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種類 » 農村老游戲大全

農村老游戲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1-30 10:45:27

Ⅰ 80後小時候農村游戲有哪些

1、丟沙包

這個游戲可以說是男女都適合玩耍,雙方站在一定距離平地上面,各種眼神溝通,以此來擾亂中間的游戲者,一旦被沙包砸中,就意味著「死亡」。

那時候的男孩們玩得投入,連上學也不忘帶著,一到課間,男孩們在操場推著鐵環奔跑,「嘩啦嘩啦」的聲音響成一片,場面頗為壯觀。

Ⅱ 鄉村游戲有哪些

鄉村游戲有《鄉村農場日》、《一起回農村》、《開心農場—夢想庄園》、《農場傳說》、《幸運農場》、《農場模擬器》、《模擬農場大師》、《模擬農場經營》、《農場大亨》、《我在北京開農庄》。

1、《鄉村農場日》

這是一款可以體驗四季變化的小游戲,游戲內以40年前為背景時間,多種游戲玩法,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建造農場,更多有趣的玩法等你來探索。

Ⅲ 在農村,你小時候都玩過哪些游戲

在農村的小時候我玩過很多游戲,像藏貓貓,跑城,紅燈綠燈小白燈,123木頭人等等許多小游戲。她們讓我感覺我的童年很充實很快樂。

每個人長大了都會有對童年有很多懷念,就像現在最火的,每個人都喜歡追憶童年所看的電視劇,動畫片,游戲等等。

因為他們感覺現在看能回想到當時的感覺。就像有一期快樂大本營里一個女子唱小哪吒,這就勾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導致了我看她唱的小哪吒視頻四五遍,就是看不夠,就是為了追憶童年。想想那時真美好。現在依然喜歡看小哪吒。

這幾年都比較喜歡回憶殺。就像我們最近比較火的時間都去哪兒了這首歌,大家聽完都很懷念過去的時光。

而我最懷念的就是我小時候玩的游戲藏貓貓,找來院子里一大堆小夥伴一起玩。一個人查一百個數然後找那麼一幫人,有的人藏在草垛里,還有的人藏在屋裡,還有人藏在木頭樁里,還有人藏在地窖里等等,每個人都玩的忘記時間。每次都有某個家長來喊某某回家吃飯了,而他只能戀戀不舍的回家吃飯,然後用最快的速度吃完飯然後迅速在參加戰斗中。我們每次都造的很臟才回家。

還有就是紅燈綠燈小白燈,一把不出城,總能回響在寬闊的大院子里。一個個稚嫩的小聲音在喊在叫在瘋在鬧。有一個小夥伴在前面背對我們,剩下的人一排,背對我們的人喊紅燈綠燈小白燈,然後剩下的一排的人慢慢接近那個小夥伴。後來拍到背對我們的那個小夥伴。我們剩下的人就可以跑了。非常有意思。這個游戲陪伴了我整個童年。

戀愛回憶的越多,說明你越老,或者是你經歷的事情多了。你想回到童年,無憂無慮的玩耍。可是時間是一條無止境的平行線。只要過去了,就不可能再重新發生。所以需要我們做的就是利用好每一個時間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既然時間回不去了,那麼就需要我們更好的珍惜現在的生活。

Ⅳ 適合農村老人的娛樂活動有哪些

適合農村老人的娛樂活動有哪些 篇1

1、適合農村老人的娛樂活動:看電視

通過收看各種電視節目,農村老人一方面開闊了視野,加深了對外面世界的認知,在汲取知識的同時消磨了時間,達到了娛樂的目的。

2、適合農村老人的娛樂活動:打麻將

牌桌可以增進農村老人的人際交往,消除其孤單寂寞,刺激大腦活躍並預防老年痴呆症的發生。另外,久坐打牌容易引發心肌梗死等疾病,不利於老人的健康,因而,老人打牌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兩個小時。

3、適合農村老人的娛樂活動:聊天

聊天可以讓老人增強自信、樂觀開朗,適當消除農村老人孤獨、緊張、害怕等不利情緒,因此,許多農村老人把聊天視為自己一大愛好。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或感到寂寞難耐時,相互傾訴成為他們的一大娛樂方式。

4、適合農村老人的娛樂活動:參加宗教活動

宗教具有精神寄託等功能,特別是對農村老人更是如此。他們通過參加宗教活動,交流感情、消除孤獨,使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實。二是參與封建迷信活動。近年來,封建迷信活動在中國農村表現得很突出,特別是一些文化素質低的農村老人便深受影響。

