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游戲小學大全
㈠ 二年級數學游戲有哪些
二年級數學游戲有:游戲棒、猜猜我是幾、填數游戲、倍數游戲、集體競賽、師生一起做猜數游戲、認識相鄰數關系的游戲等等。
1、游戲棒。
由31根不同花式的小棍組成,其中有不同分值:
1支帶螺旋的「米卡多」游戲棒,每支20分。5支中間紅兩邊藍的游戲棒,每支10分。5支三節紅兩節藍的游戲棒,每支5分。10支紅黃藍三色的游戲棒,每支3分。10支紅藍兩色的游戲棒,每支2分。
先用「石頭,剪子,布」的方法,決出輪流玩的次序。第一人開始玩:把游戲棒用手握住豎在桌子上,然後突然放開,游戲棒越是散得開越是對自己有利,最好的就是開的太陽花,是單獨的一根游戲棒最好了,只要用手指慢慢地前後左右移動,只要不碰到其他的游戲棒或者眼睛看不到其他的游戲棒在動就可以,然後還可以繼續。
也可以用得到的游戲棒去挑那些散開的棒,也可以用指尖慢慢輕按棒尖,等棒的另一端翹起一點,就用另一手小心翼翼去拿。那些玩的時候取到的沒動的游戲棒就歸他所有。等到一人玩到棒動的時候,就依次有別的人接著玩。這樣反復直到玩的游戲棒沒有為止才告一段落。最後誰挑到的小棒分數值相加最高誰獲勝。
2、猜猜我是幾。
游戲規則:在猜的過程中猜對得1分。應允許學生有猜第二次的機會。只有在兩次都沒猜對時才予以扣1分。
每組一副寫有1~10各數的撲克。每兩個學生分成一組。同組的兩個學生各自摸兩張牌,一人說出自己手中兩張牌上數字的乘積。另一人猜這兩張牌上的數字分別是幾和幾。同組的兩個學生各自摸3張牌,一人說出3張牌上3個數字兩兩相乘的積,另一人猜這3張牌上的數字分別是幾。
注意在摸兩張牌時,有時答案不是唯一的。如24這個乘積,它可以是24=3×8,也可以是24=4×6;16這個乘積,它可以是16=4×4,也可以是16=2×8。
另外,在猜的過程中,可以有猜第二次的機會。只有在兩次都沒猜對時才予以1扣分。
3、填數游戲。
在九個方格的正方形中,每個方格填入1、2、3三個數中的一個,使豎、橫、對角線上的三個數的和,都等於6。請找出所有的填法:在九個方格中都填上2,是一種填法。別的填法不這么簡單,得好好想一想了。
首先,在正方形的中心,既不能填1,也不能填3。
假設按要求把九個數填好了。現在,把兩條對角線和第二橫線上的數相加得18,再減去第一和第三豎線上的數的和12,差6等於正方形中心數的三倍。所以,正方形中心的數只能是2。
其次,要使三個數的和等於6,只有這三個數是1、2、3或者全都是2才行。所以,在正方形四個角上的數,至少有一個是2。剩下的空格就好填了。
4、倍數游戲。
按座位順序,第一個同學念1,接下來第二個同學念2,第三個同學要拍手(輪到3的倍數拍手)沒拍手或念錯的要罰(隨便罰)。
5、集體競賽。
八張一摸一樣的口算小試卷,分給每排第一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答一題,傳給後面一個人,答完之後再傳給後面一個人,看那一列速度最快。計算出時間。然後排列出名次。
6、師生一起做猜數游戲。
學生心裡想一個數,乘2再加上20,把得數告訴老師,老師馬上知道學生想的是多少。
7、認識相鄰數關系的游戲。
先將牌中的4個「7」並列擺出來,然後三人各取一半牌,雙方輪流出牌,以「7」為中心,按數的相鄰關系接龍,如「7」的上方接「8」,「7」的下方接「6」,每個「7」都可以接龍。每次只能接一張牌,無牌可接就由對方接著出牌,直到把所有的牌都出完,誰的牌先出完,誰就贏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小學數學課堂游戲100例
㈡ 有哪些適合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游戲
鏈接:
《巧虎一年級數學》這個建議給下半年要上一年級的孩子看的,同步一年級書本課程
㈢ 一年級數學游戲活動有哪些
一年級數學游戲活動有以下幾點:
一《找朋友》
1、游戲目的:使學生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法.
