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玩dota » dota自走棋到底有多少人在玩

dota自走棋到底有多少人在玩

發布時間: 2023-03-04 13:53:16

⑴ 數十萬人沉迷下棋不吃不喝 什麼造就《DOTA自走棋》的天胡開局

卡牌千萬種,下棋第一條。

天胡轉弟弟,A牌兩行淚。

---來自玩家"棋痴·江流兒"的評論

沒錯,這里說的下棋,就是那個讓數十萬人忘記吃飯喝水拉屎,讓A牌團隊嫉妒到嘬牙花子的《DOTA自走棋》。

原因一:下棋如搓麻,爽了自己,膈應對家!

玩過麻將的人都知道,當對家握著你要胡的牌傻笑的那一刻,你犯罪的慾望有多強烈!

《DOTA自走棋》和麻將的玩法類似,所有玩家共同從一個卡牌池中抽卡,每一種卡牌的總數是有限的。因此,你不僅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卡,也能花錢買下別人苦苦等待卻求而不得的卡,養肥自己,讓別人無卡可抽。

"棋盤之上,臉上笑嘻嘻,心裡MMP的人我見得太多了,什麼巨魔騎,什麼六戰沖臉,嘴裡稱兄道弟,背後卡你幾張關鍵牌,叫爸爸都不好使!"

"下棋卡人啥感覺?就像在大熱天軍訓的學弟學妹面前吃冰棍,明明恨的牙癢癢,卻又不能對你怎麼樣!"

(把對方關鍵卡牌抽光,是高端玩家釜底抽薪的做法)

現實裡面帶微笑的老好人,棋盤上卻可能是六親不認的狠人,分分鍾抬你出門。這種現實世界與虛擬棋盤的反差,讓很多玩家將下棋視為一種精神宣洩。

自走棋元老級玩家"老夫子"私下裡偷偷告訴叨叨醬,不要低估人性,有時邪惡也會讓你上癮。

原因二:又看經營又看臉,天胡一把爽到腳指頭都抓緊了地

這款 游戲 的核心理念就是打敗其他人獲得更高的名次,獲得第一名吃雞,是每一個棋手的終極夢想。

想要在自走棋中吃雞,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字,胡!

游戲 擁有金錢量的設定,買卡、搜卡、提升自己場上的卡牌數量都需要金錢購買。回合基礎收入+利息收入+連勝獎勵/連敗補償構成了你每回合能夠獲得的金幣。

游戲 每回合結束會自動為你刷新五張新卡,想要再次刷新,就要花錢。天胡開局的人不用主動搜卡就能輕松獲得完美陣容,而那些從頭黑到腳的非酋,花光積蓄賣光血也無法獲得"發牌員"的青睞。

"每次看到那些開局兩級怪的"宅種",我都會大聲問他們一局能不能做個人!"

除了卡牌, 游戲 中卡牌英雄攜帶的裝備只能通過擊殺野怪隨機掉落。

而那些一場比賽中一個裝備都不爆的倒霉蛋,就獲得了一個尷尬的稱號。

孤兒。

"輸急眼的人總認為自己運氣不好,真正有實力的人才會運籌帷幄。"叼著煙頭的小王因為沉迷下棋決定裸辭,但這也讓他成為棋界的知名狠人。

雖然"臉"在這個 游戲 中至關重要,但中後期運營策略才是自走棋讓玩家欲罷不能的主因。

如果玩家前期運氣不好,可以選擇賣血吃連敗獎勵,甚至直接不買卡,採用"空城計"快速堆錢,以求後期能有足夠的經濟反敗為勝。

而那些前期天胡,後期被吊打的玩家則被大夥兒稱為"天胡轉弟弟"。

"水友總說我天胡轉弟弟,這話沒毛病,我就是DD啊!"---主播OB.DD直播被彈幕噴時給出了完美的解釋。

既看臉又看決策,運氣成分保證了萌新有機會脫穎而出,減少挫敗感,策略性給予運氣不好的老玩家較高的容錯率,允許他們通過中後期運營咸魚翻身。

原因三:OB天團徹夜修仙帶隊,各路主播無腦力推

下棋一時爽,一直下棋一直爽!---OB.YYF

不得不說,《DOTA自走棋》的火爆與OB天團的直播密不可分。

從叢林肉搏到自走棋,這幾個曾經叱吒刀圈的老男孩不止一次展現出了驚人的帶量能力。

春節前夕,作為斗魚頂級大主播的OB.YYF甚至連續直播奮戰了30多個小時,OB主播之間的紅包對賭局也成為玩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此外,在 游戲 被推上風口之後,來自主播區的大主播風行雲、擼圈頂級主播MLXG和洞主等多個主播都加入到下棋的行列。主播宣傳效應一觸即發,《DOTA2》從一款硬核MOBA競技 游戲 正式淪為 游戲 啟動器。

"一盤接一盤,五把再五把,從開始下棋那一刻,我的手已經兩天沒離開鍵盤了。我媽看到我的黑眼圈,以為我去吸毒了!"---剛扔掉保溫杯,徹底放棄 養生 的玩家小王向我交了底。

大主播牽頭,水友跟風,《DOTA自走棋》不花1分錢推廣費,就依靠自傳播輕松成為新年爆款。

原因四:不做分奴不噴人,迷之棋手照樣吃人

《DOTA自走棋》也有自己的等級機制,等級的名稱與國際象棋的棋子相對應,從剛入坑的"迷之棋手"到萬人敬仰的"皇後",每個等級都記錄你棋道修行的興衰。

但《DOTA自走棋》沒有天梯積分設定,玩家可以自由匹配,迷之棋手也有可能與堡壘大神同場競技。由於運氣成分作怪,迷之棋手也有可能天胡吃人,瞬間吸分成為騎士。因此,在這款 游戲 里,玩家並不能完全依靠對方等級判斷他的水平。

