2》游廊里的一款小 游戏 ——《刀塔自走棋》。
巨鸟多多的黄金时代
在《刀塔自走棋》最火爆的时候,整个《Dota2》里几乎有近一半的玩家都在下棋,许多网友甚至调侃:“求求你们不要再玩Dota了,影响我们下棋了!”在那段时间里,《Dota2》彻底沦为了自走棋启动器,就连许多完全没有接触过刀塔的萌新小白都慕名而来,下10多个G的客户端只为过两把棋瘾。
那时, V社自家的《Artifact》虽然还没凉透,但就玩家量级而言,《刀塔自走棋》已经可以吊打十个A牌了。
真假刀牌之争,最后民间小作坊笑到了最后,将V社七年磨一剑的野心之作《Artifact》爆的体无完肤。A牌的玩家数量从一开始的六万出头,一路跌到的如今的一百单八将,这样的结局着实令人唏嘘。
不过,寄人篱下终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流量和口碑是有了,但怎样才能把它变成真金白银呢?正当网易、腾讯等国内 游戏 圈一线大佬蠢蠢欲动的时候,巨鸟多多却把目光投向了并不怎么出名的龙渊的身上。
生不逢时的《多多自走棋》
龙渊的量级虽然比不上几个业界大佬,但旗下 游戏 的口碑都还算不错,比较知名的有《万象物语》、《核爆》、《无名之辈》等,TapTap上的玩家评分都在8分以上。
选择这样一个合作伙伴联手推出手游,既能保证 游戏 质量,又能保障自主权,巨鸟多多这一手可谓是一举两得。然而,自走棋手游化的道路并不顺利,从宣布推出到限号内测,再到正式公测,玩家群体的吐槽和不满声几乎一直没断过。
在最初的版本,《自走棋》手游与PC版的《刀塔自走棋》只有模型和棋子描述上的区别,其他诸如羁绊、职业等核心玩法一点都没有变。解决了版权问题,《自走棋》手游在某些方面就可以放开手脚了,什么棋盘皮肤、伤害特效、聊天表情什么的统统安排上,再搞个跟勇士令状类似的棋士证书,这下可算是把手游的必备要素给凑齐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游的内容更新速度却越来越追不上端游,《刀塔自走棋》都出冰龙了,手游却还在神族摩擦,版本差了不止一点半点。内容跟不上,玩家失去新鲜感,留存率自然会直线下降。
除了 游戏 内容,还有手机机能的限制。在从PC端“移植”到手机端的时候,龙渊的CEO表示讲给大家带来一款原汁原味的自走棋 游戏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是玩法、操作模式还是 游戏 节奏,都不会有所精简,玩家需要捧着手机目不转睛的花上半小时以上才能打完一局......且不说累不累眼,有这个时间体验一局更紧张刺激的《刀塔自走棋》不是更好?
除了内部因素,外部市场对《自走棋》手游也非常不友好。早在《自走棋》手游开启内测以前,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款反响不错的自走棋类 游戏 ,例如梦塔防、赤潮、决战平安京等等。换句话说,《自走棋》在手游市场已经属于后来者,前面几家已经凭借着时间优势吃掉了部分蛋糕。
除了这些搞玩法抄袭(?)的友商,5月份《自走棋》还撞上了一个庞然大物,那就是集二次元、塔防、养成于一身的超硬核手游——《明日方舟》。就在前几天,5月份手游氪金榜公布,《明日方舟》月流水破6亿,如果没记错的话,上一个引起全国轰动的二次元 游戏 还是网易旗下的《阴阳师》。有了更可爱的阿米驴,那还要什么自行车!(阿米娅:你们又要迫害我了吧。)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走棋》手游能取得今天这个成绩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5月29日,《自走棋》正式改名《多多自走棋》。6月11日,《多多自走棋》在E3 PC展上宣布,将在年内推出PC版本,并登陆Epic商店。巨鸟多多与V社,冰蛙和暴雪,可惜时代变了。
V社的野望与闷声发大财的拳头
A牌的暴死让V社意识到一件事:为什么我不继续做一个有钱的废物呢?看着脚边殷勤工作的冰蛙,V社就有了收巨鸟多多为己用的想法,你帮我打工,我把你扶正,岂不美哉?
