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幼儿真正融入游戏中
❶ 如何介入幼儿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常常需要幼师的介入,适当引导幼儿探索,激发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游戏向更高一级水平发展,提高幼儿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相反,若幼师在不适合的时间、不适合的场合介入幼儿游戏活动,很可能会影响幼儿游戏的主动性,甚至阻碍幼儿探索新的发现。那么,幼儿教师如何介入幼儿游戏?以何种方式、方法介入?介入到什么程度?
一、观察是适时介入游戏的前提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幼儿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游戏进行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地引导,帮助幼儿获得发展,并使其游戏得以延伸。只有通过观察,幼儿教师才能知道幼儿是否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玩,材料恰不恰当,经验丰富程度如何等,再决定是否加入幼儿的游戏,以帮助幼儿提升游戏的技巧。幼儿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去了解幼儿的游戏内容,并在幼儿游戏的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来帮助他们,才可能避免以成人的需要和看法去干涉幼儿游戏的现象发生。
二、幼儿教师介入游戏的方式
(一)平行式介入法。指幼儿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幼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当幼儿对幼儿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只会一种玩法时,幼儿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例如,幼儿教师提供了一些硬纸壳及挂历纸,目的是想让幼儿自己动手通过画#剪#贴制作出各种拖鞋及其它物品,结果无人问津。这时,幼儿教师用这些材料制作出了非常漂亮的拖鞋,紧接着就有一部分小朋友围拢过来!活动便进行了下去。又如,幼儿教师提供了新插塑玩具,有的孩子只插了一种就呆坐在那里,这时幼儿教师用这些材料插出了滑梯,发夹、汽车、火箭等,开阔了幼儿的思路,孩子们便又活跃了起来。
(二)交叉式介入法。 指当幼儿有幼儿教师参与的需要或幼儿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幼儿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幼儿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幼儿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当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时,幼儿教师可扮演配角。例如,幼儿在玩开商店游戏时“售货员”和“顾客”都很正常地进行业务往来,如扮演“售货员”的幼儿说店里很忙,邀请幼儿教师来帮忙,幼儿教师可扮作服务人员介入到中间去,并巧妙引导孩子提升游戏技巧。又如,有一幼儿钻在用纸箱做的火车头里面,想玩开火车的游戏,但就是没有“旅客”游戏无法进行,幼儿教师扮作“旅客”加入进去,并告诉幼儿我要到天安门去,找谁买票,这名孩子赶紧找来伙伴,扮作售票员,开始玩了起来。幼儿教师和幼儿都感觉玩得很快乐时,幼儿教师就隐退了。在一边静心观察,关键时刻再登场,当幼儿的游戏只是在一个层面上进行时,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向游戏的高级水平发展,例如,娃娃餐厅里有人正在切菜,幼儿教师走过去问:“你做什么菜?”幼儿想了想说:“炒菠菜。”幼儿教师又问:“你们有人在做饭吗?幼儿听后恍然大悟,连忙对另一幼儿说:“你快做饭吧,等一下,饭和菜要一起吃。”两幼儿由同时切菜变为一人切菜一人做饭,他们心中确立了共同的目标:“开饭”并且知道饭和菜是要一起上的。从而使该项游戏由平行游戏转化成联合游戏。
(三)垂直介入法。指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等危险为时,幼儿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为进行直接干预,这时幼儿教师的指导显性的,如在游戏当中,幼儿因争抢具而发生打骂,或者是玩一些如“死”“上吊”“暴力”等内容的游戏时,教应直接干预,加以引导,但这种方式易破坏游戏气氛,甚至使游戏中止,一般情况下不宜多用。
三、幼儿教师介入指导游戏的方法
幼儿教师不管用何种方式介入游戏,既然介入了,目的应是对幼儿游戏为作具体的指导。
(一)语言指导。
1.发问。发问主要是用于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及幼儿的具体想法或进行启发引导等,宜用亲切平和的询问,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如,“你想做什么呀?”“你要做什么呀?”等,目的是引起幼儿的思考,逐渐学会辨别是非,做出明确的行为判断。例如,中班的小朋友往鱼缸里乱投放一些食物,幼儿教师看到后,没有马上制止,而是通过询问了解到幼儿是想看一下鱼最爱吃什么?他是想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小金鱼的特点,幼儿教师引导他找出了答案,而不是将现成的答案告诉他,为了挽救小金鱼的生命,还及时换掉了己经污染的水。
