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發育性的游戲
『壹』 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14則】
【 #親子教育# 導語】寶寶在游戲時需要與人合作,可以鍛煉他們的人際互動、與人相處的能力。另外,游戲時孩子相對放鬆,放下戒備,可以克服膽小退縮的毛病。以下是 給您分享的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14則】,希望對您教育孩子有所助益。1.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
《看彩珠》
准備一個小的白色盆子和紅、黃、藍各色木珠(其他材質也可以,直徑1-2厘米,太小的話不利於寶寶觀察哦)。家長盤腿坐,讓寶寶舒適的靠坐在家長的懷里。家長兩手穿過寶寶腋下扶著盆子,放一些彩珠到盆子里,慢慢搖晃盆子讓彩珠在盆里滾動,給予寶寶非常好的追視觀察機會。剛開始可以只放單一顏色的木珠,一段時間後可以混合顏色給寶寶觀察,加強游戲的趣味性,增強寶寶的觀察能力與分辨顏色的能力。特別提醒:游戲過程中寶寶可能好奇去觸摸木珠,可能將木珠放入口造成危險,所以家長在游戲中一定要小心看護哦!
2.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
《小手鈴》
在綵帶上穿上各色小鈴鐺,做成簡單的自製手鈴,花費非常少,但既可以引導寶寶觀察顏色,認識身體,還是很好的感知節奏的音樂道具。4個多月的寶寶會對自己的小手非常感興趣,認識到這是自我身體的一部分。在手腕上戴上小手鈴,輕輕搖動,吸引寶寶的注意,然後用白色小手帕蓋住小手和手鈴,幾秒鍾後移開小手帕,讓寶寶再次觀察。特別提醒:這個有趣的游戲,可以讓寶寶有效的觀察小手和手鈴;物品在眼前消失又出現,幫助寶寶建立事物永恆性的概念。
3.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
《玩氣球》
選擇質量好的厚氣球,吹到中等大小,封口並連上一條長繩子。家長盤腿坐,讓寶寶舒適的靠坐在家長的懷里。家長牽著氣球出現在寶寶的視線里,用色彩鮮艷的氣球逗引寶寶的注意,讓寶寶自主伸手去觸碰和拍打氣球。剛開悉磨春始我們可睜耐以選擇三原色氣球,一個一個的展示給寶寶看。之後可以在氣球上畫上笑臉,讓寶寶觀察變化和加強樂趣。特別提醒:玩氣球游戲可以加強寶寶的視覺調節、手眼協調能力和四肢的主動運動能力。還可以讓寶寶躺著做這個游戲哦!
4.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
《踏步走直線》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膠紙、繩或顏色帶
玩法:用繩子在客廳的地上拉一條直線,並以膠紙緊貼牢固。向寶寶示範以腳跟碰腳尖的方法交互前進,雙手可向左右張開以保持平衡,或手持物件前進;除了直線外,前進的路線也可按孩子的能力設計成彎彎曲曲,中途更可加設障礙,增加游戲的趣味。對寶寶的身體協調性大有幫助。
5.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
《吹小船》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硬的卡紙
玩法:用硬紙折一隻紙船,在浴缸里放些水,將紙船放進去。問問寶寶,有沒有辦法讓小游高船跑起來?可以和寶寶一起鼓足力氣吹船,看誰吹得遠,不失為鍛煉肺活量的好方法。
小貼士:媽媽盡量給寶寶折小一點的船。
6.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
《爬高山》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
用具:大床上、各種枕頭、棉被等
玩法:媽媽先在大床上利用枕頭和棉被等東西設置障礙物;然後鼓勵寶寶在障礙物上爬動。
7.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
《書本骨牌》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各種厚度的書大概10本
玩法:媽媽把各種的書從中間打開,以骨牌形式放在地上;把10本書放好以後,讓寶寶用手推動第一本書,並看著書一本本的倒下。鍛煉手眼協調而且趣味性十足。這個小游戲也可以用多米諾骨牌替代。
小貼士: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能力,把書的數量增加。
