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玩dota » dota自走棋手游什麼時候開測

dota自走棋手游什麼時候開測

發布時間: 2023-03-01 16:02:21

1. 自走棋爭奪戰:騰訊網易吃相差,中小團隊接連送死

游戲 業的2019是帶著火葯味兒開始的。

從1月初《刀塔自走棋》爆紅,到6月13號V社加班強推《刀塔霸業》壓力測試,短短6個月,自走棋這個新玩法就掀起了一場跨國、跨平台、跨品類的搶灘大戰。

據有飯研究統計,過去6個月,光國內就新增了 65個自走棋商標 ,同時有 近50款相關 游戲 開啟測。

看過這個架勢,剛從某「自走棋化」手游項目組離職不久的策劃老Z自嘲說:

「我覺得17、18年吃雞潮最大的貢獻,就是讓我們學會怎麼搶到熱乎的*,用更多花樣吃下去。」

確實,經過吃雞爭奪戰的教育, 游戲 商對新玩法的飢渴程度和入局速度、強度都有長進,而吃相在所謂先機面前,依舊不值一提。

很多時候,我們只會用「 拿來 」滿足對新的渴望,卻忘了新舊本身的定義。

任何新事物,在被發現、獲取的瞬間之後,只要不再去加以改變,就已經是舊的了。

更快更猛

《刀塔自走棋》項目在2017年啟動,由巨鳥多多工作室創始人阿蝦主導,初期設計概念大概是《ARITIFACT》+麻將,不累人,有趣,還有《DOTA2》加持。

因為幾乎沒有引擎、伺服器壓力,這種自走棋類 游戲 的開發下限遠低於百人同圖、高擬真的吃雞類 游戲 ,所以在這一波爭奪里, 入局者更快,勢頭更猛,也更有條理。

比如,《絕地求生》2017年3月上線,熱度走高,到7月,才有騰訊、網易、網路去競標代理。各家大廠的同類自研產品多在8月立項,小產品到來年4、5月集中登場。

到了自走棋,節奏就快得多。

2018年12月,《刀塔自走棋》還在創意工坊里時,就開始有熱度飆升的態勢,同期,業內立馬就傳出龍淵拿到了手游版的代理權的消息,後來這一傳言也在2019年2月被證實。

之後,《刀塔自走棋》於2019年1月3日在Dota2中上線,13日在線人數過10萬。

據中國商標網注冊信息顯示,1月14日當天,龍淵、電魂就注冊了「自走棋」商標,15日,北京米達 科技 提交注冊申請。

之後的一個多月里,騰訊先後注冊自走棋、天天自走棋、全民自走棋、歡樂自走棋、騰訊自走棋5個商標,暢游也搞了倆。

截至6月27日,中國內地 游戲 廠商已在分類「41」(教育 娛樂 )類目下, 注冊了65個「自走棋」相關商標

另外,各 游戲 公司的 立項、研發工作也比吃雞潮里來得更早

據電魂員工透露,2018年12月公司內部就出現了關於相關玩法產品的立項討論,2019年1月中旬,成熟產品如《夢塔防》《夢三國》的自走棋玩法植入研發工作就已正式啟動。

另外如網易、暢游內部也有相似動作, 收集情報、分析市場環境、復制、等待市場驗證、搶注、動手做產品,一氣呵成。

這種快速和熟練,不知道該讓人高興還是難過。

大廠的理直氣壯1+1

也因為產品特性不同,加上有了吃雞那波的經驗打底,頭部大廠在這波爭奪里沒走之前代理不成再扎堆出新品的路子,而是直接把玩法添加到成熟產品內,同時立項自研。

在這其中,和巨鳥多多關系近,有A牌開發經驗,又能拿《DOTA2》說事的V社最早動手。

2019年2月,V社和多多爭取《刀塔自走棋》代理權失敗,但拿到一個「各自獨立開發,相互給予最大支持」的結果。

之後的3個月里,G胖拿出了可能是V社近3年最高的開發效率,在5月22號發布獨立製作消息,同期項目組加班趕工,在6月14號就掏出了完整的《刀塔霸業》(糟糕的中文名)。

