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未成年打游戲的錢能否追回
法律分析:
可以。網路虛擬游戲服務企業是不能給未成年提供交易服務的,未成年一般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要有證據證明在進行游戲充值時的操作者為未成年人,那麼錢就可以追回。網路游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企業應當遵守以下規定:(一)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務;(二)不得為未經審查或者備案的網路游戲提供交易服務;(三)提供服務時,應保證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注冊,並綁定與該用戶注冊信息相一致的銀行賬戶;(四)接到利害關系人、政府部門、司法機關通知後,應當協助核實交易行為的合法性。經核實屬於違法交易的,應當立即採取措施終止交易服務並保存有關紀錄;(五)保存用戶間的交易記錄和賬務記錄等信息不得少於180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七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衍生問題:
游戲裡面充了很多錢可以退回嗎 一般情況不可以退,但未成年人充值可以申請退款。網路游戲充值屬於網路購買虛擬物品或者虛擬服務的行為,交了錢,享受了服務或者取得了虛擬物品就完成了交易,如果能夠隨意退款,那麼游戲公司的利益是無法保障的,所以玩游戲要理性充值。
❷ 孩子玩游戲充錢怎麼找回
孩子玩游戲充錢的找回方法:
1、保存證據:
家長發現小孩玩游戲充值,看直播「打賞」之後,第一時間應將平台的基本信息,賬號注冊時間,玩游戲、看直播的時間段等信息通過截屏等方式記錄下來,然後將轉賬記錄保存起來。
2、協商:
家長首先要第一時間同平台協商,向他們講明事情的基本情況,要他們退款。記得若是通過電話聯系的要將雙方通話錄下來,重點:一定要錄音!
若是通過線上交流,要將聊天內容截屏保存。若是協商成了,對方退了款也就沒事了。若對方不同意就走下一步。
3、調解:
因不當得利產生的糾紛可以申請調解。若涉及金額比較大,家長可以向派出所報案,若不涉及詐騙等刑事犯罪,一般民警也會主張雙方進行調解,若派出所民警能幫助調解,就比較好辦了。
若是公安機關調解不成可以申請法院調解,調解之後若能達成調解書,雙方按照調解書執行也可以。若調解還不成就向法院起訴。
4、向法院起訴:
民事訴訟一般採用的是原告就被告的原則,家長可以向平台運營方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若案件不復雜,一般會走簡易程序。若法院通過審理,最終同意家長的訴訟請求,則會判決平台返還獲得的收益,平台若是還不給,就可以依判決書去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了。

相關法律依據
小孩游戲充值的錢一般可以追回。未成年人一般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玩游戲充值的行為一般是無效或者需要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認後才有效,未被追訴的,其行為無效。所以對於小孩玩游戲充值的錢,游戲平台應當退還。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❸ 未成年在游戲上充錢怎麼追回
法律分析:未成年玩游戲消費,追回的方式如下:
1、如果可以直接退回,可以先聯系游戲公司進行解決;
2、如果不能直接退回,可以保留證據進行起訴,對於涉及金額超過未成年人的年齡、判斷能力以及支配能力的合同是無效的,可以進行起訴。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可知,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❹ 孩子偷偷給游戲充錢錢怎麼追回
孩子偷偷給游戲充錢追回方式具體如下:
1、8周歲以下,法律規定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監護人可以要求退回充值金額;8到16周歲,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若充值數額比較大可以追回,如果孩子是成年人,用自己的錢充值游戲,則無法退還;
2、通過官方渠道申請要回,人民法院支持返還未成年人的「打賞」支出,但需滿足四個條件:
1.未成年人「打賞」行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
2.未成年人「打賞」行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
3.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打賞」行為無效,「打賞」款項一律應該退還,
4.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可自主決定「打賞」一定金額,返還的款項限定在與未成年人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部分,並非全部退還,通常視其所參與的游戲類型、成長環境、家庭經濟狀況等情況可部分追回。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❺ 未成年孩子玩游戲花錢怎麼追回
未成年孩子玩游戲花錢按照下面步驟追回。
一、未成年孩子玩游戲花的錢可以追回來,可以由法定代理人向游戲平台申請全額退還,他們進行游戲充值的行為是無效的,必須是法定代理人也就是孩子父母來做這事才有效。
二、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能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三、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如果可以退回,可以先聯系游戲公司解決。如果不能直接退回,可能保留證據進行起訴,對於涉及金額超過未成年人的年齡、判斷能力以及支配能力的合同是無效的,可以進行起訴追回。
❻ 小孩打游戲充值的錢,可以追回嗎
一、小孩打游戲充值的錢,可以追回嗎
1、小孩打游戲充值的錢,可以追回。若要追回則需要拿出兩個證明,如下:
(1)因為孩子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你是孩子的監護人,要證明孩子在玩游戲充錢的時候,不在場;
(2)要證明,你的手機的使用和充值,都是由未成年人實施的。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二、游戲充值的危害有哪些
游戲充值的危害有以下:
1、影響正常生活;
2、影響心理健康;
3、浪費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