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大陸單機游戲公司
Ⅰ 全球都有哪些大的單機游戲製作公司
1. EA:美國電子游戲設計商電子藝界(ElectronicArts)堪稱游戲業界的航空母艦,是世界上最大的游戲設計商。近年來吞噬了大量游戲公司和優秀人才,包括原游戲界巨頭Westwood。旗下EA Games ,EA Sports ,EA.com 三頭並進,財大氣粗。當年不可一世的日本游戲產業進軍歐美,遭到了EA的猛烈阻擊。對於象CAPCOM,KONAMI等資金匱乏的公司來說,成本預算近乎無限的EA是個極其可怕的對手,幾乎是不可撼動的。
知名游戲品牌:
EA Sports的《極品飛車》系列,FIFA系列,NBA系列等等。
EA Games的指環王系列,中土之戰系列,命令與征服系列等等。
2. 維望迪:維望迪環球是法國最大的媒體集團,擁有好萊塢的環球電影公司股權。也許這個名字比較陌生,但是旗下的子公司卻都赫赫有名:Blizzard、ValveSoftware,SIERRA,哪個都是業界舉足輕重的角色。不過維望迪總是比較倒霉,連年經濟狀況不佳加上優秀人才大量流失,使得三年內超越EA成為游戲業第一的宏願成了泡影。與美國NBC電視網業務合並後,現在也是比較慘,連輝煌一時的SIERRA都已經解散,幸好還有Blizzard這棵世界之樹為其撐腰。
知名游戲品牌:
SIERRA的《半條命》《反恐精英》《指環王-魔戒之戰》《家園》等等。
Blizzard的《魔獸爭霸》《星際爭霸》《暗黑破壞神》《魔獸世界》等等。
ValveSoftware的《半條命2》等等。
3.育碧:法國Ubisoft娛樂軟體公司是一家跨國的游戲製作、發行和代銷商,還曾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游戲開發商。不過近年似乎也是狀態不佳,不少作品差強人意。還被EA虎視眈眈,差點被咬去一大塊肉。
知名游戲品牌:《分裂細胞》系列。
4.id Software:FPS游戲之神,所有FPS游戲都可以看作是出自id的門下,DOOM的橫空出世勾勒了「死亡競賽」的雛形,發展到今天,我們叫它「電子競技」。
知名游戲品牌:
《毀滅戰士(Doom)》系列,《雷神之錘(Quake)》系列等等。
5.CAPCOM:日本的CAPCOM原先只是一個小商號,靠給其他游戲公司做後期處理混飯吃。但是自打老闆遷本憲三大膽啟用了一位從KONAMI跳槽的年輕人岡本吉起後,一切因此改變。輝煌就不再提了,只有作品才是永恆的。
知名游戲品牌:
《生化危機》系列,《鬼泣》系列,《街頭霸王》系列,大量最經典的橫版街機過關游戲。
6.KONAMI:KONAMI的輝煌時代早在FC機暢銷時就已開始,大批經典FC游戲都出自KONAMI。現在的KONAMI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基本是日系廠商的領袖。
知名游戲品牌:
《勝利十一人(實況足球)》系列,《寂靜嶺》系列,大量經典FC游戲,代表《魂斗羅》。
中國的公司就免談了,無論從作品質量還是公司規模上都無法與人家相提並論。別老說仙劍是國人的驕傲,那是當時沒有別的東西玩,所以仙劍才混上了經典作品的地位。
Ⅱ 大家國內有哪些知名的游戲公司譬如盛大,騰訊,網易之類的。急求。
大家國內有哪些知名的游戲公司?譬如盛大,騰訊,網易之類的。急求。
盛大
網易
騰訊
征途網路
巨人
九城
完美時空
金山
天晴數碼
世紀天成
天聯
久游
搜狐暢游
游戲蝸牛
渡口網路
目標軟體
夢工廠
中視網元
綠岸網路
北京有哪些知名的游戲公司?
完美 光宇 金山
蘇州知名的游戲公司有哪些?
蝸牛宏廣
國內有哪些知名的游戲圈KOL
盛大
征途網路
巨人
九城
完美時空
金山
天晴數碼
世紀天成
天聯
久游
搜狐暢游
游戲蝸牛
渡口網路
目標
夢工廠
中視網元
綠岸網路
上海比較知名的游戲公司有哪些?
