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类别 » 体育课耐力训练游戏

体育课耐力训练游戏

发布时间: 2022-06-13 19:32:33

Ⅰ 大学体育课,让学生们玩什么游戏好

咱们是同行,我以往上课的话跑步让学生难免会厌烦,没激情,我觉得可以放音乐跳大众健美操,要是用跑步来热身的话,可以将跑布形式多样化,就像蛇形跑,成螺旋形跑,或是不要绕操场跑,改变一下跑步的路线,这样比较有新意,学生有了新鲜感就能激起他们的上体育课的兴趣
游戏的话我收集了些,你可以参考一下:
体育游戏
一 抓尾巴
1、两名学生一组,互相追逐,去抓另一个同学的尾巴。
2、被追逐的同学躲避,尽量不让同伴抓住自己的尾巴。

56人围成圈,中间一人抢断球,篮球传球,各种方式,也可假动作


体育游戏创编---简易橄榄球

橄榄球运动充满活力,激动人心,精妙而优雅,具有智力上的挑战,又要敏捷和技巧的参与,是一项富有乐趣的运动。这项运动在我国开展的不是很广泛,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橄榄球的认识,在此,结合美式橄榄球的规则创编了这则小游戏,供参考。
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奔跑、灵敏素质,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游戏准备:
“橄榄球”的制法:用废报纸或废布作填充物,外周有透明胶布缠绕成一个长30厘米,纵周长78厘米,横周长65厘米,重425克的状似橄榄的椭圆形球体。游戏场地在一片篮球场内完成。实在不行就随便拿个足球或者篮球。
游戏方法:
将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每组7—9人),各组成员分别站在场地中线的两侧。游戏开始,教师持球站在中圈内,将球抛掷于地上,双方队员上前抢夺,得球一方即为进攻方,另一方为防守方。进攻方可持球跑动,也可采用传、接球方式,将球推进到对方端线后取可得1分。防守方力图阻止进攻方的进攻并夺取控球权。如果一方得分或丧失控球权则攻防转换。如此反复,直到游戏结束,得分最多的队获胜。
游戏规则:
1、 游戏时间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
2、 持球队员不得持球跑出界外。
3、 橄榄球中最常用的阻止进攻的手段就是擒抱。游戏中,如果持球队员连人带球被防守队员擒抱住,进攻就宣告结束,采用擒抱时必须从持球队员的侧面开始擒抱,不得从正面或后面擒抱,否则,为犯规。
4、 进攻方在进攻中会被防守方将球抢去,防守方立即反守为攻。
5、 双方队员不得使用撞、踢、打、拌、跌、拳击、跳向对方等侵人犯规动作。
6、 不允许用脚踢球。
教学建议:
本游戏属于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游戏,很容易出现双方身体冲撞现象。教师在组织游戏时,要讲清规则,严格执法,控制游戏节奏,避免冲突发生,减少伤害发生。

母鸡爱小鸡
操作过程:
甲乙两人分别为老鹰和母鸡。面对面站立,母鸡身后有一小鸡,老鹰可以用手和脚赶小鸡出窝即算抓住,母鸡努力保护。若抓住则互换角色。如图所示

规则:A球必须放在身后一米处。
B甲可以用假动作但不能推拉乙。
C甲四肢碰球并致使球移动,即获胜。
教学分析:
对《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进行改造,进一步加强了游戏的对抗性,而且不受人数限制,同时也解决队伍容易断开,中间的学生不能主动参与。新游戏可以让更多学生在游戏中祈祷主人翁作用,感受母爱的责任,体会成功失败的滋味。而且游戏简单易行,如实心球,篮球,排球都可以当作小鸡。
4.2吸收外来的,现代的体育运动项目,并加以改编。

案例二 团结一致 争取胜利
操作过程:
A制作学校简易平面图;比赛路线的确定及要求:点标明显易找,放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不要放在绿化植物中),安全第一;路线选择要少,不要交叉;点标之间角度不要小于90度。
B组织。用秒表为参赛者记时,设一醒目的大钟,给大家测试脉搏和估计时间,用不同颜色的笔涂表格(涂的次序不得颠倒);分四组,每组一张地图,同时出发;做一块带夹子的总成绩板,每组学生结束比赛后,记录下本组成绩和组长名字,并按照顺序排列。总结,颁奖。
注意事项:
小学生体力较弱,点标不宜过多,尽可能在课堂教学时间之内完成比赛;小学生好动,自我保护意识较低,因此路线的设定必须慎重考虑安全因素;涂色一定要按照顺序,注意诚信品质的培养。
教学分析:
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通常在森林,公园进行。它是一项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简化运动规则,在校园的体育教学中进行定向运动,可以让枯燥的耐力体验变的自觉而生动

4.3从日常生活,劳动中挖掘游戏素材,创编出新颖,充满生活气息的体育游戏。
案例三 我们爱劳动
操作过程:
A清晨起床,去小河抬水,注意脚步平稳,保持正确的负重姿势。从低处抬至高处,距离30米左右(下肢运动)。
B两人一组协作锯柴,注意动作协调,拉送一致;劈锯好的柴(上肢,胸部运动)。
C两人一组开始打地桩,一人扶,一人击打;夯地基两人共同用力夯打(腹背运动)。
D可以呼喊劳动号子,声音整齐响亮。
器材:两人一根体操棒
教学分析:
对劳动的动作加以选择,提炼和虚化,进行模仿练习,感受父母劳动的艰辛,体验劳动的情景。使学生在模仿农村劳动生活的练习中,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思想教育,代替了传统的肢体准备活动,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4.4在体育学科中渗透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的知识,创编新游戏。
案例四 跑数字
操作过程:
A导入:师问,电子数字0—9是怎么写的,假如篮球场就是电子表,怎么样来跳动0—9这10个数字?。
B小组讨论。0—9这10个数字组成多少种数字排列?选择一种跑动路线,起点可以不同,但是怎样作到距离最短?并报出选择好的数字(路线)。
C比赛开始。跑动时必须成一路纵队,必须踩住线跑:记时从排头开始,排尾到是结束;各组边跑动边呼喊自己的数字,其他各组为裁判;以时间,队行等情况决定优胜组。
D跑完0—9这10个数字,理想距离已经达到近800米,因此要求跑动是动作放松,速度中等,能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教学分析:
通过耐久跑中图形跑的改进,结合数学学科的排列组合知识,设计了跑数字游戏,让学生自由选择数字的组合与路线,主动探索数字跑的方法的要求,达到脑力与体力的双重锻炼效果。

游戏名称:两人抛球跑步
游戏目标: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素质,增强合作意识。
游戏方法:两个同时向前慢跑(一前一后),后面的同学将纸球向前上方抛去,球经前面同学的头顶落下,前面的同学立即在空中用手将球接住;后面的同学同时加速疾跑至前面同学的前面,准备接后面同学再次抛来的球,如此循环抛接。50米距离内时间最少的组获胜。
游戏规则:报纸大小不限,只要拧紧成球型;接球要准,不能落地,如落地必须由后面抛球的同学捡球,退到上次抛球点的位置重新抛接球,继续游戏。

