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问答 » 如何让幼教充满游戏精神

如何让幼教充满游戏精神

发布时间: 2023-08-10 04:48:44

1. 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

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常常会幻想自己是奥特曼、是英勇的警察……而独创、奇特、新颖是创造性想象的本质要求。作为幼儿教师,面对幼儿的好奇心、奇思妙想,应当将质疑作为突破口,善于抓住幼儿“智慧火花”,给予其一定的肯定和鼓励,如此,才能够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拥有勇于创新的胆识。
一、游戏活动开展的前提——良好的游戏环境
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主要手段是轻松、自由环境的创设。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当拥有一颗“幼儿之心”,要以平等的心态与沟通、去了解,充分的尊重幼儿的个性、年龄特点。在幼儿活动之中,我们应当遵守五香自主原则:幼儿自主的选择游戏的材料、场地、玩伴、方式和主体。让幼儿按照自身所想去做;鼓励幼儿自行去探索、去发现;根据自己的计划和安排来活动;尊重幼儿自身的判断和选择。在如此宽松的环境中,幼儿就不会存在太多的顾及,能够充分地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想象,如此,对于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在开辟幼儿创造力渠道中,我们可以从三种自由入手,即:器械自由、玩法自由、时间自由。在这三种自由活动中,我们需要打破传统模式下的单调活动形式,让幼儿自由、自主地参加多元化的活动,能够在活动当中提升创造力。
(一)器械自由
传统模式下,沙包、球、绳等器械是最常用的设施,但是这样会局限幼儿活动所使用的器械范围。因此,我们要懂得在幼儿生活中挖掘各种各样的运动器械。例如:可以利用泡沫拼板进行跳、爬、钻等练习;也可以利用掸尘的羽毛来进行吹高、抛远等小比赛。这些带有生活气息的器械,不仅能让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也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玩法自由
玩法自由主要是幼儿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以及器械特点等,对身体动作、器械使用进行变通运用,从而创设出具有鲜明特点的新颖玩法,也就是“一物多玩,一动多式”。例如: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报纸,我们可以将其团成一个球来进行抛接;也可以将几张报纸连接在一起,组成一到“墙”,让学生来“突破”等等方式。
(三)时间自由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活动中,创造都是时刻存在的。所以,我们应当提供给幼儿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以及充分活动的时间。例如:改变以往传统模式下的集中交流,尽可能转变成分散活动,在课间活动、区域活动以及户外活动中,都可以安排一部分体育活动(以娱乐为主,尽量避免正式),让幼儿拥有足够的探索时间,能够充分地表现自己。
二、创造性游戏活动前提——激发幼儿体育游戏的兴趣
在幼儿的学习与探索中,兴趣才是最持久、最基本的源动力,也是幼儿能力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幼儿对一项游戏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玩得很开心,能够增大活动量,反之,缺少必要的运动,游戏活动的目的也就无法完成。所以,在游戏活动前,教师需要充分了利用“天地”课堂、“万物”教材这两种优势,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多多探索生活中的小秘密,激发参与动机,提升游戏兴趣。对游戏产生兴趣,才能够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去,才能够玩出自我、玩出创造、玩出自信。
三、创造力发展的基础——激活幼儿的创新思维
在丰富的感性实践基础上,才能够形成幼儿创新思维,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当让“快乐之花”在幼儿的心中绽放,让幼儿感受、体验快乐,从而在愉快的氛围中插上梦想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从而在游戏的天空中飞翔。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也能够感受到活动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朋友的帮助、支持来配合自己,才能够完成。在幼儿尝试到游戏活动带来的甜头之后,才会逐渐地提升创新能力,将新的生机融入到游戏中去。抓住丰富幼儿感性经验这一特点,尽可能地万巨额幼儿内心的创造潜能。“大社会、大自然是我们的活教材。”这是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为了让幼儿接触到游戏素材、了解游戏素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尽可能提供一些幻想色彩丰富的书籍给幼儿。例如:童话、寓言等久是很好的素材。这一些书籍都能够为幼儿的创新提供帮助,也有助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其二,提供半成品的游戏材料给幼儿,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半成品游戏材料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拼装、重组成为新的物品,能够让幼儿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拼装,这样也能够不断地触动幼儿的神经,擦出创新的火花,让幼儿愿意尝试创新、勇于创新。
例如:当我们在玩“转圈圈”的游戏时,我们可以先将幼儿分散在场地的四周,当教师说:“小朋友,转呀转,看谁转得最好看”,这时,幼儿就闭上眼睛原地转动,当发出双人转的信号时,就两两小朋友相互牵手转。等游戏耍到中途时,就让学生尝试进行改变,此时,我们也能够看到,三人转、五人转出现在我们面前,也有“小风车”、“小陀螺”等游戏形式的出现。
四、结语
创造力是人类智力因素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无论社会的发展处于何种阶段,都离不开创造二字。因此,我们需要从幼儿抓住,从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这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相信,通过各位幼教工作者的努力,也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更新、更丰富的幼儿游戏活动,从而为了幼儿的创造力培养而服务,让幼儿能够在愉快、舒适的环境下快乐的成长。

2. 幼儿园如何组织好游戏化课程

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项目,对提升幼儿的课程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教师来说,应如何组织好游戏化课程,进而发挥游戏的教学作用以实现教学目标呢?

一、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重要性

(一)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
绝大多数的幼儿游戏都是集体游戏,幼儿在游戏化课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之间必须做到互相信任、默契配合,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游戏目标,这于无形中锻炼了幼儿的合作能力,也让其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收获友情。

(二)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鉴于幼儿年纪还小,性格未免胆小羞怯,不敢轻易和他人说话,但是借助游戏化课程,幼儿获得了正常的交流渠道,能敢于和其他小朋友进行较长时间的交流互动,所以对于这一类游戏化课程(例如角色扮演游戏)来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化课程的本质虽是课程,但形式是游戏,自然符合其爱玩爱闹的天性,也自然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针对游戏化课程来说,其内容相较于其他教学形式来说更加丰富,幼儿身处其中,不仅能依靠游戏情节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还可以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对激发其学习兴趣非常有效果。

