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至上是什么意思
① 解释一下什么是 至上派
个人理解至上派是一种行式至高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
② 游戏上限和下限是什么意思
先说下限
下限可以理解为上手难度,但是与门槛这个词是相反的。下限低可以理解对应的是门槛高,同理下限高可以理解对应为门槛低。
下限低就是上手难度大,下限高就是上手难度小。比如竞技类游戏英雄联盟对比梦三国刀塔(不是踩捧,举例子)后两者除了有英雄联盟所需要的操作外,还有卡兵线(用英雄卡小兵,导致小兵出来慢,而非英雄联盟兑现卡兵线)反补(补自己家兵,让对面亏经验)卡地形等操作,以及可能会出六个主动装备等,操作更多,更难玩。所以相比之下,梦三国刀塔的游戏下限低。英雄联盟的游戏下限高。
再说上限
上限低,就是指不管你有没有操作,就是技能一甩,全部输出就这些。比如王者荣耀的妲己,不管你有没有操作,就是遁草231,同样装备王者青铜的伤害没区别。
下限高就是你越有操作,伤害就越高,比如梦三国的周瑜(四个主动技能加六件主动装备)王者荣耀的露娜(无限连)马超,刀塔的屠夫的钩子(有操作和没操作就是两个英雄)
以上就是全部回答,纯手打,望采纳~
③ 什么是游戏,游戏的定义是什么
游戏是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
这个定义说明了游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
1、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
2、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联系。
拓展资料:
游戏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一种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的,追求精神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
游戏有智力游戏和活动性游戏之分,又翻译为Play,Pastime,Playgame,Sport,Spore,Squail,Games,Gamest,Hopscotch,Jeu,Toy。现在的游戏多指各种平台上的电子游戏。
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游戏成瘾,被列为疾病。
④ 梁其伟的游戏理念
小团队是否只能开发小作品?
小作往往有某种特质。从客观条件来说,它资金少,团队小,时间短,而大作就是什么都大,这就造成小作有一些结果,比如,多半是休闲益智类,Q版,没有复杂的游戏系统和故事背景,更合适制作。
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我们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在客观条件暂时是小作的情况下,有没有这种可能做出具备大作特质类型的产品?”
实际上,我们从游戏的发展历史,从主机游戏来找的话,有一些比较佩服的神级的工作室,比如VANILLAWARE开发了《奥丁领域》《胧村正》《龙之皇冠》,制作《奥丁领域》的时候其实只有12个人,他们的深度、世界观,包括精美程度,丝毫不亚于《最终幻想》系列同一时期的大作。
另外一些大公司自己做一些改革,大团队切分做小工作室,也叫小团队。最经典的案例就是暴雪,自己内部弄十几个人,用Unity制作做了《炉石传说》,开发时间两年虽然很长,但是相对暴雪来说很短,现在《炉石传说》市场表现也不错,这个是观念的转变。
“小大作”游戏有一个特点,也可以说是劣势。它有一种“由劣势逼出来的优势”,比如说,必须有强烈的风格,快速的开发周期,很容易超过玩家的期待,或者认同。又沾有很多大作的好处,树立自己的IP,多平台多类型。
我们自己也秉承这样的理念,到今天为止,我们有资本,也有很高的代理金,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这样就扩张我们团队,我们现在只有20个人。
