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游戏
Ⅰ 数学小游戏除了24点,数独,圈圈叉叉还有什么游戏
在小学阶段,有很多小游戏是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除了我们常见的24点游戏以及数独游戏及圈圈叉叉游戏,还可以选择三七过这样的游戏。每逢到了3和7以及3和7的倍数时候要跳过。
Ⅱ 数学课堂小游戏
游戏名称:我见过你
游戏目的:增强孩子对数的认识
使用年级:二年级
游戏道具:一副扑克牌,共计54张牌。
游戏人数:2人或4人。
游戏规则:
(1)两人合作,洗牌,把扑克牌洗均匀,叠整齐,背面朝上,从上往下翻牌。
(2)第一盘学生A翻牌,两人抢答。大声说出扑克牌的名字,要说出花色和数字,如方片3、梅花K、黑桃6等。一副牌用完,这一盘游戏结束,最后各自数出自己得到多少张牌,得牌多者获胜。
(3)第二盘再由学生B翻牌。每一盘的结果都要记录。
(2)小学数学小游戏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本身讲起来就比较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再讲数学课时,尽量穿插一点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数学谜语,吉祥数字等。
Ⅲ 有哪些数学游戏非常适合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玩(可以
数独、扫雷。
数独(shù dú)是源自18世纪瑞士的一种数学游戏。是一种运用纸、笔进行演算的逻辑游戏。玩家需要根据9×9盘面上的已知数字,推理出所有剩余空格的数字,并满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个粗线宫(3*3)内的数字均含1-9,不重复。
数独盘面是个九宫,每一宫又分为九个小格。在这八十一格中给出一定的已知数字和解题条件,利用逻辑和推理,在其他的空格上填入1-9的数字。使1-9每个数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宫中都只出现一次,所以又称“九宫格”。
起源:
既然“数独”有一个字是“数”,人们也往往会联想到数学,那就不妨从大家都知道的数学家欧拉说起,但凡想了解数独历史的玩家在网络、书籍中搜索时,共同会提到的就是欧拉的“拉丁方块(Latin square)”。
拉丁方块的规则:每一行(Row)、每一列(Column)均含1-N(N即盘面的规格),不重复。这与前面提到的标准数独非常相似,但少了一个宫的规则。
Ⅳ 求数学课堂上的小游戏
游戏名称:我见过你
游戏目的:增强孩子对数的认识
使用年级:二年级
游戏道具:一副扑克牌,共计54张牌。
游戏人数:2人或4人。
游戏规则:
(1)两人合作,洗牌,把扑克牌洗均匀,叠整齐,背面朝上,从上往下翻牌。
(2)第一盘学生a翻牌,两人抢答。大声说出扑克牌的名字,要说出花色和数字,如方片3、梅花k、黑桃6等。一副牌用完,这一盘游戏结束,最后各自数出自己得到多少张牌,得牌多者获胜。
(3)第二盘再由学生b翻牌。每一盘的结果都要记录。
(4)小学数学小游戏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本身讲起来就比较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再讲数学课时,尽量穿插一点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数学谜语,吉祥数字等。
参考资料:搜狗网络小学数学课堂游戏100例
Ⅳ 适合小学生的数学小游戏
如下:
1、'蝴蝶'找'花'
玩法:卡片上大花一朵,分别有2~7的数字;蝴蝶卡数十张,每只"蝴蝶"上有试题或分解符号及一对数字。把卡片-字排列,帮"蝴蝶"逐一找到与它身上的式题数量相对应"花",每人必须帮5只以上的"蝴蝶"找到"花"。
2、母鸡'"下'蛋'
玩法:卡片上母鸡各一只,分别标有3~7的数字;"鸡蛋"数十个,每个上面标有分解符号及一对数字;把几只"母鸡"按顺序排列,按总数与两个部分数的关系逐一把"鸡蛋"送回"母鸡"身边。
3、撒树叶玩法
双面树叶若干;卡片上方的中间有数字和分合符号、卡下面有一组一组的插入袋;1~6数字卡若干。按分解组合卡提供的数字取相应量的实物。把实物(树叶或果壳)撒在胶板上,然后将其分成两份,点数每份是多少,分别用数字表示(插在袋上),且每组数字分法不能相同。
