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游戏论是什么

游戏论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2-04 06:53:34

① 经典的游戏理论主要解释的是什么

游戏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森提出的一套新异的媒介观,观点是把媒介当做玩具。

斯蒂芬森集中探讨了传播的游戏性质。他先将人类的所有行为分成工作与游戏两种。他说:“工作是对付现实,是谋生,是有产品的。相反,游戏基本上是没有产品的除非是提供自我满足。”

与此相应,他又分出两种传播:一种是工作性传播,比如下达命令;另一种是游戏性传播,比如相聚闲聊。

游戏理论的内容是指与其把媒介当成工具,不如把它视为玩具,人们摆弄媒介与其说是出于功利的考虑,不如说是为着游戏的目的。

(1)游戏论是什么扩展阅读:

斯蒂芬森把大众传播视为游戏性的传播,即人们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就像儿童玩过家家一样,主要在于消遣娱乐,以便把自身从成人化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

斯蒂芬森的这一新奇理论,揭示了媒介另外一种重要而一直被忽略的性质,诚如施拉姆所言:”人们一旦接触了这种构想高超的理论之后,就再也不可能忽视传播的玩耍—愉快因素的重要意义。“

斯蒂芬森的游戏论很有独到之处,不过未免矫枉过正。他把传播的游戏性、媒介的玩具化过分夸大,使之超出正常的界限。媒介诚然有玩具的意味而不纯属工具,大众传播确有游戏的成分而不仅是工作。但是,从总体上看媒介还是工作性的而不是游戏性的,大众传播还是功利性的行为而不是玩耍性的活动。

② 现代游戏理论的种类有什么

现代游戏理论的种类有:剩余精力类、松弛类、生活预备类、生长类、复演类、成熟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出现的游戏理论,更多地把游戏看做是个体的人的行为,试图在个体发展的理论框架中解释和讨论什么是游戏、为什么游戏等问题。

典型代表为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结构游戏理论、唤醒理论、元交际理论等。

意义与不足:

斯蒂芬森的游戏论很有独到之处,不过未免矫枉过正。他把传播的游戏性、媒介的玩具化过分夸大,使之超出正常的界限。

媒介诚然有玩具的意味而不纯属工具,大众传播确有游戏的成分而不仅是工作。但是,从总体上看媒介还是工作性的而不是游戏性的,大众传播还是功利性的行为而不是玩耍性的活动。

③ 中国当代的游戏理论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什么

中国当代的游戏理论有三点,代表人物为弗洛伊德。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也有潜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游戏使儿童能逃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发泄在现实中不被接受的危险冲动,缓和心理紧张,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现实的环境。

埃里克森则从新精神分析的角度解释游戏,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自己的精神创伤。这一理论已被应用于投射技术和心理治疗。

2,认知动力说。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儿童在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即同化。

他还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儿童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通过身体动作和摆弄、操作具体物体来进行游戏,称为练习游戏。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发展了象征性功能(语词和表象),就可以进行象征性游戏,他能把眼前不存在的东西假想为存在的。以后,可以进行简单的有规则的游戏。真正的有规则游戏出现在具体运算阶段。


3,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各种文化和亚文化对不同类型行为的重视和奖励,其差别将反映在生活于不同文化社会的儿童的游戏中。

④ 认为游戏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游戏理论是什么说

是生活预备说。

生活预备 说 (instinctive preparation theory of play) 19世纪德国学者格鲁斯(K.Groos)以自然选择理论为基础,从公益角度提出来的。亦称能力练习说(practive or pre-exercise theory)。他认为,游戏具有生物适应的机能。

剩余精力说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游戏的价值,自然发明的游戏并不是无伤害地发泄剩余精力的途径,而是为今后严肃的生活作准备。游戏是对与生俱来的但不完善和不成熟的本能行为的练习。小动物游戏是由于游戏在生存斗争中是有用的,它能帮助小动物适应未来的生活。

