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戶外游戲大全
⑴ 幼兒園戶外活動有哪些
兩人三足 1.請幼兒自選夥伴,兩人一組。 2.交待游戲玩法並示範給幼兒看。 玩法: 將報紙展開挖兩個洞,分別套在兩人的脖子上,將兩人連在一起,然後,兩人按指定路線走、跑、走平衡木等。如報紙中途破碎則停止游戲,以報紙不破碎者為優勝。 3.幼兒游戲。 4.游戲結束,教師請幼兒談談自己獲勝的體會。根據幼兒回答做必要的小結,強調協作。 中班體育游戲:兩人三足 活動目標: 1、學習游戲「兩人三足」,體驗與同伴按節奏同步前進。 2、體驗齊心協力合作帶來的快樂。 螞蟻排隊走 一、活動目標: 1.練習排隊齊步走。 2.通過互相配合,協作完成游戲 二、活動准備:大的報紙團或皮球作豆子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三個三個組成一組,扮成螞蟻。(第一個幼兒站立,兩手作觸角;第二、第三個幼兒分別彎腰,雙手抱住前面一個孩子的腰) 2.請一組組的「螞蟻」排好隊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別人。 3.設置一定的距離,在終點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請「螞蟻」從起點到終點,再返回,比賽搬豆,看誰搬得快 荷花荷花幾時開 活動目標: 1、感受與同伴合作,共同游戲的樂趣。 2、幫助幼兒練習在一定范圍內四散追逐跑。 玩法: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請幾名幼兒蹲在圈內扮演「荷花」,圈上的幼兒邊念兒歌便圍著「荷花」走,當念到「六月荷花朵朵開」時,圈上幼兒做開花動作後四散跑開,而圈內的「荷花」就跑去抓住,抓到幼兒就算獲勝。
⑵ 幼兒戶外活動有哪些項目
孩子戶外活動的項目有:小魚追小蝦、兩人三足、影子的軌跡、惡龍的寶石、草叢里的蛇、聽力大比拼、騙鞋子等游戲。這些項目和游戲不僅可以克服由於場地的局限性帶來的諸多不便,更能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學習一些基礎知識。
小魚追小蝦的游戲就是孩子圍成圓圈,請兩名孩子分別扮演小魚和小蝦。一聲口令,讓小魚去追小蝦,小蝦則向前跳至少三次,小魚必須站住不動。如果小蝦開始跑,小魚才可以追。喊停之後,小蝦跑到原來的位置,而且沒有被小魚逮住就獲勝。
兩人三足就是將報紙展開挖兩個洞,分別套在兩人的脖子上,將兩人連在一起,然後兩人按指定路線走、跑、走平衡木等。如報紙中途破碎則停止游戲,以報紙不破碎者為優勝。
影子的軌跡需要一盒粉筆和一隻鬧表,所有人要單獨行動來追蹤影子神秘的運動軌跡。影子在樓房上緩慢地上下移動,在操場和院子里緩慢爬行。需要好好計劃一下,收集下全天的證據。事先需要選一個參照物,比如一棵樹、一根旗桿或者一個樓房的影子。
孩子們要每隔一個小時就畫一下影子,並記錄太陽的位置,然後整理一下這些規律,就會發現到中午的時候,影子會變得特別短,最後幾乎沒有了。過了中午,影子又會漸漸變長起來。
惡龍的寶石就是先選一個人當惡龍,站在中間守衛自己的寶石,寶石可以用沙包或手帕之類代替。其他人圍著惡龍站成一個圈。
然後大家要想辦法在不被抓到的情況下偷走惡龍的寶石。誰被惡龍碰到了,誰就馬上原地凍結,直到比賽結束。誰成功了,誰就成為下一隻惡龍,游戲重新開始。
草叢里的蛇:一個人扮演蛇躺在地上,其他人圍在蛇身邊摸蛇。當老師喊:「草叢里有蛇」,大家就要馬上跑開。但是要留在蛇的地盤內。這時蛇要移動身體想辦法抓住盡量多的人。
誰被蛇碰到了,誰就得變成蛇。直到所有人都變成蛇,這個游戲就結束了。最後一個被抓的人扮演蛇,再開始新一輪的游戲。
⑶ 幼兒園戶外活動游戲有哪些
