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拼音课程游戏化
‘壹’ 怎样让汉语拼音教学充满趣味
汉语拼音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容易使刚入学的小孩失去学习的兴趣。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提出了更新、更灵活的要求,即:“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这个要求把趣味性提到了首要的位置。可见,如何使抽象的拼音符号“活”起来,“动”起来,让汉语拼音教学充满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新课程理念下汉语拼音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根据笔者及多数教师实践证明,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加上富于儿童化的语言。 语文教材在汉语拼音部分编排了帮助学生学习声母、韵母的情境图,它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吸引着学生。教学时,可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组织教学。比如人教版汉语拼音“g k h”这一课,有位教师这样引导:“昨天我们认识了几位拼音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和拼音交朋友好吗?你们看,一只可爱的小鸟飞进了我们的教室,(随时出示相关卡片并贴在黑板上),看看它是谁?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位拼音朋友?”这样一说,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住了。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感知了“g”的发音。在引导学生记忆字形时,则这样引导:“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的眼睛最亮,最先发现图上的哪些部分像‘g’的样子?”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说普通话和观察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对“g”这个字形的记忆。接着这位教师这样引导:“‘g’的家在哪里?”学生说:“‘g’的家在中格和下格。”教师又顺势说:“鸽子飞累了,我们把它送回家好吗?”接着在四线三格里示范书写“g”字,学生看了都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自己的作业本上认认真真地书写“g”字。这样极富儿童特点、充满爱心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凸显了人性的内涵。 二、突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小主人。 新课标中指出:学习汉语拼音应与说普通话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编儿歌帮助记忆汉语拼音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编儿歌。例如在复习巩固“g k h”时,有位教师这样引导: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会了用儿歌来帮助记忆汉语拼音字母,现在,我们一起来猜谜,我说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好吗?学生大声说:“好!”(师)右下半圆(生)b b b,(师)右上半圆(生)p p p,(师)两个门洞(生)m m m,(师)一个门洞(生)n n n,(师)一根拐杖(生)f f f,一根小棍l l l。这样,通过猜谜的形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师顺势引导: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几个声母也可以编儿歌来记,比如“鸽子鸽子g g g,请你们自己编k h的儿歌.孩子们经过思考、讨论后,小手立即举起来.一个说:蝌蚪蝌蚪 k k k;另一个说:像把机枪 k k k.有一个抢着说:老师,我这样编h的儿歌,喝水喝水h h h;旁边的另一个同学说:像把椅子h h h……而整体认读音节则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记忆,与韵母区分开来,大y小i—yi yi yi,大w小u—wu wu wu,大y小<—yu yu yu ;大y加in—yin yin yin; 大y加ing—ying ying ying ;大y加<n—yun yun yun 。实践证明.这样记这些整体认读音节,效果最好.同时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创设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拼音. 在拼音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可发现:汉语拼音教学的实践活动机会随时随地都有.如果能好好地利用这些活动机会帮助学习,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汉语拼音中有很多字母形状相似,如b—p, m—n, t—f, d—b, q—p等,可通过看老师的口形猜字母,也可以学生互相看口形猜字母,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摆一摆。声调是小孩子学习汉语拼音中的一大难题。通过实践发现,不管是韵母还是音节,在练习读它们的四声时,如 ,或zh zh zh zh 时,让学生根据声调的形状打手势,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画名称,也可以用笔画名称这样记:一声横,二声提,三声小钩,四声右斜,这样长久坚持,形成习惯,学生一旦会读就会标调,而且口手并用,可以克服小孩因-好动而分散注意力的特点。 四、设计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拼音。