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問答 » 游戲的術語有哪些

游戲的術語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4-25 17:40:30

Ⅰ 游戲術語 如 pc ps rpg

pc 計算機的英文簡稱了
電腦游戲術語集錦

電腦游戲發展至今日,已有數十年之歷史。業已形成自己的一套術語系統。我們將一些常用游戲術語做一系統整理,並附英漢對照。以方便玩家查閱:

#
3D Accelerator:3D加速器。一種專門提升PC的3D運算功能硬體,但其不能提升計算機整體的顯示效果。

A
ACT (Action Game):動作類游戲。這類游戲提供玩者一個訓練手眼協調及反應力的環境及功能,通常要求玩者所控制的主角(人或物)根據周遭情況變化做出一定的動作,如移動、跳躍、攻擊、躲避、防守等,來達到游戲所要求的目標。此類游戲講究逼真的形體動作、火爆的打鬥效果、良好的操作手感及復雜的攻擊組合等等。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就是指計算機模模擬實世界的行為方式與人類思維與游戲的方式的運算能力。那是一整套極為復雜的運算系統與運算規則。

Alpha: Alpha測試。就是指在游戲製作者控制的環境下進行的游戲測試工作,所以一般來說a測試是在公司內部進行的。

AVG (Adventure Game):冒險類游戲。這類游戲在一固定的劇情或故事下,提供玩者一個可解謎的環境及場景,玩者必須隨著故事的安排進行解謎。游戲的目的是借游戲主角在故事中所冒險積累的經驗來解開製作者所設定的謎題或疑點。通常這類游戲常被用來設計成偵探類型的解謎游戲。

B
Beta:Beta測試。就是指不在製作者控制的環境下進行的游戲測試工作,所以一般來說Beta測試則是交由選定的測試者單獨來進行測試。

Boss:大頭目,也稱「老闆」。在游戲中出現的較為巨大有力與難纏的敵方對手。一般這類敵人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只會出現一次,而常出現在關底,而不像小怪物在游戲中可以重復登場。

Bug:程序漏洞,俗稱「臭蟲」。指那些因游戲設計者與測試者的疏漏而剩留在游戲中的程序錯誤,嚴重的話將影響整個作品的質量。

C
Cheat:游戲秘技。游戲設計者暗藏在作品中的特殊技巧,使用後可帶給玩者特殊的能力與效果。最先是程序者為快速測試作品而設計的內部秘技,現在幾乎已是每個游戲均有秘技。

Clock Speed: 游戲執行速度。即游戲在計算機中被運行的速度,常以Megahertz(MHz)計量。

Code:密碼。1)同Cheat條;2)同Source Code條。

D
Doom-like: 三維射擊類游戲。即第一人稱射擊類游戲。游戲畫面即為玩者的視野范圍。現在此類游戲多稱作Quake-like。

E
E3(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美國E3大展。 當前世界上最為盛大的電腦游戲與電視游戲的商貿展示會,基本於每年五月舉行。

Easter Egg:復活節彩蛋。 程序中隱藏著的一段意外的內容,常為製作者設計的搞笑內容,經常是關於製作者自己的介紹與調侃。

ECTS(European Computer Trade Show):歐洲計算機商貿展示會。被稱為歐洲的E3大展,每年三月和九月於倫敦舉行。

Electronic Game:電子游戲。即電腦游戲、電視游戲以及街機和手掌型游戲機的總稱。

Engine:游戲引擎。 即一套游戲的主程序。

Experience Point:經驗點數。常出現在角色扮演游戲中,以數值計量人物的成長,經驗點數達到一定數值後常常會升級,這時人物就會變得更強大。

F
FTG(Fighting Game):格鬥類游戲。從動作類游戲脫胎分化出來,就是指兩個角色一對一決斗的游戲形式。現在此類游戲又分化出2D格鬥類游戲與3D格鬥類游戲。

First Person:第一人稱視角。就是指屏幕上不直接出現主角,而是表現為主角的視野范圍。

Flight Sim:飛行模擬類游戲。是模擬類游戲下的一個門類,讓玩家感受到操縱飛機以及飛翔於藍天上的樂趣。

FMV (Full-motion Video):全動態影像。即游戲的片頭、過場和片尾的動態畫面。

Forward Scrolling:向前卷軸。即背景不斷向玩者趨近的卷軸模式,常出現在第一人稱射擊或模擬類游戲。

Frame:幀,鏡頭。即顯示畫面的動態計量單位。

FPS(Frames Per Second):每秒顯示幀數。美國的標准NTSC的電視節目的每秒顯示幀數為30。不少電腦游戲的顯示幀數都超過了這個數字。

Free Guy:額外的命。在游戲中,你有可能會獲得的額外的命,比如收集一定數量的某種寶物。

G
Game Over:游戲結束。這是游戲中最常見的話語,通常是表示游戲者失敗,而不是通關爆機。

Gameplay:游戲可玩性。即游戲的玩法,是決定一個游戲有多好玩的重要因素。

Genre:游戲類型。即為不同游戲玩法的游戲作一歸類,比如角色扮演類、冒險類、動作類、模擬類等。

GPU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圖形處理器。輔助CPU處理圖形運算。

Graphics Accelerator:圖形加速器。專門的提升顯示速度和效果的硬體。

Graphic Adventure:圖形冒險類游戲。是冒險類游戲下的一個門類, 相對與文字冒險類游戲。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圖形用戶界面。 即計算機與用戶的交互界面。