幼兒園中班體育游戲:連體人 有益的學習經驗: 學習與同伴合作同共同做好一件事,體會協作游戲的快樂。 准備:報紙若干張。平衡木兩個。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自選夥伴,兩人一組。 2.交待游戲玩法並示範給幼兒看。 玩法: 將報紙展開挖兩個洞,分別套在兩人的脖子上,將兩人連在一起,然後,兩人按指定路線走、跑、走平衡木等。如報紙中途破碎則停止游戲,以報紙不破碎者為優勝。 3.幼兒游戲。 4.游戲結束,教師請幼兒談談自己獲勝的體會。根據幼兒回答做必要的小結,強調協作。 中班體育游戲:兩人三足
⑷ 幼兒園戶外游戲名稱有哪些
1、老鷹捉小雞
這個游戲非常常見,也是很多大人小時候就會玩的游戲,這個游戲能鍛煉孩子們的反應能力、移動能力等,還能促進與孩子的交流。游戲規則是大人當老鷹和雞媽媽,小朋友當小雞,雞媽媽保護著小雞不被老鷹捉到,如果不慎被捉,就要出列等待救援了。
⑸ 幼兒園中班戶外小游戲
和老鷹捉小雞 老狼老狼幾點了這樣的 什麼都道具也不用的 小游戲啊謝謝! 丟手帕。。馬蘭花那個你說幾他們就抱住幾個人,
⑹ 幼兒園的戶外集體游戲有哪些
丟手絹;
彩虹傘;
夾氣球比賽;
互動強,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⑺ 大班戶外游戲及玩法
一、蹲蹲孵小雞
1、游戲玩法:
參加者站成一個圓圈,兩手握拳伸向前方,一個幼兒自左往右挨著每一個幼兒一邊指點,一邊說:「蹲蹲孵小雞,捉不牢就要飛」。「飛」字落在哪個幼兒身上,哪個幼兒就做抓小雞的人,其餘幼兒做小雞,在規定場地內自由的飛、跑。這時抓雞的人就可以去抓。
2、游戲規則:
當小雞蹲下時,就不能抓了。抓到二、三隻後,計算一下被抓的人數(小雞數),游戲可重新開始。
二、貼燒餅
1、游戲玩法:
幼兒扮演燒餅圍成一個圓圈。一人做貼燒餅的人,一人去追貼燒餅的人。
2、游戲規則:
貼燒餅的人在被追的時候可以貼在圈上的任何燒餅,被貼的燒餅必須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則交換角色繼續游戲。此游戲可以做多層的燒餅進行。
三、炒豆豆:
1、游戲玩法:
兩人相對而立,手牽手,邊念兒歌「炒、炒、炒豆豆,炒好了豆豆翻跟頭」,邊有節奏地向左右協調擺手。兒歌念到最後一句時,兩人舉起一側的手臂來共同鑽過翻轉身體180度,還原姿勢。游戲反復進行。
2、游戲規則:
當兒歌念完時,才能翻跟頭
四、結冰
1、游戲玩法:
幼兒分散在場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動作練習,並聽老師數1-10,當數到10的時候老師說:「結冰」。全體幼兒就不動了。(可以兩人或三人擁抱)老師說「冰化了!」幼兒散開繼續自由做動作,如此重復游戲。
2、游戲規則:
結冰的時候要求幼兒抱在一起不亂動,不可以隨意自由走動。
五、追皮球
1、游戲玩法:
教師將紙箱中的皮球全部拋在塑膠場地上,讓幼兒追逐皮球,追到皮球後,跑回原處把皮球投入紙箱。教師可把幼兒追回的皮球繼續扔出去,幼兒反復將皮球追回並投入紙箱。
2、游戲規則:
每位幼兒每次只能追一個皮球,並把皮球投入指定的箱內。
⑻ 幼兒戶外活動有哪些
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及靈敏性。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准備: 1.小兔頭飾若干,數量為幼兒人數2―3倍的蘑菇卡片,小籃子4隻。 2.在場地中間懸掛一條高約70厘米的長繩,布置成「樹林」;場地一端四散撒上「蘑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幼兒做「小動物來做操」的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告訴幼兒今天的游戲內容。 指導語:今天兔媽媽要帶小兔去采蘑菇,可是有一片樹林擋住了我們的去路,你們有什麼辦法可以過去呢? 