2.提示。提示主要是当幼儿遇到困难或不知所措,缺乏目的时,幼儿教师用一两句简单的建议性提示,帮助幼儿明确想法,促进游戏顺利开展。例如,玩“菜市场”游戏时,菜卖完了,孩子们的游戏便卡壳了,没法往下进行,幼儿教师用提示性的语言“我们一起加工一些吧。
3.鼓励与赞扬。主要是就游戏中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及正向的游戏行为加以肯定并提出希望。对幼儿在游戏中能自觉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坚持游戏等良好的意志品质给予赞扬,以强化幼儿正向行为的出现。例如,幼儿教师为大班的孩子讲完了孟良崮战役中活捉张灵甫的故事后,一部分孩子就提议要玩打仗的游戏,用一块泡沫板做成孟良崮的山顶,然后一部分幼儿扮成勇敢的解放军战士,一名幼儿扮成张灵甫,游戏便有声有色地开始了,幼儿教师抓住时机,及时表扬这些孩子肯动脑筋,并提出希望,希望孩子们想出更多更好的玩法,又如,在一次体育游戏中,两队比赛规则要求每人先跑30米后,再投3个球,然后返回看哪队先胜,有的孩子就能严格遵守规则,投篮不满3个就不返回,坚持投满3个,不中再投,幼儿教师对孩子这种认真的态度、良好的意志品质及坚持性给予高度赞扬,强化了幼儿正向行为的出现,也对其他幼儿起到了暗示作用。
(二)行为指导。
1.身体语言。指幼儿教师在指导游戏时,利用动作、表情、眼神等对幼儿游戏行为做出反馈。例如,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行为,幼儿教师应该用点头、赞许的目光、欣喜的表情,甚至拍手等表示肯定,对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或一些需要制止的行为,幼儿教师可用手势、摇头或面部表情等表示否定。
2.提供材料。根据中央教科所IEA课题组的调查表明,幼儿在活动中可否选择活动材料以及自选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活动的针对性、积极性。在材料不可选的情况下,幼儿的无所事事率最高,随着材料可选程度的提高,无所事事率降低,交往频率提高。在材料任选的情况下,无所事事率最低,交往频率最高,由此可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进行游戏,能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教师一方面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情况及时添置新的材料。如好几天无人光顾的科学角内,幼儿教师放上了放大镜,孩子又活跃起来。“小小舞台”里,幼儿教师及时投放了魔术箱、帽子等,孩子由原来单纯的歌舞表演,又增添了新的玩法,花样也更丰富了。
3.场地布置:幼儿教师期望幼儿产生什么行为,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可以通过场地布置的影响来达到目的。例如,如果幼儿教师希望减少跑及粗野的游戏,可用分隔物或家具把开放的空间阻隔起来,吵闹的和安静的要分开。再如,如果有的区角内没人光顾,可通过变换场地等方式吸引幼儿,也可同孩子们一起规划、设计、安排场地。
4.动作示范。规则游戏由于有玩法及规则的限制,必须在学会后才能玩。因此,幼儿教师要给幼儿作适当的示范、讲解,帮助他们掌握玩法,理解并掌握规则。在创造性游戏里,如表演游戏,幼儿教师可以在小舞台上向孩子们进行示范性演出,不仅能激发起幼儿的表演欲望,而且能将各种表演技巧展现给幼儿,供幼儿模仿,幼儿教师还可与幼儿一同表演,表演里面就隐含着示范。
在游戏时间里,幼儿教师除了提供创造性游戏条件外,也应提供开展规则游戏的条件,并鼓励幼儿自己开展规则游戏。创造性游戏里,也要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总之,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关键在于一个“巧”字,即巧妙点拨,使其延续、提高、升华。
❷ 如何让幼儿更快地进入角色游戏
1、由于年龄小,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往往表现出经验缺乏、情节单一,喜欢操作、摆弄,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影响等特点。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以及给予及时的游戏引导,为幼儿的游戏提供支持,从而激发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兴趣,提高幼儿角色游戏的水平。 2、 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学习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 ◆营造生活化的游戏氛围 熟悉的事物能给幼儿带来安全感,让幼儿更容易进入游戏情境。在生活化的游戏氛围中,小班幼儿会进行一系列连贯、有序的角色游戏,如在温馨、熟悉的娃娃家,幼儿会主动参与游戏,烧饭、喂娃娃喝奶、洗衣服、打扫卫生等。与幼儿日常生活环境相近的游戏氛围,有利于幼儿主动参与游戏,促进幼儿在自由的氛围中获得新经验、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在营造娃娃家游戏氛围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历、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和需求。