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小游戲
Ⅰ 數學小游戲除了24點,數獨,圈圈叉叉還有什麼游戲
在小學階段,有很多小游戲是適合小學生學習的,除了我們常見的24點游戲以及數獨游戲及圈圈叉叉游戲,還可以選擇三七過這樣的游戲。每逢到了3和7以及3和7的倍數時候要跳過。
Ⅱ 數學課堂小游戲
游戲名稱:我見過你
游戲目的:增強孩子對數的認識
使用年級:二年級
游戲道具:一副撲克牌,共計54張牌。
游戲人數:2人或4人。
游戲規則:
(1)兩人合作,洗牌,把撲克牌洗均勻,疊整齊,背面朝上,從上往下翻牌。
(2)第一盤學生A翻牌,兩人搶答。大聲說出撲克牌的名字,要說出花色和數字,如方片3、梅花K、黑桃6等。一副牌用完,這一盤游戲結束,最後各自數出自己得到多少張牌,得牌多者獲勝。
(3)第二盤再由學生B翻牌。每一盤的結果都要記錄。
(2)小學數學小游戲擴展閱讀
小學數學本身講起來就比較枯燥無味,所以教師再講數學課時,盡量穿插一點小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數學謎語,吉祥數字等。
Ⅲ 有哪些數學游戲非常適合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玩(可以
數獨、掃雷。
數獨(shù dú)是源自18世紀瑞士的一種數學游戲。是一種運用紙、筆進行演算的邏輯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9盤面上的已知數字,推理出所有剩餘空格的數字,並滿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個粗線宮(3*3)內的數字均含1-9,不重復。
數獨盤面是個九宮,每一宮又分為九個小格。在這八十一格中給出一定的已知數字和解題條件,利用邏輯和推理,在其他的空格上填入1-9的數字。使1-9每個數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宮中都只出現一次,所以又稱「九宮格」。
起源:
既然「數獨」有一個字是「數」,人們也往往會聯想到數學,那就不妨從大家都知道的數學家歐拉說起,但凡想了解數獨歷史的玩家在網路、書籍中搜索時,共同會提到的就是歐拉的「拉丁方塊(Latin square)」。
拉丁方塊的規則:每一行(Row)、每一列(Column)均含1-N(N即盤面的規格),不重復。這與前面提到的標准數獨非常相似,但少了一個宮的規則。
Ⅳ 求數學課堂上的小游戲
游戲名稱:我見過你
游戲目的:增強孩子對數的認識
使用年級:二年級
游戲道具:一副撲克牌,共計54張牌。
游戲人數:2人或4人。
游戲規則:
(1)兩人合作,洗牌,把撲克牌洗均勻,疊整齊,背面朝上,從上往下翻牌。
(2)第一盤學生a翻牌,兩人搶答。大聲說出撲克牌的名字,要說出花色和數字,如方片3、梅花k、黑桃6等。一副牌用完,這一盤游戲結束,最後各自數出自己得到多少張牌,得牌多者獲勝。
(3)第二盤再由學生b翻牌。每一盤的結果都要記錄。
(4)小學數學小游戲擴展閱讀
小學數學本身講起來就比較枯燥無味,所以教師再講數學課時,盡量穿插一點小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數學謎語,吉祥數字等。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小學數學課堂游戲100例
Ⅳ 適合小學生的數學小游戲
如下:
1、'蝴蝶'找'花'
玩法:卡片上大花一朵,分別有2~7的數字;蝴蝶卡數十張,每隻"蝴蝶"上有試題或分解符號及一對數字。把卡片-字排列,幫"蝴蝶"逐一找到與它身上的式題數量相對應"花",每人必須幫5隻以上的"蝴蝶"找到"花"。
2、母雞'"下'蛋'
玩法:卡片上母雞各一隻,分別標有3~7的數字;"雞蛋"數十個,每個上面標有分解符號及一對數字;把幾只"母雞"按順序排列,按總數與兩個部分數的關系逐一把"雞蛋"送回"母雞"身邊。
3、撒樹葉玩法
雙面樹葉若干;卡片上方的中間有數字和分合符號、卡下面有一組一組的插入袋;1~6數字卡若干。按分解組合卡提供的數字取相應量的實物。把實物(樹葉或果殼)撒在膠板上,然後將其分成兩份,點數每份是多少,分別用數字表示(插在袋上),且每組數字分法不能相同。