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教学汉语拼音,如果让学生整堂课都在反复地认读声母、韵母或拼读音节,他们就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参与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使他们学得既自主又轻松,如学拼读gB kB hB ge ke he guB kuB huB 等音节后,可用“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对这些音节的认识。即老师或学生读一个音节,其他有关的学生听后走到一起,组成音节;也可以通过“开火车”的方法拼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声音响亮。这样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感受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汉语拼音教学还有许多方法,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运用、总结,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汉语拼音字母书写错误及其纠正一、笔画方向错 笔画方向错,主要是指整圆笔画和半圆笔画的运笔方向错了。初学拼音者,有的习惯将整圆笔画,按顺时针方向,从上往右下运笔,如“O↘”;有的习惯将整圆或半圆笔画,从下往左上或右上运笔,如“↖C、 O↗”。整圆笔画的正确书写,应该是从上方落笔,往左下方运笔,一笔写成,如“↙O”。半圆笔画的正确书写,无论是左半圆,还是右半圆,都应该从上方落笔,左半圆从上往左下顺势运笔,右半圆从上往右下顺势运笔,一笔写成,如“p”中的“﹚↘”及“q”中的“↙﹙”。在这里顺便提一下阳平声调调号的笔画方向。初学者易受汉字笔画“撇”的影响,写阳平声调调号时,从右上往左下运笔。如此运笔是不对的,正确的写法应当是从左下向右上运笔,这样运笔正好可以示意出调值的朗读轨迹 二、笔画顺序错 书写“i、j、ü”这几个字母,有些初学者喜欢先写上面的“点”,这主要是受汉字笔顺“从上到下”规则的影响所致。这些字母中的点画,应该最后书写。书写“f和t”两个字母,有些初学者习惯首先写“横”,这主要是受汉字笔顺“先横后竖”规则的影响所致。这两个字母中的横画,其实应该最后书写。书写字母“x”,有人习惯先写右斜竖,后写左斜竖,这也是不对的。书写“x”应该是先写左斜竖,后写右斜竖,因为这样写可便于x后面字母的书写。 三、笔画数目错 笔画数目错,包括多了笔画和少了笔画两种情况。比如字母“k”应该是两画,有人却把它写成了三画。这是由于将其中应该为一画的“<”笔画,断开来写成两画而造成的。又如“w”也应该是两画,有人却把它写成了四画。这是由于将其中应该为一画的“∨”笔画,运笔途中通过强行改变书写方向,将拐角处由左下向右上的顺势运笔,人为地改成从右上向左下运笔,从而使顺势一画变成逆势两画而造成的。“α、b、d、ɡ、n、p、q、u”这八个字母,都是两画,初学者可能都会写成一画。这种少笔画的错误纠正,如能结合纠正运笔方向的错误而进行,则容易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字母位置错 这种错误是指书写小写汉语拼音字母时,字母占错了四线格的位置。比如字母“i和j ”上的点,应该写在第二线之上,有人却写在了第二线之下。再如字母“p和q”应该占中下格,有人却把它们写在了中上格上。纠正这种错误,需要反复强调字母的规范位置。汉语拼音小写字母占中格的应该有13个,它们是α、c、e、m、n、o、r、s、u、v、w、x、z;占中上格的应该有8个,它们是b、d、f、h、i、k、l、t;占中下格的应该有4个,它们是ɡ、p、q、y;占上中下格的只有1个,它是j。 五、字母形体错 字母形体错,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小写混写,如“y”写成“Y”或“Y”写成“y”,“k”写成“K”或“K”写成“k”。这种混写,是由大小写形体相近,不易分辨而造成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大小写形体的比较,通过强化书写训练克服之。另一种是印刷体和手写体混写,如“f”写成 “挕薄U庵执砦螅饕怯捎诮淌Φ陌迨槲蟮级斐傻摹K裕谄匆艚萄е校淌ψ陨硎紫纫岣吖娣兑馐叮细裼帽曜嫉氖樾词痉度フ返匾佳 轻松愉快学拼音《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要求,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功能做了明确的定位。但拼音字母是抽象的表音符号,缺乏具体的内容。而且低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情感容易转移。根据新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儿童心理、年龄的特点,笔者认为拼音教学必须遵循儿童的认识事物的规律,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使拼音教学既生动又活泼,下面谈一些拙见。 一、教给方法,玩中学习。 在拼音字母的教学中,我们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把一套根据拼音字母的外形和读音特点编写的拼音字母手指操和拼音字母儿歌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边做边念。如白鹅倒影e e e ,一个叉叉x x x等。学生在做、唱、玩中学会了这些抽象的拼音字母,学的轻松,学的高兴。 二、编讲故事,化难为易。 故事对与低年级学生特别具有吸引力。教学拼音前,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编说或选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短小、生动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教学“j、q、x”与“?”相拼的省写规则,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老师在完成复习、认读后,板书j、q、x与?相拼音节以及j、q、x与i相拼的音节,让学生仔细地观察,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发现j、q、x与?相拼时,?上的两点没有了,学生对?上两点的省略产生疑义,认为老师写错了,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写对不对。