適合農村老人的娛樂活動有哪些 篇2

干農活,暢游田間

農村的老人很喜歡打理菜園子,到了不同的季節要種不同的蔬菜。冬季過後春暖花開,老人會將菜地重新翻新,翻新的土壤帶著泥土的芬芳。

清晨是老人們最忙碌的時候,太陽還沒有升起,老人已經將飯做好。簡單的柴火飯,配著大鍋炒的小青菜,夾點自己腌制的小鹹菜。

有孫子的老人,吃過飯會帶著孩子出去轉轉。沒有孩子的老人,會扛著鋤頭到菜地里,整理菜園子,規劃著今年菜園的分配。

在去菜園前,會將家裡的雞鴨鵝都喂一遍。帶著從草地割的野菜,打開後院的門,它們會飛奔地圍在你的身邊,爭奪著你手裡的還帶著露珠的野菜。

農閑時,圍在一起打花牌

花牌這種游戲很多老人都喜歡玩,一張長長窄窄的花牌,在老人們手中流動了幾個時代。現在年輕人很少會玩花牌,記得小時候會看奶奶玩。

花牌的玩法一直沒有學會,但上面漂亮的圖片還記憶猶新。老人們在打牌的時候,還會嘮著家常,說著身邊人一點點的變化。有的人走了,有的人住院了。

老人們出牌很慢,他們的'牌局更像在享受時光。有的時候一把牌要玩一上午,就是這樣慢慢的時光,讓老人的生活更加和諧。

小的時候聽老人嘮嗑,他們用輕描淡寫說出人生的離別。小的時候聽不懂,覺得只是一個不認識人的離別,現在想想老人們的心裡應該很傷感。

夏季背著竹簍去釣魚

農村稻田邊的小河,河水潺潺,蟬聲明明,旁邊蘆草隨風搖擺。找一個位置,擺好馬扎凳,往河裡投入魚線。坐在凳子上,吹著微風等待著驚喜。

釣魚的樂趣,可能只有喜歡的人才知道。老人釣魚並不是想吃魚,而是喜歡享受這份寧靜。有人說釣魚的時候,可以幫助人想很多的事情。

農村老人喜歡結伴挖野菜,喜歡結伴采蘑菇,但卻喜歡獨自去釣魚。一頂草帽,陪伴了老人很久。那頭老黃牛早就沒了,但拴牛的樹狀,老人還未拆掉。

可能人老了後,對過去的事情更加執著。舊物里有一起走過的記憶,當看到一件舊物,就會想起那段難忘艱苦的歲月。所以老人在釣魚的時候,可能想得最多就是一份份回憶,更喜歡自己獨享。

結語

年輕人都奔著大城市發展,農村一座座房屋裡有老人的孤獨,有老人的回憶,有老人的等待。他們不願意放棄土生土長的家鄉,即使只能有簡單的娛樂,也足夠回應內心的自由。

老人最想擁有的娛樂,是兒女常伴膝下,有事沒事,常回家看看!

Ⅳ 80後小時候農村游戲有哪些

80後小時候農村游戲有跳皮筋。這個多是女孩子的游戲,用一個帶有彈性的繩子,當時多是綠色或紅色包裹著皮筋的繩子,兩個人用腳固定,一個人站在皮筋的上方跳躍,一邊跳一邊用腳勾住皮筋,鍛煉身體非常有用,有時男孩子也會加入,不過很難玩過女孩子。

80後小時候農村游戲的玩法介紹

滾鐵環這個游戲多在秋冬天進行,鐵環用家裡的鐵條製作,然後用一個鐵條頭部彎成一個U型,孩子們一邊跑,一邊用鐵條推著鐵環在前面滾,中途不能讓鐵環倒地,一般沿著村裡的小路奔跑,倒下了就輪到下一個小朋友,大家樂此不疲,也不為什麼目的,只要能玩上一把,就開心的不得了。

打寶這個游戲一年四季都可以玩,所謂的寶,是用兩張書本紙交互折疊而成,石頭剪刀布決定誰先打,由於寶有兩面,只要一人用寶把地上的那個寶打成翻面,就贏得了地上那個寶,然後重新猜拳進行下一場,那時上學校口袋裡裝的都滿滿的,就是為了課間到操場打寶。