2、游戲准備:A.若干套1到9的數字卡片。B.每次游戲前發給每個學生1張.
C.教師將自己的玩具展示給學生看,全班同學一起評選與教師玩具相似的作品.
D.誰的作品和教師的玩具最相似,哪個學生就獲得「小小設計師」的稱號.
五、《猜猜看》
1、游戲目的:A.通過游戲使學生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的認識.B.發展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
2、游戲准備:每人准備一盒積木。
3、游戲過程:A.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兩名學生.B.將積木放入課桌中,其中一個學生隨便摸出一塊積木(不要讓另外一個學生看到),然後摸的學生說明積木的特徵。
㈣ 小學趣味數學活動有哪些
小學趣味數學活動有哪些
數學家常說數學十分有趣,可是對於尚未入數學大門的 人而言,實在很難體會艱深數學中蘊含的趣味。對初學者來 說,先從與數學有關的游戲中領略一番其中的奧妙,體驗一 下其中的樂趣,倒不失為邁進數學大門的一種手段。
學習數學的最好辦法是做數學,玩數學游戲,重在參與,尤 其重在操作。 在參與和操作的過程中, 才能領會到它的意義。 為了更好地揭示數學游戲中的趣味,除了必要的操作,更要 去思索去創造。希望每一位讀者在做這些游戲的過程中能獨 立思考,舉一反三,創造一些新的數學游戲。以下是小學經 典趣味數學游戲的部分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小學經典趣味數學游戲大全
【挑次品】 【小小測繪員】 【最佳對策】 【生活中的估 算】 【拋硬幣】
【數學家的遺囑】 【三人抵擋不過一人】 【高僧下棋】 【長 方形剪紙】
【迷路的人】 【猜年齡】 【分圖書】 【儀仗隊】 【葯房 里的故事】
【幾種砝碼】 【奧妙在哪裡】 【小龍買早點】 【次品在 哪裡】 【小林幾歲】
課外活動時,同學們最喜歡李老師給他們做數學游戲。這些 數學游戲都很有趣, 既可以增長知識, 又可以培養思維能力。
㈤ 五年級上冊數學游戲有哪些
五年級上冊數學游戲有哪些,如下:
1、碰球——交代游戲要求,如兩數合起來是8。師:「我的一球碰幾球」,幼:「你的1球碰7球」(拍手7下)。游戲速度逐漸加快。
2、兩牌湊點——先抽上書一數字的紙一張,一幼兒顯出一張小組此數字的牌,另一幼兒必須出能湊成此數的牌,否則xx。
3、猜紐扣(可用其他東西替代)——教師告訴幼兒紐扣總數後分別把紐扣放在兩只手上,先看一隻手中的紐扣數量,然後請幼兒猜一猜另一隻手裡有幾粒紐扣。
4、湊數游戲——教師任意發出一種聲音(或出示手指或跺腳等),如動物的叫聲,幼兒隨即附和,要求兩人發出的聲音次數(或手指數、跺腳數等)合起來是某一總數。該游戲也可讓幼兒兩兩一對合作玩。
㈥ 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
學習數學的最好辦法是做數學,玩數學游戲,重在參與,尤其重在操作。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一)
1、 學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後。
玩法:兩個人,每人各摸1張牌,算出這兩張牌的和或差,誰算得又對又快,誰就贏,這兩張牌就歸誰。當一副牌摸完後,再比誰手中的牌多,牌多的就獲勝。
2、 學習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後。
對於學生來說,退位減法比進位加法更難一些,所以進行退位減法的訓練就顯得更有必要。
玩法:兩個人,每人各摸一張,一人做加一人做減。比如:一方看到對方的牌是5,而自己摸到的牌是8,但不直接告訴對方,而是把這兩張牌的和13告訴對方,讓對方猜自己手中的牌。如果算對了,這兩張牌就歸對方。摸完後雙方交換再來一次。
3、 學習了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後。
玩法:一個人。准備:從撲克牌中選1——9的牌各2張及1張10共19張,這19張牌的各點數之和剛好是100,洗牌後,把各張牌的點數進行連加,加完後的結果剛好是100。也可以做減法,從100開始減各張牌的點數,減完後結果剛好是0。
4、 學習了加減乘除後。
玩法:人數不限。准備:選出1——10的牌各4張。洗牌後摸出4張牌,通過加、減、乘、除的運算使結果是24,先算出的人獲勝,這四張牌就歸他,等一副牌摸完後,看誰的牌多,誰就贏。
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逐漸增強,超出了“課標”中提出的要求,而且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也越來越濃。
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二)
5.迷路的人
九個人在山中迷了路,他們所有的糧食只夠吃五天,第二天,這九人又遇到另一隊迷路的人,大家便合在一起。
再算一下糧食,兩隊合吃,只夠吃三天了。請問第二隊迷路的人有多少?