8.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
《套圈游戲》
適合年齡:4歲
道具:一次性紙盤
用家裡那些一次性紙盤,或者硬紙殼剪成中間有洞的圓形,然後找一根木棍或者將廢舊的紙芯黏貼起來,DIY成套圈工具,鍛煉孩子四肢協調性、平衡性以及觀察力。
9.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
《尋找顏色》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玩法:媽媽可以示意孩子找出生活上各種色彩的事物,如紅色的中國國旗、紅燈、滅火器等,綠色的草地,郵筒,蔬菜等。讓寶寶直觀地感受各種色彩。
10.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
《手指畫》
適合年齡:3歲
玩法:玩玩自己的手指吧,給自己的手指做出各種造型、表情,編出各種各樣的小故事,這可是發揮孩子們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好機會。
小貼士:選擇顏料要選擇那些無刺激氣味以及容易擦洗的。
11.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
《玩沙玩水》
適合年齡:1歲以上
用具:各種玩沙玩水的工具
玩法:在暖和的日子,帶小孩到沙灘堆砌不同形狀的沙堆,然後在沙子里加進水,看沙子有什麼變化。
小貼士:不要因為怕把衣服弄臟而對寶寶諸多限制,玩沙玩水的時候是他想像力充分發展的時候。
12.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
《水蒸氣指點點》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
用具:浴室里,放好熱水
玩法:媽媽在給寶寶洗澡前,先把熱水放在浴缸中,並盡量保持房間的水蒸氣;然後引導寶寶在被水蒸氣蒙住的鏡子前用手指畫出各種各樣的圖案。可以鍛煉寶寶手指的靈活能力和想像力。
小貼士:要注意房間的空氣流通和溫度的改變。
13.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
《影子戲》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台燈
玩法:晚上的時候,亮起台燈,媽媽面對牆壁站立,雙手交叉做各種動作,讓手的影子投映在牆上。讓寶寶跟著學媽媽所做出的動作,能讓寶寶靈活運用自己的小手,網上這種教程不要太多的。
小貼士:2歲以下的寶寶會比較被動,可讓他躺在床上,看著影子戲。
14.促進寶寶發育的趣味游戲大全
《大自然的聲音》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玩法:媽媽帶寶寶到公園;讓寶寶閉上眼睛用耳朵聽,然後說說聽到了什麼聲音。培養傾聽和想像是多麼難得。
小貼士:媽媽可以讓寶寶記錄所有在公園聽到的聲音,比如小鳥、風的聲音等。
『貳』 促進寶寶發育的游戲大全【五則】
【 #親子教育# 導語】父母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活潑健康的寶寶,但是,每個寶寶的身體體質都不同,那麼,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如何促進寶寶發育呢?下面 無 為大家帶來了促進寶寶發育的游戲大全【五則】,歡迎大家的關注。1.促進寶寶發育的游戲大全
《父母的愛》
適合年齡:
新生寶寶-3個月的寶寶
主要目的:
聽覺語言訓練,家長通過與寶寶的親密接觸,達到促進寶寶聽力的發展。
游戲方式:
在寶寶醒的時候,將寶寶輕輕地抱起來,面對面,溫柔、親切、細聲地與寶寶講話,內容不限,可以說爸爸媽媽對寶寶的喜歡、寶寶的降臨給爸爸媽媽帶來了喜悅、快樂和幸福。每次餵奶、換尿布、抱起寶寶時都可以和寶寶交流。不要認為寶寶小聽不懂就不屑和寶寶說話!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即便3個月之後,這個游戲依然可以繼續,家長可以給寶寶念兒歌、講故事,給寶寶提供豐富的聽覺語言內容。
2.促進寶寶發育的游戲大全
《鈴兒叮當響》
適合年齡:
3個月-6個月的寶寶
主要目的:
大蠢咐聽覺語言與肢體的訓練,讓聲音與寶寶的肢體部位名稱聯系在一起。
游戲方式:
