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機游戲評測
1. 凡人修仙傳單機版的游戲評測
《凡人修仙傳》游戲評測1
游戲畫面
「強大游戲引擎打造,場景恢弘,畫面華麗」
早在2011年的時候,百游的老闆就放出話來要用虛幻3引擎打造《凡人修仙傳單機版》,直至今日才拿到游戲。雖然不知道用的是哪裡買來然後修改的引擎,但是很明顯不是虛幻3。
這些都是次要的,畫面不好總不能怪引擎不幹不濕吧。
和主流國內游戲一樣,游戲動畫分為CG和過場兩種,第二種使用即時演算。第一種可以使用ESC直接跳過,第二種不能跳過,必須全程看完。至於前者,國產動畫的水平已經擺在那,就不浪費讀者流量貼圖了。第二種自己看看效果便行。
「口唇不對語音」是國產游戲玩家常用於挑刺的台詞。燭龍,大宇沒一個能處理好的,還是這游戲的開發者聰明。既然這個技術上不好處理,就把這部分去掉如何?肢體方面也是一如既往,永遠就幾個特殊動作。
戰斗場景的道具全是貼圖,沒有碰撞體積;場景搭建和背景貼圖還過的去,畢竟這游戲玩的也不是遊山玩水。
就像這張圖,筆者開的是中配,一開始什麼特效都沒開,後來實在看不下去,開了8倍抗鋸齒和SSAO,這樣的話至少不會有違和感了。這游戲好歹也有網游版(也有可是頁游),單機如果和網游畫面一樣還怎麼拿出去賣,這和《斗戰神》秒殺《暗黑3》一樣純粹是騙人去玩游戲的虛假廣告。
人物動作還算自然,可是怎麼看都有點不自在對不對。模型質感實在太差了,人躺在床上,床單一點褶皺都沒有……這些細節稍微注意一下可好,好歹這游戲的開發周期長達三年。
不含糊地說,這游戲畫面最突出的就是光影效果。
啊……看到這么萌的起床動作忍不住貼出來讓大家欣賞一下..面無表情的伸懶腰,實在太可愛了。不過也有可能是在做「青春的活力」廣播體操。咳咳, 這才是技能特效。
看到這里肯定有觀眾朋友要罵我,因為根本沒看到技能。其實第一個技能的動畫設計的太短,瞬發然後瞬間掉血,就算是錄像也難以捕捉技能軌跡,大家就看看地上的火坑欣賞欣賞好了!
【音效】
游戲具有很不錯的BGM,悠遠寧靜的感覺。武器碰撞的聲音反饋使得游戲打擊感出人意料的好。
另外,游戲過場即時演算是沒有語音的,只有CG動畫有。這點也蠻讓人意外的。
游戲系統
游戲是真正的ARPG,這點毋庸置疑。與《火炬之光》,《范海辛的奇幻冒險》最大的不同在於這游戲過分依賴鍵盤而不是滑鼠,如果沒記錯,《凡人修仙傳》應該是一款MMO網游,游戲在嘗試向動作類RPG靠攏的時候,卻還是擺脫不了現有技術的影子。
WASD的移動方式任然沒有改變,Q鍵用於更換武器(與暗黑一樣分為主手與副手武器),然後鍵盤上一大堆各種狀態欄打開的快捷鍵,都可以在ESC中找到。UI濃濃的頁游風格實在是……讓人難以提起興趣看完介紹。
即時遇敵與戰斗的A.RPG
左鍵普通攻擊,右鍵釋放武器符咒(需要類似與怒氣的氣值,綠色橫條),空格把自己變成一道光閃避物理攻擊。在游戲中玩家可以隨時切換視角,滑鼠的位置就相當於玩家的視角焦點。當然,在戰斗的特定場景,玩家將無法移動視角,暫且理解為降低玩家轉身的時候進行攻擊的難度吧。
武器分為三種:雙刃,重兵,法器。第三種武器沒有找到,雙刃的攻擊硬直很短,傷害中等,但是距離短;重兵傷害高,攻擊硬直長,距離中等。。不難推算出法器的攻擊效果應該是傷害低,硬直中等,攻擊距離長。玩家在強化的時候也不是強化武器,而是直接強化使用該類武器的技巧。沒有強化的情況下,武器均為三段連擊。游戲沒有連擊計數,這不是動作游戲。