打靶
一、游戏准备:在地上划一条投掷线,距线前8米的地方并排放三个手榴弹,相互间隔2米。小沙包(或垒球)每人一个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3个队,面对手榴弹成纵队站在投掷线后,手拿小沙包。游戏开始,各队第一人用沙包(或垒球)投掷自己前面的手榴弹,击倒者得1分,把手榴弹竖起,第二人接着投,如未击倒第二人接着投击,如此依次进行,在规定时间内,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1.要听口令进行投击和捡包(球)。
2.击倒别人的手榴弹的不计分。

投包互射
一、游戏准备:在地上划一条投掷线,准备沙包(不同颜色)若干。
二、游戏方法:每四人为一游戏单位,再分成甲乙两队,各队一人当投手,一人当射手。裁判发令后,投手使劲把沙包朝前方投出,紧接着各队的射手马上从起点跑出,去抢对方的包,拾起后就可以边跑边射,先射中对方队员者可得一分。接着互换角色游戏,方法同前,若干局后,得分多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1.投包时可以助跑,但超过投掷线为失误。
2.射手拾错包扣分。
3.射手只能投击一次,不准击头部,否则倒扣二分。
平时上课时如有空余时间应该尽量给学生们一点自由活动的时间,以免学生们觉得枯燥,乏味

Ⅱ 求基层部队体能训练小游戏

1、游戏8字接力跑:

4路纵队各队第一人接棒,发令后,各队排头立刻绕过小旗跑8字回来交棒给第二人,依次进行,先跑完的队为胜。 接棒后才起跑,必须绕8字。

既能培养团队意识又拥有趣味,接力比赛有多中形式,可以跑步冲刺,可以推小车,可以鸭子步,可以蛙跳,反正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科学安排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

2、耐力训练游戏:

练耐力的,就是装一桶水,然后在另一头放几个啤酒瓶,人在对面转圆圈(可以根据大家的平均体能规定转几圈)然后用纸杯(越软越好的)来装一杯水,到对面去将纸杯的水倒到规定的啤酒瓶里(矿泉水瓶子和其他瓶子都可以,瓶口一定要小)看谁最先装满。

3、衔纸杯传水:

人员选八名一组,共选十六名员工,分二组同时进行比赛。另有二名人员辅助组第一名人员倒水至衔至的纸杯内,再一个个传递至下一个人的纸杯内,最后一人的纸杯内的水倒入一个小缸内,最后在限定的五分钟内,看谁的缸内的水最多,谁就获胜。

(2)体育课耐力训练游戏扩展阅读:

体能训练注意的事项:

1、注意健康和安全因素

测试前应了解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并对测试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有足够的准备。如,运动员腰部损伤未愈,最大力量和坐位体前屈测试可以暂不进行。另外,需预先检查测试器械和环境在测试中是否具有潜在的危险等。

2、测试方案的制定

测试方案或测试计划是体能测试的关键性环节。它包括测试内容的选择及测试的目的,测试需要的器材、设备,测试基本要求和具体操作。如果测试方案不合理,测试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都会受到影响。

Ⅲ 谁能给我一些体育课做的小游戏

一:“篮球与乒乓球”
方法:游戏者围成圈。游戏开始,教师指定任何一人从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开始游戏,第一人说:“篮球!”同时两手做成乒乓球的样子。第二人应接着说:“乒乓球!” 同时两手做成篮球的样子。如此交替进行。如果某人发生错误,必须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然后从发生错误的人开始,继续游戏。
规则:①必须讲话与手势同时进行。②前后两人之间不能停顿时间过长,否则为失败。
教学建议:也可以采用说高低、胖瘦等,并做出相反意思的动作来进行游戏。

二:“队列练习”。
方法: 游戏者围成圈。游戏开始,教师指定任何一人从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开始游戏,第一人说:“立正!”同时做稍息的样子。第二人应接着说:“稍息!” 同时做成立正的样子。。第三人应接着说:“向左转!” 同时做向右转。第四人接着说:“向右转” 同时做向左转。如此交替进行。如果某人发生错误,必须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然后从发生错误的人开始,继续游戏。
规则:①讲话与动作必须同时进行。②前后两人之间不能停顿时间过长,否则为失败。

三:“指部位”。
方法: 游戏者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尖。游戏开始,游戏者必须连续不间断地给自己下达七个口令,如“眼睛-耳朵-头发-嘴巴-眉毛-牙齿-喉咙”等,在下达每个口令的同时,食指必须指向错误的部位。七个口令中只要有一个口令言行一致。则为失败,失败者必须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规则:动作必须到位清楚,否则为失败。
以下3种方法可任选一种.一对一比赛,3次2胜
.2人面向,两脚左右开立,足尖与对方足尖相触,两臂在胸前弯曲,掌心向前与对方手掌互贴.教师吹哨后,2人一掌用力互推,迫使对方脚步移动为胜.
2.2人面向相距两臂左右开立,教师发令后,2人推对方手掌,以使对方失去平衡为胜,在互推中可采用假动作.
3.2人面向,相距一步,各将左脚提起并用左手握住自己的左脚踝关节,以右脚站立.教师发令后,2人互用右手推对方,迫使对方左脚着地为胜.

方法:学生沿圆圈慢跑,在跑动中,教师发出"几人一组"的口令后,几人迅速将手瓣在一起,多余的学生为失败。
规则:
1.跑动中保持间隔距离。
2.允许打乱队列主动组合。
要求:反应迅速,跑动积极。

方法:全体同学按逆时针行走,1~4报数后,每人记牢自己的数字。当教师喊"2"时,所有的2数同学立即向前跑去,追赶前面一个2数的同伴,跑一圈后仍回原位。
规则:
1.追跑时一律在圈外1~2米范围内进行,不得在圆内或穿梭跑,不得跑向远方。
2.手触到前者的任何部位算捉到,但不得对同伴猛击。
求:不是追赶的同学,仍保持一定距离,不干扰别人追赶。

方法:全班站成圆圈,按1~2报数,并逆时针慢跑。
当教师喊"1"时,则所有"1"数停步原地站立,"2"数同学绕"1"数向前做"S"蛇形跑。教师喊"2"时,则"2"数同学止步站立,"1"数同学绕"2"数向前做"S"蛇形跑。
规则:
1.叫某数后,该同学不得向前跑动。
2.不可变速,不许超越前者。
3.止步站立者,不得故意阻挡跑者。
要求:注意听信号,起动和止步都需要快,保持间隔。

方法:每人用一根跳绳在地上围成一绳圈,绳圈随意分布在规定范围内,但圈之间最少相距1米,教师无绳,不摆圈。开始在教师带领下,在圈间的通道上做各种行进间准备活动,当教师突然发出口令后,教师与学生立即各抢占一圈,未占到圈者为失败。
规则:
1.行进间准备活动时,不许从圈内通过。
2.先进圈者算占领。
3.抢占时不允许做推、挤等侵人犯规动作。
要求:做操时始终要注意领操人动作