而同屬《DOTA2》衍生策略卡牌的《ARITIFACT》則拖了兩年多。

相比之下,國內的大廠則沒那麼講究,大多直接掏出了經典的 「1+1=1」 公式,即我 游戲 +你玩法=我 游戲 的新版本,直接 在成熟產品里套用玩法做實驗,再看結果算計新品研發的資源規模。

(事實上自走棋這個類型並不太需要大廠幫助,國內版號效率也是個問題。)

其中, 第一波玩借鑒玩法1+1的是網易,從RPG類入手。

3月20日,包括《逆水寒》《夢幻西遊》等主力 游戲 內都以限時活動或新版本玩法的形式加入自走棋模式,改名做「豪俠戰棋」「時空秘境」雲雲,主打各式人物的故事羈絆玩法。

據相關項目組員工的說法,網易最先做「結合」,是因為旗下RPG 游戲 多,運營經驗豐富,適合在多角色、多技能、多故事的資源上測試自走棋的市場價值。

第二波是英雄互娛和電魂,從SLG和塔防等策略類切。

4月初,英雄互娛《赤潮》和電魂《夢塔防》先後上線自走棋玩法,前者強調策略性,後者更休閑。

在《刀塔霸業》開測以前,這兩款「1+1」手游和同樣在4月開測的多多正版《多多自走棋》是多數國內玩家的選擇,現在,正在被拋棄的邊緣。

第三波,是騰訊,回到更《刀塔自走棋》的根源,拿不同體量的MOBA 游戲 切入。

6月初,《英魂之刃》《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先後公布自走棋玩法,其中《英雄聯盟》「雲頂之弈」已經在外服開啟測試,玩家反響一般。(同期,網易《決戰!平安京》也發布了相關玩法)

其實從市場表現來看,這類添加式產品已經獲得了成功。

因為自帶基礎用戶和角色、技能認知基礎,運營手段也更成熟,多數1+1產品在上線初期就形成了相當高的熱度和評價。

其中《赤潮》自走棋TapTap評分一度高達8分以上,同期《多多自走棋》在6.5左右,受益於自走棋玩法的帶動,《赤潮》在5、6月間,AppStore評分漲了0.5,《逆水寒》玩家平均在線時長也有明顯提高。

它們吸收的主要有輕度自走棋嘗鮮玩家和等待《刀塔霸業》和更成熟版《多多自走旗》的重度玩家兩類,盡管有一部分玩家會在社區大談抄襲,但該玩的人還是玩得不亦樂乎。

相比有成熟產品和方法論打底的大廠,小廠和個人開發者們的吃相和結局都更差。

小作坊手游混戰

和吃雞爭奪戰一樣,玩法火爆的前幾個月,是小作坊和個人開發者靠山寨產品收割小白用戶的最佳時期。

從2019年1月至今,AppStore自走棋相關手游已有超過20款,安卓測試版則更多,有40款以上。

刨去多多、刀塔霸業,和赤潮、夢塔防一類「正經」的,能玩到真是自走棋玩法的產品,更多的是靠名字和 游戲 場面強行自走棋的換皮產品。

這類產品走的是 套用模型、添加元素 的套路,比如自走棋+三國、自走棋+二次元、自走棋+歐洲神話等等,反正都是些不要版權的偽IP。

據個人開發者ManteLiu和正給小作坊美術外包打工的獨立開發者黑岩透露,自走棋類手游的開發成本低,在刪減且不考慮美術、音樂、玩法配合和諧的標准下,個人或3、4個人的小團隊可以 花大幾萬買到一個「核心模型」,在此之上做二次開發,如果拼一點,兩個月內就能拿出一版測試 ,如果前幾波能成功收割一批用戶,光賣廣告錢就能小賺一筆。

當然,這種產品的壽命都不會太長,其中,如300系列和三國自走棋確有相似玩法,但製作粗糙,正以低分備胎的角色苟活。

另外如臨時改名上架,或者倆月亂做的《眾神領域》《眾神爭霸》和《三國猛將自走棋》等已經因為口碑太差、舉報過多先後下架。

手游之外,北京、雲南等地已經出現微信、抖音小 游戲 平台的自走棋產品開發者,有手游版模型做基礎,進一步弱化美術和音樂,在不受版號控制的前提下,既那平台補助,又能直接變現,可算是一門「又快又好」的小生意。

現在入局還來得及嗎?