接着老师给学生讲自编的故事《骄傲的小鱼》,当老师绘声绘色地讲完故事,学生明白了故事的答案。这时老师适时地教给学生一句顺口溜:“小?真骄傲,两眼往上翘,j、q、x来帮助,去掉骄傲帽。”帮助学生记忆“j、q、x”与“?”相拼的省写规则。突破教学的难点。 三、营造氛围,多拼多读。 拼音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上,还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拼音学习的大环境。如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制拼音卡片;把自己的名字拼出来,贴在课桌上;在教室的物品上贴上拼音等,为学生营造一个学拼音的环境,让学生多看、多拼、多读,使学生在拼拼、读读、贴贴、做做中体验学习拼音的乐趣,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四、分组合作,探究发音。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教学拼音时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去精神。如在教学“ang 、eng、 ing 、ong”一课时,“ang 、eng、 ing 、ong”的发音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老师先演示 “ang ”的发音幻灯片,教给学生“ang ”的发音方法:先发“a”的音,再发“ng”,中间连起来发音,气流从鼻腔里出来,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地读,体会、掌握 “ang ”的发音方法。然后老师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eng、 ing 、ong”的读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试着练习发音。最后再听录音,巩固发音要领。因为学生是通过自己分组合作探究,找到了鼻韵母的发音规律,因而记得特别牢。 汉语拼音教学的特点及教学策略 汉语拼音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一工具,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拼音教学的特点,优化拼音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汉语拼音并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一、汉语拼音教学的特点(一)汉语拼音教学具有形象性汉语拼音教学形象性的特点是由儿童心理认知特点及教材的编写特点决定的。汉语拼音教材的本身就注重形象性。例如声母韵母的教学,教材几乎给每个声母韵母都配了插图,这些插图有的是描绘发音方法;有的是描绘字母的外形。教材的特点,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形象、生动。(二)汉语拼音教学具有情趣性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他们对于富有情趣的教学方式更有兴趣,而且教师只有把课上得有情、有趣,学生才能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学习,从而保证学习质量。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汉语拼音教学具有记忆性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会读,会写,所有的声、韵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怎样让学生记牢,记准,记得快,这是汉语拼音教学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四)汉语拼音教学具有实践性。第一阶段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是让学生会拼读音节。而且教材在编写时也是在学习声韵母的过程中穿插着音节的拼读,而不是学完声韵母,再学拼读。因而在教学拼音时不但要让学生会写、会读,还要会用。这就决定了拼音教学实践性的特点。二、汉语拼音教学优化策略(一)激发兴趣,提高效率。一年级的小学生对学习拼音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因而教学汉语拼音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从而保证学习效果。1.以“歌”激趣。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儿歌有较强的偏爱,在拼音教学中采用歌诀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声韵母,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记忆的速度。此外,如果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或编制歌诀,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ü上两点省写规则时,可编成这样的儿歌:“小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就摘帽。”2.以“图”激趣。教材中的插图,是根据声韵母的音、形特征配置的,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具有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插图的含义,体会编者的意图并创造性地运用插图。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b”时就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编了这样一首儿歌:“一台收音机,天线已竖起,只要b—b,声音就响起。”再如,让学生记忆“b”的外形特征时,同样运用插图:同学们,b像什么,学生说像收音机。左边的竖像什么?学生说像收音机的天线。最后我和学生一起总结:一台收音机,天线高高竖起,这就是“b”(边说边在黑板上书写)这样紧紧依靠插图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以“动”激趣。