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問答 » 幼師如何介入到幼兒游戲中去

幼師如何介入到幼兒游戲中去

發布時間: 2023-04-29 18:41:16

Ⅰ 結合實例談一談,教師介入幼兒游戲的方法有哪些

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因此,教師如何指導幼兒游戲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指導游戲就需要介入到幼兒的游戲當中去,介入的目的是引導幼兒繼續游戲!促進幼兒游戲向高一級水平發展,從而提高游戲質量,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那麼教師如何介入幼兒游戲?以何種方式、方法介入?介入到什麼程度?就是很值得研究與探討的問題。我認為:

一、觀察是適時介入游戲的前提

實施教育,觀察先行。教師只有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才能對游戲進行情況作出正確的判斷,有的放矢地引導,幫助幼兒獲得發展,並使其游戲得以延伸。只有通過觀察,教師才能知道幼兒是否需要更長的時間去玩,材料恰不恰當,經驗豐富程度如何等,再決定是否加入幼兒的游戲,以幫助幼兒提升游戲的技巧。教師只有通過觀察去了解幼兒的游戲內容,並在幼兒游戲的興趣與需要的基礎上來幫助他們,才可能避免以成人的需要和看法去干涉幼兒游戲的現象發生。

二、教師介入游戲的方式

(一)平行式介入法:是指教師在幼兒附近!和幼兒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戲,目的在於引導幼兒模仿,教師起著暗示指導的作用,這種指導是隱性的.當幼兒對教師新提供的材料不感興趣或者不會玩,不喜歡玩,只會一種玩法時,教師可用這種方式介入進行指導.例如,教師提供了一些硬紙殼及掛歷紙,目的是想讓幼兒自己動手通過畫#剪#貼製作出各種拖鞋及其它物品,結果無人問津。這時,教師用這些材料製作出了非常漂亮的拖鞋,緊接著就有一部分小朋友圍攏過來!活動便進行了下去。又如,教師提供了新插塑玩具,有的孩子只插了一種就呆坐在那裡,這時教師用這些材料插出了滑梯,發夾、汽車、火箭等,開闊了幼兒的思路,孩子們便又活躍了起來。

(二)交叉式介入法:是指當幼兒有教師參與的需要或教師認為有指導的必要時,由幼兒邀請教師作為游戲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師自己扮演一個角色進入幼兒的游戲,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與角色間的互動,起到指導幼兒游戲的作用。當幼兒處於主動地位時,教師可扮演配角。例如,幼兒在玩開商店游戲時「售貨員」和「顧客」都很正常地進行業務往來,如果扮演「售貨員」的幼兒說店裡很忙,邀請教師來幫忙,教師可扮作服務人員介入到中間去,並巧妙引導孩子提升游戲技巧。又如,有一幼兒鑽在用紙箱做的火車頭裡面,想玩開火車的游戲,但就是沒有「旅客」游戲無法進行,教師扮作「旅客」加入進去,並告訴幼兒我要到天安門去,找誰買票,這名孩子趕緊找來夥伴,扮作售票員,開始玩了起來。教師和幼兒都感覺玩得很快樂時,教師就隱退了。在一邊靜心觀察,關鍵時刻再登場,當幼兒的游戲只是在一個層面上進行時,教師要引導幼兒向游戲的高級水平發展,例如,娃娃餐廳里有人正在切菜,教師走過去問:「你做什麼菜?」幼兒想了想說:「炒菠菜。」教師又問:「你們有人在做飯嗎?幼兒聽後恍然大悟,連忙對另一幼兒說:「你快做飯吧,等一下,飯和菜要一起吃。」兩幼兒由同時切菜變為一人切菜一人做飯,他們心中確立了共同的目標:「開飯」並且知道飯和菜是要一起上的。從而使該項游戲由平行游戲轉化成聯合游戲。

(三)垂直介入法:是指幼兒游戲出現嚴重違反規則或攻擊性等危險為時,教師直接介入游戲,對幼兒的為進行直接干預,這時教師的指導顯性的,如在游戲當中,幼兒因爭搶具而發生打罵,或者是玩一些如「死」「上吊」「暴力」等內容的游戲時,教應直接干預,加以引導,但這種方式易破壞游戲氣氛,甚至使游戲中止,一般情況下不宜多用。
三、教師介入指導游戲的方法

教師不管用何種方式介入游戲,既然介入了,目的應是對幼兒游戲為作具體的指導。

Ⅱ 幼兒自主游戲教師如何有效介入

1.提高對自主游戲介入的認識。

游戲是幼兒汪檔茄學習的重要途徑。自主游戲的關鍵在於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若要有效介入自主游戲,就要重新認知自主游戲以及教師介入。這樣才能改變幼兒教師的介入態度。

