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80游戲有哪些
1. 八零後小時候玩的游戲有哪些
那些屬於80後出生的一代,當回首往事,回憶童年的美好時光,總是記得那些歡聲笑語,以下是我為您帶來的八零後小時候玩的游戲,以此致敬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游戲,一起來看看吧!
八零後小時候玩的游戲有哪些1
打寶
玩法:也叫打麵包,用煙盒或者硬紙盒做成「寶」「麵包」,一人把「寶」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自己的「寶」往對方「寶」旁邊用力砸,靠氣流把它沖翻,也有直接往「寶」上砸的。打翻了別人的寶就算贏,最後看誰贏的多。
鬥蟋蟀
二蟲鏖戰,戰敗一方或是逃之夭夭或是退出爭斗。斗蟋玩家會花大量時間來挑選合意的蟋蟀,生蟋蟀的壽命大約為100天。到10月下旬,蟋蟀數量減少,斗蟀季節也隨之過去。
打水漂
經常以幾人為單位在河邊進行打水漂的比賽。原指用扁型瓦片,用力擦水面飛出,瓦片碰水面彈起,繼續向前飛出,再碰水面彈起,再向前飛出……如是反復多次,直至瓦片落入水中。
跳跳球
將雙腳站在踏板上,配合雙腳的運動,橡皮球會帶動身體上下跳動。生長期的小孩多跳多運動不僅個子會長高~而且也鍛煉身體協調能力。
你拍一我拍一
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坐飛機; 你拍二,我拍二,兩個小孩打電話; 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小孩爬高山; 你拍四,我拍四,四個小孩寫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個小孩跳跳舞; 你拍六,我拍六,六個小孩吃石榴; 你拍七,我拍七,七個小孩刷油漆; 你拍八,我拍八,八個小孩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個小孩喝啤酒; 你拍十,我拍十,十個小孩不許動。
打水仗
小時候的河還是非常干凈的,炎熱的夏天放學後,大家都喜歡到河邊打水仗。大家你潑我,我潑你。弄到一身濕透,回家經常被大人罵。
八零後小時候玩的游戲有哪些2
打彈弓
製作:可以用旱傘的傘骨做彈弓架,只是費時費力又費錢罷了。要買彈力很大的橡皮筋,就和那種變魔術似的差不多的就行。先從彈弓兜穿起,四個橡皮筋一折把折過來的橡皮筋的8個孔對齊,接著穿,以此類推做5個,把八根橡皮筋塞進彈弓肩上的圈圈裡。
打彈弓射彈花樣繁多:杯上打彈,打彈落蛋。
踢毽子
又叫「打雞」。起源於漢代。
製作:只需用一小塊布,包上一枚銅錢和一小截下端剪成十字形開口的鵝毛管子,用針線縫牢,成為底座;再在未剪開的鵝毛管子上端里,插上七八根雞毛就做成了。雞毛最好是雄雞的。
摸瞎子
通常叫「捉迷藏」,把對方的眼睛蒙住,然後大傢伙一鬨而散,甚至故意給抓的人產生錯覺,也是我本人很喜歡的一項游戲。
抽陀螺
用鞭子連續抽擊一圓錐 抽陀螺物體,使之在平滑地面上旋轉。盛行於上世紀40年代的男孩游戲,當時老北京的孩子把抽陀螺叫做「抽漢奸」,原因嘛,大家都懂。
撞拐子
又名斗雞,最具男子氣概的戰斗。
過家家
游戲規則:人數兩人以上。玩過家家時,幾名兒童分別扮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八零後小時候玩的游戲有哪些3
1、跳皮筋,這個不管南北方的八零後應該都不陌生,記得小時候下課後的`十分鍾都會抓緊時間玩一會,有時候男生也會加入,三個人,五個人,八個人,跳著笑著,歡樂著。同款游戲還有跳繩。
2、踢毽子,這個也是南北都玩的游戲,分好組,一個毽子,只要是平地就可以,各種踢法上陣,比誰多,定個數額比誰先到,也是男女生可以一起玩的游戲。
3、談彈珠,就是那種小的玻璃球,現在的孩子很少看到玩了,不過八零後小時候這個游戲一般都是男生的最愛,或蹲或趴的找角度,比精準,有時候也會弄的一身土,即使會遭家長批評,仍然樂此不疲。