上海燭龍
上海燭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Shanghai Aurogon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Co., Ltd)是游戲軟體業內資深人士所組建的游戲研發公司。總經理張毅君先生(筆名:工長君)從事游戲開發工作超過13年,共參加了14款游戲的開發,具有相當豐富的從業經驗。其領導的團隊也多次創造了中國游戲的輝煌。
代表作:《古劍奇譚》
我仙迷,上軟解散了,其他游戲公司還真不知道幾個。目前只關注燭龍。
仙五也在關注中,不過那個是北京軟星,不是上海的。
國內有哪些知名的單機游戲開發公司?
金山 軟體開發公司
:kingsoft./
國內有哪些大型的游戲公司呢?
國內大型的游戲公司有:騰訊,網易,暢游,盛大,完美。
1、騰訊游戲是騰訊四大網路平台之一,是國內最大的網路游戲社區。騰訊游戲採取內部自主研發和多元化的外部合作兩者結合的方式,已經在網路游戲的多個細分市場領域形成專業化布局並取得良好的市場業績。
在開放性的發展模式下,騰訊游戲採取自主研發、代理合作、聯合運營三者結合的方式,已經在網路游戲的多個細分市場領域形成專業化布局並取得良好的市場業績。
騰訊游戲已擁有休閑游戲平台、大型網游、中型休閑游戲、桌面游戲、對戰平台五大類逾六十款游戲。騰訊游戲將打造強大的產品陣營,覆蓋所有產品類型,為國內玩家提供最豐富、健康、時尚、快樂的游戲體驗。以「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在線生活服務」為戰略目標,形成規模最大的網路社區。
2、網易2001年正式成立在線游戲事業部,經過近20年的快速發展,網易的品牌價值已超過13億美元,並躋身全球七大游戲公司之一。作為中國領先的游戲開發公司,網易一直處於網路游戲自主研發領域的前端。
2001年,網易曾成功推出中國第一款大型多人在線游戲,這在中國網游發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近年來,伴隨著手游的強勢發展,網易游戲加強了手游的研發力度,不斷推出精品手游,並且多款手游獲得百萬玩家同時上線。
2015年網易游戲以「游戲熱愛者」的口號重新詮釋其形象,不僅僅定位於游戲平台和服務提供商,而是和所有的玩家一樣,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游戲愛好者「。在倡導「游戲的魅力,去熱愛才會懂」的同時,網易游戲正在用自己對游戲的理解和熱愛,去不斷創作更多值得玩家熱愛的產品。
3、暢游公司(NASDAQ:CYOU)是中國領先的在線游戲開發和運營商,於2009年4月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上市,前身是2002年7月成立的搜狐公司游戲事業部。暢游自主研發的《天龍八部》是中國最受歡迎的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之一;2011年7月22日,暢游四年磨一劍的自主研發大作《鹿鼎記》正式公測;2014年10月29日,暢游自主研發的首款3D武俠MMORPG手游巨作《天龍八部3D》全渠道上線。目前運營中的游戲還有《幻想神域》、《靈魂回響》、《古域》、《星際戰甲》、《刀劍英雄》、《九鼎傳說》、《新水滸Q傳》、《中華英雄》、《劍仙》。此外,多款游戲正在測試中。
4、上海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領先的互動娛樂媒體企業,盛大網路通過盛大游戲、盛大文學、盛大在線等主體和其它業務,向廣大用戶提供多元化的互動娛樂內容和服務。盛大游戲擁有國內最豐富的自主知識產權網路游戲的產品線,向用戶提供包括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MMORPG)、休閑游戲等多樣化的網路游戲產品,滿足各類用戶的普遍娛樂需求。2012年5月18日,入選第四屆中國「文化企業30強」。2012年8月27日,盛大高管調整,譚群釗離職張向東接任CEO。
5、完美對壘原名(《完美游戲》)改編自韓國職業棒球界的真實故事。在1987年的一場棒球比賽中,在韓國職棒聯賽中的明星選手宣銅烈和崔東源之間展開了一場歷史性的對決。,獬豸老虎隊的投手宣東烈與樂天巨人隊的投手崔東源之間歷經15個回合仍然勝負難分的一場比賽,歷史5個多小時的這場比賽成為了韓國棒球史上的經典對決場景。在搬上銀幕之後,曹承佑將扮演投手崔東源。