戰斗中,除了物理攻擊外,還有右鍵的怒氣攻擊(游戲稱為「仙符」技能),鍵盤上方數字1~4可以設置快捷技能,E和R分別代表兩種消耗品。
感覺有些非主流吧,介於ACT與A.RPG之間,過分依賴鍵盤。
升級系統與紙娃娃系統
上面玩家也見過游戲的UI設計了,裡面的元素在游戲中全部都有。
游戲居然有國產很罕見的紙娃娃系統,玩家更換衣服,或者配件都會改變角色外形,鑲嵌不同的仙符手臂的光圈都不一樣。
評測總結
游戲有許多不足之處,與2013年的其他國產單機對比,這游戲是第一款3D ARPG,即時遇敵與戰斗的方式非常適合「厭倦了動不動就畫面卡住然後進入另外一個完全不知道哪個世界的次元然後打鬥完又回到現實空間」的踩雷游戲反感者。
《凡人修仙傳 單機版》的創新意義很大,國內圍繞「劍」的主題,各種類型的游戲都匯聚的差不多了。在評測前就說了,筆者不喜歡修真小說,對《凡人修仙傳》這部小說完全不了解,只知道主角是韓立,剛和陳巧倩打完一架,剛拜入黃楓谷,正在尋找谷內工作。
戰斗節奏快,游戲體積小,優化一般,場景切換的時候非常卡外別的地方都很流暢。游戲中也有很多QTE,謎題設計,非常巧妙,但是什麼提示都不給,玩家很容易摸不著頭腦(——尤其是第一個要連續按三次F的QTE跳山,還以為出BUG了——)
游戲缺點是過於粗糙的UI設計,糟糕的打擊感,還有非常血腥暴力的動畫,喜歡黑暗系作品的國產游戲玩家可以嘗試一下。
《凡人修仙傳》詳細評測2
平庸的六分之作
我對一個游戲的要求不高,我未必需要什麼偉大的世界觀,了不得的各種系統,刀刀見肉的打擊感,完美和諧的動作,感人至深的劇情。
都能做到,那就不是游戲了,小說、戲劇、電影都做不到的東西,你何必去苛求一個游戲。游戲雖然被美帝劃分在ART行列,但是作為一個最屌絲的藝術,你就不要拿它和米開朗琪羅的壁畫比了。
即使是上古卷軸那樣的作品,在某些挑剔者的眼裡,說不定還不如強強的兒童畫呢。
而《凡人修仙傳單機版》這個電子游戲,在今2013年的國產大潮中,上限比不得《雨血》的小清新,下限比不得《軒轅劍》的悠久歷史,中間比不得《古劍奇譚》的冷艷高貴。
這是用屌絲的技法,訴說屌絲的情懷。別驚訝,我這個並不是貶低,相反是一種贊譽。無論你驚天動地的愛情,還是纏纏綿綿的基情,無論你血海深仇的怒火,還是雄圖霸業的美夢,都比不過屌絲逆襲的快感。
當年的《誅仙》如是,今天的《凡人修仙》亦如是。閑話收起,我們說這款游戲本身。
在各種網游畫面光影都狂拽炫酷吊炸天的今天,凡人的畫面並不算什麼了不起的製作,但卻比《軒轅劍》的高清鋸齒狗牙要順眼得多,也比《古劍奇譚》鋪天蓋地亮瞎眼的華麗光影平淡得多。
你看上去沒啥了不起,衣服也不褶皺,背景完全不生動,看不見樹枝動月影搖,也沒有壯觀大氣的城池、山河,無論是妹子還是主角,都長了一張毫無表情的卡通紙片臉。
但是我們反而比雙劍看得順眼了!這是為什麼?接地氣啊。君不見這一套,完全來自我們網游的優良傳統么?看看《聖鬥士ol》,看看《笑傲江湖ol》。
看著看著,你就習慣了,順眼了,我們的傳統美學就是這樣嘛,不信你去看唐伯虎的美人圖,吳道子的宮廷畫,咱們講究的是寫意傳神,不學歐美油畫拍照片。什麼?