將小鈴鐺系在檔搜寶寶的小手、小腳上。這樣寶寶每次移動自己的手腳時,鈴鐺就會隨之發出響聲。家長可以根據發出響聲的部位,用手握住這個部位輕輕對寶寶說:「手——寶貝的手」,「腳——寶貝的腳」。這樣時間久了,寶寶就會發現自己只要一動手腳就會有鈴鐺響,寶寶活動的興趣也就會隨之提高,逐步學慣用自己的力量去控制一些事物,甚至能夠根據家長的語言指令,來活動相應的身體部位,讓鈴兒發出清脆的「叮當」聲。
註:
小鈴鐺系在衣服外,並且要時常查看,以免勒傷寶寶。尤其是處於口欲期的寶寶喜歡吃手、舔衣服,用嘴去感受他/她好奇的任何東西。因此,家長一定要避免寶寶因誤吞而造成窒息情況的發生。
3.促進寶寶發育的游戲大全
《接觸自然》
適合年齡:
6個月-3歲的寶寶
主要目的:
感官訓練,通過接觸大自然,豐富寶寶的`聽覺、視覺、觸覺與嗅覺。
游戲方式:
1、天氣好時可時常帶寶寶到室外曬曬太陽,去公園或周邊接觸下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豐富的一切,如風聲、水聲、蟲鳴、鳥叫、花香等。同時家長可在旁耐心地為寶寶講解與交流。
2、購買或自己製作一些自然聲響的音頻或圖冊,有空時放給寶寶聽,同時告訴寶寶這都是些什麼聲音,圖冊上的東西都分別叫什麼名字。
4.促進寶寶發育的游戲大全
《辨認顏色》
適合年齡:
12個月-18個月的寶寶
主要目的:
視覺語言訓練,通過辨認顏色來提高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寶寶建立顏色概念。
游戲方式:
1、家長准備幾張紙片,並分別塗上不同的顏色(如:紅、黃、藍、綠等),讓寶寶認識紙片的顏色。告訴寶寶「這些顏色分別是紅色、黃色、藍色、綠色。」一定要耐心,可以舉例講解。
2、找一個盒子,把之前准備的各色紙片放進去,然後任意取一個紙片,讓寶寶說出是什麼顏色,或是家長說出顏色,讓寶寶從紙盒裡找出來。
註:
剛開始玩游戲時,可以從兩種顏色的紙片開始,然後再適當增加難度,逐漸由兩種顏色增加到四種顏色。另外,讓寶寶認知顏色時,以紅、黃、藍、綠這四種基本顏色為主。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要耐心,寶寶說錯了不要責怪,說對了滾純一定要給予鼓勵!
5.促進寶寶發育的游戲大全
《假裝動物》
適合年齡:
12個月-18個月的寶寶
主要目的:
提高寶寶的視覺追視能力,加強對情境的理解力。
游戲方式:
1、家長和寶寶坐在地上,然後家長對寶寶說:「我們一起來學小動物走路,好不好?」接著,家長四肢著地爬行,學小動物走路的樣子,並引導寶寶模仿這個動作。
2、家長給寶寶示範小動物的叫聲,如小狗叫,小貓叫等,讓寶寶模仿。
3、家長和寶寶一起學小動物的動作從房間的一邊爬到另一邊,比賽看誰爬得快。
4、家長可以教寶寶不同動物的動作和叫聲,比如小青蛙——模仿蛙跳的動作、小鳥——模仿鳥飛的動作、小魚——模仿魚游動的動作等,讓寶寶加深視覺印象。
『叄』 什麼小游戲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
大家都了解愛玩是孩子的本性,可是有哪些游戲能讓孩子樂此不疲,又可以耳濡目染地危害著它們的智商呢?實際上好多游戲全是有益智類的功效,在孩子發展生長發育的不一樣階段,要讓孩子玩一些不一樣復雜性的手機游戲,那樣就可以做到由淺入深的危害著孩子大腦發育的功效了。
三,日常營養要緊跟
在孩子發展生長發育的任意一個階段都不可或缺的便是營養了,這當中的營養不但包含身體務必的蛋白質和蛋白,也有一些營養元素也在悄悄地危害著孩子的身體生長發育狀況,因此無論在任意一個階段,孩子的生長發展趨勢都離不了營養。自然啦,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是十分依靠營養的填補。這就必須爸爸寶媽媽們日常日常生活有很多留意孩子的飲食搭配,為孩子塑造一個較好的飲食結構,不挑食不挑食。
『肆』 促進寶寶智力發育的游戲到底有哪些呢怎樣給寶寶選擇游戲最好
現在人越來越注意寶寶的智力發育,在寶寶一兩歲的時候,就希望激發他們的思考能力。平常的時候會選擇一些益智游戲,來幫助李斗孩子進行思考。常見的有搭積木、拼圖,也有一些畫畫類的游戲。不過這都需要藉助外力,需要一些玩具的幫助。
其實媽媽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游戲,有時間的攔宴話可以多陪陪孩子,不要總是把孩子丟給老人。
『伍』 可以促進寶寶肢體發育的親子游戲
(一)手部運動能力
1、撕紙
在這個階段仍然必要。可以買一些皺褶紙,各種顏色的,撕成碎條後讓媽媽把她們粘起來。媽媽掛在脖子上,說謝謝寶寶給媽媽做這么漂亮的項鏈!
