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回家安卓小游戲
Ⅰ 適合幼兒園玩的游戲有哪些
1.木頭人
游戲規則:小朋友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邊走邊念兒歌「我是一個木頭人,不會說話不會動,看誰堅持一分鍾"念到最後一個字時所有幼兒擺出造型不動。老師說時間到才能動,游戲反復進行。
2.丟手絹
游戲規則:幼兒圍成一個圓圈,一名幼兒一邊唱著歌一邊在小朋友們的後面跳,當唱到"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時,幼兒就馬上把手絹放在一個小朋友的後面。如果這個小朋友發現我把手絹放在他後面時,他就要立刻拿起手絹來追我,幼兒呢就馬上跑,當跑到這個小朋友的位置前,我就蹲下。然後請沒追到我的小朋友來玩。如果被追到了,那麼被追到的小朋友就要表演一個節目哦。
3.紅燈綠燈停
游戲規則:大部分幼兒站在起始線後做好准備,一名幼兒在場地的另外一頭發號施令,游戲開始,幼兒開始走步,發號施令的幼兒背對幼兒念"紅燈綠燈停"念到停時轉身,此時走步的幼兒不能動,動的幼兒暫停一次游戲,游戲重復進行,直到發號施令的幼兒被走步的幼兒拍到。
4.切西瓜
游戲規則:大部分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做"大西瓜")一位幼兒做"切西瓜"邊念兒歌邊繞著圓圈走,並做"切西瓜"的動作,念到最後一個字時,將身邊兩位幼兒拉著的手切開,然後站在被切開的位置,被切開的兩名幼兒則必須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到達原位的即為再次游戲的"切瓜人"。
5.粘泡泡糖
游戲規則: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邊走邊念兒歌"粘粘粘泡泡糖,一粘粘到頭頂上,兒歌說粘到哪就粘在身體的什麼部位,為增加趣味興趣,可讓幼兒互相粘,和其他小朋友互動"
6.捉尾巴
游戲規則:准備彩繩若干條,在場地上畫出四散跑的范圍。幼兒兩人一對,各自在後腰上繫上彩繩當尾巴。游戲開始,四散跑開,每一對幼兒要想辦法捉對方的"尾巴",同時要保護好自己的"尾巴",抓到對方"尾巴"為勝。
7.把球踢出圈外
游戲規則:在地上畫一個圓圈,兩個人進到圓圈內.其他的人站在圓圈外,連續不斷地把球投進圓圈內。圓圈內的人則要迅速地把球踢出圓圈。如果留在圓圈內的球超過了三個,則圓圈外的一方獲勝。也可以考慮其他適合的規則。
8.夾球接力跑
游戲規則:游戲的人分成兩隊,不是進行普通的接力跑,而是用膝關節處夾球跳著跑。如果用手抱球或球落地均為犯規,要返回出發地重跑。為了夾球方便,不要使用過大的球。
9.同心協力
游戲規則:場地中有5個不同顏色的圓圈,每個圓圈都不是很大。游戲規則是每個圓圈中要站滿5個小朋友,這5個小朋友除了腳以外,身體的其他部位不能著地,同時所有小朋友的腳必須踩在圓圈裡面,身體可以露在外面。看哪個圓圈中的小朋友通過集體協作,能共同配合完成游戲。
10.編花籃
游戲規則:3-6人參加,參加者伸出右腳,勾住前人,形成一個編出的圈,一手搭住前面小朋友的肩膀,邊念兒歌,邊單腳往前跳,直至兒歌念完。
Ⅱ 有什麼適合小朋友玩的游戲
有什麼適合小朋友玩的游戲
有什麼適合小朋友玩的游戲,在生活中很多小朋友都是喜歡玩游戲的,多和孩子玩親子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各種能力,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有什麼適合小朋友玩的游戲。
有什麼適合小朋友玩的游戲1
1、拼圖和積木
拼圖和積木屬於需要拆散和重組的玩具,尤其是積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想像進行創作。通過游戲可以激發孩子的思考、想像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當孩子真正融入到游戲當中從完成後的成就感中可以獲得自我肯定並會通過不斷地觀察和思考分析還可以怎麼拼。由此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耐心和專注力。
2、猜謎游戲
大人通過語言描述讓孩子猜到底是什麼事物,孩子通過想像和日常觀察經驗猜,這有助於孩子發揮想像建立語言和形象之間的關系,激發孩子多角度去思考、觀察和表述事物開動腦筋打開孩子的思維空間。
3、老鷹捉小雞
通過猜拳或其他方式決定扮演「老鷹」的幼兒一至兩名,其餘幼兒扮「小雞」。 游戲開始,「小雞」在場地內跑,並做覓食動作,如感到有被抓的危險,可說「停」並停下不跑,則可免捉。
「停」住的小雞如還想跑動,則請另一隻「小雞」過來拍一下手,方可重新跑動。躲閃不及被「老鷹」捉住的「小雞」,要和「老鷹」互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4、我的世界
這個游戲是沙盒游戲的鼻祖,它的畫面屬於一種像素風,很多人看著不是很喜歡,不過玩久了之後都會深深愛上這款游戲。我的世界的游戲體驗還是不錯的,玩法比較新穎,可以在裡面創造出自己的一個世界,或者是踏上探險之旅。這個游戲的小學生用戶占據25%-35%之多。
5、迷你世界
這可以說是一款為小學生打造的游戲,並且還是公認的它的畫面風非常的卡通,讓人看著非常別扭,它的用戶已經過億了。這是官網曾經給出的一個數據,還是在去年的時候統計的`,現在應該還在陸續增多。
它是模仿我的世界而研發出來的,有很多MC玩家並不看好這款游戲,只要是玩過一次基本上都不會想要碰了,唯獨小學生卻鍾愛不已!