以学生动手动脑,以及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为核心的活动教学形式,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ai、ei、ui”三个韵母时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老师说:现在咱们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朋友》,就是用单韵母组成今天所学的复韵母。教师发卡片,卡片上有a、i、u等单韵母,同学们手里拿着卡片。游戏开始后,大家一边唱《找朋友》的歌,一边快速找到自己的朋友,组成几个今天学过的复韵母。在游戏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两个单韵母的顺序,看谁掌握得快!这一教学活动形式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过程中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增强了教学的效果。4.以“境”激趣。在教学中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角色,这不仅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的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角色。还以上述一课为例,一上课教师放《找朋友》音乐。启示语:同学们唱得真好。你们知道吗?咱们学过的单韵母也喜欢交朋友。你看(教师抽动投影片,演示a、e、u和i组成ai、ei、ui的情景),它们组成了新的韵母,名字叫复韵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复韵母。在此教师创设了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展开学习。(二)着力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要充分发掘汉语拼音的图、形、音之间的关系,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和发展。1.概括思维的培养。概括思维就是把事物中蕴含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概括出教学内容中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也训练了学生概括思维能力。例如在拼音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抄写“ui和iu”带调的字母时,总是不能正确地标声调。于是我让学生观察两个字母是怎样排列的,再观察调号都在什么位置,观察后学生概括出“i、u”并列调号在后的规律。掌握了规律,学生再也写不错了。2.形象思维的培养。形象思维是根据已有的直观形象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例如在教学声母“d”时,教材中编配了一幅“大马奔驰”的插图,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展开丰富想象,建立起字母“d”与插图的联系,从而实现对声母“d”的读音。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想象头脑中已有的大马奔驰时发出的声音,来学习“d”的读音,进而完成了对“d”的学习,而且也发展了形象思维的能力。3.比较思维的培养。比较思维是在思想上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思维形式。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d、t、n、l”时就引导学生与“b、p、m、f”相比较,在比较中,学生发现:“b半圆往右,d半圆往左;f像正放的拐棍,而t像倒放的……”在比较中学生发现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加深了记忆。在拼音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经常引导学生比较,不仅会加快记忆速度,而且也能发展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4.求异思维的培养。求异思维要求对同一个问题探求不同的特异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的思维活动。有人认为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因而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声母“t”时,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思考“t”像什么,学生会得出:像伞把、像镰刀、像鱼钩、像倒放着的“f”等许多不同答案,从而训练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贰’ 如何提升拼音教学的有效性
如果将语文教学比作一座高楼大厦,那么拼音教学就是这座大厦最基础的建筑材料。打好拼音基础对学生识字、阅读以至写作都将起重要作用。汉语拼音是一串抽象的符号,以往的拼音教学比识字教学更枯燥、更乏味。而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差。记住一个汉语拼音对它们来说并不容易,有时记下来了过一会就忘了,有时背诵拼音很熟练,但打乱顺序却又不会了。对于声母、韵母更是混淆不清,以致有的学生到了三四年级甚至初中对拼音还不很熟练,影响了他们对汉字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顺利闯过这一关,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对学汉语拼音感兴趣、爱学、乐学呢?我认为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拼音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学好拼音,从而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激发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有兴趣,那学习就不是什么难事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在上汉语拼音的第一节课时,我带了好几本学生爱看的童话书、故事书到课堂上,并从中挑选学生最爱听的童话故事《小红帽》讲给大家听。