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種類 » 民間游戲大全

民間游戲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2-26 22:05:48

❶ 民間游戲有哪些

民間游戲:

1、老鷹捉小雞

老鷹捉小雞,俗稱「黃鷂吃雞」,又叫「黃鼠狼吃雞」,是一種多人參加的益智娛樂游戲,在戶外或有一定空間的室內進行。這種游戲,對發展學生靈敏性和協調能力,培養學生合作練習,合作意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游戲需要至少三個人,一人當母雞,一人當老鷹,其餘的當小雞。小雞依次在母雞後牽著衣襟排成一隊,老鷹站在母雞對面,做捉小雞姿勢。游戲開始時,老鷹叫著做趕雞運作。母雞身後的小雞做驚恐狀,母雞極力保護身後的小雞。老鷹再叫著轉著圈去捉小雞,眾小雞則在母雞身後左躲右閃。

❷ 福建的民間棋類游戲有哪些

六、旋轉棋

【棋盤】由橫直各6條或8條線等距互垂構成方塊,以4個角為圓心畫弧,以一個方格、2個方格的邊長為半徑畫弧與4邊相交成16個交點。

【棋子】雙方各10子或12子,布子對側邊線交叉點上。

【走法】輪流走子,一次一子一步,可任意進退左右,亦可沿弧旋轉。在旋轉過程中,如無本方子的阻礙,可吃對方1子。任何1子可以進入4個角(安全點)對方吃不到的地方進行隱蔽。

【目標】把對方棋子吃光為勝。

❸ 游藝民俗有哪些活動

游藝民俗是一種以消遣休閑、調劑身心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活動。它是人類在具備起碼的物質生存條件基礎上,為滿足精神的需求而進行的文化創造。

從簡單易行、隨意性較強的游戲,到競技精巧、有嚴格規則的競技;從因時因地、自由靈便的戲耍,到配合各種特殊需要的綜合表演,都屬於游藝民俗的范圍。

游藝民俗 包括:

A.口頭文學 B.民間音樂和舞蹈 C.民間戲曲與曲藝 D.民間競技 E.民間游戲

❹ 有哪些民俗游戲

1.老鷹抓小雞:

一人扮演老鷹,一人扮演雞媽媽,多人扮演小雞。小雞們一個接著一個地拉著雞媽媽的衣服。老鷹去捉小雞,雞媽媽兩臂張開護著小雞們,不讓老鷹捉小雞,老鷹只能捉最後一隻小雞。小雞如果被老鷹捉到,就算輸了。

2.拉「大鋸」:

兩人對坐,雙腳自然盤曲,雙手對握,隨兒歌節奏做拉鋸似的前俯後仰動作。鍛煉幼兒的大臂肌肉群,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附兒歌: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看大戲。看的什麼戲?看的《西遊記》,接姑娘,請女婿,就是不讓×××去。

3. 貼燒餅:

幼兒扮演燒餅圍成一個圓圈。一人做貼燒餅的人,一人去追貼燒餅的人。貼燒餅的人在被追的時候可以貼在圈上的任何燒餅,被貼的燒餅必須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則交換角色繼續游戲。此游戲可以做多層的燒餅進行。

4. 打籽:

用沙包作籽,游戲者分成兩組。在場地上畫兩條直線,兩線間隔5米。一組游戲者在兩線的區域內,一組的游戲者站在兩線的外面。站在區域外的游戲者用沙包打向區域內的游戲者,區域內的游戲者進行躲閃,不讓沙包砸到。如果被砸中就停止游戲,如果能接住沙包就能救起被砸中的游戲者。兩組可互換角色反復游戲。

5.捉人:

幼兒一人將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其餘幼兒每人伸出一食指頂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兒歌。兒歌念到最後一字時,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盡快逃脫,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戲的伸掌者。

附兒歌:風大,不怕。雨大,不怕。真的假的?真的。

6.「瞎子」摸「拐子」:

