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公主游戲大全
Ⅰ 洛可可仙境傳說的下載地址
http://www.rococo-ro.cn/
要韓服做底。。再下個登錄器覆蓋就好
其他ROSF
http://www.very4u.com/
Ⅱ ROCOCO SWEETHEART怎麼樣
洛可可甜心騷Rococo Sweetheart由小時候的白雪公主與灰姑娘,到少女時期的蛋糕裙Lolita《下妻物語》,至華衣美服與誇張髮型的《瑪麗皇後》(Marie Antoinette),只因洛可可(Rococo)風格一直不乏捧場客,亦一直影響女生們,包括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替著名品牌Anna Sui的T恤畫插畫的本地插畫師Lio Beardsley。為了表達對法國路易十五時代宮廷貴族的服飾、裝扮、藝術品與室內裝飾的喜愛,Beardsley以自己製作的藝術品與收藏,將時裝店Ztampz一角,布置成充滿浪漫洛可可氣息的女生房間,讓大家沉醉於甜美之中。你未必愛粉紅色,也可能不曾披喱士上身,但Lio Beardsley製作的甜心「Rococo Sweetheart」,就似是布滿玫瑰花瓣的忌廉蛋糕,甜美得連不喜甜點的,都忍不住嘗一口。「Rococo Sweetheart」日期:即日至四月二十九日時間:中午十二時至晚上十時
Ⅲ 誰知道洛可可是誰嗎
洛可可(Rococo)"從法語「rocaille」而來 什麼是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風格是一種建築風格,主要表現在室內裝飾上。18世紀20年代產生於法國,是在巴洛克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洛可可風格的特點是:室內應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傢具也非常精緻而偏於繁瑣,不像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艷。德國南部和奧地利洛可可建築的內部空間非常復雜。 洛可可裝飾的特點是:細膩柔媚,常常採用不對稱手法,喜歡用弧線和 S形線,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為裝飾題材,卷草舒花,纏綿盤曲,連成一體。天花和牆面有時以弧面相連,轉角處布置壁畫。 為了模仿自然形態,室內建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變化萬千,但有時流於矯揉造作。室內牆麵粉刷,愛用嫩綠、粉紅、玫瑰紅等鮮艷的淺色調,線腳大多用金色。室內護壁板有時用木板,有時作成精緻的框格,框內四周有一圈花邊,中間常襯以淺色東方織錦。 洛可可風格反映了法國路易十五時代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曾風靡歐洲。這種風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蘇俾士府邸公主沙龍和凡爾賽宮的王後居室。 而你說的一個公主叫洛可可,應該只是個巧合而已
Ⅳ 洛克克時期的女士帽子的特點
輕巧精美、纖細華麗、小巧玲瓏、繁瑣的裝飾性,但矯揉造作;有曲線趣味,十分喜歡C型S型漩渦型的曲線;色彩柔和艷麗,崇尚自然,風格飄逸、典雅,具有陰柔之美;花、緞帶結、扣環、花籃等柔軟主題以一種纖細感波及於一切生活領域。
洛可可藝術
形成於十八世紀初的法國,精緻、甜美、幽雅為其主要藝術特色。洛可可的原意是由貝殼或小石頭製成的裝飾物,如此小巧之物用現代流行的說法,即為「細節」。
十七、十八世紀以後,歐洲由於自然科學日漸發達,且受到當時各種民主學說與中國思想、文化的 影響,有了「啟蒙運動」的誕生:進而造成工業的發達,民主思潮的高漲,於是先後又有產業革命的發 展與法國大革命的爆發;這些客觀形勢的轉變,對於當時藝術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
Ⅳ 洛可可建築風格代表作名稱
波夫朗( G.Boffrand , 1667~1754),巴黎《蘇比茲宅邸》 (1736-9,例如內部的公主大廳)。
德國費斯堡(Wurzburg)住宅內的《凱瑟大廳》(Kaisersaal,1749~1754),由建築師諾曼(B.Neumann,1687~1745)領導興建,提埃波羅(G.Tiepolo,1696~1770)負責裝飾天花板上的繪畫(1753)。
丹麥皇宮也是標準的洛可可建築。