H
Hidden Level:隱藏關卡。指游戲中隱藏的部分,自行發現。即不玩到這部分也能夠通關,但玩到後可能會使清潔起變化。

High-Res:高解析度。 即精細的畫面顯示模式,但游戲的運行速度可能會因此有所下降。

Hint:攻略提示。簡單的攻關提示,幫助玩家解決游戲中出現的特別棘手的難題。

HP(Hit Point):生命力。即人物或作戰單位的生命數值。一般HP為0即表示死亡,甚至Game Over。

HUD(Heads Up Display):飛行儀表盤。飛行模擬游戲中的常見詞,常提供玩家諸如彈葯狀況、速度、目標跟蹤等作戰信息。

I
Interactive Movie:互動式電影。即結合游戲要素與電影要素的一類計算機互動作品,常常包含大量的FMV(全動態影像)。

Interface:游戲界面。即玩者操作游戲的方式。它決定游戲的上手難度與可玩性。

J
Joypad:游戲手柄。模擬電視游戲的手柄,通常外接在音效卡上。

Joystick:游戲操縱桿。常用來玩飛行、賽車等模擬類游戲的外接操縱桿。

L
Level:關卡。即游戲一個連續的完整的舞台、場景。有時也稱作Stage。

Low-Res:低解析度。即粗糙的畫面顯示模式,但運行速度可稍微提高。

M
Motion Capture:動態捕捉。將物體在3D環境中運動的過程數字化的過程。

Motion Tracker:動作跟蹤器。動態捕捉時使用到的設備。

Moves:出招。即格鬥游戲中人物的出招技巧。

MP(Magic Point):魔法力。即人物的魔法數值,一旦使用完即不能再使用魔法招式。

MUD(Multi-user Dungeon):多用戶地牢,俗稱「泥巴」。在互聯網路上的一種允許多人參與的實時游戲,一般類似RPG的玩法,但目前多為文字模式。

Multimedia:多媒體。主要指融合多種表現手法的電腦作品。比如FMV(全動態影像),電腦游戲、交互作品等。

N
Network Games:網路游戲。指容許多人通過某種網路協議連線後便能進行集體游戲的游戲種類。

NPC(Non Player Character):非玩者人物。在角色扮演游戲中,玩者會在游戲過程中遭逢到的所有不受控制的人物。這些人物或會提示重要情報線索,或是無關緊要的人物。

P
Password:過關密碼。在游戲一開始處輸入後便能直接進入後面的關卡。

Pirate:盜版游戲。即國內到處泛濫令游戲製作公司頭痛不已的盜版游戲。

Pixel:像素。屏幕顯示的最小基本單位。

Platformer:游戲平台。游戲運行的平台,包括Win95、DOS或者UNIX等。

Player Killing:玩者殺手。指在MUD中,專以攻擊玩者人物,而不是非玩者人物的一類玩家。

Polygon:多角形。運用在2D屏幕中表現3D環境的多角形單位。

Prototype:原型製作。游戲作品的原型製作也就是指以最快的速度製作出遊戲的原型,一個可以執行的程序原型。從這些基礎程序與基礎圖形,製作者可以看到從電腦中表現出來的與原來設想的有多大差距,經過調整磨合後就進入了正式動工了。

Puzzle:謎題。在冒險類游戲中,考驗玩者智力的謎題。

PZL(Puzzle Game):解謎類游戲。一類專以不斷解謎為主要內容的游戲種類。

Q
Quake-like:三維射擊類游戲。即第一人稱射擊類游戲。見Doom-like條。

R
Round:回合。格鬥類游戲中的一個較量的回合。

RPG(Role Playing Game):角色扮演類游戲。這類游戲提供玩者一個可供冒險的世界(Fantasy World)或者一個反映真實的世界(Real World),這世界包含了各種角色、建築、商店、迷宮及各種險峻的地形。玩者所扮演的主角便在這世界中通過旅行、交談、交易、打鬥、成長、探險及解謎來揭開一系列的故事情節線索,最終走向勝利的彼岸。玩者依靠自身的膽識、智慧和機敏獲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自己扮演的主角不斷發展壯大,從而得到巨大的精神滿足。

RTS(Realtime Strategy Game): 即時戰略類游戲。對應回合制戰略游戲,一切都是實時發生,要求玩者具備較好的敏捷與宏觀指揮能力。

S
Scaling:縮放比例。有些游戲提供畫面的縮放比例的調整。

Second Person:第二人稱視角。即追尾視角,緊隨游戲主角的背影。

Shareware Software:共享軟體作品。

Side-Scrolling:橫向卷軸。即游戲畫面的前景與背景從左向右移動的卷軸模式,常用於2D射擊游戲中。

SLG(Simulation Game):模擬類游戲。這類游戲提供玩者一個可以做邏輯思考及策略、戰略運用的環境,且讓玩者有自由支配、管理或統御游戲中的人、事物。

AC - Armor Class,盔甲級別或防禦。
Add - 一隻額外的怪物加入到現有的戰斗中。
AOE - Area Effect Damage,區域作用魔法。指的是一個可以傷害一個區域中的一群怪物的魔法,例如法師的暴風雪和奧術爆炸。
AE - Area Effect,區域作用傷害
AFK - Away from Keyboard,離開鍵盤(暫離)。這意味著玩家離開了他的電腦。
Aggro - 這個詞意味著怪物已經瘋狂並且你已經將它們「激活」到開始攻擊你的程度。它們現在開始會試圖接近並攻擊你。「魚人被我Aggro了」或「如果你繼續接近,魚人將被Aggro」。
Aggro Radius - 怪物周圍的區域,進入它意味著怪物會「蘇醒」並攻擊你。
Agi - Agility,敏捷
AV - Alterac Valley,奧特蘭克山谷(戰場)。

Bind - 決定你死後的重生地點。「Bind一下」就是設置縛靈點的意思。
Buff - 施放與怪物或玩家身上的有益魔法。牧師的心靈之火[Inner Fire]或撒滿的嗜血術[Bloodlust]都是典型的Buff。
Boss - 大怪。即怪物的首領。在魔獸世界中玩家所說的boss是指某種怪物的首領,首領級怪物一般為精英怪,打下它的難度要比普通小怪高很多。
BOE - 裝備後綁定。
BOP - 拾取後綁定。

Carebear - 喜歡幫助其他玩家攻擊怪物,而非在pvp中攻擊其他玩家的玩家
Caster - 非「坦克」型角色,如法師。
Cheese - 利用游戲的不平衡之處牟利。
Critters - 面對攻擊不會反擊的怪物,如小鹿和小兔子。

DD - Direct Damage,直接傷害。用來形容一個魔法所造成的傷害是一擊生效而非持續產生傷害作用。
DM - Dire Maul,厄運之槌(地下城)的縮寫。
DMG - Damage,傷害。
DOT - Damage over time,在一段時間內不斷對目標造成傷害。
DPS - Damage per second,每秒傷害。
De-Buff - 對一個單位施放一個具有負面效果的魔法使之戰鬥力降低。一個典型的「De-buff」就是減速。

FH - Full Health,生命值全滿。
FM - Full Mana,法力全滿。

GM - Game Master,游戲管理員。一些被暴雪娛樂僱傭以幫助、協助玩家的人。
GS - Goldshire,閃金鎮(地名)。

HP - Hit points/Health,傷害點數或生命值。

Incoming (INC) - 意味著即將出現一次攻擊。
Instancing - 副本。在《魔獸世界》中有一類地下城,當你和你所在的隊伍進入它的時候,你們會被載入到一個屬於你們的這個地城的副本,只有你和你的隊伍能夠出現在這里,其他進入這一區域的隊伍會自動進入他們自己的副本。
INT - Intelligence,智力。