2、撿豆豆
黃豆一把放在桌上,讓寶寶放在小瓶子里。這個節目要看好,因為她可能放嘴裡。這個游戲同樣可用於分類。比如黃豆和綠豆混在一起。
3、幸運小星星
對黃豆不放心的媽媽可讓寶寶撕各色皺紋紙,揉成小球,裝進透明小瓶子,送給爸爸、外婆等心愛的人,這是寶寶送給她們的幸運小星星。
4、扔球3米遠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一個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遠的地方。
難度設置:可適當增加球的重量。
幫助給予:(1)開始時如果孩子不領會扔球的動作,可手把手地教;(2)給孩子在前方畫一條線來提示他/她要扔的距離;(3)為鼓勵孩子嘗試,可在線的旁邊放一玩具或小食品來作為獎勵物。
5、互動式投籃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增進與人互動的能力。
訓練要求:家長及孩子輪流投籃;家長投完後把球撿起來給孩子投。
難度設置:適當增大距離。
幫助給予:多給予孩子鼓勵。
6、小球鑽洞
游戲目的:鍛煉3至4歲幼兒手的控制能力及手腕的靈活性。
游戲內容:(1) 在地上用小板凳、各種書、板子搭成各種小洞作為障礙物。(2) 給寶寶規定路線,用棍子撥小球讓小球走完全程。
游戲指導:游戲中應鼓勵孩子耐心、細致地「走」完全程。在游戲開始,大人也可以拿一根小棍,給孩子以適當的幫助。
7、穿水果串
游戲目的:鍛煉3至4歲幼兒用手指穿東西的動作和發展手指的靈活性。
游戲內容:(1) 將胡蘿卜、黃瓜、蘋果、梨、桔子、香蕉去皮切成片。(2) 找幾雙一次性衛生筷,一頭削尖,交胡蘿卜等依次穿好。
本文導讀: 肢體游戲是幼兒早期自我意識發展的源頭,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身體的潛能與極限,更重要的是當幼兒對身體有所認識時,亦打開了自我與世界的關系大門。
(二)腿部運動能力
1、腳尖走
在獨走的基礎上,學習墊腳尖走,進一步練習平衡能力。由媽媽或爸爸做示範,開始後面有人保護,慢慢脫離保護,讓寶寶自己腳尖走。
2、能學青蛙跳20厘米的距離10次
訓練目的: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用不粘膠在地板貼兩條平衡線,成人給孩子示範如何做青蛙跳幾次,然後指導孩子模仿。
難度設置:(1)開始時,線段間的距離應該短一點,讓孩子容易達標;(2)如果孩子不願意合作,可引入食物獎勵的辦法,把獎勵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線條上,孩子跳到線上就獎勵;(3)逐漸地把線段間的距離增大。
幫助給予:(1) 身體協助;(2)每一難度中如果孩子遇到問題,都要及時給予身體或口頭上的指導,重復示範並注意提起孩子參與的興趣。
3、能左右腿交替倒著鑽過呼啦圈
訓練目的:雙腳的協調能力及身體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訓練者拿著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後,鼓勵孩子左右腿交替著向後移入呼啦圈內。
難度設置:(1)由另外一成年人扶持著孩子完成動作,並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調低一點;(2)逐漸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3)由孩子自己嘗試著完成動作,只在有必要時給予幫助。
幫助給予:(1)足夠的身體協助;(2)必要的身體協助;(3)偶爾的身體協助。
4、小小登山運動員
游戲目的:訓練3至4歲幼兒雙腳交替上下樓梯,發展空間知覺。
游戲內容:(1) 外出回來,走到第一道樓梯時,便和寶寶比賽爬樓梯。(2)媽媽先爬上第一層的平台處,然後說,下一個是寶寶了,告訴寶寶自己爬樓梯所用的時間。在爬的過程中,媽媽盡量扶著樓梯,假裝很累,插腰站住一會兒並回頭看下面的爸爸和寶寶。爸爸這時應先喊加油、加油,寶寶也會學著喊叫,再一口氣爬上去。(3) 當寶寶爬完後,要給寶寶精神上或物質上的獎勵。
