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關注游戲的情節
A. 小班上學期開展角色游戲需要關注哪些要點
小班上學期開展角色游戲需要關注哪些要點
第一次開展角色游戲,教師需要關注的是孩子在游戲中的經驗儲備,在觀察的基礎上對游戲內容的安排、材料的投放、教師的指導進行相關的調整。以下對這幾方面進行一個簡單的羅列:
1.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不斷深入游戲內容,拓展游戲情節。
游戲區域的不斷開放,逐步呈現。初期可以開出的是一些買賣類游戲,包括娃娃家、超市、菜場、點心店等等,在這些游戲中,重點引導幼兒有禮貌的語言交往。然後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當游戲中出現什麼角色需求什麼情節需要時,再開出相應的游戲區域。比如娃娃家要招待客人,就要開出超市、菜場等等。
2.材料要豐富、形象,來源於幼兒生活。
材料的收集要生活化,可以發動家長資源,請家長一起配合收集。比如超市的物品、肯德基的盒子等等。還有一些材料是教師自製的,比如菜陪型場、娃娃家的鍋子、肯德基食物、收銀機等等。同時還要兼蘆搭猜顧到同類物品數量充足,避免幼兒之間出現爭搶現象。
3.教師的指導需要多樣化。
首先,從角色進入參與幼兒游戲指導。教師可以作為客人的身份,進入游戲區買東西,一方面給顧客購物的經驗,另一方面也能和售貨員進行語言交流,豐富幼兒的交往經驗。其次,作為旁觀者的身份介入指導。當發現孩子在游戲中出現困難時,教師先旁觀,給孩子一點思考的時間,如果孩子沒有能力解決問題,教師就介入進行指導。再次,重視講評環節。充分發揮視頻的作用,還原當時的游戲情節。幼兒游戲時,教師拍下游戲視頻,在講評時播枝陪放,讓全體幼兒觀看,並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
B. 小班角色游戲觀察要點是什麼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角色游戲是3—6歲幼兒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戲。對於這一時期孩子的生活、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小班幼兒具有強烈的模仿性,在角色游戲過程中,他們不斷模仿成人的行為,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現實生活。他們的語言、動作、社會交往、生活經驗等方面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隨意性,生活經驗少,且剛剛接觸游戲。所以扮演角色能力差,游戲水平低下。那麼如何提高小班角色游戲水平呢?本人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從分析小班角色游戲特徵入手,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策略。
一小班角色游戲特徵
1. 游戲情節簡單而零散。
由於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隨意性。生活經驗少,且剛剛接觸游戲,所以游戲中反映出來的內容簡單,情節單一、零散。如「媽媽」喂娃娃、抱娃娃、給娃娃穿衣或打電話、掃地、拖地等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內容。或者是爸爸燒飯、媽媽燒飯、你喂娃娃、我也娃娃。游戲情節是零散的片段,相互間缺乏聯系。
2. 游戲動作重復而簡單。