4、小小統計員玩法
先讓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自由拼搭物體,並將其粘貼在統計表左邊的空白處,然後再從數、量、色、形等角度統計拼貼物體所用的幾何圖形片。引導幼兒按開頭統計所用圖形片的數量,並在統計表中填寫;也可增加難度,在統計表左方塗上紅、黃、藍等顏色,然後統計出相應的圖形片數量,如紅色三角形有幾個,黃色圓形有幾個,藍色長方形有幾個等,並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統計結果。
5、開火車玩法
提供情景道具,玩開火車的游戲,讓幼兒鞏固練習6以內的序數,正確運用"第幾"表示物體 順序。如:在火車票上寫上數字,幼兒要根據數字上的第幾號車廂找座位。
Ⅵ 數學課小游戲
游戲名稱:我見過你
游戲目的:增強孩子對數的認識
使用年級:二年級
游戲道具:一副撲克牌,共計54張牌。
游戲人數:2人或4人。
游戲規則:
(1)兩人合作,洗牌,把撲克牌洗均勻,疊整齊,背面朝上,從上往下翻牌。
(2)第一盤學生A翻牌,兩人搶答。大聲說出撲克牌的名字,要說出花色和數字,如方片3、梅花K、黑桃6等。一副牌用完,這一盤游戲結束,最後各自數出自己得到多少張牌,得牌多者獲勝。
(3)第二盤再由學生B翻牌。每一盤的結果都要記錄。
(6)小學數學小游戲擴展閱讀
小學數學本身講起來就比較枯燥無味,所以教師再講數學課時,盡量穿插一點小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數學謎語,吉祥數字等。
Ⅶ 有哪些適合小學數學課堂的游戲
1/ 玩照鏡子只需請幾組人上台 一個人當照鏡子的人 另一個人當鏡子 當鏡子的那個人要學照鏡子的人的動作 ^^ 課間十分鍾休息的時候,帶領小朋友們走出教室,玩小游戲,既可消除大腦疲勞,增進身心的健康,又能提高交往能力,增進友誼和情感,還可以使部分患有心理障礙的兒童得到矯治,這是多麼好的活動呵!
2、小猴撈月
這個游戲非常有趣。大家先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當「水井」,選一個小朋友站在圈內當「小月亮」,另外再選兩個小朋友站在圈外當「小猴子」。游戲開始,大家按逆時針方向一邊轉圈走一邊唱兒歌:「小月亮,晃悠悠,樂得小猴翻跟頭;小月亮快快跑,小猴捉住不得了!」唱完兒歌,兩個「小猴」鑽進「水井」,手拉著手去捉「小月亮」,「小月亮」只能在圈內逃跑躲閃,一旦被捉住就要說出一個帶「月」字的成語、詩句或表現一個小節目。接著由這個同學指定別人擔任「小月亮」和「小猴子」的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3、三打白骨精
這個游戲有兩個同學就能玩。先背向而站,相距二步遠。游戲開始後兩人一塊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並在原地合拍雙足跳三下,注意唱到最後一個「精」字時,必須同時做180度跳,同時在落地前還要做一個造型動作。造型動作有三種:1·抬起左膝,右手反掌心在額前作搭涼棚狀,同時左臂微屈勾拳為孫悟空。2·雙手插腰,兩腿側開為白骨精。3·雙手合掌於胸前為唐僧。這三個童話人物的制約關系是:孫悟空勝白骨精,白骨精勝唐僧,唐僧勝孫悟空。如果正巧造型相同,那麼重來一次,方法同前,一旦造型之間建立了制約關系,負者就要給勝者恭敬地鞠一個躬。
Ⅷ 有哪些適合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游戲
鏈接:
《巧虎一年級數學》這個建議給下半年要上一年級的孩子看的,同步一年級書本課程
Ⅸ 適合五年級班級舉行的數學小游戲
各地教的難度不一樣,也不知道哪些會比較適合。一些報數(比如一次報1到5個數,誰報到30誰就贏)什麼的一般孩子們都是知道的。
我這兒有個稍微難一點的,對於五年級的孩子,規律基本上不可能想出來。兩人比賽。一共有兩堆火柴,每次只能執行以下操作之一:
只從一堆拿,根數不限(就是拿完也可以)
從兩堆一起拿,要求是根數必須相等。
但是不可以一根也不拿。
誰拿到最後一根火柴誰就勝出。
看似很簡單,裡面的數學知識是要到大學才學到的東西。
雖然是有技巧的(要根據大學知識才能解釋),但是對付孩子們肯定夠了。