有什麼適合小朋友玩的游戲2
1、小豬回家
游戲規則:幼兒用雙手滾球,不能踢球或拿球跑。
游戲玩法:幼兒雙手推動「小豬」(皮球)在地面滾到指定的「家」(紙箱)。隨著幼兒興趣的變化,游戲情節可不斷發展,如:幫助「小豬」鑽過「山洞」(障礙物),走過「小橋」(障礙物),繞過「危險」(障礙物)回到「家」。
2、喂小動物吃飯
游戲規則:幼兒要站在規定的地方投球,一個接一個地投,不能搶。
游戲玩法:在大紙盒上貼動物頭像,幼兒站在一定距離外,設法將皮球投進紙盒裡,鍛煉投擲和目測能力。
3、我是小小傳球手
游戲規則:幼兒要先站好,然後依次傳遞,不能越位傳遞。
游戲玩法:幼兒以各種方式站好,從頭頂開始傳球,也可以進行腿下傳、左右傳、邊跑邊傳等。傳球游戲能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提高幼兒配合、協作的能力。
4、比比誰的本領大
游戲玩法:老師向前爬時,幼兒就後退爬,想法不讓幼兒抓住,如果快要抓著你時,幼兒就像小烏龜一樣用伸縮的本領保護自己;當老師後退爬時,幼兒就向前爬來抓我,看看是幼兒的本領大,還是老師的本領大?不讓對方抓著。
5、看標志爬
游戲玩法:老師這兒有兩朵什麼顏色的花?當你看到紅花時,就必須向前爬;當你看到黃花時,就必須後退爬,看誰先到終點拿到小兔娃娃,誰就是冠軍。
有什麼適合小朋友玩的游戲3
1、老鷹捉小雞
游戲方法為:游戲開始時前先分角色,即一人當母雞,一人當老鷹,其餘的當小雞。小雞依次在母雞後牽著衣襟排成一隊,老鷹站在母雞對面,做捉小雞姿勢。游戲開始時,老鷹叫著做趕雞運作。母雞身後的小雞做驚恐狀,母雞極力保護身後的小雞。
老鷹再叫著轉著圈去捉小雞,眾小雞則在母雞身後左躲右閃。游戲規則,若老鷹用手拍著小雞的身子便算捉到了,小雞便要從隊里退下來。一場游戲結束後,重新分配角色,上一輪被抓到的小雞則成為下一輪的老鷹角色,開始新一輪的游戲。
2、捆綁行動
用一根拔河長繩和若干長跳繩,將一個小隊的人捆綁成一團,然後一起走過一條百米長的障礙區,完成後談談感想。
3、叫號接龍
將隊員等分成四個小組,依次編上號碼。將黑板一分為四,分別定「春」、「夏」、「秋」、「冬」當龍頭,然後喊號並要求定×個字,被叫到的隊員上來接著各自的龍頭字寫×個字,內容隨意,實在寫不出,寫「我不會」也行,由下面的同伴提示也可以。
接著,再叫號換人連下去……第一輪游戲,只要能七拼八湊接成可笑的句子,能激發出興趣即可。
4、佔領陣地
每隊六人,要求游戲開始後先共同站在一張報紙上,各人身體的任何部位,不得碰地,成功後再撕去一半報紙站,接著再撕去一半……直至失敗,最後以最佳辦法能站進最小報紙的隊為勝。
5、趕「豬」過河
游戲目的:使學生掌握深吸氣和均勻慢呼氣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肺活量,為中考肺活量的測試奠定基礎。
游戲方法:學生前後兩人一組,對桌而坐,在課桌兩邊沿5厘米處各畫一直線(與邊沿平行),每人將一方形橡皮(或鉛筆等)放在靠近自己一邊的直線後。游戲開始,兩人輪流將橡皮向前吹,以橡皮過對面直線後,吹氣次數少的為勝。
Ⅲ 幼兒園戶外活動有哪些
常見的幼兒園戶外游戲。
游戲1:小豬回家
游戲規則:幼兒用雙手滾球,不能踢球或拿球跑。
游戲玩法:幼兒雙手推動「小豬」(皮球)在地面滾到指定的「家」(紙箱)。隨著幼兒興趣的變化,游戲情節可不斷發展,如:幫助「小豬」鑽過「山洞」(障礙物),走過「小橋」(障礙物),繞過「危險」(障礙物)回到「家」。
游戲2:喂小動物吃飯
游戲規則:幼兒要站在規定的地方投球,一個接一個地投,不能搶。
游戲玩法:在大紙盒上貼動物頭像,幼兒站在一定距離外,設法將皮球投進紙盒裡,鍛煉投擲和目測能力。
游戲3:我是小小傳球手
游戲規則:幼兒要先站好,然後依次傳遞,不能越位傳遞。
游戲玩法:幼兒以各種方式站好,從頭頂開始傳球,也可以進行腿下傳、左右傳、邊跑邊傳等。傳球游戲能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提高幼兒配合、協作的能力。
游戲4:比比誰的本領大
游戲玩法:老師向前爬時,幼兒就後退爬,想法不讓幼兒抓住,如果快要抓著你時,幼兒就像小烏龜一樣用伸縮的本領保護自己;當老師後退爬時,幼兒就向前爬來抓我,看看是幼兒的本領大,還是老師的本領大?不讓對方抓著。
游戲5:看標志爬
游戲玩法:老師這兒有兩朵什麼顏色的花?當你看到紅花時,就必須向前爬;當你看到黃花時,就必須後退爬,看誰先到終點拿到小兔娃娃,誰就是冠軍。
游戲6:切西瓜
游戲玩法:幼兒圍成圓圈,師幼共同有節奏地念兒歌:「切、切、切西瓜。我們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開來。」與此同時,教師邊走邊有節奏地在幼兒拉手處做切西瓜狀。兒歌念完時,教師的手停留在哪兩位小朋友中間,這兩位小朋友就把手放開,拉著其餘小朋友的手往圓心跑,表示西瓜被切開了。此時,大家做吃西瓜狀,游戲繼續開始。