4、丟沙包,自己動手做個沙包,分好組後連個人在兩邊扔,中間被打到的隊員要下場,如果被接到,下場的隊員還可以繼續游戲,很是練習精準度和躲閃靈活度。
5、挑雪糕棍,一把雪糕棍立起來鬆手,用一根把散掉的雪糕棍跳起來,如果其他的動了就換另一個人,看誰得的多,這個道具雖然簡單,但卻很鍛煉人的耐心,觀察力,男孩女孩都愛玩。
6、跳格子,我們這里叫跳房子,畫好的方格分等級,要從一級開始投擲石子,不但要不能出格,在跳回來時還要撿起,是單腿跳哦,人多人少都能玩,是不少八零小朋友的最愛。
2. 80後的懷舊經典游戲有什麼
如下:
1、《格鬥貴族》
這款游戲的發行時間是在九十年代初。此時的CAPCOM游戲已經比較流行,而這款游戲的加入卻讓游戲廳的資源更加豐富。游戲可選人物是兩男一女,是一款經典的橫版動作過關游戲。
3. 屬於80,90後的童年小游戲,你玩過幾樣(一)
上個世紀的我們出生的時候,互聯網還不發達,電視只能收到幾個頻道,沒有抖音,沒有火山小視頻,沒有微信朋友圈,沒有支付寶,也沒有搖一搖和掃一掃,沒有英雄聯盟,沒有王者榮耀,沒有刺激戰場,物質條件極度匱乏,可是那時候的我們,精神世界,是那麼地充實,回首年少時光,看那些年的青春,是否也有你的影子。
大型刺激篇——戰場上不分雌雄
1.老鷹捉小雞
2.跳繩
小皮球,架腳踢,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3.跳山羊
有撕破褲襠的風險
4.跳房子
5.滾鐵環
6.彈玻璃球
7.斗雞
總有那麼幾個倒霉催的進醫院了
8.打彈弓
誰家的玻璃又碎了
9.抽陀螺
比比誰的陀螺可以轉的最久
10.丟沙包
「我沒命了」 「我還有兩條命,先救你一條」
11.捉迷藏
天都黑了,為什麼還沒有人來找我
(可能......已經......回家......吃飯......去了)
12.扇元寶
實踐證明,用課本的封面來做最好
13.攻城游戲
衣服跟臉扯爛是常事
14.踢毽子
得雞毛者得天下
4. 適合80歲老人玩的游戲有哪些
適合80歲老人玩的游戲有哪些
1、適合80歲老人玩的游戲:擊鼓傳花
組織老人圍成圈,其中一人拿花,一人背著大家或蒙眼放音樂或擊鼓,聲響傳花,聲停花止。花在誰手中,誰就中彩,如果花束正好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其它方式決定負者。通過游戲活躍老人之間的氣氛,發現老人的才藝,了解該機構老人的特點。通過舉辦具有老人參與、富於交流性的適合老人特點的`活動,以促進老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營造歸屬感,保持健康心態。
2、適合 80歲 老人玩的游戲:套圈奪寶
用易拉罐擺成三排,老人在一定距離處用鐵圈套易拉罐,套中者則加分。通過游戲豐富娛樂生活,提高老人的積極性,加強老人之間的交流互動,使老人老有所樂,增強老人的身心健康。
3、適合 80歲 老人玩的游戲:猜謎會
老人拿著謎底找謎面,找對者加分。這是一項智力游戲,在游戲中,老人開動自己的腦力,主動參與活動,達到延緩衰老速度,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的效果。
4、適合 80歲 老人玩的游戲:折紙花、送祝福
在折紙花的活動中,提高了老人積極主動性、耐心,鍛煉老人的動手能力,延緩衰老速度,降低多種病症的發生率。折紙花,由於步驟比較復雜,有些老人學習過程較慢,所以先學會的老人可以教還沒學會的老人,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加強了彼此情感的聯系。
5、適合 80歲 老人玩的游戲:室內擊球
在一定距離處放一凳子,老人擊球,如球能通過凳子下面,便得分。通過游戲豐富娛樂生活,提高老人的積極性,加強老人之間的交流互動。在游戲中,老人不僅可以扮演玩游戲者,同時還可以扮演其他的活動角色:撿球者、記分員、記球員等,這些都是在老人的能力范圍內。在扮演不同角色的過程中,老人體驗到了成就感,相信自己還可以做很多事,更加積極地面對他人,樂觀地生活著。
