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玩游戏上瘾怎么办
Ⅰ 青少年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
1 青少年爱上网络游戏通常有三个心理原因 1.1 学业压力重。 学校有无数的课要上,数不清的作业要写,课后还有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等着参加。每天除了学习还要面对当下,甚至几年之后的升学压力。而与此相比,网络世界中却是一个非常宽松的虚拟世界,孩子可以在其中不受约束,放开他自己,忘掉眼前的烦恼。 1.2 学业不成功。 学习是需要花费功夫花费时间才能看到结果的事情。而网络游戏却是可以当下就能升级,取得一场“战役”的胜利等等。当孩子在学业中总是处于落后的状态,加上老师家长的严格管教,孩子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网路虚拟世界中,在其中去体会成功的快乐,实现自我的价值。 1.3 家中无交流。 父母忙于工作或是父母关系不合,导致与孩子的交流很少。这样家庭的孩子不懂得怎样和他人沟通,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缺乏伙伴,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一旦有了这方面需求,就只会求助于网络,寻找朋友,来弥补自己孤独、自卑和抑郁这部分情感。 2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 2.1 改善家庭环境是首要任务 要防止孩子沉迷网瘾问题, 首要的就是改善家庭环境,“父母应当努力建立和谐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改善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教养方式,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尊重和鼓励,善于发现并欣赏孩子的优点,并及时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此同时,还需改变只用学习成绩评价孩子的“单一评价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 2.2 给予孩子的个性以发展空间 当个性化的情感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时:不同年龄段、性别、性格的孩子,面对各阶段的成长任务,还有更个性化的精神需要,如好奇与探险、勇气与担当、自信与成就感等。如果一个充满冒险精神追求刺激的男孩过着单调和一成不变的生活时,网游世界自然显得精彩无限。所以,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之外,还应该在周末与假期的时候带领男孩子去爬山,去附近冒险。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能够获得更大的乐趣,就能够自然而然转移自己的网瘾。 孩子爱上网络游戏的原因与应对方式,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希望父母们多在工作之余多关爱孩子们的生活,正确引导孩子们走上健康之路。
Ⅱ 孩子沉迷于网络电子游戏,那么,青少年玩游戏上瘾家长该怎么教育呢
中学生沉迷游戏的问题很容易解决,因为一般初中的孩子在12-15岁之间比较听话。 孩子上高中后,家长要纠正孩子的网瘾真的很难。如何教育沉迷游戏的青少年:
首先,父母兄伏要狠心,不要再溺爱孩子。孩子是自己的,他不愿意打、骂,也不愿意让孩子受委屈。 这种想法存在于很多家长身上。 但这种思维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 该打的时候打,该骂的时候骂,该教的时候教。家长纠正孩子任性的行为。现在的孩子不吃苦,猛旅不累,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懂得同情,不懂得感恩父母,不懂得感恩 不懂得感恩别人,他们认为一切都是对的。 这种认知也是极其有害的。
最后,为孩子寻找新的寄托。孩子精力充沛,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但现在很多家庭,大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带孩子出去玩。 很多孩子觉得课余时间在家无所事事,所以沉迷于游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应该寻找其他的爱好。 因此,父母通常可以关注孩子的兴趣,为孩子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享受快乐。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要有耐心和冷静。 家长也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在业余时间做一些优雅的活动。
Ⅲ 孩子十三岁了,玩游戏上瘾了,怎么办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一个初二的孩子天天玩手机打游戏,经常逃课躲在宿舍玩,最后校方叫来家长把孩子带回家去,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为这孩子荒废大好的年华而沉迷游戏感到惋惜。
三、灌输思想、培养兴趣
初中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认知,是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的最佳时候,家长可以乘机给孩子灌输一些沉迷手机有害的思想,让孩子自己懂的控制自己玩手机,合理地玩手机。
此外,家长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很多孩子沉迷手机就是没有感兴趣的事情,导致无聊才玩手机的,所以家长除了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之外,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之后都不知道自己喜欢啥,该干什么,在人生路上迷上方向。
Ⅳ 孩子游戏成瘾怎么办
手机的普及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中手机游戏堪称孩子的“精神毒药”,一旦迷上了就无法自拔,进一步影响健康和学习成绩,这让很多家长很是无奈。
那到底怎么帮助那些已经沾上游戏瘾的孩子,从游戏当中拉回到现实呢?我们总结了四个方法!
1、让孩子清晰地认识到游戏上瘾的危害
游戏成瘾是一种危害不亚于酗酒和赌博成性的心理疾病,有些孩子一打游戏就废寝忘食。有人发展到每天起床便莫名其妙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和食欲不振。所以我们家长要让孩子清晰地认识到玩游戏的危害。
4、合理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可以将孩子从游戏中暂时脱离出来,比如带他去参加户外活动,像拓展CS活动之类的,让孩子远离虚拟时间,重回真实人间。如果方便的话,家长也应该一起参与进去,既可以加深亲情关系,还可以让孩子放下对你的戒备,不再把你当敌人。
Ⅳ 青少年沉迷游戏怎么办(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
“安全上网,守护健康——青少年网游沉迷危害与对策”研讨会召开
提起网络游戏,沈女士就揪心。初二的儿子平时住校,周五回家第一句话就是“手机呢?”之前儿子还是很喜欢阅读,也喜欢运动,但是接触网络游戏之后,基本不出门,也不再看书,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全都拿着手机玩游戏。“玩游戏对孩子视力和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我们做 家长的该怎么办?”
