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紙類小游戲
㈠ 家庭親子小游戲有哪些好玩
導語:家庭親子小游戲有哪些好玩?只有充分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水平和特點,才能融入孩子的世界,和他們玩在一起。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列舉出幾個好玩的親子小游戲,歡迎各位媽媽們參考!
家庭親子小游戲有哪些好玩
1、撿碎紙片
准備一些容易撕的紙。先讓寶寶把紙撕成小紙片,扔向空中。等紙片散落到地上時,再讓寶寶一片一片地撿起來。如果用各種顏色的紙,還可以增加寶寶游戲的興趣。
效果:撿紙片不僅可以鍛煉手指的力量,還有利於提高寶寶的注意力。
2、畫畫
1歲多的寶寶已經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動作和所畫圖形之間的.關系了,可以說,這是教孩子塗鴉很重要的時期。父母可以和寶寶一起畫,也可以給寶寶筆和紙,讓他隨心所欲地想畫什麼就畫什麼。寶寶會說話以後,還可以讓他講一講畫的是什麼。不管寶寶畫得像不像,你都要鼓勵他。
效果:畫畫不僅可以刺激視覺,促進肌肉發育,還有利於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3、折紙
准備幾種質地、厚度不同的紙。先讓寶寶摸一摸,感覺一下不同紙的質地,然後再讓寶寶隨意地折疊。
效果:折紙時發出的微小的聲音,可以刺激寶寶的聽覺;折紙動作可以鍛煉寶寶手部的力量,同時可以感受紙的不同觸感。
4、捏像皮泥
准備一些橡皮泥,讓寶寶隨意地按壓、揉捏。還可以給寶寶提供一些小模具,讓他在橡皮泥上印出各種圖案。
效果:橡皮泥是寶寶最喜歡的游戲材料之一,在揉捏過程中,寶寶的小肌肉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5、模仿秀
媽媽和寶寶面對面坐好,然後一起做各種動作。可以先由媽媽做,然後讓寶寶模仿。比如,做洗臉的動作,模仿小魚游、小鳥飛的動作等等。
效果:動作模仿練習不僅有利於培養寶寶的感知力和表現力,還可以提高寶寶的注意力。
6、摁電話鍵
准備一個玩具電話,讓寶寶隨意地去摁電話鍵。有些玩具電話還可以發出聲響,以增加孩子玩的興趣。
效果:這可以鍛煉小肌肉,促進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小提示:很多寶寶都喜歡玩電話機,有時大人會把手機給寶寶玩。其買,手機有輻射,最好不要讓寶寶玩,而是專門給寶寶買一個玩具電話,或者把家裡用舊的電話給寶寶玩。
7、拼圖
給寶寶准備一些比較簡單的、容易操作的鑲嵌式拼圖。讓寶寶練習將拼圖塊取下來,再放進相應的洞里。開始時,可以先玩形狀塊少的拼圖,等熟練後,再玩一些圖案比較復雜的拼圖。
效果:拼圖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小肌肉,還能提高注意力,而且可以鍛煉孩子的推理、想像等思維能力。
8、貼畫
准備一些寶寶喜歡的小貼畫,讓他隨意地貼到紙上。也可以給寶寶一些不幹膠貼畫,讓他貼在瓷磚地面、牆面上,或者貼在布料上,這樣可以反復地貼上去、撕下來。如果沒有小貼畫,還可以讓寶寶玩塑料膠帶,寶寶也能玩得很開心。
效果:貼畫游戲需要寶寶用到指尖的力量,是一種很好的精細動作練習,不僅可以鍛煉小肌肉,也可以提高寶寶的注意力。
9、使用叉子
給寶寶准備一把塑料質地的叉子。你將蘋果、西瓜、香蕉等水果切成小塊,放在盤子里,讓寶寶自己用叉子將水果塊叉起來吃。
效果:這不僅能夠鍛煉寶寶的手部力量,提高手腕的靈活性,而且對提高寶寶的注意力也很有益處。
10、手指交叉
教寶寶將雙手的手指相互交叉在一起。開始時,寶寶可能做不好,你可以幫助他做。等熟練後,可以在你的語言提示下,讓寶寶自己做手指交叉的動作。
效果:這可以促進寶寶手部小肌肉的發育,並且可以使手指關節的活動更加靈活。
㈡ 折紙游戲東南西北裡面寫些什麼