由於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小手肌肉發育不夠完善,喜歡做重復動作。所以小班幼兒在游戲時,多是簡單的重復動作,較少的系列動作是憑興趣操作材料。如反復地做切菜動作、炒菜動作、反復做接水、飲水動作。但有時有感興趣的材料也會出現一序列動作。如幼兒會假想娃娃餓哭了,於是連忙泡奶、餵奶等動作。
3. 游戲語言交往較少。
由於小班幼兒以自我為中心,幼兒游戲中大多是平行游戲,幼兒獨自操作材料。如抱娃娃、喂娃娃往往是默默無語。一起玩時也是各說各的話,專心於自己的游戲,旁若無人,有時也有一些簡單的對話,但是是圍繞模仿的材料開展的,如:錫凱拿著酸奶瓶說:「喝酸奶吧!」銳涵接過酸奶喝了一口說:「好甜呀」,然後又進行自己的游戲。
4. 游戲時缺乏角色意識。
幼兒游戲扮演的角色是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如:爸爸、媽媽、奶奶、爺爺等。但幼兒經常滿足於擺弄操作材料,未意識到扮演的角色。有時扮演的角色也會經常轉移。這是因為幼兒的角色意缺乏。游戲中的興趣和注意力不穩定,較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例如:他當弟弟時,看到爸爸打電腦玩得特別高興時,他就放下手中的掃把,也去打電腦。可當他看見爸爸泡茶招呼客人很有趣,他就放下手中的鍵盤也要泡茶招呼客人。
5. 游戲時是依材料而進行的游戲。
由於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特點,小班幼兒操作使用的通常是實物或是具體形象的材料。游戲中動作交往多於語言交往。更多依賴玩具進行游戲,滿足於玩具的擺弄,缺乏交往的能力。例如:奶茶店的服務員,埋頭配奶茶,對來買奶茶的客人置之不理。
二 小班角色游戲指導策略
依據小班角色游戲特點,結合小班角色游戲目標,我對小班角色游戲進行一些嘗試,總結出如下幾方面的經驗。
(一) 豐富幼兒生活經驗,是角色扮演、情節發展的前提條件。
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映。生活經驗越豐富,孩子在游戲中就越積極,角色扮演越逼真,情節越豐富,孩子們自然玩得開心。反之,游戲就會變得枯燥無味,甚至不能持續。教師就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強化、豐富孩子的生活和知識經驗,從而激發幼兒扮演角色的願望。豐富的渠道很多。
首先,引導幼兒觀察父母的活動。因為小班角色游戲主題主要是娃娃家。游戲內容大多反映父母對娃娃的關心、照顧。所以我通過提醒幼兒注意觀察父母在家做得事情、說的話,及爸媽對自己的關心,然後在游戲時將觀察到的內容運用在角色扮演中,慢慢地孩子對爸媽在家所做的事情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和體驗,娃娃家的內容就更豐富了。
其次,引導家長帶幼兒觀察周圍環境。在生活中細致觀察,獲得感知越豐富,在游戲中扮演角色越逼真。所以在開學初的家長會便已向家長闡述小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目的意義及即將要開展的游戲主題。引發家長隨機帶幼兒走向生活,走向社會,觀察周圍的生活。為本班開展系列主題游戲做好充分的准備。
再次,啟發生活,歸納生活印象。通過晨問啟發談話:周末父母和孩子一起做過開心的事情:如爸爸帶一家到XX地方旅遊、拍照;爸爸媽媽為我過生日等。引發孩子把這些深刻的生活印象運用到游戲中,孩子便會在所進行的角色游戲中更加融入角色,使游戲內容變得充實新穎。
最後,滲透情境化的小游戲。如:情境教學「小貓做客」,為豐富游戲情節,提高語言交往埋下伏筆。孩子們把情境游戲中學會的動作敲門,使用禮貌用語,學會接客運用到了角色游戲中。在游戲中,幼兒反映「做客」的情節,這就是教學小游戲為他們引發「做客」反映。幼兒在游戲中也倒鄰居娃娃家做客,主人禮貌待客。運用做客,請喝茶,推動游戲情節,提高孩子語言交往能力。