現在做自走棋還來得及嗎?兩家上市公司的自走棋自研項目和多位個人開發者的意見是:「 PC不要入、手游有點晚 」。

展開說,主要有5點:

1. 盤子小。

於市場層面,某上市公司給自走棋 游戲 項目做的用戶規模是「大幾十萬核心玩家,小幾百萬大眾用戶」,這不是一個人人都做,人人都能吃飽的盤子。

2.PC份額基本飽和。

因為端游用戶更富粘性,全新端游開發周期較長,所以PC市場很難再有《刀塔自走棋》《刀塔霸業》之外的份額可分。

3.手游市場不成熟,新游還有機會。

鑒於抄玩法在國內並不是「必然違法」,且「旗艦產品」如《多多自走棋》目前並不成熟,《刀塔霸業》也只在安卓端歡實,並且面臨網路、審核、山寨等一些列問題,後入場的自走棋手游確實還有機會。

4.「好奇寶寶」被分完了,現在入局要面對比較,你得有更新的東西。

5.可惜,自走棋這個玩法,很難創新。

這是一種回合制、方格戰棋之內的細分玩法。

因為夠細, 游戲 內容不多,玩法也相對簡單,它的學習成本低、操作強度低,這能給用戶規模提供保障。

因為汲取元素多,且相配和諧,規則完整,它的策略性高,核心玩法之外的其他元素,如角色、技能、場景等擴展空間大,這是做長線運營的基礎。

但相對應的,夠細、夠完整也決定了這個品類 很難有核心玩法上的創新空間 ,也容易受核心用戶群口碑傳播的影響。

從國內廠商的「學習思路」看,對自走棋的創新,目前只有 結合添加 提煉擴展 兩種常規操作,都不盡 健康 。

前者是 自走棋+的模式 ,+MOBA就結合角色特性,添加地圖和羈絆,弱化故事背景;+RPG就結合故事背景,也添加地圖和羈絆,但要弱化策略性。

但事實上,除去RTS、MOBA,對於完全的新品來說,能和自走棋完美結合的品類並不多, 強行結合會同時削弱玩法和品類本身的樂趣

後者也是老法子,和從《Warcraft》里挑《DOTA》,從《H1Z1》里挑《PUBG》一樣, 找出一個有趣的點,強化它。

這一點上,且不說細化如自走棋一類的玩法還有沒有值得單獨開發的點,即便有,也很難有廠商能夠把它加強成一個獨立的玩法,達到如此的普適度。

6月25號深夜的時候,有12年回合制 游戲 開發經驗的老A在個人公眾號上發布了一篇名為《自走棋創業秘籍》,正文只有三個字:

「不,要,做。」

在那些真正熱愛 游戲 ,熱愛 游戲 行業的人看來,如果拿來和再創新不能繼續推動玩法和產業發展,那還不如置身事外來得安心。

2. dota2什麼時候出手游

《dota2》手游2013年4月28日開始測試。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12月29日,完美正式宣布DOTA2手游於2013年4月28日開始測試,,已發布中文名刀塔。

3. 自走棋是誰最先出的

DOTA2先出的。「自走棋」最早來源於根據DOTA2游廊自定義地圖的游戲《刀塔自走棋》。

因為玩法是否受版權保護問題,引得網上曾有不小爭論。現為一個游戲品類,至2019年12月為止,包括《雲頂之弈》、《三國殺自走棋》、《戰歌競技場》、《赤潮自走棋》、《09自走棋》、《夢塔防自走棋》、《逆水寒自走棋》、《航海王:燃燒意志自走棋》、《DNF阿拉德謀略戰》(排名不分先後)等自走棋品類游戲上線。