Ⅳ 戶外活動小游戲
戶外活動小游戲大全
戶外活動小游戲大全, 常組織有教育目的的戶外游戲,能讓孩子們在愉快的前提下,還可以接受良好體能發展和生活教育,滿足孩子愛玩的天性還能鍛煉孩子身體。下面就為大家分享戶外活動小游戲大全。
戶外活動小游戲1
游戲1:老狼抓人
問:老狼老狼幾點鍾
答:一點鍾。……天黑了。
玩法:參加者選一人當老狼,其餘人更在老狼身後扮演各種小動物,游戲開始,眾人邊問「老狼老狼幾點鍾」邊向前走,老狼背向大家答話,老狼答話時,眾人停下不動。老狼回答「天黑了」,轉身追逐,眾人回逃,注意靈活躲避,跑回家者算勝利。被捉住者換下一輪做老狼。
游戲2:喂小動物吃飯
游戲規則:幼兒要站在規定的地方投球,一個接一個地投,不能搶。
游戲玩法:在大紙盒上貼動物頭像,幼兒站在必須距離外,設法將皮球投進紙盒裡,鍛煉投擲和目測本事。
游戲3:小豬回家
游戲規則:幼兒用雙手滾球,不能踢球或拿球跑。
游戲玩法:幼兒雙手推動「小豬」(皮球)在地面滾到指定的「家」(紙箱)。隨著幼兒興趣的變化,游戲情節可不斷發展,如:幫忙「小豬」鑽過「山洞」(障礙物),走過「小橋」(障礙物),繞過「危險」(障礙物)回到「家」。
游戲4:比比誰的本領大
游戲玩法:教師向前爬時,幼兒就後退爬,想法不讓幼兒抓住,如果快要抓著你時,幼兒就像小烏龜一樣用伸縮的本領保護自我;當教師後退爬時,幼兒就向前爬來抓我,看看是幼兒的本領大,還是教師的本領大不讓對方抓著。
游戲5:捉人
兒歌:風大,不怕。雨大,不怕。真的假的真的。
游戲玩法:幼兒一人將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其餘幼兒每人伸出一食指頂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兒歌。兒歌念到最終一字時,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盡快逃脫,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戲的伸掌者。
游戲6:切西瓜
游戲玩法:幼兒圍成圓圈,師幼共同有節奏地念兒歌:「切、切、切西瓜。我們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開來。」與此同時,教師邊走邊有節奏地在幼兒拉手處做切西瓜狀。兒歌念完時,教師的手停留在哪兩位小朋友中間,這兩位小朋友就把手放開,拉著其餘小朋友的手往圓心跑,表示西瓜被切開了。此時,大家做吃西瓜狀,游戲繼續開始。
游戲7:地雷爆炸
游戲玩法:游戲前先用猜拳決出一個為追逐者,其餘幼兒為逃跑者。逃跑者能夠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到一個人就算勝利。逃跑者保護自我的辦法就是,快被捉住時,能夠立即蹲下說「地雷」:追逐者就必須停止追他,另找目標追逐。
而「地雷」只能遠地不動地蹲著,等其他人來拍一下,並喊「爆炸」,才被解救,繼續做逃跑者。被捉住者為第二輪游戲的追逐者。
游戲8:拉「大鋸」
兒歌:拉大鋸,扯打鋸,姥姥門前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塊去看戲。
游戲玩法:兩人對坐,雙腳自然盤曲,雙手對握,隨兒歌節奏做拉鋸似的前俯後仰動作。鍛煉幼兒的大臂肌肉群,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游戲9:打籽
游戲玩法:用沙包作籽,游戲者分成兩組。在場地上畫兩條直線,兩線間隔5米。一組游戲者在兩線的'區域內,一組的游戲者站在兩線的外面。站在區域外的游戲者用沙包打向區域內的游戲者,區域內的游戲者進行躲閃,不讓沙包砸到。如果被砸中就停止游戲,如果能接住沙包就能救起被砸中的游戲者。兩組可互換主角反復游戲。
游戲10:看標志爬
游戲玩法:教師這兒有兩朵什麼顏色的花當你看到紅花時,就必須向前爬;當你看到黃花時,就必須後退爬,看誰先到終點拿到小兔娃娃,誰就是冠軍。
游戲11:「瞎子」摸「拐子」
游戲玩法:可多位幼兒共同參加游戲。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當「瞎子」,一人將左手抓住左小腿當「拐子」。游戲開始,「拐子」吹口哨,其他幼兒在必須范圍內四散跑開,「瞎子」聽聲去摸「拐子」,「拐子」被摸住,雙方對換主角,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遊戲,下一輪再玩。
游戲12:種西瓜
兒歌:種、種、種西瓜,西瓜圓,西瓜大,西瓜熟了吃西瓜。