然而,巨鸟多多也不是傻子,如果失去了自主权,那不就沦为G胖手底下的长工了吗?收购这事没得谈,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在合(shou)作(gou)方面,两家公司是毫无疑问的谈崩了。不过,在其他事宜上,双方应该是达成了一些共识。Z君在这里瞎猜一波:巨鸟多多把自走棋的玩法和创意统统兜“售”给V社,相对应的,V社要对偷卖糖果的事假装看不见,两家各凭本事搞自走棋模式的 游戏 ,看谁能笑到最后。
6月13日,《刀塔霸业》正式开启内测,所有购买TI9小紫本的玩家均可抢先体验。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刀塔自走棋》的活跃玩家数量就跌到了10万以下。等到正式版上线,这个数字恐怕会更加惨不忍睹。在这种情况下,也难怪《多多自走棋》选择叛逃到Epic平台了。
V社有自己的野心,隔壁默默搞“搬运”的小透明拳头公司也开始闷声发大财。在E3 游戏 展上,《英雄联盟》宣布推出新模式“英雄战棋”,说白了,就是把《DOTA2》里的英雄换成了LOL。此外,“英雄战棋”还将在未来推出电竞项目,将自走棋模式长期运营下去。
和V社、拳头这样体量的公司一比,巨鸟多多一下子就变成了小鸟夕夕,不管是宣传手段还是研发能力都差了一大截。等到两家大公司的自走棋 游戏 正式上线,《多多自走棋》怕是要在夹缝中艰难求生了。三足鼎立?不存在的,就算有,那也是老任的《宝可梦》宣布加入自走棋战场,《多多自走棋》还很难做到与几个大佬同台竞争。
⑺ 仅仅一年,DOTA自走棋在线人数缩水95%,为什么会凉得那么快
大家好,这里是正惊 游戏 ,我是正经小弟。
2019年这年下来,最热的 游戏 品类,自走棋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最强王者。然而一年过去了,自走棋 游戏 能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
当初最早走红的《刀塔自走棋》从巅峰时期的35万同时在线人数一路跌到了如今的日均在线1~2万。V社出品的自走棋《刀塔霸业》在线人数只有1万出头,与2019年6月份时的20万巅峰在线人数相比,缩水了接近95%。
所有的自走棋中只有LOL的“云顶之弈”目前还保持相对稳定的热度,但现存的用户数量相比S1赛季也腰斩过半。
那么问题来了, 是什么原因让曾经风靡全球的自走棋从火遍全球走向无人问津的呢?今天小弟就和大家简单聊聊……
自走棋是有先天缺陷的,它需要依靠大IP才能壮大
众所周知,2019年最早火起来的自走棋是来自DOTA2游廊的《刀塔自走棋》, 游戏 特有的“八人吃鸡”、“共用卡池”、“麻将三合一设定”以及“金钱的获取,使用和利息”等特色吸引了许多玩家体验。
但《刀塔自走棋》本身玩法模式之外的世界观、种族、英雄、职业、技能与装备体系等设定都来自DOTA2,所以吸引到的早期用户依然以DOTA2玩家为主,萌新想体验《刀塔自走棋》必须要下载几十G的DOTA2客户端才可以。
后来在DOTA2主播的带动下,《刀塔自走棋》成功出圈,走红全网,吸引了许多非DOTA2玩家下载体验自走棋,让DOTA2在线人数飙升破百万,而DOTA2客户端一时间也被玩家戏称为自走棋启动器。
自走棋的走红离不开DOTA2本身的IP影响力加成以及长久以来的用户积累,而这些用户本质上还是DOTA2玩家以及其他 游戏 的用户。
所以当后来LOL、逆水寒、王者荣耀等热门 游戏 纷纷效仿推出了自家的自走棋模式之后,《刀塔自走棋》就没了独占优势,其他 游戏 的用户也自然回归到自己原来的 游戏 当中,以《刀塔自走棋》为代表的独立自走棋 游戏 凉凉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反观前两年以《绝地求生》为代表的吃鸡网游,同样也是靠创新玩法走红的全新 游戏 品类,吃鸡热度虽然不如当年,但衍生出的《绝地求生》、《堡垒之夜》、《Apex英雄》、《无限法则》等吃鸡端游的用户规模都是千万量级的。