"為什麼總直播下棋?輕松啊!水友們,你們白天上班想著KPI,晚上回家想著天梯分,累不累?下下棋,喝喝茶多舒服!"前DOTA2世界冠軍大MU沉迷下棋,在直播時吐露心聲。

的確,這種輕競技化的等級設定減少了玩家 游戲 時的心理壓力。不做分奴,沒有謾罵,只有22種職業和50種棋子,吃一次雞,靈魂都要從鼻孔里噴出來,這才是後現代孤獨青年的獨到選擇。

這場下棋風暴還在繼續,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棋道修仙的行列當中。不管怎樣,這是一個自身素質條件不錯,又有天時地利加成的 游戲 。該火!

⑵ dota現在還有多少人玩

一百萬到兩百萬。DOTA都已經走過了8個年頭,經歷過巔峰,也有過低谷,目前玩家相對維持在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玩家變少的原因是因為游戲公司不做優化。

⑶ dota2國服在線人數的具體數據是多少

  1. 目前全球正在搜索匹配游戲的玩家人數是59535人。

  2. 而中國地區總共為10955人。

  3. 用前面的數字838061乘以10955人,然後再除以59535人。

  4. 約等於154211人。

  5. 也就是說,目前國服的在線人數,大約是15萬人左右

⑷ 刀塔自走棋最強陣容,DOTA自走棋雲玩家一共多少局 後期最強陣容是什

DOTA自走棋雲玩家一共多少局? 後期最強陣容是什麼?

TOP 5 巨魔騎

棋子價值 171G

成型難易

後期強度

巨魔騎想必是如今自走棋最為熱門的陣容,最為平常的一場比賽,騎士陣容絕不會少於兩三名玩家。騎士陣容的優勢在於:前期爹媽在手,如能配合死騎小黑的亡靈buff,不會傷血,甚至於可以連勝;中期過度平滑;最為核心的混沌騎士、月之騎士較為便宜,湊成三星爹媽強無敵。但騎士陣容成型易,後期卻團控不足,面對真正的肉搏陣容輸出也沒有想像中的強。最多也只能排個前五了。

TOP 4 地精法

棋子價值 171G

成型難易

後期強度

「人人都有一顆炸彈夢」,地精的最大優勢便是前期猛,最大劣勢便在於後期炸彈太靠緣分了。地精陣容只要湊出兩星伐木機,10波之前基本就是穩穩連勝,接下來要做的便是迅速積累經濟、攀升科技,最後就是漫漫炸彈夢了。「地精法」後期十人口陣容基本固定:6地精自不用說;3法上的選擇冰女、電魂、巫妖是最為科學的搭配,電魂方便於中後期過度,而且後期輸出也不似帕克、火女一般乏力,巫妖則是後期物理流的最大剋星,其減攻速效果對於物理核的限制太強;飛機自不用說,AOE強,物理輸出也一流。有些人玩地精法,在經濟無限好的情況下,總愛執著於船長、影魔這些棋子,過渡一下尚可,把自己整崩盤就得不償失了。

TOP 3 亡靈獵

棋子價值 180G

成型難易

後期強度

亡靈獵在如今快節奏的下棋對抗中已近乎消失不見了,前期太容易傷血,所以如今更多趨向於前期較為平滑的精靈獵或者戰獵組合了。但亡靈獵如能真正成型,其物理輸出堪得上是毀天滅地了,敵方的前排美杜莎、薩爾,甚至於混沌、煉金等肉盾,往往還來不及跳就已經被秒。而且亡靈獵後期有美杜莎、潮汐兩大團控,只要平穩放出大招,石化和眩暈期間對面基本就倒了個七七八八了。

TOP 2 土豪戰

棋子價值 174G

成型難易

後期強度

自走棋單挑最強棋子是誰——巨魔戰將。自走棋單挑第二強棋子是誰——末日使者。獨看於此,戰士全占。自走棋最強團控是誰——美杜莎,自走棋第二強團控是誰——船長(鄙人不喜潮汐,很蠢)。土豪戰又全占。總有人心心念念以為戰士只是單純的肉搏,輸出並不高。其實不然,戰士的後期能力在N個版本都稱得上是無冕之王,而且踢掉獸王、巨魔,8人口便可成型,雙團控配上高智商的末日10秒一個大,打得你不叫爸爸都不行。什麼騎士、地精、精靈之流,在成型的土豪戰面前簡直渣渣都不是。

TOP 1 神法

棋子價值 156G

成型難易

後期強度

各位棋友可曾玩過叢林亂斗?可曾記得黑鳥發球+餘震的技能組合?成型的神法便至於此。人家並不和你真正打架,只是美杜莎無限叫,薩爾無限丟圈圈,你就莫名其妙被一堆AOE砸死了。《笑傲江湖》中有一句話——無招勝有招,大底說的便是成型神法了。

當然,刀塔自走棋玩至如今,隨著玩家水平提高,節奏提升,往往在六七人口就已經殺得頭破血流了。哪怕在所謂騎士二三段、士兵七八段這個水平,都很難有真正成型的後期陣容了。但總得朝這個方面發展,恐怕有朝一日發牌員一次給了五個末日呢?

dota2自走棋最強陣容是什麼?

dota2自走棋最強陣容是地精流。

成型的地精, 3 級伐木機,其他地精2- 3 級,根據對手陣容補大招謎團,薩爾,潮汐,飛機,船長,蛇女或者走 3 刺,穩定能力強的驚人,中期靠一些優質單卡過度,比如電棍獸王劍聖影魔女王船長之類,大決戰 1 星炸彈人也不能小視,炸彈人 2 級直接起飛。幾乎沒有被克制的陣容。