游戲玩法:四人一組站成圓圈,然後,依次把腳鉤在前一個人的腳彎里,構成腳搭成的圓圈。大家一齊拍手邊念兒歌,單腳跳著繞圈前進(此游戲適合較大的幼兒玩)
游戲13:紅燈、綠燈,立刻開燈
游戲玩法:請一位幼兒背朝眾幼兒做開燈者,站在場地的另一端,眾幼兒朝前隨意行走或做各種姿勢的動作。當開燈者大聲說完「紅燈、綠燈,立刻開燈」轉回頭時,眾幼兒必須立刻如木頭人一般靜止站立,直至開燈者再轉回頭。若在此間有人控制不住而動了,將被請出。游戲反復進行,誰能堅持到最終一個則為勝者,然後由勝者當開燈者。
游戲14:老鷹抓小雞
游戲玩法:一人扮演老鷹,一人扮演雞媽媽,多人扮演小雞。小雞們一個之後一個地拉著雞媽媽的衣服。老鷹去捉小雞,雞媽媽兩臂張開護著小雞們,不讓老鷹捉小雞,老鷹只能捉最終一隻小雞。小雞如果被老鷹捉到,就算輸了。
游戲15:捉「龍尾」
游戲玩法:幼兒中選一人當「龍頭」,一人當捉「龍尾」者,其餘幼兒一個接一個地拉住前一位的後衣擺接在「龍頭」後面做「龍身」,最終一人當「龍尾」。「龍頭」帶著「龍身」左右移動跑,讓「龍尾」躲避捉拿。注意「龍身」不要脫節。如「龍尾」被捉,要自動退下,倒數第二人自然成為「龍尾」。此游戲具體玩法與「老鷹捉小雞」相似。
游戲16:手推車
游戲玩法:三人幼兒猜拳決勝負,勝者先趴下做「車」,其餘兩人分別把勝者的小腿抬起,夾在身體的一側做「推車」人,「推車」人不能過分用力,做「車」人要雙手撐地走,注意要選擇平整而清潔的地面進行游戲。
游戲17:騎馬馬
游戲玩法:玩時先由兩個幼兒將右手向下握住自我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向下握住對方右手腕,構成一個四方結子形的「座坐」然後蹲下讓其他幼兒坐在「座坐」上,再站起來走動,俗稱「騎馬馬」。
游戲18:「盲人」擊鼓
游戲玩法:准備布條、鼓等。將鼓放置在離「盲人」必須距離的位置上,參加游戲的幼兒蒙上眼睛後就地轉1—2圈,再摸索上前擊鼓。
游戲19:城門城門幾丈高
游戲玩法: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丈高,騎花馬,帶大刀,走進城門套一套,問你吃橘子還是吃香蕉兩個幼兒做城門,雙手相握上舉,事先商量好,一方為「橘子」,一方為「香蕉」。其餘幼兒圍成圓圈,邊念兒歌邊依次鑽過城門。
當兒歌念到最終一個字時,做城門的兩個人手放下,套住一個參加者,然後問他要吃香蕉還是橘子,被套住的人回答後,站在相應的一方後面,等所有幼兒被套完後,比一比香蕉多還是橘子多。
游戲20:我是小小傳球手
游戲規則:幼兒要先站好,然後依次傳遞,不能越位傳遞。
游戲玩法:幼兒以各種方式站好,從頭頂開始傳球,也能夠進行腿下傳、左右傳、邊跑邊傳等。傳球游戲能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提高幼兒配合、協作的本事。
戶外活動小游戲2
1:小孩小孩真愛玩
一、活動目的:
1、能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跑。
2、能根據信號快速反應物體所在的地方,培養幼兒注意力和觀察力。
二、活動准備:
小貓、小雞、大象等小動物頭飾各一個
三、活動過程:
1、玩法:幼兒排成一列橫隊,在場地一端。游戲開始時,師帶領幼兒一齊念:「小孩小孩真愛玩。」師繼續念:「摸摸大樹(或小動物)跑回來。」等師說完,幼兒向指定的物體跑過去,摸到物體後再跑回教師身邊。
2、注意事項:幼兒必須摸到指定的物體才能跑回來。
2:藏貓貓
一、活動目的:
1、會迅速跑,提高動作協調性和反應本事。
2、願意和同伴共同游戲,體驗游戲樂趣。
二、活動准備:
貓頭飾若干
三、活動過程:
四、玩法:
(1)介紹游戲名稱。
(2)讓幼兒了解游戲玩法,重點是聽到:「老貓睡醒四下瞧,我的孩子不見了,喵、喵,我的小貓快回來!」幼兒要迅速跑到「老貓」身邊。
2、規則:
(1)念完兒歌後,「小貓」才能跑出來。
(2)「小貓」躲藏時必須輕輕地走,聽到呼喚聲,「小貓」才能跑出來。
3:火車過山洞
活動目的:讓幼兒練習鑽的動作,並培養幼兒的靈活性。
活動准備:火車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1.請幼兒一個之後一個搭火車。
2、教師當火車頭,
3、請兩個個子高的小朋友搭起手當山洞,
4、幼兒與教師一齊邊念兒歌:小火車,
5、嗚,嗚,嗚過山洞,過鐵橋,嗚-火車過山洞啦。一邊鑽山洞。
6、過山洞時要求幼兒要彎下腰,
7、要一個跟著一個過,能夠互相碰撞。
8、反復游戲後,一邊念兒歌一邊過山洞,
9、當兒歌結束時,當山洞的人將手放下抓住沒經過的人。
戶外活動小游戲3
NO.1蛙式賽跑
預備時游戲者橫排蹲於起點線上。裁判發令後,即可跳躍前進。並按節奏輪流在身前身後擊掌,以先到達終點者為優勝。