2019年上旬巨鳥多多工作室正在開發同名手機游戲。玩家通過搭建個人局內經濟體系,使用英雄卡牌進行對戰。

代表游戲:

《刀塔自走棋》

《刀塔自走棋》是一款由多多工作室基於dota2平台製作的自走棋,是所有自走棋之始,開創了全新的自走棋玩法,游戲持續在dota2平台更新。

《三國殺自走棋》

三國殺自走棋是游卡桌游於2019年6月27日推出的一款卡牌類自走棋游戲,該游戲在主流自走棋玩法的基礎上,結合三國殺豐富的武將卡牌開發而成。

《戰歌競技場》

戰歌競技場(Chess Rush)是一款魔幻題材的多人對戰策略戰棋手游,以4V4組隊合作模式為特色玩法,保留多人對戰的經典玩法,游戲中可以體驗有趣的團隊戰斗。

4. 刀塔自走棋巨鳥多多工作室幾點問題

巨鳥多多工作室是中國的,就五個人,前身是做war3地圖的自走棋手游預約

目前手游已經在預約階段了,自走棋手游已經跟龍源合作。可以在官網預約或者好游快爆

故事背景已經脫離dota。

5. 夾縫中求生存《刀塔自走棋》倒在了通往900萬訂閱的路上

提到今年上半年最火爆的 游戲 ,不是宮崎老賊的《只狼:影逝二度》,也不是CA的《三國:全面戰爭》,更不是什麼P社的《統治者:羅馬》,而是《DOTA2》游廊里的一款小 游戲 ——《刀塔自走棋》。

巨鳥多多的黃金時代

在《刀塔自走棋》最火爆的時候,整個《Dota2》里幾乎有近一半的玩家都在下棋,許多網友甚至調侃:「求求你們不要再玩Dota了,影響我們下棋了!」在那段時間里,《Dota2》徹底淪為了自走棋啟動器,就連許多完全沒有接觸過刀塔的萌新小白都慕名而來,下10多個G的客戶端只為過兩把棋癮。

那時, V社自家的《Artifact》雖然還沒涼透,但就玩家量級而言,《刀塔自走棋》已經可以吊打十個A牌了。

真假刀牌之爭,最後民間小作坊笑到了最後,將V社七年磨一劍的野心之作《Artifact》爆的體無完膚。A牌的玩家數量從一開始的六萬出頭,一路跌到的如今的一百單八將,這樣的結局著實令人唏噓。

不過,寄人籬下終究不是一個長久之計,流量和口碑是有了,但怎樣才能把它變成真金白銀呢?正當網易、騰訊等國內 游戲 圈一線大佬蠢蠢欲動的時候,巨鳥多多卻把目光投向了並不怎麼出名的龍淵的身上。

生不逢時的《多多自走棋》

龍淵的量級雖然比不上幾個業界大佬,但旗下 游戲 的口碑都還算不錯,比較知名的有《萬象物語》、《核爆》、《無名之輩》等,TapTap上的玩家評分都在8分以上。

選擇這樣一個合作夥伴聯手推出手游,既能保證 游戲 質量,又能保障自主權,巨鳥多多這一手可謂是一舉兩得。然而,自走棋手游化的道路並不順利,從宣布推出到限號內測,再到正式公測,玩家群體的吐槽和不滿聲幾乎一直沒斷過。

在最初的版本,《自走棋》手游與PC版的《刀塔自走棋》只有模型和棋子描述上的區別,其他諸如羈絆、職業等核心玩法一點都沒有變。解決了版權問題,《自走棋》手游在某些方面就可以放開手腳了,什麼棋盤皮膚、傷害特效、聊天表情什麼的統統安排上,再搞個跟勇士令狀類似的棋士證書,這下可算是把手游的必備要素給湊齊了。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手游的內容更新速度卻越來越追不上端游,《刀塔自走棋》都出冰龍了,手游卻還在神族摩擦,版本差了不止一點半點。內容跟不上,玩家失去新鮮感,留存率自然會直線下降。

除了 游戲 內容,還有手機機能的限制。在從PC端「移植」到手機端的時候,龍淵的CEO表示講給大家帶來一款原汁原味的自走棋 游戲 。這也就意味著不管是玩法、操作模式還是 游戲 節奏,都不會有所精簡,玩家需要捧著手機目不轉睛的花上半小時以上才能打完一局......且不說累不累眼,有這個時間體驗一局更緊張刺激的《刀塔自走棋》不是更好?