Ⅵ 雙生視界洛可可和男主的關系
雙生視界洛可可是男主的妹妹。洛可可是公主島的大小姐,洛氏企業董事長千金,公主島管理委員會委員。而雙生視界中的男主是洛氏企業董事長的兒子,也是洛可可的哥哥。
作為少女咖啡槍IP系列作品的第二作,雙生視界講述了由源力引發的災難大爆發之後的故事。
雙生視界的游戲介紹
雙生視界延續了第一代的射擊玩法,不同的是,改造成了彈幕射擊,游戲中以三人小隊制進行設計。游戲中還有高自由度的咖啡館DIY系統,玩家可以自定義包括地表環境在內的全場景物件。
隨著時間的流逝,場景的光效也將隨之變化。而這種PVE的玩法則是玩家與少女之間形成的另一種互動方式。雙生視界是一款優秀的、超脫於市面上大部分手游的優秀作品。游戲將酣暢勁爽的槍戰和含蓄細膩的養成相結合,配合上唯美的畫風和優質的劇情內容,滿足了不同類型玩家的需求。
也拓寬了游戲本身的受眾,讓每一個玩家都能在游戲中找到自己獨特的樂趣,和少女展開一段不解之緣。
Ⅶ 洛可可藝術特點
洛可可的總體特徵為輕快、華麗、精緻、細膩、繁瑣、纖弱、柔和,追求輕盈纖細的秀雅美,纖弱嬌媚。
在構圖上有意強調不對稱,其工藝、結構和線條具有婉轉、柔和的特點,其裝飾題材有自然主義的傾向,以迴旋曲折的貝殼形曲線和精細纖巧的雕刻為主,造型的基調是凸曲線,常用S形彎角形式。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嬌艷明快,如嫩綠,粉紅,猩紅等,線腳多用金色。
洛可可藝術的發展:
18世紀30年代,洛可可藝術在法國高速發展,並逐步受到中國藝術的影響。這種風格從建築裝潢擴展到傢具、油畫和雕塑領域。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風格復雜的形象和精細的圖紋,並逐步與大量其他的特徵和元素相融合,其中就包括東方藝術和不對稱組合等等。
這種藝術形式隨後從法國蔓延到德國、西班牙等地區,並與當地的這種風格相融合,18世紀的英國將洛可可風格視為「法國品味」,較少使用在建築上,更多地運用在銀器和陶瓷上。當時由義大利移民的藝術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洛可可藝術
Ⅷ 誰知道台灣 洛可可的所有動畫作品
將愛情化為行動
冰吻
夏日裡的蒲貓英
《握你的手》
三個夏天
愛情886
蛋糕核桃燒
摘星
戀雨
畢業旅行
愛情櫥窗
幸福相隨
花季
鎮守愛情
愛過流星
Ⅸ 洛可可、馬賽克和巴洛克。
洛可可藝術(Rococo art)是法國十八世紀的藝術樣式,發端於路易十四(1643~1715)時代晚期,流行於路易十五(1715~1774)時代,風格纖巧、精美、浮華、繁瑣,又稱「路易十五式」。洛可可藝術風格是繼巴洛克藝術風格之後,發源於法國並很快遍及歐洲的一種藝術樣式。開始是指用貝殼、石塊等建造的岩狀砌石,源於中國的假山,玲瓏剔透,華麗雕琢的藝術趣味,後指具有貝殼紋樣曲線的主題,成為以室內裝飾為主體的樣式名稱。洛可可特點是室內裝飾和傢具造型上凸起的貝殼紋樣曲線和莨苕葉呈鋸齒狀的葉子, C形、S形和渦旋狀曲線紋飾蜿蜒反復。創造出一種非對稱的、富有動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纖細、輕巧、華麗繁復的裝飾樣式。巴洛克那洋溢的生氣、莊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洗練的舉止和風流的游戲般的情調,以及艷麗而纖弱柔和的女性風格所取代。
Rococo Style Room洛可可建築風格的特點是:室內應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傢具也非常精緻而偏於繁瑣,不像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艷。德國南部和奧地利洛可可建築的內部空間顯得非常復雜。 洛可可裝飾的特點是:細膩柔媚,常常採用不對稱手法,喜歡用弧線和 S形線,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為裝飾題材,卷草舒花,纏綿盤曲,連成一體。天花和牆面有時以弧面相連,轉角處布置壁畫。這種建築風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蘇俾士府邸公主沙龍和凡爾賽宮的王後居室。