(二)創設溫馨游戲環境,提供適宜材料,萌發進入游戲的願望。
1.根據小班幼兒特點創設溫馨、有意境而又豐富的游戲環境。
小班幼兒的教育重點是發展幼兒情感、動作、語言,有扮演角色的願望和意識。由於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的改變,進入幼兒園成了小班幼兒生活上的一個轉折點。他們伴有恐懼、依戀家的心情。他們需要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需要情感安慰。因此,小班的游戲環境不僅要考慮美觀性、教育性、情境性,更要注意游戲環境的人文性,即游戲環境的情感傾向。以「幼兒熟悉,能給他們帶來溫馨、有意境感覺為原則,創造能夠吸引幼兒,又讓幼兒感到溫馨、安全、萌發介入的豐富的游戲環境。如:教室里設置4個和區域整合的、充滿意境而又溫馨的娃娃家。每個娃娃家因地制宜顯得既寬敞又溫馨:有置電腦、電視,配備逼真形象鍵盤、遙控,鋪著整潔鮮艷床罩的小床和茶幾,迷你而大方的煤氣灶台、可愛迷人的梳妝台等。這一切的一切無不讓每個孩子著迷。他們每天都會走進娃娃家去看一看摸一摸,隨意擺弄或添置一些玩具和場景,從而不斷積累經驗產生游戲的靈感。
2.有針對性的投入適宜小班幼兒操作的玩具材料。
魯迅說:「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可見玩具和游戲材料是開展游戲的物質條件。教育家陳鶴琴說:「我們要重視選擇各種適宜的玩具,並把玩具作為教育孩子促進認識、發展想像、鍛煉身體、培養高尚道德行為的一種手段。」小班幼兒喜歡角色游戲,雖然游戲情節簡單,喜歡重復而簡單的動作,但是逐漸從獨自游戲發展到共同游戲,各主題之間也開始聯系。所以,我供給小班孩子相同種類的玩具數量稍多,如娃娃家的玩具4套。玩具的體積較大、顏色鮮艷、形態迷你逼真。還有許多現成的玩具,如奶粉、奶罐、茶杯、茶幾等,使孩子見了這些迷你逼真的玩具就產生對游戲的強烈願望,同時也滿足每個孩子扮演角色的需求。例如娃娃家游戲時,我為孩子們提供每個一個絨布娃娃,這個娃娃就是孩子扮演角色的必須材料,它激起孩子想扮爸媽的願望,讓每個孩子學抱娃娃,學哄娃娃。然後,再逐漸投放與主題有關的操作材料,如自製的成品玩具電視機、茶幾、煤氣灶、電腦、洗菜盆、刀。這些自製的玩具都比較大而鮮艷、擺放平穩,便於孩子操作。這樣與之相應的動作也就表現出來了。由於環境的溫馨、意境、寬敞而豐富,我班的孩子也能表現出系列的操作動作。如洗菜的系列動作:如開水龍頭——洗菜——切菜——下油下鍋——炒菜——上鍋。以上主題材料的投放除了大大激發幼兒扮演角色的興趣,還發展幼兒的動作,提高游戲質量。
(三)把握有效時機介入,關注幼兒活動,促進游戲開展。
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還是比較弱的,游戲目的性較差,操作時有意注意的穩定性較低。他們雖然扮演了角色,但不明確應該如何去做,在游戲過程中還常常忘記自己是什麼角色,經常滿足於擺弄操作材料,未意識到扮演角色。教師應該圍
C. 幼兒教師觀察幼兒游戲行為的切入點有哪些
幼兒判梁教師觀察幼兒游戲行為時可以關注以下幾個切入點:
1. 參與程度:觀察幼兒參與游戲的程度和方式,是否主動參與、積極互動,還是較被動或獨立進行游戲。
2. 社交互動:觀察幼兒與其他幼兒之間的社交互動,包括交流、合作、分享、競爭等行為,以及與其舉鬧他幼兒的關系和相處方式。
3. 角色扮演:觀察幼兒在游戲中扮演的角色、角色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對角色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4. 創造力和想像力: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創造性表現,包括想像、創造角色、場景和情節,以及創新的游戲規則和玩法。