Ⅲ 著名的單機游戲公司有哪些,代表作是什麼我就知道暴雪
以前暴雪不代理任何游戲,而其他美國游戲公司幾乎都代理游戲
電子藝界 Electronic Arts,簡稱EA,僅列出EA自己開發的游戲,如果要算上他代理的游戲,那我懶得打,你也懶得看
代表作品:
《極品飛車》系列
《戰地風雲》系列
《模擬人生》系列
《模擬城市》系列
《NBA LIVE》系列
《FIFA》系列
《泰格伍茲的高爾夫球》系列(家用機獨占)
《拳擊之夜》系列(家用機獨占)
《戰地雙雄》(家用機獨占)
《戰地:反叛連》(家用機獨占)
《教父》
《廢墟》(一個DOS游戲,經典RPG游戲《輻射》的游戲背景便來自此游戲)
《命令與征服》系列(WESTWOOD解散了,很可惜,紅色警戒,將軍,叛國者等,都屬於命令與征服系列)
法國UBISOFT,育碧公司,在上海有個分公司,主要以湯姆克蘭西的軍事小說改編的游戲為主
《湯姆克蘭西的彩虹六號》系列
《湯姆克蘭西的幽靈行動》系列
《湯姆克蘭西的分裂細胞》系列
《輻射戰略版:鋼鐵兄弟會》(如果你當作一個單獨的游戲,可能會覺得好玩,可惜他是輻射的續作,很失敗)
《湯姆克蘭西的鷹擊長空》(還在開發中,估計是家用機獨占)
《湯姆克蘭西的終結戰爭》(正在開發中)
《刺客信條》
THQ公司,也是和EA類似的,游戲製作/代理公司
主要作品:
《戰錘40K:戰爭黎明》系列
《英雄連》系列
《前線:戰火之源》(戰地2原班團隊倒戈後的第一部作品,和戰地2有異曲同工之妙)
《泰坦傳說》系列
《全能戰士》系列
《最高指揮官》系列
《極品醉車》系列
Microsoft,對,就是微軟
主要作品:
《光環》(製作組已經從微軟分離出去了,但是品牌還是微軟持有)
《神鬼寓言》系列
《帝國時代》系列
《國家的崛起》系列
《戰爭機器》
《微軟模擬飛行》系列
ATARI,可惜了,瀕臨破產了
主要作品:
《沸點:地獄之路》(續作正在開發,叫做《人造白金:天堂之戰》)
《鬼屋魔影》系列
美國EIDOS娛樂公司
著名作品:
《古墓麗影》系列
《盟軍敢死隊》系列
《沖突》系列
《俠盜奇兵》
《凱恩與林奇:死人》
美國ROCKSTAR公司
代表作品:
《俠盜獵車》系列
《俠盜獵魔》系列
美國的SIERRA,雪樂山公司
代表作品:
《半條命》系列(包含了勝利之日,反恐精英,軍團要塞等游戲)
《家園》系列
《沖突世界》
美國LucasArts,盧卡斯藝術公司
主要作品:
不詳細說了,主營《星球大戰》游戲系列,反正你見過的星球大戰游戲,都是出自盧卡斯藝術
日本KONAMI公司
FC的《魂斗羅》《赤色要塞》《綠色兵團》和《沙羅曼蛇》《宇宙巡航機》都出自於KONAMI公司
主要作品:
《合金裝備》系列
《寂靜嶺》系列
《實況足球》系列
日本CAPCOM公司
主要作品:
《生化危機》系列
《街頭霸王》系列
《鬼武者》系列
《失落的星球》系列
《鬼泣》系列
《快打旋風》系列(家用機獨占)
日本KOEI,光榮公司
主要作品:
《真。三國無雙》系列
《信長之野望》系列
《太閣立志傳》系列
《三國志》系列
《提督的決策》系列
《鋼鐵的咆哮》系列
Ⅳ 求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單機游戲公司
第十位萬代南夢宮 102.3億美元
南夢宮是日本的一家知名游戲企業,總部設在日本首都東京,是日本游戲產業的支柱企業之一。從1955年創辦以來在街機、FC、3DS系列、Xbox系列下都出版有人氣很高的電子游戲。目前72.92億美元。
南夢宮 的前身,是由創辦人中村雅哉所設立的「中村製作所(Nakamura Seisakujo)」,NAMCO 即為中村公司(Naka Mura Coporation)所演變而來的名稱,創辦於 1955 年 6 月 1 日,1971 年起開始使用 NAMCO 為商標。
自 1974 年起投入電子游戲業務,並於 1980 年推出了轟動全球的《吃豆人(Pac-Man)》,之後並陸續推出《小蜜蜂(Galaxian)》、《打氣人(Dig-Dug)》等經典游戲。
火影忍者究極風暴3,變革,龍珠超宇宙,黑暗之魂2。他主流是做主機游戲的。
第九位育碧 104.2億美元
育碧娛樂軟體公司(Ubisoft Entertainment)是一家跨國的游戲製作、發行和代銷商。作為多媒體工業的佼佼者,其廣泛的業務穩步擴展,在和各老牌游戲公司合作的基礎上,也在不斷推出獨特的產品,加強自己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