6、適合 80歲 老人玩的游戲:模擬保齡球
將易拉罐擺成排,老人在一定距離處丟球,撞倒每罐若干分。通過游戲豐富娛樂生活,提高老人的積極性,加強老人之間的交流互動,使老人老有所樂,增強老人的身心健康。
7、適合 80歲 老人玩的游戲:畫鼻子
在白板上畫一人像,無鼻子,老人與一定距離處蒙眼前行,工作者在旁邊協助,在白板上畫上人像鼻子。以位置的准確與否為加分條件。該活動,是工作者與老人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中,增加彼此的信任感。
5. 80後經典單機游戲有哪些
紅警98、紅色警戒、魔獸爭霸、冰封王座、CS反恐精英、極品飛車、大航海時代、仙劍奇俠傳、星際爭霸、英雄無敵、帝國、三角洲、暗黑等等。
1、紅警98
本游戲是WESTWOOD公司在著名戰略游戲紅色警戒95發行之後在1999年由玩家發布的第二個版本。紅色警戒95曾獲得空前的成功,受到了玩家的廣泛歡迎。後來,國外的一個不知名玩家製作了紅色警戒95的MOD,將其命名為《紅色警戒98》。
2、冰封王座
《魔獸爭霸Ⅲ:冰封王座》(WarcraftⅢ:Frozen Throne)是由暴雪娛樂出品即時戰略游戲《魔獸爭霸Ⅲ》的官方資料片,於2003年7月01日年正式發行。游戲增加了兩個大系列的新增劇情戰役,並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屬性數據、兵種單位和英雄。
3、CS反恐精英
《反恐精英》(《Counter-Strike》)是Valve1999年夏天開發的射擊系列游戲,創始人是傑斯·克利夫和「鵝人」李明(Minh Gooseman Lee)。他們後來和游戲一起進入了Valve。該游戲前期是游戲《半條命》的游戲模組,後期變為獨立游戲。
4、仙劍奇俠傳
《仙劍奇俠傳》是由中國台灣大宇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宇資訊」或「大宇」)旗下發行的系列電腦游戲。仙劍故事以中國古代的仙妖神鬼傳說為背景、以武俠和仙俠為題材,迄今已發行八款單機角色扮演游戲。
5、星際爭霸
《星際爭霸》(英語:StarCraft)是暴雪娛樂製作發行的一款即時戰略游戲。這是星際爭霸系列游戲的第一部作品,於1998年3月31日正式發行。游戲擁有3部資料片,但是正式發行的只有《母巢之戰》。其續作《星際爭霸II:自由之翼》已於2010年7月27日發行。
6. 80後小時候玩的游戲有哪些
80後小時候玩的游戲有:
1、老鷹捉小雞:
滾鐵環,舊時傳統兒童游戲,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於全中國。玩家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厘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
7. 80後玩的游戲有哪些
對於經典游戲來說,永遠都不會被淘汰,不管到了什麼年代,都會有人記得它們,即使現在的新游戲不斷發展,但那些童年游戲,依舊不會被代替,永遠是我們最美好的回憶,那麼本期我們就盤點一下,曾經80後玩過的十大經典游戲,最後一款可能風靡整個游戲界,每一個人都知道它。
街機《合金彈頭》當時這款游戲可以在游戲廳的機器上玩。體驗感非常棒,節奏很快,完全專注闖關。玩這部游戲的人都會熱血沸騰,操控小人不斷跳躍射擊。的途中除了小兵外還有大boss,還有一些難對付的敵人。並且還支持兩名玩家共同合作。只要配合默契,一口氣就能打通關。
紅白機《魂斗羅》,紅白機上讓人記憶最深刻的闖關射擊游戲。游戲裡面的兩個角色在致敬終結者和蘭博。它玩起來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只能憑自己的技術和經驗。裡面一共有8關,每一個關卡都設計得非常獨特,在傳說中據說,這款游戲還有水下8關,但那純屬是謠言,那是另一個版本的游戲而已。