5. 問題解決能力:觀察幼兒面臨問題時的解掘答運決思路和策略,包括尋求幫助、合作解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等能力。
6. 自我調控:觀察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自我調控能力,包括注意力的集中、情緒的管理、行為的控制等。
通過觀察這些切入點,幼兒教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兒的游戲行為,發現他們的優點和需要提升的方面,並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引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和成長。
D. 如何准備做戶外自主游戲活動的觀察記錄
1.觀察應在確保幼兒有機會展示他們所有游戲能力的情境中進行,既保證幼兒有豐富的、能引發他們各種游戲行為的材料,又保證幼兒有充分的游戲時間。
2.如果可能,應保證對幼兒室內和室外游戲進行觀察。研究表明,有些幼兒在室外游戲比在室內游戲更能表現出較高的社會性和認知水平。
3.應在幼兒彼此熟悉並熟悉環境後才開始對幼兒進行觀察。在與熟悉的同伴遊戲時,幼兒會展現較高水準的社會性和認知水平。若開學初就進行觀察,可能會低估幼兒真實的游戲能力。
4.應持續觀察,以確保記錄的是幼兒典型的游戲行為。
(4)如何關注游戲的情節擴展閱讀:
觀察的方法很多,從觀察目的來看,教師在游戲中的觀察有兩種:
1、隨機觀察,及時捕捉幼兒從語言、動作、表情中所發出的信息,了解這個信息所反映出的幼兒的行為動機、幼兒的即時需要、幼兒的意願、困難和情緒體驗,作為指導游戲的依據,以便把握干預的時機,有針對性地做出適宜的應答行為,以滿足游戲的需要,推進其活動;
2.有目的的觀察,其目的是了解幼兒現有的發展狀況,發展的個別差異,發展的最近趨勢,作為教育的依據。其他常見觀察方法,有掃描觀察、定點觀察與追蹤觀察等。
E. 如何觀察幼兒的游戲活動
對幼兒的游戲進行觀察是教師有效地指導和豐富幼兒游戲的前提。通過觀察,教師可以了解到何時應為幼兒的游戲提供額外的時間、空間、游戲材料或經驗准備,以擴展和豐富進行中的游戲情節。教師何時參與游戲或同伴何時給予幫助是適時的,教師怎樣參與以及同伴怎樣幫助是適合幼兒游戲需要的,都需要我們認真思考。
一、幼兒游戲觀察的一般原則
為了獲得幼兒游戲行為的准確信息,觀察者不論採用何種觀察方法,都應遵循以下原則:
1.應明確觀察的目的,並選擇適當的觀察方法。
2.觀察應在確保幼兒有機會展示他們所有游戲能力的情境中進行,既保證幼兒有豐富的、能引發他們各種游戲行為的材料,又保證幼兒有充分的游戲時間。
3.如果可能,應保證對幼兒室內和室外游戲進行觀察。研究表明,有些幼兒在室外游戲比在室內游戲更能表現出較高的社會性和認知水平。
4.應在幼兒彼此熟悉並熟悉環境後才開始對幼兒進行觀察。在與熟悉的同伴遊戲時,幼兒會展現較高水準的社會性和認知水平。若開學初就進行觀察,可能會低估幼兒真實的游戲能力。
5.應持續觀察,以確保記錄的是幼兒典型的游戲行為。
二、幼兒游戲的觀察記錄
游戲觀察記錄的方法一般有三種:行為核對表、等級量表和軼事記錄。觀察者在決定使用何種記錄方法時,應在「易於使用」和「豐富描述」兩者之間作出選擇。
1.行為衫彎敏核對表
行為核對表主要用來核對幼兒在游戲中重要行為的出現與否,觀察者預告將准備觀察的項目列出,當出現此項目行為時,就在該項上畫「√」。運用行為核對表進行的游戲觀察比較系統,記錄信息更快捷。
2.等級量表
等級量表與行為核對表有相似之處,兩者都關注特定的游戲行為,便於記錄信息。然而,等級量表不僅僅簡單地顯示幼兒出現或未出現的行為,觀察者還可以自己決定幼兒呈現的游戲行為的等級,並評價這些游戲行為的質量。等級量表可用於評價那些難以量化的游戲行為及其品質。
與行為核對表相比,等級量表的不足在於需要通過制訂等級來進行評價,這可能會降低資料的可靠性,也易出錯。