曲線平滑, 3 個 1 星怪 1 個 2 星 1 個 4 星 1 個 5 星,相對於其他完美陣容來說,相對容易湊齊。而且,現在主流的陣容,幾乎都不是成型後地精流的對手。感覺地精吃棗葯丸,被削預定。

dota2自走棋後期陣容

准T1:巨魔騎術

巨魔騎強度中規中矩,巨魔戰將爆發一般,要依靠月騎輸出,但是完全體的巨魔騎術, 4 巨魔,月騎,死騎,全能(龍騎),謎團,死靈法(煉金), 9 張牌組成 4 巨魔 4 騎 3 術士 2 亡靈陣容,有問鼎T1 的可能,然而,准T1 的原因是,准T1 之間存在陣容互克情況,比如A贏B,B贏C,C贏A的情況,發揮不穩定,尤其面對現在階段的 3 法百搭流,關鍵卡等級上不來容易存在崩盤的情況。

dota2自走棋最強陣容有哪些?求推薦。

dota2自走棋是沒有最強陣容的,只能根據發牌員給的牌來制定陣容。

dota2自走棋將參加游戲的8位玩家劃分在8塊不同的棋盤上,通過每回合抓取棋池中的棋子,挑選搭配出不同的棋子組合,並與玩家和AI(野怪)對抗,獲取金幣,購入棋子,不斷強化自己的組合來獲得勝利,這里我舉一個強勢陣容:騎士三龍流。

六騎三龍是一個成名已久的流派,他的基本特點有兩個:

1、強度高。六騎三龍雙亡靈陣容,吃雞率57%,平均排名2-4足以證明其強度,在如今刺客橫飛的新版本下,也依然有著屹立不倒的絕對實力。

2、易上手。非常容易上手,但是,在「玩的好」和「玩的精」之間是有一層差距的,這層差距像一層薄薄的紙,並不厚,卻把玩家高度分明的相隔開來

騎士羈絆及相關羈絆在前期極其強力。不同於傳統的三地精,5-6人口時,騎士能演化出來的組合搭配遠遠豐富於三地精。例如亡靈騎、亡靈獵騎、精靈騎、巨魔騎等。二星當然更重要,那是胡不胡牌的事。在同等星級下,可以明確的說,前17波的騎士組合在全棋子中,是絕對的天花板強度。

九人口六騎三龍二亡靈所有人都會玩,區分好的騎士玩家和一般的騎士玩家只有兩點。第一,運營節奏的把握。第二,中前期能建立多大優勢。因為騎士最大的優勢期就是前中期,通過靈活的陣容搭配取得盡可能多的連勝是玩騎士的關鍵之一。

《刀塔自走棋》當前版本強勢的三法陣容怎麼玩,有哪些陣容能剋制?

在當前版本四騎三龍三法是玩家研究出來克製法師的一套非常好用的陣容,在高分段的效果也非常給力。6騎三龍後期就怕沒有盾,怕二星的謎團,經常有被秒的狀況。所以不能拼消耗,就只能拼一波爆發。這套每一個人都不能換,四騎選擇全能、混沌騎士、死亡騎士、龍騎士,三法選擇莉娜,帕克,電棍。有人就問了怎麼不用月騎,怎麼不用光法。首先,咱說一下,這8個將,只有龍騎的技能不是魔法輸出。不要看不起混沌騎士和死亡騎士的技能,有了三法之後的buff傷害也很強力。

月騎為啥不用就是因為月騎是大家都明白的充電寶。三龍三法就是怕對面搶奪先機的,所以月騎看起來很團戰傷害很足,實際上是個禍害。光法為啥不能用的情況就是沒冰女的光法沒有輸出,並且還總吃doom大招。冰女為啥不能用,因為我們這一套根本不需要回藍。電棍,火女都是短冷卻的,藍回復很快的棋子。

三個騎士要用來頂前排,根本不缺藍。龍騎士就是個擺設,負責收拾戰場和頂doom大招傷害。面對所有帶冰女的法師,永遠是我們有先機,敵方如果是二星謎團的話,把所有棋子都分散站位就可以了。給電棍火女任意一個回藍裝,沒有的話影響也不是很大。

9人口的時候最配的是潮汐,其他的都不是很需要。也別幻想巫妖可以換一個火女或者換一個電棍,巫妖的回藍根本來不及。這套搭配一回合法師最少能放兩次技能,火女puck三次都可以,雙娜迦也不頂用。之後是雙puck。puck是這個陣容里邊傷害最炸的,雙puck起手的話一波對面的潮汐還有娜迦,直接就會over。加上電棍的技能二星娜迦也能瞬間秒掉。其次搭的是nec,nec技能可以回復血量並且AP傷害技能還快還有雙亡靈。龍騎士不追求三星,甚至都不用雙兩星,因為他只是個擺設。

多多自走棋6工匠陣容,但為什麼只有5個角色?