1、把紙的四個角往裡折,再反過來折,前後左右壓兩下,手指伸進紙下面一翻寫上懲罰,就可以玩了。
2、基本上就是在折紙上寫上東南西北四個字,然後用手指左右開合的折紙游戲沒想到兒時的記憶透過設計師的巧手,居然可以變成一盞充滿藝術感的燈籠吊燈
3、面寫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折好的東南西北,可分為內外兩面,有四個小正方形的一面是外面,在外面的四個角寫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4、能看到8個小三角形的一面是裡面,在8個三角形上寫上八種不同的稱謂,小時候玩時寫的都是電視劇、動畫片中的角色,比如白雪公主,小矮人,白馬王子巫婆等,一般好人、壞人,美角、丑角各佔一半,寫好後,便可以開始玩了。
㈢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孩子到了四歲以後是需要對腦子進行提升的,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孩子是最重要的,培養孩子學好數學是非常關鍵的,所以我們可以讓孩子做一些數學類的游戲。下面看看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1
1、蝴蝶找花
玩法:卡片上大花一朵,分別有2~7的數字;蝴蝶卡數十張,每隻"蝴蝶"上有試題或分解符號及一對數字。把卡片-字排列,幫"蝴蝶"逐一找到與它身上的式題數量相對應"花",每人必須幫5隻以上的"蝴蝶"找到"花"。
2、母雞"下蛋
玩法:卡片上母雞各一隻,分別標有3~7的數字;"雞蛋"數十個,每個上面標有分解符號及一對數字;把幾只"母雞"按順序排列,按總數與兩個部分數的關系逐一把"雞蛋"送回"母雞"身邊。
3、撒樹葉玩法
雙面樹葉若干;卡片上方的中間有數字和分合符號、卡下面有一組一組的插入袋;1~6數字卡若干。按分解組合卡提供的數字取相應量的實物。把實物(樹葉或果殼)撒在膠板上,然後將其分成兩份,點數每份是多少,分別用數字表示(插在袋上),且每組數字分法不能相同。
4、小小統計員玩法
先讓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自由拼搭物體,並將其粘貼在統計表左邊的空白處,然後再從數、量、色、形等角度統計拼貼物體所用的幾何圖形片。引導幼兒按開頭統計所用圖形片的數量,並在統計表中填寫。
也可增加難度,在統計表左方塗上紅、黃、藍等顏色,然後統計出相應的圖形片數量,如紅色三角形有幾個,黃色圓形有幾個,藍色長方形有幾個等,並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統計結果。
5、開火車玩法
提供情景道具,玩開火車的游戲,讓幼兒鞏固練習6以內的序數,正確運用"第幾"表示物體順序。如:在火車票上寫上數字,幼兒要根據數字上的第幾號車廂找座位。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2
兒童學數學游戲
1、倒述數字
倒述數字要求兒童將大人口授的一串數字以相反的次序倒述出來,如口授123時倒述為321。在倒述數字時不容許看寫出來的數字,或自己用毛將口授的數字用筆寫下來。這要求兒童十分注意聽,馬上將數字記憶
同時要用心去想即是通過逆向思維將數字的次序倒著背出來。1987年調查中發現有8、5%的4歲兒童和72、5%的5歲兒童中能倒述2位數;有7、4%的5歲兒童,有74、5%的70個月兒童,有98、5%的76個月時能倒述3位數。1995年發現4歲時有82%人能倒述2位數,有25%人能倒述3位數
還有10、2%人能倒述5位、3、4%能倒述6位數。比內L-M量表要求7歲倒述3位,9歲倒述4位,12歲倒述5位,只有高智商成人才能倒述6位數。韋氏1950年指出,復述和倒述數字是一種測定智力的方法。如果成人不會復述5位數和倒述3位數,有90%的可能性診斷為智力低下和記憶缺陷,他們不能集中精力來完成任何艱苦的工作。
2、倒數數