3.軼事記錄
軼事記錄是指簡短地記錄幼兒的游戲或游戲中的偶發事件。這些記錄可反映幼兒的游戲技能以及社會性、認知、情感和身體等方面發展的狀況。
軼事記錄可以在觀察幼兒游戲的過程中進行,也或枝可以在游戲結束之後進行——通過回憶描述游戲過程中發生的事件。這樣做的不足之處是有可能遺漏游戲中的重要信息。
軼事記錄的內容可能很簡短,但應包含以下信息:幼兒的姓名、性別,記錄的日期,游戲的背景,以及對事件的客觀描述和觀察的結果等。焦點應放在對游戲中所見所聞的描述上。觀察者在記錄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記錄要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和內容。
(2)客觀記錄幼兒所說的話,保留原始對話的情趣。
(3)記錄時保留游戲情節發展的順f序。
(4)記錄應客觀而准確。
三、幼兒游戲的觀察方法
1.掃描觀察
掃描觀察即分時段定人觀察。對班裡的幼兒平均分配時間,在相同的時間里對每個幼兒輪流進行掃描觀察。這一方法適用於全體幼兒游戲的情況,一般在游戲開始或者結束時選用較多。
2.定點觀察
定點觀察即定點不定人觀察。教師可以固定在游戲中的某一地點進行觀察,見什麼觀察什麼,只要在此點的幼兒都可以作為觀察的對象。適合於了解一個主題或者一個區域幼兒游戲的情況,可以獲得一些動態的信息,了解到幼兒在游戲中使用材料的情況、幼兒交往情況、游戲情節發展等。
3.追蹤觀察
追蹤觀察即定人不定點觀察。教師事先確定1~2個幼兒作為觀察對象,觀察他們在游戲中的活動情況。被觀察的幼兒走到哪裡,觀察者就追隨到哪裡,固定人而不固定地點。
4.攝像記錄觀察
攝像機、數碼相機在家庭和幼兒園日益普及。這些設備也可用作幼兒游鬧掘戲觀察的手段。
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靈活地選用不同觀察方法進行觀察,從幼兒的能力發展來看,各年齡班幼兒在游戲方面的表現是不同的。因此,在觀察時也要各有重點。
小班:小班幼兒主要處於平行游戲階段,滿足於操縱、擺弄物品。對物品的需求是「別人有的,我也要有」,對相同物品要求多。矛盾的焦點主要在幼兒與物品的沖突上。因此,小班觀察的重點在幼兒使用物品上。
中班:隨著認知能力的發展、生活經驗的豐富以及游戲情節較小班復雜,中班幼兒處於角色的歸屬階段。雖然選擇了一個角色,但想做多個角色的事情,想與人交往但尚無交往技能,是人與人交往出現沖突的多發期。因此,觀察的重點應該是幼兒與幼兒的沖突——不管是規則上的、交往技能上的,還是使用物品上的。
大班:隨著生活范圍的進一步擴大以及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大班幼兒不斷產生新的主題。因新主題與原有經驗之間的不和諧而產生沖突,運用已有經驗並在現有的基礎上創新,成為游戲觀察的重點,同時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決矛盾也成為游戲觀察的另一個重點。
教師要真正了解不同年齡幼兒在游戲中所面臨的挑戰,明確不同年齡階段幼兒游戲中的主要矛盾,通過自己的觀察,適時地給予幼兒支持、幫助與引導,從而使幼兒的游戲水平獲得更大的提高。
F. 怎樣以專業的視角關注與介入幼兒游戲
「會玩的孩子聰明」讓孩子們變著花樣的玩,有助於孩子的思維的靈活性。《指襲肢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最大拍旅世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讓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得到經驗的前提是教師要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所以,在游戲活動中,教師首先保證孩子們充足的游戲時間,利用空間、環境給孩子們提供各種游戲的機會。