6工匠陣容,是只有5個角色的。其中有個巫師羈絆,是陣容旗子加一,這樣5個工匠就可以獲得6工匠陣容了。多多自走棋陣容大全

英雄聯盟自走棋有沒有厲害的陣容和套路,老是打不過別人

單個英雄的強弱或者說某一種羈絆效果的強度往往會在版本的更迭之中起起伏伏發生變化,因此游戲之中也不會有長盛不衰的慣用套路。

真正強大的陣容永遠是玩家根據本局的運勢和實戰情報隨機應變後基於經驗而得出的最佳組合。

然而盡管具體該走什麼流派又應當拿哪些英雄來組成陣容需要玩家因時制宜,經濟的運營思路卻是能夠在不同的對局之中發揮出同樣的作用的。

盡管目前尚不知道是否會沿用刀塔自走棋之中的連勝和連敗的經濟收益和吃利息的規則,但是已經確定會有的為了讓弱勢者有機會翻盤的隨機事件倒是的確有利用的價值。

換言之,前期在壓力較小的時候適當賣血、盡量囤錢、多吃利息、盤活經濟,而在中後期利用隨機事件的優先選擇權,以及之前積攢下來的金幣,快速發育,即刻成型,開始鎖血反打的半空城思路很有可能會在英雄戰棋之中十分吃香。

這種思路對於玩家天胡的好運依賴度很低,只要當下版本不是前期失利就會被接連血入速戰速決的節奏,都可以有強勢的發揮。

dota2自走棋神法陣容應怎麼搭配?

自走棋套路推薦:6法3戰4人類2元素

9人口成型陣容:電棍+冰女+小小+光法+船長+Doom+帕克+莉娜+宙斯

前期拿三地精或者三戰撐著,如果臉黑就賣血吃連敗。法師對人口的要求很高,成型陣容里,光法、Doom和船長都是紫卡,至少得升到8人口才有望湊齊,所以前期一下都不要D,只管吃利息攢錢即可。有暗牧必拿,可以減輕你的血線壓力,避免前期打著打著就突然暴斃。

當然,如果你非酋到底,電棍光法和你玩捉迷藏,那建議你還是趕快轉型換陣容吧,畢竟自走棋可是一款相當靈活的游戲,不可能每一局都用上相同陣容。

如果前期歐氣十足,小小升2電棍在手,那可以先組個3法2元素帶個影魔,基本上可以助你穩步過渡到中期,實在沒有兩星小小,隨便上個2星戰士當前排也可以。Z君在10回合以前一般都是用3地精Buff做過渡,看到法師就拿,湊齊三法後地精全賣(兩星伐木機可留),湊齊3法2人類1惡魔陣容,到第19回合,3法2元素2人類1惡魔7人口基本成型,然後就可以繼續吃利息升八。

湊齊3法後,6法陣容就不著急上了,Doom和船長兩兩張紫卡的優先順序要更高一些,沒有穩定的前排和控制,就算硬上6法也是弟弟。到24回合左右,8人口成型,人品夠好剽到宙斯的話直接無腦六法,沒有的話就繼續等。順風順水28回合上9,實在沒有宙斯2星藍胖也直接拉上去做掛件,小小冰女追三,其他升2即可。

刀塔自走棋:6術士+4巨魔,9人口成型,誰說術士是掛件?

刀塔自走棋這個游戲,一般成型的都是九人口。這如同英雄聯盟最近的自走棋一樣,都是九人口。因為,英雄聯盟本身自走棋這個游戲,就是仿照的刀塔的自走棋。而刀塔自走棋這個裡面,關於術士跟巨魔這個陣容的話。我們應該去想一想,這個陣容的羈絆。術士的羈絆是什麼呢?術士的羈絆就是吸血,這個的存在,就導致我們這個陣容本身,幾乎不需要了吸血的裝備。這對我們主要的c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c位的輸出,一般靠攻速跟攻擊力。讓我們打個比方,把原本給c位吸血的裝備,給個它加攻擊的裝備。這會導致我們整個陣容的實力變相的增強,我們c位的輸出爆炸。或者,我們可以補一件復活甲或者肉的裝備,這樣可以讓我們的輸出位更難死掉,讓我們的輸出位能更好的去輸出。所以,我認為術士本身不是掛件。

這樣的九人口,再加上巨魔的羈絆,加一下攻速,對我們的輸出位幾乎是無敵的存在。讓我們能夠更好更快的取得勝利。所以,如果你認為術士是掛件的話,我覺得是無稽之談。這個陣容唯一缺少的是控制,如果加上控制的話,這套陣容我認為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綜合我以上的敘述,我認為六個術士以及四個巨魔,這樣成型的九人口。術士肯定不是掛件,如果你經常玩這個游戲的自走棋的話。

後期(4)玩家(1)

⑸ dota2自走棋2022還有人玩么

還有。
就是沒其它同類游戲多,匹配要好久,我平時快的話等3~5分鍾,久的話十分鍾。只是玩的人越來越少了,它的熱度已經大不如前了。
《刀塔自走棋》是一款以dota2為基礎的地圖游戲。刀塔自走棋免費版將策略元素和運氣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可支持單人模式和多人模式,玩法簡單又極具挑戰,玩家只要在前期對戰。

⑹ 夾縫中求生存《刀塔自走棋》倒在了通往900萬訂閱的路上

提到今年上半年最火爆的 游戲 ,不是宮崎老賊的《只狼:影逝二度》,也不是CA的《三國:全面戰爭》,更不是什麼P社的《統治者:羅馬》,而是《DOTA2》游廊里的一款小 游戲 ——《刀塔自走棋》。

巨鳥多多的黃金時代

在《刀塔自走棋》最火爆的時候,整個《Dota2》里幾乎有近一半的玩家都在下棋,許多網友甚至調侃:「求求你們不要再玩Dota了,影響我們下棋了!」在那段時間里,《Dota2》徹底淪為了自走棋啟動器,就連許多完全沒有接觸過刀塔的萌新小白都慕名而來,下10多個G的客戶端只為過兩把棋癮。

那時, V社自家的《Artifact》雖然還沒涼透,但就玩家量級而言,《刀塔自走棋》已經可以吊打十個A牌了。

真假刀牌之爭,最後民間小作坊笑到了最後,將V社七年磨一劍的野心之作《Artifact》爆的體無完膚。A牌的玩家數量從一開始的六萬出頭,一路跌到的如今的一百單八將,這樣的結局著實令人唏噓。