方法:教师立于圆心。学生按逆时针行进。当教师双手上举时,学生做足尖步走;教师手下举时,学生做矮子步走;教师右手侧举时,学生面向圆心,向右做侧并步跳。教师左手侧举时,学生面向圆心,向左做并步跳。
规则:做动作中始终注视教师,不得效仿他人。
要求:反应要快,变换动作迅速无误。
附注:第二次做时,教师动作不变,同学动作颠倒一下,即,教师手上举,学生走矮子步;教师手下举,学生走足尖步;教师右手侧举,学生面向圆心,向左并步跳;教师左手侧举,学生反之

解脱接力
一、游戏准备:选篮球场一块,准备两根70厘米长的绳子,每根绳两端各扎一个圈结,分别放置在中线两侧地上。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各派一人站在同一端线两侧,余下的学生各成一路纵队站在另一端线后方。 比赛口令发出后,两排头跑到中线处,两大拇指套入绳端圆圈内握好,左(右)腿从左(右)臂外侧插入绳后,接着右(左)手将绳从头上绕至背后并抽出右(左)腿。绳子放回原位后跑到对面端线,与同伴手拉手(异侧手勾握)左腿或右腿跨越过手,接着右(左)腿抽出,并接替原来人的任务。原来人跑回起点,与第二人击掌后,至队尾休息。第二人接到击掌信号后,做同样动作。如此依次进行,先做完的队
为胜。
三、游戏规则:1、无比赛口令或击掌信号,判无效。
2、按规定顺序,动作规范。
四、教法建议:1.游戏时,男女生要分开。
2.适合初中生选用。

筑铁路
一、游戏准备:
在场地上划一条起跑线,线前5米处并排4面小旗(视队数而定)间距2一3米。在小旗前25米处各放一个实心球,体操捧若干。如图1-41所示:
二、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队,每人手拿一根体操棒,站在起跑线后,裁判发令后,各队第一人持体操棒跑到小旗前,将体操棒放在地上当“枕木”或“铁轨”,然后迅速向前跑,绕过实心球跑回本队,拍第二人的手后站到队尾;第二人跑过小旗将体操棒同前人一样参加架路,跑回拍第三人的手。如此依次进行,最后以铁路筑成得又快、又整齐、又好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
1.筑好的“铁路”像铁路,乱放和不像铁路者算失误。
2.后一人需与前一人击掌后才能跑。
四、教法建议:
1.铁路筑法不作具体规定,让游戏者自行施计和施工。
2.铁路筑成后,也可让游戏者成纵队,左手搭肩,右手握前者的右肘,
从起跑线起跑,排头跑到红旗处拿起红旗举起前进。其余队员右手模仿车轮转动,通过铁路线绕过实心球跑回起点。先回到起点,队伍整齐者为胜。

播种
(一)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速度和敏捷性,培养其快速和协调的能力。
(二)准备工作:
1.在排球或篮球的场地上,在两半场内中心处和四角处,画直径为1米的圆圈5个。
2.小沙包8个,每4个一组分别放在两个中圈内。
(三)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各成纵队面对场内,分别站在两条端线中心点的线外。
游戏开始,听到教师发令后,排头跑至中间圆圈拿起一个沙包,用垫步加跨步的跑法把沙包放入1号圈内;然后回到中心圈再拿一个沙包,照前方法将沙包放入2号圈内,以此类推把4个沙包放完后要跑进中心圈再返回本队,拍第2人手后站至队尾。第2人依前顺序依次将沙包一个一个收回中心圈后,跑回本队,全队依次将沙包分开和收回,最后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沙包必须放入圈内,不准抛掷,如未能放入,必须放好后,才准继续向下进行。
2.每次拿、放沙包时,必须有一只脚踩到圈内。
3.换人时,必须击掌后,第2人才准起动。
(五)教法建议:
1.沙包和圈数可适当增减。
2.采用什么步法,可根据情况进行变化。

触球追人
(一)游戏目的:
训练学生快速起动和急停,发展其速度和灵巧。
(二)准备工作:
1.在场地上画一个中心点,以此点为中心,再画一个距角顶为3米的等边三角形。
2.实心球一个,放在三角形的中心点上。
3.手榴弹或其它立柱3个,分放在三角形的角顶处。
(三)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丙3个队,各成纵队面向中心点,站在角顶立柱或手榴弹后两米处。
游戏开始,各队排头站在顶角处,做好起跑准备。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按规定路线进行跑动和触摸球;并甲追乙、乙追丙、丙追甲,在绕一周跑回原处前追到(以手拍背)时,即为本队得1分,随后站到本队队尾;第2名学生按同样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追拍时,必须按规定绕过立柱和触摸球的路线进行跑动。

2.触摸球时,不得使球滚动,若球被移动必须放回原处后才准继续跑。

(五)教法建议:
此游戏的三角形可改为四边形、五角形等,按角数分队,以增加游戏的人数。

穿梭跑
目的:培养灵活性和判断能力。
准备:场地一块。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两队前后相距两米均成一路纵队站立。
游戏开始,乙队根据教师的动作,不断迅速地变换方向和做定位操。甲队队员从乙队每人中间做曲线穿梭跑,当甲队队员全部通过后,甲乙两队同时交换任务。
规则:乙队队员必须根据教师的动作,做统一操,不得有意打击甲队队员。甲队队员通过时,不得碰触乙队队员,碰一次者负1分。但如遇到难以通过时可稍停片刻,待机而动,负分少的队员为胜。
目的:发展速度、灵敏和力量。
准备:15-20米正方形场地一块。
方法:选出学生的1/3做追逐者,其余做被追逐者,在场地内,划1.5米为直径的圆圈为禁区。开始后,追逐者将抓到的被追逐者送到禁区。没被抓到的被追逐者可以设法避开追逐者去营救禁区里的人,以手拍着即可。
规则:追逐者用手拍到即为抓到。禁区内的人不得自行离开。

圆形曲线跑
目的:提高奔跑能力。
准备:学生手拉手成圆圈
方法:学生用一、二报数的办法分成甲乙两组轮流做“障碍物”和曲线跑。按规定的圈数和要求做各种练习,以时间最少跑回原位的组为胜。两组交替做练习,可根据情况不断变换方法增减难度。
规则:1.“障碍物”应站在圆圈上。
2.曲线跑者应按要求做各种练习。

听信号
目的:发展灵敏性。
准备:排球场或空地。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个队。
比赛开始,教师发出一声哨音后即计时,甲队队员追拍乙队队员。教师发出两声哨音时,乙队队员反过来拍甲队队员。当听到教师发出第三声哨音时,则全体学生原地站好。游戏进行到一定时间时,以队员拍到的对方次数多的为胜。计算集体得分时,则将每队个人的得分相加,以积分多的队为胜。
规则:必须在听到教师哨音后,才可做规定动作。逃跑者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奔跑,越出者以被拍及论处。