KOS - Killed on Sight,仇人見面。如果一名獸人走向一名人類守位,那麼這名守位會在看的見它的情況下試圖殺死他(激怒)。
KS - Kill Steal, 偷殺,試圖殺死另一個人正在對付的怪物。

LFG - Looking for a group,尋找隊伍以加入。
LOL - Lots of Laugh/Laughing Out Loud,大笑。這個縮寫意味著某些事的確十分好笑。但不幸的是,雖然這個詞十分常用,但從很久以前開始它便容易引發一些不理智的行為(譯者:畢竟有些人很容易被嘲笑激怒)。作為變通,你可以使用「呵呵呵呵」或「哈哈哈哈」來代替它,這兩個詞相對來說雖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更容易被接受。ROFL(笑到打滾)也是一個應該盡量避免使用的詞。(譯者shyso按:總之這一段內容是提行大家注意網路禮節,一些感情色彩過於強烈的詞最好不要用於與不熟悉的人之間的交談)
LOM - Low on Mana,法力不足。
LOS - Line of Sight,視線。
LOOT - 從被殺死的怪物或包箱里拿取財物。
LVL - Level,等級。

MC - 熔火之核(40人大型副本)
MMO -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大型多人在線。
MMOG -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Game,大型多人在線游戲。
MMORPG - 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Role Playing Game,大型多玩家在線角色扮演游戲。
MOB - 怪物。

Newbie - 菜鳥,有時用來形容新玩家的一個術語,但也用於指代那些技術不太好的玩家。
Newb - 新人的簡稱,見上。
N00b - 一種用來稱呼新人的不禮貌的說法。請不要使用。
NPC - Non-Player-Controlled Character,非玩家控制的角色。這種角色通常被伺服器控制。也就是一名「電腦」角色。
Ninja - 忍者。特指做了一些見不得人的壞事的人,在魔獸世界中我們通常把那些拾取了屬於別人的裝備的等不正當行為的玩家成為Ninjia。
Ninja Loot - 即不正當拾取。指某些玩家拾取了不屬於自己的裝備的行為。

OOM - Out of Mana,法力耗盡。人們通常用這句話提醒其他隊員他已經沒有法力不能再施放法術了,特別是治療魔法。

OT - Over taunted,仇恨失控。也可以理解為Off tank,副坦克。意思是說怪物對你的仇恨度超過對主坦克的仇恨度了,即你把主坦克仇恨第一的位置給拉下來了。
提示:OT是大家在副本里非常不想看見的現象,萬一你OT了,很有可能導致團滅。

PC - Player controlled character,玩家控制的角色。
Pet - 寵物。或被玩家控制的非玩家生物,如一隻狼或一隻地獄犬等等。

PFF - Play For Fun。為了娛樂而游戲。屬於這類玩家一般都不願意受條約或大公會制度的束縛,也不會像游戲狂人一樣整天泡在游戲里追求更高的奮斗目標,他們會很休閑很暇逸地慢慢體驗游戲,尋找著一些不被常人注意的游戲樂趣。PFF玩家最大的特徵就是每天的上線時間少和一身有點寒酸的武器裝備。

PFU - Play For Uber。游戲先驅者。這類玩家在游戲中喜歡挑戰新層次,追求刺激。屬於這類的玩家一般在大公會中比較常見,他們喜歡有一個紀律嚴謹的團隊和氛圍,為挑戰更高的目標而奮斗著。PFU玩家的特徵是閑話少,做事雷厲風行,在線時間長(幾乎天天泡在游戲里),一般會有一身令人羨慕的極品裝備!

PK - Player Kill,玩家在未經另一個玩家同意的情況下攻擊並試圖殺死他。
Puller - 負責吸引怪物的玩家。
Pulling - 隊伍中的一名玩家負責吸引一隻或幾只怪物,並將他們帶到隊伍所在地,以便隊伍中的其他玩家可以攻擊這些怪物。這種方法可以避免一次被大群的怪物攻擊。
PVP - Player vs. Player,玩家對玩家。也就是一名玩家攻擊另一名玩家。

Raid - 由一群玩家在某一地區進行的大規模作戰被稱為Raid。
Release - 點擊「釋放靈魂」按鈕並在縛靈石再生。
Re-Spawn - 一隻被殺死的怪物重新出生(被創建)。
Roll - 擲骰子。在組隊時如果打出了一件綠色以上的裝備,游戲默認會出現提示你是否要擲骰子的對話框。如果你點了擲骰子,意味著你要和隊友爭奪這件裝備。這時你將會得到一個隨機獲得的點數,點數大者將能獲得裝備。如果點數相同,那麼後擲骰子的人將能優先獲得該裝備。

Spawns - 在游戲世界中,怪物被創建時所位於的地點或出現的過程。
SPI - Spirit,靈魂。
STA - Stamina,耐力。
Stack - 堆放在同一個格子中的同類物品的數量。
STR - Strength,力量。

Tank - 能夠承受很多傷害,並主要在隊伍里負責頂怪任務的近戰角色,通常是戰士。Tank常被玩家昵稱為「坦克」。
Train - 拉火車:把一群怪物引向另一名玩家。這種行為通常不受歡迎。

WF - Westfall,威斯特法(地名)。
WS - War song Gulch,戰歌峽谷(戰場)。
WTB - Wanting to buy,想要購買。
WTS - Wanting to sell,想要出售。

ZG - Zul'Gurub,祖爾格拉布(副本)。
ZUL - Zul'Farrak,祖爾法拉克(副本)。

Ⅱ 游戲裡面有哪些常見的術語

游戲類型: RPG指的是角色扮演類,當然你玩COD這些個射擊類游戲聽到RPG,那是軍事術語,火箭發射器。
FPS指的是射擊類游戲,你玩游戲如果看到fps那是秒幀數。
其他術語么:
RTS,即時戰略類游戲,星際魔獸這種。
SLG,戰棋類游戲,英雄無敵這類。
SIM,模擬經營類,模擬人生這種。
ACT,動作類游戲,不過因為和RPG類有重疊,所以還有ARPG之類的說法。RPG類還有其他分類,不過一般非ARPG都是TRPG的類別,有點近似桌游類的。還有細分我是不清楚了
RAC,競速類游戲,極品飛車這類的。
SPG,體育類。這不用解釋了

刀塔類中的: T:指Tank,肉盾,護甲高,血量多,能夠承受大量傷害的英雄。
DPS:damage per second,傷害每秒,特指能夠對敵人造成大量傷害的英雄。

