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ig不打dota2了
㈠ 刀塔2的IG成為Ti8上第一支被淘汰的中國隊,他們的問題到底在哪裡
問題主要還是出現在戰略的情況上,IG在剛開始比賽的時候,策略和指揮都是有目共睹的,可是在今年,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在策略上老是遭到前所未有的阻礙。而且今年的Ti邀請賽上,iG戰隊在和Winstrike的BO3加賽中,再次被打了個2:0,直接淘汰回家,而且這兩局比賽線上都被打得很慘。另外一個被淘汰的戰隊則是南美榮耀paiN Gaming。
但是我覺得IG並沒有什麼過度的難關,最為主要的就是因為戰略的問題,只要IG將這點缺陷改善,想必肯定能更上一層樓。不知道這樣的回答,能否解決你的疑惑。
㈡ 22年比賽沒有ig
是的。iG電子競技俱樂部成立於2011年,旗下擁有英雄聯盟分部、DOTA2分部、星際爭霸分部銷漏升等。截止於2022年9月23日,根據查詢世界賽顯示,由虧老於2021年iG的積分過於低,導致2022年無緣冒泡賽以及世界賽。iG電子競搜遲技俱樂部,曾獲得了獲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也因此收獲了很多粉絲。
㈢ ig430怎麼不開直播了
為了備戰TI5。
根據網路查詢顯鋒搭示,ig430為了備戰TI5而選擇不再直播,並且430已經選擇離開ig,結束了在DOTA2游戲中的職業生涯。
ig電子競技俱樂部成立於2011年,旗下擁有英雄聯盟分部、棚消DOTA2分部、星際爭霸Ⅱ分部等。鏈基知
㈣ iG世界賽奪冠後為什麼全部離隊
iG世界賽奪冠後,六人全部離隊是為了另謀出路,換個平台突破自我。
奪冠的六人已確定全部離隊,無疑是iG電子競技俱樂部的一大損失,俱樂部要重新打造能代表出戰的新團隊。
三、世界盃奪冠六人組轉會,突破事業瓶頸期
世界盃奪冠六人組,選擇在V社團新賽季即將開始的敏感時期,紛紛轉會加入其它團隊,似乎是想藉此突破事業瓶頸期,重新挑戰自我。從總體上看,離隊後每個人都滾兆轉戰新的團隊,而不選擇重整六人組,說明都期望各自在新領域里有新的突破。
iG世界賽奪冠六人已確定全部離隊,是不滿iG長期沒安排參加賽事,希望通過轉會能有新的突破。
㈤ 英雄聯盟ig解散了嗎
英雄聯盟ig沒有解散。
ig戰隊沒有解散,自從ig s8總決賽奪冠以後阿水離隊開始,隊員們就各自去野行尋找隊伍了。雖然TheShy、Ning、Rookie、Jackeylove、Baolan還有Duke這幾位選手都離開了ig去了別的隊伍,但是ig也收納了很多年輕的選手。
但是由於沒有獲得s12的資格,所以無緣今年s12的全球比賽了。
ig戰隊簡介:
iG(Invictus Gaming)電子競技俱樂部成立於2011年,旗下擁有英雄聯盟分部、DOTA2分部、星際爭霸Ⅱ分部等。
DOTA2分部取得了第二屆DOTA2國際邀請賽冠軍、WCG2012世界總決賽冠軍、2017年DAC亞洲邀請賽冠軍等。
英雄聯盟分部取得了2011年WCG中國區總決賽冠軍、2013年IEM新加坡站冠軍、2016年全國電子競技大賽冠軍、2018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冠軍、2018年德瑪西亞杯冠軍、2019年LPL春季賽冠軍、2020年LPL春季賽殿軍。
穿越火線分部取得WCG中國區總冠軍、WCG世界總冠軍、第一屆CFS國際聯賽冠軍等。星際爭霸Ⅱ分部取得了2017年黃金職業聯賽第一賽季和第滾明三賽季冠軍、大脊告2017年黃金總決賽亞軍、2018年黃金職業聯賽第二賽季冠軍。
㈥ 韓國人為什麼不打DOTA2
韓國人並沒有不打dota2,當時ti極高的獎金吸引了韓國人,ti3前韓國游戲公司nexon代理了dota2,還舉辦了韓國dota2聯賽,ti3後韓國又開始了nsl聯賽,後來還舉辦了nism,邀請了全球八支戰隊和他們國家前四的戰隊打比賽,結果韓國俱樂部四支戰隊一分未得,獎金全部被外國戰隊拿走。最有名的是中國同福3隊(隊員由二線選手和退役選手組成)把韓國冠軍打成了3:0。
韓國三大俱樂部都有過dota2分部,並且韓國dota2比賽獎金也是比較高的,為什麼現在打dota2的韓國人那麼少?看看韓國dota2的成績,原因自己去想。
㈦ ig到底怎麼了被Tl淘汰出局!