这么少的人,如果希望去做一款“小大作”的话它的开发模式就变样了,不再是一个“海军模式”,而是一个“海盗模式”,它并不靠专业工种去区分策划、程序、美术的分工,更多是按功能块分。
比如UI,需要有用户体验的技能,需要有美术的技能,如果需要实现它的话,还要写代码。UI如果三个能力都具备的独立开发者是最胜任的。无论是AI,还是动作,都需要复合能力。但并不是说员工一进来就有这样的能力,而是说他会一门主要的技能,同时其他技能的潜力,可以去沟通。
我们是很年轻的团队,现在平均年龄是25.5岁,四分之一是90后。小和大的区别,在《雨血前传:蜃楼》这个产品上体现比较明显。在制作这款产品的时候,是在一个小办公室里面工作,这个产品从头到尾做出来,用了80万人民币,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最初是10个人,这是“小”的客观条件;它“大”的方面是完整的动作游戏,它有很复杂的剧情背景,有多个平台,包括我们主机也准备移植,正好是那个时间点,准备去登陆次时代的主机,这些跟微软都有很深的沟通。
我们设计本身就采用了很多“大和小交织”的一个东西,比如说2D横版,这种模式本身是比较“小”的,而动作游戏里面的味道、表现上,比如说“吹飞、霸体、挑空”这些东西,是大作才有的东西。
另外一个小和大的区别体现在数值上。RPG的数值是减小的,很多独有动作的游戏数值增加,这又是一个小和大区别。
讨巧的风格,制作了所有“大作”该有的东西,比如说有过场动画,即时剧情,以及全程的语音配音。讨巧的风格有小的一面,但都有是大的一面。用非常节俭的方法,让人觉得是50个人做出来的产品。
人员配置上,我们产品之前连外包都没用,所有资源都来自于原创。比如,美术和动画指导都是我们自己做,音乐是一个人做的,音效是朋友做的,配音是粉丝做的。到最后产品做出来,玩家看起来像大作的感觉。
像工具的使用,我们也有很多设计的理念在里面。为了达到那个动作效果,我们动画指导深度参与。这个动画指导曾经参与过像《进击的巨人》动画原作的制作,现在有日本动画是在中国外包,动画公司他们会有一套很成熟的,但是非常繁杂的动画制作流程,我们把这个流程简化,并且跟Unity这个结合起来,形成我们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套东西。这套流程本身和战斗的打击感的拆解,我们开始也不知道怎么去做。后来跟Unity官方交流以后,他们也不知道我们怎么做出来的,我们就瞎弄就弄出来了。我们把每一款都是国际上的主机动作游戏大作拿过来参考,把它的动作分析了一遍,还做了研究。之后,把那些研究的成果又结合在Unity里面,又研究了不少打击效果和许多编辑器的编写。在早期的时候,我们只有两个Unity的前端程序,没有任何的现成代码,因为他们都从国外回来,不像国内游戏人、他们“没有带一点货出来”,全都是当时硬写,根据需求原创出来的东西。
我们希望保持独立开发者,或者是小团队特点。我们希望,以后拼风格方面,而不是拼人力物力。在我们这个游戏设计里面,我们认为美术的设计理念是“因功能设计外观,而不是因为视觉而设计”。我们的设计不是美术,所有设计都是策划提出来的,美术是一些表现上的做一些的工作,包括我们素材的细分,最后出来的效果,它是浑然一体的。
“小大作”有更苛刻的标准,它是一个Hard模式,它往往需要更苛刻的标准。所谓的精品,我们觉得还不够,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要更进一步。
第一个不只是精品,它是具有强烈识别度的精品,这个东西品质本身达到一定的标准,但是必须要有很多识别度。
第二个,需要有跨文化传播力。比如说我们这个产品,它虽然是武侠的题材,但是它同时在色调,在体验上,很多地方其实我希望它具有一种跨文化传播力。
我上学的时候发生过一件事情,在纽约听《最终幻想》的音乐会,音乐制作人出场的时候,现场的老美他们不会日语,但是他们很勉强用日语问好。这种传播力,我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我们之前独立游戏的时候,在国外也有一些比较不错的评价。
第三个需要带有研发团队感情的精品。