不過,寄人籬下終究不是一個長久之計,流量和口碑是有了,但怎樣才能把它變成真金白銀呢?正當網易、騰訊等國內 游戲 圈一線大佬蠢蠢欲動的時候,巨鳥多多卻把目光投向了並不怎麼出名的龍淵的身上。

生不逢時的《多多自走棋》

龍淵的量級雖然比不上幾個業界大佬,但旗下 游戲 的口碑都還算不錯,比較知名的有《萬象物語》、《核爆》、《無名之輩》等,TapTap上的玩家評分都在8分以上。

選擇這樣一個合作夥伴聯手推出手游,既能保證 游戲 質量,又能保障自主權,巨鳥多多這一手可謂是一舉兩得。然而,自走棋手游化的道路並不順利,從宣布推出到限號內測,再到正式公測,玩家群體的吐槽和不滿聲幾乎一直沒斷過。

在最初的版本,《自走棋》手游與PC版的《刀塔自走棋》只有模型和棋子描述上的區別,其他諸如羈絆、職業等核心玩法一點都沒有變。解決了版權問題,《自走棋》手游在某些方面就可以放開手腳了,什麼棋盤皮膚、傷害特效、聊天表情什麼的統統安排上,再搞個跟勇士令狀類似的棋士證書,這下可算是把手游的必備要素給湊齊了。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手游的內容更新速度卻越來越追不上端游,《刀塔自走棋》都出冰龍了,手游卻還在神族摩擦,版本差了不止一點半點。內容跟不上,玩家失去新鮮感,留存率自然會直線下降。

除了 游戲 內容,還有手機機能的限制。在從PC端「移植」到手機端的時候,龍淵的CEO表示講給大家帶來一款原汁原味的自走棋 游戲 。這也就意味著不管是玩法、操作模式還是 游戲 節奏,都不會有所精簡,玩家需要捧著手機目不轉睛的花上半小時以上才能打完一局......且不說累不累眼,有這個時間體驗一局更緊張刺激的《刀塔自走棋》不是更好?

除了內部因素,外部市場對《自走棋》手游也非常不友好。早在《自走棋》手游開啟內測以前,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多款反響不錯的自走棋類 游戲 ,例如夢塔防、赤潮、決戰平安京等等。換句話說,《自走棋》在手游市場已經屬於後來者,前面幾家已經憑借著時間優勢吃掉了部分蛋糕。

除了這些搞玩法抄襲(?)的友商,5月份《自走棋》還撞上了一個龐然大物,那就是集二次元、塔防、養成於一身的超硬核手游——《明日方舟》。就在前幾天,5月份手游氪金榜公布,《明日方舟》月流水破6億,如果沒記錯的話,上一個引起全國轟動的二次元 游戲 還是網易旗下的《陰陽師》。有了更可愛的阿米驢,那還要什麼自行車!(阿米婭:你們又要迫害我了吧。)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自走棋》手游能取得今天這個成績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5月29日,《自走棋》正式改名《多多自走棋》。6月11日,《多多自走棋》在E3 PC展上宣布,將在年內推出PC版本,並登陸Epic商店。巨鳥多多與V社,冰蛙和暴雪,可惜時代變了。

V社的野望與悶聲發大財的拳頭

A牌的暴死讓V社意識到一件事:為什麼我不繼續做一個有錢的廢物呢?看著腳邊殷勤工作的冰蛙,V社就有了收巨鳥多多為己用的想法,你幫我打工,我把你扶正,豈不美哉?

然而,巨鳥多多也不是傻子,如果失去了自主權,那不就淪為G胖手底下的長工了嗎?收購這事沒得談,您還是另請高明吧。

在合(shou)作(gou)方面,兩家公司是毫無疑問的談崩了。不過,在其他事宜上,雙方應該是達成了一些共識。Z君在這里瞎猜一波:巨鳥多多把自走棋的玩法和創意統統兜「售」給V社,相對應的,V社要對偷賣糖果的事假裝看不見,兩家各憑本事搞自走棋模式的 游戲 ,看誰能笑到最後。

6月13日,《刀塔霸業》正式開啟內測,所有購買TI9小紫本的玩家均可搶先體驗。僅僅不到一天的時間,《刀塔自走棋》的活躍玩家數量就跌到了10萬以下。等到正式版上線,這個數字恐怕會更加慘不忍睹。在這種情況下,也難怪《多多自走棋》選擇叛逃到Epic平台了。

V社有自己的野心,隔壁默默搞「搬運」的小透明拳頭公司也開始悶聲發大財。在E3 游戲 展上,《英雄聯盟》宣布推出新模式「英雄戰棋」,說白了,就是把《DOTA2》里的英雄換成了LOL。此外,「英雄戰棋」還將在未來推出電競項目,將自走棋模式長期運營下去。

和V社、拳頭這樣體量的公司一比,巨鳥多多一下子就變成了小鳥夕夕,不管是宣傳手段還是研發能力都差了一大截。等到兩家大公司的自走棋 游戲 正式上線,《多多自走棋》怕是要在夾縫中艱難求生了。三足鼎立?不存在的,就算有,那也是老任的《寶可夢》宣布加入自走棋戰場,《多多自走棋》還很難做到與幾個大佬同台競爭。