答案:
第二隊迷路的有三人。
6.三人抵擋不過一人
這是一個四人游戲。找一根長棍或竹竿,再用紙做一個靶子放在地上。三人握住棍子,把棍子豎著舉起,一端對准紙靶子,保持50厘米的距離。另一個人趴在地上,手掌對著棍子的下方。現在各就各位:手握棍子的三個人齊心協力直搗靶心;趴在地上的那個人在其他三人使勁時,把棍子輕輕往旁邊推。最後誰贏了呢?是握棍子的那三個人嗎?不是。他們三個人不管怎麼使勁,也抵不過趴在地上的那個人,勁用得再大也無法使棍子頭碰到靶子,不信你試試。
這個游戲說明不同方向的力各自起著不同的作用。把棍子往旁邊推的力和把棍子往下搗的力是相互獨立的。趴在地上的人用的力的方向與其他三個人用的力的方向並非相反,也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他只要輕輕地一推就能使棍子遠離目標。而其他三人使多大的勁,也無法達到目標。
7.次品
有12個外形完全一樣的乒乓球,其中有一個重量不符合要求,不能用來作為國際比賽用球。要求用一台沒有砝碼的天平稱三次,把這個次品乒乓球找出來,並要確定它比正品球重還是比正品球輕。次品在哪裡?你能找出來嗎?
將12個乒乓球分成A、B、C三組,每組4個。取其中任意兩組(比如A、B組),分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中,稱第一次。這有兩種可能:(1)兩邊重量相等;(2)兩邊重量不等(比如A組重一些)。第一種可能情況:A、B重量相等,說明次品球在C組。從C組中取出3個,從A、B組中任取3個(顯然都是正品),在左盤中放2個C組的,再放一個正品球,在右盤中放一個C組的,再放2個正品球,稱第二次。這又有兩種可能:(1)兩邊重量相等,說明C組中剩下的那一個是次品,將它與任意一個正品球放在天平上稱第三次,就能確定次品球比正品球重還是輕。(2)兩邊重量不等;假定左盤重(若右盤重也一樣可以求得)。取左盤中C組的兩個球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上稱第三次。假如相等,則右盤上C組的那個是次品,且比正品球輕;若兩邊重量不等,則重的那個是次品。第二種可能情況:A組重,B組輕。這說明C組都是正品。
從A組取2個,B組取一個,放在天平的左盤,再從A、B、C組各取一個放在天平的右盤,稱第二次。結果又有兩種情況:(1)兩邊相等,則次品在剩下的A組的一個和B組的2個中;取B組剩下的這兩個放在天平兩邊稱第三次。若不相等,則輕的那個是次品,它比正品輕;若相等,則A組剩下的那個是次品,它比正品重;(2)兩邊不相等,假定左盤重,則次品球在左盤中A組的2個和右盤中B組的1個中。取左盤中A組的這2個放在天平兩邊稱第三次。若不相等,則重的那個是次品;若相等則右盤中B組那個是次品,它比正品輕。
8.奧妙在哪裡
衛星小學為四年級同學代購179枝鉛筆和179隻筆套。鉛筆8分一枝,筆套3分一隻。去采購的小賀按營業員所開的發票付了款,共計18.69元。在回校途中,他發現營業員算錯了。就返回店裡。果然是營業員少算了一元錢,應該是19.69元。營業員說:“讓你多跑了路,費神一筆筆去算,麻煩你了。”小賀說:“不要緊,我只走到半路,再說,我並沒有進行具體核算,就知道它肯定錯了。”小賀的奧妙在哪裡呢?