游戲指導:每到要樓梯處都進地這個游戲。寶寶爬的過程中,爸爸、媽媽一定要加油,鼓勵寶寶。當3至4歲幼兒爬得十分平穩、熟練之後,一家三口可以真正的進行比賽,但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讓寶寶既有勝利感,又有失敗的經驗。
5、跳沙包
游戲目的:訓練3至4歲幼兒雙腿的跳躍能力及雙腳的靈活性。
游戲內容:(1)做一個小少包,再在地上來好格子,就可以開始游戲了。(2) 先把沙包拋入第1格,讓孩子將沙包夾在兩腿間跳起拋入第2格,孩子跳進第2格。(3) 如此跳法,進入3、4格,跳完第4格時再用兩腳將沙包夾緊拋出格外。
游戲指導:(1)在平坦的泥地和水泥地上都可以進行這項游戲;(2) 沙包壓線或拋出格外,則輸掉。
(三)平衡力、重心力
1、摘蘋果
此游戲也是練平衡的。媽媽先用紅筆製作幾個大蘋果,剪好。用幾根曲別針把蘋果別在一根長線上,大人控制長線的高度。高度以孩子伸手、墊腳尖能夠到蘋果並摘下為宜。開始時,如果孩子夠不到,或根本不願墊腳,你不要著急讓她夠,可先降低一點高度或用手往下壓壓蘋果,讓孩子一下就摘下,有成功的樂趣。這樣孩子沒有挫折感,然後她更投入的摘,再慢慢提高高度,讓她墊腳自己夠。開始墊腳的時候可以先稍稍扶她一下,讓她有安全感。等到她比較自如地摘蘋果,就給她一個小筐子,讓他每摘一個就蹲下放筐子里。墊腳、蹲下,如此就能練腿部力量。隨著孩子長大,這個游戲可以變更無數的內容。比如,蘋果和梨兩種,讓他摘下後分類;或者紅綠兩種蘋果,認顏色;或者各種圖形,認圖形。
2、一步1級上、下樓梯
訓練目的:增進孩子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個階梯,連續上或下樓梯。
難度設置:(1)成年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後面,伸出雙臂或雙手的'拇指,讓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樓梯;(2)成年人將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則在孩子右側腰間的位置,讓孩子在攙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樓梯;(3)成年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攙扶孩子上、下樓梯;(4)讓孩子獨自上、下樓梯。
幫助給予:(1)雙手(或拇指)抬高給予協助;(2)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給予協助;(3)單手(拇指)給予協助;(4)撤消所有協助。
3、雙腳輪流跨過15厘米高的繩
訓練目的:身體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離地15CM高,讓孩子雙腳輪流抬高跨過繩子。
幫助給予:(1)用姿勢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過繩子,必要時給予身體協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繩;(2)要時時口頭提醒孩子注意腳下的繩子,避免絆倒;(3)建議用有彈性的圓形橡皮繩。
4、扶物能單腳站立5秒
訓練目的:平衡能力。
訓練要求:孩子能扶著椅子或家長手握的棒子單腳站立約5秒。
難度設置及幫助給予:(1) 手把手地教孩子用雙手扶著椅子的靠背,提起孩子的一條腿懸空約5秒,然後放下。過程中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怎麼做,如:「抬腿!」、「放下!」(2)讓孩子自己嘗試5秒內(可用數數提醒他/她)不要把腳放下;孩子掌握了技能後,改用棒子。家長雙手握住棒的兩端,孩子則抓住中間重復以上步驟。
5、10厘米寬2米長的地面線條上走保持身體平衡
訓練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
訓練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膠粘一條2米長10厘米寬的線條讓孩子在線條上走。
難度設置:(1)開始時只走一半的距離,允許偶爾走出界外;(2)要求孩子走完全程,盡量不要走出界外。
