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區域游戲如何讓孩子深度游戲
Ⅰ 對於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教師該如何對其進行正確指導
對於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教師該如何對其進行正確指導?
3.作為幼兒園最基本的活動,教師的有效干預不僅能引導幼兒繼續游戲,還能使幼兒游戲向更高層次發展,促進幼兒個性發展,提高幼兒園自主游戲的質量。自主游戲中,教師要善於觀察和等待,給孩子留下更多的游戲反應時間,讓孩子通過多次游戲和不斷嘗試,增強自主探索的慾望。教師既要對全班孩子進行綜合觀察,也要進行個別觀察,在特定的時間點觀察特定孩子在特定游戲區域的獨立游戲情況。
Ⅱ 如何有效促進幼兒戶外自主游戲
積極開展自主性游戲,發展幼兒自主性
幼兒園自主性游戲,是教育總目標下的重要組織形式,目前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游戲的開展不盡如人意,存在著與演員的問題或者是僅注重遊戲的創設材料的提供,而忽視了孩子們游戲時的實際效果,還有一些甚至連游戲的材料都沒有讓孩子得到滿足,何來游戲的效果,教師對游戲缺乏切實必要的指導。
那麼我們有必要對游戲如何開展,如何通過游戲促進幼兒自主性發展及教師在游戲中的作用,從而真正落實了從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的以游戲作為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提高保教質量呢?
作為教師首先需要搞清什麼是自主性。所謂自主性就是個體對自身行為的意識與調控的能力,個體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能依據個人對事物的信心行事,主動去做該做的事情,通過自身活動獲得發展,自主性涉及行為的目的意識,需掌握一定的知識經驗,並以此為基礎形成認識判斷力,以及對行為的自我協調控制能力。
如何激發幼兒自主性?心理學和教育理論認為,活動是幼兒心理發展的源泉與動力,在活動中外界環境與教育要求才能成為幼兒心理反映的對象,而轉化為主體發展的新需要,同時,幼兒在活動還能以自己的方式對客觀世界產生影響。因此,幼兒自主性的培養離不開游戲活動,而游戲是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游戲因其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能激發幼兒內在的活動時機,使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過程,並與周圍環境事物發生相互聯系,所以能促使幼兒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發展。區角活動的開展既讓孩子游戲的領地,又給孩子創設自主性發展的舞台。
一、幼兒的自主發展
(一)有自主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規程》中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這就是要求我們應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對自主性游戲進行全面的設置,為幼兒進行自主選擇的活動提供了保證。
首先,讓幼兒有選擇材料的自由。材料是開展游戲的前提,沒有了材料的游戲正如「巧媳婦難煮無米之炊」一樣是無論如何也開展不了的。在游戲前,老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和本班幼兒游戲的實際水平和特點,精心考慮供給幼兒什麼樣的材料,以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和促進幼兒游戲更好地開展。在游戲開始時,老師可千萬不能實行一人一份的「配給制」,而應把材料展示在孩子面前,讓他們看得到,拿得到,在老師的啟發下,按自己的意願和興趣自由選擇材料。
其次,讓幼兒有確定主題的自由性。自主性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幼兒知識豐富,對周圍事物接觸面廣,那麼游戲的主題會層出不窮,內容則豐富充實。但如果老師要求幼兒按其意願確立主題開展游戲,幼兒只能是進行機械的表演,如演木偶戲一樣,變成是老師在游戲中的道具了。
(二)在相互交流中獲得自主發展。
在同一區角活動的幼兒一般是有共同的或相似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幼兒只有在與同伴自由交往中,學會共同生活,相互合作,學會生存。在交往中幼兒可以模仿同伴的優良行為從中進行自我調節、自我剋制,每個孩子在為了能夠被同伴接受,為了維持和同伴友好交往的關系,必須控制與調節自己而作出一定的努力,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個性、情感、行為習慣、交往能力,以及社會適應性都逐步的到發展。同時,在區角活動中,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面對全體幼兒進行說教的人,而應成為幼兒交流的夥伴。教師在和幼兒平等交流的基礎上支持和引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的活動內容、活動方式等進行指導。教師和幼兒之間的這種相互交流,對提升區角活動的質量,促進幼兒獨立、自主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逐步學會自己制定游戲的規則