首先,幼兒教師要認可自主游戲的價值。自主游戲不僅僅能適應幼兒的身心發展,還能促進不同階段幼兒蠢轎的成長,是幼兒成長、發展的關鍵。其次,幼兒教師要認識到教師介 入幼兒園自主游戲的必要性。畢竟在幼兒園自主游戲中,幼兒的約束力、理解力、執行力等存在不足,難免會產生問題。也只有教師的有效介入才能確保自主游戲的順利開展,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深入到游戲活動中。最後,幼兒教師要以積極態度介入自主游戲,充分發揮出自主游戲的價值,促進幼兒成長。況且教師是幼兒園自主游戲的創設者和引導者,對於自主游戲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不能夠完全認識到介入自主游戲的意義,是無法保證幼兒園自主游戲順利開展地。

3.選擇合適的介入方式。

合適的介入方式才能保證自主游戲的順利進行。為此,幼兒教師要找准角色,並合理預設游戲目標,通過語言、肢體等方式進行介入,確保自主游戲的流暢性。

比如當幼兒失去學習興趣時,教師可以採用平行介入的方式。當幼兒失去學習興趣之時,幼兒就會變得心不在焉,無所事事。這時教師可以主動接近幼兒,並以游戲的趣味性和在游戲過程中產生的滿足感困察,來吸引幼兒,促使幼兒積極投入到游戲中。當游戲無法繼續時,教師可以選擇合適地介入方式。畢竟在自主游戲時,幼兒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無法繼續進行游戲。此時,教師還要充分分析幼兒的言行,並把握好時機進行介入,適當給予幼兒鼓勵和支持,最終調動幼兒的游戲積極性。當自主游戲變得無序時,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介入到自主游戲中。畢竟幼兒自律性不足,在自主游戲時難免會 過於發揮自主性,使得游戲失去有序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根據游戲實際,選擇合適的角色,與幼兒共同參與到自主游戲中,從而保證自主游戲的順暢性。總之,在幼兒園自主游戲活動中,教師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此,教師要重視靈活選擇介入方式,保證游戲質量。

Ⅲ 簡述幼兒游戲活動中教師應如何引導幼兒游戲

幼教網整理了關於幼兒游戲專題論文《談教師該怎樣指導幼兒游戲》,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是能讓幼兒獲得快樂的、滿足需要和願望的、自發的、不同尋常的一種行為。幼兒心理學研究也表明:游戲是促進學齡前兒童心理發展的最好活動形式。在游戲活動中,兒童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品質發展能夠得到更快地發展。而幼兒在游戲時又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那麼教師應該怎樣去指導幼兒才能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去展示游戲自己的舞台呢?以下幾點我想可以供教師們去參考學習。

一、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進行有計劃的觀察

維果茨基指出,游戲創造了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總是超出他的實際年齡,高於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游戲好比是放大鏡的焦點,凝聚和孕肓著發展的所有趨向。因此對幼兒在游戲的過程進行有計劃、有目的觀察非常重要,它是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關鍵所在。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教師可能認為游戲是幼兒自己玩的,只要不出問題,教師就可以不管,根本沒有觀察的意識。有些教師知道要通過觀察來指導幼兒游戲,但對為什麼觀察、觀察什麼、怎麼樣觀察還不太清楚,出現了想觀察而不會觀察的現象。其實,我們只要反復地去嘗試,在幼兒每次游戲時都進行認真地觀察,並把觀察到的情況記錄下來,從中去分析幼兒在游戲中情緒、情感及社會性發展的情況,去了解幼兒游戲的興趣和需要,那麼我們就能更好地制訂出適合幼兒需要的,有針對性的游戲指導計劃,真正地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快樂、獲得更多的知識。

二、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

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是幼兒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強加的逼迫性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也不是成人願望的執行者,他們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願望來玩游戲的,教師應該從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兒的游戲自主權,讓幼兒自己確定想玩什麼、怎麼樣玩、和誰一起玩、在什麼地方玩等等,幼兒是游戲的主人。

平時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要用心去了解幼兒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識和答案告訴幼兒,不要輕易地打斷幼兒的游戲,更不能包辦代替或導演幼兒的游戲,這樣會不同程度地剝奪了幼兒游戲的自主權。在游戲中幼兒有權決定一切,如:游戲的玩具、材料投放要以幼兒需要興趣為出發點;游戲的情節、內容要是幼兒自己經驗的再現;游戲中出現矛盾、糾紛要以幼兒的方式來解決;游戲中的環境布置也是幼兒自己的事情;游戲中的規則是根據幼兒的游戲需要確定的,而不是外界強加的,這樣幼兒才願意自覺遵守。游戲中只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願望和想法與玩具材料發生互動,才能使活動的方式方法具有靈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兒真正產生興趣和自主體驗,才能使幼兒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將外部經驗內化成自己的經驗。因此教師要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主動控制活動進程,自主決定活動的方式方法。這是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關鍵。