喊号追人
目的:发展速度及反应能力。
准备:在空地上,划一直径为10米的圆圈。
方法:学生站在成圆圈,从排头开始1-4向后报数,要求每人记住自己的号数。
游戏开始,每人按规定方向沿圆圈慢跑,在跑步中听到教师喊“某”号时,该号数的人立即离队从队外沿圆圈向前疾跑去追赶前边的同号人。在跑回原位之前以手触及前面同号者得1分,如追不上,跑至自己原位时归队,重新开始。
规则:追逐者必须从圈外跑。没听到号者不得阻挡。

圆圈接力
目的:发展速度。
准备:在场地上划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圈。
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人数相等,每组第一人站在一起跑线后,做好起跑姿势。听到教师发出口令后,迅速起跑,沿着逆时针方向绕圈外跑一圈。当对方队员跑过本方起跑线后本方第2人走到圈外站到起跑后面,准备起跑。跑者用手触及接力者的手时,接力者迅速起跑,依次进行,最后1个人先到达本队起跑线者为胜。
规则:跑时踏上或踏入圈内判为犯规。没有拍到手而抢跑者,令其重新起跑。因过早站在起跑线上,而影响对方跑者为犯规。

蛇战
目的:发展灵敏素质。
准备:根据学生的人数,平均分成几个组,使每组在5-10人之间。
方法:每组站成一排,后面的人抱住前面人的腰组成一个整体。
游戏开始的命令下达后,各组之间相互混战,如有一组排头抓到另一组蛇尾时,被抓到的一组立刻淘汰出局。最后,没有被抓到尾巴的一组,即是优胜者。
规则:被抓尾巴时,则淘汰出局。蛇腰脱节时,排头抓到另一组排尾无效。

攻关
游戏目的:发展灵敏、速度素质。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对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
游戏方法:画两条相距25米的平行线,中间每隔5米画一条长3米的平行线,每条短线的一端画一个直径2米的圆。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6队;第一轮比赛第一队先守“关”,守“关”队每两行持一条长绳分别站在四条短线两端适当的位置上,组成四道有防守的“关”,其余人担当裁判工作;第二、三、四等队站在场地一端横线后。
游戏开始,各“关”开始按同方向正摇绳,同时数数,数到5!的时候,第二队开始攻关,攻关者可通过各种方法通过摇动的长绳(如跳过、从绳下跑过),以不被绳触及,安全冲过四道“关”者为“破关”而得1分;攻“关”时若触及长绳就算被捉住,应退出游戏,并站在该“关”旁边的小圆圈内;第二队做完后,站在另一端线后;然后第三、四队依次攻“关”,以得分多的队名次列前,以上为一轮比赛,还可以进行循环赛,计算各队得分,以得分多或捉住攻“关”者多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摇绳者必须按规定的方向、幅度和适当节奏摇绳,不得忽快忽慢,或改变摇绳速度;摇绳者数到“5!”时,攻“关”队必须及时攻“关”,不得拖延时间。攻关队员不得绕“关”过去。

踩影子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及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
游戏方法:学生每两人自由组合成一组,在规定的范围区域开展游戏活动,一人奔跑躲闪,另一人去踩奔跑同学头部的影子,踩中后交换。
游戏规则:1、必须在规定活动区域中开展活动。
2、踩影子时,只能踩奔跑同学头部的影子。
3、踩影子的同学不允许用手去拉奔跑的同学。

拉网捕鱼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素质和协调配合及躲闪能力,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培养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
场地器材:篮球场大小的平坦场地。
游戏方法:把(男生或女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双方猜拳确定渔民和鱼的角色。渔民必须3人或3人以上结网捕鱼,不准抓鱼,鱼在规定的场地内自由跑动,鱼筐设在场内一角,捕到的鱼在鱼筐内不能跑走。
游戏规则:1、鱼游到场地外算被渔民捕到,由渔民捉到鱼筐内。
2、单个或两个渔民抓鱼时,鱼可以拒捕,告诉裁判不计数。
3、比赛采取3局2胜制。
游戏罚则:失败的对为获胜对唱两首对方点的校园歌曲。
游戏建议:扩大场地和未捕到的鱼可以救被捉到的鱼(双方拍一下手即可)来增加运动量

圆圈追逐
游戏目的:
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奔跑能力,培养积极进取精神。
游戏准备:
1.游戏器材:手绢6个。
2。场地:在平整场地上画一个圆,直径的大小按参加人数而定。
游戏方法:
游戏者在圆圈上站立(面向圆心),左右相距一臂,教师在圆心处站立。6个手绢等距离分发给游戏者。游戏时,游戏者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传递手绢,当听到哨声后持手绢的游戏者迅速起动按逆时针方向追逐前面的游戏者,如在一圈之内追上,被追者为失败,如一圈之内未能追上,则所有持手绢跑的游戏者返回原位继续传球进行游戏。
游戏规则:
(1)传递手绢时要手递手的传递,不得抛传。
(2)追拍时不得远离圆圈。
(3)追拍者不得用力推、拉、打对方。
(4)游戏者必须持手绢追拍,否则追拍到无效。

一、游戏准备:
场地上划一半径6米的大圆圈,离大圆圈5米处划6个半径50厘米的小圆圈互相间隔相等。离大圆圈8米划6个半径50厘米小圆圈,互相间隔相等。如图1-19:
二、游戏方法:
游戏者14人,一、二报数,每个人编一个号(1号或2号),在大圆内面向圆心牵手。游戏开始,教师鸣笛一声,逆时针方向走,鸣笛两声顺时针方向走,适当时候教师先说一个省名,接着说一个省会名或先说省会名后说省名。先说者为1号,后说者为2号,之后鸣笛3声,省名者立即跑去占外圈小圆,省会者立即跑去占里圈的小圆。未占小圆者给大家表演一个小节目,游戏重新开始。
三、游戏规则:
鸣笛三声才得占圈,占圈时不得推拉同伴。
四、教法建议:
1、教师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经过练习后正式进行比赛。
2、适合中学生选用。