技巧是:
拿的人讓局面出現以下情況:
(1,2) (3,5) (4,7) (6,10) (8,13)...(無順序)
只要拿到成為這些情況里的任一個,你就贏了
比如局面成為一堆7根,一堆4根,讓對手拿,比如他從4根那堆拿走1根,那麼,你就從7根那堆拿走兩根,成為3,5的序列。這樣一定能贏
那堆數的生成方法是:定義x=(1+根號5)/2,y=(3+根號5)/2,定義取整符號" [ ]",比如[1.2] =1, [4.768] = 4 , 那麼那堆數就是 ( [n * x, n* y])。具體過程由於太復雜,從略。
有問題請追問。
如果覺得太難,不妥的話,我覺得你設計幾個找規律的題也挺好玩的,比如1,2,5,10,17,(),37這種
希望能幫到你。
Ⅹ 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
學習數學的最好辦法是做數學,玩數學游戲,重在參與,尤其重在操作。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一)
1、 學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後。
玩法:兩個人,每人各摸1張牌,算出這兩張牌的和或差,誰算得又對又快,誰就贏,這兩張牌就歸誰。當一副牌摸完後,再比誰手中的牌多,牌多的就獲勝。
2、 學習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後。
對於學生來說,退位減法比進位加法更難一些,所以進行退位減法的訓練就顯得更有必要。
玩法:兩個人,每人各摸一張,一人做加一人做減。比如:一方看到對方的牌是5,而自己摸到的牌是8,但不直接告訴對方,而是把這兩張牌的和13告訴對方,讓對方猜自己手中的牌。如果算對了,這兩張牌就歸對方。摸完後雙方交換再來一次。
3、 學習了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後。
玩法:一個人。准備:從撲克牌中選1——9的牌各2張及1張10共19張,這19張牌的各點數之和剛好是100,洗牌後,把各張牌的點數進行連加,加完後的結果剛好是100。也可以做減法,從100開始減各張牌的點數,減完後結果剛好是0。
4、 學習了加減乘除後。
玩法:人數不限。准備:選出1——10的牌各4張。洗牌後摸出4張牌,通過加、減、乘、除的運算使結果是24,先算出的人獲勝,這四張牌就歸他,等一副牌摸完後,看誰的牌多,誰就贏。
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逐漸增強,超出了“課標”中提出的要求,而且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也越來越濃。
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二)
5.迷路的人
九個人在山中迷了路,他們所有的糧食只夠吃五天,第二天,這九人又遇到另一隊迷路的人,大家便合在一起。
再算一下糧食,兩隊合吃,只夠吃三天了。請問第二隊迷路的人有多少?
答案:
第二隊迷路的有三人。
6.三人抵擋不過一人
這是一個四人游戲。找一根長棍或竹竿,再用紙做一個靶子放在地上。三人握住棍子,把棍子豎著舉起,一端對准紙靶子,保持50厘米的距離。另一個人趴在地上,手掌對著棍子的下方。現在各就各位:手握棍子的三個人齊心協力直搗靶心;趴在地上的那個人在其他三人使勁時,把棍子輕輕往旁邊推。最後誰贏了呢?是握棍子的那三個人嗎?不是。他們三個人不管怎麼使勁,也抵不過趴在地上的那個人,勁用得再大也無法使棍子頭碰到靶子,不信你試試。
這個游戲說明不同方向的力各自起著不同的作用。把棍子往旁邊推的力和把棍子往下搗的力是相互獨立的。趴在地上的人用的力的方向與其他三個人用的力的方向並非相反,也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所以他只要輕輕地一推就能使棍子遠離目標。而其他三人使多大的勁,也無法達到目標。
7.次品
有12個外形完全一樣的乒乓球,其中有一個重量不符合要求,不能用來作為國際比賽用球。要求用一台沒有砝碼的天平稱三次,把這個次品乒乓球找出來,並要確定它比正品球重還是比正品球輕。次品在哪裡?你能找出來嗎?