玩法深度不足,后来者创新难度大
自走棋之所以能够快速为大众所接纳和喜爱,离不开 游戏 本身的低门槛、策略机制和随机 娱乐 等特点。 游戏 上手简单,运气与实力并重。高手靠能力可以凭头脑技压群雄,新手也有机会靠运气大杀四方。
不过 游戏 看起来虽简单,但玩法却相当有讲究。比如《刀塔自走棋》借鉴了《战三国》等魔兽RPG地图的玩法,将RPG、战棋、抽卡、资源、AI战斗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融合起来,形成一套设计新颖、规则严谨的创新玩法体系,这套玩法成为了后来大多数自走棋“借鉴”的模板。
由于自走棋的规则机制的联系过于严密,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的增删调改都可能带来非常大的变动,使得自走棋创新难度很大,缺乏足够广阔的进化空间。
以《刀塔自走棋》和LOL的“云顶之弈”为例,《刀塔自走棋》棋盘用的是类似国际象棋的十字格,而云顶之弈棋盘采用的是六边形棋格,本质上两者都还是棋盘战场,只是云顶之弈的多了一条边,但棋子的攻击范围就大大增加,连带着英雄阵容、棋子费数、成长曲线甚至战斗机制都需要大规模调整。
目前市面上的自走棋中绝大部分都还是采用《刀塔自走棋》的十字格棋盘,只有云顶之弈在这方面做出了一点微创新,但看起来就已经相当不易,更不要说其他更大尺度的改动。
以《刀塔自走棋》为代表的十字格式自走棋玩法设计思路基本定型,创新难度大,很难继续扩展衍生出更多新玩法,玩家熟悉了这样的 游戏 玩法之后,在没有持续出现新玩法的情况下,很容易就消耗完现有的 游戏 内容,然后失去新鲜感,进而最终脱离 游戏 。
再对比下吃鸡,当年以《绝地求生》为首的射击吃鸡 游戏 品类中,如今衍生出了许多丰富多样的细分玩法,比如战车吃鸡、MOBA吃鸡、英雄吃鸡甚至文字吃鸡等等,就连自走棋本身也是融合了一部分的吃鸡玩法。
《绝地求生》、《堡垒之夜》等吃鸡大作通过长期稳定的更新和优化,至今也依然保持不低的用户规模。
自走棋电竞化之路艰难险阻
其实除了玩法创新,自走棋想要发展壮大,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学LOL和DOTA2搞电竞化赛事,然而这条路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好走。
《刀塔自走棋》火了之后,开发商巨鸟多多就曾尝试将花费100万美元打造自走棋官方赛事品牌,而斗鱼、虎牙、企鹅电竞以及B站等多家直播平台也陆陆续续举办了多届自走棋赛事。
但如今几乎已经看不到像样的自走棋电竞赛事了,甚至连引入“云顶之弈”的拳头 游戏 都曾明确表示过目前的自走棋不具备成为电竞赛事的条件。
拳头的官方说法是“过多的随机玩法天生不太适合被打造成电竞项目”。
而自走棋的玩法机制决定了除了操作,运气也会一定程度上决定比赛结果,而运气这种东西没有像操作那样有相对明显的对比标准,使得自走棋这样的棋牌类 游戏 竞技结果成色不足, 再加上自走棋比赛效果和观赏性上远不如LOL这样的MOBA 游戏 ,想要做成电竞赛事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小弟有话说: 自走棋从最初的一炮而红到冷却,其中既有大环境的因素影响,也有自走棋内在玩法设计上的缺陷,只是蛮可惜的吧。
一个正惊问题: 你现在还玩自走棋吗?
⑻ 现在11玩DOTA的大概还有多少人
大概80-100w左右.