規則:比賽中不得站起來,倘若跌倒或手觸地則為失誤,退至起點重做。
NO.2牽環
在兩條間隔為3米的平行線中間放一個鐵環,發令後兩人同時用棍牽引,誰先把環攫取到本方線後即為獲勝。
NO.3吊球比賽
在房梁或樹杈上吊一隻用線繩穿起來的乒乓球,每組二人用乒乓球拍來回攻守。看哪組打到的個數多即為優勝。
規則:只要有一次未拍上球就算失誤。
NO.4拉棒
兩人相對而坐,腿伸直,腳頂腳,雙手同握一根木棒。發令後,各自使勁往後拉,誰先把對方拉起來即為勝。
NO.5知己知彼
二人在圈內相對而站,由裁判員在各人背後別上一張字條。發令後,誰先想方設法看到對方的字並說出來,就算勝了。
NO.6打空降特務
每人手持一隻小沙包,裁判員將降落傘(手帕、繩子、螺絲帽做成),拋到空中,下降時,用沙包擊中者即可得分。
NO.7小兔賽跑
腳踝部夾住一隻小沙包,跳躍前進,看誰先到終點。
NO.8螃蟹賽跑
參加游戲的每兩人算一組,背對背夾住一個籃球。發令後,用側身跑的方法前進,看誰先到終點並且不掉球。
規則:行進中不得用手扶球。如果中途球掉了,就退出遊戲。
NO.9定點空投
利用手帕、線繩和螺絲帽做成若干只降落傘。在操場上畫一條起投線,再在起投線10至15步遠處畫一個大圓圈,代表災區。游戲者每人每次能夠連投三至五個降落傘,誰降落在災區的傘多為優勝。
NO.10接圈
用一根30厘米長的塑料管粘住兩頭,做成一個圈。游戲開始,兩人相對而站,間隔數米,各手持一根40厘米長的細棍子,輪流套接,每成功一次可得一分。在規定的次數里,看哪隊得分多。
註:套圈也可用藤條、竹篾做成。
NO.11闖難關
裁判員站在長板凳上左右擺動吊球(以籃、排球膽為宜),參加游戲的人從凳下鑽過來時,被球碰著的次數少者為優勝。
NO.12闖溝
在地上畫二條相隔二米的平行線,兩線之間的空地代表山溝。經過猜拳,輸者居其間當狼。游戲開始,大家能夠隨便來回穿越山溝,狼只能在溝中追拍,一旦拍及,則互換主角。
NO.13同步衛星
將參加游戲的人分成三組,每組一次出一人。預備時各站於圈內手持一隻球。發令後,垂直高高拋起,趕緊按逆時針方向互換位置,並接住前邊一人拋起的球。每成功一次可得一分。在規定的局數內,以得分多的隊為優勝。
規則:拋球必須要垂直,向右左偏離大於地上圓圈半徑時,算失誤扣掉一分。
NO.14螃蟹追逃
在一個規定的場子里,每兩人結成一對,背向而站,腰部繫上一根短跳繩,組成一隻螃蟹。選一對為追者,其他的都為逃者。發令後,即開始追逃,追者一旦拍及逃者,即可互換主角。
NO.15托球看背
兩人相對而站,各手持一塊拍子,拍上托住一隻乒乓球。裁判員分別在其背後用粉筆寫上一個字詞或號碼。發令後,雙方用拍子托球或顛球走向前,互相爭看對方後背,先看到並講出對方字詞或號碼者為勝。
Ⅳ 幼兒園教案:趕小豬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趕小豬,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案:趕小豬1
設計意圖:
孩子們平時喜歡玩球,但是對球的控制能力不好,為了能讓幼兒提高控制能力,因此設計了這篇幼兒園小班優秀教案——《趕小豬》,使幼兒不再是單純地滾球。
活動目標:
1.練習持物控球跑,提高控制能力。
2.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准備: 皮球、羽毛拍、小椅子若干張。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手持羽毛拍,聽音樂做全身運動。
2.幼兒每人領一頭小豬(皮球),用球拍趕著小豬去散步。
3.啟發幼兒想像,趕著小豬去**,邊講邊練。
4.小豬去郊遊:
(1)介紹郊遊的行程,走過一條小路,穿過一片樹林,繞過小山。
(2)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趕豬經過行程。
5.送小豬回家。
活動反思:
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球滾掉,如過滾走,要馬上追回來。繼續趕。另外,教師還可在幼兒游戲熟練後增加難度,將羽毛拍換成紙棒。
幼兒園教案:趕小豬2
活動目標:
1.會拖拉玩具走,能在側走、倒走中保持身體平衡。
2.練習提高空間方位直覺的准確性,發展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3.培養耐心,細心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活動准備:
1.皮球(直徑約25厘米)、竹圈(圈高約五厘米),幼兒人手一個,竹圈上系有一個長繩供拖拉用;大塑料筐一個;在場地上畫一個大圓。
