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幼兒游戲行為
⑴ 簡述幼兒游戲的含義
⑵ 怎樣理解幼兒的游戲行為和游戲特點
1、幼兒游戲的外部行為特徵: (一)表情特徵:喜怒哀樂 (二)動作特徵:探索類動作、象徵類動作、嬉戲類動作 (三)角色扮演:機能性角色、互補性角色、虛幻性角色 (四)言語特徵:夥伴間的交際性語言、角色之間的交際性言語、以自我為中心的相向性獨白。 (五)材料特徵 2、幼兒游戲的外部條件特徵: (一)兒童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和可能 (二)活動的方式方法由兒童自行決定 (三)活動的難度與兒童的能力相匹配 3、角色游戲具有兩個基本特點: 1角色游戲是兒童獨立自主的活動。玩什麼主題,有多少個角色,情節如何進行,使用什麼玩具等等,均有兒童自行設計編定,都是依照兒童的意願、興趣、經驗、能力進行的,所以說它是兒童的一種獨立自主的游戲。 2想像活動是角色游戲的支柱。角色游戲的過程是創造性想像活動的過程。在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創造性想像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扮演兒童熟悉的角色,如扮演媽媽、老師、司機、警察、經理等,他們通過語言、表情、動作等表現出自己對這些角色的認識與體驗,這一反應過程充滿了兒童的想像過程;二是兒童有游戲中使用玩具,以物代物,往往一種物品在不同的時間里、在友頌不同的環境中可替代多種真實物品,如小椅子一會當汽車,一會當火車,一會又當娃娃床,這種替代正是兒童創造性想像活動的結果。有想像活動參與的角色游戲,既富有假想性,,又富有真實性,它是虛構性與真實性巧妙結合而產生的游戲活動。 由於以上兩個特點,使角色游戲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兒童在游戲中憑著心願,並仔反映現實生活,但又不是刻板地、機械地反映,而是在創造性地自由自主地反映,因而雖屬同一主題的角色游戲,不同兒童的玩法也不盡相同。這類游戲的主題、內容受社會生活的影響也是極大的。角色游戲的上述特點決定了它對學前兒童發展的重要意義。首先它給兒童帶來極大的快樂,兒童按意願玩角色游戲,對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的意義,他們在游戲中學著支配自己,協調與他人的關系,這種能力的獲得對以後成長至關重要,在角色游戲中,扮演角色是兒童最為關注的,由此他們將學得各種人物彼此相處、交往的正確態度。在
角色游戲中,兒童認真地模仿著各種角色的最優品格,可以促進道德認識、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發展,行為習慣的養成,有利於糾正不良行為。角色游戲是兒童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特殊活動,通過游戲有助於鞏固與加深知識,發展各種認識能力。 4、當幼兒出現以下情況時教師應當介入:
(一)當絕告汪幼兒遇到困難、挫折,即將放棄游戲意願時;
(二)當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產生認知沖突時; (三)當游戲中出現不安全的因素時; (四)當幼兒主動尋求幫助時; (五)當游戲中出現不利於游戲開展的過激行為時; (六)當游戲中出現消極內容時。 (七)很有興致地、努力地在游戲過程中學習
⑶ 如何看待幼兒園小朋友的游戲行為
第一,游戲是適合於學前兒童的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形式。
游戲是一種有目的、有系統的社會性的活動。兒童在游戲中反映周圍的現實生活,通過游戲,兒童體驗著我國勞動人民的勞動、生活和道德面貌,同時,也就理解和體驗著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游戲的主題和內容都是由社會生活條件決定的,都是跟兒童周圍的生活條件密切聯系的,都是社會性的活動。在一定意義上說,游戲在兒童生活中具有極重要的意義,就像活動、工作和服務對成人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樣。
但是,游戲又跟勞動、學習這些有目的、有系統的社會性活動不完全一樣。
首先,游戲跟勞動不同,勞動要生產物質財富,而游戲並不生產什麼。其次,游戲也跟學習不同,學習雖然也不創造什麼財富,它卻是一項必須完成的社會義務,例如,要回答課題或完成作業,而游戲則不是一種強制性的義務。
因此,游戲是一種獨特的社會性活動。一方面,它是一種有目的、有系統的團哪譽反映現實生活的社會性活動;另一方面,它又像勞動和學習活動那樣是一種社會義務。在某一意義上,也可以說,游戲是在假想或想像中完成的一種現實活動,是想像和現實生活的一種獨特的結合,是人的社會活動的一種初級形式。