4、小小统计员玩法
先让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自由拼搭物体,并将其粘贴在统计表左边的空白处,然后再从数、量、色、形等角度统计拼贴物体所用的几何图形片。引导幼儿按开头统计所用图形片的数量,并在统计表中填写;也可增加难度,在统计表左方涂上红、黄、蓝等颜色,然后统计出相应的图形片数量,如红色三角形有几个,黄色圆形有几个,蓝色长方形有几个等,并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统计结果。
5、开火车玩法
提供情景道具,玩开火车的游戏,让幼儿巩固练习6以内的序数,正确运用"第几"表示物体 顺序。如:在火车票上写上数字,幼儿要根据数字上的第几号车厢找座位。
Ⅵ 数学课小游戏
游戏名称:我见过你
游戏目的:增强孩子对数的认识
使用年级:二年级
游戏道具:一副扑克牌,共计54张牌。
游戏人数:2人或4人。
游戏规则:
(1)两人合作,洗牌,把扑克牌洗均匀,叠整齐,背面朝上,从上往下翻牌。
(2)第一盘学生A翻牌,两人抢答。大声说出扑克牌的名字,要说出花色和数字,如方片3、梅花K、黑桃6等。一副牌用完,这一盘游戏结束,最后各自数出自己得到多少张牌,得牌多者获胜。
(3)第二盘再由学生B翻牌。每一盘的结果都要记录。
(6)小学数学小游戏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本身讲起来就比较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再讲数学课时,尽量穿插一点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数学谜语,吉祥数字等。
Ⅶ 有哪些适合小学数学课堂的游戏
1/ 玩照镜子只需请几组人上台 一个人当照镜子的人 另一个人当镜子 当镜子的那个人要学照镜子的人的动作 ^^ 课间十分钟休息的时候,带领小朋友们走出教室,玩小游戏,既可消除大脑疲劳,增进身心的健康,又能提高交往能力,增进友谊和情感,还可以使部分患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得到矫治,这是多么好的活动呵!
2、小猴捞月
这个游戏非常有趣。大家先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当“水井”,选一个小朋友站在圈内当“小月亮”,另外再选两个小朋友站在圈外当“小猴子”。游戏开始,大家按逆时针方向一边转圈走一边唱儿歌:“小月亮,晃悠悠,乐得小猴翻跟头;小月亮快快跑,小猴捉住不得了!”唱完儿歌,两个“小猴”钻进“水井”,手拉着手去捉“小月亮”,“小月亮”只能在圈内逃跑躲闪,一旦被捉住就要说出一个带“月”字的成语、诗句或表现一个小节目。接着由这个同学指定别人担任“小月亮”和“小猴子”的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3、三打白骨精
这个游戏有两个同学就能玩。先背向而站,相距二步远。游戏开始后两人一块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并在原地合拍双足跳三下,注意唱到最后一个“精”字时,必须同时做180度跳,同时在落地前还要做一个造型动作。造型动作有三种:1·抬起左膝,右手反掌心在额前作搭凉棚状,同时左臂微屈勾拳为孙悟空。2·双手插腰,两腿侧开为白骨精。3·双手合掌于胸前为唐僧。这三个童话人物的制约关系是:孙悟空胜白骨精,白骨精胜唐僧,唐僧胜孙悟空。如果正巧造型相同,那么重来一次,方法同前,一旦造型之间建立了制约关系,负者就要给胜者恭敬地鞠一个躬。
Ⅷ 有哪些适合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游戏
链接:
《巧虎一年级数学》这个建议给下半年要上一年级的孩子看的,同步一年级书本课程
Ⅸ 适合五年级班级举行的数学小游戏
各地教的难度不一样,也不知道哪些会比较适合。一些报数(比如一次报1到5个数,谁报到30谁就赢)什么的一般孩子们都是知道的。
我这儿有个稍微难一点的,对于五年级的孩子,规律基本上不可能想出来。两人比赛。一共有两堆火柴,每次只能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只从一堆拿,根数不限(就是拿完也可以)