Carry:後期,核心,需要大量的金錢去堆積裝備的英雄,成型後威力很大,起決定性作用。

Gank:GangbangKill的縮寫,游戲中的一種常用戰術,指兩個以上的英雄並肩作戰,對敵方英雄進行偷襲、包抄、圍殺。通常是以多打少,又稱「抓人」。

Stun:帶有眩暈效果的技能的總稱,也指打斷對手持續性施法和施法動作的打斷技。

Solo:一條線路上一個人,指英雄單獨處於一路兵線上與敵人對峙,經驗高升級速度遠超其他兩路。

Aoe :area of effect,效果范圍,引申為有范圍效果的技能

補刀:指對血量不多的小兵造成最終一擊的技術,也就是攻擊小兵最後一下獲得小兵的金錢,也可指對英雄的最後一擊獲得金錢。

KS:Kill Steal的簡稱,指專門對敵方英雄造成最後一下傷害獲得金錢和殺人數,而實際上對這個英雄的多數傷害是由隊友造成的,又稱「搶人頭」。

兵線:指雙方小兵交戰的線路位置。

對線:指己方英雄和敵方英雄在兵線附近對峙。

控線:高手們通過技能和補刀,把兵線停留在自己希望的地方。

推線:運用技能或者高攻擊,快速消滅敵方小兵,並帶領己方小兵威脅或摧毀敵方防禦塔。

清兵:運用技能或者高攻擊,快速消滅敵方小兵,獲取金錢。又稱刷兵打錢,英文「farm」。

沉默:可以移動,能夠進行物理攻擊,但不可以使用技能。

禁錮:不能移動,能夠使用技能,但不可以進行物理攻擊。

眩暈:不能移動,不能攻擊,不能使用技能。

召喚師技能:英雄控制者(玩家)自己可以選定的技能,和使用的英雄無關。

技能:英雄一共擁有5個技能,一個英雄專屬的被動技能;4個為英雄普通技能普通技能的4個施放鍵對應為Q、W、E、R,其中前3個技能最高5級、最後一個R鍵技能為大招,最高3級。)

ULT:大招,R鍵技能。

天賦:隨著召喚師的升級,會獲得天賦點,玩家可以把天賦點投入到攻擊系,防禦系和通用系裡,增強英雄的能力(不同的英雄可使用不同的天賦)。

符文:召喚師可購買符文來增強英雄的能力(不同的英雄可使用不同的符文)。

草叢:地圖上主要道路邊的草叢,在草叢中的單位可以隱蔽,草叢外的敵人無法看到你,但是你可以看到草叢外的敵人。

物理攻擊:普通攻擊,簡稱物攻。

魔法攻擊:技能攻擊,簡稱法傷,英文簡寫AP,。

護甲:物理防禦,減免受到物理攻擊的傷害。

魔抗:魔法防禦,減免受到技能攻擊的傷害。

CD:Cool down,技能冷卻時間,技能再次釋放所需要的時間,在CD中的技能無法使用。

BUFF:殺死特定的野怪後獲得增益魔法,持續一段時間後消失,若持有BUFF的同時被殺死,那麼敵人將獲得這個BUFF的增益效果。

假眼:崗哨守衛,隱形,可以顯示周圍的區域。

真眼:真視之眼,隱形,可以顯示周圍的區域,並且可以偵測隱形。

超級士兵:在己方兵營被摧毀後,敵方會生產超級兵,擁有超高攻擊,超高防禦以及超多的血量,在己方兵營重建後敵方會停止生產超級士兵。

陣亡通知書:英雄死亡後,可以查看陣亡通知書,上邊記錄了你受到的傷害值和傷害來源。

奇奇怪怪的東西: gl - 是goodluck
hf - 是havefun是客套話
lol - 是大笑的意思
eco - 是經濟局的意思
GJ - Good job
:) - 笑臉
=) - 看起來更高興的笑臉:*(-悲傷的臉,也有的是:'(
> - 暴躁,氣瘋了
1337 - leet,Elite精英,出色,有時用來嘲弄作弊者
AFK - Afreekill的縮寫,可以隨便殺的人,通常是指那些在游戲裡面因為
lag或者其他什麼原因一動不動挨砍的人在IRC里指Away from key board,暫時離開.
BS - Bullshit應該很常用,被殺而且覺得自己死得莫名其妙就會出現
BTW -

Ⅲ 電腦游戲術語大觀

電腦游戲術語大觀 電腦游戲發展至今日,已有數十年之歷史。業已形成自己的一套術語系統。應眾新老玩家的要求,我創作室特將一些常用游戲術語做一系統整理,並附英漢對照。以方便玩家查閱:

#
3d accelerator:3d加速器。一種專門提升pc的3d運算功能硬體,但其不能提升計算機整體的顯示效果。

a
act (action game):動作類游戲。這類游戲提供玩者一個訓練手眼協調及反應力的環境及功能,通常要求玩者所控制的主角(人或物)根據周遭情況變化做出一定的動作,如移動、跳躍、攻擊、躲避、防守等,來達到游戲所要求的目標。此類游戲講究逼真的形體動作、火爆的打鬥效果、良好的操作手感及復雜的攻擊組合等等。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就是指計算機模模擬實世界的行為方式與人類思維與游戲的方式的運算能力。那是一整套極為復雜的運算系統與運算規則。

boss:大頭目,也稱“老闆”。在游戲中出現的較為巨大有力與難纏的敵方對手。一般這類敵人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只會出現一次,而常出現在關底,而不像小怪物在游戲中可以重復登場。

bug:程序漏洞,俗稱“臭蟲”。指那些因游戲設計戚棗者與測試者的疏漏而剩留在游戲中的程序錯誤,嚴重的話將高備拆影響整個作品的質量。

c
cheat:游戲秘技。游戲設計者暗藏在作品中的特殊技巧,使用後可帶給玩者特殊的能力與效果。最先是程序者為快速測試作品而設計的內部秘技,現在幾乎已是每個游戲均有秘技。

clock speed: 游戲執行速度。即游戲在計算機中被運行的速度,常以megahertz(mhz)計量。

code:密碼。1)同cheat條;2)同source code條。

d
doom-like: 三維射擊類游戲。即第一人滾姿稱射擊類游戲。游戲畫面即為玩者的視野范圍。現在此類游戲多稱作quake-like。

e
e3(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美國e3大展。 當前世界上最為盛大的電腦游戲與電視游戲的商貿展示會,基本於每年五月舉行。