2.平時戶外體育活動時可安排類似活動,注意訓練幼兒倒走、側走的能力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准備活動,鍛煉幼兒能在側走倒走中保持身體平衡。
1.今天天氣真好,小花新開了一個牧場,養了一群小豬,小朋友們看,可不可愛?可是,就在這時,出現了一個小狀況,什麼小狀況呢?原來小花在開牧場門的時候,小豬們一下子全都跑出來了,小花這下可慌神了,想要請小朋友們去幫幫忙,幫忙把小豬都送回牧場,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去幫忙好不好?
2.剛才你是怎麼把小豬趕回牧場的?你在趕小豬的時候遇到什麼困難了?
二、介紹游戲規則及玩法,幼兒進行游戲。
1.介紹玩法:
教師發給每位幼兒一個系有長繩的竹圈,幼兒用竹圈套住皮球後拉繩向前走,注意拖圈時不要讓「小豬」跑出圈外,如果皮球跑出圈外,需重新放進圈裡,然後繼續玩。當教師說「小豬要回家了,請小朋友把它趕回家,送到豬圈裡去吧」,游戲即結束。
竹圈可用鐵絲圈代替,或在圈外纏一些彩色紙,增加幼兒興趣。注意經常變換拖拉物體,以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
2.游戲規則:
(1)幼兒每人手拿一個拖拉玩具四散走,相互不碰撞。
(2)注意拖圈時不要讓「小豬」跑出圈外,跑出圈外要重新放好了才能繼續玩。
3.練習幾次熟練後,進行分組練習。
(1)鼓勵膽小的幼兒積極大膽的參與游戲。
(2)熟悉游戲後,可採取比賽等形式,提高游戲趣味性。
三、活動結束,帶領幼兒做整理游戲場地和材料放鬆運動。
幼兒園教案:趕小豬3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練習側走、倒走,幫助幼兒發展走的技能,鍛煉手、眼及上、下肢動作的協調性。活動中設置的「趕小豬」的游戲情境,增強了體育活動的趣味性、挑戰性,能有效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會拖拉玩具走,能在側走、倒走中保持身體平衡。
2.提高空間方位和直覺的准確性,發展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3.養成耐心、細心等良好品質。
活動准備:
1.系有長繩的塑料圈幼兒每人1個,直徑25cm左右的皮球若干(數量與幼兒人數相同),裝大球的大塑料筐子1個。
2.歡快的'音樂1首。
活動過程:
1.創設「小動物學走路」的游戲情境,帶領幼兒熱身,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帶領幼兒隨音樂邊朗誦兒歌邊做「小動物走路」模仿操:小鴨走路搖搖搖,小兔走路蹦蹦跳,小猴走路快快跑,小螃蟹側身走、倒走。
2.組織幼兒玩游戲「趕小豬」,指導幼兒練慣用塑料圈套住皮球拖拉著正走、側走、倒走。
(1)幼兒自由練習:給每個幼兒1個系有長繩的塑料圈、1個皮球,引導幼兒用碰撞。塑料圈套住皮球,然後拉繩向前走。
提問:不用小手碰皮球,皮球能不能移動?請幼兒自己探索、嘗試。
小結:用塑料圈套住皮球,然後拉繩向前走,皮球就可以移動了。拖圈時注意不要讓「小豬」跑岀圈外。如果「小豬」跑出圈外,需要重新放進圈裡,不能繼續玩。
(2)引導幼兒探索向不同方向拖拉皮球走。
向前走:抬頭挺胸,單臂甩動,將「小豬」拖在身後,邁開大步向前走。
橫向走:讓「小豬」在身體的左側或右側,採用交叉步或側滑步,橫向移動。倒著走:面向「小豬」,向後退著走。(提醒幼兒小步慢走,注意安全。)
3.創設「我和小豬碰一碰」的游戲情境,帶領幼兒做放鬆活動。
請幼兒拿著「小豬」在肚子上、腿上、胳膊上碰一碰,放鬆身體各部位。
4.創設「送小豬回家」的游戲情境,引導幼兒收拾游戲器材,結束活動。
師:「小豬」要回家了,請你把它送到「豬圈」(大筐)里去吧。
請幼兒自由選擇一種拖拉球走的方法,送「小豬」回家。
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案:趕小豬4
活動目標
1. 使幼兒了解《趕小豬》這一民間體育游戲活動。
2. 讓幼兒練習持棍推瓶自然地往前走,發展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
3. 通過活動,使幼兒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4. 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5.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練習持棍推瓶自然地往前走,發展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