其中優秀的作品有《雷曼》(Rayman)、《刺客信條》系列(Assassin's Creed)、《波斯王子》(Prince of Persia)、《細胞分裂》(Tom Clancy's Splinter Cell)、《彩虹六號》系列(Tom Clancy's Rainbow Six)、《看門狗》系列(Watch Dogs)、全境封鎖系列(Tom clancy's The Division)等。
2018年03月21日,育碧擺脫維旺迪敵意收購 還獲得騰訊5%入股 。
第八位Take-Two 市值111.18億美元
Take-Two Interactive是一家美國主要的游戲開發與發行商,同時他也是電玩游戲與周邊設備的經銷商。公司總部位於紐約而國際總部則是位於英國溫莎。開發工作室遍及了許多地方,包括聖地亞哥、溫哥華、多倫多以及諾瓦托。旗下有2K Games、Dassault Systemes、Focus Home Interactive、Siemens PLM Software和Rockstar Games。
Take-Two的代表作品有《GTA》系列、《生化危機》系列、《文明城市:羅馬》等等;R星的母公司,市值低於預期,雖然gta5大賣一個億,但是五年出一作,一作吃五年,還是太懶了,賺的前分攤一下也沒有太多;官方發布聲明:「不再吃老本,開發新游戲」
Ⅳ 世界上都有哪些著名游戲公司
一、EA(ElectronicArts)游戲業界的航空母艦,是世界上最大的游戲設計商。
旗下EA Games ,EA Sports ,EA.com
知名游戲品牌:EA Sports的《極品飛車》系列,FIFA系列,NBA系列等等。
EA Games的指環王系列,中土之戰系列,榮譽勛章系列,命令與征服系列等等。
二、維望迪Vivendi旗下公司:Blizzard、ValveSoftware,SIERRA,ACTIVTSION。
知名游戲品牌:
SIERRA的《半條命》《反恐精英》《指環王-魔戒之戰》《家園》等等。
Blizzard的《魔獸爭霸》《星際爭霸》《暗黑破壞神》《魔獸世界》等等。
ValveSoftware的《半條命2》等等。
三、育碧(UBISOFT):旗下公司: Gameloft等
知名游戲品牌:《分裂細胞》《波斯王子》系列。
四、任天堂(NINTENDO):我們許多人都應該感謝的公司,正是紅白機FC把我們帶進了游戲的世界。
五、索尼娛樂(SCE)psp就是出自它之手,游戲也是數不勝數,不多介紹也知道。
六、柯樂美(KONAMI):KONAMI的輝煌時代早在FC機暢銷時就已開始,大批經典FC游戲都出自KONAMI。現在的KONAMI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基本是日系廠商的領袖。
知名游戲品牌:
《勝利十一人》系列,《寂靜嶺》系列,《惡魔城》系列個人最喜歡的,游戲基本精品。
七、卡普空(CAPCOM):
知名游戲品牌:
《生化危機》系列,《鬼泣》系列,《街頭霸王》系列,大量最經典的橫版街機過關游戲。
八、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SQUARE ENIX)
強項是RPG!知名游戲品牌:
《FF》全系列,《DQ》系列等等RP
九、世嘉(SEGA):專家級的製作公司
知名游戲品牌:
《夢幻之星》全系列,《櫻花大戰》,《SONIC》系列等等莎木
十、萬代 南夢宮(BANDAI NAMCO)
知名游戲品牌:
《高達》全系列,《RR》,《機戰》系列BAIDAI以前是做玩具的!
以下是《Game Developer》評選出來的游戲廠商TOP 20:
1. Electronic Arts
2. Microsoft Game Studios
3.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4. THQ
5. Ubisoft
6. Eidos
7. Activision
8. Take-Two
9. Atari
10. Nintendo
11. Vivendi
12. Codemasters
13. Acclaim
14. SEGA
15. Konami
16. Square Enix
17. Midway Games
18. Koei
19. Empire Interactive
20. Namco
再列幾個經典公司:
國外:
Konami (魂斗羅等經典FC都是他)
CAPCOM (難道你不知道生化危機?)