ects(european computer trade show):歐洲計算機商貿展示會。被稱為歐洲的e3大展,每年三月和九月於倫敦舉行。

electronic game:電子游戲。即電腦游戲、電視游戲以及街機和手掌型游戲機的總稱。

engine:游戲引擎。 即一套游戲的主程序。

experience point:經驗點數。常出現在角色扮演游戲中,以數值計量人物的成長,經驗點數達到一定數值後常常會升級,這時人物就會變得更強大。

f
ftg(fighting game):格鬥類游戲。從動作類游戲脫胎分化出來,就是指兩個角色一對一決斗的游戲形式。現在此類游戲又分化出2d格鬥類游戲與3d格鬥類游戲。

first person:第一人稱視角。就是指屏幕上不直接出現主角,而是表現為主角的視野范圍。

flight sim:飛行模擬類游戲。是模擬類游戲下的一個門類,讓玩家感受到操縱飛機以及飛翔於藍天上的樂趣。

fmv (full-motion video):全動態影像。即游戲的片頭、過場和片尾的動態畫面。

forward scrolling:向前卷軸。即背景不斷向玩者趨近的卷軸模式,常出現在第一人稱射擊或模擬類游戲。

frame:幀,鏡頭。即顯示畫面的動態計量單位。

fps(frames per second):每秒顯示幀數。美國的標准ntsc的電視節目的每秒顯示幀數為30。不少電腦游戲的顯示幀數都超過了這個數字。

free guy:額外的命。在游戲中,你有可能會獲得的額外的命,比如收集一定數量的某種寶物。

g
game over:游戲結束。這是游戲中最常見的話語,通常是表示游戲者失敗,而不是通關爆機。

gameplay:游戲可玩性。即游戲的玩法,是決定一個游戲有多好玩的重要因素。

genre:游戲類型。即為不同游戲玩法的游戲作一歸類,比如角色扮演類、冒險類、動作類、模擬類等。

gpu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圖形處理器。輔助cpu處理圖形運算。

graphics accelerator:圖形加速器。專門的提升顯示速度和效果的硬體。

graphic adventure:圖形冒險類游戲。是冒險類游戲下的一個門類, 相對與文字冒險類游戲。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圖形用戶界面。 即計算機與用戶的交互界面。

h
hidden level:隱藏關卡。指游戲中隱藏的部分,自行發現。即不玩到這部分也能夠通關,但玩到後可能會使清潔起變化。

high-res:高解析度。 即精細的畫面顯示模式,但游戲的運行速度可能會因此有所下降。

hint:攻略提示。簡單的攻關提示,幫助玩家解決游戲中出現的特別棘手的難題。

hp(hit point):生命力。即人物或作戰單位的生命數值。一般hp為0即表示死亡,甚至game over。

hud(heads up display):飛行儀表盤。飛行模擬游戲中的常見詞,常提供玩家諸如彈葯狀況、速度、目標跟蹤等作戰信息。

i
interactive movie:互動式電影。即結合游戲要素與電影要素的一類計算機互動作品,常常包含大量的fmv(全動態影像)。

interface:游戲界面。即玩者操作游戲的方式。它決定游戲的上手難度與可玩性。

j
joypad:游戲手柄。模擬電視游戲的手柄,通常外接在音效卡上。

joystick:游戲操縱桿。常用來玩飛行、賽車等模擬類游戲的外接操縱桿。

k

l
level:關卡。即游戲一個連續的完整的舞台、場景。有時也稱作stage。

low-res:低解析度。即粗糙的畫面顯示模式,但運行速度可稍微提高。

m
motion capture:動態捕捉。將物體在3d環境中運動的過程數字化的過程。

motion tracker:動作跟蹤器。動態捕捉時使用到的設備。

moves:出招。即格鬥游戲中人物的出招技巧。

mp(magic point):魔法力。即人物的魔法數值,一旦使用完即不能再使用魔法招式。

mud(multi-user ngeon):多用戶地牢,俗稱“泥巴”。在互聯網路上的一種允許多人參與的實時游戲,一般類似rpg的玩法,但目前多為文字模式。

multimedia:多媒體。主要指融合多種表現手法的電腦作品。比如fmv(全動態影像),電腦游戲、交互作品等。

n
network games:網路游戲。指容許多人通過某種網路協議連線後便能進行集體游戲的游戲種類。

npc(non player character):非玩者人物。在角色扮演游戲中,玩者會在游戲過程中遭逢到的所有不受控制的人物。這些人物或會提示重要情報線索,或是無關緊要的人物。

o

p
password:過關密碼。在游戲一開始處輸入後便能直接進入後面的關卡。

pirate:盜版游戲。即國內到處泛濫令游戲製作公司頭痛不已的盜版游戲。

pixel:像素。屏幕顯示的最小基本單位。

platformer:游戲平台。游戲運行的平台,包括win95、dos或者unix等。

player killing:玩者殺手。指在mud中,專以攻擊玩者人物,而不是非玩者人物的一類玩家。

polygon:多角形。運用在2d屏幕中表現3d環境的多角形單位。

puzzle:謎題。在冒險類游戲中,考驗玩者智力的謎題。

pzl(puzzle game):解謎類游戲。一類專以不斷解謎為主要內容的游戲種類。

q
quake-like:三維射擊類游戲。即第一人稱射擊類游戲。見doom-like條。

r
round:回合。格鬥類游戲中的一個較量的回合。

rpg(role playing game):角色扮演類游戲。這類游戲提供玩者一個可供冒險的世界(fantasy world)或者一個反映真實的世界(real world),這世界包含了各種角色、建築、商店、迷宮及各種險峻的地形。玩者所扮演的主角便在這世界中通過旅行、交談、交易、打鬥、成長、探險及解謎來揭開一系列的故事情節線索,最終走向勝利的彼岸。玩者依靠自身的膽識、智慧和機敏獲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自己扮演的主角不斷發展壯大,從而得到巨大的精神滿足。

rts(realtime strategy game): 即時戰略類游戲。對應回合制戰略游戲,一切都是實時發生,要求玩者具備較好的敏捷與宏觀指揮能力。

s
scaling:縮放比例。有些游戲提供畫面的縮放比例的調整。

second person:第二人稱視角。即追尾視角,緊隨游戲主角的背影。

shareware software:共享軟體作品。

side-scrolling:橫向卷軸。即游戲畫面的前景與背景從左向右移動的卷軸模式,常用於2d射擊游戲中。

slg(simulation game):模擬類游戲。這類游戲提供玩者一個可以做邏輯思考及策略、戰略運用的環境,且讓玩者有自由支配、管理或統御游戲中的人、事或物的權力,並通過這種權力及謀略的運用達成游戲所要求的目標。玩者在條件真實、氣氛宏大的游戲環境中充分施展智慧,克敵制勝,達到高層次的成功享受。