除了內部因素,外部市場對《自走棋》手游也非常不友好。早在《自走棋》手游開啟內測以前,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多款反響不錯的自走棋類 游戲 ,例如夢塔防、赤潮、決戰平安京等等。換句話說,《自走棋》在手游市場已經屬於後來者,前面幾家已經憑借著時間優勢吃掉了部分蛋糕。

除了這些搞玩法抄襲(?)的友商,5月份《自走棋》還撞上了一個龐然大物,那就是集二次元、塔防、養成於一身的超硬核手游——《明日方舟》。就在前幾天,5月份手游氪金榜公布,《明日方舟》月流水破6億,如果沒記錯的話,上一個引起全國轟動的二次元 游戲 還是網易旗下的《陰陽師》。有了更可愛的阿米驢,那還要什麼自行車!(阿米婭:你們又要迫害我了吧。)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自走棋》手游能取得今天這個成績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5月29日,《自走棋》正式改名《多多自走棋》。6月11日,《多多自走棋》在E3 PC展上宣布,將在年內推出PC版本,並登陸Epic商店。巨鳥多多與V社,冰蛙和暴雪,可惜時代變了。

V社的野望與悶聲發大財的拳頭

A牌的暴死讓V社意識到一件事:為什麼我不繼續做一個有錢的廢物呢?看著腳邊殷勤工作的冰蛙,V社就有了收巨鳥多多為己用的想法,你幫我打工,我把你扶正,豈不美哉?

然而,巨鳥多多也不是傻子,如果失去了自主權,那不就淪為G胖手底下的長工了嗎?收購這事沒得談,您還是另請高明吧。

在合(shou)作(gou)方面,兩家公司是毫無疑問的談崩了。不過,在其他事宜上,雙方應該是達成了一些共識。Z君在這里瞎猜一波:巨鳥多多把自走棋的玩法和創意統統兜「售」給V社,相對應的,V社要對偷賣糖果的事假裝看不見,兩家各憑本事搞自走棋模式的 游戲 ,看誰能笑到最後。

6月13日,《刀塔霸業》正式開啟內測,所有購買TI9小紫本的玩家均可搶先體驗。僅僅不到一天的時間,《刀塔自走棋》的活躍玩家數量就跌到了10萬以下。等到正式版上線,這個數字恐怕會更加慘不忍睹。在這種情況下,也難怪《多多自走棋》選擇叛逃到Epic平台了。

V社有自己的野心,隔壁默默搞「搬運」的小透明拳頭公司也開始悶聲發大財。在E3 游戲 展上,《英雄聯盟》宣布推出新模式「英雄戰棋」,說白了,就是把《DOTA2》里的英雄換成了LOL。此外,「英雄戰棋」還將在未來推出電競項目,將自走棋模式長期運營下去。

和V社、拳頭這樣體量的公司一比,巨鳥多多一下子就變成了小鳥夕夕,不管是宣傳手段還是研發能力都差了一大截。等到兩家大公司的自走棋 游戲 正式上線,《多多自走棋》怕是要在夾縫中艱難求生了。三足鼎立?不存在的,就算有,那也是老任的《寶可夢》宣布加入自走棋戰場,《多多自走棋》還很難做到與幾個大佬同台競爭。

6. 《多多自走棋》為何會被騰訊放棄未來發展如何

因為騰訊覺得市場上已經有類似的游戲了,再推薦它並沒有多大的市場,認為未來發展不好,所以放棄了。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292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733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190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260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641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933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90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808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689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