自主游戲中,游戲規則的建立不是外部強加的,也不能採取放任的方法。我們給幼兒提出兩條總的原則:一、安全性;二、物歸原處,要求幼兒在游戲中,針對出現的問題,自己制定、執行、調整游戲的規則,使他們既能玩地開心,又能形成初步的規則意識。記得開展「水果店」游戲時,遇到這樣一個難題:顧客買了一次又一次水果總是很快就賣完了,紛紛提出不滿。這時服務生一個好主意:規定一段時間吃,敲響小鈴後換另一批吃。就這樣,新的規則從游戲的開展中產生了,由於這個規則是他們自己制定的,而且比較切合游戲的實際,所以他們都能認真地執行。游戲的評價,我們也把重點放在幫助幼兒形成、樹立規則意識上,讓幼兒交流各自的經驗,分享自主性游戲所帶來的喜悅。
二、教師的促進和培養
(一)豐富游戲材料促進自主性發展
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教育目的為幼兒創設游戲環境,提供有新穎性,啟發性和引導性的材料,玩具物品等,以激發幼兒求知好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滿足幼兒操作探索創造的心理需要。在游戲活動時提供幼兒半成品材料和廢舊的材料,如:可樂罐、娃哈哈果奶瓶、紙盒子、火柴盒、木棒等等,讓幼兒將這些材料結合游戲中所需的物品,製作成可愛的小動物和日常生活中的用具或玩具。如在小巧手活動區中,我們投入了大量的各種紙盒,有的孩子把紙盒做成了漂亮的紙盒娃娃,有的做成電視機、洗衣機什麼的,還有的把幾個盒子連起來裝上輪子就成了一列火車。孩子們的探究、創造的慾望在運用開發性材料的過程中得到滿足。
活動區材料要隨著幼兒的興趣變化而不斷調整。幼兒是在與環境的交互中發展的,那麼在區角活動中,我們可以說幼兒是在與材料的「對話」中獲得發展的。材料是幼兒進行活動的物質支持,是幼兒學習的工具。不同的材料會與幼兒進行不同的「對話」,體現其不同的教育價值。活動區材料的提供要滿足幼兒當前的活動需要,適合幼兒活動的特點。如圍繞「聲音是由物體振動引起的」這一主題,我們在區角中增添了一些能夠發出聲音的物品,如小鈴、小鼓、玻璃瓶等,讓幼兒通過操作實驗來感受聲音的來源。對「聲音是物體振動引起的」這一原理形成初步的認識。也可讓孩子親自參與收集材料,有助於激發幼兒內在的操作慾望,在以往的教學就活動中,教師總是材料的提供者,而實踐表明幼兒親自收集材料能有效地激發其探索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更加喜歡操作材料,只要有機會,他們便將自己收集到收集到的材料投入區角,使區角的材料日趨豐富。
(二)積極鼓勵自主探索和創新。
培養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和最初的創造意識是幼兒進行自主探索和創新的重要途徑,而要達到這一要求,提供給幼兒可持續探索的環境和材料以及進行個別輔導是十分重要的。幼兒初步的創造意識是在不斷操作實物的活動中萌芽的,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是在不斷操作實物的活動中發展的,持續不斷的實踐活動是幼兒初步創造活動的特點。從這個意義上講,區角活動為促進幼兒驚醒持續不斷的探索活動,促進幼兒創造意識的萌芽和初步創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區角活動要求教師提供給幼兒的活動材料應不斷引發幼兒思考「做什麼」和「怎麼做」,應不斷促進幼兒從多個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這也為幼兒進行持續不斷的探索活動,進而促進幼兒創造意識的萌芽和初步創造能力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總之,幼兒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動手,自己操作,他們需要的不是被動地接受學習,而是在活動過程中的一種主動的,積極的,愉快的體驗,對他來說才是最重要了的。而作為教師在為幼兒提供了適宜的區域活動以後,就應該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和活動區相互作用,既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探索材料發現並解決活動中所產生的問題,讓幼兒真正成為區域活動的主體。在幼兒與區域活動的相互作用中,他們不再滿足於教師給予「是什麼」,而更熱衷於對「為什麼」的探索,我們時常能看到幼兒變著花樣地擺弄材料,所以教師不再是輸出知識的教育者,而是提供舞台,指出方向,關鍵時刻給予指導的「導師」。只有教師成了幼兒活動的「導師」通過區域活動讓幼兒自主發長的目標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Ⅲ 如何更好地開展小班的戶外游戲活動
針對於小班的戶外游戲活動,一些老師認為,將孩子們帶到操場後就自由的玩一下,自己么可以輕松一下,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於是在戶外活動時間便出現了「放羊式」的現象,到處亂玩,沒有一個管理的中心點,這其實對於老師來說,雖然當時可輕松一下,但是也存在了很大的安全系數。針對我班的這個現象,我便開展了此項研究探討活動,通過尋找各種戶外游戲的活動材料內容,並有效的探討、商議策略。
游戲活動能帶給孩子快樂,游戲活動能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在《指南》中我們也倡導讓幼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對孩子來說,開展游戲活動的確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刻,他們對此永遠是興致勃勃,樂此不彼。那麼,我們如何更好的開展戶外游戲活動,讓孩子充分體驗戶外游戲活動的樂趣呢?
