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漢字游戲有哪些方面
① 適合小學一年級學生語文課堂上的游戲有哪些
一年級的小學生可以玩的課堂游戲有很多,以下列出幾個僅供參考。
1、「大家一起猜詞語」:
自由組合,兩人一組,一個比劃一個猜,在一分鍾內答對題目最多的一組獲勝。題目涉及生活用品、水果蔬菜、明星名字、地名等。游戲規則是比劃的人可以用語言和肢體動作來提示描述,但是不能描述某個字的讀音或寫法。台的觀眾不能提示詞語,在規定時間內答對的題數越多則獲勝。
拓展資料:
優秀的老師們需要在課堂上提供了大量有趣、簡便、快捷、有效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們從上課第一分鍾開始就能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之上。這 些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創造一個積極的課堂環境,並且遠不止這些。這些活動可以使學生們勤於動腦;促進批判性思維;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鼓勵創造性;激發積極的學習態度;鼓勵學生課堂發言。這些活動已經經過多次課堂實踐,適合所有年級的學生。這些寶貴的經驗適合任何老師,不論你是新手教師還是經驗豐富的教師。
② 值得玩的認字游戲有哪些
1、漢字大英雄
《漢字大英雄》是一款趣味休閑的漢字答題類手機游戲,小夥伴們在這里將遭遇各種各樣的任務,並通過對漢子進行對應的改變,從而達到識字目吵改的,體驗感和趣味性極佳。
漢字大英雄
類型:
休閑益智
2、神奇的方塊字
《神奇的方塊字》是一款可以自由組合文字的闖關類型游戲,目前在抖音等應用上十分盛行,可以讓小夥伴們在游戲的同時獲得更好的識字效果,畢竟這里部分文字十拆碰宏分難認、少見。
神奇的方塊字
類型:
休閑益智
3、抖音極限打字王
《抖音極限打字王》是一款供小夥伴們打字和識字的游戲,小夥伴們在這里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打出指定的文字,對玩家的手速以及文字功底有著相當的要求,需要玩家盡可能的掌握。
抖音極限打字王
類型:
休閑益智
4、ABC字母跑樂
《ABC字母跑樂》是一款趣味性十足的游戲,小夥伴們在游戲時需要控制對應的球球進行字母上的合並,從而在游戲的同時更好的識別各種英文字母,是初入英文界小夥伴的最佳學習方式之一。
ABC字母跑樂
類型:
休閑益智
5、學霸填字
《學霸填字》是旅冊一款很是考驗玩家文字功底以及知識量的游戲,小夥伴們需要通過系統給出的題目,並給出對應的答案,是小夥伴快速掌握各種成語以及學習的重要方式。
學霸填字
類型:
休閑益智
③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有哪些方法
導語: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學生要讀書、寫作文就必須先認識字。字識得太少,讀書、作文將遇到很大的困難。所以說要想讓教學生掌握書面語言,能讀會寫,就必須先讓學生認識足夠數量的漢字。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有哪些方法
一沒手、採用多種形式培養識字興趣
學生的興趣,將直接影響識字的效果。愛因斯坦說過:「對於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程標准》也把「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列枯行嫌入教學的第一目標。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因此,識字教學應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採用多種形式,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
1.直觀演示識字
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且易於疲勞,教學時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具,如實物、圖片、媒體或直觀的動作演示,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教學「舟、竹、石、川、燕」等象形字時,我就將這些字的演化過程播放給學生看。教學「灶、尾、尖、看、歪」等會意字時,我就直接將圖片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看圖中識記字形,理解字義。而對於如「打、拍、跑、跳」這些表示動作的字,直接用動作進行演示,讓學生理解「扌」的字與手有關,「」的字與腳有關。用這種直觀形象的方法教學,學生興趣盎然,印象深刻。
2.游戲識字
這是識字教學中最常見的方式。它符合低年級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樂於參與的心理特點。游戲不僅增強了識字的趣味性,而且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常用的游戲形式有:①摘蘋果。