幫助給予:(1)訓練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著孩子的手向前走;(2)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腳下的線條,又要注意前方的路;(3)訓練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導孩子走,但不給予身體協助;(4)讓孩子自己嘗試獨自走。
6、做一連串手部和腿部動作時能保持平衡
訓練目的:身體的控制和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動作,如:跳舞、練功夫等。
難度設置:(1)選擇簡單一點的動作;(2)選擇較為復雜的動作,包括彈跳、跳躍等動作。
幫助給予:(1)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邊,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時才給予扶持;(2)在孩子前後方均鋪上墊子,孩子跌倒後鼓勵他/她自己起來繼續練習。
7、轉椅游戲
訓練目的:調節中心與平衡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坐在轉椅內,家長在一旁旋轉椅子,速度逐漸加快。
難度設置:(1)開始時為避免孩子緊張,可讓其雙手抓住椅子的扶手;(2)孩子習慣後要求其兩手自然放在腿上靠身體控制重心,並閉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帶將其雙眼蒙住。
8、滾筒游戲
訓練目的:調節中心與平衡力。
訓練要求:讓孩子俯卧在豆球上,前方放置一玩具,讓孩子雙手前後劃動,雙大腿貼住豆球,探身取玩具。
難度設置:(1)開始時只要求孩子俯卧在球上;(2)鼓勵孩子雙手前後劃動,家長應用手扶著豆球,幫助孩子均勻用力,避免球滑離孩子的身體。(3)鼓勵孩子邊劃動雙手,邊向前移動,注意提醒孩子不要讓球滑走。
『陸』 利於寶寶身體發育的親子游戲
全身鍛煉的親子游戲
1、讓孩子在模仿活動中鍛煉身體。模仿小鳥飛、小鴨走、小兔跳、小馬跑等;也可模仿穿衣服、穿褲子、刷牙、洗臉等生活動作;還可模仿一些成人的動作如打車汽、抬東西走等。這些動作來源於生活,形象生動,孩子願意接受,可以達到很好的鍛煉目的。
2、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小游戲。如二人三足走、聽指揮做動作等,孩子在這些游戲感覺有趣、愉快,從而促進了大肌肉的鍛煉。
3、與孩子共同製作一些小玩具。如沙包、軟飛盤、降落傘等歷侍前,這樣利於孩子手臂及身體的活動。
手指鍛煉的親子游戲
1.張開小小手。孩子四五個月的時候父母可以教寶寶拿玩具,然後讓寶寶張開手把玩具給父母。在反復的游戲中,鍛煉孩子小肌肉的動作,使寶寶的手變得更靈活。
2. 折手帕。父母可以用干凈的手絹和寶寶一起做游戲,先把手絹折成各種各樣的形狀,讓寶寶觀察。然後父母可以用手絹折成小玩意給寶寶玩。寶寶在開心的游戲中會模仿大人的'動作,自己折手絹。這個游戲既鍛煉了寶寶小手指,也讓寶寶認識了各種形狀。
3.蟲蟲、蟲蟲飛。媽媽坐椅子上,嬰兒背靠媽媽,坐在媽媽大腿上。媽媽雙手把住孩子的兩只小手腕,讓其食指尖互相碰撞,又分開,反復這樣做。口中同時念著「蟲蟲,蟲蟲,蟲蟲飛」。講「蟲蟲」時兩食指尖碰撞,到講「飛」字兩指左右分開,象徵小蟲飛了。慢慢做熟練後,孩子聽到「蟲蟲飛」,就會自己模仿著來做。這個游戲能促進手眼協調,訓練語言和動作結合,並培養節奏感。同樣也可訓練拍手,說「歡迎、歡迎」;兩手相合上下搖動說「謝謝」擺手說「再會」。
鍛煉大肌肉的親子游戲
1. 背背馱馱。家長與孩子背靠著背,手臂挽著手臂,開始玩背背馱馱的游戲。家長彎腰背起孩子,接著孩子彎腰背背家長。邊背邊有節奏的說:「背背馱馱」。可以鍛煉孩子的手臂力量,腰部力量,同時也有效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2. 揪尾巴。將彩色皺紋紙的三分之一塞進彼此的褲腰裡,其餘的部分拖在外面當「尾巴」。家長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面對面站好,同時數「一,二,三」,然後開始挪動,互相想辦法肢清揪談返對方的「尾巴」,同時還不能讓對方揪住自己的尾巴。這款游戲可促進孩子大肌肉的發展,鍛煉孩子躲閃的能力。