我们经常会强调独立游戏,或者是独立性,但是这个独立性未必指的是规模的大小,我们应该尽量保持自己单纯的独立的感情。
比如说,第一个例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哈利波特》,《哈利波特》整个IP上下游产业链价值有上千亿的美金,你说它非常商业化,实际上这个东西回述到以前来说,就是一个单身妈妈给她女儿写的枕边故事。这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正因为这种个人化的东西,才有感染力,才堪称是伟大。像星战和暴雪,从商业角度看都是非常成功的,但它的核心仍然是独立的东西。
最后一个是原创品牌。
我们原创IP他的核心可能是粉丝文化和核心用户文化比较重的,在我们最开始做单机游戏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宣传推广和营销。当时就有一些积累,所以这个玩家重度到不只是花钱,这个圈子会有二次创作的能力比较强的人,包括cosplay,同人和官方的配音,他们都是我们粉丝。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专业的配音团体,他们业余帮我们做配音,最后成为正式的合作,这都是比较好的资源。 在梁其伟看来,无数企业蜂拥而至追逐热门IP的行为,就已经证明现在的市场业态其实并不正常。通过购买IP、蹭IP的方式当然可以实现中短期的盈利,然而对于企业本身的长期发展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在打造《雨血》游戏产品的同时,灵游坊也在进行着自有IP的打造。虽然无法比肩暴雪等企业,但是坚持打造产品的品牌将会对自身的未来起到极大的影响。
梁其伟表示在国外中小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成长,对于创新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然而到了国内,却往往发现引领创新者反倒成为了大型企业。所以灵游坊在坚持自身“内功”打造的同时,也在经历着塑造“外功”的过程,自有IP的打造也将会对于《雨血》品牌推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原创IP打造形成规模和影响力之后,就将会足以构成玩家对企业的认同感,这个过程会很漫长。对于梁其伟而言,自有IP坚持做下去,《雨血》终将会成为一块公司的特有品牌。
“如果不建立起厂商本身的认同感,当中国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后,那么将会带来致命的问题。” 很多人说起独立游戏人都会跟某种形式联系到一起,比如在车库里吃泡面,或在一个狭窄的居民楼里过艰苦的日子。其实真正的独立游戏并不代表着某种资源或形式,而是一种状态。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业性的文化产品,都有一定的独立性,他们有自己所坚持的东西,也不去山寨。恰恰相反,一些在商业上非常成功,而且感人至深的商业产品,并非不具备独立性。比如《哈利波特》,这个系列在电影和图书市场的成功有目共睹,它的上下游的价值至少一千亿美金,其实它诞生的初衷就是JK罗琳为她女儿所写的枕边故事,是一个非常私人的目的。再比如好莱坞知名导演卡梅隆,他不管市面上什么东西受欢迎,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花了很多年时间去研究深海摄像,发明文字系统等。最后《阿凡达》获得了超高的票房收入,但它的背后其实是一种非常独立的精神。所以即使《雨血》的团队和资源今后越来越多,我们仍会秉承这种独立的精神。