WESTWOOD (紅警不玩總知道吧,DOS6.22時就有了)
SQUARE (最終幻想系列)
KOEI 三國系列,不過讓日本做了)
SIERRA CS
WAR, Diabol 暴雪
帝國,神話時代, 微軟
國內:
智冠 (很多經典國產游戲,如金庸群俠傳)
大宇 (仙劍)
Ⅵ 求中國單機游戲發展史
中國單機游戲發展史可以分為萌芽期,創業期和發展期三個階段.
一:萌芽期
雖然游戲行業的發展已有多年的歷史,但細分起來國內電腦游戲的起步卻實在太晚,1989年~1991年時算是混沌初開,一些接觸外來事物較早的北京大學生湊出了幾個可以「游戲」起來的游戲,那時候國內還沒有互聯網,傳播渠道有著很大的局限,因此沒能引起注意。倒是國外的幾個諸如《警察與小偷》類的游戲在一些有「蘋果」的高等學府如「感冒」般流傳。1993年以後,國內有了以宣傳電子(電腦)游戲為主要內容的媒體,這個開端讓很多電玩愛好者振奮不已。1994年,幾個國內電腦游戲的先鋒媒體相繼創刊,金盤、前導等專司電腦游戲開發製作的公司也先後成立並投入運作,國產游戲也迎來了大發展的黃金時期。《赤壁》、《八一戰鷹》等一系列先驅國產游戲的面市,使得一直在關注大陸游戲業的港台地區媒體和公司興趣勃然。智冠科技、第3波、光譜咨訊等一些台灣游戲廠商也在此前後駐足大陸。所有的人都敏感地意識到:新一輪的商業機遇已經來臨。
二:創業期:
電腦游戲在我國起步雖晚,發展卻並不為慢。作為後來者,國內業界同行們的信心、勇氣和緊迫感曾經著實令玩家們欣慰。讓我們記住這些在國產游戲事業上曾經灑過汗水的年輕人,正是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勇氣,才使得國產游戲在並不寬松的環境下蓬勃發展至今:
金盤公司——依託於清華大學的一間多媒體製作公司,也是國內最早從事專業電腦游戲開展的先鋒。因其領隊楊南征先生的軍人素質而頗善戰略游戲。
前導公司——這家1995年3月開業的公司當時主要致力於開發中國傳統題材的游戲軟體、智能型學習軟體和基於學習機平台的教育軟體,後期也曾代理銷售海外優秀的游戲軟體。其1996年完成的《官渡》是國內第一部基於Windows 95的大型游戲軟體,也是國內第一個大量出口海外的游戲軟體。
金山公司——這是國內專門從事計算機軟體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以WPS聞名於世。去年8月聯想集團正式投資金山軟體公司,使金山的西山居也成為國內最具實力的游戲製作團體。其早期作品有《中關村啟示錄》、《中國民航》和著名的《抗日之地雷戰》、《劍俠情緣》,目前正在積極開發《劍俠情緣Ⅱ》(「游戲廣場」曾做過相關報道)。
尚洋公司——這家公司名頭極大,一部《血獅》掃了全國玩家的興,而經過了幾個回合測試的《烈火文明》同樣讓人心有不甘。背靠「中青旅」的科技公司資金不可謂不雄厚,開發力量也算得上較強,想來發展後勁會不錯,但不知為什麼做出來的游戲卻總不如他的廣告好。
騰圖——跟前導一樣屬於老字型大小,《水滸傳之火之魂》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可惜不久之後就退出了游戲製作行業。其手下的工作室倒是歷經艱難地生存下來,這段時間八爪魚工作室又推出了一款名為《殺氣沖天》的角色扮演游戲。
創意鷹翔——一部《生死之間》便名聲大振,工作態度精細是這家游戲工作室給我們的良好印象,正因為這樣,其《生死之間Ⅱ》才會取得比較大的成功。
目標軟體——國產游戲製作的新興力量,作品不多,但憑借一部《鐵甲風暴》給了國內玩家不錯的印象,他們的製作實力在國內的製作組中是數一數二的。不過產品單一是這類公司的致命弱點。
洪恩軟體——金洪恩是國內的知名教育軟體製作者,今年借著一部《自由與榮耀》突然出現在國產游戲製作者的行列中,聽說這個游戲在國內各地的游戲室中還為不少玩家所喜愛。雖然洪恩是製作教育軟體的高手,但在游戲製作方面是否能這樣春風得意還是一個未知數,必竟還沒有哪個游戲製作公司能過得喜笑顏開的。