如在教學《雨點》一課時,在鞏固復習環節我將「睡覺」 「散步」 「奔跑」 「跳帶桐躍」等詞語畫在蘋果圖形里,讓學生邊讀邊摘,並要求學生用所摘的詞語說一句話。做到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並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了解字詞的意思,可謂一舉多得。②開火車。這也是教學中利用率較高的游戲形式。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地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對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有好處。認新字或復習鞏固時,我常選用這種形式和學生對話:「小火車開起來,哪組開?」「一組開。」「小火車開起來,單軌開,雙軌開?」「雙軌開。」學生便會主動投入到識字活動中來。
3.猜謎識字
「猜謎語」識字以其幽默風趣、朗朗上口的特殊魅力受孩子們的青睞。通過猜謎語來鞏固已學的知識,既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如一口吃掉牛尾巴,指「告」字。24小時是「舊」,15天是「胖」,「十張口,一顆心」是「思」……
4.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字形的特點,在教學中師生合作編一些兒歌或順口溜幫助識記,變識字為游戲,讓學生既學得輕松有趣,又能加深印象,鞏固記憶。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裡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寓教於樂,易學易記,既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
5.查字典識字
《課程標准》對第一學段識字要求中提出: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查字典」是學生獨立識字的一個工具,使用字典的習慣與能力也可以作為學生獨立學習的一個標志,是語文的一項重要技能。我在教學中鼓勵學生使用字典,告訴學生不認識的`字還可以通過查字典解決。每人的書箱里都備有字典,有不認識的字隨時查。在查字典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鞏固了拼音與部首,又動腦動手,多種器官一齊調動,記憶會更深刻。
二、採用多種方法提高識字效率
學生的興趣有了,還得把生字准確識記下來,那麼該如何指導學生正確識記生字呢?那就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運用漢字的構字規律識字,運用多種方法,我歸納了如下幾種:
1.聯想形象識字
語言文字來源於生活,最終還是應該回歸於生活。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識記效果,而且對於生字的實際應用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學習「鳥」時,我引導學生想像「鳥」的一撇是小鳥的羽冠,一點是小鳥的眼睛,一橫是小鳥飛行時肚子下伸著的腿,這樣一想,這個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
2.比較聯系識字
在生字中有許多相近的字,在學習時,不讓學生單獨去認字,而是將相近的字一並出現,在比較中識字,在聯系中區別。如要認識的「奶、姐、妹、媽、姑、她」都是形聲字,都帶有「女」。教學時,我就引導學生觀察,從而發現這些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使學生得出結論「這些生字都帶有『女』,都跟女子有關系」。再進行拓展,讓學生想一想還認識哪些帶有「女」的字,然後進行了交流。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認識了本課的生字,而且還認識一些課外的生字,拓寬了識字面。學習「馳」字,可與「他」「地」「池」相聯系比較,在學生觀察比較後,讓他們總結:這三個字的右邊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地是 。馳有馬,池有水。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便不會混淆了。
3.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
在漢字中,獨體字佔小部分,絕大部分是合體字。根據漢字的構字規律,用熟字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利用拆分和組合漢字部件的方法教給學生識字本領。如教學 「翠」字,讓相鄰兩個同學分別代表「羽」和「卒」,邊念「我是羽,羽毛的羽」「我是卒,小卒的卒。」「羽毛插在小卒的頭上就是翠」。合體字減去一個獨體字變成一個新字。在教學這類字時,相鄰兩個同學分別代表一個熟字,然後運用減法熟記。
