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问答 » 中国古代时期有哪些游戏

中国古代时期有哪些游戏

发布时间: 2023-05-15 14:18:00

㈠ 我国古代有哪些游戏

1,握槊

握槊是流行于宫廷的一种博戏。相传此博戏是北朝魏宣武帝时从西域传来的“胡”戏。“槊”指棋子或者棋盘,亦是掷骰子行棋以赌输赢。

2,射覆

射覆是用巾盂等物覆盖东西让人猜。而《红楼梦》第62回提到的以诗文进行射覆与此完全不同,覆者先用诗文、成语、典故等隐寓某一事物,射者猜度,用也隐寓该事物的另一诗文、成语、典故等揭出谜底。得饱读诗书的人才能玩。

3,簸钱

簸钱又称打钱、掷钱、摊钱。参与者先持钱在手中颠簸,然后掷在台阶或地上,依次摊平,以钱正反面的多寡决定胜负。

4,斗百草

斗百草这种游戏虽有一定的博弈性质,但更偏重玩耍娱乐性,输赢在其次。女子好此戏,参与者比谁的花草种类多、品种新奇,有时是插戴在头上展示。

5,斗鸡

《全唐诗》提到“斗鸡”一词有50余处,其中把“斗鸡”与“走狗”或“走马”连用或对应的就有近10处,这项运动赌博性质明显,后代总是和不务正业联系在一起。

㈡ 中国古代有哪些益智游戏

华容道

链接:

提取码: 6uwp

华容道是古老的中国民间益智游戏,以其变化多端、百玩不厌的特点与魔方、独立钻石棋一起被国外智力专家并称为"智力游戏界的三个不可思议"。它与七巧板、九连环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还有个代名词叫作"中国的难题"。


㈢ 古人都玩些什么游戏

围棋、斗禽、双陆、击鞠、抖空竹

1、围棋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2、斗禽:

斗禽包括斗鸡、斗鸭、斗鹅、斗牛、斗马、斗蟋蟀、斗鸟、斗鱼等等,这类游戏虽然不是由人直接参与争斗,但却是以动物之间的相斗、角力为内容的游戏活动。

3、双陆:

由握槊演化而来。又称“打马”,因为双陆的棋子称“马”。博局如棋盘,左右各有六行道,“马”作椎形,黑白子各十五枚,两人相博,掷骰子得彩行马。

4、击鞠

击鞠(也就是现代的马球)亦称打毬或击毬,唐代较为盛行。游戏者必须乘坐于马上击球,击鞠所用的球有拳头大小,球体的中间被掏空,制球的原料是一种质地轻巧且柔韧的木材,球的外面还雕有精致花纹。

5、空竹

空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空竹最早是由汉族民间游戏用具“陀螺”演变而来的。陀螺是远古时代就出现的玩具,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常州圩墩遗址中,就出土了木陀螺,而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中出土了陶陀螺。

㈣ 中国传统文化游戏有哪些

成语接龙、象棋、围棋。

1、成语接龙。成语接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字游戏。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还是体现我国文字、文化、文明的一个缩影,是老少皆宜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成语接龙规则多样,游戏公平、公正。

2、象棋。象棋是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已有记载。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主要流行于华人及汉字文化圈的国家,象棋是中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的正式

㈤ 古代儿童游戏有哪些

放风筝。

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闽南语称风吹。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

晚唐,人们在纸鸢上加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现代以风筝,风琴作为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潍坊市被称为风筝之都。

风筝起源:

风筝起源于中国,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两千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故称为“纸鸢”。

㈥ 古代文化常识有关游戏

1.请问古代传统游戏有哪些,例如曲水流觞那样的
古代比较有趣的传统罩拍游戏很多,猜拳行令、博弈比箭等都是,仅就文化含量高点的试举两例:

投壶

投壶,亦称射壶,是一种既登大雅之堂、又入巷陌平康的传统游戏。是上至天子,下至士大夫燕饮中用以娱乐宾客的一种投掷游戏。

《礼记·投壶》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根据文献记载,投壶盛于春秋,是在室内、堂上或庭院当中,置一广口大腹、壶颈细长的酒壶,以壶口为目标,宾主按规定的距离(离壶五至九尺),跪坐于壶的周围,依次将一根根柘木或棘木做成的矢向壶口投去(矢的形状一头尖,一头齐,颇似没羽之箭,故名)。矢有三种长度,室内用二尺,堂上用二尺八寸,庭中用三尺六寸。以投中者为胜,负者须饮酒。有专职的“司射”于旁监督,并以算筹记录比赛成绩。为了不使投的箭跃出,壶内实有小豆(赤豆)。