金智塔——深圳的新興游戲開發公司,一部《江湖》引得國內玩家「哭」聲一片;一部《江湖後傳》引得網上一片爭議。《人在江湖》到是開創了國內圖形MUD的先河。
三:發展期:
但不論怎麼說,好也罷、壞也罷,在國產游戲剛剛起步階段,我們已經看到了一個眾鳥高飛的喜人景象。只不過國內的游戲玩家們多年來已經見慣了華美的歐美游戲,隨著審美觀念的變化和審美趣味的提高,他們對一部游戲的評價標准也越來越高。因此,很多玩家已經不能容忍電腦游戲創作方面的平淡無奇、波瀾不興,這對國產游戲本身也是一種無形的壓力。綜觀國內電腦游戲創作近幾年的積累過程,可以說每一個開發商和製作者都在以清醒的頭腦冷靜地分析著游戲中所蘊含的思想,分析著游戲中可表現的藝術,分析著游戲能夠挖掘和開啟的潛在市場,分析著電腦游戲可能為我們送來的文化氣息。既分析著眼前的困難,也分析燦爛的前景。但盡管如此,作為期待國產游戲能夠「站起來」的玩家看到的仍然是很多作品「說的比唱的好聽」,「做的比說的難看」的窘境。還是那個老問題:精品意識才能出精品作品。電腦游戲製作能否出精品的關鍵首先是有一個好「本子」,這一方面需要游戲策劃者具有非凡的才華,同時也匯聚了眾多參與者的遠見卓識。
資源的優化配置也是使游戲作品成為精品的重要環節。在製作公司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投入最理想的人力和物力,造就對極致追求的優勢。從某種意義上講,硬體環境是成就一部優秀作品的重要條件,而目前國產游戲在這方面差距還比較大,很多工作組起步時的「工作站」還只是PⅡ/PⅢ級的。只因美工、音樂等方面的刻意求新而形成了魅力,這在每一部電腦游戲作品中俯拾皆是。但這些也並非是絕對的,難道「俄羅斯方塊」的製作技術含量會比我們現在動不動就3DMAX的D3D GAME還高嗎?
有人說電腦游戲是一門新的藝術,也有人乾脆把其納入「第九藝術」。藝術與否,其實最關鍵的就是要找到自己正確的內容、題材和美學的定位,這是國內電腦游戲業界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既然已經承認電腦游戲是一種文化,那麼它就應該遵循文化的規律進行主體的開發與思考。電腦游戲就是游戲,就像電影始終是電影,不論怎麼變化,加入多少的技術含量也不會做成游戲一樣,這是一個質的區別,也只有像這樣各具其味的游戲和電影才不會引起玩家眼睛和心靈的反感。我們無法奢求國內的游戲公司、游戲製作人能在一兩年中具備如EA、UBI等歐美超級游戲公司的實力,況且即使是這樣實力規模的公司也保不準哪天就會被比它更大的傢伙收購,但至少有一種精神還是要體現的。這種精神小弟以為就是「敬業」。電腦游戲的開發與製作其實也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做游戲的過程也絕非玩游戲那樣簡單,游戲製作本身是一項充滿靈性與艱澀的事,既然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就必須勤勉,容不得半點懈怠。如果年輕的游戲開發者不幸染上中國男足的傳染病,恐怕中國的游戲業也只能自己在家門口吆喝吆喝了。商業游戲自然有其自身的游戲規則,盜版固然會毀去國內游戲一部分市場,但國外游戲在國內不也是面臨同樣的壓力嗎?特別是對於盜版問題,短期內可能我們無法依賴法律和政府在這方面予以全面保護的時候,自助與他助同樣的重要。
電腦游戲是一種新興的文化現象,也是一個新型的朝陽產業。作為這個文化類別的後來者,我們與發達國家、發達地區相比,無論是理論、開發、研究還是投入等方面都仍有一段不算小的距離,但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也許還不僅僅是上述問題,游戲開發者們對所從事的這項工作的敬業態度與自省、自重可能比玩家口袋裡的銀子還要可貴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