心疼Jackeylove。
賽後淚灑采訪席,這小子在他最曼妙的職業生涯的階段心氣兒還是很足,他的求勝欲和不甘心成了這場失利之後粉絲唯一的安慰劑,很棒!
說說比賽。
這場BO5,並不是IG出了大問題,而是IG沒有解決掉他們之前隱藏的缺陷——視野問題,中上野節奏,面對針對性戰術的調整能力。
這三點,前面兩個被IG自2018年末以來的長期勝利之勢掩蓋無遺,最後一點是SKT和TL共同在本次MSI給IG現了原形。
IG大概是英雄聯盟歷屆S系列賽冠軍中最不會做視野的戰隊,他們春季賽視野率排在LPL倒數第一,MSI10小組賽每分鍾的視野數量只有3.1,也是倒數第一。在此項數值上SKT位列榜首,4.2個。
第二局裡的一個小細節:在針對Ning王的Gank路線中,TL戰隊居然在下半區河道總共布置了4個眼位。請注意,此時上路是沒有任何地圖資源的(峽谷先鋒除外),所以TL戰隊在地圖上半區只放了兩個防守眼位——一個上路河道常規防Gank眼,一個紅BUFF草叢常規防入侵眼。
從小組賽最後一場開始,SKT和TL聯手捕捉到了Ning的Gank節奏與路線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如此反復的視野覆蓋,最大化保證視野面積的優勢。
我在IG輸給SKT的比賽就提到過,IG還有一個隱患。
中上節奏。
IG有一個很可怕的怪圈——當他們上野失去優勢或節奏的時候,他們整體隊伍的運轉和局面會下一個層次,而單獨擰出來The shy 和Ning,你會發現,這倆人的節奏有很大的同軌和重合。
面對IG強勢的中上,TL打起了「太極拳」。
第一把,他們拿出了上單AD妮蔻VS瑞茲,中單塞拉斯VS辛德拉,再加上打野皇子;
第二把,他們拿出了上單塞拉斯VS妮蔻,中單發條VS瑞茲,打野挖掘機;
第或桐差三輪芹把,他們拿出了上單凱南VS納爾,中單辛德拉VS妖姬,打野挖掘機;
第四把,他們拿出了上單凱南VS維克托,中單光輝VS佐伊,打野蠍子。
細心一點你會發現,這幾個英雄的選用暗藏玄機——這也就是我們說的BP策略。面對IG強大的個人能力,TL上中野的每個位置拿出的英雄都有共性:
他們打線不輸,以至於都不會崩線。
相對IG他們的陣容更有團戰能力,容錯率更高。
最後一點,關於針對性戰術的調整能力。
看懂了IG那麼多橫掃千軍的局,世界各賽區在應對IG戰隊時的策略和宗旨更加明確——不跟你打線上,游戲前期抉擇盡量避戰,英雄選用上拿線上容錯率更高的英雄,盡管冷門如發條光輝也沒關系。
LPL春季賽Top和JDG和IG打起架來,IG兩輪6:1輕松獲勝;
G2和IG小組賽打了兩場架,兩場輸的心服口服;
SKT和IG打了一場架,16分鍾被推平。第二場他們換了招,40分鍾拿下比賽;
一個簡單的衫皮邏輯:
打IG,線上是基本打不過的,那麼我就拿線上不弱的(不至於被壓太狠);
不惜做更多的視野,切斷Ning和IG兩個上中代練的聯系和滾雪球能力;
把勝負手拖到游戲30-40分鍾的決定性團戰中,由於前期針對性策略IG中上是沒有足夠的優勢——這個優勢無法幫助他們在陣容劣勢或視野劣勢的情況下依靠個人能力,依靠操作打贏一波一波團戰的。
IG2019年來輸的這么些比賽,也基本都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