《左传》上就曾记载过晋昭公大宴诸国君主,举行投壶之戏的事。

投壶在战国秦汉时得到相当发展,当时的知识分子倾向于内心修养,投壶这种从容安详、讲究礼节的活动,正适合他们的需要,于是在士大夫阶层中盛行不衰。每逢宴饮,必有“雅歌投壶”的节目助兴。

在流传过程中,游戏的难度增加了,不仅产生了许多新名目,还有人别出心裁在壶外设置屏风盲投,或背坐反投。宋代司马光曾着有《投壶新格》一书,详细记载了壶具的尺寸、投矢的名目和计分方法。宋代以后,投壶游戏逐渐衰落下去,不再像汉唐那样盛行,仅断续地在士大夫中进行。

民国时期,军阀孙传芳倡导尊孔复礼,拉拢一些知名学者行投壶之事,章太炎也列名其中,鲁迅先生因此表示不满,以为是“既离民众,渐入颓唐”的征兆(《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照他看来,投壶是脱离民众的士大夫阶层的风雅之事。

其实在古时,民间以投壶为乐的现象就很普遍。在明清小说中,社会底层的三教九流都玩此道,《金瓶梅》十九回中,有西门庆与应伯爵以及李桂姐等在“院子内投壶耍子”的描写;《镜花缘》里的那位“乌投壶”,能玩出“苏秦背剑”、“鹞子翻身”、“朝天一炷香”、“张果老倒骑驴”等许多花样,可见这种游戏在民间的普及程度。

斗茶

唐宋时饮茶,多是将采下的茶叶蒸熟烘干研碎成细末,加入香料,放入水中烹煮煎熬成茶汤。

宋时流行斗茶,又称茗战,就如今天的茶水质量鉴定比赛。

斗茶多为两人捉对厮杀,三打两胜,先比汤色,以纯白为上,是蒸时火候恰到好处的标志,汤色发青为不足,色灰则太过,色黄为茶叶采摘不及时,汤色泛红就是炒焙过头了。

再比茶汤碗面上泛起的汤花(沫饽),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就会形成“冷粥面”,紧咬盏沿久聚不散,反之,汤花泛起会很快散开,斗茶就是根据茶叶水线出现的早晚,来判定优劣。

范仲淹有诗说斗茶:“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宋时除斗茶外还有分茶,就是用茶壶注水,在茶汤面上作画形成各种图案,有水丹青的美称,今天已失传多时了。
2.关于中国古代的游戏有哪些
戏法 我国戏法出现在距今四千年的夏朝。变戏法者用几粒豆子捏在手里,忽有忽无,变来变去。我国手彩戏法就是从这几粒豆子开始的,所以人们称“彩豆”为手法之祖。现在的古彩戏法即由此演变而来。

元宵、灯节和鱼龙舞 阴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也叫“元夜”。唐代以来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西汉时汉明帝提倡佛教,曾下一道谕:不论士族庶民,一律在元宵节悬挂灯笼物销羡,以示对佛的尊敬,故而汉时灯节尤盛。以后,元宵灯节不仅悬挂彩灯,而且杂以百戏,吹弹歌舞,已发展成狂欢节了。宋朝,灯节盛行舞龙灯,又称“鱼龙舞”,舞龙灯原先是祈雨的仪式,逐渐演变成民间游艺,在民间流传甚广。

爆竹 药制爆竹 据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斗液烧竹,爆裂发声,乃有“爆竹”之名。唐代又称“爆竿”。到宋代,人们才开始用多层纸张密裹火药,接以药线,玩时点燃药线,引起火药爆炸发声。还发明了将许多小爆仗用药线串连在一起,引燃后响声不绝的鞭炮。

焰火 “烟火”亦称“焰火”,始于我国宋朝,以多层纸裹,内装药剂,点燃后火花四射,呈现出各种颜色,并幻成各种人物景象。古代傀儡戏中的“药发傀儡”,就是用此制成。

谜语和灯谜的古称 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已有谜语,时称“度辞”。谜面又叫“喻体”,谜底又叫“本体”。到明朝,杭州一带文人兴起猜灯谜,又叫“灯虎”。灯谜是把写在纸条上的谜语张悬在碧纱灯上,猜中者有赏。灯谜比一般民间谜语要复杂些,大都有特定的“谜格”,如“卷帘格”、“秋千格”、“徐妃格”等。谜语和灯谜是我国人民逢年过节的娱乐活动之一。