source code:原代碼。用計算機語言直接編成的程序原碼,比如c語言、pascal。

spt(sport):運動類游戲。這類游戲提供一個反映現實(指正常的運動方式及運動精神)中的運動項目,並讓玩者藉助控制或管理游戲中的運動員或隊伍,來進行運動項目的比賽。

stage:關卡。見level條。

stg(shooting game):射擊類游戲。有平面射擊類與三維射擊類(即第一人稱射擊類)。平面射擊類還包括橫向卷軸與縱向卷軸兩種。射擊類游戲是早期電腦游戲最常見的種類。

storyline:劇情。即游戲的故事大綱,分為直線型、多線型以及開放型等三種。

strategy guide:戰略指南手冊。即游戲包裝盒內附有的基本戰略指導手冊。

sub-boss:隱藏頭目。有些游戲中會隱藏有更厲害的大頭目,通常是在通關後。

t
tab(table):桌面類游戲。這類游戲提供一個訓練邏輯思考或解謎的環境,並且有一定的規則及邏輯。玩者必須遵循游戲所設定的規則來解開謎題,達成游戲目標。此類游戲講究高超的人工智慧、新奇的玩法和舒適的操作環境。玩者在游戲中自得其樂、逍遙自在,也是一番享受。

tbs(turn-based strategy game):回合制戰略游戲。對應即時戰略類游戲。參加戰斗的幾方,可以包括計算機在內,依一定順序分別部署戰略。一次部署便稱作一個回合。

tester:游戲測試者。游戲製作公司專門花錢聘請的測試作品的資深玩家。

text adventure:文字冒險類游戲。是冒險類游戲下的一個門類, 相對與圖形冒險類游戲,多是日本製作的小成本卡通游戲。

third person:第三人稱視角。電腦游戲中最常見的視角,尤其是2d游戲。玩者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場景與主角的動作。

u

v
vertically scrolling:垂直卷軸。即游戲畫面的前景與背景從向下向上移動的卷軸模式,常用於2d射擊游戲中。

view:視角。目前許多3d游戲均提供多視角調整功能。

vr (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

w
walkthrough:游戲攻略。是指完整的游戲攻關指導。

x

y

z
z-line/z-axis:z軸。在3d環境中,z軸一般表示深度,x軸表示高度,y軸表示寬度,而具備了z軸就構成了3d環境。

Ⅳ 英雄聯盟游戲中有哪些常見的術語

英雄聯盟現在是個很火爆的游戲,玩家非常的多,自然就誕生了許多不同類種的專業術語,其中有的是由於一場游戲之中有一個人突然喊出來之後,有的人覺得很有意思就慢慢的傳播推廣了,另一個就是為了更方便在游戲之中交流更方便,自然就有了這些專業詞語。

這句話在游戲中經常也有,畢竟每個人自身的實力不一樣,同時遇到的對手強弱也不同,畢竟兩個人的水準不一定完全相同,同時拿的英雄不一樣,自然就會遇到強大的對手,打不贏被單殺一兩次之後,隊友就會說猥瑣發育,不要送人頭了。

這種主要是穩住這一路的發育,不要讓對面將優勢擴大,等隊友來幫自己或自己拖住對面,遇到這種時候不要盲目上,猥瑣發育等隊友carry,所以這就是猥瑣能贏的原因,盡量吃線上經驗,減少耗血,增強賴線能力,就能穩住自己的發育了。

游戲之中更多的術語還要自己去發現,玩久了自己也可以創造出獨特的術語。

Ⅳ LOL游戲的專業術語有哪些

FB:1血,也是DOTA類游戲的魅力之一,FB的全稱是firstblood,指第一個殺死的英雄,不光有擊殺英雄的獎勵,還會額外的獎勵的100元(殺英雄本身獲得300)\x0d\x0a3:閃人,撤退\x0d\x0ab:閃人,撤退\x0d\x0a卡:機器卡,網路延遲,伺服器卡\x0d\x0aLag:一般是指網路延遲,當然有時候也是因為電腦的原因,總體意思和「卡」差不多。\x0d\x0aCombo:由2個或者2個以上的英雄進行配合,打出的連招或者組合技。\x0d\x0aAoe:范圍傷害,范圍攻擊。\x0d\x0aGank:遊走殺人,限制對方英雄發展(一般簡稱抓人)\x0d\x0aKS:搶人頭\x0d\x0a補刀:對方的小兵要沒血的時候,砍他頃枯禪最後一下,獲取金錢\x0d\x0ault:大招\x0d\x0apush:推進,進攻。\x0d\x0afarm:打兵賺錢\x0d\x0aafk:人不在電腦面前,離開,英雄掛機等等。\x0d\x0abd:偷塔\x0d\x0amia:敵人在地圖上消失,讓隊友提高警惕\x0d\x0amiss:消失,同上\x0d\x0anoob:菜鳥\x0d\x0aJungling:打野\x0d\x0a打野:殺地圖上的中立怪物\x0d\x0a拉野:依靠走位視野陰影等方式對野怪進行擊殺,通常這種殺怪方式比正常的殺怪方式要慢一些,但是耗血比較少。\x0d\x0a控線:就是把自己的小兵控制在自己的塔附近,防止自己被對方gank,也便於讓自己人gank對方。\x0d\x0a全屏流:是指技能釋放的覆蓋面非常大。當然全屏傳送也應該算做全屏流\x0d\x0a包眼:整場比賽買眼睛。一般是由輔助英雄來做。\x0d\x0aPUB:路人局\x0d\x0aBAN人:特定模式中(排位賽)禁用對方英雄\x0d\x0aAP:魔法傷害\x0d\x0aAD:物理傷害\x0d\x0aARM/Armor:物理護甲\x0d\x0aMR/MagicResistance:魔法抗性\x0d\x0abuff:自己或者友方英雄身上的增益性魔法效果\x0d\x0adebuff:自己或者友方英雀塵雄身上持續性的負面魔法效果\x0d\x0a黑店:指游戲平台上幾個認識的人在一起玩\x0d\x0a集火:集中火力攻擊一個人\x0d\x0a先手控/先手技能敗敬:指向性的控制技能\x0d\x0a後手控:在第一輪技能或者攻擊完以後進行第二輪技能控制\x0d\x0aDps:輸出傷害的英雄\x0d\x0aTank:肉盾,坦克,專門用於保護己方重要英雄或者吸收對方傷害。\x0d\x0a奶媽:治療\x0d\x0a超神:在自己不死的情況下連續殺死對方多個英雄\x0d\x0a超鬼:自己死死很多很多次\x0d\x0aBLINK:閃現技能\x0d\x0astun:帶有暈眩效果的技能\x0d\x0aslow:帶有減速效果的技能\x0d\x0abrb:馬上回來\x0d\x0a彈道:遠程英雄普通攻擊出手到攻擊到敵方單位的時間\x0d\x0a團控:指團戰裡面有先手范圍控制技能的英雄\x0d\x0a沉默:對對方英雄使用禁魔技能\x0d\x0a持續施法:需要站在一個地方吟唱,直到法術釋放完畢。\x0d\x0aCD:冷卻時間\x0d\x0a神裝:全身頂級牛B裝備\x0d\x0a紅葯:加血回血葯品\x0d\x0a藍葯:回復魔法值葯品\x0d\x0a綠葯:增加暴擊攻擊速度葯品\x0d\x0a大藍葯:增加法傷減少CD葯品\x0d\x0atop:上路\x0d\x0abot:下路\x0d\x0amid:中路\x0d\x0abase:基地/老家\x0d\x0acare:小心\x0d\x0aoom:沒魔了\x0d\x0asolo:單獨走一路\x0d\x0add:直接傷害技能。先點技能,後點目標,就可以看到效果,這就是DD的好處。比如黑暗之子安妮的Q鍵,火球。\x0d\x0afeed:送人頭/經驗書。經常死掉從而養肥敵人的玩家(敵人通過殺他而獲得了很多金錢)。被叫做經驗書可不是一種贊美0.0。殺經驗書的玩家會獲得很多殺人數。\x0d\x0ams:移動速度\x0d\x0aglhf:goodluckhavefun=祝你好運。通常會在游戲開始打這句話進行禮貌性的問候。\x0d\x0agg:goodgame。大部分時候是在游戲結束的時候,由輸的一方打出來。稱贊對方打的好,自己認輸的一種表現。