二、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幼儿的学习和娱乐需求。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组织游戏化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安排各项游戏内容和各个游戏环节时都必须体现游戏化课程的趣味性特点,从而满足幼儿的学习和娱乐需求,这是组织游戏化课程教学策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作用。
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整个游戏化课程过程中,包括讲解规则、确定分组、把握整个游戏进程、调节组间和组内关系等等;教师的鼓励作用体现在幼儿产生放弃念头的时候,教师能够给他们加油打气,给予其坚持下去的理由和勇气。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作用是游戏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根本保障。

三、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以角色扮演游戏为例

第一步:在进行游戏化课程之前,教师首先要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分组,分组规则遵循“男女搭配、动静搭配”的原则,即在一个团队中,男女数量要做到均衡,并把性格沉闷的幼儿和性格开朗的幼儿分到一个团队中,其次是选派出小组长负责统筹安排游戏化课程,包括角色设定、制作游戏道具等等。

第二步:游戏化课程的主体是幼儿,所以教师必须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自由,并为其营造轻松、愉快的游戏空间。例如在选择角色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引导他们进行角色选择,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他们播几段动画短片,展现动画短片中每一个出场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让幼儿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第三步:确定好团队并选择完角色后,就可正式进入游戏化课程环节,首先,教师要给所有幼儿讲清楚游戏规则和要求,这是重要的基础工作,然后由小组长领导自主开展游戏化课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为体现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教师还可以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加入《剪刀石头布》《老鹰抓小鸡》等游戏,从而增强幼儿的游戏体验。

要想了解更多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前沿理论和知识,欢迎您参加2019(秋季)亚洲幼教年会,本届年会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学前教育杂志社主办,大会将设置二十多个幼教相关专题,让您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幼教前沿理论和经验。

【2019(秋季)亚洲幼教年会】+【第八届亚洲幼教展览会】+【山东幼教名园行】,将于10月24日—27日在青岛市【同期】盛大举办,热烈欢迎您和朋友莅临!

3.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随着 教育 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幼儿教育的发展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当中,当前,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碧纯此得到良好发展,需要将游戏教学法充分运用到幼儿教育中,通过开展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推动裤并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论文,欢迎阅读!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篇一:幼儿教育中运用游戏教学法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幼儿教育的发展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当中,当前,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得到良好发展,需要将游戏教学法充分运用到幼儿教育中,通过开展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必须针对游戏教学法和其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展开了深入研究进而在游戏教学法的指引下,做好幼儿教育工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将幼儿教育中悔迅运用游戏教学法展开了分析,并提出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具体 措施 ,通过游戏教学法有效运用,使得幼儿得到主动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学法;运用;创造性

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教育的形式也有所丰富。由于游戏能够让人们在感受快乐的同时获取丰富的知识,所以将游戏与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教育行业教学的重要手段。幼儿作为教育的起点,应该注重幼儿的学习需求,将游戏教学法运用到幼儿教育中。近年来,很多幼儿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上进行学习,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游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为丰富人们的生活起到关键性作用。当然,将游戏教学法运用到幼儿教育中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教学质量,并提高学生的思想和综合能力。

一、游戏教学法概述

所谓游戏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入游戏,使得枯燥的内容通过趣味性的游戏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以良好的 教学 方法 和轻松的教学环境,将操练性游戏、激趣性游戏、合作性游戏、拓展性游戏、综合性游戏五大类游戏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让幼儿的身心都得到良好的发展[1]。游戏教学法并不单纯的以游戏为主,而是在进行幼儿教育过程中,依照教育的有关规定,明确幼儿教育目标,并通过开展游戏活动的方式,提升幼儿的思想,开发其智力,继而完成教学目标。

二、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在幼儿时期,幼儿的玩性比较明显,而且其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所以将游戏教学法运用在幼儿教育中,能够为幼儿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进而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由于幼儿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为了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希望将游戏教学法运用在其中,那是因为幼儿十分喜欢游戏,通过参与游戏活动,可以不断的对活动内容进行思考,进而提高其综合能力。同时,幼儿通过参与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其纪律性[2]。总之,游戏教学法运用在幼儿教育中可以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将游戏教学法运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使得幼儿的思维有所开阔,继而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幼儿教育阶段充分引入游戏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游戏教学法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可以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主动思考。此外,在进行游戏密室逃脱和一些合作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够与其他伙伴进行交流和沟通,甚至是运用手机进行游戏,幼儿可以对科技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其探索知识的潜能。总之,将游戏教学法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可以拓宽其知识面。

三、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一)提高幼儿的主体地位

某幼儿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运用游戏教学法,并提高幼儿的主体地位,激发幼儿的潜能。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一味的讲解,而是通过让幼儿主动开发游戏,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其智力和学习兴趣[3]。例如,教师在教学前,先准备一些材料,然后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让幼儿有深入到游戏当中的感觉。例如,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教师先准备木板、线、纸等材料,幼儿通过勾画图案,并粘贴,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完成风筝的制作。在游戏时,幼儿完全投入其中,自信心特别强,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将全部精力用于游戏中,进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开展不同难度游戏活动

为了更好的将游戏教学法运用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必须开展不同难度的游戏活动,继而提高其协调能力和逻辑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开展不同难度的游戏活动,先从基础性游戏开始,让游戏掌握一定的知识,然后再加大游戏的难度,其实也是向幼儿传授更深层次的知识,并提升其 逻辑思维 和其他能力。目前,数字化游戏是一种典型的益智类游戏,能够大力开发人们的智力,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对推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性,所以为了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必须通过开展难度的游戏活动,让游戏智力和思维都有所提升,并促进其健康成长。

(三)加强互动

幼儿教育要想早日完成目标,必须充分运用游戏教学法,尤其是加强互动,继而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并感受到互动过程中和谐与愉悦的氛围。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开展密室逃脱、人椅等游戏,尤其是人椅游戏,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作为裁判,然后幼儿坐在椅子上,每一位幼儿的双手抱紧前面幼儿的双肩,缓缓地坐在身后学员的大腿上,大家齐心协力向前[4]。幼儿们通过参与游戏,可以提升其互动和协助的能力,并使得幼儿在游戏互动过程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而且在师生互动中加强沟通,继而促进其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由于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其学习能力,因而游戏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趣味性和智力性活动,能够实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进行思考,继而提升其综合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必须发挥游戏教学法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幼儿身心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最终完成幼儿教育目标,促进社会有更好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叶少云.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情感读本,2014(29):53-54.

[2]徐菊芳.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8):169-169.