关于幼儿游戏有不少经典理论,比如“复演论”“生活预备说”。我曾身处中外幼儿不同的游戏场景,发现幼儿在教师预设或创设的环境中还真验证了这两种学说。

起源说:

游戏的“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提出的。霍尔认为游戏实际上是对先祖生活的回忆。在游戏中,孩子用的每一个词和每一个动作都是由遗传得到的,所以孩子是在复演先祖的活动,即用概括、简略的方式重复先祖的生活或活动。

在人类社会初期,教育和生产生活本是融为一体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教育逐渐从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学生。这本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教育与生活渐行渐远。




⑤ 学前游戏论名词解释角色扮演

一、“学前游戏论”:就是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体会生活、得出结论、受到教育或明白某种道理。

二、“学前游戏论”内容:

1、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2、机能性角色:这是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有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动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

3、游戏内容: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

4、游戏形式: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5)游戏论是什么扩展阅读:

主要课程:

本课程以教育学、心理学、人类文化学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全面的阐述儿童游戏的涵义与本质,儿童游戏的理论、研究概况与发展,游戏的类型与结构功能,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游戏观、幼儿园游戏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基本技能,确立科学的游戏观、儿童观、教育观,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⑥ 美术理论中的游戏论

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发生的真正动力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
代表人物、代表作:希勒(德)《美育书简》 斯宾塞(英)
游戏说又称为“希勒——斯宾塞理论”
评价:游戏说强调了游戏冲动、审美自由与人性完善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原始美术
的审美发生具有重要价值。游戏论中关于动物过剩精力的发泄与游戏之间关系的论述,对
于我们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人的本能冲动和需要对美术发生的作用也有启发性。但仅凭游
戏活动本身是产生人类社会的美术的,它应另有动力和根源,那就是人类的劳动实践。因
此,游戏论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理论。

⑦ 游戏论中的放松说是什么

游戏娱乐放松说是指游戏理论的一种。19世纪德国哲学家M.拉扎勒斯提出,20世纪初哲学家帕特里克扩展。M.拉扎勒斯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力过剩而是源于精力不足,是艰苦劳动的补充,具有解除艰苦带来的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的功能。

帕特里克指出

游戏源于放松的需要。劳动,特别是紧张的脑力劳动给现代人带来了严重疲劳。游戏可使人从紧张的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儿童热衷于阅读有关动物的书籍,玩有关动物的游戏是原始人以野生或驯养动物为生的反映,游戏是由种族习惯和种族记忆发动的。

⑧ 《国际象棋》的游戏理论是什么

世界上的几大棋类( 围棋、 中国象棋、 国际象棋、 将棋)都与该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国际象棋所反应的政治制度是西方的封建社会。与其他3种棋类相比,国际象棋政治色彩更加浓郁:

首先,反应出的社会等级性更加明显,棋子名称与社会阶层挂上了钩——比如:主教、 骑士等。


⑨ 简述传统的游戏理论

简述传统的游戏理论如下:

早期的传统理论 :霍尔—复演说: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席勒—精力过剩说:游戏作为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学习理论 • 桑戴克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 中国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法,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

热点内容
绝地求生未来之役比赛为什么进不去 发布:2023-08-31 22:07:08 浏览:1364
dota2位置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2:00:04 浏览:806
lol电竞是什么样子 发布:2023-08-31 21:58:40 浏览:1261
绝地求生八倍镜的那个圆圈怎么弄 发布:2023-08-31 21:58:31 浏览:1343
lol龙龟一个多少金币 发布:2023-08-31 21:55:07 浏览:712
王者如何改游戏内名称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002
游戏主播打广告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682
绝地求生如何免费拿到ss7赛季手册 发布:2023-08-31 21:52:13 浏览:883
pgg是哪个国家的战队lol 发布:2023-08-31 21:52:07 浏览:756
一个人的时候才发现游戏很没意思 发布:2023-08-31 21:49:24 浏览: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