一、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激發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是孩子生活的小樂園,他們大部分的時間是在這里渡過的。因此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形式多樣的特點,決定戶外游戲活動的設備、器材、玩具材料必須多樣化,才能激發孩子的興趣,滿足孩子的實際需要。幼兒的游戲活動離不開材料,因此可以適當添置戶外游戲活動的各種玩具器材,根據小班年齡特點,我們利用廢舊物品自製不同功能的活動器械。如:彩條,它可以用來做"小尾巴",可以綁上一個廢舊奶瓶做"小豬"還可以做成一條可愛的"毛毛蟲";還可以用各種布料製作投擲的沙包、利用報紙來製作跑道上的飛機、利用破損的光碟來製作投擲的飛碟等。通過各種各樣的材料能玩出不同的玩法,讓孩子享受戶外活動的快樂過程,讓孩子們會更自然,更放鬆的投入到游戲中,從而激發了幼兒的興趣。
二、關注個體差異,做活動的引導者和孩子的游戲夥伴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個體差異性,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游戲方法 。能力弱的幼兒,教師要加以指導和幫助。在活動中,教師既是孩子的夥伴也是一名引導者,教師應巧妙的引導孩子參與到游戲中去,在游戲中快樂的成長。在戶外活動中,教師的觀察力要非常敏銳,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真實的反映了他們的內心,根據他們的反映我們可以對教育措施進行及時的調整,可以有效的保證戶外游戲活動順利進行。如:孩子在跳這個活動中,我們把小河的寬度設計得有寬、有窄,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在寬的地方一躍而過,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過,讓每個孩子都能通過小河,也就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教師如果在了解每個孩子實際水平的基礎上,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並讓孩子自己選擇,就能照顧到不同水平的孩子,以致能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
三、啟發幼兒想出多種玩法
在戶外體育游戲活動中,教師應創造機會發揮幼兒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根據幼兒好奇心強,樂於探索的特點,要注重培養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滿足他們活動和學習的慾望和需要,支持幼兒富有個性的獨特的表達,尊重幼兒的意願,以幼兒為主體,鼓勵幼兒自主地探索,放手讓幼兒去玩,在玩中學,玩中樂,玩中求發展。當活動器材展示在孩子面前時,讓孩子自己想出玩的辦法,想的辦法越多越好""除了這樣玩,還可以怎樣玩"等,在活動中給孩子充分的自主和自由,讓幼兒在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自己的熟悉也會不斷地加深,自信心也隨之增強,主動性也得到促進。在活動中有時可有意提供一些比幼兒人數少的材料,引導幼兒合作玩,兩個人或幾個人一起組合起來玩,在活動中促進幼兒的交往和合作。
四、在戶外活動中還要培養自我保護的能力
幼兒的安全是我們教育的前提,因此,在戶外游戲中更要注意安全。戶外場地活動范圍較廣,幼兒四處分散活動時,教師的視線不能顧及每個幼兒。因此,在活動前要盡可能預計到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活動前老師要向孩子交待活動的規則和有關安全事項,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同時,要特別強調安全教育。活動時除了要及時增減衣物外,仔細考慮體育活動的強度;教師還要四處巡迴走動,對於孩子的一些危險舉動要及時制止,對於孩子們的糾紛要處理妥當,不可忽視。比如有些幼兒喜歡跑的遠遠的躲起來,還有些幼兒喜歡從高處往下跳等,此時要制止和加以引導,轉移注意力,保證幼兒戶外游戲活動的安全。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必要的安全指導和安全教育。在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開放、寬松的心理環境和氛圍中,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滿足幼兒自主性的需要的同時,要讓幼兒知道遵守游戲活動的規則和注意安全事項,要支持孩子、理解孩子,使幼兒充分感受到自主、獨立的快樂,萌發自主、主動的意識。