从两堆一起拿,要求是根数必须相等。
但是不可以一根也不拿。
谁拿到最后一根火柴谁就胜出。
看似很简单,里面的数学知识是要到大学才学到的东西。
虽然是有技巧的(要根据大学知识才能解释),但是对付孩子们肯定够了。
技巧是:
拿的人让局面出现以下情况:
(1,2) (3,5) (4,7) (6,10) (8,13)...(无顺序)
只要拿到成为这些情况里的任一个,你就赢了
比如局面成为一堆7根,一堆4根,让对手拿,比如他从4根那堆拿走1根,那么,你就从7根那堆拿走两根,成为3,5的序列。这样一定能赢
那堆数的生成方法是:定义x=(1+根号5)/2,y=(3+根号5)/2,定义取整符号" [ ]",比如[1.2] =1, [4.768] = 4 , 那么那堆数就是 ( [n * x, n* y])。具体过程由于太复杂,从略。
有问题请追问。
如果觉得太难,不妥的话,我觉得你设计几个找规律的题也挺好玩的,比如1,2,5,10,17,(),37这种
希望能帮到你。
Ⅹ 小学数学课堂小游戏
学习数学的最好办法是做数学,玩数学游戏,重在参与,尤其重在操作。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小学数学课堂小游戏,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课堂小游戏(一)
1、 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
玩法:两个人,每人各摸1张牌,算出这两张牌的和或差,谁算得又对又快,谁就赢,这两张牌就归谁。当一副牌摸完后,再比谁手中的牌多,牌多的就获胜。
2、 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后。
对于学生来说,退位减法比进位加法更难一些,所以进行退位减法的训练就显得更有必要。
玩法:两个人,每人各摸一张,一人做加一人做减。比如:一方看到对方的牌是5,而自己摸到的牌是8,但不直接告诉对方,而是把这两张牌的和13告诉对方,让对方猜自己手中的牌。如果算对了,这两张牌就归对方。摸完后双方交换再来一次。
3、 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后。
玩法:一个人。准备:从扑克牌中选1——9的牌各2张及1张10共19张,这19张牌的各点数之和刚好是100,洗牌后,把各张牌的点数进行连加,加完后的结果刚好是100。也可以做减法,从100开始减各张牌的点数,减完后结果刚好是0。
4、 学习了加减乘除后。
玩法:人数不限。准备:选出1——10的牌各4张。洗牌后摸出4张牌,通过加、减、乘、除的运算使结果是24,先算出的人获胜,这四张牌就归他,等一副牌摸完后,看谁的牌多,谁就赢。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逐渐增强,超出了“课标”中提出的要求,而且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小学数学课堂小游戏(二)
5.迷路的人
九个人在山中迷了路,他们所有的粮食只够吃五天,第二天,这九人又遇到另一队迷路的人,大家便合在一起。
再算一下粮食,两队合吃,只够吃三天了。请问第二队迷路的人有多少?
答案:
第二队迷路的有三人。
6.三人抵挡不过一人
这是一个四人游戏。找一根长棍或竹竿,再用纸做一个靶子放在地上。三人握住棍子,把棍子竖着举起,一端对准纸靶子,保持50厘米的距离。另一个人趴在地上,手掌对着棍子的下方。现在各就各位:手握棍子的三个人齐心协力直捣靶心;趴在地上的那个人在其他三人使劲时,把棍子轻轻往旁边推。最后谁赢了呢?是握棍子的那三个人吗?不是。他们三个人不管怎么使劲,也抵不过趴在地上的那个人,劲用得再大也无法使棍子头碰到靶子,不信你试试。
这个游戏说明不同方向的力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把棍子往旁边推的力和把棍子往下捣的力是相互独立的。趴在地上的人用的力的方向与其他三个人用的力的方向并非相反,也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他只要轻轻地一推就能使棍子远离目标。而其他三人使多大的劲,也无法达到目标。
7.次品
有12个外形完全一样的乒乓球,其中有一个重量不符合要求,不能用来作为国际比赛用球。要求用一台没有砝码的天平称三次,把这个次品乒乓球找出来,并要确定它比正品球重还是比正品球轻。次品在哪里?你能找出来吗?
