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网络游戏怎么沟通
㈠ 孩子迷恋网络游戏,家长应该怎么办
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有时间就开始玩手机,沉迷网络游戏,一刻都停不下来,不分白天黑夜。家长的天天说、天天骂都没有用,真是不知道怎么办了?因此,在这个阶段,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需要关注几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要问清楚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孩子追求的是游戏胜利的成就感还是与网络朋友交流的满足,或者是单纯的消磨时间?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家长在现实生活中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替代品。找到合适的替代品很难一蹴而就,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
其次,家长要和孩子商定每天接触网络的时间和时长,并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双方签订“协议”。慢慢缩减孩子与网络接触的时长,并与孩子协商好提醒他的方式,并确认违反协议后孩子要接受的惩罚。比如,超过当日上网时长需将手机上交一天等。书面协议必须让孩子有深深的认同感,应当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时对协议进行补充或修改。必须提醒的是,家长单方面的规定可能会适得其反。
最后,家长还要经常和孩子交流感受。他律是自律的必经阶段。他律过程中,孩子必然会挣扎,此时一方面需要他明白自己不会被家人放弃,另一方面也需要给孩子做心理疏导。家长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正面孩子问题的反复、脱瘾过程的曲折,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
㈡ 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怎么沟通
1、父母需要特别想通一点:没有哪个孩子是立志要成为网瘾少年的。即使是游戏成瘾以后,许多孩子内心也是十分矛盾痛苦的。因为玩游戏耽误学习,面临家长老师的责备,同学的疏远,其实孩子内心是痛苦的,是想摆脱网瘾的。但是长时间玩游戏之后,这种行为已经习惯化了,自动化了,要改变起来十分不易。实际上很多孩子也尝试过不玩游戏,但有时坚持了两三天,又开始玩起来。这并不代表孩子不想改变,或者是意志薄弱不能改变,而恰恰说明孩子想改,而且也准备改,但遇到一些困难暂时没有实现。因此,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到孩子的两难的处境,明白他们矛盾的心理,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催逼。
2、父母要想通什么是孩子的基本需要,什么是欲望。人生在世总有需要,但需要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基本需要,一类是过度的需要,又可称为欲望。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是许多心理障碍的根源,其中也包括网络成瘾。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基本需要一定要充分满足!那孩子究竟有哪些基本需要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我们的基本需要有:生理需要,即要吃饱睡暖;安全的需要,即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有基本的保障;爱和归属的需要,即需要有人理解自己,悦纳自己;尊重的需要,即需要得到自己和别人的认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找到自己此生的意义所在。简而言之,孩子需要归宿感,成就感,愉悦感,和意义感。这些基本需要如果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孩子往往会转而求之于虚拟的世界,沉迷于网络之中;相反,如果这些基本需要能在现实生活得到满足,那么孩子对网络世界的依赖会逐渐减轻。因此,与孩子沟通时需要了解孩子在现实生活的状态,是否有些基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并从孩子以前的经验中寻找能带来归宿感,愉悦感,成就感,和意义感的事情,引导孩子一起参与。
㈢ 怎样与沉迷游戏的孩子沟通 与沉迷游戏的孩子沟通的窍门
1、亲子沟通。家长尝试和孩子像朋友般交流协商,开展关于沉迷游戏问题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例如可以了解孩子在玩什么网络游戏,可以和孩子分析这类游戏是否真的好玩。促使家长认清孩子存在的问题,认清自己在子女网络依赖形成和戒断过程中的作用。
2、培养新的爱好和习惯,转移注意力。在戒除某种习惯时,这种习惯仍有很大的诱惑力,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需要用一种新习惯来替代老习惯所产生的满足感。注意培养新的爱好和习惯。
3、尝试控制。家长和孩子协商制定计划,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若孩子在玩游戏长时间不肯停下来时,可尝试提前5-10分钟与孩子商量任务结束后就不再玩了,千万别强行终止游戏,以免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1、让孩子正确的认识游戏。作为家长一定要记住要尽可能的选择用正确的方式和态度来应对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孩子才能够获取更好的收获。如果孩子特别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话,那么爸爸妈妈就应该选择用正确的方式来应对,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孩子本人就能够获取更好的成就了。如果爸爸妈妈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沟通的话,那也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一下问题。
2、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因为有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纰漏。如果爸爸妈妈能够选择用正确的方式和孩子沟通的话,那么小孩子也就能够选择用正确的方式来成长了。爸爸妈妈要教会孩子,让孩子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孩子就不会总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了。
3、要告诉小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坏处,要让小孩子认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孩子自然而然的也就能够被教育好了,所以说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端正心态,不要总是指责孩子,要尽可能的贴近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并且给孩子带来一些正向的引导。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是非常有用的教育方式。
㈤ 沉迷游戏如何和孩子交流
1、跟他好好得谈谈。既然不忍心没收他的全部电子产品,那么作为家长的你需要做的就是找个时间两个人坐下来安安静静的好好谈谈,至于谈什么话题嘛,比如人生理想啊,未来的打算啊等等,你也可以给他讲讲一些励志的事例啦,总之就只要别和游戏沾边就行了。