總之,只要我們有心,並不斷創設條件來開展戶外游戲活動,充分發揮戶外游戲活動相對自由、自主、輕松愉快等優勢,在游戲活動中善於發現、引導和幫助幼兒,讓幼兒自主游戲,在游戲中發現、探索游戲的多種玩法。教師可在活動中適當加以引導,讓孩子們獲得成功的經驗和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提高興趣,激發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積極去觀察、思維、探索、創造,孩子就能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得到全面發展;也使孩子們的童心能夠在愛的藍天下自由翱翔,讓孩子更好的接觸戶外自然,體驗戶外活動的樂趣。
Ⅳ 幼兒園戶外場地小怎麼開展游戲
1、小空間多層次
幼兒園戶外的小場地經常讓老師們為難,有的甚至做好硬化地面後只能放置幾組器械,地面上很難再找出地方容納其他功能。我們在勘測現場的時候,通常會留意這些場地的四周,如果小場地周圍空間沒有安全隱患,我們會將游戲空間往上拓展,沿著圍牆或者建築, 搭建不同高度的游戲平台。
利用豎向空間,可以設計出不同的坡度、不同的材質的攀爬結構,通過這些攀爬的出入口孩子們可以到達自己想去探索的高度或者平台,或高或低,這些平台可以給孩子們提供給休閑、閱讀、塗鴉、表演等層次豐富的游戲空間,在不同高度游戲的孩子還可以觀察到其他空間的孩子。豎向空間能被充分利用起來,地上也不再只是硬化地面了,游戲平台下面可以根據需求設計出玩沙池、戲水池、自然坡地等等。
2、環路可以讓戶外小場地游戲線路更流暢
戶外場地的規劃需要合理安排孩子們的路徑,通過路徑串聯起多個戶外游戲空間,合理的路線設計可以讓孩子們更充分的使用場地。
環形路徑將小空間中的所有功能有序地組織起來,孩子們游戲的時候可以沿著路徑選擇體驗各種游戲,想要反復在不同區域里活動也不用走回頭路,不容易發生擠撞,有限的空間里可以同時容納更多的孩子一起游戲。
3、開放的場地有多種用途
戶外的很多游戲依託於戶外的基礎設施,就像玩水需要供水排水的設施,有時候不同的游戲可以共用同一處場地和設施。設計的時候考慮開放的設施結構,把場地留給孩子們自己發揮,同一空間可以衍生出多種游戲。比如下凹的地面乾燥的時候可以玩塗鴉,放水進來又可以成為戲水池;同樣的幾根木樁拴上繩子可以用來鍛煉平衡,遮上雨布可以用來玩迷宮游戲。
幼兒園的場地十分珍貴,尤其是孩子們的游戲空間,不論面對什麼樣的場地條件我們都盡力給孩子們設計出屬於他們的空間,有時候,恰恰是空間尺度的限制引導設計師構想出更有挑戰更加豐富的游戲空間。
希望能給予您幫助,望採納!祝您生活愉快!
Ⅳ 幼兒園戶外游戲如何開展
一、集中教育,正面引導,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前和幼兒一起分析容易出現的危險情況,並共同討論應該怎樣玩才不會出現危險。如我們幼兒園不是很大,活動場所主要分為幾個小場地:操場、跑道、兩個大型玩具區、兩個小型玩具區。也可到小學的草地等。為了避免幼兒發生意外事故,我們到了活動區域,應該先和幼兒一起分析容易出現的危險情況,應該怎樣玩玩具,不應怎樣玩,知道怎樣做才對,怎樣做不對,讓幼兒了解游戲規則。以引起幼兒注意,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避免不安全事情的發生。
淺談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
二、注重孩子體育活動中的科學化與興趣化
我們開展的戶外活動一般以體育游戲為主,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動靜交替原則,如角色游戲、智力游戲等。科學的體育活動,能提高孩子基本活動能力和運動技能,從而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目的。如:體育游戲《龜兔賽跑》,在活動前要特別注意孩子的准備活動,然後要給孩子們化妝――戴上可愛的頭飾,另外給兔子戴上白手套,給烏龜背上貼一個塑料袋當「龜背」。「終點」和「領獎台」用大型積木搭建而成,途中用拱門設兩個「門」,讓「烏龜」練習鑽的動作。設置兩個路障,讓「兔子」練習跳的動作。把孩子分成四組,這樣就縮短了孩子等待的時間。孩子們也很感興趣,都爭搶著交換角色比賽,連平時體弱的孩子也不示弱。活動中,根據孩子發展與動靜交替的特點,控制和調節活動量。活動量較大時,老師穿插分發獎牌,讓孩子休息一會。整個游戲中,孩子對活動形式、過程感興趣。通過游戲有助於孩子形成頑強、自信的品質及團結友愛和集體榮譽感。
淺談幼兒園戶外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
三、關注個體差異,做孩子的引導者和游戲夥伴
教師盡力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透過孩子的行動去把握孩子內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獨特的感受方式、同時在整個游戲活動中,教師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引導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戲夥伴。對於膽小、不愛動的孩子或動作笨拙的孩子,應該鼓勵或帶動他們一起活動,對於需要幫助的孩子,可以進行適當地指導。例如:孩子在跨跳活動中,我們把小河的寬度設計得有寬、有窄,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在寬的地方一躍而過,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過而不會躊躇不前,讓每個孩子都能通過小河,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教師自己也加入了游戲隊伍,玩得不亦樂乎,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