故事讲完了,我问学生:“孩子们,故事好听吗?”“好听!”学生齐声回答。“那你们想读更多的故事吗?”我又问。“想!”学生高声回答。“那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拼音,学会了拼音我们就可以自己读书看故事了,就不用缠着爸爸、妈妈给我们讲故事了。”听了我的话,孩子们学拼音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儿童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特别是六七岁的孩子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图片、儿歌、念口诀、做游戏、猜谜语、竞赛等方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优化教学环境
一年级小学生刚踏入学校,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陌生。为了给学生创造浓烈的学习拼音的氛围,可以把教室布置成“拼音的世界”,比如在墙壁的四周张贴学生喜爱的色彩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物图,并附上相应的拼音符号名称。在拼音教学中,如果不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拼音将可能成为学生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对于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是极为不利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拼音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
(二)字母教学拟人化
在教单韵母 a、o、e时,设计了3个人物头饰
a、o、e,让学生任选一个头饰戴上并表演,找任何一位同学打招呼。可以说:“你好e,我是o,我们交个朋友,好吗?”也可以说:“我是o,你是谁?”或者说:“我是e,我的朋友o在哪里?”……拟人化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而且使他们在交流中牢牢记住了字母的音和形。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兴趣盎然地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单韵母的教学变得轻松有趣。
(三)拼音教学游戏化
陈鹤群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时代,孩子们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汉语拼音是刚入学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如何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提高儿童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读音,区别字形,是一年级语文教师的责任。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巩固6个单韵母时,可带着学生做“找宝宝”的游戏。我做单韵母妈妈,分别将6个单韵母发给6位同学,让他们做单韵母宝宝。游戏时,单韵母妈妈说:“a宝宝在哪里?”手拿a卡片的同学就跑到讲台上出示自己的卡片并说:“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字母宝宝a”其他同学就跟着读“a
a a”。学生非常感兴趣,学得很投入。在后面的教学中,每学完一课,我都要带着学生做这样的游戏,学生很喜欢。
在总复习时,我带着学生做“送字母宝宝回家”的游戏。我把所有字母卡片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在黑板上画四间大房子,分别标上:声母、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让有卡片的同学依次把卡片放到相应的房子里,送字母宝宝回家,然后大家共同校对。学生放的时候非常仔细,生怕把哪个字母宝宝送错了家,复习效果很好。
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开火车、摘苹果、送信等游戏,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体验下,自觉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流连忘返,使他们在得到乐趣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知识。
(四)拼音教学故事化
听故事是一年级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在拼音教学中编故事必须去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知识点,把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使其便于记忆。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时,老师给学生讲大y和小i的故事:有一天,大y出去玩,碰到了愁眉苦脸的小i。大y问:“小弟弟,干吗不高兴啊?”小i含着眼泪说:“大哥哥,你不知道,a
o
e三个单韵母能单独给字注音,多神气呀!我是单韵母,今天,我也想给字注音。可是,那些汉字说我前面没声母,不能给他们注音,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大y一听,皱起眉头想了想说:“唉,我俩的读音相同,我是声母,我们在一起,不就可以给汉字注音了吗?”于是,他俩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认识了整体认读音节yi。同时,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wu