學前兒童由於身心發展的情況,由於心理發展上的特殊矛盾,即一方面渴望參加成塌段人的社會生活,另一方面經驗能緩哪力又差,這就決定了他們只能以游戲作為主導活動,而不能以勞動或學習作為主導活動。這也就是說,游戲是適合於學前兒童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形式。
第二,游戲是促使兒童心理發展的一種最好的活動形式。
游戲不但是適合學前兒童特點的活動形式,而且是促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最好的活動形式。在正確組織的游戲活動中,兒童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品質能夠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
首先,在游戲中,兒童的運動器官能得到很好的發展。由於兒童擔任游戲中某一角色的任務,必須努力去完成,他的動作就更富有目的性和積極性,而身體的運動器官就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其次,在游戲中,兒童的各種心理過程也能夠更快、更好地發展起來,個性品質也在游戲中獲得發展。
研究表明:社會游戲與角色游戲之間有密切相關。假裝游戲有助於提高兒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觀點的能力。社會扮演(角色)游戲的頻率與各種承擔能力存在顯著的正相關。不管什麼年齡、性別、智商和活動性水平的幼兒,經常與同伴進行假裝游戲的,比其他幼兒更易與同伴相處,更受同伴歡迎,社會技能更強。
必須指出:游戲在兒童心理發展上的作用,決不是自然而然實現的,而是跟成人特別是教師的正確組織和指導分不開的。成人一方面要關心、組織、指導兒童的游戲,同時,也不要流於包辦代替,更不要隨意打斷兒童的游戲。教師更應該根據學前兒童游戲的特點,有計劃地把游戲作為對兒童進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學前教育(Preschool Ecation)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有系統、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
學前教育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學的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兒童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超常兒童的形成、發展,無一不與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學前智育是一個多方面的培養過程。對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關注也不可小覷。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心智發展極不成熟,需要家長及幼師積極的引導。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很強,缺乏對他人的關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為家長和幼師,應積極引導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分享、樂於分享。
⑷ 對幼兒游戲的理解
【游戲是最適合幼兒發展的活動了!】
對於孩子們來說,做游戲有利於他們發展行為的適應性。
在游戲特別是象徵性游戲中,孩子們都是「假裝」的,這個「假裝」的過程使兒童們有創造的自由,可以積極發展孩子的靈活性和自主感。
游戲對孩子們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1.游戲具有社會性
游戲是人們社會活動的一種模擬行為,反映了孩子們周圍的社會生活。
孩子在和大人的溝通交往中,往往十分期盼能夠參與成人的一些活動,可是因為身心發育水平的限制不能參與,而游戲恰恰能夠實現孩子們的嚮往。
2.游戲是一種獨特結合
游戲是人的想像力和現實生活的一種獨特結合,它不僅僅是社會生活的簡單版。
孩子們在過家家、打針、警察抓小偷等游戲中,就能自由地從事自己嚮往的各種活動,又不受體力、工具、能力等條件的限制。
它既可能讓孩子充分想像,又能體驗大人生活中的感受、人際交往和認識到周圍的各種事物。
3.深受孩子喜愛
游戲是孩子們主動參與的、極具愉悅感的活動,既不用像成人那樣需要付出勞動創造財富,又不用像學習那樣具有強制性,要求必須完成。
因此,家長們可要多陪孩子做游戲,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知識,讓知識在玩中深入到孩子的腦海中。
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