活動准備
大小不一的透明可樂瓶(數量同幼兒人數,瓶內分別裝紅、黃、藍、綠四色顏料水),紙棍人手一根。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⒈熱身運動----幼兒隨口令(活動四肢)做熱身運動。
【基本環節】
⒈導入:「寶貝們 ,那裡有些偷懶的小豬玩累了不肯回家,我們來幫幫豬媽媽,想辦法把他們請回去吧。」
⒉請幼兒圍在指定圓圈上觀察所需要的教具特點:各色透明可樂瓶扮成的小豬與五顏六色的紙棍,引導幼兒嘗試,提出條件----藉助紙棍讓可愛的小豬動起來,並能平平穩穩的往前走,不亂跑,聽小朋友的話,趕緊回到自己的家。
⒊幼兒初次嘗試練習,教師觀察(培養、鍛煉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
⒋請幼兒到指定位置,共同小結。
⑴先請兩個幼兒說說剛才自己趕小豬的感受和想法。
⑵再請做的較好的寶貝來說說自己做法(請幼兒認真觀察他的做法)
⑶請幼兒比較分析,教師幫助引導幼兒歸納出趕小豬的動作要領。
⒌幼兒在指定區域再次練習趕小豬,加深對動作要領的體會。
⒍競賽游戲,提升練習:請幼兒按手中小豬的顏色分成紅、黃、藍、綠四隊,進行趕小豬比賽(培養鍛煉幼兒的集體觀,感受集體運動的快樂)
【結束部分】
⒈放鬆運動----幼兒隨口令放鬆四肢。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課,我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在練習、體驗的基礎上,來探索趕小豬的方法,從個別嘗試,到集體評價,得出結論,讓幼兒進過親身體會,獲取經驗,滿足其求知慾望。同時,根據幼兒動作發展能力,循序漸進的鍛煉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注意到幼兒的好勝心理,通過團隊競賽,培養加強幼兒的集體合作精神,感受集體游戲的快樂。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小網路:豬是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家畜,古雜食類哺乳動物。分為家豬和野豬。現在一般認為豬是豬科的簡稱。豬依據品種的不同,體貌特徵也各不相同。
幼兒園教案:趕小豬5
活動目標
1.探索球的多種玩法。
2.培養幼兒大膽參與游戲的情感,體驗游戲的快樂。
3.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准確性。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5.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自主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活動准備
紙球、金箍棒、繩子、呼啦圈若干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
(一)探討球的多種玩法
1.幼兒自主探索、嘗試球的玩法。教師注意觀察孩子們的玩法,並隨時給以指導。
2.請幼兒展示自己與其他幼兒不同的玩法,讓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模仿。
3.剛才,寶寶們的玩法還真多,有用身體的某個部位來玩的,有藉助輔助材料來玩的,你們都很棒!請寶寶選擇自己喜歡的輔助材料再玩一次。
4.剛才,寶寶們都玩的很好,今天,唐老師和寶寶們來玩一個游戲,名字叫《趕小豬》。
(二)場地與游戲介紹
1.請幼兒進入場地,安排幼兒站好位置。
2.教師講解場地:起點線前的拱門(相距2米)做「小豬的家」。
3.教師講解玩法:
4.提出遊戲要求:
(1)用輔助材料趕小豬。
(2)不能用小手碰球。
(3)誰先把小豬趕進家門的誰贏。
5.分組進行《趕小豬》比賽。
6.全體幼兒進行《趕小豬》比賽。
三、游戲結束,放鬆運動,整理場地。
教學反思
對於小班來說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了,所以我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一游戲:《趕小豬》。總的來說孩子們還是比較有興趣的。但是,由於這是一節公開課,我太緊張放不開,老是擔心孩子們不理解,達不到預期效果,所以語言難免??嗦了些。在游戲材料的准備上也太隨意。
今後,我一定要端正態度,認真地准備上課材料,組織好課堂語言,上好每一節課!