很多时候,外界会猜测,认为我们是不是被“万恶的资本”给控制了,失去了对产品的把控能力。其实现在所有产品上的调整和变化,都是由我们来决定的。不可否认,有时网易会给些建议,但这些建议大多是有道理的,比如增强用户体验、新手引导之类的。这些是我们的弱势,一个成熟的产品确实应该多去考虑这些问题。我们选择与网易合作也是因为它尊重团队和IP,这一点从他们引进暴雪游戏对其原汁原味地保存就能看出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误解是,有些人认为把产品交给巨头代理,就可以不用去管市场,只安心做游戏就好。这是错误的,在这个圈子里生存肯定要认识这个市场,但不能把它看做是你的束缚,看到市场上什么产品火就做什么。其实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灵魂,照搬过来可能就死了。
在国外,小公司肩负的是创新的使命和义务,而中国的小公司,几乎没有人有这种意识或气魄去做一些创新的东西,因为这样做对它们来说风险太大了。其实,越是小公司,越应该依靠创新去生存。很多人想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买个IP(买不起就抄袭),模仿大公司赚点小钱就满足了,然后拿“独立游戏”做幌子。一大堆希望快速生存下来的小公司把竞争的底线拉低,所以我们现在看不到非常出彩的小公司的作品。在中国,我们所受到的外界的影响实在太多,我们没法很单纯地静下心来做产品。
我跟陈星汉的理念有本质上的不同,我希望做一个非常出色的商业艺术,而他希望做的是非常出色的艺术。他是典型的艺术家思维,但我不是艺术家,也不是商人,我是设计师,设计师考虑的是易用性。假如我画一幅画,这幅画在我去世后被卖到了几个亿,这是艺术家的美。而我为宝马设计汽车,让更多人能够体验到我的设计,这也是一种美,这是设计师的美。这并不是说设计师唯利是图,但设计的确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这款游戏靠的不是很脆弱的文化自豪感来立足。其实许多游戏中的中国风元素都是非常“低级的”,比如一些诗词之类的。但我们的格局不是这样,我们聚焦于产品的体验和游戏性,只要把这两方面做好,不管你是武侠还是魔幻,你的文化都自然会传播。这就是日本征服欧美的关键,为什么欧美人这么喜欢忍者、武士?就是认为日本这些产品的体验做得足够好,他们接受了这款产品,才会慢慢去研究产品背后所代表的文化。而国内单机游戏总是喜欢先拿文化铺路,但在体验上没有任何创新,这样无论你的文化多么精妙,在外国人眼中,这不过是一款很老套的RPG游戏。
我觉得无论是做游戏也好,还是做公司也好,最关键的就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很真诚地对待这个目的,不带任何虚伪和目的性,这样你才能去做好。比如你想赚钱,那你去赚好了;你想真正做出点东西,那就去做好了。我们今天讲了很多所谓“独立游戏人”的话题,其实归根结缔就是要看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我说,无论做什么,首先都要对自己足够真诚。 作为深度参与过国内单机、海外PC及主机,以及国内外手机游戏市场的从业者,我更愿意从传统国产单机游戏自身,而非客观条件上找原因。
10年前由盛转衰,可以怪盗版,怪玩家消费习惯。
时至今日,国产单机的盗版早已经不能大规模传播,如果仍然发展不起来,只能怪主流国产单机游戏的研发理念,以及对待玩家,对待“游戏”的态度。
外因可能导致行业的发展受到阻挠,但只有内因,才是问题的本质。
一些最主要的国产单机品牌,在长年的实践中,树立了如下四点“中国特色单机特征”——只要这四个特征在,就算把全部盗版网站都封掉,国产单机仍然无法在端游页游手游的夹击下生存:
一、指导思想上,不把游戏当成游戏来设计
目前的国产单机游戏,不少把“剧情”视为游戏最重要内容。重视剧情本来是没错的,但如果一部游戏只剩下剧情,那么在这个快速消费、诱惑繁多的年代,则绝无可能重现当年的感动了。
体验一个故事的方式很多,游戏的魅力在于玩家能够亲自扮演其中的人物,通过各种交互设计体验人物在剧情中的行为和选择。即使是以剧情为主的RPG游戏,也需要大量的游戏性来保证剧情的代入感和乐趣性——国际上剧情和游戏性完美结合的作品颇多,如《最终幻想》系列、《辐射》系列、《巫师》系列等,无一不是用丰富的交互体验——或丰富的收集和成就、或自由的探索、或畅快的战斗等等——来支撑着世界观和故事情节。
如果一部游戏只是从头到尾地放剧情,那玩家为什么不选择进入门槛更低的电影和小说?