风筝 相传春秋时公孙般削竹为鹊,作木鸢,以窥敌城,可以说是最早的风筝。后来用纸代木,称为纸鸢。

秋千 相传春秋时齐桓公由北方山戎传入。在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玩者在板上或站或坐,两手握绳,前后摆动,使之越摇摆越高,是我国古代妇女们的娱乐用具。

斗鸡 以鸡相斗,旧时多用以消闲、取乐。相传战国时即已流行。斗鸡者必须先选择勇猛善斗之鸡,即毛疏而短,头坚而小,足直而大,身长而结实,双目有神,走步稳重。斗鸡分三个回合,直到其中一只被打败为止。

斗蟋蟀 相传唐朝已有斗蟋蟀游戏,到宋朝尤其盛行。

倒包子(本地方言),中国民间传统娱乐项目之一,因其具有较强的 *** 性、挑战性、戏耍性而成为古代青少年和儿童最喜欢的娱乐项目,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属秋千类娱乐设施。因成年人娱乐后,大多出现旋晕,呕吐症状(似严重晕车晕船之状)俗称倒包子。是古青州清明节独特的娱乐项目之一。

蹴鞠是中国古代足球运动特有的称谓,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体育项目和娱乐方式。“蹴”即用脚踢,“鞠”是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的意思,又叫“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鞠在其在发展演进中对世界体育,尤其是足球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四年七月十五日,国际足联确认:中国古

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足球起源于中国淄博临淄。
3.古代小孩子的游戏有哪些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1.放风筝

放风筝是我国传统游戏,也是清明节的习俗。嘿嘿,它还有许多有趣的名字:风琴、纸鹞(yào)、纸鸢(yuān)。鹞和鸢都是鸟的名字,风筝身上寄托着我们先人想要飞翔的愿望呢。大家知道第一个风筝是谁做的吗?哈,那正是鲁小班的祖祖祖爷爷鲁班的手笔啦。这么有趣又好玩的游戏当然深受小孩子们的喜爱,就算是现在也是盛宠不衰。

2.蹴(cù)鞠(jū)

蹴鞠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眼熟呢?没错,这就是我国古代的足球。你可别惊讶,蹴鞠在距今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开始流行了呢!蹴鞠一开始是作为军事游戏,后来慢慢地为皇室所喜爱,最后传到民间。你知道吗?曹操可是一个超级球迷呢!国足呀国足,有如此深厚的背脊,你还不加把劲?

3、骑竹马

李白有首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可见这骑竹马也是古代儿童特别喜欢的一种游戏。大家一定很好奇什么是竹马?这“竹马”非马,而是一根竹竿。骑竹马就是拿一根竹竿子“骑”在两胯之间,一手握住竿头,竿尾就拖在地上,装作骑马的样子。所以,古时候称和自己一起玩的朋友叫“竹马之友
4.古代主要以什么游戏为主
由于缺乏系统的古代休闲活动的研究资料,我们只能根据对休闲娱乐活动的普遍理解来组织展品。

在查阅大量相关书籍的基础上,我们将展览分为乐舞百戏、博弈娱乐、体育娱乐和民俗娱乐四个部分。 在古代,欣赏乐舞百戏是当时人们的一项重要消闲活动,也是贵族阶层展示其财富的一种方式。

后来乐舞逐渐演变成为一项专门的艺术表演形式,而不是一项严格意义上的休闲活动,但在古代生活中,它仍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娱乐形式,我们选取了一些对大众颇有影响的活动,如傀儡戏、皮影戏等展品。 博弈类项目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娱乐活动,也是中国古人崇尚哲学思想并将其融入休闲活动的一种体现,是能体现中国人思想和哲学内涵的活动。

为完整展示这项娱乐活动,我们选取了六博、双陆、打马格钱币、象棋、围棋以及诗酬、-具等文物作为展示内容,一方面展现出古代博弈类项目的社会参与程度,另一方面展示古代不同类型的博弈活动方式及演变过程。 体育娱乐是古代一项经久不衰的娱乐活动,是人们劳作之余开展的体育运动,也是古人常见的休闲方式。

中国古代流行对抗性不强、讲究技巧的运动,这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一致。在这种文化背景影响下,表现技巧的蹴鞠、步打球、捶丸等项目就成为当时众多文人的爱好。