[3]张昕月.试析游戏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及实践[J].赤子,2015(3):99-99.

[4]李凤善.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5(3):124-124.

作者:王亚男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篇二: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应用策略
摘要:情境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潜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为幼儿选择适合的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情境游戏;氛围;创新

幼儿教育中应用情境游戏是教学创新的表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开发幼儿的智力、锻炼幼儿的能力是每一名幼儿教师需要关注的实际问题。所谓情境游戏就是通过形象的描述或教学环境的设置和模拟,引导幼儿积极开展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激发情感,达到一定目的的教育方式。许多教学成功的案例说明在幼儿教育阶段应用情境游戏可以很好地开发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养成从小爱学习的好习惯。游戏化的教学能够改善幼儿教学的氛围,对于幼儿的语言培养和 思维方式 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其实,在幼儿阶段就应该重视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才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提升。另外,通过游戏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让幼儿更加具有活力。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情境游戏。

一、合理设计情境游戏的内容和步骤

通常幼儿园中进行的游戏主要有班级集体游戏和学生自由游戏以及定向游戏等,不同游戏的选择所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幼儿教师在设计情境游戏的时候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要求和教学内容,合理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对于情境游戏的内容则需要幼儿教师仔细进行斟酌,既要符合幼儿的特点,还要发挥幼儿的特长,还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而情境游戏的步骤一般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好,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幼儿的见识和能力,我会经常给幼儿设置各种角色情境游戏,让幼儿体验不同的角色,了解不同角色所具备的特点。比如在模拟“美食城”的情境游戏中,我会实现准备一些带有角色名称的卡片,让不同的幼儿分别扮演“厨师”“餐厅老板”“服务员”“客人”等角色,然后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幼儿的胸前,然后进行模拟游戏,“客人”来到美食城会找“服务员”点餐,然后“服务员”会把菜单交给“厨师”,然后“厨师”把菜做好以后由“服务员”端给“客人”,最后“客人”吃完饭会找“餐厅老板”结账,然后走出美食城。通过这个模拟游戏的进行,使幼儿学会了如何进行点餐和结账等交际用语,也使幼儿能够明白不同角色在生活中的工作是不同的,让幼儿在多样的情境中广泛进行交流,提高角色游戏的互动性。

二、在情境游戏中融合课堂教学知识

幼儿教学中应用情境游戏不能脱离课堂,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达到游戏的目的。幼儿教师所选择的情境游戏要能够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然后让幼儿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还可以对生活上的知识进行拓展,达到开发幼儿智力的作用。当孩子们在游戏中尽情的玩耍的时候,还可以提高他们之间的默契程度,让幼儿更喜欢上幼儿园。幼儿教学需要用心,要平等看待每一名学生,让幼儿都能健康的成长,不区别对待,也不能分三六九等,这是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幼儿园整体教学宗旨的一个考验。在幼儿园里教师经常教小朋友要尊老爱幼,要孝顺父母长辈,这也是对幼儿进行德育的一种方式。我在实际教学中会通过情境游戏来增强幼儿对道德的理解,让幼儿从小养成好习惯。比如我会设计一场名为“我带爸爸妈妈去郊游”的情境游戏,因为日常生活中周末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带着孩子去郊游,孩子们也会观看爸爸开车的动作。所以我让幼儿模拟成为一名司机,带着爸爸妈妈去郊游,目的地有幼儿自己选择,我会给幼儿提供一些场景和模拟道具,让幼儿在郊游中多与爸爸妈妈交流,好东西要与其他人分享,不能任性和自私。通过组织这个情境游戏,小朋友们会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平时要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三、科学的设置情境游戏的难易程度

在设置情境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对游戏的难度进行考虑,不能设计一些幼儿无法完成的游戏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淡化幼儿在游戏中的评比和嫉妒心理,要从小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幼儿园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学历不高,技能不强,对于幼儿教育理解不透彻,所以也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幼儿的发展。幼儿园需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考核力度,招聘一些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教师为幼儿授课,从而使幼儿教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选择情境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多听取其他教师的 经验 和建议,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心得,选择有利于幼儿的游戏内容,并且要避免游戏难度多大导致幼儿出现心理压力。比如幼儿手工制作的时候,我会设计一场“我是小小制作家”的情境游戏,让小朋友们可以发挥优势,展现自己的 想象力 和创造力。我会假设小朋友家里来了客人,小朋友要给客人包饺子(用橡皮泥制作)。把幼儿分为若干组,每组给予同样的橡皮泥,让幼儿在一起“包饺子”,然后教师对幼儿的劳动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当然,可能小朋友对于饺子的包法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我会提前给小朋友做示范,让小朋友跟着我一起学,在学包饺子的过程中给幼儿讲解饺子的历史,丰富幼儿的知识面。

四、情境游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现在许多幼儿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时往往是凭借自己的感觉进行授课,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幼儿教师会在网络上搜索一些情境游戏,在进行简单改编之后就应用到幼儿教学中,这些游戏有的是日常教学无法完成的,有的是脱离现实生活的。所以,在选择情境游戏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选择贴近生活的游戏,这样才能够让幼儿更加喜爱做游戏。另外,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灯,注重对幼儿的个性化培养,创造一切有利于幼儿成长的条件。幼儿教学中有个语言 故事 叫《小兔学跳绳》,幼儿对这个故事都很感兴趣,这也使我产生了一些教学灵感。公园里有假山、有长凳、有流水,有健身器材,可以利用具有生活化的景观来进行故事表演。我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中进行情境游戏,以楼梯当作山坡,以长凳为独木桥,以流水当河流,以健身器材当作小动物的家等等,然后让小朋友们以故事中角色的出场顺序进行语言描述练习,孩子们会踊跃的参与到游戏中,还会打破传统教学缺乏创新的尴尬。通过组织这个情境游戏能让全体幼儿参加到活动中,极大地促进了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幼儿对生活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更好地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和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周小燕.浅谈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1,(9).

[2]薛芳.创设游戏情境,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4).