你說空間比例不對?你不懂傳統美學,夏蟲不可語冰。
其實呢,開場的那一段CG也把我嚇到了,那一大片的麥田金燦燦浪花翻滾,我以為是白鹿原呢:
直到有幾位屁股冒青煙的劍仙撕裂蒼穹,引起小屁孩的感嘆,我才回到國產游戲的顯示中,那幾個面部特寫,實在是充滿中國特色,一遍一遍又一遍,中國人都長成這樣,我是知道的。
作為單機游戲來說,這個光影效果已經真心不錯了,輕紗薄霧月朦朧鳥朦朧簾映海棠紅,比起軒轅劍的大而無當邊角粗糙,比起古劍打破醬缸一樣的濃墨重彩,凡人已經凡人的多了:
他們沒有太多的渲染,沒有太多的過度表現,只是把主流網游的風格和水準拿了出來,也算是體貼民意飽含良心。
面部千篇一律我們不能苛責太甚,歐美還不是一大堆大叔大媽路人臉,咱們光光滑滑正太蘿莉臉你為何就如此挑剔,多美型啊,玩起來賞心悅目,衣服如同塑料模型也無所謂,總不至於像雙劍那樣故意弄出些不倫不類的褶子,無風自起舞的古怪要好得多。
屌絲游戲就是要接地氣,硬要學高富帥那是自討苦吃畫虎不成反類犬。
關於建模,那更是在這個檔次里無可挑剔,乍一看基本看不到鋸齒,這就很了不起了,為什麼呢,因為一切都籠罩在一片魔幻風格的毛玻璃片裡面,一切都是亮晶晶油晃晃,似乎已經是《巫師2》的水平。
上古卷軸打了ENB也比不上的原生態阿凡達特效。
一切紋理細節我們都要略去,人物是沒有皺紋的,草地總會有一大片是光禿禿平滑如鏡子的,石頭是圓潤的,唯有怪物還有一些稜角,可惜看不清面目,不血腥不暴力河蟹美好,符合國家規定。
畫面總評:平庸偏幽冷、建模簡單、光影一般,看著不傷眼——7分動作——6.5
這個最大的賣點並不是角色扮演,而是偉大的動作系統,我們可以像ACT那樣爽快地即時戰斗,但是一開打我就吃了一驚,角色的腳步移動太牛逼了,暗合武學真理:
那腳下不動,膝蓋不彎,衣衫不動,輕描淡寫的一滑,人物已在數米開外。
這分明是頂級輕功「登萍渡水」、「踏雪無痕」啊,這是在NBA2K中消失了許多年的「滑步防守」「溜冰鞋位移」。這不是走路,這絕對是頂級的武學,俞大猷的「蹚泥步」。
有了系統自帶的滑步神技,根本就不用使用什麼竄來竄去的閃避技能了。拿起錘子和對手硬幹即可,反正找不準方向,你打不到他,他打不到你,效果堪比《上古卷軸》。
總而言之,這個比軒轅劍的所謂「半即時」、古劍的「全即時」要強多了,基本不是坑爹,完全達到天朝網游的一般水準。
我們可以真真實實地拔刀就砍掄錘就砸,而不要蛋疼地一遍一遍一遍遍切換場景,或者打鬥中各種不合理操作放技能按QTE弄到手殘。
除了一開場的難受別扭,你慢慢玩著玩著還是會習慣的,不要盯著主角跑路姿勢的問題不放,你們以前玩《誅仙》《赤壁》《完美世界》的時候,主角也是這么羅襪不沾塵地水上漂好不好?
如拋開雙劍那些做作的花樣翻新,返璞歸真,回到網游的水平,有什麼不好?
動作總評:流暢有節奏,花樣繁多,但打擊感方向感依舊糟糕——6.5分系統——6
我不想說那些裝備啊、煉葯、符陣系統,不是說他們不好,而是累覺不愛,這些東西必須批評,不能因為這是一個好游戲就捂上眼睛裝瞎子。
這種華麗ACT風格的游戲,所謂的「裝備、煉葯」各種東西其實意義不大,如果系統過於復雜,反而會引起玩家的厭煩。
因為你畢竟不是歐美電子毒品上癮卷軸,你不能吸引著玩家沒日沒夜媒體喂馬劈柴周遊世界、打鐵附魔煉金做裁縫。
你沒有探索性,也沒有把這些裝備系統煉葯系統符籙系統真正做到可以改變游戲性的極致,所以說這一切都是花架子,再繁花似錦,也讓人提不起興致。
半吊子的RPG,說實話還不如純一條龍的ACT過場電影。
平心而論,戰斗系統還是不錯的,起碼是目前國產單機中最好的體驗,雖然每次就是和無端刷出來的大同小異千篇一律的怪打架,當然BOSS戰還是給力的,比雙劍都強,唯一能戰勝《凡人》戰斗系統的,估計只有2003年前金山出品的《天王》。
游戲沒有自由視角,有時候移動的感覺有點古怪,戰斗的時候不能統攬全局,但是不需要啦,咱們只要有那個幾個竄來竄去上躥下跳的技能就可以了。
不是很自由,但是夠華麗,十八般兵器各有各的套路,雖然沒有古劍的好看,卻比古劍實用連貫,操作上不反人類,這就是業界良心了。
系統總評:枝繁葉茂,令人眼花繚亂,實際上都是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6分世界觀和劇情——6.5
這個也不必大驚小怪,我們國產仙俠游戲,如果不是這個劇情套路,我就真不知道該是哪個套路了。
凡人其實還算不錯啦,主要是小說的劇情就比較接地氣,屌絲逆襲的典範,比起《誅仙》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出現痴男怨女基佬暴力傲嬌女漢子軟妹子各種俗套,也不用吃驚,你們一直玩的不就是這些么?