如「扇」字去掉「戶」字是「羽」字。這種方法學生不僅興趣濃厚,而且學得快,記得牢。教學「清」 「請」 「晴」 「蜻」一組形聲字時,學生在對基本字「青」的字音、字形掌握的情況下,利用轉盤換掉偏旁就成為一個新字。我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偏旁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學生會說出河水清清與水有關,有三點水的是「清」;請人做事要說話,有言字旁的是「請」;太陽出來天氣晴,有日字旁的是「晴」;蜻蜓是昆蟲,有蟲字旁的是「蜻」。
三、採取多種途徑培養識字能力
隨著新課程的開展,要求低年級學生掌握的識字量大大增加,但是光靠語文課堂教學來提高識字量是遠遠不夠的。其實識字教學的資源無處不在,充分利用課外閱讀、生活環境進行識字,也是有效的識字途徑。
1.在閱讀中培養識字能力
一年級新生在入學5~7周左右,便基本上能熟練掌握漢語拼音,並能利用音節讀一些淺顯的兒歌和兒童故事。此時,如能一邊教生字,一邊引導學生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既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又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了解字的意義。閱讀能夠擴大孩子的識字范圍和識字量。因此,我們要鼓勵孩子盡早讀書。「寓識字於閱讀之中」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讓孩子識字與閱讀同步發展,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他們的主動學習能力。
2.在生活中提升識字能力
「生活即教育。」我們生活在這個多彩的世界中,漢字隨處可見。教室內的標語、走廊里的名言、校園中的告示牌、櫥窗里的標語、大街上的廣告、車站牌、商店名、超市中的物品名……這些都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識字環境。因此,要開放識字空間,鼓勵學生在課外、在生活中自主識字,主動識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實踐活動中識字。這樣學生識字能力會得到大大提升。
④ 小學二年級,教生字時有什麼好玩的游戲可以活躍氣氛又可以達到學習目的。
小學字詞教學之二:
利用游戲,鞏固生字
低年級學生識字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他們學得快,忘得也快。有的老師為了防止孩子們遺忘,讓學生一遍遍地機械地讀,抄,提。如果生字僅靠死記硬背,反復抄寫來記,勢必會大大地挫傷孩子們識字的積極性。如果把游戲運用到生字的鞏固中,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游戲方式有很多種。例如:
1、「開火車」游戲。用於復習鞏固生字,需要准備生字卡片。運用時,老師舉著生字卡片,說:「小朋友,我們一起來開小火車,看看哪一列火車最先到我們的首都北京。」學生說「嗚——咔嚓、咔嚓」,然後按一定的順序讀老師出示的生字。有學生讀錯時,老師就說「哪個修理員來幫著修理一下」,請學生糾正。這個游戲除了能幫助學生鞏固生字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合作的意識。
2、摘水果。老師先畫出不同的果樹,再把寫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貼到相應的果樹上,如:「辨、辮」,「坪、評」,「藍、籃」等。教師讀哪個字,就讓學生把帶有這個字的水果摘下來,然後用這個字組詞。
3、做郵遞員送信的游戲。請一個同學當郵遞員,把生字卡片分給同學。請拿到信的同學上台。把信上的字讀給大家聽。
4、手拉手,找朋友。讓幾位同學上台分成兩組,一組拿拼音,一組拿相對應的生字,台下的同學唱找朋友歌,看誰最先找到好朋友。
5、送字寶寶回家。對於剛認識的生字,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它們在一定的語境(句子或短文)中反復出現,讓孩子進行朗讀比賽。
6、編漢字趣味對話游戲。例如:
「日」對「曬」說:「喲,我啥時從西邊出來了。」
「音」對「意」說:「你也會用心聽音樂了。」
「化」對「花」說:「瞧你,頭上戴朵花,就是人人愛。」
7、開展猜謎游戲。低年級尤其喜歡猜謎,如果能讓兒童把某些識字內容編成謎語,通過猜謎鞏固所學知識,既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通過對謎語的綜合分析,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例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字。又如,在教「碧」字時,先讓學生猜一猜,「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頭上。」孩子們本來易把王、白寫錯位,做了這樣的游戲之後,很容易就記住了。
8、編順口溜,幫助記憶生字。學生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可以在老師的帶動下編出順口溜加強記憶。如:「牛」字不出頭是「午」,「牛」字加一橫是「生」; 「大口裡面套小口」是「回」字。又如:「朝」字,十月十日;「真」字,「一橫長,一豎小,放個具字真正好,真字裡面是三橫,少了一筆也不行」等等。這樣學生學習起來覺得有趣,興致高,能激起學生高漲的學習情緒,給學生樂學創造了條件。
⑤ 小學語文課堂都有那些益智游戲呢