馬賽克建築圖示馬賽克(Mosaic),建築專業名詞為錦磚,分為陶瓷錦磚和玻璃錦磚兩種。是一種裝飾藝術,通常使用許多小石塊或有色玻璃碎片拼成圖案,在教堂中的玻璃藝品,又稱為花窗玻璃(stained glass)。在拜占庭帝國時代,馬賽克隨著基督教興起而發展為教堂及宮殿中的壁畫形式。現今馬賽克泛指這種類型五彩斑斕的視覺效果。馬賽克也指現行廣為使用的一種圖像(視頻)處理手段,此手段將影像特定區域的色階細節劣化並造成色塊打亂的效果,因為這種模糊看上去有一個個的小格子組成,便形象的稱這種畫面為馬賽克。
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 體現巴洛克的羅馬耶穌會教堂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沖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嚮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分追求華貴氣魄,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世紀羅馬建築師豐塔納建造的羅馬波羅廣場,是三條放射形幹道的匯合點,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圍設有雕像,布置綠化帶。在放射形幹道之間建有兩座對稱的樣式相同的教堂。這個廣場開闊奔放,歐洲許多國家爭相仿效。法國在凡爾賽宮前,俄國在彼得堡海軍部大廈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廣場。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大師和雕刻大師伯尼尼設計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周圍用羅馬塔斯干柱廊環繞,整個布局豪放,富有動態,光影效果強烈。
Ⅹ 有關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風格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最初是為了反對宮廷的繁文縟節藝術而興起的。洛可可Rococo這個字是從法文Rocaille和義大利文Barocco 合並而來。Rocaille 是一種混合貝殼與小石子製成的室內裝飾物,而Barocco 即巴洛克(Baroque)。洛可可後來被新古典主義取代。洛可可藝術(Rococo art)是法國十八世紀的藝術樣式,發端於路易十四(1643~1715)時代晚期,流行於路易十五(1715~1774)時代,風格纖巧、精美、浮華、繁瑣,又稱「路易十五式」。洛可可藝術風格是繼巴洛克藝術風格之後,發源於法國並很快遍及歐洲的一種藝術樣式。開始是指用貝殼、石塊等建造的岩狀砌石,源於中國的假山,玲瓏剔透,華麗雕琢的藝術趣味,後指具有貝殼紋樣曲線的主題,成為以室內裝飾為主體的樣式名稱。洛可可特點是室內裝飾和傢具造型上凸起的貝殼紋樣曲線和莨苕葉呈鋸齒狀的葉子, C形、S形和渦旋狀曲線紋飾蜿蜒反復。創造出一種非對稱的、富有動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纖細、輕巧、華麗繁復的裝飾樣式。巴洛克那洋溢的生氣、莊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洗練的舉止和風流的游戲般的情調,以及艷麗而纖弱柔和的女性風格所取代。如果說17世紀的巴洛克風服飾是以男性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宮廷為舞台展開的奇特裝束,與此相對,18世紀的洛可可風服飾則是以女性為中心,以沙龍為舞台展開的優雅樣式。十八世紀被看成是「理性的時代」或「啟蒙運動」的時代,哲學家從過去假設上帝存在進而推論所有事物的工作,轉換為依據實驗和觀察的理性方法去推論世間的萬象,幾乎將神學從哲學中剔除,選擇傾向世俗的路線,趣味從注重高尚的教化轉向尋求輕浮的快感。藝術的風格,在音樂家莫札特、海頓,文學家蒲伯、愛迪生、伏爾泰,畫家華鐸、康斯博羅中,貫穿著一種共同主題,它把理性與優美趣味同輕松、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來。路易十四常在凡爾賽宮開各種舞會,藉著繁瑣的禮儀與無意義的職務折騰貴族們,再以富麗堂皇的宮廷裝飾營造悠閑的環境,有利搞風流韻事,以便消耗貴族們的精力,使他們無暇去策劃造反。因此藝術家授命編造一種理想生活的極樂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個悠閑的、實際上是懶惰的社會快樂。