不想看劇情直接要沖著打鬥去的純爺們你們可以選擇跳過劇情,說到這里我就要感嘆,《戰神》《波斯王子》《刺客信條》都是ACT,為什麼他們的劇情我不想跳過呢?
關於對白和劇情切換,比古劍略好,一張一張幻燈片切的甚是干凈利索,不拖泥帶水,沒有蛋疼冗長叫人發瘋的對白,但是切換場景時的白屏叫人難以理解。
按理說這個畫面算是低配,為啥也有古劍卡頓的富貴病呢?看來有時候某些洋引擎不能直接買來當西葯吃。
劇情總評:簡約樸素,不拖泥帶水,交代得過於潦草,這是真網游的感覺——6.5分音樂——7
關於游戲音樂,實在是太過中規中矩,沒有太大的瑕疵,我也聽不出姚貝娜和龔琳娜唱民歌的感覺,悠揚舒緩。
場景音效不太分明,打鬥音效也不是太深刻,整個背景音樂都太保守,沒有沖霄的氣魄也沒有雄渾的境界,一句話普普通通,沒有燃點,這一點不如仙劍和軒轅劍的音樂叫人印象深刻,百聽不厭。
音樂總評:平平淡淡去修真——7分
總的來說,在雙劍的遭遇之後,凡人修仙總算是踏踏實實走在地面上,有多大能力,做多大游戲,不玩噱頭不弄花樣,滿足國內眾屌絲的需求,真心做游戲,這是個好兆頭,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屌絲游戲,打破雙劍死氣沉沉的老格局,才能迎來真的百花齊放。
總評——6.6分
2. 單機游戲有哪些
1、《巫師3:狂獵》是由CD Projekt RED製作,WB Games(北美地區)、Spike Chunsoft(日本地區)發行的一款角色扮演類游戲,游戲於2015年5月19日在Windows、Playstation 4、Xbox One平台發行,2019年10月13日登錄Nintendo Switch平台。
《文明6》游戲評測
《文明6》是系列內容最全面的一款游戲,包容了諸多系列經典特色。但它又給游戲加入了一些細微的新內容,例如攤開的城市、可自由定製的政策與政體、更豐富的研究。盡管游戲的AI還有提升空間,但現在也已經可以讓玩家的統治之路成為挑戰。
3. 由外而內的升華 華碩G11游戲PC評測
【IT168 評測】華碩的飛行堡壘系列作為游戲PC中的佼佼者,自面世之日起就贏得了不小的市場份額,吸引了無數游戲發燒友的目光。炫酷的外觀、強悍的性能、極高的性價比都是華碩飛行堡壘游戲PC的巨大優勢。近日我們又迎來了華碩飛行堡壘系列中的最新成員——華碩G11。作為G10的升級產品,搭載Win10系統的G11飛行堡壘在許多方面有了巨大的改變,並且這一改變不僅僅體現在硬體的升級,可以說此次G11是從外觀到性能都進行了全面的革新。
優點總結:
1、霸氣酷炫的外觀;
2、機箱內部布局合理,空間很大;
3、搭載第六代i7處理器,性能強悍;
4、游戲體驗極佳。
京東購買鏈接:【點擊查看詳情】;蘇寧購買鏈接:【點擊查看詳情】;國美購買鏈接:【點擊查看詳情】。
外觀:全新進化,酷炫十足
在G11之前的幾代兄弟產品中,整體的外觀基本沒有什麼變化,距離我們最近的則是今年6月份推出的華碩G10。可以說在我們對飛行堡壘系列產品外觀有了一個很深印象的時候,華碩再一次強勢更新了自己的外觀設計,給了我們不小的視覺沖擊。
這次第一眼看到華碩G11,小編我就小震驚了一下,可以說比起以往的產品G11賣相十足,雖然同樣是後傾式的設計,但卻強勢的融入了游戲發燒友們深愛著的酷炫元素。可以看出華碩在這款機器的做工上下了很大功夫。
如果說G10當初給我們的是硬朗的線條和上下開合的隱藏式面板設計。那麼G11機箱前端則更加具有流線型的線條,以及十足的立體感。
這次G11雖然同樣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但並沒有採用隱蔽式的面板設計。並且上下兩個部分並不是在一個水平面上,成錐形凸起。並且被多處炫光燈環繞,打破了一直以來飛行堡壘系列以黑色為主配色的單調感,迎合了時下游戲用戶的審美習慣。
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機身前面板電源按鍵上方的區域,用戶是可以自定義顏色;不光是鮮艷的紅色系統還提供了多達800萬種色彩供用戶選擇。