yu等其他整体认读音节时,可启发学生仿照样子,也来编一个类似的故事,学生的学习兴致一定很高。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拼音――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具体目标。这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为途径的五路探讨法和“迷、悟、爱”的育才方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年陶先生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及其成功实践,对于今天如何贯彻新课改精神,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样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年级学生不宜长时间静听教师讲课,教师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自主学习新知,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例如:第9课ai ei ui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一)自我发现
首先让学生观察本课字母的特点,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学生的发现点真不少:本课字母ai
ei ui比原来学习的a e u后面多了一个字母,变成了两个字母组成的韵母;这三个韵母后面都有一个“i”;
这三个字母在标声调时只有ui是标在后面的,写在i的头上,ai ei是标在a e的头上等等。
(二)读儿歌,练表演
学生在欣赏课本中一幅“小朋友在种树,草地上小鸟跳、小兔乐”美丽的画面之后,再朗读“小白兔”
的儿歌,并可以组织同学进行表演,又从儿歌的学习中发现“白、嘴、尾、在”这几个字中都带有本课新学的韵母,在读儿歌的过程中随机认识本课要认识的生字。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从中体会到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渐渐形成自主学习方法的过程。
(三)合作交流,互相学习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思维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中,有些孩子接受能力强,学得快,有些孩子接受能力弱,学得慢,如何做到培优又辅差呢?课堂上可采用学生相互学习的方式,有同桌互读的,有四人小组互读的,在互读的过程中,优生教差生,差生学优生,既让差生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优生,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后,还可以让优生当小老师,带着差生读一些带拼音的课外书籍,这样既提高了优生的拼读能力,又带动了差生,提高了他们拼读的积极性。
三、将拼音教学推向课外――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把拼音教学从课上推向课下
40分钟的课堂,时间有限,因此有必要发动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拼音练习。教师可以根据拼音内容设计一些游戏,如发动学生把拼音写在用过的扑克牌上,让学生以玩扑克的形式练习拼音;又如“评选小播音员”让学生在课下练习拼读或直呼,看谁读得准确、熟练;再如让优生与中差生自由结对子,帮助中差生巩固或纠正拼音,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提高的机会,也提升了合作意识。
(二)把拼音教学从课堂推向家庭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拼读家庭作业必须在家长督促和指导下才能较好的完成。因此在开学初,学校要召开一年级学生家长会,让家长明白学好拼音的重要性,还要教给家长正确的读音和训练方法,避免学生在学校读一个音,在家读另一个音的现象。这样从课上到课下,从学校到家庭,领导、教师、家长、学生四股绳拧在一起,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学习汉语拼音,教学效率一定会提高。
有效教学是“人本”思想的体现,是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关键,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陶行知先生教学思想的丰富内涵之一。作为我们一年级语文教师,面对那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更要树立“育人”为己任的意识,内化陶先生的思想精髓,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刚入学的孩子都能轻松地学好拼音,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叁’ 四岁孩子应该学拼音有哪些方法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初入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有些家长在孩子四岁的时候就想教孩子学习拼音。那么四岁孩子应该学拼音呢?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四岁孩子学拼音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四岁孩子学拼音的方法
一、寓教于趣“图与歌”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图画,并精心设计儿歌,千方百计地给孩子们提供“情境图”与“语境歌”。
如,“太阳出来公鸡叫,圆圆嘴巴ooo;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这样能够实现与所学内容直观形象的结合,孩子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中快快乐乐地学习。在“图与歌”的情境中学习,打破了字母的神秘感,能缩短孩子与汉语拼音的距离。
另外,借助形象的图画和琅琅上口的儿歌帮助孩子认识、熟悉字母,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审美教育。