如根据小班幼儿对色彩的偏好、兴趣和认知特点,教师利用柔软的布料、柔和的颜色装饰“蓝蓝家”和“红红家”的墙面,并增添了多种布制蔬菜、水果、小沙发、靠垫、小推车、饮水机、小衣服、奶瓶等生活用品,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化游戏氛围,引导幼儿进入游戏情境。 ◆增添社会化的游戏隋境 为了帮助小班幼儿尽快融入班级生活,教师可以在创设角色游戏环境时增添一些社会化的游戏情境,引发幼儿间的互动,逐步建立班级归属感,同时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角色游戏,不断强化幼儿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 教师在班级创设了小医院,但是,小班幼儿还不能把握注射器、听诊器、血压计、药片、病床等材料之间的联系,只是对个别材料进行把玩,为此,教师增添了一些故事情境。 教师告诉幼儿,娃娃家的宝宝生病了,引发幼儿思考如何给宝宝看病,快速进入游戏状态——爸爸立刻拨通急救电话:“喂,是医院吗?我家宝宝生病了,快叫救护车过来。我家在某路某号。”医务人员接到电话,立刻开着救护车将宝宝送往医院。医生穿上白大褂、戴上医生帽、套上听诊器,认真地给宝宝量体温、量血压、打针、敷冰袋等。一时间,幼儿几乎将小医院里的材料都用上了。 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社会化的游戏环境引发幼儿产生一系列游戏行为,为幼儿的角色游戏提供支持和引导,让幼儿通过模仿和重复再现生活经验,使游戏情节更加丰富,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 幼儿的游戏能力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游戏材料是进行游戏的物质基础。在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中,材料能够丰富游戏的内容,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❸ 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不能融入到游戏中 各玩各的 教师应怎么做
您可以作如下调整: 1、在上课前先提出要求,包括游戏项目和纪律方面 2、先设计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小孩容易理解的和容易参与的 3、加强自己幼儿心理学知识,顺应他们的心理,能吸引和调动他们 4、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学习,也可以在网上视频学习
❹ 如何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游戏和运动中教学
幼儿数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首先要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1、通过游戏进行数学启蒙
游戏场景学数学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最合适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
因为游戏能对小朋友的规则意识、执行能力和策略意识进行综合锻炼。
游戏都有规则,小朋友要听懂规则、服从规则,同时又要达到目的;当规则变化的时候,他们也要跟着变化自己的策略。
这个过程,不是记住知识点就够的,它其实锻炼了小朋友对知识灵活应用的综合能力。
2,通过绘本进行数学思维启蒙
没有孩子不喜欢故事的,这种启蒙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数理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吸收知识。
绘本整个看下来,一点都不枯燥!听着像天书一样的数学知识,在绘本都能找到现实生活中的依据。
以场景式代入的方式让孩子先融入到故事中,再从故事里发掘数学问题,进行解剖和分析。
数学学习最主要的是要体会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毕竟知识是固定的,而背后的思维方法才是最具价值的。
3,看动画片进行思维启蒙
儿童动画系列,片中小人物热爱数学,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障碍,将图案、数字和形状的知识融入动画,内容充满互动,帮助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孩子能掌握对数字的认识、数学的技巧,同时发展孩子的思考性。
❺ 怎样让传统游戏和幼儿园课程融合
游戏是课程的内容,是课程实施的背景,也是课程实施的途径。民间游戏是游戏的一种形式,它渊源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玩法不一,乡土气息浓厚。大多数民间游戏配有琅琅上口的童谣,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简单,玩法易学、易会、易传,游戏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游戏中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竞争性,符合幼儿好奇、好胜、好满足的心理,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在民间游戏中是主动的、自由的、有序的、快乐的和创造的。因此,民间游戏作为农村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