二、 创新性上,十几年如一日的感动……及游戏系统
“剧情至上”已经是国产单机一大坑,而更要命的是,这剧情的编写模式在十几年的发展中竟然没有任何创新。多角恋、平淡的叙事框架、死女主角、赚几滴少年热泪,谓之“XX年的感动”。没有巧妙的阴谋悬念,没有宏大的史诗渲染,没有细腻的人性刻画,只有越来越肤浅的网络用语和流行元素堆砌。且不说比肩《异域镇魂曲》之类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神作,就是《质量效应》《龙腾世纪》之流娴熟的三段式西方爆米花剧情,也是远远不如。
游戏系统的原地踏步更是“无视游戏性”的恶性延伸,当海外大作都已经进化到超高自由探索的世界,犹如亲身体验的战斗操作,抑或是风格化小作特色创意层出不穷令人叫绝的时候。国产单机游戏仍然忠实地秉承着放动画——走迷宫——放动画——走迷宫的经典线性套路,以及排排站、对对砍的FC时代回合制游戏体验。这种套路,带来的不仅是玩家的疲惫,更重要的是彰显了研发商极度保守、暮气沉沉的心态——“我只要守住当年因为经典而来的玩家基数即可,已不必要探索新的领域、赢得新的玩家。”
三、国际化上,过度强调文化隔阂,难以踏出国门
国产单机游戏面临的困境,不只是国内市场的问题。他们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没有能力征战更加广阔、更加成熟的海外市场。
国产单机游戏,大多以武侠、仙侠类为主,但这并不是导致游戏无法国际化的主因,之前如秦殇、刀剑封魔录等作,都曾经得到海外高分,可惜游戏厂商没多久便转战网游。而那些主流的国产单机游戏,则过多地强调了文化的差异性,而无视了文化之间的共性,导致国外玩家无从体验游戏的精髓。
什么是文化的差异性?就是很难跨文化传播的东西,在中国来说譬如诗词、古代音乐、琴棋书画等,这些内容非常难以通过翻译来传播。而文化的共通性呢?是那些各个文化的人都能很容易体验到的东西,如阴谋、人性、爱恨情仇,中国文化中的武打做成动作,也是很容易跨文化传播的。
日本游戏受到西方人的喜爱,一方面因为其题材丰富,科幻、魔幻等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即使是涉及日本本土文化的游戏,他们更多的是传播文化共通性的一面——如武士、太刀、忍者等很酷的东西,而像俳句、茶道、书法等内容,一般并不会作为重要内容展现。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国经典单机游戏十有八九使用了大量的文化元素符号来渲染 “中国风”:剧情关键之处一首诗词点睛,丝竹之音贯穿全作,乃至道具名称介绍均来自古代传说,自诩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殊不知,这种碎片化的符号堆砌,掩盖了作品在普适性的、跨文化叙事艺术方面的缺失——一个个浅薄的童话,主打煽情却没有人性,主打剧情却没有悬念,主打大作却没有厚重感,这样的设计,何谈国际化?何谈文化输出?
外国人玩不懂这些游戏的时候,有单机制作者却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老外就活该不理解中国文化,文化的鸿沟,是无法用游戏填平的。
可是我在纽约参加最终幻想音乐会时,亲眼看到了全场美国佬齐声用蹩脚的日语向植松申夫问好。
四、市场宣传上,以乞讨而非吸引的方式获得玩家
从以上三点,我们基本已经可以从内因上了解了中国主要单机游戏在研发思路上的畸形走向,导致其在新时代下完全不具备与海外大作抗衡的竞争力。但最后一点,则使得这种产品上的缺陷变成了行业上的悲剧。
这一点便是面对市场的态度,是“乞讨”而非“吸引”。
一条国产单机大作发售前的宣传微博,细读之下很有意思。短短一条微博中,出现了“脆弱”的民族创意产业,“放一条生路”、“补票买个正版”、“努力争取让你看得上”等表述,虽然可能出自无心,却表现出 “博同情心态”已深入骨髓。而靠“博同情”来获取利益的方式,再进一步便已是“乞讨”了。
商业者,重“势”不重“情”。只有自信、乐观,有时候甚至显得有点粗放、狂野的业者态度,才能造就市场的“势”。如果经常混迹于产业圈子,就会发现网游、手游行业像一个草莽丛生的江湖,大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把赚钱,面对玩家则是贴心的服务关系,我让你爽,你就要花钱,大家两厢情愿、各取所需。这也就是为什么网游和手游虽然骂声不绝于耳,却能够野蛮生长、强势崛起。