⑺ 僅僅一年,DOTA自走棋在線人數縮水95%,為什麼會涼得那麼快

大家好,這里是正驚 游戲 ,我是正經小弟。

2019年這年下來,最熱的 游戲 品類,自走棋應該是當之無愧的最強王者。然而一年過去了,自走棋 游戲 能堅持下來的卻寥寥無幾。

當初最早走紅的《刀塔自走棋》從巔峰時期的35萬同時在線人數一路跌到了如今的日均在線1~2萬。V社出品的自走棋《刀塔霸業》在線人數只有1萬出頭,與2019年6月份時的20萬巔峰在線人數相比,縮水了接近95%。

所有的自走棋中只有LOL的「雲頂之弈」目前還保持相對穩定的熱度,但現存的用戶數量相比S1賽季也腰斬過半。

那麼問題來了, 是什麼原因讓曾經風靡全球的自走棋從火遍全球走向無人問津的呢?今天小弟就和大家簡單聊聊……

自走棋是有先天缺陷的,它需要依靠大IP才能壯大

眾所周知,2019年最早火起來的自走棋是來自DOTA2游廊的《刀塔自走棋》, 游戲 特有的「八人吃雞」、「共用卡池」、「麻將三合一設定」以及「金錢的獲取,使用和利息」等特色吸引了許多玩家體驗。

但《刀塔自走棋》本身玩法模式之外的世界觀、種族、英雄、職業、技能與裝備體系等設定都來自DOTA2,所以吸引到的早期用戶依然以DOTA2玩家為主,萌新想體驗《刀塔自走棋》必須要下載幾十G的DOTA2客戶端才可以。

後來在DOTA2主播的帶動下,《刀塔自走棋》成功出圈,走紅全網,吸引了許多非DOTA2玩家下載體驗自走棋,讓DOTA2在線人數飆升破百萬,而DOTA2客戶端一時間也被玩家戲稱為自走棋啟動器。

自走棋的走紅離不開DOTA2本身的IP影響力加成以及長久以來的用戶積累,而這些用戶本質上還是DOTA2玩家以及其他 游戲 的用戶。

所以當後來LOL、逆水寒、王者榮耀等熱門 游戲 紛紛效仿推出了自家的自走棋模式之後,《刀塔自走棋》就沒了獨占優勢,其他 游戲 的用戶也自然回歸到自己原來的 游戲 當中,以《刀塔自走棋》為代表的獨立自走棋 游戲 涼涼也就不那麼意外了。

反觀前兩年以《絕地求生》為代表的吃雞網游,同樣也是靠創新玩法走紅的全新 游戲 品類,吃雞熱度雖然不如當年,但衍生出的《絕地求生》、《堡壘之夜》、《Apex英雄》、《無限法則》等吃雞端游的用戶規模都是千萬量級的。

玩法深度不足,後來者創新難度大

自走棋之所以能夠快速為大眾所接納和喜愛,離不開 游戲 本身的低門檻、策略機制和隨機 娛樂 等特點。 游戲 上手簡單,運氣與實力並重。高手靠能力可以憑頭腦技壓群雄,新手也有機會靠運氣大殺四方。

不過 游戲 看起來雖簡單,但玩法卻相當有講究。比如《刀塔自走棋》借鑒了《戰三國》等魔獸RPG地圖的玩法,將RPG、戰棋、抽卡、資源、AI戰斗等要素按照一定的規則融合起來,形成一套設計新穎、規則嚴謹的創新玩法體系,這套玩法成為了後來大多數自走棋「借鑒」的模板。

由於自走棋的規則機制的聯系過於嚴密,其中的任何一個要素的增刪調改都可能帶來非常大的變動,使得自走棋創新難度很大,缺乏足夠廣闊的進化空間。

以《刀塔自走棋》和LOL的「雲頂之弈」為例,《刀塔自走棋》棋盤用的是類似國際象棋的十字格,而雲頂之弈棋盤採用的是六邊形棋格,本質上兩者都還是棋盤戰場,只是雲頂之弈的多了一條邊,但棋子的攻擊范圍就大大增加,連帶著英雄陣容、棋子費數、成長曲線甚至戰斗機制都需要大規模調整。

目前市面上的自走棋中絕大部分都還是採用《刀塔自走棋》的十字格棋盤,只有雲頂之弈在這方面做出了一點微創新,但看起來就已經相當不易,更不要說其他更大尺度的改動。

以《刀塔自走棋》為代表的十字格式自走棋玩法設計思路基本定型,創新難度大,很難繼續擴展衍生出更多新玩法,玩家熟悉了這樣的 游戲 玩法之後,在沒有持續出現新玩法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消耗完現有的 游戲 內容,然後失去新鮮感,進而最終脫離 游戲 。

再對比下吃雞,當年以《絕地求生》為首的射擊吃雞 游戲 品類中,如今衍生出了許多豐富多樣的細分玩法,比如戰車吃雞、MOBA吃雞、英雄吃雞甚至文字吃雞等等,就連自走棋本身也是融合了一部分的吃雞玩法。

《絕地求生》、《堡壘之夜》等吃雞大作通過長期穩定的更新和優化,至今也依然保持不低的用戶規模。

自走棋電競化之路艱難險阻

其實除了玩法創新,自走棋想要發展壯大,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學LOL和DOTA2搞電競化賽事,然而這條路看起來也不是那麼好走。

《刀塔自走棋》火了之後,開發商巨鳥多多就曾嘗試將花費100萬美元打造自走棋官方賽事品牌,而斗魚、虎牙、企鵝電競以及B站等多家直播平台也陸陸續續舉辦了多屆自走棋賽事。

但如今幾乎已經看不到像樣的自走棋電競賽事了,甚至連引入「雲頂之弈」的拳頭 游戲 都曾明確表示過目前的自走棋不具備成為電競賽事的條件。

拳頭的官方說法是「過多的隨機玩法天生不太適合被打造成電競項目」。

而自走棋的玩法機制決定了除了操作,運氣也會一定程度上決定比賽結果,而運氣這種東西沒有像操作那樣有相對明顯的對比標准,使得自走棋這樣的棋牌類 游戲 競技結果成色不足, 再加上自走棋比賽效果和觀賞性上遠不如LOL這樣的MOBA 游戲 ,想要做成電競賽事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小弟有話說: 自走棋從最初的一炮而紅到冷卻,其中既有大環境的因素影響,也有自走棋內在玩法設計上的缺陷,只是蠻可惜的吧。

一個正驚問題: 你現在還玩自走棋嗎?