作為台式機,一般正面都會有一些常用的介面在主機前方。G11由上自下擁有DVD光碟機,「ASUS」品牌LOGO。再下方就是2個USB3.0介面、讀卡器插口、2個USB2.0介面。開機開關則是在炫光燈的下面。
這里耳機插孔被安排在機箱頂部,方便用戶的拔插。
硬外在正面設計中,G11的上下部分的材質工藝是不一樣的。上方面板部分採用的是光面設計,下方部分則採用的是磨砂面設計。差異性的設計也使之讓人印象深刻。
接下來讓我們再看一看華碩G11的機身背面,密密麻麻的散熱孔也從側面反映了它的散熱性能卓越。背面介面方面也是非常的豐富,包含有2個USB2.0埠、2個USB3.0埠、2個USB3.1埠、網卡介面、音頻輸出插口以及GTX960獨顯所具備的3個DP口、1個HDMI口以及DVI介面,可以支持最大4屏游戲。
G11的內部細節:
了解了外部設計之後,我們再來看看G11的內部情況。畢竟對於一款高品質的游戲PC而言,內部設計往往也是受到用戶關注最多的地方之一。
這里G11的拆卸也是十分方便的。快拆式的側板設計只用了螺絲固定,在進行升級或者除塵處理的時候可以輕松打開。
電源
雙硬碟的安裝,除了有1塊1TB容量機械硬碟外,還用一款SSD固態硬碟彌補了速度上的不足。
▲主板以及顯卡
因為採用的是第六代i7所以可以使用DDR4內存,同時主板上預留2條內存插槽,可滿足用戶自行升級至16GB內存容量需求。
通過對機箱內部的構造的細節觀察,小編感覺華碩還是十分和諧的,除了每一處的空間都很大以外,這樣的機身內部構造是非常適合產品再升級的。
總結一下,G11的機箱內部可以概括為:寬闊、整齊、易清潔、易升級。
華碩G11游戲實測:
作為游戲主機,第四代酷睿i7和GTX 960的組合已經幾乎讓G11無所不能。GTX960作為一個工作在CPU和顯示器之間的高品質的圖形工作站。對於喜歡玩游戲和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游戲測試環節中我們通過測試《地鐵:歸來(Metro:Rex)》《蝙蝠俠AK》兩款大型單機游戲的benchmark,並且將游戲解析度統一調整為1920×1080全高清級別,以及最高畫面設置。
在《地鐵:歸來(Metro:Rex)》的benchmark測試中,最終測試的成績為6789,在游戲的運行過程中,最大幀數120,最低幀數15,平均幀數45,游戲運行足夠流暢。
在《蝙蝠俠AK》在游戲的運行過程中,眾多場景最大幀數32,最低幀數29,平均幀數均在30幀左右,同樣足夠流暢。
通過兩款大型游戲的測試,我們可以感覺到華碩G11在游戲方面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大家可以完全放心它的游戲性能,屬於流暢玩水平。華碩G11完全可以流暢運行市面上大部分大型單機游戲。
華碩G11的整機性能跑分:
作為新款的G11,在硬體配置方面也是進行了全面的升級,顯得相當高端。G11搭載的是全新英特爾四核酷睿i7-6700處理器,有著強大的8GB內存和頂級 GTX960的2G 獨立顯卡,就參數來說,該機的性能端和游戲端在游戲台式機中都有著相當強的競爭力。另外1TB的儲存硬碟配合128G SSD固態硬碟,無論是儲存游戲還是電影和文件都十分充裕。
主板方面,華碩G11選擇上是自家品牌小板產品。
可以說英特爾四核酷睿i7-6700處理器帶來的多任務處理效率是其最大的特色,8GB DDR4內存,TDP65W,主頻達到3.6GHz,四核8線程,誰也阻止不了它優越的性能。
另外該機使用的是DDR4內存,8G大小的內存足夠日常游戲的使用,並且可以自行擴展至16G。
AIDA64作為一個權威系統檢測軟體,它可以詳細的顯示出PC每一個方面的信息。軟體自帶的GPGPU benchmark評測主要對CPU和GPU的通用計算能力進行評估。
軟體自帶的Memory Latency評測,可以通過對內存延時的評測,直觀顯示出內存子系統的效能。