本次展览选取了一些表现此类活动项目的展品,让观众在了解这些活动形式的同时了解其社会背景,达到增长历史知识的目的。 民俗娱乐集大众性和普遍性于一体,展览中我们既表现了文人士大夫阶层所喜爱的金石收藏、书画创作等活动,也展示了在年节之际平民百姓前往庙会观看杂耍、观龙舟赛等活动,更有一些反映儿童游戏的文物。

㈦ 中国的传统游戏有哪些

翻花绳、解绷绷、羊拐、跳橡皮筋、捉迷藏、骑马马、拔纸牌、折纸、七巧板、变虎猫、剪纸、滚铁环、丢手绢等

1、翻花绳

翻花绳,中国民间流传的儿童游戏。在中国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称法,如线翻花、翻花鼓、挑绷绷、解股等等。这是一种利用绳子玩的玩意,只需灵巧的手指,就可翻转出许多的花样。在马来西亚,翻绳用的绳子一般是橡胶圈,国外的材料则有毛线、麻线、呢绒绳或棉纱绳等。

用一根绳子结成绳套,一人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相互交替编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编翻下去为止。这个游戏最大的乐趣在于翻出新花样,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2、解绷绷

一种民间儿童游戏,多为土族女孩所喜爱,可能来自汉族相同的民间儿童游戏。一般两人玩,玩时用一根细线绳,然后由另一人双手用挑、穿、勾等方法改变原来的图形两人轮流解绷,绷构出各种几何图形,能者为胜。

3、丢手绢

丢手绢,又叫丢手帕,我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开始前,准备几块手绢,然后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游戏开始,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

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自己的位置时坐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跳舞、歌谣、讲故事等。

4、跳橡皮筋

跳橡皮筋(港澳地区常称跳橡筋绳)是经典的儿童游戏之一。1960年代至1990年代间极为流行,尤其深得女孩子喜爱,是两脚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种动作的全身运动。它以跳跃为主,穿插着点、迈、勾、挑、跨、碰、压、踢、绊、搅、绕、盘、踩、掏、摆、顶、转等十几种基本动作,同时以各种技巧动作编排成组合动作,配合歌谣,跳出各种花式图案。

5、滚铁环

滚铁环,旧时传统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

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个人活动、集体竞赛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竞速、有100米障碍(如绕树丛、过独木桥)、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

㈧ 中国传统游戏

中国传统游戏有:

叶子戏:叶子戏是一种游戏纸牌,类似于升官图,兼用骰子掷玩,最早出现于唐代,被认为是扑克、字牌和麻将的鼻祖。叶子戏是世界可考的最早的古代扑克牌雏形,扑克的多种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被人接受的就是现代扑克起源于中国的“叶子戏”。叶子戏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至清代,样式及打法已基本完善,并有逐渐演变至马吊牌的说法。因此,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桥牌的发明权归于中国人。

扑克牌最早起源于中国的纸牌。相传早在楚汉战争时期,韩信为了缓解将士们的思乡之愁而发明,当时牌面只有树叶大小,所以又称“叶子戏”,据说这就是扑克牌的雏形。

十二世纪时,马可波罗把这种纸牌游戏从中国带到了欧洲,随即引起了欧洲人的极大兴趣。一开始,它只是贵族们的奢侈品,但因为它造价低廉,玩法多样,很容易学,所以很快就在民间流行起来。西方人在中国纸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历经胜牌、惠斯特牌、桥牌等几个阶段,最后演变为现在的扑克牌。

斗草: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楼兰案:多为车前草,车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边、沟壑旁、田埂等处。无茎,具多数细长之须根;叶自根际丛出,薄纸质,具五条主叶脉,全缘或波状,或有疏钝齿,长达15—30厘米;具绿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实成熟后会如盖子般掀开,释出四至六颗棕黑色种子,其长长的花轴,用来斗草的好材料。)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这种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的斗草,被称为"武斗"。王建《宫词》,吟咏斗草游戏的情状:“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斗草除有“武斗”外,还有“文斗”。

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女孩们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草种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因此玩这种游戏没点植物知识和文学修养是不行的。

㈨ 七巧板自古就有,还有哪些游戏是古代流传下来的

从古代就有的游戏有九连环和华容道。

你还知道梁袜哪些?

㈩ 中国古代有哪些娱乐活动

以下是我了解的几个中国古代的一些娱乐活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六博
两人相博,每人六枚棋子,故称六博。六博的对阵双方各有六枚棋子,在一张方形棋盘上行棋。棋盘有棋路,中间横一空间为水,放置鱼棋9两枚。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284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725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182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252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634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924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580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799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679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