一枝筆和一隻筆套的價錢共1角1分,所以錢款應是11的整倍數。而11的整倍數有一個特點:其各奇位(從個位數起)數字之和與各偶位數字之和要麼相等,要麼相差11的整倍數(如11、22等)。1869這個數字元合不符合呢?各奇位數字和8+9=17各偶位數字之和1+6=7,17-7=10,1869不是11的整倍數。於是小賀知道這個金額肯定算錯了。而1969呢,9+9=18,1+6=7,18-7=11,是11的整倍數,所以1969是能被11整除的。
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三)
9.幾種砝碼
水果商店裡常常要把一筐筐的蘋果拆開零售。已知每筐蘋果一百斤,為了能用天平分別稱出從1斤到50斤的各種不同的重量,並且為了使用方便,我們限定只能在天平的一個盤子上放砝碼,另一個盤子上放蘋果。請你設計一下,至少要配備多少種不同的砝碼?
只需要6個砝碼,這6個砝碼的重量分別為:1,2,4,8,16,19斤。顯然,這6個砝碼可以稱出從1斤到50斤的各種不同的重量。比如21=16+4+1。
10.猜年齡
你請一位小朋友不要把年齡告訴你,由你來猜。但是你要他把年齡乘以3,再加上3,再除以3,然後把答數告訴你。這時,你再把答數加上2,就是他的年齡了。
例如,那位小朋友的年齡是12(當然,他並沒有告訴你),他只告訴你:
(他自己的年齡×3+3)÷3-3=10
那麼,你就可以猜中他的年齡是10+2=12歲了。
請問,這是什麼道理呢?
這里巧妙的運用了一個恆等關系。
如果x為要猜的年齡,那麼小朋友告訴你的答數就是:
(3x+3)/3-3=x+1-3=x-2。
不管x是多少,小朋友把答數告訴你,就是把x-2告訴你了,你把它加上2,當然就可以算出他的年齡了。
因為x隨便是什麼數,這個恆等關系總成立。所以對方如果要你算他的哥哥、爸爸甚至爺爺、奶奶的年齡,你都能勝任的。
11.分圖書
老師把畫報51冊,連環畫135本,兒童讀物108本,還有315張白紙交給小朱和小李,請他們把圖書和紙平均分給三個班級。小朱問:“如果分不均勻,怎麼辦?”老師沒有回答,小李滿有把握地說:“不會分不均勻,我們去干吧!”小李怎麼知道這些圖書和紙,可以平均分配給三個班級的?
能被3整除的數,其各位數字之和是3的倍數。這里5+1=6,1+3+5=9,1+0+8=9,3+1+5=9,都是3的倍數,所以51、135、108、315都是可以被3整除的。小李就是根據這個原理,知道那些圖書和紙張,可以平均分配給三個班級。
12.小龍買早點
一天,小龍帶若干錢上街買早點。如果他買盡可能多的大餅(每隻3分),要剩下1分錢;如果買盡可能多的油條(每根4分),也要剩1分錢。他至少帶了多少錢?
又有一天,小龍帶若干錢上街買早點。如果買盡可能多的大餅,要多2分錢;買盡可能多的油條,要多3分錢,問這一天他至少帶了多少錢?
㈦ 數學課堂小游戲
游戲名稱:我見過你
游戲目的:增強孩子對數的認識
使用年級:二年級
游戲道具:一副撲克牌,共計54張牌。
游戲人數:2人或4人。
游戲規則:
(1)兩人合作,洗牌,把撲克牌洗均勻,疊整齊,背面朝上,從上往下翻牌。
(2)第一盤學生A翻牌,兩人搶答。大聲說出撲克牌的名字,要說出花色和數字,如方片3、梅花K、黑桃6等。一副牌用完,這一盤游戲結束,最後各自數出自己得到多少張牌,得牌多者獲勝。
(3)第二盤再由學生B翻牌。每一盤的結果都要記錄。
(7)數學游戲小學大全擴展閱讀
小學數學本身講起來就比較枯燥無味,所以教師再講數學課時,盡量穿插一點小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數學謎語,吉祥數字等。
㈧ 數學小游戲除了24點,數獨,圈圈叉叉還有什麼游戲
在小學階段,有很多小游戲是適合小學生學習的,除了我們常見的24點游戲以及數獨游戲及圈圈叉叉游戲,還可以選擇三七過這樣的游戲。每逢到了3和7以及3和7的倍數時候要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