其次保證給幼兒豐富的游戲材料,華愛華教授對當前幼兒園所投放材料進行了分類:第一種是開放式游戲材料投放;對材料鎮搏不做任何玩法規定,讓孩子們自由探索,第二種是封閉式材料投放,給孩子們規定了玩法附加了任務,讓孩子們去挑戰。再其次,教師有效介入幼兒的游戲,當教師充分觀察與分析每個孩子在游戲中的興趣操作情況和交往能力後,當出現問題後,教師應是適時介入與推進游戲行為的指導者。針對幼兒出現的問題,選擇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在游戲的指導中,教師的介入要適時適度。適時指何時介入,當幼兒的行為希望得到成人認可時要介入;當幼兒有求助需求時要介入;當幼兒發生困難時要介入,面對新材料無所適從時等,教師都應該找准時機予以介入。適度的指導關鍵在於教師介入時的語言表達及行動支持要留有餘地,善於等待,多給幼兒以鼓勵、啟發、挑戰、暗示,盡量讓幼兒自己去發現與探索。
對於幼兒來說,游戲就是生活。游戲充盈於幼兒的身心,充盈於幼兒思想、充盈於幼兒的情感和身體中。這樣才能讓幼兒富有創造力,自由快樂的成長。
G. 如何介入幼兒游戲的指導
一、教師介入幼兒游戲的時機
1.當幼兒遇到困難、將游戲情節延續下去有困難時
當幼兒的游戲遇到了困難而他們又無法解決時,可能會導致游戲情節的停滯不前。如果老師的介入能促使游戲繼續開展,並且游戲的情節獲得拓展,那就是必要的和適宜的。
2.當幼兒在互動中產生沖突時
沖突是普遍存在於幼兒同伴交往過程中的互動行為,它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幼兒通過解決沖突事件學會相互協調各自的需要,學會哪並謙讓、協商、合作等解決策略,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因此,教師適當地介入幼兒的沖突,引導幼兒解決沖突,有利於沖突正向價值的實現。
3.當游戲中出現不空帶安全的因素時
當幼兒在沉溺於游戲的情境時,往往會將假想與現實混在一起,以假當真。因此,在游戲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特殊情況出現,包括游戲內容不夠健康、在游戲中出現不安全傾向、影響他人游戲的正常開展等,這些特殊事件的發生,會影響到幼兒自主游戲的順利進行,這時教師必須對游戲進行干預,否則會影響幼兒游戲的正常進行。
4.當幼兒對自己所進行的游戲並不投入時
當活動室里大多數的幼兒只是進行簡單而重復的游戲,如,康康鑽在用紙箱做的火車頭裡面,漫無目的地開著,但就是沒有一個「斗緩蘆旅客」上車,他也沒有邀請一個客人乘坐自己的火車。這時教師扮作「旅客」加入進去,並告訴幼兒我要到上海去,可以上車嗎?找誰買票呢?這時康康趕緊找來夥伴,扮作售票員,開始玩了起來。就這樣火車就開動起來。在這個游戲中教師適時的介入,引導幼兒進行比較高層次的社會活動與建構游戲,增進社會與認知的發展。
H. 作為教師,你在游戲觀察或游戲後解讀時,還需要注意哪些
作為教師,在游戲觀察或游戲後解讀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注意游戲的設計,比如游戲的目標、游戲的規則、游戲的玩法等;
2.要注意游戲的內容,比如游戲的情節、游戲的角色、游戲的環境等;
3.要注意游戲的技術,比如游戲的畫面、游戲的聲音、游戲的操作等;
4.要注意游戲的社會意義,態尺漏比如游戲的文化內涵、游戲的社會影響等;
5.要注意游戲的教育意義,比如游戲的學困粗習價值、游戲的教育意義等;
6.要注意游戲的娛樂意義,比如游戲的娛樂性、游戲的挑戰性等。
總之,作為教師,在游戲觀察或游戲後解讀時,要從帆爛游戲的設計、內容、技術、社會意義、教育意義以及娛樂意義等多方面來考慮,以便更好地理解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