Ⅵ 如何開展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活動
1、創設適宜的戶外自主游戲環境
我們要重視為幼兒創設良好積極的戶外游戲環境和科學地規劃戶外場地。幼兒園的沙水池、小樹林、小土坡、草地等,都應在科學規劃下物盡其用,使幼兒的生活更貼近大自然。結合幼兒園所在位置的實際基礎設施和環境,對幼兒園進行合理、科學的布置。
2、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
開展游戲的前提是提供材料,缺少了材料是無法開展游戲的。材料的提供不僅要豐富還要滿足幼兒游戲的要求,適合幼兒游戲的特點。如:沙水區,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材料和工具,如玩沙的工具:大小不同的鏟子、漏勺、各種各樣的模型、小推車、小動物玩具、鏟車、鉤機玩具等。
3、合理引導學前兒童開展討論活動
開展幼兒園戶外學習活動中,教師需要加強自身與學前兒童之間的交流互動,或引導學前兒童互相之間進行交流溝通,切實發揮其對於幼兒游戲的有效指導作用。在學前兒童進行戶外這種游戲活動的時候,教師引導他們暢談自己在游戲過程中的體驗以及所遇到的困難和自己的解決措施。
4、教師的有效介入和指導
戶外活動中強調游戲的自主性,但自主並等於自由「放羊」式。教師是環境的提供者也游戲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和觀察者。游戲中教師引導幼兒學會選擇,學會交流,學會使用材料,指導幼兒提高游戲的有效性、目的性,教師的指導是提升幼兒自主游戲水平的關鍵因素。
5、時刻對學前兒童予以重點關注
在學前兒童開展戶外自主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對於其所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當予以合理的鼓勵,並且通過適當的設問等技巧,逐漸培養學前兒童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也可以與學前兒童共同參與到游戲中去,基於游戲情節,採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對學前兒童予以適當指導,確保其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戶外自主游戲活動中。
Ⅶ 如何在區域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興趣
方法有如下:
注重娛樂性和趣味性,選好區域活動材料。
幼兒在活動中較樂意選擇色彩鮮艷、靈巧形象、能反復擺弄和新增加的材料。所以老師在選擇材料的時候要注意考慮材料的特徵,多提供牢固的、易於變化的一物多玩的材料。
結合季節、主題活動、重大節日,隨機為幼兒提供相應的活動材料,以滿足幼兒好模仿的心理特徵。進而增加興趣。
簡介:
游戲(英文: Game)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特別是靈長類動物學習生存的第一步。它是一種基於物質需求滿足之上的,在一些特定時間、空間范圍內遵循某種特定規則的,追求精神世界需求滿足的社會行為方式。
但同時這種行為方式也是哺乳類動物或者靈長類動物所需的一種降壓減排的方式,不管是在出生幼年期,或者發育期,成熟期都會需要的一種行為方式。
Ⅷ 如何激發幼兒戶外體育游戲的興趣
如何激發幼兒戶外體育游戲的興趣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這讓幼教工作者們感到,戶外體育游戲的宗旨不僅是鍛煉幼兒身體,重要的是通過戶外體育游戲,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和互助合作的精神。一、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材料根據體育游戲的靈活多樣性,戶外游戲的材料也應豐富多彩,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滿足幼兒戶外游戲的慾望,當具有吸引力的游戲材料,呈現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他們會不由自主地參與到游戲中。我們還可根據幼兒的不同需要,充分利用社區和家長資源,充分利用廢舊材料,製作用途各異的游戲器械。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大班幼兒提供一些具有競爭能力、運動強度較大的活動材料。如:舊輪胎、易拉罐、飲料瓶、廢紙箱、小布條等。孩子們用舊輪胎滾動、跑跳、練習平衡;用易拉罐做高蹺;用酸奶瓶做早操器械;用帶提手的飲料瓶做水桶;用紙箱做山洞、皺紋紙做小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