天梯的话看什么分数段的,目前来说1500分以下的就很多新号小号,所以不太准确,1500分以上的排位系统算大概有100多w,但是要除以三,1/3是双号现象,1/3是刷分代练的,还有1/3才是真正1500以上的人数
⑼ 上线3天最高在线人数超20万,V社《刀塔霸业》或成自走棋最大赢家
《刀塔霸业》在Steam上已经火了。
文/迪亚菠萝包
从来没有见过V社对一款 游戏 这么上心。
自6月14日宣布自研自走棋《刀塔霸业》(英文名:DOTA Underlords)开启内测后,V社先是在《Dota 2》 游戏 主界面最醒目的位置放置了这款 游戏 的入口,宣布购买了TI9 Battle Pass的玩家可参与为期一周的内测,然后一周后又开启了《刀塔霸业》的 多平台公测。 这是V社的第一款基于起源2引擎制作的手游,手游用户数据和端游互通,而且可以随时切换。
为了避免一些玩家因无法访问Google Play错失体验 游戏 的机会,V社还专门为《刀塔霸业》建立了官网,提供所有客户端的下载链接。
安卓版还特意提供了ARM32位和64位两个版本
从当前 游戏 的数据表现来看,V社的努力没有白费。《刀塔霸业》开启公测后,玩家人数迅速攀升,在公测第三天 最高同时在线人数一度超过20万 ,在公测后持续稳定位居 Steam在线人数排行榜第4位 ,而榜单前三名是《绝地求生》以及V社自己的《DOTA 2》和《CS:GO》。
葡萄君也在第一时间体验了《刀塔霸业》。事实证明,这款名字听起来十分山寨的 游戏 ,可能承载了V社在自研领域极大的野心。
继承DOTA 2 IP,新增大量易用性设计
或许是因为采用了和《DOTA 2》一样的起源2引擎,《刀塔霸业》的英雄设定、美术风格和技能特效表现基本继承自《DOTA 2》,这应该能帮助 游戏 吸引大量来自《DOTA 2》和《刀塔自走棋》的玩家。
游戏 中英雄攻击动作和攻击弹道都很清晰,技能表现相当华丽,
和《刀塔自走棋》不同的是,《刀塔霸业》对英雄技能伤害范围做了更明确的界定,技能边界也依据棋盘形状调整为方形。
游戏 UI极为简洁,界面的美术风格同样继承自《DOTA 2》,而且用图标代替了大部分文字,战斗界面的左侧为所有玩家的血条和状态提示栏,右侧集成了羁绊状态、伤害面板(包含敌我双方)和装备栏。
界面边框使用了不规则矩形,部分边框采用了类玻璃材质,看上去颇有设计感。不过可能是因为字体的原因, 游戏 的中文界面有一点儿匆忙赶工的感觉。
为了保证移动端操作体验,《刀塔霸业》采用了类似《多多自走棋》的点按式操作,不同的是,当棋盘和等待区的同类英雄数量达到三个时会自动合成,无需玩家手动进行升级操作。
游戏 在易用性上也做了非常多的交互式设计,比如点击棋子时会用浅色区域显示棋子的普攻攻击范围;当棋盘上棋子数量少于当前人口时,处于等待区的棋子会挥手向玩家示意;玩家在移动同联盟的棋子时,具备羁绊关系的英雄之间会出现和羁绊相同颜色的连线提示;商店中若有棋子可供升星,会高亮显示,便于玩家观察......
红框内浅色区域为卓尔游侠普攻范围
等待区挥手示意的英雄
羁绊连线提示
从特效、UI、美术设计和用户体验等方面来看,无论是在电脑端还是移动端,《刀塔霸业》都是目前品质最高的自走棋 游戏 。
基于《刀塔自走棋》的玩法微创新
《刀塔霸业》对于英雄的联盟(包括种族和职业)设定大体继承了《刀塔自走棋》的设计,棋盘结构、经济系统和合成规则也基本与《刀塔自走棋》如出一辙。
不过,《刀塔霸业》并不是《刀塔自走棋》的换皮 游戏 ,在葡萄君看来,V社围绕《刀塔自走棋》的核心玩法做了一些颇有想法的玩法改动和创新。
首先, 《刀塔霸业》将原本”看脸“的装备掉落机制,改为类似《杀戮尖塔》的Roguelike式抽卡设计 ,并在道具池内加入了属性维度。
部分属性和英雄的种族、职业相关联,还有部分属性会改变英雄售价,甚至提升玩家总人口数量。
其次, 《刀塔霸业》取消了装备合成机制,每个英雄可携带装备数量为一件,并允许玩家随意更换英雄的装备。 这一方面使得玩家不能通过多装备的堆叠,最大化单英雄的输出;另一方面,也使得玩家在单局 游戏 中,可随时根据阵容和新增装备调整装备策略。
第三, 《刀塔霸业》对于部分英雄的技能和羁绊做了微调 。部分羁绊和英雄技能变成具有一定范围的效果光环,这提高了阵型摆放的策略性。
另外, 还有部分羁绊改动使《刀塔霸业》中部分联盟的运营策略与《刀塔自走棋》出现显着的差异。
比如德鲁伊羁绊被改成了战斗时的特殊效果,这意味着《刀塔霸业》不能利用1星小鹿理财,“奶德”阵容体系依靠德鲁伊合成特性速升三星的运营策略也不再有效。但反过来看,这样的改动使得玩家只需要拥有2个2星德鲁伊便可以在战斗中“制造”一个3星英雄,在 游戏 前中期能迅速提升阵容强度。