倒數數就是從大到小倒著數數,如54321。學過用兒歌倒數的兒童從3歲半就能倒數10-1。兒歌押韻,順口:123,321,1234567,7654321。先學會背熟7-1,往上加10,9,8就很容易了。倒數的關鍵在10-9上,如重點練習100-99,90-89,70-69……
經過練習的兒童都能從自己背數的最大數倒數到1。1987年普查未經訓練的兒童,在44個月時有7、4%的兒童,在54個月時有75、6%的兒童能倒數5-1。在46個月時有10、5的兒童,64個月時有76、4%的兒童能倒數10-1。在48個月時有7、2%的兒童,74個月時有25、6%的兒童、80個月時有95、6%的兒童能倒數20-1
4歲兒童中有5、4%的孩子能倒數30-1,76個月時則有72、3%的孩子能倒數30-1。66個月時有8、2%的人會倒數50-1,其中有4、8的人會從100倒數到1。比內1916年量表將20倒數到1安排到8歲,國外許多專家認為7歲之前不可能從20倒數到1。
比內L-M1972年量表將此項取消,作者認為中國兒童之所以能倒數數因為中文數字是單音,易於學習和背誦。尤其從11-20沒有規則的變化,所以較容易學會倒數數
3、分左右
我國兒童學會分清左右是因為早拿筷子,幾乎所有會拿筷的孩子都知道拿筷子的手是右手。個別左利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用左手拿筷子,所以從26個月就認識自己的右手了。家長經常同孩子在鏡前做游戲,孩子就會快速指自己的左眼、右耳、左肩、右膝、右夾肢窩,左肘等部位。
孩子分清鞋的.左右最早是23個月,多數是33個月,僅有個別獨立能力被剝奪者才拖到52個月。國外無論比內量表或格塞爾量表都認為兒童應在6歲時才能分清左右,連1978年麥卡錫的兒童游戲量表也規定5歲才作分左右的游戲測試。
分左右是認識空間方位的感知覺。住在北京和其他古老的有城牆的城市,孩子比較容易分清東南西北,幾乎4歲就分清楚了。在殖民地城市如廣州、上海、天津等地,即使許多成年人也未必能分清東南西北。所以空間方位的認知受地域的影響。
4、知道自己幾歲
從10個月起,如果大人問「你幾歲?」時,寶寶會豎起食回答,到15個月時就會自己說「1歲」。說話較遲的寶寶到28個月時就會自己說「兩歲」。但是比內量表和格塞爾量表都認為應當5歲才能正確回答自己折年齡。
5、畫正方形
3歲左右的兒童畫出的正方形要求至少有一個是直角。我國兒童從30個月就可以學會畫下方形,較遲的也在44個月學會了。因為許多漢字是正方形的,孩子們從閱讀中看慣了正方形文字
有些家長也讓兩歲半前後的寶寶學寫漢字,所以畫正方形對我國兒童來說,比較容易。學畫正方形的年齡比內量表規定為5歲,格塞爾規定為4歲半,平時篩查用的DSST量表(旨蘭克伯格1967)定為4-5歲。
6、認識硬幣和找錢
在50個月時有74、6%的兒童會認3種硬幣,到53個月時有76、8%的兒童會用1和2分湊成5分,或1角,5角湊成1元。有78、2%的5-6歲兒童學會用硬幣做買賣的游戲。
比內規定6歲時能認4種硬幣,美國有1分,5分,1角,25分四種。比內L-M量表規定在9歲時學會找錢,即從35分之內找錢。我國錢幣10進制,可能較容易,不過提前3-4年也很可觀了。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3
兒童學數學游戲
一、玩積木
積木是幫助孩子認識幾何圖形的最佳工具。通過搭建積木、拼裝積塑,可以培養孩子的空間立體意識。
提 示:
1、在和孩子一起玩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向孩子提出要求,比如「我要那個正方形的積木」,「不,這個短了,我要那個長方形的……」並和孩子一起動手搭建,由此來幫助孩子認識幾何圖形、建立空間意識。
2、可用積木搭出各種立體造型,然後引導孩子從各個方向進行觀察,並利用想像能力,和孩子一起將造型拼補完整。這樣可以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和空間想像力。
二、搭火柴棒
火柴棒是家庭中的普通之物,但當你用它來「玩」數學時,你就會發現它的神奇之處。它可以搭出很多美麗的圖形,也可以搭出一些數字。通過搭數字的游戲,能讓孩子靈活掌握數字間的變化特徵,加深孩子對數字的印象。