如何“安全上网 守护健康”? 5月30日,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报刊社宣传策划中心联合主办的“安全上网,守护健康——青少年网游沉迷危害与对策”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针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沉迷危害与对策进行研讨,旨在形成家、校、社合力,呼吁国家相关部委加大对网络游戏监管力度,促使游戏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网络游戏,一种新的精神鸦片
研讨会现场播放的两则新闻短片让人触目惊心。一位15岁少年玩手机游戏和母亲发生争吵,情急之下,用剪刀刺伤母亲,因害怕,站在17层楼的外墙要跳楼,救援人员安慰了4个小时,才成功救下。还有一位留守儿童找爷爷奶奶要钱玩网络游戏,爷爷奶奶不给,就手拿两把菜刀要杀死爷爷奶奶。
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心理咨询师彭鑫介绍说,电脑时代网络沉迷主要是色情信息危害,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网游便于上手,隐蔽性更强,更容易沉迷。目前在在未成年人的网络成瘾因素中,游戏成瘾占到82%,网络游戏已成为未成年人面临的主要网络危害。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人口达4.42 亿,中国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呈日益低龄化趋势。15—18岁青少年中近80%首次触游年龄在14岁及以前,11—14岁青少年中45.0%首次触游年龄在10岁及以前,6—10岁的青少年中有约16.6%首次触游年龄在5岁及以前。玩王者荣耀的小学生就有1000多万人。而根据苹果Appstore对《王者荣耀》给出的评测结果是17+,说明该游戏不适合17以下用户购买。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院教授李玫瑾用“精神鸦片”来形容网络游戏。李玫瑾说,网络游戏完全不同于网络出现之前的任何一款玩具和游戏,在线游戏为连续升级提供了巨大便利,网络游戏制造商也从网络中发现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多数网络游戏在网上都有持续时间和晋级要求,参与者想要赢得胜利,必须拥有相当级别的武器,而相当级别的武器则必须与持续的“在网时间”密切结合。“网游握谨让沉溺其中的人不再感受时间的煎熬,不再觉得无聊,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这里都可以实现,于是网游几乎成为一种精神鸦片,让许多面临现实烦恼的人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李玫瑾说。
网络成瘾是一种逃避和替代行为
结对帮扶困难留守儿童,是江苏金湖县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坚持的传统,可是2017年6月的一次活动中,团委书记孙文峰结对帮扶的一名小学生塞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不喜欢你们带来的东西,我想要一个可以打王者荣耀的手机,或者以后你们给我钱……
这件事,触动了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大龙。王大龙到山东临沂比较偏僻的山区调研,发现那里的孩子都用手机玩游戏,是打工的父母给他们买的,爷爷奶奶管不住,也不会管。王大龙调研的北京某民办小学一个班有35人,15人玩王者荣耀。
王大龙说,网游是一种电子海洛因,不仅在心理上,而且在身体上对孩子也是一种摧残。沉迷网络游戏影响学业发展,网上阅读思维浅薄,生活越来越碎片化;影响身心健康,上网、游戏等使得注意力涣散;诱发青少年犯罪,网络游戏里暴力血腥的场面不时出现,青少年自制力、判断力较差,容易误入歧途。王大龙希望把孩子们从网络游戏中拉回来。
网络成瘾有哪些症状?彭鑫说,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是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者超过3个月。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怒等反应。符合以下5种情况敬哪中的1种,就属于网络成瘾: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和社交活动;将使用亮皮码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者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李玫瑾认为,未成年人网瘾的表现有:不管遇到何种情况,每天生活只想做这一件事,失去对其他生活的追求和兴趣;为上网可以变更、放弃其他重要的人生任务或者时间表,包括上学、上班、睡觉甚至吃饭。即使暂时离开网络,脑中仍然浮现与网络内容有关的画面,生理功能紊乱,相应的心理异常。“网络成瘾是一种逃避和替代行为。”李玫瘾说。
李玫瑾认为,网瘾的成因与快乐感有关,能感受到快乐;也与性格缺陷有关,包括性格、习惯、互动方式、自控方式和亲子关系;还与年龄有关,与人在14-16岁的困惑、压力有关。成瘾是一种逃避和替代行为,但发生的源点不在外界,而在自身,包括兴趣狭窄;目标单一:成长中的人生路就只有中考、高考;性格不良,缺乏自我控制力的培养;逃避压力等。
网络成瘾背后的亲子关系亟待重视
说不听管不住的问题,李女士已经头疼很长时间了,有段时间她看见手机就生气,因为母女俩天天因为手机问题吵架。初一的女儿吃饭、上厕所和刷牙都拿着手机,不是玩游戏就是看视频。“做作业的时候,左边放ipad看电影,右边放手机听歌,还看看别的。”李女士说,“孩子叛逆心比较强,硬来,孩子不愿意;顺着孩子,家长不舒服。孩子有没有自控能力,我们家长挺困惑的。”