不同于这种粗野狂放同时欣欣向荣的气氛,单机游戏产业的市场宣传口径总是透露着淡淡的忧伤,有几分“伤痕文学”调调——几乎所有国产单机的市场策略都是“悲情牌”、“感动牌”、“支持民族产业牌”。悲情牌,说国产单机快挂了,你再不支持就真挂了;感动牌,犹如十几年不见的初恋情人,带着走样的身材来跟你说“你还记得大明湖的XXX”吗?支持民族产业牌,说你不买就是不爱国,你玩盗版就是伤害民族产业,我们现在虽然不行,但只要你买,我们以后有钱了一定让你看得上。
但殊不知,作为非专业人员的玩家其实并不担负着保护一个产业的义务,也不一定要有为了爱国而支持一个品牌的觉悟。如果一个产品要到了要从情感上让消费者来保护自己的程度,这一定不正常,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也许会陷入深深的价值观困惑之中。
商品,必须要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即使一些单机游戏从业者一边垂涎着网游的收入,一边批判着网游只不过利用了中国“人傻钱多速来”的特点。但网游仍然没有违背商业规律——土豪花了钱,享受了荣耀和尊贵,这便是商业社会的等价交换。但是那些为了支持当年心目中的经典而购买了单机游戏,玩了十分钟后即再也玩不下去的玩家,他们获得了什么呢?也许获得了“下次再也不买一切国产单机游戏”的觉悟。
这些,正是隐藏在“盗版”和“消费习惯”这两个借口下,国产单机无法雄起的真正秘密。
⑤ 游戏立场是什么意思
本人玩这游戏虽然不是很长内测一直在,现在我表明一些立场,如果吧务想让这游戏好好的,请让一些不玩游戏又清高的人闭上嘴!本来游戏人不多就因为几个老鼠屎再捣乱在喷粪!还有我觉得不玩这游戏或者对游戏运营商不满的可以取消关注可以不看不听,但是为什么一些新人来请问问题都有几个小学生说游戏要黄了之类的呢?你是不是有病,国服停运对谁都没好处!还有上比和几个25讨论不玩游戏不上贴吧,我想我错了,小学生头脑都是直的和他讨论什么!还有祝热爱游戏玩家愉快每一天,不喜欢的你也可以不看没人逼你
⑥ 游戏对男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游戏对于男生来说就是青春,是种情怀。在男生的记忆中,游戏是在自己无聊的时候,陪伴自己的东西。是在自己受到打击的时候,用来自我安慰的一种娱乐方式。对于男孩子来说,这是种情怀,是一生里都在追求的解压方法。
⑦ 游戏至上
如果是散装CPU的话 散热风扇最好买个好点的 九州风神阿尔法400 plus 不错
因为你是为了玩游戏 一般游戏都是会提高CPU温度的 这个不错 内存的话以9800的显存根本 用不上2条内存 一个组够了
机箱不错 板材好 也漂亮 不过有点太适合男孩子使了 铉酷那种呵呵~
⑧ 5000左右游戏至上的电脑配置
游戏CPU当然要AMD比较合适,稳定,功耗低,一般网吧都配置AMD。内存要组成双通道,建议要一块超频稳定,4箱供电或以上的主板,比如梅捷的主板比较好,电源的功率要达到300W,显卡如果按你目前这5000元的价位可以配置主流的NVIDIA的8600GT级的和AMD的HD3650级或更好HD3850。我推荐你用我这套:
CPU : AMD黑盒5000++AVC飓风战士散热器 485+129 元
主板 : 梅捷 SY-A770-GR 499
内存 : 威刚红色威龙1G*2 800 320元
硬盘 : 希捷 ST3320613AS 420
显卡 : 蓝宝石 HD3850蓝曜天刃 699 元
声卡 : 主板集成了
网卡 : 主板集成了
光驱 : 华硕 DRW-2014L1T 255元 (带刻录,不带的话估计160元)
显示器 : LG W2242T 1699 (22寸的,性价比高吧)
鼠标键盘 :罗技 光电高手飞猎套装800 149 元(有些地方还送键盘鼠标)
音箱 :漫步者 R103T 128 元
机箱电源: 航嘉 冷静王钻石VISTA版+普通机箱 269+80 元
整机 5132.00元
这套是5000元左右的游戏配置,能稳定,且能超频稳定。不是复制的哦,我去电脑网慢慢了解组装的,然后给专家测评通过了。全国各地方的价格有所不同,但是我相信相差不大。
⑨ 游戏精神指的是什么
教育呼唤游戏精神
儿童是什么?