可多位幼兒共同參加游戲。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當「瞎子」,一人將左手抓住左小腿當「拐子」。游戲開始,「拐子」吹口哨,其他幼兒在一定范圍內四散跑開,「瞎子」聽聲去摸「拐子」 ,「拐子」被摸住,雙方對換角色,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遊戲,下一輪再玩。

7.「警察」捉「小偷」:

幼兒平均分為兩組,一組為「警察」,一組為「小偷」。場地上,分別畫兩個圈為各自的"家"。游戲開始,「小偷」出來活動,四散跑開,「警察」出來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8.種西瓜:

四人一組站成圓圈,然後,依次把腳鉤在前一個人的腳彎里,形成腳搭成的圓圈。大家一起拍手邊念兒歌,單腳跳著繞圈前進(此游戲適合較大的幼兒玩)

9.切西瓜:

幾位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做「大西瓜」)。一位幼兒做「切西瓜」,邊念兒歌邊繞著圓圈走,並做「切西瓜」的動作,念到最後一個字時,將身邊兩位幼兒拉著的手切開,然後站在被切開的位置。被切到的兩位幼兒則必須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到達原位者即為再次游戲的「切瓜人」。

附兒歌: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切兩半。

10. 跳皮筋:

兩人玩時;可以分別抓住橡皮筋的兩端。若三人以上,則由兩人扯住皮筋,跳者邊跳邊唱。「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唱不同的歌,跳法不同,一般在唱完一首歌後,腳要正好將皮筋踩住。每跳完一曲,皮筋高度便升高一次。一般是從腳踩皮筋開始,依次為:腳腕、膝部、胯部、腰部、腋下、肩膀、耳朵、頭頂、小舉、大舉。如跳時犯規或夠不到皮筋時,則換人

❺ 傳統民間兒童游戲有哪些

1、滾鐵環

滾鐵環,舊時傳統兒童游戲,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於全中國。玩家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厘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

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後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鐵環的動作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一定的技巧。個人活動、集體競賽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競速、有100米障礙(如繞樹叢、過獨木橋)、4×100米接力等比賽項目。

❻ 中國有哪些傳統游戲

扔沙包、跳房子、滾鐵環、抽陀螺、踢毽子、老鷹捉小雞、打彈珠 傳統游戲以集體游戲和戶外活動為主要載體。缺少戶外游戲會直接導致孩子身體素質的下降,傳統游戲能讓孩子在隨時隨地的娛樂中得到鍛煉。同時,由於缺少集體游戲,許多孩子性格孤僻,缺乏與人交往的能力,自私、冷漠、缺乏愛心和合作。傳統游戲更能鍛煉孩子的群體意識,讓他們理解什麼是自由、什麼是限制、怎樣適應現實規則、怎樣解決矛盾與沖突。在互動游戲中,會產生社會關系的雛形,兒童們在群體游戲中學會寬容、理解、合作、關心和溝通,這將是他們獲得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起點。傳統游戲中的夥伴關系,能有效地健全獨生子女的人格。

❼ 幼兒園民間游戲有哪些

1、地雷爆炸:游戲前先用猜拳決出一個為追逐者,其餘幼兒為逃跑者。逃跑者可以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到一個人就算勝利。逃跑者保護自己的辦法就是,快被捉住時,可以立即蹲下說「地雷」:追逐者就必須停止追他,另找目標追逐。而「地雷」只能遠地不動地蹲著,等其他人來拍一下,並喊「爆炸」,才被解救,繼續做逃跑者。被捉住者為第二輪游戲的追逐者。

2、拍手背:兩名幼兒以猜拳來決定誰先拍。拍者掌心向上,並將手放在對方的手心下面,看準機會,撒手從上面去拍對方的手背。如能成功,則繼續拍,一旦拍空,兩人交換。

3、切西瓜:幾位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做「大西瓜」)。一位幼兒做「切西瓜」,邊念兒歌邊繞著圓圈走,並做「切西瓜」的動作「,念到最後一個字時,將身邊兩位幼兒拉著的手切開,然後站在被切開的位置。被切到的兩位幼兒則必須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到達原位者即為再次游戲的「切瓜人」。