2、有空就带着他去图书馆看书。作为家长既要赚钱养家又要照顾孩子,可以说很辛苦,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打算,让他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那么即使没有时间也请挤出点时间来带着孩子去图书馆看看书,以身作则,时间长了,慢慢他就会不自觉得喜欢上看书,当然这个方法时间周期比较长,主要是看家长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你坚持住了,那么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3、多带着他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网络游戏世界只不过是个虚拟的世界罢了,孩子之所以会沉迷在游戏的世界里说白了就是因为平时很少出去走动,不了解这个现实世界的美好,而作为家长你需要做就是多带自己的孩子到外面去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例如一些小长假了可以带他去旅游什么的。
㈥ 孩子现在每天都打游戏,有时候甚至熬夜玩,怎么和喜欢玩游戏的高中生沟通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变化也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和玩耍。 越来越多的孩子放弃户外活动,沉迷于各种手机游戏。 更可怕的是,他们在虚拟游戏中无法控制自己的时间,甚至不吃不睡。 他们封闭自己,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不愿与父母沟通。
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危害:
1.浪费时间。 如果沉迷于游戏,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就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
2.是影响身体。 如果沉迷于游戏,长期低头,影响颈椎健康。
3、睡眠不足,生活不规律。 如果沉迷于游戏,晚上会长时间看手机,影响睡眠。
4.减少与其他工人交流的机会和时间。 如果长期沉迷于游戏,会减少与家人、同学的交流和交流机会,影响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
㈦ 孩子沉迷手机和网络游戏要怎么办 孩子沉迷手机和网络游戏应该怎么办
1、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使孩子意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性,从而对症下药。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关爱孩子,多陪伴孩子,使孩子得到情感支持,让他们能释放压力,排除孤独。
2、定期与孩子谈心沟通,让孩子打开心扉,诉说烦恼,对他们在生活中产生的问题给出建议和疏导,比如在每天晚上的时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就可以去对当天发生的事情产生的困惑,做一个总结或提问,以此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3、客观看待网络,不要因为害怕孩子网络成瘾而强行禁止孩子接触网络和电子产品,这会更加激起亲子矛盾,家长可以将电子产品手机、游戏机等放置于公共区域,比如客厅书房,避免孩子躲在自己房间里无节制地偷偷上网,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制定一个网络使用时间计划表,并对孩子的网络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监督,以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并使孩子合理安排自己上网时间。
4、家长需要以身作则,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发现发展新的兴趣,减少对电子产品的沉迷,一起参加健康的娱乐活动,和孩子一起科学合理的利用闲暇时光,比如踏青,运动。
㈧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该怎么和他说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该如何和他说
1、增进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看待游戏的不同是我们可以寻找问题解决办法的出口。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玩游戏的原因,清楚孩子的真正需求。如果面对孩子玩游戏,家长只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去批判,肯定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建议家长学会换位思考,走进孩子的内心,或许会发现你所不知道的孩子。
2、促进与老师的交流。通过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交友等情况,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上网原因,并利用学校助力,预防网络成瘾问题。
3、家长要树立好榜样。家长在家闲暇时间一直玩手机,但是却要批评劝导孩子不要玩手机,你觉得孩子会听吗?相信还有不少孩子会反驳道“你也天天玩手机,你凭啥叫我不玩”。是的,或许家长还会各种狡辩,恼羞成怒。但扪心自问,如果一个大人都不能/不愿轻易改变的行为习惯,怎么可能让孩子轻易改变。
4、家长要明确好自身的责任。未成年游戏的预防保护需要多方的合作,未成年人、家长、学校、社会、游戏公司等。家长作为其中的一环,首先需要明确好自身的责任,履行好监管责任,而不是只指责游戏公司、国家相关监管部门。
㈨ 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怎么劝说他比较合理
1、做好表率
研究发现:如果家长爱读书看报,孩子的成绩也会很优秀。我们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以父母为榜样学习。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玩游戏,孩子也会跟着效仿;强制性规定也会遭到孩子的驳斥:为什么你可以玩,我就不可以?因此,想要孩子理性对待网络游戏,家长要做好表率,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帮助孩子制定计划
人都有惰性,大人和孩子都不例外。但相较于认知不足、自律能力差的孩子,大人更具逻辑和理性。所以家长要辅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玩游戏的计划,如果孩子认真执行要有所奖励。也可以像主持人董卿学习,不把电子设备带进卧室,能防止孩子睡前玩游戏损害视力、影响睡眠,也能利用在这个时间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促进亲子关系。
3、增加亲子互动和陪伴,转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缺少父母陪伴、感到无聊”是很关键的一点。父母要抽出时间和孩子进行简单的交流,分享彼此的趣事和烦恼;带孩子做一些亲子运动,如跑步、打乒乓球等;假期组织家人户外旅游或者野炊,引导孩子走出游戏,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
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套路来帮助孩子戒掉游戏瘾的办法,虽然是有效的,但是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家长就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
比如:把对孩子成绩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本身,那么孩子在很大概率上就不会从游戏里找存在感。
因此,孩子对游戏有瘾折射出来的其实是亲子关系的疏离,希望家长们都能够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