Ⅵ 小時候在農村老家晚上天天玩的游戲,你玩過么

小時候在農村老家晚上天天玩的游戲,你玩過么?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老家,那個時代還沒有通電,更談不上看電視之類的了,到了晚上姥姥就會借著屋子裡暗淡的煤油燈光給我們做各種手影,我也跟著學,樂此不疲。手影游戲也是我童年在農村生活的一個美好回憶吧。

手影游戲十分簡便,且歷史悠久。
手影戲不要復雜設備,只要一燭或一燈,甚至一輪明月,就可以展開巧思,通過手勢的變化,創造出種種物的形象。
看,這手影做的惟妙惟肖。
小時候在農村老家晚上天天玩的游戲,你玩過么?
"像不像,三分樣"。
父母做手影游戲給寶寶,不僅拓展兒童的眼界,也能幫助情感的成長,通過形似的手影游戲,可以啟發兒童的聯想思維。
手影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的表演全部靠手部動作投影的改變,幻化形成各種不同的形象(影像),而不靠任何另外的附加東西去修飾它。
小時候在農村老家晚上天天玩的游戲,你玩過么?
兩只兔子的手影
用十指靈動,演藝天上飛、地上跑、水裡游。
在外國人眼中,手影藝術是一門神秘而純凈的藝術。

Ⅶ 70後的人誰還記得有哪些兒時玩的游戲

拍煙盒

玩法很簡單,一般都是把煙盒疊成三角形,然後拍就行了。那時孩子們最喜歡的煙盒應該是大前門了!20年前看見馬路邊一群男孩子一塊兒低著頭瞅著什麼,八成就是在拍煙盒。

吹泡泡

這個誰都不陌生,包括現在的小孩子。當然,在街上買的和自己做的就是不一樣,街上買的能吹出好多的泡泡,自己用洗衣粉做的就怎麼也吹不出那麼多泡泡。不知大家是否也有同感!沒錢的孩子用肥皂水做,吹不出泡,還會誤喝下去,那時候的兒童醫院可沒少接診誤喝泡泡水的孩子。

拍洋畫

與彈珠同樣瘋狂的游戲,買一張16開大的上面印著各式各樣小人的硬紙,有西遊記的,有變形金剛的,有三國演義的……將它們一小張一小張的剪下可以按圖案內容比大小(一般越稀少的圖案越大),也可以比看誰能將洋畫拍翻背。總之,常勝將軍手裡總是握著厚厚一摞臟乎乎的畫片,但當時可是得意的不得了!

紙飛機

為了讓自己的飛機能飛得時間長,飛得高,每次都要爬很高的樓,有時不惜危險,跑到樓頂上去放。現在想想還真有些後怕!

拉馬

一個人背著另一個人,兩人一組,誰被拉倒誰輸,那時為了不被拉倒,一般都會找胖一點兒的,結實一點兒的背自己,瘦子當然最受歡迎,背著不費勁啊!

上發條的鐵皮玩具

一上發條就會動,雖然遠遠不及現在的電動啊,遙控啊之類的玩具,不過也築就了上世紀70至80年代的童年歡樂夢!相信有很多20多歲的人對那隻鐵皮青蛙記憶深刻吧!

捉迷藏

其中一個抓人的人蒙著眼睛對著牆從1數到30,其他人趕緊各自找地方躲起來,抓人的人數到30後便開始四處搜人。其他人這時候便可以躲開抓人的人,找機會到達剛才那個人數數的地方就算贏了,相反被抓住就輸了。這個游戲只有在老居民區特別是農村才能玩,如今的住宅小區是沒法玩的,不被保安和物業的當賊抓了就不錯了。

杠老根兒

有人叫「拉葉莖」,有人叫「杠老根兒」,也有叫「拔老根兒」的就是比誰的樹葉子梗更有勁兒,能把別人的拔斷。也有技巧的,你要選擇那些比較粗壯,又比較老的葉梗,不能選又細又嫩又脆的。此外男生們通常都把它塞到臭球鞋裡捂,也相當有效。

挑冰棍棒

那個年代,都是找現成的玩,別說,這個游戲看起來枯燥,玩起來可有意思了。一把吃剩的冰棍棒撒在地上,一人挑一根,但是不能碰其他的冰棍棒,如果動了就算輸。現在很多休閑吧里有一摞積木一根根往外抽的游戲,估計就是挑冰棍棒演變過來的吧!

過家家

這個基本是小女生玩,小男生也有玩的,當個爺爺爸爸什麼的。通常女孩從家裡拿來個娃娃當孩子,然後一家人「做飯啊」「洗衣啊」,不亦樂乎。現在想想,很多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男女小時候是不是也經常玩過家家啊?