4、老鷹抓小雞:幼兒分成四組,每組排成一路縱隊,排頭幼兒扮母雞,撐開兩臂做「翅膀」保護後面的小雞。後面幼兒拉住前面幼兒的衣服做小雞。

5、游戲開始,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來來來,來游戲。」接著母雞和小雞一起念:「我做一隻小雞,嘰嘰嘰,嘰嘰嘰,吃白米。」接著老鷹念:「我做老鷹轉個圈,一把捉住你。」念完兒歌後,老鷹即設法從兩側去捉排尾的小雞。母雞可用兩臂阻擋老鷹,保護小雞不被捉住。小雞可兩邊躲閃協調地逃跑。小雞被老鷹捉住,離開場地暫停一次游戲。教師要隨時掌握幼兒的運動量,若幼兒連續奔跑超出一分鍾,老鷹還捉不到小雞,教師(獵人)即發出「碰」的槍聲,老鷹聽到槍聲後,即原地蹲下,表示被獵人嚇跑,其餘小雞拍手,表示高興。游戲可調換角色,重新開始。

❽ 傳統民間游戲玩法有哪些

民間游戲可劃分五類:室內生活游戲、庭院活動游戲、智能游戲、助興游戲、各類博戲等等。

1、室內生活游戲:

大多流行在四五歲兒童中間,有的地區稱「過家家」,以女孩為主,常以扮演媽媽、爸爸、姐姐、哥哥等角色,模仿居家過日子了、操持家務、社交往來等生活現象,即興表演,相互編排,十分有趣。人數雖不限,大致二至四人。

❾ 民間游戲有哪些還有怎麼玩的

風箏

最早的風箏並不是玩具,而是用於軍事、通訊上。唐代晚期,因為有人在風箏上加入了琴弦,風一吹,就發出像古箏那樣的聲音,於是就有了 「風箏」的叫法。風箏是用細竹條作骨架,貼上鮮艷的紙或絲綢,再畫上畫。到了宋代,清明節放風箏就成為一種我們喜愛的活動。

香包
古時候 ,每當端午節,家裡的長輩用棉布、絲綢等材料製成香包,在裡面填上帶香味的葯材,戴在小孩子 的胸前或掛在床頭,可以除病 求福。等過了端午節就把戴過 的香包扔掉,表示棄除疾病 。 所以你在路上看到別人扔的香 包,可千萬不能撿啊。

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一種民間藝術形式。中國西北部甘肅的隴東皮影主要分布於平涼、慶陽各縣,較為集中的為東臨陝西、寧夏的三角地帶。隴東皮影戲大約在明清(14世紀-19世紀)時就已經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輪廓挺拔概括;鐫刻精細流暢。隴東皮影製作選用年輕、毛色黑的公牛皮,這種牛皮厚薄適中,質堅而柔韌,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凈、晾至凈亮透明時即可製作。先將樣稿輕畫在牛皮上,然後用各種型號的刀具或刻或鑿。之後用透明水色著色,顏色一般不調和,故而純正絢麗、對比強烈。刻鑿、著色完畢後「出水」即熨平,這是其中最關鍵也是最難的一關。出水後再晾乾,裝訂組合即可上台表演。

空竹
空竹又叫「抖嗡」,是一種著名的民間玩具。用兩根小竹棍拴線,纏在木軸上抖動,空竹高速旋轉而發出聲音,早在明末,北京的空竹就成為春季的玩具了,人們在胡同里、院落中抖響空竹,悠揚悅耳的聲響便在北京城內此起彼伏。

掛虎與大座獅
掛虎、大座獅是民間用來辟邪的掛飾,用泥土和紙漿製成,有黑白、彩色兩種,線條的變化很多,色彩的對比強。一些考古學家認為,掛虎從戲中的面具變化而來,後來被農民掛於門上,用以迎新驅鬼。