三、具體指導幼兒游戲的幾個策略

首先,對於不同年齡特徵的幼兒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指導游戲。如小班幼兒特別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喜歡模仿周圍的人和事,因此幼兒在游戲時教師要時刻注意觀察幼兒,當他們對新出現的玩具材料不感興趣、不會玩、、不喜歡玩或只喜歡玩某一類游戲時,教師就在幼兒的附近,用與幼兒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戲,這樣就會引導幼兒模仿,對幼兒起了暗示性指導的作用。對於中、大班幼兒,教師則可以作為一個參與者、發問者、傾聽者和解決問題的幫助者的身份去指導幼兒游戲。即:幼兒在游戲中需要教師參與或教師認為有介入指導的必要時,幼兒邀請教師作為游戲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師自己扮演一個角色參與幼兒游戲,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起到指導幼兒游戲的作用。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幼兒提供一段時間,讓幼兒把游戲中的過程體驗、存在的問題、有創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講出來,通過幼兒之間的討論,與幼兒已有的經驗發生碰撞,引導幼兒以他們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分享經驗。

其次,對於不同的游戲主題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指導游戲。幼兒在玩游戲時,由於使用材料不同、游戲的規則不同,在游戲中活動范圍的大小不同等因素,會表現不同的特點和形式。在不同的游戲主題中表現出的問題也是不同的。在角色游戲中可能是因不會與人交往而發生沖突,或材料不能滿足需要而產生問題;在結構游戲中可能需要的是技能或是提供輔助材料方面的指導;在表演游戲中也許就是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道具使用方面的問題;在規則游戲中可能是對規則的理解和遵守方面的指導等等。在同一類主題的游戲中,由於幼兒已有經驗的多少等原因也會出現不同的問題。例如「辦家家」的游戲,不管是小班、中班還是大班的幼兒都喜歡,但是他們在游戲中表現的內容是有差異的,這是由他們的發展水平和社會經驗所決定的。所以對不同游戲主題的指導方法是不一樣的,教師要根據每一種游戲特點及幼兒的需要指導游戲。

再就是對於同一主題不同的情節發展階段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指導游戲。幼兒在游戲中同一主題的情節發展要經歷產生、發展、高潮、結束等階段。幼兒在每一個階段的游戲情節,表現和需要是不一樣的,對每一個階段的指導也應該是不一樣的。教師如果不根據情節發展的需要來指導游戲,就可能使幼兒的游戲始終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了。因此,在游戲的產生階段,教師應根據幼兒在游戲中的興趣及他們的需要適時提供環境和材料,並利用多種方法引起幼兒的關注,以促進游戲情節的發展。在游戲的過程中要時刻觀察幼兒的情況,根據幼兒游戲情節的發展及時增減玩具材料。隨著幼兒游戲情節的發展,教師要盡可能估計到幼兒已有的經驗,及時發現幼兒游戲中新的玩法、想法,為幼兒提供多種質地、多種類型及功能的材料,這些材料包括成型的玩具、替代品以及輔助材料等,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幼兒的多種需要。在游戲進入高潮即將結束時,教師應引導幼兒對游戲中的多種體驗、感受進行推理,以幫助幼兒形成並分享正確的經驗。

Ⅳ 小班幼兒角色游戲教師應該如何介入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在游戲中更能激發學習興趣,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但在開展區域活動時,幼兒間不免會發生這樣或者那樣的狀況,發生爭執了怎麼辦、不會玩怎麼辦、遇到困難了怎麼辦?教師作為觀察者,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時機介入呢?

01

當孩子遇到困難不知所措的時候

案例一:游戲開始了,希希想去「理發店」,可理發店的人數已滿了,希希急得要哭了,此時他又不想去其他區域玩,教師可引導他:「你想一想怎樣才能進去?」當他想出「當一名客人」的時候,孩子終於以一名「顧客」的身份進入到理發店去游戲了。

02

當孩子出現糾紛與行為問題時

案例二:在一次搭建游戲中,嘟嘟在不小心碰壞了小朋友搭的長江大橋的時候,孩子們一時很生氣,很激動,有的埋怨大寶,有的以暴力攻擊大寶,教師馬上說:長江大橋是不是「地震」了,我們趕快搶救大橋,把大橋修好吧!於是孩子們又重新投入到了新游戲當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將發生的糾紛。