Ⅳ 怎么样练习耐力跑

一、 重视准备活动的安排
准备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体温,使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得到增强,呼吸循环系统机能得到保证体育课基本部分练习中能量的需要和利用。另外,还使肌肉、肌腱和结缔组织的伸展性增大,关节的有效运动范围增加,减少运动损伤。
在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应以走或慢跑的运动为主,用各种体育游戏做准备活动时要结合走和慢跑的练习进行,以使体温逐渐升高。
二可在慢跑后做些徒手操交替进行。柔韧性练习的运动幅度应逐渐增加,应重点加强踝和趾关节的活动,加强小腿后群肌肉和跟腱等部位的活动。
三应考虑季节和气候、课时的长短等因素,一般应用20分钟左右,单节体育课的时间短,准备活动的时间不够,在进行基本部分的练习时,强度应逐渐提高。
二、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随着跑速的提高,氧气供应不足,就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并根据个人的跑速和心肺系统的机能情况采用不同的呼吸节奏,即四步一个呼吸周期、三步一个呼吸周期和两步一个呼吸周期等呼吸方法。
在学习正确的呼吸节奏时,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跑速,同时要求呼吸时的深度要适宜,即不能过浅,也不宜过深。
近年来,俄罗斯的一名教练找到了一种新式的中长跑呼吸方法,这种方法的基础是分段吸入空气,这样能充分地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延长氧气在体内的保持时间,同时,使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充分排出。
分段呼吸的方法是:一次吸气分成四次连续的吸气与一次正常的呼气构成一个呼吸周期,并使呼吸与步数相适应。第一步周期配合前两次吸气,第二步周期配合后两次吸气,第三步周期配合正常的呼气。这种呼吸方法可直接在跑的练习中运用,很快就能掌握。
三、 跑的技术
除改进和纠正学生不合理的身体姿势和跑的动作外,还应重点加强以下两方面的教学。
一在学习和改进跑的技术期间,要使学生掌握跑的经济性。跑的经济性是耐力项目中技术优劣的主要标志。跑的经济性通常表现出跑的动作自然而放松,身体各肌群之间和内脏器官与运动系统的配合协调。练习中可采用用力与放松相交替的练习方法,以及各种距离和速度的跑。练习中力求控制跑的动作,提高跑的控制能力,在获得良好的动力定型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跑的距离和速度。
二根据学生身体形态特点,选择合理的步长和步频。国外有人对在跑速一定的条件下步频与耗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人在以自由步频跑动中,其耗氧量最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将他们分成为不同的组,在其超步幅与低步幅的对比中灵活地指导他们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跑法,也可选出跑得较好的学生领跑,避免学生盲目地跟随和模仿别人的跑法。
四,防止损伤的发生
为了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天气较冷或场地较硬时,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尤其是重视膝、踝、趾各关节和小腿、脚部的活动。另外,对脚部柔韧性和灵活性较差的同学,应加强局部练习。
二中长跑应要求应学生穿底部较柔软、稍厚些的胶鞋,鞋根合脚。
三由于跑动中足部落地与地面接触时所用的力很大,地面的反作用力直接作用于脚部和小腿的各关节和肌肉群,而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较薄弱,容易引起局部疲劳和损伤。初学者开始练习时的跑速不宜过快,跑的距离要适宜,脚的着地动作要尽可能柔和放松,并要适当加强这些部位的力量练习。
四应根据脚的结构特点,分别提出练习的要求。一般可分为平足、正常足和高弓形足三种,其中平足弹性较差,脚着地缓冲性不好,易引起疲劳。另外,有的学生是八字脚,由于脚着地的地方向与跑进方向出现偏差,也易引起损伤。

Ⅳ 帮忙举出发展耐力的五项运动项目

根据分类的方法、角度不同,耐力素质可划分成许多种类。
耐力素质
1.根据活动持续时间
短时间耐力 中等时间耐力 长时间耐力
2.根据与专项的关系
一般耐力 专项耐力
3.根据器官系统机能
心血管耐力
有氧耐力 无氧耐力 乳酸无氧耐力 非乳酸无氧耐力
有氧、无氧混合耐力 缺氧耐力
肌肉耐力 局部耐力 全身耐力
4.根据肌肉的工作方式
静力性耐力 动力性耐力
一、根据活动持续的时间,可把耐力素质分为短时间耐力、中等时间耐力和长时间耐短时间耐力主要指持续时间为45秒~2分钟运动项目(如400米跑、800米跑)所要求的耐力。
运动中的能量供应主要通过无氧过程提供,氧债很高。400米跑能量的80%由无氧系统提供,800米跑中能量的60~75%由无氧系统提供。
中等时间耐力主要指持续时间为2~8分钟的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耐力。其强度小于短时间耐力项目而大于长时间运动项目,供氧不能全部满足需要会出现氧债。3000米跑中无氧系统提供约20%的能量,1500米跑中能量的50%由无氧系统提供。通过有氧和无氧的混合过程提供运动所需要的能量。
长时间耐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8分钟以上的运动项目所需要的耐力。整个运动过程,人体心管和呼吸系统高度动员,心率、每分钟心输出量、肺通气量都达到相当的程度,来保证运动的有氧过程。

二、根据与专项运动的关系,耐力素质可分为一般耐力与专项耐力
一般耐力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长时间协调工作的能力,并包括以下特征:工作持续时间长,不间断,大肌肉群参加工作,运动强度相对不大,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与活动形式与时间相适应。
专项耐力是指运动员有机体为了提高专项成绩,最大限度动员机能能力,长时间地承受专项负荷,并保持工作的能力。专项耐力的主要特征是突出体现专项特点,满足专项运动的需求如短跑项目需要保持较长时间快速跑的专项耐力,举重与体操项目则需要保持较长时间发挥力量能力的专项耐力。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由于一般耐力是在多肌群、多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肺系统)长时间工作的条件下形成的,这就已经为专项耐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无论专项特点如何,良好的一般耐力水平都有助于运动员在专项耐力的发展中获得成功。所以,也常把一般耐力看成是专项耐力发展的基础。

三、根据器官系统的机能,耐力素质能分为心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
心血管耐力是循环系统保证机体长时间肌肉活动时营养和氧的供应以及运走代谢废物的能力。心血管耐力是影响耐力素质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根据运动时能量供应中氧参加的程度,心血管耐力可分为有氧耐力、无氧耐力、有氧无氧混合耐力和缺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机体有氧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的耐力,无氧耐力是机体在氧供应不足有氧债情况下的耐力。无氧耐力又可以分为乳酸供能无氧耐力(糖元无氧酵解供能)和非乳酸供能无氧耐力(ATP、CP分解供能)。有氧无氧混合耐力是指机体在具有有氧和无氧双重情况下的耐力。缺氧耐力是机体在严重缺氧或处于憋气状态下的耐力。
肌肉耐力是指运动员肌肉系统在一定的内部与外部负荷的情况下,能坚持较长时间或重复较多次数的能力。肌肉耐力和力量水平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发展肌肉的最大力量能有效地促进肌肉耐力水平的提高。根据运动时参与工作的肌肉群数量或身体活动部位,肌肉耐力可分为局部耐力和全身耐力。

四、根据肌肉的工作方式,耐力素质还可分为静力性耐力和动力性耐力
静力性耐力是指有机体在较长时间的静力性肌肉工作中克服疲劳的能力。如射击、射箭、举重的支撑、吊环的十字支撑等过程中表现出的耐力水平。
动力性耐力则指有机体在较长时间的动力性肌肉工作中克服疲劳的能力。
在上述耐力素质分类体系及有关运动项目的耐力素质练习中,最有意义的是有氧耐力、无氧耐力、肌肉耐力、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的分类体系及其训练。