將12個乒乓球分成A、B、C三組,每組4個。取其中任意兩組(比如A、B組),分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中,稱第一次。這有兩種可能:(1)兩邊重量相等;(2)兩邊重量不等(比如A組重一些)。第一種可能情況:A、B重量相等,說明次品球在C組。從C組中取出3個,從A、B組中任取3個(顯然都是正品),在左盤中放2個C組的,再放一個正品球,在右盤中放一個C組的,再放2個正品球,稱第二次。這又有兩種可能:(1)兩邊重量相等,說明C組中剩下的那一個是次品,將它與任意一個正品球放在天平上稱第三次,就能確定次品球比正品球重還是輕。(2)兩邊重量不等;假定左盤重(若右盤重也一樣可以求得)。取左盤中C組的兩個球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上稱第三次。假如相等,則右盤上C組的那個是次品,且比正品球輕;若兩邊重量不等,則重的那個是次品。第二種可能情況:A組重,B組輕。這說明C組都是正品。
從A組取2個,B組取一個,放在天平的左盤,再從A、B、C組各取一個放在天平的右盤,稱第二次。結果又有兩種情況:(1)兩邊相等,則次品在剩下的A組的一個和B組的2個中;取B組剩下的這兩個放在天平兩邊稱第三次。若不相等,則輕的那個是次品,它比正品輕;若相等,則A組剩下的那個是次品,它比正品重;(2)兩邊不相等,假定左盤重,則次品球在左盤中A組的2個和右盤中B組的1個中。取左盤中A組的這2個放在天平兩邊稱第三次。若不相等,則重的那個是次品;若相等則右盤中B組那個是次品,它比正品輕。
8.奧妙在哪裡
衛星小學為四年級同學代購179枝鉛筆和179隻筆套。鉛筆8分一枝,筆套3分一隻。去采購的小賀按營業員所開的發票付了款,共計18.69元。在回校途中,他發現營業員算錯了。就返回店裡。果然是營業員少算了一元錢,應該是19.69元。營業員說:“讓你多跑了路,費神一筆筆去算,麻煩你了。”小賀說:“不要緊,我只走到半路,再說,我並沒有進行具體核算,就知道它肯定錯了。”小賀的奧妙在哪裡呢?
一枝筆和一隻筆套的價錢共1角1分,所以錢款應是11的整倍數。而11的整倍數有一個特點:其各奇位(從個位數起)數字之和與各偶位數字之和要麼相等,要麼相差11的整倍數(如11、22等)。1869這個數字元合不符合呢?各奇位數字和8+9=17各偶位數字之和1+6=7,17-7=10,1869不是11的整倍數。於是小賀知道這個金額肯定算錯了。而1969呢,9+9=18,1+6=7,18-7=11,是11的整倍數,所以1969是能被11整除的。
小學數學課堂小游戲(三)
9.幾種砝碼
水果商店裡常常要把一筐筐的蘋果拆開零售。已知每筐蘋果一百斤,為了能用天平分別稱出從1斤到50斤的各種不同的重量,並且為了使用方便,我們限定只能在天平的一個盤子上放砝碼,另一個盤子上放蘋果。請你設計一下,至少要配備多少種不同的砝碼?
只需要6個砝碼,這6個砝碼的重量分別為:1,2,4,8,16,19斤。顯然,這6個砝碼可以稱出從1斤到50斤的各種不同的重量。比如21=16+4+1。
10.猜年齡
你請一位小朋友不要把年齡告訴你,由你來猜。但是你要他把年齡乘以3,再加上3,再除以3,然後把答數告訴你。這時,你再把答數加上2,就是他的年齡了。
例如,那位小朋友的年齡是12(當然,他並沒有告訴你),他只告訴你:
(他自己的年齡×3+3)÷3-3=10
那麼,你就可以猜中他的年齡是10+2=12歲了。
請問,這是什麼道理呢?
這里巧妙的運用了一個恆等關系。
如果x為要猜的年齡,那麼小朋友告訴你的答數就是:
(3x+3)/3-3=x+1-3=x-2。
不管x是多少,小朋友把答數告訴你,就是把x-2告訴你了,你把它加上2,當然就可以算出他的年齡了。
因為x隨便是什麼數,這個恆等關系總成立。所以對方如果要你算他的哥哥、爸爸甚至爺爺、奶奶的年齡,你都能勝任的。
11.分圖書
老師把畫報51冊,連環畫135本,兒童讀物108本,還有315張白紙交給小朱和小李,請他們把圖書和紙平均分給三個班級。小朱問:“如果分不均勻,怎麼辦?”老師沒有回答,小李滿有把握地說:“不會分不均勻,我們去干吧!”小李怎麼知道這些圖書和紙,可以平均分配給三個班級的?
能被3整除的數,其各位數字之和是3的倍數。這里5+1=6,1+3+5=9,1+0+8=9,3+1+5=9,都是3的倍數,所以51、135、108、315都是可以被3整除的。小李就是根據這個原理,知道那些圖書和紙張,可以平均分配給三個班級。
12.小龍買早點
一天,小龍帶若干錢上街買早點。如果他買盡可能多的大餅(每隻3分),要剩下1分錢;如果買盡可能多的油條(每根4分),也要剩1分錢。他至少帶了多少錢?
又有一天,小龍帶若干錢上街買早點。如果買盡可能多的大餅,要多2分錢;買盡可能多的油條,要多3分錢,問這一天他至少帶了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