這里我們用CINEBENCH對CPU進行的測試:
相比CineBench R11.5最多16個核心來說,CineBench R15最多能夠支持256個邏輯核心。此外還加強了著色器、抗鋸齒、陰影、燈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對CPU性能的檢測更加准確。在用CINEBENCH R15對該機所用處理器進行的測試中單核得分為163CB,多核為813CB,OpenGL 115.25fps,整體處於正常水平。
Fritz Chess Benchmark經常被用來測試電腦的科學運算能力。
▲單核象棋和多核象棋
下面我們PCmark7對該機的整機的使用進行了測試:
從PCMark7的測試中該機得到了6665的高分。這個分數是該機各方面配合的體現。目前也只有台式機能達到這樣的高分了。
在PCmark8對該機的多模式測試時依然有不錯的表現:
▲Home
▲Work
▲Creative
PC Mark8 得分情況來看性能的各方面還是十分平衡的,往往Creative得分會相對低一些,但華碩G11反而是最高的得分,並且三項得分均達到了5000以上。
這里G11為了追求更高的圖形處理性能配備了NVIDIA GTX 960高端獨立顯卡。
▲獨顯
GeForce GTX 960,可以說是現在最好的顯卡之一,這使得G11飛行堡壘在性能和配置表現方面相當出色,第六代酷睿i7和GTX 960的組合也幾乎讓G11無所不能。
3DMark除了給出測試分數,還會同時給出每個場景測試期間的實時曲線圖,全程記錄幀率、CPU溫度、GPU溫度、CPU功耗。新版3Dmark也是顯卡跑分的首選。
通過3Dmark的測試結果,G11均得到了極高的分數。
3D Mark 11的跑分成績還是能非常客觀的評價顯卡的性能水平。並且從不同的檔次去測試機器的3D性能。該機的P分是9017,高的驚艷。
華碩G11採用了常見的雙硬碟組合方式,128G SSD硬碟+1TB HDD硬碟,從容量上來看完全足夠裝下各類大型游戲和高清電影等。從測試數據來看,它的成績也相當不錯,PCMark得分4858。
在用HD Tune對硬碟進行測試中我們不難發現整個測試過程傳輸速率相對波動比較穩定的。最高傳輸速率為387.8MB/秒,最低為310.6/秒,平均速率高達346.9MB/秒。
從跑分情況來總結,第六代i7和GTX960的組合應對主流游戲毫無壓力。如果應對更高畫質挑戰或是更復雜的游戲大作也應該是得心應手的。
評測總結:
縱觀這款華碩最新的G11飛行堡壘游戲機箱,從外而內都有著質的飛躍。酷炫十足的外觀設計讓人有一種激情四溢的感覺。第六代Intel酷睿i7-6700處理器配合性價比之王GTX 960獨顯,讓用戶能夠輕松駕馭任何一款游戲。從評測中我們可以將華碩G11定位為高端游戲PC。並且可以說的是華碩產品的品質和做工都是值得信賴的。關鍵6999的價格也是非常的親民(詳情見京東:http://item.jd.com/1892517.html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高性價比品牌游戲PC不妨考慮下華碩飛行堡壘G11。
4. 給推薦幾個日本戰國背景的單機游戲
1.《戰國無雙》系列
是由日本KOEITECMO公司發行的動作游戲,以《真·三國無雙》系列作為藍本的游戲,在PlayStation2、PlayStation3、PlayStationPortable、Xbox、PC、Xbox360與Wii等平台上發售。該作品亦改編成同名動畫。
2.《信長之野望》
是由日本KOEI(光榮)公司研發的一款的戰略游戲,發行於1983年。為《信長之野望》系列游戲作品的第一部。
故事設定在日本戰國時代,目的是消滅其他大名勢力,統一整片地域。自第3代戰國群雄傳起,在個人電腦版本上推出中文版;此外早期也發行過英語的版本,近年在革新之後再度推出。
3.《天下統一5》