03

當游戲中出現教育契機時

幼兒在玩游戲過程中,隨時出現學習新概念與解題方法的時機。這些機會稍縱即逝,除非教師能把握這些機會提出適當的問題、建議或鼓勵。教師給與幼兒暗示幫助解決問題,拋出問題引發幼兒思考,透過這些方法,幼兒所獲得的學習,比正式教學更能持久。

04

當游戲無法深入時

案例三:一天早上,老師習慣的去觀察著每個活動區游戲的情況,當老師觀察到「小醫院」時,發現「小醫院」里的三名幼兒還沒進入到游戲狀態,一名當護士,一名當醫生,一名當葯劑師,雖然有了各自的角色,但是沒有彼此之間玩起來。於是,老師假裝肚子疼走到掛號的護士那裡,「小護士」一看見有人進來,馬上來了興致,張口問怎麼了,「病人」說要掛個號,她立刻用筆在紙上劃了兩下,給了張小紙條,於是又來到了醫生那裡,醫生早已准備好了,又是用聽診器,又是打針的,「確診」後醫生給了一個小條,讓「病人」去取葯,到了葯劑師那裡,他很認真的找了瓶葯擱在「病人」手裡,但沒有說明怎麼吃,「病人」趕忙問他這葯一天吃幾次,一次吃幾片呀!他琢磨了一下告訴「病人」:「一天一次,一次2片!」接著「病人」便離開了。孩子們很興奮,互相商量著互換角色,像剛才一樣玩了起來,而且他們這次要比剛才玩的更豐富了,這個「小醫院」終於「活」了起來。

幼兒園的區域活動通過老師適當的引導,既會成為幼兒自由游戲的園地,又是一個幼兒學習接受新知識的天堂,孩子們不會再僅僅是擔任自己的角色,自己玩自己的,而是把自己的角色融到一個大環境里。

05

當幼兒發生創造性的行為時

案例四:在「老北京」火鍋店,看著「服務員」悅悅盡職地為「顧客」們忙前忙後,教師也忍不住坐了下來。「請問您想吃點什麼?」悅悅問到,並遞上菜單。不一會兒,老師需要的「菜品」一切就緒,悅悅端上一口「火鍋」放在桌子中間,順手丟了兩把塑料勺子在鍋里,並蓋上蓋子。老師微笑著詢問道:「服務員你為什麼要放兩把勺子在鍋里呢?」悅悅馬上開心地解釋到:「那兩把勺子是用來打泡沫的。」老師這才想起:對啊,火鍋店裡是會提供一把湯勺和一把漏勺用來打撈湯面上的泡沫呀,正是有這樣的生活經驗,悅悅才用了兩把塑料勺子來替代。「原來是這樣啊,悅悅你真是一個優秀的服務員。」教師不禁伸出大拇指表揚她。

老師的出現與介入還要體現藝術性,即什麼樣的角色介入是最自然的,既能達到指導的效果,又不影響孩子的游戲,老師有時是游戲的夥伴,有時是某個特定的角色,有時還是旁觀者,必要的時候是解調員。當教師以夥伴的角色出現時,能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引導游戲的進程。對於孩子在游戲過程中的些創造性的行為,老師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Ⅳ 教師如何支持和推進幼兒游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最顯著的特色之一,在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游戲是佔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動,是幼兒園環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兒獲得快樂的原動力。正如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在其著作《兒童心理之研究》中所言,
游戲是兒童的生命
。通過實踐性研究,專家發現:玩游戲比上課更能發展孩子的體能、認知和社會性,是兒童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教師觀察和了解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和內心世界的最佳窗口。
幼兒的學習生活往往與游戲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綱要
提出:作為教師應合理科學地安排組織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各項活動,寓教育與一日生活中,發揮一日生活的整體教育功能,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靈活的實施教育,並善於發現並利用周邊生活中的教育資源,組織教育內容。滿足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需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快樂和自信。
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活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個幼兒向另一個幼兒建議:
來玩跳繩的游戲吧
。可見,幼兒的游戲是出於自己內心的興趣或願望,而不是由別人所能夠支配的。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游戲都不需要教師的指導,讓幼兒自己發揮呢?我覺得並不是這樣,幼兒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在尊重幼兒的前提下對幼兒的游戲進行指導,以保證幼兒游戲的正常進行。
一、給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游戲的環境,激發幼兒游戲的慾望。
在幼兒游戲前,我們可以給幼兒准備許多有利於游戲的材料,以保證幼兒有充分的發揮空間。比如在角色游戲區,放上幼兒自製的電話,兩個幼兒商量後,就可能玩打電話的游戲,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幼兒之間的相互合作能力;放上聽診器、白大褂的時候,三四個幼兒一商量,可能會玩起醫院游戲;在一塊空地上放上沙包,他們可能不由自主地就玩起丟沙包的游戲
所以,我們應盡可能的給幼兒創造一個能引發他們游戲的環境,包括游戲用的場地及游戲用到的材料等等。但要注意其適宜性,既不能琳琅滿目,給幼兒過多的刺激,使幼兒無所適從,又要適量的增加引起幼兒興趣的東西,以便更長時間的啟發幼兒游戲的興趣。
二、給幼兒充分的游戲時間,以保證幼兒能夠盡情的玩游戲。
游戲對幼兒來說就是他們的生活,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因為游戲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各種需要。有很多的社會行為,如遵守游戲的規則、積極的幫助他人、幼兒相互交流合作、和同伴的和平共處等,幼兒都是在游戲中學會的,因此,教師每天都要給幼兒一段相對集中的時間,來保證幼兒的游戲,是幼兒積累知識經驗,體驗成功的愉快,由此來獲得自信和滿足。三、教給幼兒游戲活動的規則和方法,以保證幼兒的游戲能夠順利地進行。
掌握一定的游戲活動技能是順利開展游戲的前提條件,也是激發幼兒游戲活動興趣的良好保證。教師要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和適當的動作示範,讓幼兒明白游戲的名稱、玩法及規則,可以先教會個別的幼兒玩游戲,然後讓他們用互相學習的方法學會玩游戲;也可以講解游戲的玩法和規則。在進行游戲時,教師應指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同時對個別的幼兒進行指導,掌握游戲的時間,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游戲。
四、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游戲的方法,對幼兒游戲進行適當的引導。
教師要通過觀察,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以及了解游戲中的材料是否能夠滿足幼兒的需要等情況對幼兒進行指導。教師以游戲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動及游戲的語言或游戲的材料,暗示幼兒的游戲行為,從而促進幼兒游戲的發展。

