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游戲有哪些及玩法
『壹』 傳統民間游戲玩法有哪些
民間游戲可劃分五類:室內生活游戲、庭院活動游戲、智能游戲、助興游戲、各類博戲等等。
1、室內生活游戲:
大多流行在四五歲兒童中間,有的地區稱「過家家」,以女孩為主,常以扮演媽媽、爸爸、姐姐、哥哥等角色,模仿居家過日子了、操持家務、社交往來等生活現象,即興表演,相互編排,十分有趣。人數雖不限,大致二至四人。
『貳』 傳統游戲有哪些及玩法
傳統游戲以及玩法有:
1、翻花繩:
跳房子的玩法是參加者先通過猜拳決出遊戲次序,第一個人將瓦片扔在第1格內,隨即開始單腳跳,在兩格橫排並列處用雙腳跳,跳至第7、8格時,雙腳同時躍起向後轉身再往回跳,跳至第2格時彎腰撿起在第1格的瓦片,再由第2格躍到第l格外。
然後,將瓦片扔在第2格,最後站在第3格里拾起瓦片並跳躍至第1格再跳出。以此類推,跳完第8格後,可將瓦片扔向「天空」,再從第1格依次跳,當跳到7、8格時向後跳轉雙腳落地。
然後用手向後摸瓦片,摸到後跳出「天」字外;接著,背對房子扔瓦片,瓦片落到的那個格子就成為「跳房子」人的房子,並在該格子寫上他的名字,當他再從第l格跳起至自己的房子時便可雙腳落地。
『叄』 傳統游戲有哪些及玩法
這里總結了很多傳統的游戲,包括放風箏、打角螺、彈弓、跳房子、跳繩子、拈石子、老婆拳、老鷹擔雞、鬥蟋蟀、滾鐵環、解綳綳、捉迷藏、騎馬馬、拔紙牌、折紙、七巧板、變虎貓、剪紙、跳皮筋、丟手絹等。
注意:
1、彈弓
亦稱「崩弓子」。民間兒童玩具,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小經紀」中已有「彈弓」的記載。用鐵「豆條」彎成叉型兩小環處各系一長短相等的皮筋,兩皮筋另端各連在一長獸皮之兩端。也有用小樹叉做弓身的。
玩時一手握手柄,一手捏夾小石子的小獸皮,瞄準目標,向後一拉後鬆手,將石子射出。小孩玩彈弓總想射中小鳥和氣球,但射中小鳥者少。現代玩彈弓者少見,被各式玩具手槍、汽槍所代替。
2、跳房子
民間兒童游戲,先在地上畫六個方格,每一方格約兩尺見方,每一格為一間。玩時先用小瓦片或一物擲向格內,以後用單腳跳入,把瓦片踢入其它格內,誰先跳完所有方格為勝。
3、看西湖景
因天下風景,無勝於西湖而故名。但民間亦俗稱「西洋鏡」。昔時商阜集市的街頭巷尾,常擺設西湖景,供人欣賞。
西湖景用一木箱掛多幅風景畫,上下升降,正箱面的下端,裝上特製的鏡頭,通過反射,可看到箱內一幅幅的圖景,箱主不時敲打小鼓小鑼,不時解說箱內其景。有時加唱戲劇片斷或其它曲調;「多拿錢來多來看,少拿錢來少來看,不拿錢來看光光」,以招引顧客。
4、跳繩子
古稱「跳百索」。早在明代已流行。沈榜《宛署雜記》載;「以長繩丈許,兩兒對牽,飛擺不定,令難疑視,若百索然,其實一索也。群兒乘其動時輪跳其上,以能過者為勝,否或為索所絆,聽掌繩者以擊之為罪,名曰;跳百繩。清代仍流行,並傳承至今。
其跳法有一人自拋繩自跳,記數論勝負。亦有兩人拋繩一人跳。或單腳跳、雙腳跳。還有兩人用兩根繩交叉而拋,一人在中間用雙腳跳等。
『肆』 春節民間傳統游戲 過年玩的傳統游戲
導讀:春節作為我國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個傳統佳節,全國各地關於如何慶賀這個節日有著截然不同的方式,那麼,大家對哪些春節民間傳統游戲記憶深刻呢,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過年玩的傳統游戲。
傳統游戲一:打寶
人數要求:2人以上
場地要求:任意場地,以水泥地為佳
道具要求:紙疊的"寶"
規則說明:一人把"寶"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自己的"寶"往對方"寶"旁邊用力砸,靠氣流把它沖翻,也有直接往"寶"上砸的。
傳統游戲二:洋畫
場地要求:地面或桌面
道具要求:洋畫
規則說明:拿著從小商店買來的"洋畫",湊在一起放在桌子上,採用"拍"和"吸"兩種方式讓洋畫翻過來,連續翻身為勝。
傳統游戲三:翻繩
人數要求:2人
場地要求:不需要場地
道具要求:毛線(閉環)
規則說明:拿一根毛線,兩邊接起來,在手中經過一定的變換形成各種各樣的圖案。
傳統游戲三: 擊鼓傳花
人數要求:好多人
場地要求:任意
道具要求:鼓和花(也可用其他類似道具代替)
規則說明:規則大家都知道,就不多介紹了。
傳統游戲四: 滾鐵圈
人數要求:1人
場地要求:任意空地,但不能太小