電腦單機《紅警2》,電腦游戲中最經典的RTS即時戰略作品。不少的80後90後都玩過,而且裡面的內容似乎永遠都玩不膩。這款游戲到至今也有很多人沒事的時候拿出來體驗。別看它的內容很簡單,但是裡面藏有很多有趣的玩法。游戲後期還得到了mod修改,打造出多種不同版本。
8. 80後父母玩的經典游戲
80後父母玩的經典游戲
你知道80後父母玩的經典游戲有哪些嗎?在我們小時候,經常會玩一些有趣的小游戲來愉悅生活,而現在小孩子都是在玩手機,這是不太好的。如果家長有空,可以帶小孩子玩一些自己玩過的經典游戲。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下80後父母玩的經典游戲有什麼,感興趣的朋友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80後父母玩的經典游戲1
80後父母玩的經典游戲
經典游戲之一:跳皮筋
小時候無論翻看哪個女孩子的書包,總能從裡面拎出一根長長的皮筋來,這是女孩子都喜歡的一項游戲。跳皮筋的花樣很多,都是搭配著童謠一套一套的,比如「小皮球,香蕉梨,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小熊貓,上學校,老師講課它睡覺,左耳朵聽,右耳朵冒,你說可笑不可笑。」跳皮筋可以三至五人一起玩,也可以分兩組進行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
運動指數:★★★★★
趣味指數:★★★★★
傳承指數:★★★★
專家有話說:曾經伴隨著幾代人走過快樂童年的「跳皮筋」游戲,現在已經快「失傳」了,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跳皮筋是什麼了,可惜可惜啊。
跳皮筋這項游戲的運動量較大,可以鍛煉孩子的跳躍能力、靈活性和平衡性。它的游戲材料簡單,家用的橡皮筋或是自行車的內胎即可,不受場地的限制,只要有一塊空曠的地方就可以了。如此簡單又有好處,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不玩了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現在的孩子壓力較大,放學之後根本沒有時間去玩,不是寫作業就是補功課,空閑下來的時間太少了,而且現在的家庭多住在樓房裡,孩子們之間相互不熟悉,有的孩子即使想玩,也找不到玩伴。
經典游戲之二:玻璃彈珠
玩這個游戲的多是男孩,在泥巴地上按出1-5個小洞,從規定的起點把玻璃彈珠打向指定的小洞,誰最先完成五個即為贏。還有一種玩法是大家的彈珠都隨意散落在地上,以石頭剪刀布的方式選出一個贏者為最先開始的人,把自己的玻璃彈珠打向別人的,如果打中了,那個玻璃彈珠就歸自己所有了。男孩子都喜歡玩這種游戲,彼此之間還經常互相「攀比」誰的玻璃彈珠多。
運動指數:★★★
趣味指數:★★★★★
傳承指數:★★★★
專家有話說:這個游戲的活動量並不大,不過博弈性質卻非常顯著,如果想要贏得比賽,就得「苦練」技術和技巧,才能把自己對玻璃彈珠的渴望化為現實哦,如此好玩的游戲,失傳的話也未免太可惜了。
不過,這個游戲現在玩的孩子卻越來越少了,因為玩的時候要或跪或趴在地上,對於現在的年輕爸媽來說,既怕地面上有細菌,又怕孩子趴在地上著了涼。而且玻璃彈珠一直被當作「危險品」敬而遠之,生怕孩子一不小心吞了它。我們小時候為何沒有這么多的擔心和顧忌呢?說到底,還是現在的「小皇帝」比較嬌貴哦。
經典游戲之三:扔沙包
用幾塊小碎布縫成個口袋,中間裝上細沙再封好口,這就是沙包了。玩的時候可以分成兩組,一組站中間,另外一組分成兩隊分別站兩邊,往中間這組人身上扔沙包。中間的人如果被沙包打中就算「死了」,如果接住沙包就可以加一條「命」或是讓打下場的同伴「復活」。
運動指數:★★★★★
趣味指數:★★★★
傳承指數:★★★★
專家有話說:扔沙包是一種很「鬧騰」的游戲,活動量比較大,可以鍛煉小肌肉、訓練手眼的協調、培養敏捷的反應能力,同時也是一項團結合作的游戲,娛樂健身兩不誤,這么「物超所值」的游戲,總該沒有理由失傳了吧?