Ⅵ 幼師該如何有效介入幼兒的游戲

《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明確要求教師通過環境的創設和適當的介入支持幼兒的游戲,並在情感體驗、認知、同伴交往和動作練習等方面關注和引導幼兒。幼兒游戲的順利開展以及幼兒在游戲中主體發展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教師的適當介入。幼兒在家庭背景、年齡、性別、性格和個體發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個別差異,對教師的介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介入幼兒游戲的支持性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主體發展,彰顯游戲精神 教師介入幼兒游戲應秉持強化主體發展,彰顯游戲精神的原則。教師的介入是要為幼兒游戲創設更自由和諧的氛圍,為幼兒的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教師要通過介入游戲,支持幼兒按自己的興趣、需要和生活經驗進行創造性的活動,按自己的意願設計和生成新的游戲。教師要鼓勵幼兒自己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讓幼兒在與環境、材料、同伴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發展自己。同時,幼兒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更應彰顯自由、和諧和創造的游戲精神。也就是說,教師的介入要保證游戲開始的自發自主,游戲過程的自娛自樂,游戲規則的自我制定與自覺遵守,游戲材料的自由選擇與自在操作,游戲夥伴的自由組合與相互合作等,最終使游戲主體在自由和諧的活動中得到發展。 案例:料理台游戲 愷愷正獨自忙著配菜,不一會兒,桌上擺滿了塑料筐、碟、盤等用具,盛器里有蛋、麵包、果凍、飲料等,教師見狀就對他說:你今天准備在料理台做什麼,等會兒我來看你。愷愷愣了一下,重新回到料理台張羅起來。不一會兒,愷愷忙完了料理台的工作,只見他手拿一隻咖啡壺當喇叭,爬上了原本放塑料筐的空架子,大聲吆喝: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好吃的冰淇淋啊!快來吃,快來買,巧克力冰淇淋啊!教師見狀,說:你在做什麼?他回答:開巧克力冰淇淋店。有什麼好吃的冰淇淋,要這樣招攬顧客?看他坐在高高的架子上,教師就一邊和他說著話,一邊示意他下來,但他沒有聽從教師的勸告,仍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游戲。過了一會兒他笑著對教師說:我是在學昨天聽到的故事裡小狐狸賣東西的樣子,你要吃冰淇淋嗎?教師聽了他的話,略作停頓後說:那好,我就來做你的第一位顧客。今天有什麼好吃的冰淇淋可以讓我買來嘗嘗的?愷愷縱身跳下,熱情地替教師拿巧克力冰淇淋。 游戲情節的展開是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原本的料理台游戲變成了巧克力冰淇淋店游戲。這對教師的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限制幼兒的游戲行為還是推動幼兒游戲的發展?面對游戲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教師第二次介入游戲,用扮演角色的方法參與游戲,通過和幼兒對話了解游戲開展的過程,尊重幼兒的游戲主體地位和游戲精神,積極投入游戲過程中生成的情境,鼓勵和幫助幼兒自主游戲,享受快樂,體驗成功。 二、仔細觀察、梳理,尋找最佳契機 教師介入幼兒游戲時應仔細觀察、梳理,尋找最佳契機。自然狀態下的幼兒游戲變化多端,教師要認真觀察,並在此基礎上抓住時機有效介入。幼兒在游戲中常常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此時,幼兒一般會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使游戲進行下去。但也有一些幼兒會放棄游戲。