提 示:
1、家長可先用火柴棒搭出0~9一共10個數字,孩子出於好奇也會跟著一起搭。然後家長可通過移動數字中的一根火柴棒的位置,把這個數字變成另外一個數字,比如,把左邊下面的火柴棒移到右邊的上面,結果6就變成9。在家長的`引導下,孩子往往會玩得興致勃勃。
2、引導孩子用火柴棒搭出各種圖形。比如用4根火柴棒可以搭出「傘」、「酒杯」等圖形。家長可以移動火柴棒,使它變成另外的圖形。比如,用6根火柴棒可以搭出一隻展翅飛翔的小燕子,移動圖形中的2根,就可以讓小燕子往相反的方向飛。
三、學數數
教孩子學數數,應該幫助他建立數的概念,知道數字所代表的意義,而不僅僅是讓他唱歌似的背出來。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數學能力,結合實物進行教育是個很好的辦法。
提 示:
1、生活中隨時可以引導孩子數數,比如爬樓梯時,和孩子一起數樓梯;晚飯後分水果,讓孩子拿削好的水果,一片片分發,同時還要讓他大聲說出數量。
2、很多孩子數到10後就拐不過彎,家長可以結合實物幫助孩子「拐彎」,比如拿一堆小棒,和他一起數,經過幾次反復,孩子就能接著10往下數了。
四、折紙
手的動作與腦的發育是密切相關的。折紙不但可以訓練孩子手和大腦的活動,讓他認識幾何圖形,而且折紙過程的剪剪折折,也可讓孩子認識圖形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初步培養逆向思維。
提 示:
1、家長可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先上下對折,再左右對折,然後打開,讓孩子數正方形的數量;還可以將正方形對折出兩個三角形,如此對折下去,引導孩子數三角形的數量。
2、利用剪刀,讓孩子設法把長方形的紙剪成大小形狀相同的紙,引導孩子找出多種方法。
這些看似簡單的小游戲,其實正蘊藏著數學教育的契機。家長只要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把數學隨時變成游戲,那麼孩子的學習熱情便會格外高漲,訓練他的數學思維便是件輕松和快樂的事情了。
㈣ 構思一些手工類的小游戲
1.可以比拆毛線,就是把不用的毛衣拿來拆,誰快誰贏。
2.可以比補漏洞。
3.可以比剪紙,需要自己把它剪下來,形狀是長方形的,上面有12個左右的小長方形,每個上面都
有圖,有的小長方形剪成窟窿,然後就折來折去,能折出來一整面都是一個圖案的。
4.可以比什麼什麼花的,就是一根環繞著的線,用手繞來繞去,很好玩哦!
5.可以比折紙。
6.可以比修表,手錶.鍾表都行。
7.可以比綉花.十字綉。
打的好累,給個OK吧!
㈤ 培養幼兒情緒情感的室內游戲
1、翻花繩
翻花繩,中國民間流傳的兒童游戲。用一根繩子結成繩套,一人以手指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另一種花樣,相互交替編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編翻下去為止。
2、石頭剪子布
剪刀、石頭、布,這個游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爭議,因為三者相互制約,因此不論平局幾次,總會有勝負的時候,游戲規則中,石頭克剪刀,剪刀克布,布克石頭。
3、過家家
流傳於兒童之間的游戲。流行於全國各地。「過家家」是孩子模仿成年人的一種游戲,一個人或幾個人都可進行。
4、折紙飛機
折紙游戲的一種,用紙做成的玩具飛機。只要是紙做的飛機,都可以叫紙飛機。折紙飛機它是航空類折紙手工中的最常見形式,屬於折紙手工的一個分支,也屬於紙飛機的一種。
5、拍洋畫
拍洋畫,是一種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流行很廣的兒童游戲,在北方部分地區叫「扇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