⑻ 現在11玩DOTA的大概還有多少人

大概80-100w左右.
天梯的話看什麼分數段的,目前來說1500分以下的就很多新號小號,所以不太准確,1500分以上的排位系統算大概有100多w,但是要除以三,1/3是雙號現象,1/3是刷分代練的,還有1/3才是真正1500以上的人數

⑼ 上線3天最高在線人數超20萬,V社《刀塔霸業》或成自走棋最大贏家

《刀塔霸業》在Steam上已經火了。

文/迪亞菠蘿包

從來沒有見過V社對一款 游戲 這么上心。

自6月14日宣布自研自走棋《刀塔霸業》(英文名:DOTA Underlords)開啟內測後,V社先是在《Dota 2》 游戲 主界面最醒目的位置放置了這款 游戲 的入口,宣布購買了TI9 Battle Pass的玩家可參與為期一周的內測,然後一周後又開啟了《刀塔霸業》的 多平台公測。 這是V社的第一款基於起源2引擎製作的手游,手游用戶數據和端游互通,而且可以隨時切換。

為了避免一些玩家因無法訪問Google Play錯失體驗 游戲 的機會,V社還專門為《刀塔霸業》建立了官網,提供所有客戶端的下載鏈接。

安卓版還特意提供了ARM32位和64位兩個版本

從當前 游戲 的數據表現來看,V社的努力沒有白費。《刀塔霸業》開啟公測後,玩家人數迅速攀升,在公測第三天 最高同時在線人數一度超過20萬 ,在公測後持續穩定位居 Steam在線人數排行榜第4位 ,而榜單前三名是《絕地求生》以及V社自己的《DOTA 2》和《CS:GO》。

葡萄君也在第一時間體驗了《刀塔霸業》。事實證明,這款名字聽起來十分山寨的 游戲 ,可能承載了V社在自研領域極大的野心。

繼承DOTA 2 IP,新增大量易用性設計

或許是因為採用了和《DOTA 2》一樣的起源2引擎,《刀塔霸業》的英雄設定、美術風格和技能特效表現基本繼承自《DOTA 2》,這應該能幫助 游戲 吸引大量來自《DOTA 2》和《刀塔自走棋》的玩家。

游戲 中英雄攻擊動作和攻擊彈道都很清晰,技能表現相當華麗,

和《刀塔自走棋》不同的是,《刀塔霸業》對英雄技能傷害范圍做了更明確的界定,技能邊界也依據棋盤形狀調整為方形。

游戲 UI極為簡潔,界面的美術風格同樣繼承自《DOTA 2》,而且用圖標代替了大部分文字,戰斗界面的左側為所有玩家的血條和狀態提示欄,右側集成了羈絆狀態、傷害面板(包含敵我雙方)和裝備欄。

界面邊框使用了不規則矩形,部分邊框採用了類玻璃材質,看上去頗有設計感。不過可能是因為字體的原因, 游戲 的中文界面有一點兒匆忙趕工的感覺。

為了保證移動端操作體驗,《刀塔霸業》採用了類似《多多自走棋》的點按式操作,不同的是,當棋盤和等待區的同類英雄數量達到三個時會自動合成,無需玩家手動進行升級操作。

游戲 在易用性上也做了非常多的互動式設計,比如點擊棋子時會用淺色區域顯示棋子的普攻攻擊范圍;當棋盤上棋子數量少於當前人口時,處於等待區的棋子會揮手向玩家示意;玩家在移動同聯盟的棋子時,具備羈絆關系的英雄之間會出現和羈絆相同顏色的連線提示;商店中若有棋子可供升星,會高亮顯示,便於玩家觀察......

紅框內淺色區域為卓爾游俠普攻范圍

等待區揮手示意的英雄

羈絆連線提示

從特效、UI、美術設計和用戶體驗等方面來看,無論是在電腦端還是移動端,《刀塔霸業》都是目前品質最高的自走棋 游戲 。

基於《刀塔自走棋》的玩法微創新

《刀塔霸業》對於英雄的聯盟(包括種族和職業)設定大體繼承了《刀塔自走棋》的設計,棋盤結構、經濟系統和合成規則也基本與《刀塔自走棋》如出一轍。

不過,《刀塔霸業》並不是《刀塔自走棋》的換皮 游戲 ,在葡萄君看來,V社圍繞《刀塔自走棋》的核心玩法做了一些頗有想法的玩法改動和創新。

首先, 《刀塔霸業》將原本」看臉「的裝備掉落機制,改為類似《殺戮尖塔》的Roguelike式抽卡設計 ,並在道具池內加入了屬性維度。

部分屬性和英雄的種族、職業相關聯,還有部分屬性會改變英雄售價,甚至提升玩家總人口數量。

其次, 《刀塔霸業》取消了裝備合成機制,每個英雄可攜帶裝備數量為一件,並允許玩家隨意更換英雄的裝備。 這一方面使得玩家不能通過多裝備的堆疊,最大化單英雄的輸出;另一方面,也使得玩家在單局 游戲 中,可隨時根據陣容和新增裝備調整裝備策略。