作为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心理咨询师,彭鑫治疗过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从16岁在家一直待到26岁。16岁中考之后,考上了唐山最好的学校之一——唐山一中,后来和老师闹了矛盾回家,游戏上瘾,最后发展到每天只干三件事:和父母一言不合就砸东西、玩网络游戏、喝酒。
彭鑫治疗的案例里面大概有1/4的孩子都因为父母切断网络,跟父母产生非常大的冲突,有的甚至拿刀砍,拿东西砸,因为网络游戏玩多了,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就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也有网瘾学生和彭鑫说,除了网络游戏,自己在其他地方找不到那种网游的乐趣。
彭鑫认为,网络成瘾也与青春期心理发展变化有关,青春期学生情绪戏剧化,叛逆性强,好奇心重,渴求自主,情感脆弱,自控力下降,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容易沉溺于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体验刺激、惊险的过程,获取支配及成就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研究所所长孙宏艳专门对网瘾高危人群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做了大量的数据调查,数据显示,网瘾高危人群的几个特点是:初二、高一、高二是危险期;经常在网吧或用手机上网 ;课余时间大多独自一人;节假日多在网上打发时间;对现实生活更不满意;对未来更悲观;人际关系相对较差;不被理解,不善沟通;感到孤独,不善交往。家庭特征则是:粗暴、溺爱或者放纵;父母与孩子交流较少;亲子活动较少;父母不上网则家中不能上网;父母反对孩子上网。
孙宏艳说,易沉迷网络的孩子,多数是缺乏温情教养方式的孩子;不会应对压力的孩子;缺乏社交能力的孩子和自我认同度低的孩子。
拒绝不良网络游戏,还未成年人一片网络净土
“小孩子为什么要玩游戏?他可能在追求一种‘升级’。人生跟游戏是一样的,你要告诉孩子,你在游戏中可以反复升级,在生活中的升级是没有第二次的,为什么学技能?就是将来到社会上能有‘大招’。”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
朱巍说,自己亲眼见到有人从成绩很好,一瞬之间,变成另外一个人,从形象、神态。比比皆是,游戏害人。游戏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但现在的大环境也让家长有时候无能为力。朱巍建议,应加强平台责任,落实实名制,如果是未成年人注册,未成年人的充值行为,家长作为监护人是可以否认的。
“小孩子等爸爸妈妈睡了,凌晨躲在被子里玩游戏,家长知不知道?”朱巍说,韩国国会出台一个法案,禁止青少年深夜玩游戏,在晚上12点到凌晨6点,后对未成年人网游强制断网。我们也可以参考禁止未成年人玩游戏。朱巍算了一笔账,对未成年人一刀切不玩游戏,游戏公司来并不损失什么,因为游戏公司赚的大部分的钱,来自于成年人玩的游戏。未成年人本身没有钱,很少有家长支持未成年人玩游戏,所以把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市场切掉之后,游戏公司还留了一大块肉,社会责任还变好了,何乐而不为?
朱巍也认为,治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需要家长、社会、学校、媒体等的多方努力。
孙宏艳建议,把电脑放在客厅;让孩子有3-5个好朋友;给孩子一个具体的目标,把大目标化成小目标;给孩子的手机功能越简单越好;尽可能陪孩子一起上网;找出孩子的优点,哪怕只有一条也要大力弘扬;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不能缺席;每天花点儿时间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的业余时间;了解孩子的朋友;教孩子几招和大人交往的技巧;培养一两项家庭的共同运动;和孩子一起做家务;理智地支持孩子上网;帮孩子培养一两种爱好或特长。“家庭应成为预防网络沉迷的第一道防线。”
王大龙建议,学校应该拥有更多的管理权,不能只增加责任,更要赋予学校和老师更多的管理权限,允许学校禁止中小学生上课使用手机;允许老师没收、暂扣学生手机;学校和老师应当拥有对违规学生采取强制手段的权利,允许学校出台规范学生使用手机、ipad的校规。
王大龙也建议,家长和孩子商量,订立铁的规矩。同时,也应该发挥媒体责任,加强预防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舆论引导和监督。
与会专家组同时发布了《拒绝不良网络游戏,还未成年人一片网络净土》倡议书。专家在倡议书中建议,始终把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未成年人安全放在首位;企业不为经济指标、经济效益而忽略甚至损害未成年人的权利;媒体应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的舆论引导与监督。国家各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相互配合,制定保障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应不断完善网络游戏的监管机制,严格网络游戏的审批制度。游戏生产商或服务提供者应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坚持社会良知与商业效益的统一。(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张春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