翻手繩

這個游戲已經很久沒聽說和看見過了,20年前央視1套午間的《做與玩》欄目還連續做過好幾期相關的節目。就是把一根繩系成一個繩圈,然後套在雙手不同的手指上,不停地翻可以翻出各種形狀和圖案,有的要一個人做,有的要兩個人才能做。現在的小孩恐怕都沒聽說過這種既簡單又復雜的游戲。

游戲名稱:丟手絹

危險程度:*

技術難度:***

受歡迎人群:女孩

風靡年代:至今,但范圍大大縮小

游戲規則:男女一起圍成一個大圓圏,然後推選丟手絹的人。選中的人往往都不太樂意,他(她)會惡作劇地跑起來,然後在你身後繞啊繞的,大家伸長脖子,直勾勾地看著,每個人都能看到他(她)丟給誰,而往往看不見他(她)丟給自己,當他(她)悄悄地把手絹丟在你的身後,丟完後還不能馬上跑,得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往前走,等你覺察出來,他(她)已經跑回原位蹲下了。你只能站出來,給大家表演節目,唱一首歌,或者跳一支舞要不然學狗貓叫一聲。

玩家說法:王女士今年32歲了,她說:「我記得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老師帶我們玩的就是丟手絹的游戲,現在我女兒在幼兒園也玩,有時候我去接她放學,看到她和小朋友們玩,我彷彿又回到了自己小時候。」

游戲名稱:跳皮筋

危險程度:**

技術難度:****

受歡迎人群:女孩

風靡年代:六七十年代

游戲規則:跳皮筋是女孩的最愛,最簡單的高度只到腳踝,最高的以高舉一臂為准;最窄的時候只有一隻腳寬,最寬的時候扯繩人彷彿在地上寫「一」字,充分體現了少女的柔韌和輕巧。跳皮筋有單人跳和集體跳兩種,配合歌謠,跳出各種花式。

玩家說法:「放學後,寫完作業,從書包里拿出皮筋,喊上幾個小夥伴,按人數平均分成兩隊,輪流跳,技術好的就能多玩一會兒,技術差的就只有撐皮筋的份兒了」如今25歲的小燁子在社區院里看見小女孩們玩跳皮筋時,經常有想和她們一起玩的沖動。

游戲名稱:打陀螺

危險程度:**

技術難度:*****

受歡迎人群:男孩

風靡年代:六七十年代

游戲規則:比賽陀螺的直徑和高度都要求在10.2—10.8厘米之間。陀螺比賽用鞭的線繩長達6—8米。比賽時先由防守隊員在防守區將陀螺甩到膠墊上,然後進攻隊員在進攻區用同樣方式將陀螺甩向防守方陀螺,力爭將其擊倒。

玩家說法:今年已經年過40歲的劉先生說他小時跟夥伴們玩的游戲就是打陀螺,「口袋裡總要裝著,那時候看著一隻小小的陀螺在桌面上飛速地旋轉著,我就總在想,為什麼陀螺旋轉的時候不會倒?

游戲名稱:滾鐵環

危險程度:**

技術難度:*****

受歡迎人群:男孩

風靡年代:六七十年代

游戲玩法:鐵鉤好解決,但鐵環不太好解決,於是小傢伙們在自家翻箱倒櫃,翻遍所有旮旯,尋找鐵傢伙,那個時候的孩子們考試得一百分也趕不上有隻鐵環的自豪感。男孩手捏頂頭是V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厘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音。

玩家說法:40歲的老楊回憶起童年滾鐵環的游戲說:「技術好的孩子能把鐵環從家一路滾到學校,甚至可以上樓梯,別的孩子只有在一旁羨慕的份兒。那時在放學的路上,經常可以看到一群背著書包滿頭滿臉臟兮兮的男孩子,手裡拿著鐵鉤,推著鐵環奔跑在馬路上,嘩啦嘩啦的聲音響成一片,場面頗為壯觀。」

游戲名稱:玩羊骨拐

危險程度:*

技術難度:*****

受歡迎人群:女孩

風靡年代:七十年代

游戲規則:一般經常是到羊肉鋪買上幾個剔干凈的羊拐骨,回家用水把油煮出來,四面塗上不同顏色。再用布頭和沙子縫個布包就行了。把布包高高拋起,趁此時機把4個羊拐骨依歸定次序翻過面去,規定拋包次數,在規定次數內把羊拐骨翻過四面又一把抓起來為勝。