鲁迅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儿童即“游戏者”。
那教学是不是就应该用儿童“游戏”的方式来展开呢?
很遗憾,中国教育缺乏游戏精神,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戒尺”的意象非常具有象征意义——教育是站在成人本位、道德至上、实用主义立场的“训诫”,而非站在儿童立场、学生本位、唤醒激励的“游戏”。
纵观中国的文学、艺术,我们很少看到将厚重主题化解成“游戏式”的轻松自然,就连动画片都有道德说教的浓重痕迹。但是,我们可以从国外的很多作品中鲜明地感受到游戏精神的无处不在。
undefined
意大利着名电影《美丽人生》的主题是“游戏灾难”。
男主人公和妻子以及年幼的儿子被抓进纳粹集中营。在这场持久的灾难面前,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父亲告诉他这是一场总分1000分的游戏,遵守游戏规则便可得到一辆真的坦克——面对敌人的残暴与杀戮,他用游戏精神,更用生命呵护儿子纯真的童年,令人动容。
undefined
美国电影《安德的游戏》主题是“游戏战争”。
虽然是科幻电影,但是把一群孩子以模拟实境的游戏方式训练成能匹敌外星虫族的战士,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赢得了星际之战——“以游戏的方式”战争,这种举重若轻的洒脱让人拍案。
undefined
《窗边的小豆豆》则让我们体会到日本的小林校长游戏巴学园、游戏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是孩子游戏成长的家园。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是可以捕捉到一些游戏精神的渊源。
undefined
▲老子主张重天性,顺自然,弃绝一切功利、私欲;
▼庄子崇尚“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逍遥游;
undefined
▼ 孔子以“游于艺”为自如境界;
undefined
undefined
▲ 王阳明持“诱之以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的教育理念;
只是到了近代,这些游戏精神的上源慢慢枯竭了,少了传承与发展,更没有形成系统的游戏精神理论。寒窗苦读,象牙塔幽禁,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大多数国人庄重有余幽默不足,似乎也可见游戏精神缺失之一斑。
undefined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间文化的融合度加速加深,西方游戏教学理论已经不可阻挡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和生活,教育应该有敏锐的觉察力,教育正在呼唤游戏精神!
传统的学习方法正在失去魅力,大多翻书式的电子化学习枯燥无味,新生代在视频游戏中长大。在时间和注意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应该更专心提供吸引学生和目标导向的学习方案来化解困境,在游戏化上下功夫可以提高学习项目的吸引力和学习者的投入度,最终有助于实现学以致用。
读书分割线
2
解读游戏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曾体验过童年期沉浸在游戏中不可自拔的瞬间。即使成年之后,疲于工作之余、自由闲暇时分,人们也经常萌发出一种游戏、娱乐的冲动和意愿。一种“游戏情结”似乎如影随形,常伴个人与人类左右。“实际上,游戏的奥秘和乐趣正在于,它表明了人们对另一种生活的希望(Hugo,Rahner)”。
undefined
游戏作为“随意的玩耍活动”,在儿童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发生。
荷兰学者赫伊津哈(Huizinga)对游戏的概念性界定:“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在特定的时空里进行,遵循自愿接受但绝对具有约束力的规则,游戏自有其目的,伴有紧张欢乐的情感,游戏的人具有明确不同于平常生活的自我意识。”
⑩ 废寝忘食只为上分,对于那些整夜不睡打游戏上分的人来说,上分的意义是什么
我也熬夜上过一段时间的分,在我看来,熬夜上分的意义很简单,就是自己让自己开心,说白了就是自嗨。除此之外,更多是热爱这个游戏吧。
三、游戏太好玩了
其实,我个人认为,熬夜玩游戏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特别是一些男生,在宿舍里面通宵打游戏那可是家常便饭。所以,不需要特别的去问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因为有时候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要做。如果真的要给个理由,那我只能说游戏太好玩了。
好了,关于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如果觉得我说得不错的话请给我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