第三, 《刀塔霸業》對於部分英雄的技能和羈絆做了微調 。部分羈絆和英雄技能變成具有一定范圍的效果光環,這提高了陣型擺放的策略性。

另外, 還有部分羈絆改動使《刀塔霸業》中部分聯盟的運營策略與《刀塔自走棋》出現顯著的差異。

比如德魯伊羈絆被改成了戰斗時的特殊效果,這意味著《刀塔霸業》不能利用1星小鹿理財,「奶德」陣容體系依靠德魯伊合成特性速升三星的運營策略也不再有效。但反過來看,這樣的改動使得玩家只需要擁有2個2星德魯伊便可以在戰斗中「製造」一個3星英雄,在 游戲 前中期能迅速提升陣容強度。

一個是 賽季陣容輪替 。《刀塔霸業》在後續的賽季更新中,不止會新增英雄、裝備和屬性,還會將現有的部分英雄、裝備和屬性移除。在賽季輪替玩法介紹的背景中,V社暗示了流浪劍客斯溫將在後續的更新中加入 游戲 。

另一個是 霸主玩法 ,從玩法描述來看,霸主可能類似於《刀塔自走棋》的棋手(信使)或者《英雄聯盟》雲頂之弈模式的「小小英雄」,霸主不會加入棋盤參與戰斗,但會為玩家提供特殊Buff,改變玩家所選陣容的局內表現。

葡萄君發現,在《刀塔霸業》的 游戲 庫中,已經出現了和霸主相關的可選屬性。

結語

不可否認,《刀塔霸業》當前還不夠成熟。 游戲 在Steam商店的好評率只有72%,玩家的槽點集中於卡頓、掉線和平衡性等問題,手游在開啟內測時很多玩家一度找不到退出按鈕(沒有做好UI解析度適配,退出按鈕被頂出了屏幕)。

但考慮到這是V社在移動 游戲 領域的首次嘗試,起源2引擎此前也從未推出過移動端應用,出現各種問題在所難免。在各種 游戲 都相繼推出自走棋玩法的時候, 盡早推出自己的自走棋 游戲 ,圈住盡可能多的玩家才是V社當前的首要任務。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V社對於《刀塔霸業》極為上心, 游戲 公測時的版本就已經提供了市場上各類自走棋常規的天梯匹配和創建自定義房間等功能,新手教程、 游戲 資料也很全面,甚至連 游戲 的世界觀都寫好了—— 游戲 媒體BB姬曾經扒過《刀塔霸業》的世界觀設定,並發現《刀塔霸業》的世界觀和《Artifact》原先的背景設定有諸多相似之處。

在《刀塔霸業》開啟內測後兩周內, 游戲 進行了10次更新,修復Bug並按照玩家訴求調整平衡性。要知道,V社在玩家群體中一向以「度假社」聞名,此前的 游戲 幾乎沒有這么高的更新頻率。

另外,盡管《刀塔霸業》才上線兩周,線下聯賽就已經出現了。

種種跡象表明,V社貌似要在《刀塔霸業》上實現在《Artifact》上未竟的野心,目前不僅在項目中投入了大量研發資源,未來也許還將組織《刀塔霸業》的獨立賽事。

這就是《刀塔霸業》:它是V社的第一款自研手游,是V社的第一款跨平台數據互通的 游戲 ,還是第一款用起源2引擎研發的手游,這款 游戲 的快速研發和上線,也從側面展示了V社的研發積累和研發實力。

最近幾年,V社被不少業內人士詬病因為躺在Steam上賺錢太容易,不願意繼續在自研 游戲 中繼續投入,甚至還衍生出了G胖不會數3的梗(很多玩家都在期待《半條命》系列出第三部續作)。

但通過《刀塔霸業》,V社向所有玩家和從業者展現了自己的能力:我不出《半條命3》,不是我不會數3,而是因為我不願意。

推薦閱讀

疑案追聲|權力的 游戲 |劍網三|王牌戰士|旅行串串

陳星漢|BanG Dream|明日方舟|海貓專訪|網易520

如果你認為寫得好,不妨點個「在看」唄

最新的 游戲 專業書上架啦!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獲取

⑽ dota1現在還有多少人在堅持玩

這個問題可以換一下

還有多少平台在提供魔獸爭霸3聯網對戰?

答案是:平台都快倒光了,魔獸爭霸3玩的人都很少了,更別提魔獸爭霸3裡面的一張地圖。

說起來我也是最早接受DOTA這種MOBA(多人在線戰術競技)模式的一批人,還記得當初大學里都有很多朋友會打DOTA,但其實當時的升級版DOTA2已經出現了,但是多數受眾是中國大學生甚至剛工作的年輕人的DOTA來講,電腦配置一般帶不起來DOTA2,所以現在那時還很多人玩的。

但隨著我們這批人畢業,互聯網一代崛起了,他們有著更高的審美,更高的游戲追求,類似於英雄聯盟,王者榮耀之類的競品的沖擊也使得DOTA玩家始終沒有多少新鮮血液加入了,而隨著我這樣的人忙於打拚,愁於生機,哪還有時間打游戲,所以DOTA的圈子已經萎縮的不行了,作為冰蛙開發的DOTA1,雖然是這個模式的鼻祖,但是也已經日薄西山,垂垂老矣,不知哪日,一則訃告,繼而知

最後還有多少玩家玩,這個問題我沒辦法給一個具體的數字,但從網路搜索指數上看,似乎情況沒有我想的那麼糟糕(一直很平穩,12年和16年有高潮),只要這個領域有人關注,就會有人玩。

終。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291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732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189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259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640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932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89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807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688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