作者:李海云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六一幼儿园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篇三:游戏精神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
在我国的幼儿教育理论中,很早就有游戏精神的说法,游戏精神就是 儿童 心灵与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它既是贯穿幼儿教育的灵魂,也是审视和评判幼儿教育质量的一把标尺。如何顺应儿童爱玩的天性,在幼儿教育中释放这种天性,始终是幼儿教育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游戏和儿童从来都是不可分的,游戏就意味着童年,童年期就是游戏期。游戏是童年的生活,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游戏精神就是童年精神,游戏精神就意味着自由、愉悦。在当前的幼儿教育现实中,游戏精神却很难真正渗透其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为:

(一)幼儿教师自由精神的缺失。幼儿与教师的想法与做法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反时,教师都会给予严厉地批评说教,这时幼儿只能屈服,只能投降,做教师允许的活动,让幼儿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空间比较小。

(二)幼儿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好。有些幼儿教师在组织游戏过程中,过分重视游戏材料和环境,幼儿的主体性被严重忽视,甚至被当作游戏道具,结果不但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限制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激发幼儿创造力的氛围不浓。幼儿园各种制度严苛且缺乏人情味,无论是幼儿园的组织管理还是教师的教学,都处于严格的制度范围内,不得越界,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的想象空间。同时由于缺乏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教育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勇于提出不同意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的环境缺失,抑制了幼儿对人、对事物的想象力。造成上述情况,有教育体制、幼教素质、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重点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客观方面。主要是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短期利益越来越被重视,短期结果成为重要的指标;幼儿的竞争和比较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各种等级考核过早地在学前教育普及;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在城镇和重点中小学,客观上直接造成升学压力。主观方面。首先,中国古代 文化 呈现的是一种“以成人为中心”的儿童观,它体现出显着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具体说,就是整个社会对于儿童的关注,不但是以成人的立场和眼光来界定,而且还以“成年”为目标,为儿童做种种人生的预设和规划,以免孩子们纵情玩乐,虚度人生。这一儿童观反映出来的社会意识就是:童年是没有独立意义的,儿童是成年的预备阶段。孩子现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更好地为“成人”作准备。在这样的社会意识下,儿童好吃、好玩、好动的天性只能处于受压抑和被控制的状态,至于游戏、玩乐更是被视为玩物丧志、不学无术之举。其次,独生子女的身份使得现在的孩子成为家庭未来的唯一继承者和被期望者。孩子从一出生就背负着家庭发展壮大的重任,家庭给予孩子的期望成为孩子成长的压力。加上应试教育体制使得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往往过早地给孩子灌输知识层面的内容,部分幼教工作者对幼儿教育理念的有限理解也直接助长了这种行为。

二、“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将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教育理念中。应把幼儿游戏理念放在幼儿教育的重要位置,引导幼儿教师正确认识“幼儿园游戏”的内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游戏是幼儿的生存方式,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性游戏。要改变教师导演游戏的顽固习惯,改变儿童被动游戏的局面,使幼儿园的游戏达到愉悦性与教育性的高度统一,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教师口头重视而行动轻视游戏的现状。

(二)将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教育内容中。现在的幼儿生活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游戏应贴近变化的世界,引导幼儿更多地关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体现游戏精神的时代性。同时,由于孩子们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但因为其年龄小、阅历浅,更多熟悉的是身边的事与人,所以游戏内容要把地域文化融入游戏内容之中,积极吸纳、科学选择地方文化。

(三)将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教育组织中。游戏组织形式与活动形式是操作层面对新颖游戏理论的再现,在实践中可以尝试合作游戏的开发,相同年龄班的幼儿打破班级的空间约束,在平行班活动室内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游戏方式。这样做不但小朋友认识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增加了交往的频率与范围,而且增加了自由度,拓展了游戏空间,培养了自主性和责任心。同时也可以开发多年龄段交往游戏,全体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由选择游戏的机会,这样做能为孩子构建更为立体的交往空间,他们能多层面体验人际关系,多层面地了解自己的角色,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形成相应的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意识。

作者:王晓梅 单位:张掖市甘州区第三幼儿园

4. 如何开展游戏化教学

如何开展游戏化教学?游戏是孩子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学前教育的最基本精神,“玩”是孩子们在学前三年中的基本任务。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和“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等理念的指导下,幼儿园大多设置了各种游戏活动区域。有些教师和家长并没有深刻理解游戏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影响。那么游戏化教学到底该如何着手呢?

游戏化教学

指以游戏为手段,贯穿幼儿园的整个教学活动,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目前游戏化教学

存在的问题

在活动时,不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权。多数是老师确定活动主题,主导教学活动。幼儿只是跟随教师预设好的内容做一个应答者、接受者,没有给幼儿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

游戏材料的缺乏使得教师不得不点名游戏,那让有些幼儿心理不平衡,以致幼儿间出现抢夺玩具的攻击性行为;

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轻易的被扼杀。幼儿在操作游戏材料时是很有创意的,教师过多地限制和干预,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也是无法保证实现的。

环境。如果一个班级人数过多,就会造成室内拥挤。在开展室内活动时,很难自由发挥,在室内游戏区和活动区的创设上大多保留着“上课”为主的教室特点。

幼师的游戏化教育理念。教师不应再机械地教,让孩子机械地学,而是应把游戏性因素和教育性因素进行融合,有些教师在指导游戏教学时,规定学生必须完成某项任务才允许幼儿进行幼儿活动,幼儿一边沉浸于游戏的情境中,一边承受着教师给予的压力,会破坏他们在游戏中的自我进程,挫伤他们开展游戏的积极性。

跟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不够完善。要让家庭、社会充分认识到幼儿游戏和学习的关系与重要性,这样才不会阻碍游戏化教育理念的发展。

游戏形式化、自由化、模式化。其一,游戏只是一种单纯的工具或手段,为了保持幼儿注意力集中,引人入境。其二,有的教师把游戏等同于自由活动,常常是把玩具一瞥,不闻不问,让幼儿随意的玩,没有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游戏就成了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活动。其三,游戏作为一门课程来上,采用集体教学形式,教师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制定每个参与者的角色和地位,规定游戏动作,评价他们正确与否并评价幼儿玩的水平,最后给予奖励、表演或者批评。

如何开展

游戏化教学

幼儿园要开展游戏化教学,首先要认识到儿童游戏的两大类型。

1

儿童游戏的两大类

>>>>

儿童自主性游戏

第一类儿童游戏是传统受到广泛重视的儿童自主性游戏, 如角色游戏、建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建构游戏,又称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自然或非自然的物品,如泥、沙、雪、积木、插塑、金属片等,将现实生活与幼儿想象相结合,进行构造的一种游戏。建构游戏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积木游戏,这是不可替代的幼儿发展与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尊崇儿童的游戏天性,给儿童丰富快乐的游戏体验,让儿童在游戏中充分连接生活经验,从而获得自然整合的学习发展,是自主性游戏关注的重点。