--------------------------------------------------------------------------------

耐力素质练习的方法、手段

--------------------------------------------------------------------------------

一、耐力素质练习的一般方法
耐力素质练习的方法较多,而且各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总的来说,这些特点基本上又体现在耐力素质练习过程中,在练习强度、持续时间、间歇时间与方式、重复次数等因素的组合与变化上。目前,常用的耐力练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耐力素质练习 持续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 间歇练习法 变换练习法 比赛游戏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 高原训练法
(一)持续练习法
持续练习法是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不少于30分钟),以较为恒定的强度持续地进行练习的方法。持续练习法具有持续刺激机体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均衡性,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能较经济地利用体内储备的能量,有利于发展有氧和一般耐力。
持续练习法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又没有明显的间歇,所以总的练习负荷量较大。但是练习时的强度较小,而且比较恒定,变化不大,一般在60%的强度上下波动。练习对机体产生累积性的刺激比较和缓。持续练习时,内部负荷心率一般控制在140~160次/分钟的范围内为宜,优秀运动员可达160~170次/分钟。
构成持续练习法基本要素是重复练习的方式、时间与强度,在方式固定的情况下,练习的时间与强度可作相应调整,如练习强度大,时间可缩短;练习强度小,则适当延长练习时间。
(二)重复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是指不改变动作结构和外部负荷表面数据,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照既定间歇要求,在机体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重复练习法能使能量物质的代谢活动得到加强,并产生超量补偿与积累,既有利于发展有氧耐力,又有利于发展无氧耐力。重复练习法每次练习的负荷量与强度可大可小,根据具体任务、目的而定。由于每次练习前均需恢复到原来开始练习前的水平,即心率在100~120次/分钟的水平上,故每次练习可以保证强度在中等偏大或极限强度(90~100%)范围内,从而使有机体的耐力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如长时间的重复练习,强度稍大于持续练习法,有利于有氧耐力的提高,而强度在90%以上的练习,则有利于无氧耐力的发展。
(三)间歇练习法
间歇练习法是指在一次(或一组)练习之后,按照严格规定的间歇负荷和积极性间歇方式,在机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从事下一次(或一组)练习的方法。
间歇练习法与重复练习法较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间歇上的不同要求。重复练习法的间歇是采用完全恢复的间歇负荷和无严格规定的间歇方式(多以消极性的静息为主)进行的。而间歇练习法则是以未完全恢复的间歇负荷和积极性的间歇方式进行的。运动员总是在未完全恢复的状态下进行下一次练习,有明显的疲劳积累,对机体的刺激强度较大。间歇练习法间歇后心率一般在120~140次/分钟以上,明显高于重复练习法,但其练习强度因间歇负荷水平较高而无法达到重复练习法的水平。练习时一般心率在170~180次/分钟,负荷强度70~80%,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心肺功能和无氧代谢能力。
间歇练习法的持续时间与练习强度之间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强度大、时间少;强度小、时间稍长。据此间歇练习法可分为"低强度间歇练习法"和"高强度间歇练习法"。
低强度间歇练习法也称非强化间歇练习法,其负荷在周期性项目中,一般为本人最大强度的60~80%,在非周期性项目中为50~60%,负荷持续时间为45秒至1分半钟,此方法有助于发展有氧无氧混合代谢能力和专项能力。
高强度间歇练习法也称强化间歇训练法,其负荷强度在周期性项目中一般为本人最大强度的80~90%,在非周期性项目中为70~80%,每次练习的时间因强度较大而相对较短,约15秒到1分钟。这种方法对发展速度耐力和专项耐力均有较大作用。在周期性项目中运用时,有时也可用小段落和短间歇的方式进行安排,这有助于提高无氧非乳酸代谢能力。
在练习时要严格掌握间歇时间和间歇的方式。当心率降低到120~140%次/分钟时,必须及时让运动员进入下一次练习,心率处于不低于120~140次/分钟时,心脏每搏输出量和耗氧量达最大值,最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心率降到120~140次/分钟的时间,一般占练习后完全恢复时间的一半不到。如练习后完全恢复的时间为3分钟,那么未完全恢复的时间在1分半钟之内。至于积极性的间歇方式可采用走、慢跑、活动性体操等形式,采用积极性的休息方式能对肌肉中的毛细血管起到"按摩作用",使血液尽快回流心脏,再重新分配到全身,由此迅速排除机体中堆积的酸性代谢产物,以利于下一次练习。
构成间歇练习法的基本要素有练习的数量、强度、间歇的时间与方式和重复次数等。不同的练习目的对这些要素的组合变化要求也不相同。如以周期性项目中跑的练习为例,发展一般耐力时,每次练习的距离要长,组数要多,中小强度;发展力量耐力时,负重量较轻、中等强度,练习次数和组数较多。又如可在练习中提高每次练习的强度(适用于周期性短跑项目和举重项目),增加重复练习的次数(适用于周期性长跑项目和球类项目)和调整间歇时间等基本要素,加大对运动员机体的刺激,贯彻超量负荷原理,从而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
(四)变换练习法
变换练习法是在变化各种因素的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由于耐力练习比较枯燥,采用变换练习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练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
变换练习法所变换的因素一般有练习的形式、练习的时间、练习的次数、练习的条件、间歇的时间、方式与负荷等。以上因素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就会由于这一因素的变化对运动员机体造成负荷刺激的变化。因而变换练习法的核心是变换运动负荷。
变换运动负荷的形式一般有三种:
一种是不断增加负荷,
一种是不断减少负荷,
第三种是负荷时增时减。在实际练习中究竟采用哪一种形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要加大对机体的负荷刺激,就要增加负荷。如要提高机体对负荷刺激的适应能力,就应注意负荷的变化,时增时减。"法特莱克法"是变换练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可以理解是一种由持续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综合而成的组合练习法。其特点是在各种变换的外界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持续、变速的跑的练习,时间长达1~2个小时,强度自我调节,有节奏的变化。如在草地、树林、小丘、小径等自然条件下,把快慢间歇跑、重复跑、加速跑和走等方法不规则地混合起来练习,跑的距离可为5~15公里。法特莱克练习对练习的过程没有明确的限制,运动员可自由选择地形、确定速度和路线。因此,这种方法能使耐力练习变得较为生动,使得运动员在练习中能主动投入,积极进取,有利于发展一般耐力。
变换练习法可以提高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运用时要注意贯彻循序渐进原则,各种因素的变换一开始不能太突然,以免机体一下子不能适应,造成受伤。
(五)游戏与比赛练习法
游戏与比赛练习法是指运用游戏与比赛的方式进行练习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较快地提高运动员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练习中充分发挥主动精神,使机体能够承受较大强度的负荷,有利于提高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游戏法与比赛法是两种有紧密联系的练习方法,比赛法是从游戏法发展而来的,但练习强度于游戏法。故儿童少年时期发展耐力的方法不采用比赛法,一般由玩耍性的游戏练习逐步过渡到带有比赛性质的游戏练习。生长发育过程基本成熟后,就可采用比赛法来加大练习的强度,从而提高专项耐力水平。
发展耐力素质的游戏法有球类游戏和田径游戏,常用的比赛法有训练课中安排的"练习赛"和"对抗性练习"等。无论是游戏法还是比赛法,都容易激发运动员的练习性情,以至难以控制自己。因此,采用游戏与比赛练习法时,应控制运动员的热情,掌握好运动负荷,以免因过于兴奋和体力消耗过大而造成有机体损伤或机体工作能力下降。
(六)高原训练法
主要利用高原空气稀薄,在缺氧情况下进行训练。这有利于刺激机体,改善呼吸及循环系统的机能,提高最大吸氧能力,刺激造血功能,增加循环血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输氧能力,因而高原训练具有提高运动员对氧债的承受能力,进而提高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水平。
(七)循环练习法
循环练习时的各站内容及编排,必须符合专项特点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同时应根据"渐进负荷"或"递增负荷"的原则安排练习。
以上所介绍的耐力练习方法基本上是单一类型。在实际发展耐力素质的练习过程中,往往还要采用综合练习法,即组合练习法和循环练习法。通过各种方法的综合排列,使得练习过程变化更大,更具选择性,从而有效提高耐力水平。
二、发展一般耐力(即有氧耐力)
有氧耐力是一般耐力的基础,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即供给运动中所必需的能源物质的储存,为肌肉工作不断提供ATP所必需的有氧代谢能力以及肌肉、关节、韧带等支撑运动器官承受长时间耐力工作的能力。因此,通过提高运动员的摄氧、输氧和用氧能力,保持体内适宜的糖元和脂肪的含量,以及提高肌肉、关节、韧带等支撑运动器官承受长时间负荷的能力,是发展有氧耐力的基本途径。
有氧耐有氧代谢能力
摄氧能力 输氧能力 用氧能力
能源物质的储存 糖元、脂肪
支撑运动器官的功能
有氧代谢能力是有氧耐力代谢活动的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有氧耐力的水平。然而,有氧代谢能力又直接受到最大吸氧量的制约。我国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最大吸氧量可高达70毫升/公斤、分钟左右,世界水平的运动员可高达80毫升/公斤、分钟左右。由此可见,最大吸氧量和有氧耐力之间紧密相连。所以,要发展有氧耐力首先要设法提高最大吸氧量在耐力练习中提高最大吸氧量的主要训练手段是周期性练习,这些练习的强度必须控制在主要通过有氧代谢供能的幅度之内。这就涉及负荷安排问题。有氧耐力练习的负荷安排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练习的强度与练习的时间。
(一)练习强度
单纯发展有氧耐力的练习强度相对要小,一般说应低于最大强度的70%,并以有氧系统供能为主。练习强度通常可用心率负荷来控制。如一般运动员练习时可控制在140~160次/分钟之间,对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可控制在160~170次/分钟之间。根据这个强度进行长时间的工作,可使有氧系统供能得到改善,心肺系统的机能水平、肌肉供血和直接吸收氧气的能力得到提高。由于人与人之间耐力水平发展不平衡,故发展有氧耐力的适宜心率可以用公式推算来确定:适宜心率=安静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时心率)×60~70%。
心率控制在这个水平,可使心血输出量增加,吸氧量达到最大值的80%左右。练习结果还能使心脏容量增大,有利于促进骨髂肌、心肌的毛细血管增生。如练习强度超过这一水平,心率达170次/分钟以上,就会产生氧债,从而使练习向无氧代谢方向转化。但练习强度会低,心率在150次/分钟以下,提高有氧能力的有效性就会降低。在径赛项目的有氧耐力练习,练习强度的大小往往是由跑的速度来决定的,所以经常用无氧阈速度作为有氧练习的强度指标,用无氧阈进行练习可使人体有氧供能系统处于最大的负荷状态,发展有氧耐力最为利。目前,常用无氧阈速度的70~90%作为发展有氧耐力的主要手段。不过,采用无氧阈度进行练习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无氧阈速度具有个性化特点,这是由于训练程度、机能力、代谢水平等个体化特征所决定的。二是无氧阈速度具有变化性,当训练水平得到提高,人体的适应性过程得到加强,与血乳酸值在36毫克%时对应的无氧阈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二)练习时间
有氧耐力的练习时间,一般可根据训练水平而定,受过训练的运动员可长达2小时,但至少也要维持20分钟以上。时间越长,对机体有氧代谢过程的刺激也就越大。同样,有氧耐力练习只有维持较长时间,才能使全身血量和红血球增加,提高每搏输出量和机体的摄氧、输氧和用氧能力,达到发展有氧耐力的目的。
三、发展专项耐力(即无氧耐力)
无氧耐力是专项耐力的基础。运动员无氧耐力的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是无氧代谢能力,这是构成无氧耐力的最重要因素。第二是能源物质(ATP、CP、糖元)的储备。第三是肌肉、关节、韧带等支撑运动器官承受大强度工作的能力(见图4--4)。因此,提高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和肌肉活动时必需的能源物质储备以及支撑运动器官的功能,是发展无氧耐力的主要途径。
无氧耐力可分为非乳酸无氧耐力和乳酸无氧耐力,二者区别主要在于能量机制不同。非乳酸无氧耐力的供能机制是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的无氧分解,而乳酸无氧耐力的供能机制是糖酵解。
无氧耐力 无氧代谢能力
无氧糖酵解能力 抗乳酸能力
血液综合能力 脑细胞耐酸力
能源物质的储存 ATP、CP、糖元
支撑运动器官的功能