是由SystemSoftAlpha研發的一款回合策略類單機游戲。本次5代准備的劇本有:武田信玄為主角的「猛虎迅雷」,上杉謙信為主角的「飛龍乘雲」,織田信長為主角的「群雄割據」,豐臣秀吉為主角的「巨星的後繼者」4個。5代收錄的數據中,武將共計3500人以上,可稱為據點的城共計600座。
4.《全面戰爭:幕府將軍2》(TotalWar:Shogun2)
是一款由TheCreativeAssembly開發,並由世嘉發行的游戲,屬全面戰爭系列的一部分,是《幕府將軍:全面戰爭》的續作,背景設定在16世紀的日本。該作於2011年3月15日正式發行,登陸PC平台。
5.《信長異聞錄》
信長異聞錄是日本Global-AEntertainment公司生產的一款以日本戰國時代為背景的GBA游戲,讓玩家扮演亂世梟雄織田信長,展開一統日本的戰國之爭。
(4)單機游戲評測擴展閱讀
《戰國無雙》游戲評測
《戰國無雙3》算是光榮這幾年內的無雙作品中製作的較為用心的優秀作品。從不小細節可以體現出製作組的細心。畢竟多數玩家已經不僅僅滿足於一騎當千的爽快感,而更追求耐玩度與游戲性。
於是近年內無雙游戲的發展趨勢都不僅僅限制於一騎當千,更多與任務掛鉤。《戰國無雙3》、《高達無雙2》等作品非常好的體現了這種趨勢。
《戰國無雙4》作為十周年紀念作。它是一部相當不錯的游戲。劇情震撼,系統容易上手,戰斗調理分明。但還有很多可以完善之處沒有完善。
諸如,劇情的完整性,整體性。雖然沒有太多的詬病但還是略有不足。如地方篇太過蜻蜓點水,真田幸村有點咆哮過度等等。就系統方面而言是超越以往作品的一作。
5. 推薦幾款經典的單機游戲,我來測顯卡
F.E.A.R
戰爭機器
使命召喚4
孤島危機
DOOM3
半條命2
這幾款游戲都是專門評測室專門用來測試顯卡的,顯卡在這些游戲里表現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最終的評測結果,所以你說這幾款游戲夠本了不!?呵呵
6. 地鐵跑酷好玩嗎游戲操作試玩評測
美式的街頭風格,動感十足的音樂背景下,地鐵跑酷好玩嗎?巴士小編為你帶來地鐵跑酷游戲操作試玩評測,圖文詳解。 巴士單機游戲跑酷~游戲操作: 地鐵跑酷操作很簡單,基本是全滑鼠操作,不論是上跳還是下滾、左進右拐,都可用滑鼠實現,好像也只能用滑鼠實現。另外購買物品的選擇,游戲人物的操作等,都用滑鼠實現。這里可以看你出,它是一款小游戲,並且就是立足在小游戲上使得操作也簡捷化,帶來的效果就是讓玩家在簡單的操作下不需要過多的思考,能更好的投入游戲。 需要達到條件才能玩開始吧 比較不如意的是,當你死亡後,又得從頭開始,一遍又一遍,有點無聊,不能在哪死就在哪重新開始。 別被抓了。。游戲聲效: 游戲音樂輕鬆快捷,隨著奔跑音效不斷變快,有點身臨其境之感。你追我跑 還有推進器道具畫面效果: 游戲畫面採用半3D立體視角,奔跑、跳躍、飛翔、翻滾,畫面表現很到位,卡通中動感十足,色彩表現很好。特別是突然迎面駛來的火車,還有使用推進器道具飛翔的效果,很刺激,把跑酷的精髓表現的十分到位。 磁鐵,可吸引金幣車廂間跳躍音樂盒 地鐵跑酷,是一款小游戲,而小中卻見大,豐富多彩。無論是游戲畫面還是簡單的操作玩法,都十分不錯,唯一遺憾的就是死亡後重新開始比較蛋疼。總體來說,地鐵跑酷還是蠻好玩的,簡單、輕松。飛翔的感覺一個人的自由輕松搞定穿門而入好多錢~
7. 單機游戲《勞拉與光之守護者》IGN評測結果如何
這次的游戲標題沒有了「古墓」或「麗影」的字樣,但《勞拉與光之守護者》算得上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古墓麗影》系列最好的一作。對勞拉來說,這是一次非常不同的歷險。她依然在洞穴里尋找寶藏,但這次她有了一個搭檔,游戲還引入了全新的街機特徵,讓玩家對這位英國動作女英雄刮目相看。其結果就是:你將會再一次愛上勞拉。 故事劇情的存在完全就是為勞拉探墓和打怪提供的借口,大致是說勞拉在南美發現了一面古老的魔鏡,由此釋放了一個惡魔。光之守護者托泰克覺醒後幫助勞拉拯救全人類。故事和對話無疑是游戲最羸弱的部分。