道具要求:鐵圈和推手
規則說明:用竹竿推著鐵環在地上轉,叫做滾鐵環。
評價:這只是一種融消遣和鍛煉為一體的一種運動。小時候沒有條件做鐵圈和推手,看著別人推,相當羨慕。後來,即使有條件,也不好意思玩了。
傳統游戲五: 抽陀螺
一般孩子抽陀螺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水平抽法,而第二種則是垂直抽法。一般孩子們玩陀螺有兩種比賽方式。第一叫做分邊法是將參加的人分成兩組,然後大家一起抽陀螺,看看那一組的陀螺先倒在地。倒在地上的陀螺,就稱為「死陀螺」,只有任由對方劈擊宰割了。贏的這一方,用自己的陀螺,高舉過頭,對准目標,向下猛擊。第二是畫圈法,在地上畫一個圓圈,圓圈的中央,再畫一個小圓圈,各人輪流將自己的陀螺往圈子裡打,使陀螺能旋轉出來。如陀螺已固定在一點上旋轉,這時,可用繩子將它圈出來,只要到達圈外還在旋轉,都不算它「死」。如果陀螺停止在圈內,或一抽下去就不動了,都算死了,要放在當中小圓圈內,任別人處罰。若處罰別人的陀螺也停在圈內,照樣要放在小圓圈內,任人處罰。如果很幸運的沒有被擊到,或是被擊到而沒有被分解,可以拿出一個陀螺,用水平抽法,將自己那個小圓圈內待死的陀螺擊出圈外。
『伍』 傳統游戲有哪些及玩法
1、丟手絹:
開始前,准備幾塊手絹,然後大家推選一個丟手絹的人,其餘的人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游戲開始,被推選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外行走。丟手絹的人要不知不覺地將手絹丟在其中一人的身後。
被丟了手絹的人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絹,然後迅速起身追逐丟手絹的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奔跑,跑到被丟手絹人的位置時蹲下,如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
『陸』 中國節日時的民俗游戲有哪些
1、苗族的「苗童毽趣」苗毽具體起源於什麼時候暫無考證,據苗族寨老說是從「古老古代」就興起來的。這種活動深受苗族男女青少年喜愛。每年春節期間,從初二到十四,各寨毽堂都是人頭攢動,彩毽飛舞,蘆笙嚶嚶,歌聲悠揚,蔚為壯觀。
2、傣族的「擲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准,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3、黎族的「竹竿舞」
當一對舞者靈巧地跳出竹竿時,持竿者會高聲地呼喝出「嘿!呵嘿!」場合極是豪邁灑脫,氣氛熱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練或膽怯,就會被竹竿夾住腳或打到頭,持竿者便會用竹竿抬起被夾到的人往外一倒,並群起而嘻笑之。
相反,善於跳竹竿舞的小夥子在這時,往往因為機靈敏捷,應變自如而博得姑娘們的青睞。
4、壯族的「板鞋競速」
板鞋競速是由多名運動員一起將足套在同一雙板鞋上,在田徑場上進行的比賽,以在同等的距離內所用時間多少決定成績名次。目前正式的比賽項目包括:男女60米,男女100米和男女2×100米混合接力五個項目。
5、白族的」跳花盆「
是白族青少年喜愛的傳統跳高活動。比賽開始,由兩位姑娘席地而坐,相距一米,她們用腿和腳尖疊成一定的高度,讓小夥子跳過去。
隨著高度的不斷升高,兩邊的姑娘再以拳頭為標高,每升高一次,加一拳頭高度,以跳得高者為優勝。
『柒』 關於傳統節日的游戲項目有哪些
民間游戲是指流傳於廣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戲娛樂活動,俗語稱「玩耍」。游戲是競技民俗中最常見的、最普遍的、最有趣味的娛樂活動。民間游戲有很多,如跳皮筋、翻花繩、踢毽子、打陀螺、斗雞、滾鐵環、捉迷藏、老鷹抓小雞、123木頭人、切西瓜、老狼老狼幾點了及各種拍手游戲等。民間游戲現在還是有的,多在於小學里流傳.要找尋民間游戲,最好是到民族村或是民族公園 ,一般他們都把以前我們小時候玩的游戲做成項目吸引遊人 .不過我們還有很多人玩的一些民間游戲,像掠科,翻花繩等.不過現在的小孩子可能知道的很少了,都玩電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