5. 浅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论文

浅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论文

现如今,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浅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论文 篇1

自《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实践。江苏省于2014 年开展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旨在引导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推进幼儿园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游戏的价值,并将游戏的精神和理念切实渗透到幼儿园课程实践中。

一、当前课程游戏化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是未能很好地处理好游戏与教学的关系,“羞谈”或“忌谈”教学。在行政指导的驱动下,课程游戏化作为江苏省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重要手段,游戏被再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少幼儿园和教师开始对既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表现得迟疑不决,尤其是忌谈集体教学,以为提教学就是在走小学化的路,没有坚定的教育立场,使教学成了“地下工作”。

二是游戏组织方式不恰当,存在两个极端倾向。一种倾向是游戏始终处于教师的高控之下,教师以设计教学的思路设计游戏的主题、场景、材料、人物、规则等,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都缺乏自我探索、自主建构的经验,难以获得愉悦的游戏体验。另外一种倾向则是放任幼儿的游戏,认为游戏既然是幼儿的自主活动,那就应将游戏完全交给幼儿,教师主动放弃自身的指导和教育职责,成为一个纯粹的旁观者。这样的游戏多数无法深入,幼儿也只能获得一种浅层次的快乐。

三是游戏化课程构建缺乏方向和目的,无法真正理解课程游戏化的内涵和覆盖的范围。这也就是说,课程游戏化对于多数教师来说还只是一个概念,不明确其具体内涵,更没有在深层次上把握课程游戏化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实施教育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虞永平教授在江苏省教育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会上的讲话指出,课程游戏化不是用游戏去替代其他课程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要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各类课程活动中,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同时提升教师课程建设水平和课程实践水平。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一是幼儿园和教师未形成科学、系统、成熟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游戏观,未能跟上学前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幼儿是在与外部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经验、知识的获得和自我的建构的,这一过程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而非成人全部预设和安排的,教育应该只是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幼儿园教育应该从儿童的主体性出发,实现从传统的“重教”向“重学”的转变。而游戏活动是除生活活动、学习活动之外发生概率最高、幼儿参与范围最广的一种活动,某种程度上儿童的存在状态可以被视为一种游戏着的状态。杜威也曾强调,游戏精神代表幼儿心智的发展态度。[3]可见,游戏是联系儿童与教育的桥梁,与形式相比,游戏的精神才是课程游戏化的内核。正因为教师以成人的评判标准去衡量幼儿,使教师难以把握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和作用,对于需要以何种形式、施以何种教育才能促使幼儿获得全面、恰当的发展,也就不可能形成科学的认识,在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中也就容易失去方向;二是教师培养未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而长期的实践又固化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技能。不能有效地组织游戏活动,首先与当前的教师培养模式有关,我国学前师资的培养存在重知识、重技能的偏颇,知识化倾向导致实践技能缺乏,技能化取向则把艺术技能从教育实践中抽离出来,割裂了教育及人的培养的完整性,使得教师难以满足游戏活动对综合施教能力的要求。而固化的教育观念及行为技能更是使教师难以内发地对已有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可以说,正是施教技能的缺乏和思想的惰化阻碍了课程游戏化的有效实施。

二、推进课程游戏化的策略

幼儿教育的本质是要使儿童获得愉快的成长体验,其过程要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尊重儿童的兴趣与需要。这决定了幼儿园开展的游戏活动应具有生活情境性和开放性,并要有良好的环境支撑。

(一)加强教师培训,解决课程游戏化的认识及施教技能问题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课程游戏化有效推进的前提。各级教育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幼儿园应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如采用集中培训、专题报告、主题沙龙、答疑和辩论会、现场跟踪与临床诊断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在课程游戏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如下问题:一是幼儿园课程为什么要游戏化,以此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游戏观。之所以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强调游戏的价值,是因为游戏更为贴近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幼儿的行为与活动充满游戏精神。课程游戏化是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重要手段,但更为根本的是,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成人应该尊重幼儿的生活世界和成长规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自身意志强加于幼儿;二是正确认识游戏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的关系,游戏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惟一的方式。游戏有组织形式和精神内核之分,幼儿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获得也并非只有通过游戏才能获得。重要的是,与单纯地在形式上以游戏代替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相比,游戏更应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发展目标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游戏中主动探索和构建对事物的认识,才能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智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实际条件,恰当地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不能将教学简单地等同于“小学化”;三是如何开展游戏化的课程活动,这需要教师明确自身在游戏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幼儿受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其自发开展的游戏活动都具有有限的自主性,需要成人进一步的支持和引导,才能使游戏走向深入。因此,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要同时扮演游戏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从儿童的视角引发游戏,从成人的视角引导游戏,进而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这就意味着,还要培训教师掌握具体的游戏活动组织技能,包括设计符合幼儿发展需求和现实情境的游戏的能力、观察幼儿游戏行为与情境的能力、及时对幼儿游戏进行修正和调整的能力,从而保证游戏始终不偏离幼儿发展和教育的目标。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明确课程游戏化的方向及内容

课程是教育活动的内容载体,游戏化则是幼儿园课程应具有的基本特点。要把游戏当作幼儿园主要的课程组织形式,就必须加强游戏化课程体系建设,使之成为园本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为此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由于课程游戏化强调的是游戏精神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所以这一课程形态不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颠覆,而是要在幼儿园所有课程活动中体现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这是游戏化课程建设要把握的方向。

除了要在理念上准确把握课程游戏化的这一内涵外,还必须把握幼儿游戏形式上的生活性和生成性,在环境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上保持开放性,即不管何种形式和内容的游戏,都必须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前提,注重幼儿的活动体验和自主探索,并对游戏活动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正,避免过度使用统一和量化的标准评价幼儿。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在开发主题特色课程的过程中,围绕“海安花鼓”这一主题,先组织幼儿观看花鼓舞表演,引发幼儿模仿的兴趣,再在缺少花鼓的情况下鼓励幼儿用雪碧瓶、小棒、红色即时贴等材料制作花鼓,从而完成整个游戏过程。如此开放和富有生活性的游戏,就可以将教学目标与幼儿的发展需求有效融合在游戏中,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三)改革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优化幼儿园游戏活动评价