二、寓教于乐“玩中学”
拼音教学中让孩子们玩中有学,学中有玩,让刚入学的孩子亲身体验学习本身所蕴藏的快乐因素。如,学u的四声时,家长可带领孩子模仿手握方向盘开汽车的动作,并边开车边发u的四声:“一声道路平无坡,ūūū,二声就像上山坡,úúú,三声下坡又上坡,ǔǔǔ,四声就像急下坡,ùùù。”复习“b、p、d、q”时,可启发孩子思考:用什么办法区别这四个字母的样子?孩子可以说一说、演一演、摆一摆、猜一猜等。还可设计“汉语拼音课中操”,既可以调节学习状态,也可以巩固拼音字母知识。如,“做运动,解疲劳,我们来做课中操;摇摇头,晃晃脑,我们来背声母表b、p、m……伸伸手,跺跺脚,我们来背韵母表!a、o、e……振振臂,扭扭腰,整体认读音节表、chi、shi……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
三、寓教于用“拼与写”
家长鼓励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能极大地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在教学具体的音节时,可让孩子说说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得着,还可引导鼓励孩子给自己的学具贴上拼音标签,给家中的生活用品贴上音节卡片。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们用拼音,家长可及时引导孩子读拼音读物;可以用拼音给孩子写信,信中可以是夸奖孩子的话,也可以是一首儿歌……水平能够达到的,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用拼音写信,还可用拼音“抄写”课程表,给爸爸、妈妈写留言条等等。
汉语拼音教学的趣味化、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能让教学内容与孩子贴得更近一些;能使孩子主动地去学习拼音,并能用它来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能使孩子们乐意学习、主动学习。
四岁孩子学拼音的技巧
学拼音说儿歌
用儿歌来学习拼音,既适应了儿童的特点,又使儿童很容易在琅琅上口的儿歌中产生浓厚的兴趣,简直是一举两得。可以先学儿歌,在儿歌中领悟拼音的读法,写法;也可以先学拼音的读法,写法,再在儿歌中巩固。其实家长还可以找一些实物与之相配,例如公鸡“喔喔”,可以找与之相应的音乐带子给孩子听,这样他记的会更牢,随之学习兴趣也越加的深厚。
韵母儿歌
aaa,张大嘴,放开喉咙学唱歌。
ooo,圆圆嘴,公鸡清晨叫“喔喔”。
eee,咧咧嘴,鹅爱游泳乐呵呵。
声母儿歌
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
右上半圆ppp,左上半圆qqq,
单门n,双门m,拐棍f,
伞把t,q下带钩ggg。
边学字母边结合生活中的实物、情景帮助理解记忆。例如学习声母“m、n ”一个山洞nnn,两个山洞mmm;学习音节ma——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
把字母、音节卡片贴到相应的实物。如,mi贴到大米上;men贴到大门上……让孩子视觉不断接受刺激,促进记忆。
学拼音时发音口型很重要,让儿童对着小镜子练习,它可以帮助正确发音。家长可以跟宝宝一起对着镜子,比一比大家的口型是不是一样的。
连线画动物
儿童大多喜欢小动物,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画有小动物轮廓的卡片,轮廓图上适当的位置点有圆点,一个圆点旁边写着一个拼音字母。让儿童按拼音字母的顺序用线把圆点连起来,卡片上就出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还可以让儿童说一说卡片上画的是什么小动物,给不同的小动物涂上不同的颜色。儿童通过动手连出了馋嘴的小猫、可爱的小兔、美丽的孔雀……,既复习了拼音,锻炼了儿童动手的能力,还培养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学拼音的建议
建议一:家长改和孩子说普通话。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孩子学好拼音的重要因素。很多家长在家里习惯和孩子说方言,但是方言中有很多音和普通话中的音是不同的,这样会导致孩子在学习普通话的时候混淆或者分不清。所以,为了孩子能够学好拼音,委屈您尽量说普通话。包括陪孩子看电视,尽量看说普通话的电台。
建议二: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兴趣了才会专心的学进去。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呢?首先,家长要耐下性子,不要因为孩子学习慢就着急,发火,这样会给孩子造成自卑的心灵。当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要给予鼓励与赞扬。其次,在陪孩子读书的时候,遇到简单的拼读时,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读一读,当孩子能够读出来时,他就会很有成就感,学习的兴趣也会更弄。
建议三:在生活中学习。
晚上,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也是我们学习的好时机。生活随处是道具,冰箱、彩电、电视机等等,指着让孩子拼读出来。其实孩子很喜欢这样的游戏。既娱乐,也能学到知识。
建议四:阅读课外读物。
多给孩子买些带有拼音的书。这种方法最有益于孩子学习拼音了。很多字在书中都是反复的出现,一回生,两回熟,见多了,孩子对于这些字的拼音就像是条件反射一样能直呼出来。
猜你喜欢:
1. 孩子多大适合学口才
2. 宝宝四岁生日暖心祝福语大全
3. 四岁多宝宝怎样学数学有哪些方法
4. 三四岁的孩子教育方法是什么
5. 学好拼音的方法和技巧