(一)发展非乳酸性无氧耐力训练
间歇练习法是提高非乳酸无氧耐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一般采用90~95%左右的强度,心率可达180次/分钟以上。这种强度可造成机体供氧、供能的很大困难,心舒张期明显缩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提高运动员承受"氧债"的能力。同时也能发展ATP、CP的有氧再合成水平和提高肌肉中肌红蛋白的含量。训练不采用100%的强度,这可保持一定的练习次数与组数,避免产生"速度障碍",也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及改进技术。发展非乳酸性无氧耐力,一次负荷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8秒(20~70米的跑、8~20米的游泳等),负荷时间超过8秒,代谢性质就要发生改变,达不到发展非乳酸性无氧耐力的目的。
发展非乳酸性无氧耐力训练的休息间歇,由于氧债的偿还速度相对较快,待机体氧债基本得到偿还时,就可进行下一次的练习,所以练习与练习间(次数间)的休息可相对短些,如2~3分钟。组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可相对长些,如4~5分钟,这是因为肌肉中有磷酸、肌酸的储备量有限,有3~4次重复练习中差不多已耗尽,组间较长的间歇可促进能源物质的恢复。但间歇时间也不能太长,以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本质的下降。
练习的重复次数与组数,是以不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工作的强度为原则。一般重复练习的次数比组数少些为宜。如重复练习3~4次,重复组数可达5~6组。
(二)乳酸性无氧耐力训练
运动员机体是以糖酵解方式供能,在糖酵解过程中产生乳酸。由于乳酸的产生,改变了血液的酸碱度,使血液向偏酸方向变化,这可刺激机体,特别是神经系统,从而提高无氧耐力水平。为达此目的可以采用间歇练习法和重复练习法,负荷的强度应低于非乳酸无氧耐力训练,高于有氧耐力训练的强度,这个界限大约处于本人可以承受的最大强度的85~90%,心率处于160~180次/分钟之间。由于人体产生乳酸的时间大约是机体剧烈活动35秒以后,所以负荷时间应长于35秒钟。为了使乳酸达到一定值,刺激机体能力的提高,应保持一定负荷的持续时间,这负荷时间可控制在1~2分钟之间。
负荷间歇时间,有人做过试验,练习次数之间的间歇时间逐渐缩短比固定的间歇时间的效果要好。如第一次与第二次练习之间休息7~8分钟,第二与第三次练习间休息5~6分钟,其结果乳酸不断增加。如果每次练习后都休息4分钟,结果乳酸上升比较少,甚至到后来还出现血乳酸下降现象。
这是因为血乳酸的最高含量不是在练习刚结束时,而是在几分钟后才出现,随着练习一次次重复,乳酸的最高含量的出现就逐步靠近负荷结束阶段。练习间歇应越来越短,所以重复次数不可太多,重复次数过多,加之休息时间又短,就必定会降低负荷的强度,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一般对有训练基础的运动员可安排4~5次、4~5组,对无训练基础的人要相对减少。组间的间歇时间应以能消除氧债为原则,大约15~20分钟左右。
(三)肌肉耐力的训练
发展肌肉耐力多采用克服自身体重或负重训练法,即让运动员承受一定的负荷,进行多次重复抗阻力的练习。影响肌肉耐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完成这些练习的负荷强度及重复次数或时间等。应根据各专项的要求,练习的方法可以采用动力性练习,也可采用静力性练习。对于耐力性运动专项,似乎与负荷强度大小关系不大,而与重复的次数或时间有着密切关系。即以小负荷强度,坚持较多的重复次数,也可以使肌肉耐力得到发展。所以发展肌肉耐力的原则是让运动员坚持达到再不能继续的极限次数为止。但是,在训练中应有一定强度要求,这是因为要有一定的负荷强度,以免由于负荷时间过长而浪费时间。在训练实践中常用中等负荷的强度,即能坚持重复13~18次练习的负荷。据有关资料,用最大力量的四分之一以下的负荷进行力量训练时,参与工作的是红肌纤维,影响着耐力的发展。
根据各项肌肉工作的性质与方式不同,肌肉耐力练习的负荷特征也不同。具体安排可参考力量训练部分。
运动员承受某一负荷强度的重复次数,在某些情况下与本人力量有关。如用较大负荷训练时,力量较大的运动员要比力量较小的运动员完成的重复次数要多;用力较小的负荷训练时,完成练习的重复次数多少与本人的力量关系不大。
肌肉耐力训练,一般要在提高循环系统机能和呼吸系统机能的基础上进行。因为肌肉耐力的发展与肌肉毛细血管网的扩展程度有很大关系。因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机能的提高,肌肉毛细血管网扩展,有利于肌肉耐力的发展。
四、发展耐力的素质的具体方法
在发展耐力素质时,一般注重肌肉耐力,有氧、无氧耐力的训练。以下根据教学训练的体会,提供一些发展耐力素质的方法,供教学训练时参考。
(一)肌肉耐力练习
肌肉耐力练习的内容与力量练习大致相同,只是负荷的强度较小,练习持续的时间、反复次数要长与多些,具体练习应针对各运动专项的特点、要求,选择不同的练习、持续时间(或重复距离、次数)以及强度的要求。
常用的练习有:
1、1分钟立卧撑
撑由直立姿势开始,下蹲两手撑地,伸直腿成俯撑,然后收腿成蹲撑,再还原成直立。每次做1分钟,4~6组,间歇5分钟,强度为50~55%。要求动作规范,必须站起来才算完成一次练习。也可以穿上沙背心做该练习。或做立卧撑接蹲跳起,则强度稍大,做30次为一组,组间歇为10分钟。
2、重复爬坡跑
在15度的斜坡道或15~20度的山坡上进行上坡跑,重复5次或更多些,跑距250米或更多些,间歇3~5分钟。强度为60~70%。也可根据训练目的决定强度,可以心率控制运动强度,也可穿沙背心进行。
3、连续半蹲跑
成半蹲姿势(大小腿成100度角左右),向前跑进50~70米,重复5~7次,每组间歇3~5分钟,强度为60~65%,不规定速度,走回来时尽量放松,在进行下次练习前,可做15秒贴墙手倒立。
4、连续跑台阶
在高20厘米的楼梯或高50厘米的看台上,连续跑30~50步,如跑20厘米高的楼梯,每步跳2级。重复6次,每次间歇5分钟,强度55~65%。要求动作不能间断,但不能规定时间,向下走尽量放松,心率恢复到100次/分钟时可开始下一次练习,也可穿沙背心做该练习。
5、沙滩跑
在沙滩上做快慢交替自由跑,每组500~1000米,也可穿沙背心跑,速度变化和要求可因人制宜,做4~6组。组间歇10分钟,强度为50~55%。
6、逆风跑或负重耐力跑
遇飓风天气(风力不超过五级)可在场地或公路上做持续长距离逆风跑,也可做1000米以上的重复跑,重复次数4~6次,间歇5分钟。强度55~60%。可穿沙背心进行负重耐力跑,要求与间歇同。
7、原地间歇高抬腿跑
原地或前支撑做高抬腿跑练习。每组100~150次,6~8组,每组间歇2~4分钟,强度为55~60%,要求动作规范,不要求时间,但动作要不间断地完成,也可负重做练习,但每组练习次数及组数可适当减少。
8、原地间歇车轮跑
原地做车轮跑,每组50~70次,6~8组,组间歇2~4分钟,强度为50~60%,也可扶墙借助支撑物完成