Ⅵ 關於網路游戲術語

在網路游戲的術語中:

1、HP的全稱是health point,意思是「生命值」。在游戲中,生命值是一個個體在被消滅之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攻擊力,也就是游戲中血的單位。

游戲中常用 HP代表,例如某種兵生命值50,一個攻擊力為1的兵需要攻擊他50次才能打死他,一個 攻擊力為5的兵需要攻擊10次打死他,即需要造成50單位的傷害才可以消滅該單位。

2、MP的全稱是magic point,意思是「魔法值」。是在許多角色扮演游戲或類似游戲中出現的一種能力值,用來度量游戲中特殊能力資源量。當游戲角色使用特殊能力的時候(諸如發起特殊攻擊,或回復生命值)就會消耗一定量的魔法值,當剩餘魔法值不足的時候,角色就不能發起相應的特殊能力了。

(6)游戲的術語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些常見的網路游戲術語:

1、Q 版 :畫面人物都卡通化的游戲,被稱為 Q 版游戲。一種按照產品畫風分類的游戲類型。

2、2D:即2維游戲,游戲畫面是平面的。一種按照畫面表現形式分類的游戲類型。

3、3D:即3維游戲,游戲畫面是 3維立體圖。一種按照畫面表現形式分類的游戲類型。

4、封號:玩家的游戲賬號被凍結,無法繼續使用。

5、刪號:玩家的游戲賬號或角色被刪除。

6、外掛:靠修改游戲數據來加快游戲進程的惡意程序,玩家使用外掛後會被游戲公司封號。

7、buff:能增強游戲人物角色某一能力(如 HP ,力量)的法術叫 buff 。與之相反,會削弱游戲人物某一能力的法術就就叫 debuff 。

Ⅶ 王者榮耀游戲術語有什麼

1、紅藍開

這個就沒有什麼難度了,新手玩家已經都知道,它的意思就是說是從紅BUFF先開始打,或者是藍BUFF先開始打。其實現在很多玩家都寧願藍開了,尤其是在低分段,ADC才不會把紅讓,打野只是過來幫打而已。

2、AOE

這個是游戲裡面的一種縮寫,最初是源自於魔獸世界,後來在英雄聯盟使用比較廣泛。它的意思是指范圍性攻擊,可以同時命中多個目標,像奕星、王昭君的大招,還有甄姬的1技能等,所以平時也會聽到別人說到AOE傷害之類的。

3、五五開

這個是游戲的「術語」,並不是指某一個主播哦,五五開是在英雄聯盟裡面聽得最多,後來才延伸到王者榮耀裡面。它的意思是指一半一半,不分上下的意思,誰都不佔優勢。不過在游戲中聽到這種「術語」還是比較少的,都是LOL玩家玩王者榮耀說得比較多。

4、四一分推

在之前的早消文章裡面也有提及到四一分帶,這兩者的意思是差不多的。而四一分推的意思就是一個在另一條路推線,還有四人就是和敵方進行開團。這種情況在高分段和職業聯賽是非常常見的,因為自己的陣容不適合團戰的時候,就必須得陪頃這樣才有可能取得勝利。陸亂知

5、Carry

有些玩家可能不太明白這個是什麼意思,因為在游戲中別人會用中文來「凱利」來代替,它的意識是指帶動起整個游戲的節奏,控制局面的那個人,簡單來說就是輸出最多,人頭最高的那個人。