2.幼兒想出多種辦法後,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哪種方法最好,最後得出結論:鑽過樹林采蘑菇最好。 指導語:現在就請小兔試著鑽過樹林采蘑菇,如果你鑽過去了,採到了蘑菇,請你告訴我你是怎麼鑽過去的。 3.教師請嘗試成功且動作正確的幼兒告訴大家是怎麼鑽過去的並示範給大家看,教師小結鑽的動作要領:雙膝彎彎,腰彎彎,低著頭兒鑽鑽鑽。 4.教師請全體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練習,教師隨機指導。 指導語:現在小兔們就可以用剛才學過的方法鑽過樹林采蘑菇了,小兔們出發! 5.幼兒游戲,當幼兒把蘑菇全部采完游戲結束。 三.結束部分 1.兔媽媽表揚認真學本領的小兔,小兔們把蘑菇送給兔奶奶吃。 2.復習兒歌「采蘑菇的小姑娘」。 小青蛙跳荷葉(跳) 目標: 1、學習彈跳的方法,練習跳的動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動作進行跳躍; 3、喜歡參與活動,能遵守游戲的規則。 准備:1、在室外選擇較平整的場地,用粉筆或其他記號筆在地上畫若干類似荷葉的圈。 2、運用呼啦圈作為荷葉,可以根據孩子的彈跳能力適當改變圈之間的距離。 過程: 1、准備活動:教師編兒歌《小青蛙》「我是一隻小青蛙,捉蟲本領大,手兒伸一伸,腿兒蹬一蹬,蹲下――找一找小蟲,跳起來――吃掉它!」(活動四肢,鞏固向上跳的動作。) 2、進行游戲:請幼兒分成男孩和女孩。 「青蛙哥哥和青蛙姐姐今天我們要到河對岸去捉害蟲,看誰能從荷葉上跳到對岸。」 ①請孩子從起始線開始,從一個圈跳到其他圈裡,一邊跳一邊說,「小青蛙,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家!」 ②引導幼兒互相學習小青蛙的跳躍動作,說說那一隻小青蛙跳的遠,他是怎樣跳得?(請幼兒個別示範)幼兒集體學習彈跳的動作,了解手臂和腿的動作要配合才能跳的遠。 ③指導幼兒再次嘗試運用手臂和腿的配合進行彈跳的動作,進行游戲《小青蛙跳荷葉》; ④可以根據孩子的活動情況,改變增長圈和圈之間的距離; 3、放鬆活動:《小青蛙游泳》模仿小青蛙的動作進行腿部放鬆活動,(抖腿、捶腿)。 游戲:小雞學本領(跑)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跑的能力,且不與他人碰撞。 2.使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快樂。 3.能在游戲中充分發展幼兒的智慧、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 活動准備: 一條圍巾;小雞頭飾若干;小雞和狐狸的家場景;狐狸頭飾1個;「蟲子」若干; 草地、樹、草叢。 活動過程: 一、准備活動 1.「小雞跟著雞媽媽」從家裡走出來。 2.雞寶寶」在「雞媽媽」的帶領下隨音樂活動身體(頭部、肢體等) 二、小雞學本領 1、雞媽媽示範提「蟲子」。 提問:「媽媽示範是怎麼過去提蟲子的?」 (幼兒學習跑的動作,雙手握空拳,前後自然擺動,雙腳跑動) 2、請四個雞寶寶去草地上學習提蟲子 (提示雞寶寶不與別人碰撞,注意安全) 三、游戲《小雞提蟲》 1、第一次游戲 請一個寶寶前去觀察狐狸是否在家,然後再一起去草地上提蟲子 2、第二次游戲 一個雞寶寶被狐狸提去了 3、商量營救的方法 提問:「一個雞寶寶被狐狸提去了,怎麼辦呢?」 ①第一次營救(失敗,再與寶寶們商量) ②第二次營救(媽媽去狐狸那裡搶寶寶,寶寶們用棒、石頭來幫忙救同伴,成功救回家並指出為什麼會被狐狸提去的原因) 3、講評結束(寶寶們,我們有這么多的蟲子,我們給鄰居雞媽媽送去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