将12个乒乓球分成A、B、C三组,每组4个。取其中任意两组(比如A、B组),分放在天平的两个盘中,称第一次。这有两种可能:(1)两边重量相等;(2)两边重量不等(比如A组重一些)。第一种可能情况:A、B重量相等,说明次品球在C组。从C组中取出3个,从A、B组中任取3个(显然都是正品),在左盘中放2个C组的,再放一个正品球,在右盘中放一个C组的,再放2个正品球,称第二次。这又有两种可能:(1)两边重量相等,说明C组中剩下的那一个是次品,将它与任意一个正品球放在天平上称第三次,就能确定次品球比正品球重还是轻。(2)两边重量不等;假定左盘重(若右盘重也一样可以求得)。取左盘中C组的两个球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上称第三次。假如相等,则右盘上C组的那个是次品,且比正品球轻;若两边重量不等,则重的那个是次品。第二种可能情况:A组重,B组轻。这说明C组都是正品。
从A组取2个,B组取一个,放在天平的左盘,再从A、B、C组各取一个放在天平的右盘,称第二次。结果又有两种情况:(1)两边相等,则次品在剩下的A组的一个和B组的2个中;取B组剩下的这两个放在天平两边称第三次。若不相等,则轻的那个是次品,它比正品轻;若相等,则A组剩下的那个是次品,它比正品重;(2)两边不相等,假定左盘重,则次品球在左盘中A组的2个和右盘中B组的1个中。取左盘中A组的这2个放在天平两边称第三次。若不相等,则重的那个是次品;若相等则右盘中B组那个是次品,它比正品轻。
8.奥妙在哪里
卫星小学为四年级同学代购179枝铅笔和179只笔套。铅笔8分一枝,笔套3分一只。去采购的小贺按营业员所开的发票付了款,共计18.69元。在回校途中,他发现营业员算错了。就返回店里。果然是营业员少算了一元钱,应该是19.69元。营业员说:“让你多跑了路,费神一笔笔去算,麻烦你了。”小贺说:“不要紧,我只走到半路,再说,我并没有进行具体核算,就知道它肯定错了。”小贺的奥妙在哪里呢?
一枝笔和一只笔套的价钱共1角1分,所以钱款应是11的整倍数。而11的整倍数有一个特点:其各奇位(从个位数起)数字之和与各偶位数字之和要么相等,要么相差11的整倍数(如11、22等)。1869这个数字符合不符合呢?各奇位数字和8+9=17各偶位数字之和1+6=7,17-7=10,1869不是11的整倍数。于是小贺知道这个金额肯定算错了。而1969呢,9+9=18,1+6=7,18-7=11,是11的整倍数,所以1969是能被11整除的。
小学数学课堂小游戏(三)
9.几种砝码
水果商店里常常要把一筐筐的苹果拆开零售。已知每筐苹果一百斤,为了能用天平分别称出从1斤到50斤的各种不同的重量,并且为了使用方便,我们限定只能在天平的一个盘子上放砝码,另一个盘子上放苹果。请你设计一下,至少要配备多少种不同的砝码?
只需要6个砝码,这6个砝码的重量分别为:1,2,4,8,16,19斤。显然,这6个砝码可以称出从1斤到50斤的各种不同的重量。比如21=16+4+1。
10.猜年龄
你请一位小朋友不要把年龄告诉你,由你来猜。但是你要他把年龄乘以3,再加上3,再除以3,然后把答数告诉你。这时,你再把答数加上2,就是他的年龄了。
例如,那位小朋友的年龄是12(当然,他并没有告诉你),他只告诉你:
(他自己的年龄×3+3)÷3-3=10
那么,你就可以猜中他的年龄是10+2=12岁了。
请问,这是什么道理呢?
这里巧妙的运用了一个恒等关系。
如果x为要猜的年龄,那么小朋友告诉你的答数就是:
(3x+3)/3-3=x+1-3=x-2。
不管x是多少,小朋友把答数告诉你,就是把x-2告诉你了,你把它加上2,当然就可以算出他的年龄了。
因为x随便是什么数,这个恒等关系总成立。所以对方如果要你算他的哥哥、爸爸甚至爷爷、奶奶的年龄,你都能胜任的。
11.分图书
老师把画报51册,连环画135本,儿童读物108本,还有315张白纸交给小朱和小李,请他们把图书和纸平均分给三个班级。小朱问:“如果分不均匀,怎么办?”老师没有回答,小李满有把握地说:“不会分不均匀,我们去干吧!”小李怎么知道这些图书和纸,可以平均分配给三个班级的?
能被3整除的数,其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里5+1=6,1+3+5=9,1+0+8=9,3+1+5=9,都是3的倍数,所以51、135、108、315都是可以被3整除的。小李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知道那些图书和纸张,可以平均分配给三个班级。
12.小龙买早点
一天,小龙带若干钱上街买早点。如果他买尽可能多的大饼(每只3分),要剩下1分钱;如果买尽可能多的油条(每根4分),也要剩1分钱。他至少带了多少钱?
又有一天,小龙带若干钱上街买早点。如果买尽可能多的大饼,要多2分钱;买尽可能多的油条,要多3分钱,问这一天他至少带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