与集体教学相比,游戏活动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二者在理念和目的上也各有侧重。课程游戏化强调游戏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的渗透,强调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游戏时间,这就要求改革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优化对游戏活动的评价。适当打破原有的刚性管理制度,采取因人而异、因活动而异、因教育目标而异的课程和教学活动评价制度,注重过程导向,才能给课程游戏化提供充分的施展空间。例如,对于新入职或课程组织能力较弱的教师,可以制定较为明晰和刚性的活动指导和评价方案,让这些教师参照方案组织开展游戏活动,但对于理论功底较深、施教能力较强的教师,则应允许他们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实际组织游戏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他们对课程游戏化的认识和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

浅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论文 篇2

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近些年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多元化、本土化发展趋向已经十分明显,这不但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过程。因为只有多元化的课程类型才能适应我国不同地区幼儿园发展的实际需要,也只有本土化的课程建设才能保证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需要,就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概念界定、内在意蕴、基本特点以及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一、从字面上来分析,“游戏课程”是“游戏”和“课程”两个词的组合,这一组合本身反映了游戏和课程间所蕴含的内在必然联系,这种联系集中体现在幼儿的“发展”上

幼儿的游戏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自发的,所以也就具有了开放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凸现了游戏的娱乐功能,而隐含了发展功能。教育者要对幼儿的游戏活动加以引导,其目的是在幼儿享受游戏的娱乐过程中将隐含的发展功能进行挖掘,使之从隐性转变为显性。为此,游戏指导者在不破坏幼儿游戏自主性的前提下,要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改造,使之变成系统、有序的系列活动方案;换句话说,幼儿园的课程必须是:在形式上要以幼儿喜欢和适应的方式开展,在内容上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常识和各种活动技能的训练为主,在目标上要以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核心,这就是游戏课程。简言之,所谓游戏课程是指以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系列化、生活化、结构化、规范化、技能化的游戏活动方案。游戏课程的这一界定具有五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游戏课程的目的是保证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其次,在形式上要以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为主;再次,在内容上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常识、维持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为核心,要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辅;第四,在要求上保证幼儿的自主性活动和教师的参与指导相结合;第五,在评价上要以幼儿获得满足为基础,以社会要求和个体需要相结合的整体发展程度为评价标准。

二、从幼儿游戏的本质意义分析,幼儿游戏的核心功能就是娱乐

其他功能都是在这一功能基础上衍生和发展出来的。如果游戏的娱乐功能消失,那么游戏活动中所产生的其他功能,诸如行为规范功能、认知开发功能、人格塑造等功能都会大打折扣。从幼儿的内在需要来看,幼儿进行游戏并没有什么清楚的理性目的,幼儿之所以游戏就是为了游戏,就是因为喜欢和高兴,就是为了娱乐;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体验成人难以理解的快乐,他们将多种情感、多种角色、多种向往融入自己的游戏中,而这些活动都是幼儿自觉完成的。从现实上看,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没有人引导,没有成人的训练,每一个幼儿天生就是游戏专家。在多数情况下,没有成人的参与幼儿也能非常顺利地进行游戏,成人“虚情假意”或“好心好意”的参与,反而容易破坏幼儿游戏的正常开展。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需,是幼儿的天然需要,也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课程正是尊重幼儿的这一天性而提出的教育方案。

为了更好地适应幼儿本质发展的需要,首先,游戏课程应该是生成的。就是说游戏与课程互为生长点,即课程生成游戏和游戏生成课程。游戏生成课程强调用自得其乐的活动丰富和补充“预设课程”,将游戏作为课程的生长点,新的课程便不断生发出来。课程生成游戏强调用“预设课程”的内容丰富和充实游戏。在教育中引入积极游戏,并将“预设课程”作为积极游戏的生长点,用课程的内容来充实游戏,这样也就可以得到“发展”和“享乐”双重效果。将课程作为游戏的生长点后,不仅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发展的目标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实现,而且学习者也会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获得乐趣,能够享受教育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增进学习者继续学习的兴趣,对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课程是对话的。对话是一种自由地来回、融合而产生的更新或创生的现象。对话致力于消解种种两极对立。课程作为游戏,课程本身成了“对话”的延续。在课程中,教师、儿童与作为“文本”的课程、教材进行对话。这里,儿童与教材之间不再是传统认识中的那种生硬的对象性关系,而是一种“我”与“你”的平等对话关系;这里教材作为文本,它是一种语言,它像一个“你”一样自身说话。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在这种对话中,教师和幼儿不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偏见得以克服,不断形成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实现自己人生经验的增长。

最后,课程是体验的。从形式上看,游戏课程是假想的、虚构的`,但从实质上看,游戏者在游戏中获得的体验却是真实的。课程作为游戏,在游戏的境界里,教师与儿童都作为游戏者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其中,无所谓主体,也无所谓客体,游戏者与游戏世界直接“遭遇”,其身心是与游戏世界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由此他们获得的是一种真切的体验。课程作为游戏,是儿童的全身心投入过程,是儿童生命的全部展开。儿童不是站在对象的旁边,而是进入对象,与对象融为一体,真正去体悟、创造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游戏课程作为一种完整的教育方案,具有以下几种基本特点

自主合作性。游戏固然是源于生活,但不是生活本身,游戏之所以成为游戏,是因为游戏者将生活中的自我经验和他人经验进行了改造,把本来不关联的事情通过想象、情感等因素进行了联系,再加入情节而形成。这些过程在一般情况下是游戏者自主完成的。就幼儿游戏来说,不但每一个幼儿都喜欢游戏,都具有策划游戏的能力,而且也都善于合作。根据这一特点,将幼儿的游戏进行重新策划形成教育方案的游戏课程,必须充分体现幼儿在课程实施中的自主和合作,使幼儿在感受快乐和合作中学到有价值的知识。

开放灵活性。游戏课程既具有游戏本身的开放性特点,也具有课程本身的结构性,所以游戏课程追求的不是像以往课程实施中的刻板的结构和过程,而是崇尚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由于在课程方案的制定中注重幼儿的参与,重视幼儿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和需要,所以,游戏课程所制定的方案不是封闭的,更不是刻板的,而是相对开放和灵活的。一种方案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法和运行规则,组织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将这些实施方法和运行规则,不断连接形成一种完整丰富的结构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要求和幼儿的实际需要。