教師要靜觀其變,留給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在嘗試中積累經驗,學會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當然,一旦發現幼兒因實在無法實現自己的游戲願望而即將放棄游戲時,教師必須介入。此外,在游戲中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對幼兒構成危險時,教師必須立即介入;當幼兒在游戲中主動尋求教師幫助時,教師也必須立即作出回應。 案例:超市營業員 中班角色游戲開始好一會兒了,教師發現超市裡的三個營業員站在超市門口無所事事,眼睛看著娃娃家,手裡一直無意識地撥弄著小玩具,而超市裡的物品倒是琳琅滿目,於是教師走進了超市。 幼兒回答說:娃娃家很熱鬧,我們這里沒人來,不好玩。 幼兒回答說:爸爸媽媽都不來買東西他們大概太忙了。 幼兒說:我們送貨上門好了。 三個幼兒熱烈地討論起來。不一會兒,一幼兒找來一輛手推車,裝上貨物就出發了。他一邊走一邊喊:我給娃娃送牛奶來了。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通過觀察發現營業員因沒有對應的顧客玩伴而無法深入展開游戲,便立即引導幼兒討論和想像,使游戲情節有了突破,保證了游戲的順利進行,充分體現了觀察對教師介入的作用。 三、融合多種形式,發揮互補優勢 教師介入幼兒游戲應融合多種形式,發揮互補優勢。只有靈活選用不同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幼兒游戲水平,使幼兒獲得游戲體驗,實現游戲目的。 教師介入的方式可分為直接介入和間接介入。直接介入,指在不影響幼兒游戲意願的情況下,教師通過提示一個問題或建議,給出一個鼓勵或參照,邀請一個同伴加入或營造一種氣氛支持幼兒的游戲行為。間接介入,指教師以同伴身份參與游戲,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游戲行為,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無論是直接介入還是間接介入,都要以不幹擾幼兒游戲為前提,以不破壞幼兒游戲的興趣和游戲的發展為原則,以讓幼兒獲得游戲體驗以及促進幼兒游戲水平的提升和全面發展為目的,在一種自然的狀態下進行。例如在案例料理台中,教師就採用了直接介入和間接介入相結合的方法。第一次和第二次,教師採用直接介入,增強了幼兒游戲的有意性。第三次,教師則通過間接介入支持幼兒的游戲行為。 教師介入的方式也可分為情感性鼓勵和技藝性幫助。情感性鼓勵,即在介入時側重採用鼓勵、欣賞、融入、暗示、啟發、建議和引導等方法。如,教師的一個微笑、一聲贊美,能鼓起幼兒戰勝自我的信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技藝性幫助主要包括示範、參與、幫助、指導和練習等。如,教師通過動作模仿、操作示範和實物提供等給予幼兒具體的支持,使幼兒破解難題,實現游戲願望。幼兒游戲既需要教師的情感性鼓勵,也需要教師的技藝性幫助。 案例:點心店裡的小水壺 教師說:我幫你們捏把水壺好嗎?幼兒立刻說:好。教師邊示範邊講解,幼兒邊聽邊模仿,不一會兒,水壺就捏好了,幼兒高興地玩起了點心店游戲。 幾天後,幼兒又玩點心店游戲了,他們依舊要教師捏水壺。這時,教師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向一個正在默默地捏橡皮泥的幼兒,並鼓勵幼兒:每個人都試一試,相信你們一定會成功的。教師在旁邊仔細觀察幼兒的動作,在幼兒碰到困難時給予幫助。果然不出所料,幼兒自己捏出了一把把水壺。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由於幼兒細小動作發展還不夠靈敏,在水壺造型方面難以實現自己的願望。於是,教師通過技藝性幫助給幼兒游戲帶來了很大的支持。但第二次游戲時,教師更多的是鼓勵幼兒擺脫依賴,大膽嘗試,並將情感性鼓勵和技藝性幫助有機結合,促進幼兒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 當然,幼兒的游戲水平和游戲體驗並非與教師介入的頻率和深度成正比。有的教師介入頻率很高,但幼兒的游戲熱情未必很高。教師的過度介入往往會干擾、轉移或替代幼兒原來的活動意向,降低幼兒的自信心,挫傷幼兒的積極性。