玩家說法:這個游戲手小的人玩不好,只能玩最低級的階段,始終只會抓一個,接一個,抓到第二個肯定就落敗。所以,30歲的曉玲小時候永遠只會蹲在地上,崇拜地看著那些小辮兒搖搖的丫頭們。「那時候,小夥伴們都是在戶外玩,蹲在地上,手臟臟的,就是我對這個游戲最深刻的印象了。」可在曉玲心目中並沒有什麼趣味性的游戲卻風靡了整整一代人的童年。

游戲名稱:跳房子

危險程度:**

技術難度:***

受歡迎人群:女孩

風靡年代: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游戲玩法:在平地上畫並排五六個大方格,二人或四五人參加,依次出場。用算盤球串成的「子兒」拋於第一格,單腳跳動,蹴「子兒」向前,一格一格跳過,按規則跳完一個來回,即算跳完一格,再拋「子兒」於第二格,由第二格蹴「子兒」向前。跳完全部格子,取得資格,背對房格,將「子兒」由頭頂向後拋出,「子兒」落在哪一格,哪一格即為勝者的「房子」,勝者在這一格畫上記號,名為「蓋房子」。

玩家說法:兒時老舊的胡同里,孩子們玩著古老的跳房子游戲,當曲終人散,地上的粉筆痕消失殆盡,只有對老游戲的一份特殊情結。已經當媽媽的小梅回憶起兒時和小夥伴們跳房子的情景,她興奮地說:「小時候我個子小,腿腳最靈便,玩起來其他小夥伴都不是我的對手。」

Ⅷ 農村80、90後童年經常玩的游戲有哪些

‍‍折星星,也是女孩子愛玩的,是送的生日禮物祝福之類的,那時就喜歡用自己親手做的東西比較有誠意,很單純。還有折紙鶴。‍‍

Ⅸ 80年代農村玩的游戲

時代在飛速發展著,現在的孩子很小就玩著昂貴的玩具,學會了使用手機和電腦,他們享受著物質極度發達帶來的快感,卻很少能享受到和大自然親密帶來的快樂。不信你可以問問自己的孩子,他們有多久沒有抬頭看看天上的星星,多久沒有和小朋友快樂的嘻戲了。現在的孩子總有寫不完的家庭作業、上不完的補習班。我們小時候物質不是很豐富,但童年卻是很快樂的!每每想起,不勝感慨。70、80、90後,你還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玩過的游戲嗎?

1、編花籃

「編編編花籃,編好花籃上南山......」念著熟悉的童謠,一群小夥伴們圍成一圈,把腿盤在一起,拍著手,轉著圈,誰的腳掉出來誰就被淘汰。 編花籃是一種流行范圍十分廣泛的傳統游戲,也被稱作跳四方、搭葡萄架等。在游戲中,游戲者雙手彼此相牽,左腳搭於左手所構成的形狀酷似水井外形的台中,因此也叫搭井台。

」編,編,編花籃,編個花籃上南山......」誰還記得編花籃這種游戲?

2、滾鐵環

滾鐵環,又稱滾鐵圈、推鐵環,早在漢代時就是百戲之一,是舊時漢族盛行的民間游戲。在四川德陽出土的漢代畫像石上就有滾鐵環的圖像。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滾鐵環是流行於全國各地的一種傳統民間游戲。

那時候的男孩們玩得投入,連上學也不忘帶著,一到課間,男孩們在操場推著鐵環奔跑,「嘩啦嘩啦」的聲音響成一片,場面頗為壯觀。技術好的孩子放學後,能把鐵環一路推到家,甚至可以過門檻進大門。

3、跳皮筋

皮筋,也稱猴皮筋兒、橡皮筋兒,是用橡膠製成的有彈性的細繩,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 「跳皮筋」當屬女生最愛的游戲之一,在跳的時候大家一定會喊上口號:「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才能跳出感覺!

Ⅹ 老照片:那些風靡70年代的童年游戲,你小時候玩過幾樣呢

四、跳房子

找一塊相對平整的地面,用粉筆或者小磚頭塊在地上畫格子,我們那邊是格子的排列順序是從近到遠:豎著三個格+並排兩個格+一個格+並排兩個格+一個半橢圓形的格子。畫好之後就可以開始玩了,先把沙包或者磚頭塊扔到一個格子里,然後跳到扔沙包的地方把沙包撿起來,接著跳到頭在折身返回來就大功告成了。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368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810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267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349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719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08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689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888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63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