整体系统性。游戏课程作为一种教育方案,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在内容上具有合理的系统性。课程应该是指导性的方案,而不应该是一种执行程序;游戏课程强调的是整体上的连贯统一,使幼儿熟悉的生活内容归纳组织成具有主题性的整体结构和系统游戏活动。

四、课程是人的活动,课程价值体现着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密切

幼儿处于人生的起始阶段,其本身就具有特殊价值。人的价值体现在人生的整个历程之中,要从人的整体价值上来看待幼儿。因为每一个体的终身发展都是通过不同阶段的独特性与连续性的过程完成的,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特点,每一阶段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任务,不同阶段任务的完成都必须尊重该阶段发展的特点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所以幼儿园教育必须:一要充分重视幼儿在现阶段获得发展的价值,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特点;二要体现现阶段的价值成为后续价值的基础,重视每一幼儿作为独立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之需。幼儿园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求幼儿园教育课程必须指向使幼儿成为何种特征的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使幼儿具有这些特征,又怎样保证幼儿具备这些特征,成为理想的人的需要。

幼儿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幼儿园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幼儿园教育课程是整个终身教育开端阶段的育成方案,在教育者有意识的指导下与幼儿教育情境相互作用,从而使幼儿获得全面的基础素质,并使幼儿得到适宜性发展的非义务性课程。简言之,幼儿园教育课程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基础素质的适宜发展。由此可见,塑造完整人格,发展儿童的主体性,实施全面人格教育和主体性教育,在根本上是统一的,统一于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就是要体现课程追求的共同价值,这是幼儿园课程理想价值取向的合理选择。游戏课程的价值取向,理所当然的体现幼儿课程的价值取向,而且由于游戏课程强调游戏的内在精神实质,注重“享乐”,而“享乐”从根本上尊重了该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特点和需要,重视了幼儿阶段儿童认识外界客观世界和环境的特点,尊重了幼儿在接受和认识事物过程中更多的受非智力因素影响的特点。正因为这样,幼儿园游戏课程的价值取向更重视幼儿当下的现实存在,强调幼儿在现阶段获得发展的价值,注重现阶段发展对其以后发展的基础性价值。

浅析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策略论文 篇3

相关合集:

学前

教育论文

相关信息

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浅谈职业教育中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质量教学模温州人精神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启示试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云计算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影响研究浅谈在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文化教育的研究浅析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如何做到优质教育1:1数字学习及其网络教育应用探索试析流浪乞讨儿童受教育权的保护试析受教育权理论发展综述

相关信息

关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初探浅析学前教育指导类课程现场教学模式的探索试析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声乐集体课教学问题浅谈对学前教育期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情况试论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信息教育探究浅析抚州市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浅论学前教育的改革思路及其对应策略关于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浅议学前教育的目的

相关热搜: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专业

追求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个性,是学前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学前教育的本位主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课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给当前幼儿园的课程理念带来了重新的思考,同时也为各地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依据。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状况总体良好,但也有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否则会导致学前教育的功能异化。为此,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坚守学前教育的本位功能,才能产生有效性,才能避免以更为复杂的方式反而获取教育的负效应。

一、相关概念

1.国内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一词早在五六十年前就已被我国的幼教界普遍使用。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学前教育及其本位主义

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是人生第一个教育阶段。学前教育应遵循学前教育的学前性、基础性的教育规律,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学前性就是指非小学性,因此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防止小学化倾向;基础性就是指在幼儿阶段打好对其一生发展有良性影响的身体、心理、习惯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学前性和基础性体现了学前教育的本位主义,即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二、幼儿园课程设置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课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中仍存在的诸多问题。

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弊端:

1.幼儿园课程“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幼儿园课程“小学化”指在教学形式、教育内容、每日生活等方面,企图拔苗助长促进孩子的发展。在“中国西部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主题调查活动”的调查活动显示:被调查的133所幼儿园100%存在增加小学化课程的现象。不少幼儿园认为本园“小学化”,才能显示出自己办园的优势和特色。

2.幼儿园跟风、照搬现象严重

一些幼儿园不切合实际,只会照搬套用,机械模仿他人。这种被动效仿并没有认真学习和领会其课程理念、内容选择和活动形式的编制,并结合本园本班实际情况,长期以往势必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3.片面追求知识技能,忽略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幼儿家长在幼儿教育方面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态,都片面追求技能的培养,追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将一些显性行为作为考评幼儿教育成败的唯一指标。

三、造成幼儿园课程不合理的成因分析

1.迎合家长及社会需求。多数幼儿园和教师认为,幼儿园“小学化”是因为家长和社会的要求。例如,幼儿的拼音的掌握程度、识字数量、20以内加减法的熟练程度、古诗的背诵量来评价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一些家长以此选择幼儿园,小学也以此作为入学条件。

2.幼儿园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幼儿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近些年来,中国的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层中多是中师或幼师毕业,自身素质仍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少数幼儿园的办园动机不纯。

3.缺乏科学、规范的幼儿园课程评价体系

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在对幼儿园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量或质的记述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幼儿园课程评价在我国起步较晚,导致许多幼儿园尚未能建立起健全的课程评价体系。

四、对策

1.增强幼教理论学习,科学化地进行幼儿园课程管理

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幼儿园教师学习幼教理论,了解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端正办园目的和幼教思想。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幼教课程实施的现状,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规范,建立和制定科学化的幼儿园课程管理办法,科学化地进行幼儿园课程管理。

2.加大宣传力度,正确理解幼儿教育

教育部门自身宣传学习幼教理论,结合多种形式,积极帮助家长掌握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基本规律,同时加大面向社会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正确理解与期望。

3.良好的师资素养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

一方面,在幼儿园师资培养方面,要切实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组织教学,加强幼教理论、职业操守和幼教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幼儿园保教工作培养一批遵循幼教规律的具有高素养的合格师资,以满足目前幼儿教育迅猛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行政部门要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和法规建设,严格执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4.加强对学前教育尤其是力度薄弱幼儿园的建设与监管。

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的情形一般都发生在条件比较落后,师资水平较低的园所。适当改善投资,加强师资培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这对克服小学化倾向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五、结论