3. 開飛機。爸爸雙手夾住孩子的胳肢窩,把孩子舉起。孩子用雙腿夾緊爸爸的腰部,身體前傾,同時兩臂側平舉,作成機翼狀。爸爸轉動身體,與孩子一起說兒歌「我是一架小飛機,張開翅膀飛呀飛,圍著媽媽轉三圈,落在媽媽懷抱里。」念完最後一句,把孩子送到媽媽的懷里。目的是為了訓練孩子身體的平衡能力和腰部的力量。
『柒』 哪些小的游戲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
第一類,益智類游戲
1、麥片盒子拼圖能手
將生活中的麥片紙盒剪下不規則的紙片,讓孩子的能力水平將盒面剪成多張紙片進行拼圖游戲。
2、為瓶蓋找家
將各種瓶子放到桌子上,將所有的瓶蓋都取下來混合在一起。向孩子提出挑戰,讓孩子快速找出每一個瓶子對應的蓋子。
3、小烏鴉喝水彈珠
將小桶里的彈珠放到小口塑料瓶中,讓孩子了解事物有不同的大小,學會比較大小。瓶子可以放一半的水,看看放多少珠子水會流出來。
4、小貓愛釣魚
用剪刀剪成不同彩色小魚形狀,回形針別在小魚上,木棍和細線做成魚竿,用磁鐵做魚餌,讓磁鐵吸住小魚身上的回形針。可以增加難度,讓孩子找出相應的顏色和數量。
5、數字賽車跑道
小男孩子喜歡玩賽車,把數字變成賽車賽道,讓孩子更直觀了解數字的形狀。
6、紙杯成雙成對
紙杯底部寫上數沖仿和字,找到白紙上對應的數字,對號入座,爸爸和孩子比賽看看誰用的時間散盯最短。
7、形狀分類大帶貼
在牆上畫好各種形狀,然後讓孩子分類粘貼。但是不能貼歪了,鍛煉孩子動手能力。注意先在牆上先貼一張白紙,免得自己的牆臟了。
『捌』 幾款促進寶寶身心發育的親子游戲
幾款促進寶寶身心發育的親子游戲
幾款促進寶寶身心發育的親子游戲,親子游戲不僅能帶給寶寶無限的歡樂,還能促進寶寶和父母直接的依戀關系,是非常好的寓教於樂,下面來教大家幾款促進寶寶身心發育的親子游戲
幾款促進寶寶身心發育的親子游戲1
一、蹬氣球
玩法:孩子仰卧床上,成人在他腳上方懸、掛一氣球,逗引他用腳來蹬踢,氣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讓孩子追著來蹬。
作用:進一步鍛煉手眼協調,眼與動作配合,手抓、腳蹬力量,背肌、腹肌肌力和軀體及四肢的協調動作、靈敏反應和動作的准確性,激發孩子廳早的積極情緒。
二、百寶箱
玩法:在這段「見一個愛一個」的時期,你不妨准備一個容納寶寶全身的大箱子當作玩具箱。把玩具全部都放進去,然後讓他一樣一樣的往出拿。把玩具全部都拿出來以後,寶寶會自己坐進去玩。玩一會後,再帶領寶寶重新把散落各處的玩具一個一個丟回箱子里。
在玩游戲的同時,也學回會把玩完的東西收拾好了。當它變成有目的游戲,孩子就會樂不可支。如果寶寶的力氣夠大到可以抱起整個箱子,他可能會推翻箱子或者把箱子倒過來,讓所有東西都倒出來,他喜歡這種非常具有沖擊力而且痛快的感覺。這時候乾脆就讓他玩個痛快吧!
作用:此年齡段寶寶喜歡把東西都搬出來玩,這也是教寶寶學習收拾東西的好機會。充分滿足寶寶這個時期的好奇心,徹底的滿足寶寶自己內心的趣味性。
三、撕紙、捏紙
玩法:媽媽坐在寶寶旁邊,給寶寶准備一張白紙。先把紙給寶寶玩,如寶寶主動撕,則不要干涉,可適當時把已撕過的稍大紙片引導寶寶再撕得更小。
如寶寶不撕,可待寶寶隨意玩一會兒之後引導寶寶雙手向前後不同方向用力,把紙撕開。之後還可引導寶寶把碎紙片一片片捏起,放到媽媽的手裡或小袋、小盒中,完成游戲。
作用:訓練寶寶的小肌肉精細動作的發展,並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
四、過獨木橋
玩法:爸爸或媽媽躺在床上,採取仰卧式。讓小寶寶俯卧在肚子上,把寶寶的身擺放成適宜爬行的姿勢。用兩只手做成護檔狀放在自己身體的兩側。由於人體的結構和呼吸的不斷運動,寶寶在爬行時就要特別注意維持自己身體的平衡,不讓自己掉下去。
玩的時間不宜過長,在寶寶爬的過程中,爸爸、媽媽應不斷地用語言對寶寶進行鼓勵。
作用:培養寶寶維持身體平衡的能力,訓練寶寶爬行動作的靈活性。
五、倒退三步
玩法:准銷正備材料安全衛生的玩具、軟墊,讓寶寶俯卧在軟墊上,兩肘展開撐身體上半身。爸爸把玩具放在寶寶的前面逗引他努力向前運動身體,夠取玩具。
待寶寶雙臂支撐身體向前爬行,快要夠到玩具時,媽媽向後拉寶寶的雙腿,使他的身體成平趴式後退。游戲中伴以爸爸媽媽輕松的語言既鼓勵。重復進行,寶寶其樂無窮。適宜時間10-15分鍾。