Ⅶ 教師如何介入幼兒游戲

維果斯基曾說過:「沒有教育的作用,游戲就不會產生或者就不會停滯不前。為了使孩子掌握游戲的方式,成年人的干預是不必要的,必須在一定的年齡階段上教兒童學習怎樣做游戲。」幼兒游戲的實踐表明,教師介入指導游戲可以提升游戲質量和游戲水平,充分發揮游戲的教育價值,促進兒童多方面的發展。

那麼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究竟起到一種什麼樣的作用,應該採用哪些策略來指導幼兒游戲呢?

(一)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作用

按照幼兒游戲的基本進程,教師在幼兒游戲中主要發揮四種作用。

  1. 為游戲開展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備,包括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豐富其相關經驗,提供適宜的游戲材料,安排布置游戲場地等

  2. 2.細致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各種行為,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如游戲中的同伴關系,游戲的持續時間、專注程度,幼兒與材料的互動關系,等等

  3. 3.根據上述觀察的情況,結合幼兒的特點,適時、適度、適當地參與幼兒游戲促進游戲順利開展,幫助幼兒拓展和豐富游戲情節,提升游戲水平

  4. 4.組織幼兒結束游戲,整理游戲材料,引導幼兒分享經驗,提升游戲水平,酌情對幼兒開展游戲的情況進行總結

  5. (二)教師介入幼兒游戲的策略

  6. 1.以游戲者的身份介入

  7. 教師以游戲者的身份介入幼兒游戲。比如某幼兒在小超市中當售貨員,然而無人前往超市購物,該幼兒無所事事,老師可以通過扮演顧客前往購物,和售貨員交流,還可以假裝購買的東西太多,引導幼兒上門送貨。以游戲者的身份介入包括兩種:平行式介入法和交叉式介入法。

  8. (1)平行式介入法。

  9. 什麼是平行式介入法呢?平行式介入是指教師在幼兒附近和幼兒玩相同或近似的游戲材料和游戲情節,引導幼兒模仿其行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是一名游戲者,教師的行為起著暗示指導的作用。當幼兒不會操作幼兒材料、游戲情節過於單一或缺乏創新時,教師可以採用這種方法。比如教師在活動區投放了新的材料,但是孩子只玩了一會兒,就因為沒有更好地玩法而失去了進一步操作的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在幼兒身邊操作玩具,建構更多的作品,開拓幼兒的思路。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還可以邊說邊做,一是吸引幼兒興趣,二是教給幼兒操作的方法。

  10. (2)交叉式介入法。

  11. 交叉式介入法就是教師通過扮演一個角色進入到幼兒游戲中,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與角色的互動,起到指導幼兒游戲的作用。當幼兒游戲能夠順利開展下去時,教師則可以退場,不能待得太久。

  12. 2.材料指知陸引介入法

  13. 材料指引介入法就是通過材料的提供達到指導幼兒游戲的策略方法。游戲材料對幼兒的游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材料很多游戲就無法開展。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教師通過提供搭友頃游戲材料,可以增強幼兒的游戲興趣,拓展和豐富游戲情節。根據幼兒游戲情節的不同,教師提供的游戲材料也不盡相同。

  14. 3.語言指導

  15. 語言指導是通過教師的話語達到對游戲指導的一種方式,它是游戲指導中非常重要,也是經常使用的一種策略。教師在幼兒游戲中所使用的語言是非常豐富的,而不同語言在游戲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一樣的。根據提問目的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將教師的語告清言分為七類。

  16. (1)詢問式語言。

  17. 比如,「家裡除了爸爸媽媽以外,還有誰?」「你什麼時候給你的病人開刀?」「的工作是不是只抓壞人啊?」「拿不下了怎麼辦?」「如果你想要的玩具沒有了,怎麼辦呢?」

  18. 上述就是詢問式語言,詢問式語言一般以疑問句的形式出現。教師藉助詢問式語言把幼兒面臨的問題情境描述出來,把需要解決的問題擺在幼兒面前,讓他們思考並尋找解決途徑,起到促進游戲情節發展的作用。比如,「家裡除了爸爸媽媽以外,還有誰?」(用於拓展和豐富游戲情節,可以考慮加入別的的角色,比如「寵物」)「你什麼時候給你的病人開刀?」(提醒幼兒明確自己的角色,有的孩子剛剛還扮演醫生,但很快就忘了自己的角色,到處閑逛)「的工作是不是只抓壞人啊?」(幫助幼兒豐富對的認識)「拿不下了怎麼辦?」(幫助幼兒思考更為合理的解決辦法)「如果你想要的玩具沒有了,怎麼辦呢?」(指導幼兒學會使用替代材料)這就是詢問式語言所起到的指導性作用。