总之,幼儿园课程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课程,更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学前教育的本位功能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初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幼儿健康活泼,愉快地成长,为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必须坚守学前教育的本位功能,必须坚持追求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个性。我们要加强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借鉴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为探索教育的本位功能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体系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

6. 怎样让幼儿数学教育游戏化的方式创新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也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是“科学推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处理过程或是一种思考方法”。由于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即使是在幼儿的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有关数与形的问题。且如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不断地发展,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每个人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但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我们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应当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适当教孩子们一些数学的初步知识,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以往传统的数学偏重于教师的传授知识,幼儿只是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形成了以教师、教材和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实践证明,这种陈旧的、不正确的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无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无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而游戏的介入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它不仅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而且还提高了幼儿学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一、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含义及数学游戏化的实质
数学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入各种游戏中,让幼儿从中感知、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它的实质是指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如果把理性的数学知识结合到游戏中,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音乐游戏《乘火车》,可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号1、2、3,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幼儿在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号码快速找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进行查票,看谁找得又对又快,这们不仅满足了幼儿的竞赛心理,而且能促进幼儿更准确、迅速地加深了对序数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以游戏激发兴趣的策略时,所选用的游戏应该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年龄越小的,应该以直观地、带有情节性的、能把幼儿带入角色的游戏为主。例如“送小动物回家”“停车场”等活动。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则应选用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抽象的、有更多发挥余地的游戏为主。
二、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施原则
主体性。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对学习充满兴趣。使以往的被动状态发展为主动状态。
综合性。将数学知识渗透到各种数学活动中,如:操作活动、体育、绘画、玩沙、角色游戏等等的游戏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数学知识,力求产生综合效应。
愉悦性。让幼儿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愉快的心情体验,让幼儿觉得学数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好玩的,有趣的。
全面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每一位幼儿,使他们都有公平的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从而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施手段
在新《纲要》中,数学没被单列成某个领域而且被放在科学领域之中。从中可见人们对儿童数学学习特点的认识和当前基础改革的新理念和新原则。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数学的概念、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对事物的探究精神呢?
四、建立正确的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

师幼互动是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从师幼互动中汲取经验和成长的养分,并且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已,达到自己主体的发展,从而实现师生双方在师幼互动中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教”为主,师幼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角色差距。那么在游戏化的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正确把握师幼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幼儿主动学习决不是不需要教师参与的学习,幼儿形式上的“主动”学习也决不是实质性的主动学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绝对少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参与和发挥,只不过教师的这种参与和发挥要较以前的方式来得隐蔽,不易引起幼儿的反感和厌倦。同时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但又井然有序的学习氛围,和幼儿形成朋友型的关系,一起参与活动,共同探讨,并在整个过程中积极观注幼儿的表现,事后进行分析。
五、寓数学教学于游戏之中
游戏是儿童身心整体参与的活动,它包含着各种情感的萌芽。在游戏中,儿童身心之间,各心理要素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的整体关系中,这是一种对外界的整体反应方式,而愉悦感正是建立在这种方式上的。因此,我经常按排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
六、在角色游戏中学习数学

各种主题的角色游戏都可以掺和数学内容。如:以前我班的儿童超市游戏中,幼儿对“售货员”及“顾客”之间的角色行为关系并不明确,因此,常出现“顾客”随意拿货,而“售货员”无所事事的现象。现在,我引导“售货员”为“商品”标上价格,“顾客”则按价格的高低与自己经济的承受能力来选择“商品”,按所标价格,数清手中的“现钞”进行正常交易。在这一游戏活动过程中,不但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增添了游戏的真实性,而且使幼儿复习了数数与数字,提高了幼儿认识数字的能力,并且使幼儿们从心底自发觉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起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七、在玩沙活动中学习数学

千篇一律地垒土、挖掘,势必会使幼儿慢慢对玩沙活动失去兴趣。于是我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玩沙活动中。一节“筑城墙”的活动使幼儿们乐此不疲。我们放弃了平时所用的工具,直接用一双双小手拍、压、夹、垒起一座座各种形状的“城墙”: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等等,可谓是林林种种。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巩固了幼儿对长短、大小、几何形体等数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幼儿玩沙的兴趣。
八、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这是一种让幼儿通过操作实物材料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游戏。在小班阶段中,我让幼儿们按图形标记分别为“图形宝宝们”找“家”。中班阶段时,我请幼儿们按数字的大小,为相应数量的“形状宝宝”找家;以几何图形拼拆图片的方式进行分类、数数;将类似的“形状宝宝”进行比较、测量,从中正确认识各种形状的特征。幼儿们通常一边操作,一边认真地观察、辨别、数数。这一游戏教学方式不但让幼儿逐渐形成了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端正了学习的态度,而且激发了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
九、在体育游戏中学习数学

我有意识地将数学内容渗透到体育活动中,使幼儿在玩玩乐乐中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获取数学知识。如《秋天的水果》这节课。在身锻的基础上,我请幼儿们数数摘到了几只水果,比一比,谁摘得最多,谁摘得最少,多几个,少几个。又如《运货》游戏中,在幼儿跑、钻、取物的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们学习了数与物的等量关系。
十、创设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
因幼儿年龄的限制,他们基本上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通常他们的注意力较难集中,只有在情感的操纵下才能处 于兴奋状态,对活动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巧用语言、巧设环境,适时适度地把幼儿带入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情境之中。如在音乐游戏《找朋友》中,我给幼儿们挂上漂亮的不同形状、颜色、数字的胸饰,在音乐声中边唱边跳,寻找与自己数量相等、颜色相同或形状相同的“宝宝”。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们的情绪显着高涨,游戏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思维辨别能力明显加强。由此可见,只要教师有心,一些简单的教具也能为幼儿带来美好的游戏、学习的环境,从而使幼儿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注重个体差异,公平对待每位幼儿,因每位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事物的敏感程度不 一样,发展的速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并不能因某位幼儿较“差”而忽视他,而是应该关心、热爱每一位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现能力的机会,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为了能使每位幼儿更好地发展,我采取了分组教学的形式,幼儿可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发展水平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我为幼儿们提供不同的教具及可操作材料,并随时根据幼儿的反馈加以引导,以促使每位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只要我们用热情的心去思考,用真实的情景去感染,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兴致勃勃地走进五彩斑斓的数学王国。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236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679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134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186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584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874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527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751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632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