泥叫叫
泥叫叫是一種可以吹的哨子,它五顏六色,外表塗上油後,又黑又亮又好看,適宜兒童玩耍。泥叫叫有很多種,如:鳥哨、魚哨、豬哨等。

貴州黃平泥哨

陶響球
陶響球是一種重要原始樂器,也是最早的聲音玩具。出土的陶響球都是陶質的球形,中間是空的, 裡面裝有彈子或沙粒,搖動時嘩嘩作響。
九連環
起源於古代民間,在清代,婦女兒童都喜歡玩九連環。九連環被國外認為是人類發明的最巧妙的玩具之一,其奧妙是開解方法的巧妙和復雜。
撥浪鼓

撥浪鼓本來是一種古樂器,後來失去奏樂的作用,成為兒童的玩具。撥浪鼓是一面小鼓,依*系於兩側的小球擊鼓發聲。各個地區的撥浪鼓形狀不一,有長如腰鼓的,也有扁似大鼓的,還有四鼓疊加的,發聲時高高低低,響亮悅耳。

山西布藝玩具

打腰鼓

陀螺

不倒翁

彈弓

萬花筒

吹糖人

小雞窩(北京)
河北新城泥公雞
旋木娃娃(山東郯城)
刻花葫蘆(甘肅 )
白釉彩繪陶貓(山西運城)
水斗(江蘇無錫)

鹿 棋

鹿棋來源已久,陰山岩畫可為佐證。在內蒙蹬口縣和烏拉特旗交界的哈日干那溝一帶崖邊的平石上,鑿刻著狼吃羊的棋盤,與現今的棋盤基本上相似。當代岩畫學者蓋山林考證:"古代游牧人的娛樂活動,除了賽馬、斗駱駝、舞蹈之外,還有鹿棋等娛樂活動。在陰山蘇木圖溝畔和烏蘭察布草原上,都發現西夏至元代的鹿棋岩畫,其形象與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林城出土的鹿棋十分相似,而與今天的鹿棋稍異。"鹿棋早就是古代游牧人普遍喜愛的一種民間游戲。

鹿棋對弈有兩方。一方持兩子,為鹿,以牛、羊髕骨做之;一方持二十四子,為狗,以銅錢或小石子代之。棋盤為一大正方形,正方形分為四個小正方形,小正方形又交叉為"米"字,成二十五個點,以一端的中心為起點畫一菱形,以另一端的中心為起點畫一三角形山,開棋前,鹿擺在兩個由口,狗擺在棋盤內成四角的八個點上。

下棋的規則是:鹿可以在整個棋內走,狗只能在大正方形的區域活動;鹿先走,如隔著一隻狗,就算吃一狗,隔著兩只狗則不能吃,每下一次狗可以加一子,努力使兩狗相連,阻止鹿吃。如果最後兩只鹿的位置在棋盤中心或山口上,鹿處於自由地位,則鹿勝狗負。如果狗將鹿圍在死角里,鹿前後左右無迴旋餘地,則狗勝鹿負。
猜 格

猜格是蒙古地區的兒童喜歡玩的游戲。據《綏遠通志稿》雲:"蒙古兒童有猜格之戲,以山羊或綿羊之中鎖民玩之......即漢人孩童玩具中所謂的'格爾'也。其法由二人或數人為一組,人各集'格爾'若干,其數須均等。圍坐一處,每人握'格爾,多寡不等,秘之勿使人知,皆伸握'格爾'之手於場中,各按已見,猜眾人拳中共為幾何,但不得同猜一數。以次遍及,然後開拳計數,猜中者謂之贏家,即將眾人所握之'格爾'均收為已有。"與漢地不同,蒙古族手中的"格爾"是用羊骨做成的,具有游牧區域文化的色彩。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279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720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177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242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628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918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74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790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673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