Ⅵ 有没有体育课上可以玩的小游戏(准备活动)

1、齐心协力(拔河)

每比赛组12人,共4组。每对抽签后通过比赛,胜者比出1、2名,负者比出3、4名。

Ⅶ 体育运动太枯燥有哪些体育游戏让你欲罢不能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知道,在体育课上,学习速度的质量是非常枯燥的。对于教师来说,速度素质课程设计难度大,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少,使得课堂内容相对简单。对于学生来说,运动速度的质量很难,付出太多,提高缓慢,使得很多学生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在最近一年的课改实验中,我改进了一些游戏项目,用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跑步能力。跑步起到了促进集体合作、朋友伙伴结合、个人价值在集体中体现的作用。

目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跑步只是手段,提高学生的耐力才是教学的目标。在课堂上,只要有利于受教育者提高心肺耐力,一切有效手段都可以大胆尝试。通过四种不同的锻炼方法,学生们提高了对速度素质锻炼的兴趣。根本原因是把握孩子的玩耍心理。让学生在中学玩耍,享受学习。课堂内容渗透到游戏中,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掌握技能。为什么不可以?作为体育教师,我们需要有一双发现乐趣的眼睛,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融入到运动中,把运动带来的快乐传递给学生。

Ⅷ 求发展儿童 少年速度 力量 耐力的体育游戏


力量锻炼法 哑铃
耐力锻炼法 长跑
速度锻炼法 短跑
爆发力锻炼法短跑
13岁太小了,不要超负荷,不然影响成长!16岁以上安全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221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663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120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169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570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857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509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736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618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