每當一個大怪物或陷阱出現時,勞拉嘴裡就會蹦出那麼幾句毫無想像力的話,這真令我討厭。另外,看著本來是阿茲特克神靈的托泰克端著一把M-16沖鋒槍四處殺敵,這簡直太滑稽了。 游戲的重要情節都是通過動畫過場表現的—除了開局和結尾。它們是通過漫畫的形式表現的,如今的可下載游戲都喜歡用這種風格。但我總覺得這種形式粗糙而廉價。還是應該有一個開場動畫吸引我們開始游戲,一個結局動畫作為完成游戲的回報。我不明白為什麼這么重要的地方卻不用動畫表現。 盡管如此,這個游戲仍然很棒。環境復雜,細節度很高。畫面的層次感很強,因此你總是可以看到遠處那些你去過的將要去的場景。也許是因為畫面太精細了,我發現我比以前更為挑剔。場景中許多物品都是可破壞的,爆炸時效果也不錯,但碎片落地時瞬間就消失得不知所蹤了。在一場對付惡魔T-rex的Boss戰中,游戲的物理碰撞檢測出了點兒小問題,勞拉看上去陷入了怪物的嘴裡。雖然這不足以讓我掃興,但確實會短暫地把我帶出這個水晶動力工作室創造的美麗世界。 以上幾乎就是我對《勞拉與光之守護者》的所有不滿。我從一開始玩到最後都感覺很爽,其他幾個和我一起玩合作模式的IGN編輯也是如此。水晶動力工作室在這點上確實做得不錯。比起那些多年來已經變得毫無新意的傳統《古墓麗影》游戲,我倒更希望他們多出幾款這類的勞拉作品。 在類似於街機游戲的《勞拉與光之守護者》中,玩家更注重獲得高分,享受與同伴的友好競爭。尋寶和殺敵都會為你贏得分數,你可以在游戲的分數排行榜上與全球的玩家一較高下。你可能會發現在搶在同伴之前撿起了寶石,或者為了增加自己的分數而搶了隊友的殺敵數。在一關中得到足夠的點數就可能得到新武器或升級。每關都有可選的「古墓挑戰」,解密成功後可以得到重要的神器和聖物。你的人物可以裝備後,技能會得到極大提升。每關還有許多「獎勵挑戰」,完成隨機的任務後能得到武器和物品。任務如「摧毀本關所有石柱」。總之游戲里有很多讓你一直感興趣的元素。 說到武器,游戲里實在是太多了。你的兩個人物(勞拉和托泰克)可以一次裝備四種武器。動作元素很令人滿意,嘗試不同的武器是個有趣的事。
8. 恐怖類單機游戲《生化危機8》,這款游戲體驗感如何
《生化危機》系列是全球有名的游戲IP,每次發布新作都能得到玩家們極大的關注。這次新游《生化危機8》也不例外,在發布後立刻獲得了不小的熱度,很多玩家在第一時間就購買了游戲進行體驗,不少游戲視頻製作者也在第一時間出了攻略以及對這款游戲的相關評測。而根據我自己的遊玩體驗,我覺得這款《生化危機8》還是挺不錯的,但與《生化危機》系列的其它作品相比卻差一些味道。
總的來說,《生化危機8》雖然有缺點,但瑕不掩瑜,它還是一款不錯的游戲。
9. steam十大耐玩單機游戲免費
steam十大耐玩免費的單機游戲為:
1.全面吃雞模擬器,《人類-敗塗地》+《吃雞》+《胡鬧廚房》的結合體,非常適合基友開黑的沙雕游戲。
2.無敵英雄,玩家在游戲里扮演一位超級英雄,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就是無敵,就是爽!
3.分裂門,一款快節奏的第一人稱多人射擊游戲。科約射擊加傳送門的玩法,刺激又優雅。
4.未轉變者,一款可以聯機的,生存、模擬經營、打僵屍、開放式世界、的沙盒類游戲。
5.死寂,作者自稱這是一款無聊又沒有劇情的第三人稱喪屍游戲,但是卻有上萬的好評!
6.蛇形武裝,一款另類的《貪吃蛇》類型的,俯視角射擊游戲,人越多越厲害。
7.恐懼深淵-獨自在家,一款自己一個人在家玩的恐怖游戲!
8.橡皮擦,用簡易線條組成的游戲。類似《掘地求生》。玩這游戲一定要保持平常心。
9.星球工匠:序章,一款《深海迷航》風格的游戲。主打生存、探索、建造和延續!
10.星際戰甲,該游戲13年發行至今,30多W篇評測中,好評率高達91%。時至今日,依然是市面上不可多得的,科幻題材動作射擊類網游。游戲塑造了一個幾千年後的太陽系,玩家在宇宙中不斷的探索,獲取戰甲,武器,各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