洛可可是相對於路易十四時代那種盛大﹑庄嚴的古典主義藝術的,這種變化和法國貴族階層的衰落,與啟蒙運動的自由探索精神(幾乎取代宗教信仰),及中產階級的日漸興盛有關。洛可可在形成過程中還受到中國藝術的影響,特別是在庭園設計室內設計、絲織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如《中國人物小陶瓷》,麥爾,德國,1768)。由於當時法國藝術取得歐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藝術的影響也遍及歐洲各國。洛可可藝術的繁瑣風格和中國清代藝術相類似,是中西封建歷史即將結束的共同徵兆。從詞源來看,rococo 一詞與法語rocaille(岩狀飾物)相關。早在17世紀,法語rocaille 一詞常用以稱謂岩洞,(也有一說即文藝復興時代傳到義大利的中國假山設計),和庭園中的貝殼細工,travail de rocaille (岩狀工藝)為 travail 的同意語。洛可可即由「岩狀工藝」和「貝殼工藝」引伸而來,指室內裝飾、建築到繪畫、雕刻以至傢具、陶瓷、染織、服裝等各方面的一種流行藝術風格。洛可可的另一種解釋初見於《法蘭西大學院詞典》,指為「路易十四至路易十五早期奇異的裝飾﹑風格和設計」。有人將「洛可可」與義大利「巴洛克」相關連,把這種「奇異的」洛可可風格看作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和頹廢階段。 洛可可藝術的特質 ①曲線趣味,常用C形、S形、漩渦形等曲線為造形的裝飾效果。②構圖非對稱法則,而是帶有輕快、優雅的運動感。③色澤柔和﹑艷麗、輕快,給人輕松舒適感。④崇尚經過人工修飾的「自然」。⑤人物意匠上的諧謔性﹑飄逸性,表現各種不同的愛,如浪漫的愛、性愛、母愛等。 風格 洛可可風格反映了法國路易十五時代宮廷貴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纖巧、精美又浮華、繁瑣,別稱為「路易十五式」,一度風靡歐洲。洛可可風格的裝飾多用自然題材作曲線,如卷渦、波狀和渾圓體;色彩嬌艷、光澤閃爍,象牙白和金黃是其流行色;經常使用玻璃鏡、水晶燈強化效果。洛可可風格裝飾的代表作是尚蒂依小城堡的親王沙龍(1722,讓·奧貝爾設計)、巴黎蘇比斯飯店的沙龍(1732,熱爾曼·博夫朗設計)和德國波茨坦無愁宮。而這種建築風格的代表作是巴黎蘇俾士府邸公主沙龍和凡爾賽宮的王後居室。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倡導者是蓬帕杜夫人,她不僅參與軍事外交事務,還以文化「保護人」身份,左右著當時的藝術風格。蓬帕杜夫人原名讓娜·安托瓦內特·普瓦松,出生於巴黎的一個金融投機商家庭,後被路易十五封為侯爵夫人。在蓬帕杜夫人的倡導下,產生了洛可可藝術風格,使17世紀太陽王照耀下有盛世氣象的雕刻風格,被18世紀這位貴婦纖纖細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了。 特點 洛可可建築風格的特點是:室內應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傢具也非常精緻而偏於繁瑣,不像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艷。德國南部和奧地利洛可可建築的內部空間顯得非常復雜。洛可可裝飾的特點是:細膩柔媚,常常採用不對稱手法,喜歡用弧線和 S形線,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為裝飾題材,卷草舒花,纏綿盤曲,連成一體。天花和牆面有時以弧面相連,轉角處布置壁畫。為了模仿自然形態,室內建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變化萬千,但有時流於矯揉造作。室內牆麵粉刷,愛用嫩綠、粉紅、玫瑰紅等鮮艷的淺色調,線腳大多用金色。室內護壁板有時用木板,有時作成精緻的框格,框內四周有一圈花邊,中間常襯以淺色東方織錦。 代表作品 波夫朗( G.Boffrand , 1667~1754),巴黎《蘇比茲宅邸》 (1736-9,例如內部的公主大廳)。 德國費斯堡(Wurzburg)住宅內的《凱瑟大聽》(Kaisersaal,1749~1754),由建築師諾曼(B.Neumann,1687~1745)領導興建,提埃波羅(G.Tiepolo,1696~1770)負責裝飾天花板上的繪畫(1753)。 丹麥皇宮.中國的圓明園也是標準的洛可可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