‘肆’ 如何让拼音教学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传统的拼合教学死记硬读,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常常是教师领读得口干舌燥,效果仍不明显。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他们往往开始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听讲,有目的地注意有关事物,但不能持久。新教材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能够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兴趣来自多彩的活动。 如今一年级的小朋友大多已读过幼儿园,在幼儿园中他们就已接触了拼音,但毕竟与一年级的教学是不一样的,他们大多能像唱歌似的把拼音字母哼唱下来,却不能单独识记,我在教学中就设计了“捉迷藏”的游戏,如刚学完六个单韵母时,叫几个学生手持卡片,我说"小儭 plain小儭痹谀睦铮磕米趴ㄆ 耐 ь秃芸旎峋倨鹣嘤φ目ㄆ 卮鹚怠癨plain小儭 plain小儭痹谡饫铮 谡饫铩!靶 、小帯痹谀睦铮俊 璡par 在拼读练习的教学中,待学生掌握了拼读方法后,我又设计了“找朋友” 的游戏,就是把声母卡、韵母卡分别交给学生,哪两个(几个)能组成老师要求的音节,他们就是好朋友。我也常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游戏。板画(简笔)苹果树将声母、韵母分别写在半个苹果的贴片上,拿对了声母、韵母卡片,合起来是一个苹果。此外,我还领着学生 比赛“开火车”,进行演一演(识字)等活动。我觉得拼音教学中恰当地安排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形象教学、歌诀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 拼音字母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而且有些字母很容易混淆,像 b 和 d。如果只是分析字母构成效果不会太好,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形象教学法来进行拼音教学。如 “b”我教学生说“b”像挺着个大肚子的孕妇阿姨,而“d”呢?学生一下就说出像个撅着屁股的阿姨。这样一引,学生很容易就把它们记住并区分开了。教学“ yi、yu"时,我采用了歌诀教学:小 i 的妈妈是大 y ,大 y 小 i 挨一起( yi). 小ü爸妈不在家,大 y 阿姨照顾他,小ü非常有礼貌,见了大 y 就摘帽( yu )。利用歌诀去教学,学生兴趣浓厚,而且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识字。 三、乐中求知“学与玩” 拼音教学中让孩子们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本身所蕴藏的快乐因素。教拼音字母字形时,鼓励学生用身体、手势来“手舞足蹈”。例如,在教“o”这个单韵母时,可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动作来展示‘。’的样子?”有的孩子把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把食指与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用两只手臂圈成一个圆形……多种多样的形状表示“o”,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低年级孩子课中容易疲劳,可设计“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调节学习状态,也可以巩固拼音字母知识。如:“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m……;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e……;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chi……;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字母基础牢”。(可根据教学进度自行安排操中的拼音字母与拼音知识)学中玩、玩中学,是我们教师应该为孩子们创设的教与学的境界,这样学生将学得兴趣盎然,教师也教得兴致勃勃。 四、创设语境,驰骋想象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可以通过编故事、表演等途径让学生生动有趣地学拼音。我在教学 ba 的四声时就是用故事穿插的,我说:“ 有只小兔不高兴,总是扒(b?在桌子上,突然听到爸爸(b?)叫:‘儿子,快来,把(b儯┱庑┞懿钒危╞偅┤コ浴! 闭庖幌滦⊥米涌筛咝死玻≌庋 焕矗琝plain学生学得兴趣昂然, ba 的四声也学会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拿出了八支铅笔、八本书、一把伞、一把刀等东西,通过训练说话达到巩固音节的目的。 五、学以致用“拼与写”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具体的音节时,可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得着。还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用品贴上一个自己写的拼音标签,把家中的生活用品、家具、电器都贴上这样的标签,孩子们自己给冰箱贴上自己制作的拼音标签时,兴奋与快乐溢于言表,因为他们学的拼音有用了。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们用拼音,教师用拼音给每个孩子写一封信,信中有的是夸奖孩子的话;有的是建议小朋友去读拼音读物;还可以是一首儿歌……小朋友自己做邮递员来送信,“邮递员”小朋友快乐地拼读收信人的姓名,收信人兴奋地拼读“信”的内容。在送信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自然地用礼貌用语,“邮递员”这样说:“这是你的信,请收下1”收信人说:“正是我的信,谢谢你!”练拼读、练交往与激发使用拼音的热情熔于一炉,没有生硬的规定,孩子们悄悄地带来了汉语拼音读物读起来,有的用拼音自己画起了课程表,有的用拼音给爸爸写起了信,有的用拼音记录家庭住址,还有的用拼音认起了字……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与理解,从而自主地去使用,用它来识字,用它来学习普通话。 总之,汉语拼音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拼音课堂“一张嘴” 的错误观念.追求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让教学内容与孩子贴得更近一些。孩子们因为有趣而乐意参与学习,主动学习。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力求使我们的拼音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