Ⅷ 告訴我一些游戲術語及其意思,像adc啊dps啊這種,越全越好

AD:物理輸出AP:法術輸出T:肉盾
DPS:輸出英雄 Carry:後期,核心,需要大量的金錢去堆積裝備的英雄,成型後威力很大,起決定性作用。
Gank:Gangbang Kill的縮寫,游戲中的一種常用戰術,指兩個以上的英雄並肩作戰,對敵方英雄進行偷襲、包抄、圍殺。通常是以多打少,又稱「抓人」。
Stun:帶有眩暈效果的技能的總稱,也指打斷對手持續性施法和施法動作的打斷技。
Solo:一條線路上一個人,指英雄單獨處於一路兵線上與敵人對峙,經驗高升級速度遠超其他兩路。
Aoe :area of effect,效果范圍,引申為有范圍效果的技能
補刀:指對血量不多的小兵造成最終一擊的技術,也就是攻擊小兵最後一下獲得小兵的金錢,也可指對英雄的最後一擊獲得金錢。
KS:Kill Steal的簡稱,指專門對敵方英雄造成最後一下傷害獲得金錢和殺人數,而實際上對這個英雄的多數傷害是由隊友造成的,又稱「搶人頭」。
兵線:指雙方小兵交戰的線路位置。
對線:指己方英雄和敵方英雄在兵線附近對峙。
控線:高手們通過技能和補刀,把兵線停留在自己希望的地方。
推線:運用技能或者高攻擊,快速消滅敵方小兵,並帶領己方小兵威脅或摧毀敵方防禦塔。
清兵:運用技能或者高攻擊,快速消滅敵方小兵,獲取金錢。又稱刷兵打錢,英文「farm」。
沉默:可以移動,能夠進行物理攻擊,但不可以使用技能。
禁錮:不能移動,能夠使用技能,但不可以進行物理攻擊。
眩暈:不能移動,不能攻擊,不能使用技能。
召喚師技能:英雄控制者(玩家)自己可以選定的技能,和使用的英雄無關。
技能:英雄一共擁有5個技能,一個英雄專屬的被動技能;4個為英雄普通技能普通技能的4個施放鍵對應為Q、W、E、R,其中前3個技能最高5級、最後一個R鍵技能為大招,最高3級。)
ULT:大招,R鍵技能。
天賦:隨著召喚師的升級,會獲得天賦點,玩家可以把天賦點投入到攻擊系,防禦系和通用系裡,增強英雄的能力(不同的英雄可使用不同的天賦)。
符文:召喚師可購買符文來增強英雄的能力(不同的英雄可使用不同的符文)。
草叢:地圖上主要道路邊的草叢,在草叢中的單位可以隱蔽,草叢外的敵人無法看到你,但是你可以看到草叢外的敵人。
物理攻擊:普通攻擊,簡稱物攻。
魔法攻擊:技能攻擊,簡稱法傷,英文簡寫AP,。
護甲:物理防禦,減免受到物理攻擊的傷害。
魔抗:魔法防禦,減免受到技能攻擊的傷害。
CD:Cool down,技能冷卻時間,技能再次釋放所需要的時間,在CD中的技能無法使用。
BUFF:殺死特定的野怪後獲得增益魔法,持續一段時間後消失,若持有BUFF的同時被殺死,那麼敵人將獲得這個BUFF的增益效果。
假眼:崗哨守衛,隱形,可以顯示周圍的區域。
真眼:真視之眼,隱形,可以顯示周圍的區域,並且可以偵測隱形。
超級兵:在己方兵營被摧毀後,敵方會生產超級兵,擁有超高攻擊,超高防禦以及超多的血量,在己方兵營重建後敵方會停止生產超級兵。
陣亡通知書:英雄死亡後,可以查看陣亡通知書,上邊記錄了你受到的傷害值和傷害來源。

Ⅸ MOBA游戲的術語有哪些

1、feed

送人頭/經驗書。經常死掉從而養肥敵人的玩家(敵人通過殺他而獲得了很多金錢)。被叫做經驗書可不是一種贊美。殺經驗書的玩家會獲得很多殺人數。

2、Gank

gank是一個游戲用語,MOBA類游戲中的一種常用戰術,用來指在游戲中一個或幾個的游戲角色行動,對對方的游戲角色進行偷襲、包抄、圍殺,或者說以人數或技能優勢有預謀地擊殺對手以起到壓製作用。

3、KS

Kill Steal的簡稱,指專門對敵方英雄造成最後一下傷害獲得金錢和殺人數,而實際上對這個英雄的多數傷害是由隊友造成的,又稱「搶人頭」。

4、CD

技能冷卻時間,技能使用後只能經過一段固定時間後再次使用,這就是冷卻。有的技能冷卻時間非常短,甚至低於一秒,它們可以經常使用。另外一些技能的冷卻時間則很長,幾分鍾才能使用一次。

5、BUFF

殺死特定的野怪後獲得增益魔法,持續一段時間後消失,若持有BUFF的同時被殺死,那麼敵人將獲得這個BUFF的增益效果。

6、FB

FB是1血的意思,也是DOTA類游戲的魅力之一,FB的全稱是firstblood,指第一個殺死的英雄,不光有擊殺英雄的獎勵,還會額外的獎勵的100元(殺英雄本身獲得300)

7、拉野

拉野是MOBA游戲的一種戰術名稱,即指英雄去吸引野怪到線上,與正在行進中的小兵相遇,然後小兵幫助英雄打野怪。拉野能夠消耗線上己方小兵兵力,還能通過擊殺野怪所獲得前期高額的經濟與經驗回報。

另一種形式是英雄去吸引野怪,讓野怪走出野怪家,當野怪走出野怪家而且同時到了野怪刷新的時間,會在這個野怪家又刷新一波野怪,通過不斷的囤積,每一個野怪家都能變成一個經濟與經驗的金礦。

8、輔助

主要輔助ADC的一個角色,不補兵,帶眼,加血,主要保護ADC為目的。提示隊友各大BUFF刷新時間,輔助有兩種打法,一種是傳統的打法,即純輔助。輔助的作用僅在於給團隊提供幫助,比如加血和插眼。另一種打法是將輔助作為全隊的核心。此時的輔助能肉能輸出,布眼掌控全局。

9、DPS

Damage Per Second,每秒輸出傷害。同時也指能夠高輸出高攻的單位。一般情況下DPS後邊應是數字代表平均每秒對目標造成的傷害數值,比如DPS 3000 就表示在一段時間內某人對某目標平均每秒造成3000點的傷害,在很多在線游戲中玩家組隊召喚隊友時所說的「來T 來DPS」中的DPS,實際是DPSer,可以理解成負責輸出傷害者。

10、補刀

補刀又稱補兵,MOBA游戲的術語,主要用於以dota為例的一類游戲術語,指的是搶最後一次攻擊殺死小兵的技術。補刀分為正補與反補(Deny),正補是指搶最後一次攻擊殺死敵方小兵而獲取金錢,反補是指通過搶最後一次攻擊殺死己方小兵影響對方的正補和經驗

Ⅹ 游戲術語有哪些

游戲術語有:

1、玩家

也可稱為游戲者,英語:Player或Gamer,為一種游戲業界與游戲參與者之間的術語,這里所提到的游戲包括網路游戲、單機游戲、以及網頁游戲等等。Player泛指游戲的用戶,參與任何形式游戲的人。Gamer相同,但也可以用來指稱游戲開發者等游戲產業的業界人士。

2、網路游戲玩家

可以分為職業玩家和普通玩家兩種:

職業玩家指的是將游戲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人。職業玩家一大特點是具有很強的包容性,他們通常來自各行各業,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熱愛玩網路游戲。其實職業玩家不光光是體驗游戲、參加比賽,他們還要負責游戲的測試、策劃、編程、論壇維護等多種職責。

普通玩家則是以游戲為娛樂的人,他們只是單純為了消遣而玩游戲,不會太過於認真的去了解游戲中的規則和限制。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286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727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183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254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635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926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81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802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680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