作用:協助寶寶四肢的成熟及手肘支撐力,開拓寬廣的視覺空間,促進身體觸覺和平衡感的發展。注意:倒退時不宜太用力,多製造歡樂氣氛,鼓勵寶寶挑戰困難、克服困難。
六、追小狗
玩法:寶寶、爸爸、媽媽一起趴在床上,媽媽喊著追小狗了,追小狗了,並笑速的向前爬去。當媽媽追到小寶寶時,爸爸在前面拿著一個玩具向前爬,並說:「小狗,來追爸爸,旺,旺。」媽媽也向寶寶說:「寶寶快去追。」寶寶被玩具吸引,便會急速的追去。
作用:訓練寶寶爬行的速度和靈巧性;訓練寶寶脖頸運動的能力;訓練分辨聲音的`方向。
七、誰在叫扮斗雀我
玩法:媽媽豎抱著寶寶,爸爸在媽媽的身後叫寶寶的名字;寶寶會隨著聲音扭動上身轉頭去看;爸爸先在右側叫,等寶寶的頭轉到右側,再在左側叫;這時,爸爸可以對寶寶做個鬼臉,讓寶寶大聲笑起來。
作用:訓練寶寶靈活地扭動上身的能力,尤其是頭部運動能力,增強頸部肌肉的力量。
幾款促進寶寶身心發育的親子游戲2
親子游戲互動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內容?從游戲環境、內容、游戲玩具等幾個方面為您講述親子游戲到底該怎麼玩。
游戲環境
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東西都會使幼兒產生好奇心,並通過游戲活動來學習、成長。因此,首先家長應該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家長創設的親子環境要讓孩子可看、可聽、可觸摸,能充分的感知和體驗。
同時,寶寶更需要一個溫馨、和諧、民主、平等的心理環境。對幼兒提過高的要求,強迫孩子玩不喜歡的游戲、大聲恐嚇、責罰、或把孩子當玩具逗樂等會讓幼兒對「游戲」失去興趣,更不會主動地提出玩游戲的願望了。
游戲內容
親子游戲的內容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發展水平、興趣傾向,要從幼兒的生活中挖掘游戲。不同的幼兒具有不同的年齡特點,如小班幼兒大肌肉的控制和應用能力發展迅速,逐漸能控制小肌肉的精細動作;正處在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好奇,好「自己動手」。
家長要根據幼兒的這些特點,來設計親子游戲。如「卷春卷」、 「身體變變變」等。
行為習慣
利用親子游戲,可以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孩子不願意吃飯時,家長可用兒歌來吸引幼兒注意力,把吃飯變得有趣味:「開飯羅,開飯羅,大家吃飯羅;一大口,一大口,飯菜吃完了。」用簡短的順口溜,可以讓幼兒學會一些生活的自理。
游戲玩具
合適的玩具是幼兒游戲的媒介,可刺激幼兒游戲的樂趣,增進游戲的價值。家長為幼兒選擇玩具要考慮到其教育意義、物美價廉和衛生安全。
優良的玩具應具備:多變化,可激發想像力及創造力; 質料優、構造堅固、無毒性、不會損害身體;可以引起美感或感情。可以作玩具的東西很多,一些簡單的家用物品都能直接或者經過改造成為孩子的玩具。
以上就是介紹的親子游戲玩法介紹,希望能對寶寶父母有幫助。
『玖』 適合寶寶身心發育的游戲
平衡游戲
鍛煉寶寶平衡能力的游戲很多,上下台階可以輕松地幫助寶寶掌握身體的平衡,同時也有助於加強他對自身身體的認知;翻越障礙,比如鑽過某個模型、鑽洞、跳過土坑、跨越圓木、翻越矮牆等等,這些活動可以有效地鍛煉寶寶(寶寶食品)身體各部分肌肉。
音樂游戲
聽音樂有助於培養寶寶的節奏感和韻律感。音量的大小、節奏的快慢,樂曲所要表達的各種情感等等,這些來自方方面面的刺激不僅可以幫助寶寶辨別聲音,對提高寶寶記憶力,開發寶寶智力也很有幫助。
觸摸游戲
觸運殲摸是寶寶感受外耐攔界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通過觸摸,寶寶對冷暖、軟硬、光滑與粗糙等各種抽象的'概念有了正確的認識旁畝沖。給寶寶洗澡的時候用一些安全的玩具,比如塑料瓶子、浴球等讓寶寶觸摸,能帶給寶寶許多的樂趣。
智力游戲
玩黏土、做手指畫、拼圖、沙畫等游戲非常有趣,而且可以鍛煉寶寶的肌肉。給寶寶玩顏色鮮艷的線團或其他用於辨認顏色的玩具,不僅可以幫助寶寶認識顏色,還可以提高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