1、成語接龍
這個方式很多
2、故事接力棒
准備一本作文本,封皮上寫《故事接力棒》。凡是對故事創作感興趣者,先抽簽確定順序,然後每人輪流一天,在上面寫一個有趣的故事,要求後一個故事和前一個有連續性,人物和情節可以盡情發揮,也可以對前面的故事作點評,依次傳遞下去,循環往返。
3、編童話
在每張卡片上,寫一個角色名,如:老大爺、奶奶、小花貓、變形金剛、孫悟空等。游戲者從主持人手上抽取5張,看看上面寫的是什麼角色,然後思考3分鍾,以這些角色為主人公,構思一則有趣的童話故事,再講給大家聽,講得精彩者為優勝。
4、 集體造句
規則:分成若干小組,每一小組第一位組員准備好一支筆和一張空白紙,游戲開始向每小組第一位組員隨意在紙上寫一個字,然後將筆和紙傳給第二人,第二人按要求寫完一個字後交給第三位組員……直到組成一個句子。
要求:如果到排尾句子沒有結束則排尾的組員將句子寫完整,寫完後將所造的句子高舉起來,最後以句子通順,先舉起造好句子的小組為勝。
⑥ 識字的游戲方法有哪些
鏈接:
想像識字:將漢字變成有趣的圖形和動畫,加深記憶。
1+1學習法:1天學習+1天復習,識字效果事半功倍。
有趣故事:通過識字游戲推進故事發展,強化記憶。
專業朗讀:國家級播音員配音,讓發音更准確。
微信復習:通過微信推送孩子學習進度,並給出復習課程,讓家長幫助孩子鞏固。
合理規劃:由簡到難,每天10分鍾,每天學習6個漢字。
⑦ 文字類游戲有哪些
字謎、對聯、成語接龍、燈謎、腦筋急轉彎等。
1、字謎
字謎就是以一個或幾個漢字為謎底的謎語。這種謎語的編寫或是利用了漢字的造字規律,或是利用了漢字形、音、義某一方面的特點,顯得既有趣味,又有知識內涵。
2、對聯
對聯是要成「對」的,即由上聯和下聯所組成。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內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聯能「聯」起來(平仄相對),兩句不相關聯的句子隨便組合在一起不能成為對聯。
3、成語接龍
成語接龍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字游戲。它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社會基礎,同時還是體現我國文字、文化、文明的一個縮影,是老少皆宜的民間文化娛樂活動。
成語接龍規則多樣,大家一般熟知的是採用成語字頭與字尾相連不斷延伸的方法進行接龍;因為成語接龍是作為一種廣泛開展的群眾性競爭游戲出現的,所以它應該有一個權威、嚴密的規范方法,以體現游戲的公平、公正,使佼佼者脫穎而出。
4、燈謎
燈謎是寫在彩燈上面的謎語,謎語來源於民間口謎,後經文人加工成為謎,它在中國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隱語」或「瘦辭」。秦漢時則成為一種書面創作。三國時期,猜謎盛行。在宋代出現了燈謎。人們將謎條系於五彩花燈上,供人猜射。
5、腦筋急轉彎
腦筋急轉彎最早起源於古代印度。就是指當思維遇到特殊的阻礙時,要很快的離開習慣的思路,從別的方面來思考問題。現在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來回答的智力問答題。
腦筋急轉彎分類比較廣泛:有益智類,搞笑類,數學類,成人類等。 腦筋急轉彎是種娛樂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大眾化的文字游戲。
⑧ 活躍氣氛的識字游戲有哪些
一捉迷藏。
在家裡准備一些卡片,也可以自製卡片,每套兩張,一張貼在相應的傢俱、用品上,另一張在識字的時候用來展示給孩子。孩子通過觀察卡片上的字形,去家裡各個角落尋找,看看這個字或詞到底藏在哪裡,當孩子找到後,可以根據所在位置的物品,試著念一下讀音,對應記憶。
在家裡玩這個游戲,孩子平時也會關注物品上的字形,理解字義,學習字音,可以讓孩子養成隨時識字的習慣。
注意:這種玩法一定要從簡單到復雜,不要一口氣全都貼上,可以十個一組,也可以從限制房間開始,從客廳到卧室,再到廚房、衛生間,字詞結合,看孩子幾天能完成記憶,然後再換卡片。
二讀兒歌。
朗朗上口的歌謠,孩子是很喜歡跟著念的,不僅能識字,還能增強語感,對以後的表達有很大的幫助。家長可以根據字形特點,編一些謎語或兒歌,讓孩子跟著念,邊念邊猜謎底,或把字寫在紙上、小黑板上。
注意,這樣的兒歌不僅可以從網上或買一些相關的書,還可以自己編一些。
三看圖畫。
象形文字是古人用於記錄和交流的符號,現在我們使用的漢字很多都是從象形文字發展演化而來的。可以准備一些專門的象形識字卡,讓孩子觀察圖片後再識字,還可以把有趣的象形文字畫下來,掛在牆上欣賞,讓識字變得輕松。
如:「家」字上半部分古時寫的是屋子的象形。下邊的「豕」就是豬,那時候,人和豬常住在一個屋子裡,所以有豬的地方就常有人家。
以上方法適合孩子剛開始識字的時候玩,以下方法適合孩子有一定識字量,或作為復習、鞏固時使用。
四玩「撲克」。
孩子很喜歡玩撲克,但這里的「撲克」不是平時我們說的紙牌,而是識字卡片。開始家長和孩子可以各拿一部分卡片,家長出一張,孩子讀正確,就算吃掉牌,歸自己,讀錯就要罰再退一張牌出來;輪流進行,誰最後把對方的牌吃完誰獲勝。
注意:這個游戲要用在孩子有一定識字量積累的情況下,或用在幫助孩子復習、鞏固已識漢字的時候,要購買沒有圖案提示的識字卡片,每次選擇卡片時要把孩子認識的、不認識的字摻雜在一起,逐步增加難度。家長也要適度示弱,讓孩子小贏幾把,提升識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