一个是 赛季阵容轮替 。《刀塔霸业》在后续的赛季更新中,不止会新增英雄、装备和属性,还会将现有的部分英雄、装备和属性移除。在赛季轮替玩法介绍的背景中,V社暗示了流浪剑客斯温将在后续的更新中加入 游戏 。
另一个是 霸主玩法 ,从玩法描述来看,霸主可能类似于《刀塔自走棋》的棋手(信使)或者《英雄联盟》云顶之弈模式的“小小英雄”,霸主不会加入棋盘参与战斗,但会为玩家提供特殊Buff,改变玩家所选阵容的局内表现。
葡萄君发现,在《刀塔霸业》的 游戏 库中,已经出现了和霸主相关的可选属性。
结语
不可否认,《刀塔霸业》当前还不够成熟。 游戏 在Steam商店的好评率只有72%,玩家的槽点集中于卡顿、掉线和平衡性等问题,手游在开启内测时很多玩家一度找不到退出按钮(没有做好UI分辨率适配,退出按钮被顶出了屏幕)。
但考虑到这是V社在移动 游戏 领域的首次尝试,起源2引擎此前也从未推出过移动端应用,出现各种问题在所难免。在各种 游戏 都相继推出自走棋玩法的时候, 尽早推出自己的自走棋 游戏 ,圈住尽可能多的玩家才是V社当前的首要任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V社对于《刀塔霸业》极为上心, 游戏 公测时的版本就已经提供了市场上各类自走棋常规的天梯匹配和创建自定义房间等功能,新手教程、 游戏 资料也很全面,甚至连 游戏 的世界观都写好了—— 游戏 媒体BB姬曾经扒过《刀塔霸业》的世界观设定,并发现《刀塔霸业》的世界观和《Artifact》原先的背景设定有诸多相似之处。
在《刀塔霸业》开启内测后两周内, 游戏 进行了10次更新,修复Bug并按照玩家诉求调整平衡性。要知道,V社在玩家群体中一向以“度假社”闻名,此前的 游戏 几乎没有这么高的更新频率。
另外,尽管《刀塔霸业》才上线两周,线下联赛就已经出现了。
种种迹象表明,V社貌似要在《刀塔霸业》上实现在《Artifact》上未竟的野心,目前不仅在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未来也许还将组织《刀塔霸业》的独立赛事。
这就是《刀塔霸业》:它是V社的第一款自研手游,是V社的第一款跨平台数据互通的 游戏 ,还是第一款用起源2引擎研发的手游,这款 游戏 的快速研发和上线,也从侧面展示了V社的研发积累和研发实力。
最近几年,V社被不少业内人士诟病因为躺在Steam上赚钱太容易,不愿意继续在自研 游戏 中继续投入,甚至还衍生出了G胖不会数3的梗(很多玩家都在期待《半条命》系列出第三部续作)。
但通过《刀塔霸业》,V社向所有玩家和从业者展现了自己的能力:我不出《半条命3》,不是我不会数3,而是因为我不愿意。
推荐阅读
疑案追声|权力的 游戏 |剑网三|王牌战士|旅行串串
陈星汉|BanG Dream|明日方舟|海猫专访|网易520
如果你认为写得好,不妨点个“在看”呗
最新的 游戏 专业书上架啦!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获取
⑽ dota1现在还有多少人在坚持玩
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下
还有多少平台在提供魔兽争霸3联网对战?
答案是:平台都快倒光了,魔兽争霸3玩的人都很少了,更别提魔兽争霸3里面的一张地图。
说起来我也是最早接受DOTA这种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模式的一批人,还记得当初大学里都有很多朋友会打DOTA,但其实当时的升级版DOTA2已经出现了,但是多数受众是中国大学生甚至刚工作的年轻人的DOTA来讲,电脑配置一般带不起来DOTA2,所以现在那时还很多人玩的。
但随着我们这批人毕业,互联网一代崛起了,他们有着更高的审美,更高的游戏追求,类似于英雄联盟,王者荣耀之类的竞品的冲击也使得DOTA玩家始终没有多少新鲜血液加入了,而随着我这样的人忙于打拼,愁于生机,哪还有时间打游戏,所以DOTA的圈子已经萎缩的不行了,作为冰蛙开发的DOTA1,虽然是这个模式的鼻祖,但是也已经日薄西山,垂垂老矣,不知哪日,一则讣告,继而知
最后还有多少玩家玩,这个问题我没办法给一个具体的数字,但从网络搜索指数上看,似乎情况没有我想的那么糟糕(一直很平稳,12年和16年有高潮),只要这个领域有人关注,就会有人玩。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