  19. (2)建議式語言。

  20. 建議式語言,顧名思義就是教師通過給予建議,指導幼兒游戲。教師在觀察的過程中,當發現幼兒在游戲中情節發展停滯不前或出現困難時,給予的不是直接的指導,而是採用建議的方式,比如,當發現一個幼兒試圖把娃娃放在堆滿東西的桌上而不方便擺弄玩具時,教師可以建議:「我覺得如果放在旁邊會更好。」當幼兒為了在麥當勞買不到油條而爭執時,教師可以建議說:「麥當勞沒有油條賣,那我們再開個賣油條的店吧。」

  21. (3)澄清式語言。

  22. 幼兒的游戲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但幼兒年齡小,對事物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有時候由於不太理解社會規則,或者模仿了社會中的一些不良現象,在游戲中表現出一些不符合規則的游戲行為。據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討論,澄清幼兒對事情的認識,從而形成正確的觀念。

  23. (4)鼓勵式語言。

  24. 鼓勵式語言是教師通過鼓勵或表揚的方式,激勵幼兒把游戲行為繼續進行下去或走向深入。

  25. 給飛機塗色

  26. 比如,孩子們在美工區開展繪畫活動,主體是兵器,有的孩子畫迫擊炮,有的畫飛機,畫完後用油畫棒塗色,一個小女孩想用白色的油畫棒給飛機上色,可是沒有白色的油畫棒,她就求助老師,說沒有白色油畫棒。老師先採用了建議式的語言,「可不可以用其他顏色呢?」小女孩想了想,從中找出銀灰色的油畫棒塗色,剛塗了幾下,就把頭轉向老師,老師看了看她塗的色,說「用銀灰色塗多漂亮啊,很多戰斗機都是銀灰色,真棒」。聽到老師鼓勵的話語,小女孩高興地用銀灰色塗起來。

  27.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鼓勵性的語言促進了兒童游戲的順利開展。

  28. (5)邀請式語言。

  29. 幼兒的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性格也是有差異的。比如,有的幼兒偏內向,或者社會性發展水平較差,不知道如何加入同伴遊戲,總是一個人玩耍,很少會主動發起交往,或者在游戲中往往處於配角。這時教師可以運用邀請的方式:「我們一起去超市買東西吧」「你可以幫我理發嗎」「咱們去給汽車加油好嗎」等語言邀請幼兒與老師一起游戲或者進入游戲情境,圍棋創造和其他幼兒交往的機會,使他們體驗到參與游戲的樂趣,並逐漸學會如何參與別人的游戲中,如何與他人展開交往。

  30. (6)角色式語言。

  31. 教師以角色身份參與到游戲中,促進游戲情節更為豐富和深入地開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扮演角色和參與游戲時應自然,不要露出「」的痕跡。這種方法和我們之前講到的交叉式介入法,二者是非常類似的,只不過在這里更強調語言的使用。

  32. (7)指令式語言。

  33. 「指令式語言」即直接的命令或指令。當幼兒在游戲中嚴重違反規則或做出一些危險舉動時,教師要立即通過明確的指令性語言制止其行為,比如,「不能這樣」「趕緊停下來」「不可以用玩具打小朋友的頭,這樣會很疼得」,等等。明確具體的指令,能及時制止幼兒的不恰當行為,避免危險的出現,保證游戲活動安全健康地開展。

  34. 在游戲指導策略這個問題中,一共給大家分享了三種方法:以游戲者的身份介入、提供游戲材料、通過語言指導,教師應根據需要,採取適當的方式策略對幼兒游戲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

Ⅷ 幼兒游戲介入的方式有哪些

幼兒游戲介入的方式如下:

1、平行式介入法:是指教師在幼兒附近!衫此和幼兒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戲,目的在於引或世迅導幼兒模仿,教師起著暗示指導的作用,這種指導是隱性的。當幼兒對教師新提供的材料不感興趣或者不會玩,不喜歡玩,只會一種玩法時,教師可用這種方式介入進行指導。

3、垂直介入法:是指幼兒游戲出現嚴重違反規則或攻擊性等危險為時,教師直接介入游戲,對幼兒的為進行直接干預,這時教師的指導顯性的。

如在游戲當中返局,幼兒因爭搶具而發生打罵,或者是玩一些如「死」「上吊」「暴力」等內容的游戲時,教應直接干預,加以引導,但這種方式易破壞游戲氣氛,甚至使游戲中止,一般情況下不宜多用。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286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727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183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254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635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926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81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802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680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