幼兒園教案:趕小豬6
幼兒行為基礎分析:
中班的孩子活潑好動,他們喜歡跑、跳,對體育游戲特別地感興趣。最近,戶外活動時給孩子投放了棒和球,孩子們玩得很帶勁。可是大多是無目的、無方向地打球,反映出孩子們對球的控制能力不好,為了能讓幼兒提高控制能力,並遵循《綱要》中指出的:「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因此我設計了這節體育活動——《趕小豬》,使幼兒不再是單純地滾球。幼兒在活動中使用的材料均是用本地資源——廢報紙和草製作而成,充分體現鄉土資源的利用。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小棒推球往前滾,努力做到動作協調。
2、喜歡參加體育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課前准備廢報紙和草編的球、竹棒若干,草屯、音樂、梅花樁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頭、手、腰、腿)。
二、基本部分。
1、第一次嘗試趕小豬。
幼兒自由嘗試趕小豬,利用幼兒呈現的教育資源示範正確的方法。
老師小結:彎腰,手握緊竹棒,輕輕推球往前滾。
2、第二次嘗試趕小豬。
老師及時提醒孩子只能用竹棒推趕球滾動前進,不得擊球奔跑。
3、游戲:把「小豬」送回家。
(1)幼兒排成6路縱隊,在直線上趕小豬,控制球的方向。
活動進行2次,老師及時發現問題,並幫助討論解決。
(2)幼兒繞過梅花樁,s型趕小豬,增加控制球方向的難度。
三、結束部分。
跟音樂做放鬆運動,注意頭,手,腰、腿的放鬆。
活動反思:
老師在場地布置方面應作調整,要考慮路線的方便。讓幼兒在直線上趕小豬難度太大,孩子不會。活動環節中對孩子的要求難,而目標定位簡單,要把目標稍作改動。
Ⅵ 一動不動的游戲叫什麼
游戲的名字叫123木頭人。
123木頭人的游戲規則:
選一個領頭人,其他人跟在領頭人後面,游戲時要喊口令「一二三,木頭人」。
喊「一二三」時,眾人隨意行走,當到「木頭人」的時候,眾人停止不動,誰動了就要接受懲罰,退出遊戲,游戲反復進行,直到剩下一個人為止。
要求:在游戲時不推不擠,聽口令行走或站定,犯規者不能繼續參加游戲。
戶外游戲推薦:
游戲1:老鷹抓小雞
游戲玩法:一人扮演老鷹,一人扮演雞媽媽,多人扮演小雞。小雞們一個之後一個地拉著雞媽媽的衣服。老鷹去捉小雞,雞媽媽兩臂張開護著小雞們,不讓老鷹捉小雞,老鷹只能捉最終一隻小雞。小雞如果被老鷹捉到,就算輸了。
游戲2:喂小動物吃飯
游戲規則:幼兒要站在規定的地方投球,一個接一個地投,不能搶。
游戲玩法:在大紙盒上貼動物頭像,幼兒站在必須距離外,設法將皮球投進紙盒裡,鍛煉投擲和目測本事。
游戲3:比比誰的本領大
游戲玩法:教師向前爬時,幼兒就後退爬,想法不讓幼兒抓住,如果快要抓著你時,幼兒就像小烏龜一樣用伸縮的本領保護自我;當教師後退爬時,幼兒就向前爬來抓我,看看是幼兒的本領大,還是教師的本領大不讓對方抓著。
游戲4:小豬回家
游戲規則:幼兒用雙手滾球,不能踢球或拿球跑。
游戲玩法:幼兒雙手推動「小豬」(皮球)在地面滾到指定的「家」(紙箱)。隨著幼兒興趣的變化,游戲情節可不斷發展,如:幫忙「小豬」鑽過「山洞」(障礙物),走過「小橋」(障礙物),繞過「危險」(障礙物)回到「家」。
Ⅶ 小豬回家游戲玩法
小豬回家游戲玩法:
1、以故事形式讓幼兒在活動中探索控球的方法。

2、在指定區域練習趕小豬,練習在直的路面上推球。
(1)熟悉游戲場景,豬圈范圍(即起點和終點)。
(2)提出遊戲要求。
師:現在我們要順著到農場豬圈的路線,把小豬趕回豬圈。現在看看我是怎麼趕小豬的呢。我先拿著小棍放到小豬的後面,然後慢慢地連續撥動它,讓小豬慢慢向前,沿著直線趕回豬圈。
(3)師:如果中間小豬偏離了方向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師:把小豬改變一下方向,沿著直線一點一點慢慢的趕。
(4)幼兒嘗試沿直線趕小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