然而現在的孩子玩沙包的也比較少了,一個是因為爸媽沒有時間帶孩子玩,卻又不放心孩子獨自出去玩。二是小時候的沙包都是自己做的,現在的爸媽可能很多都不會做吧。其實啊,沙包的製作是十分簡單的,爸爸媽媽多回想回想小時候的情景,應該可以製作出來的,退一步來說,網路這么發達,只要想學有什麼學不會的。玩沙包的好處很多,爸媽可以帶孩子去小區孩子們玩耍的地方,邀請其他的孩子一起玩,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的,游戲不分什麼界限,都可以其樂無窮哦。
80後父母玩的經典游戲2
提升不同時期的.兒童注意力的經典游戲
一、幼兒早期(1-2歲)
此時的寶寶從爬樓梯或傢具到獨立行走,可以踢球,能小跑,乃至雙足跳;能敲、推、翻轉物體,而後嵌套物體;從嘗試自己吃飯,到以後用杯子倒水不灑出,喜歡自己洗澡;會翻頁看書,能看書中的圖畫達幾秒,而後可分辨出2個或以上的物體;先是把不同的東西放在一起,以發現新的功能,以後能畫物體和動物,有顏色區別,並能注意到物體之間的區別,還喜歡自己編故事。
推薦游戲:
1、戴帽子
這是一個配對游戲,家長把家裡的各種空塑料瓶的瓶身和瓶蓋放成兩堆,讓寶寶來配對,給瓶子「戴上合適的帽子」。瓶蓋的大小要區分明顯,讓寶寶在動手操作中加強觀察的注意度,同時還能鍛煉小手的肌肉。當然如果孩子擰蓋子太困難時,我們可以先要求孩子把蓋子扣上。
2、合作畫
家長可以和寶寶合作進行「美術創作」。家長用深色粗筆畫單線條圖畫,其中留些簡單直線用淺色粗筆畫,讓寶寶用深色粗筆在淺色線條上描摹,合作完成一幅圖畫。等寶寶掌握後,可以將描摹改為臨摹,由橫線條、豎線條等簡單的線條圖開始,逐漸增加難度。
二、幼兒早期(2-3歲)
會騎嬰兒車會自如的擰開或擰上蓋子能記住物體在屋子裡的位置詞彙量達200個以上,能說包含幾個字的句子情緒易變,會有一個「朋友」(安全感來源)有「不久」和「飯後」的概念,會解決問題,有數字的概念,會分類能基本按照大人的要求做看圖自我解答問題。
推薦游戲:
1、傳悄悄話
2歲大的孩子對悄悄話特別著迷,當他們自己能說悄悄話時,他們會很自豪。說悄悄話能有效的幫助寶寶集中注意力,同時還有助於寶寶學著調節聲調。
具體方法靈活多樣,比如我們先小聲地告訴孩子一句話:冰箱里有西瓜和蘋果,沒有飲料。然後讓孩子用悄悄話的形式告訴另外的家人,事後再檢查正確率,根據結果來改變悄悄話的內容和長短,從易到難逐漸提高游戲的難度。
2、接數游戲准備:數字卡片
游戲時,家長出示1-10的數字卡片,孩子看後逐一讀出數字。首先了解數字的排列,並加深其印象。接著提出要求,家長說出幾個數,孩子接著往下數與家長一樣多的數,例如:家長數1、2、3,孩子數4、5、6;家長數6、7,孩子接下去數8、9。孩子會玩後可讓孩子先數,家長接數。
9. 80、90後玩過哪些游戲
雖然80、90年代的孩子沒有網路,但童年依舊過得有滋有味。丟沙包、跳皮筋、捉迷藏等等這些游戲對於80、90這一輩的人,可以說是相當親切。在這個物慾橫流,到處充滿鋼筋水泥的時代,不免會讓人有些懷念。
那個時候的一年四季好像都充滿著歡聲笑語,在大自然中無憂無慮地奔跑。
春天的時候大地復甦,柳樹抽芽,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那時候的農村還沒有成片的工廠和水泥建築,有大片的麥地可以供孩子們撒花。幾乎把整個寒假都過成了從家到麥田的兩點一線生活,無憂無慮,盡情奔跑,別提多開心了。即使寒假開學也會意猶未盡,每天下午放學趕緊扔下書包,趁著春天的尾巴,再讓自己的各式各樣的風箏在天空盡情飄揚一陣。
從前沒有網路,自然沒有現在的生活這么便捷。但是以前的快樂好像更純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更近。從來不需要考慮什麼充值辦卡,也不用追究輸贏,只需要敞開了去玩就好,相信80、90的一些小夥伴都非常想念那個時候的生活。
10. 80後玩的游戲有哪些
如下:
1、跳皮筋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繩、跳猴皮筋,是一種適宜於兒童的民間游戲,約流行在20世紀50至90年代。
皮筋是用橡膠製成的有彈性的細繩,長3米左右,皮筋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先由倆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長,其他人輪流跳,按規定動作,完成者為勝,中途跳錯或沒鉤好皮筋時,就換另一人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