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moba游戲是如何誕生的嗎
『壹』 關於moba類型的游戲,最早的是dota嗎
最早的應該是星際爭霸的一張地圖吧。dota是最早火的一個。像我現在玩的英魂之刃也是早一批的moba游戲。操作簡單,建模精美,技能絢麗,多種玩法模式5v5 7v7 逃殺,自走棋等等模式。最近出的新地圖熾炎古戰場模式也非常的不錯
『貳』 最早MOBA手游是什麼
首先澄清一點,moba這個詞只是後來的lol等游戲為了和dota區分開才創造的新詞,以往這類推塔游戲都只叫做「類dota游戲」。
我專門查了下,修改下以前的回答。先不說游戲做的成功與否,如題,國內只比誰發行最早。 好,開始,最早《混沌與秩序之英雄戰歌》2012年年底發布,並開創了手游moba的先河;《指尖刀塔》2014年10月1日發布;《亂斗西遊》2014年10月31日公測;《刀塔西遊》2015年1月14日公測;《自由之戰》2015年1月30日叫斗魂,2016年3月25日公測改名為自由之戰;《全民超神》2015年8月18日公測;《虛榮》2015年11月13日公測;《王者榮耀》2015年11月26日公測。 不算封測,就比公測發布時間,Gameloft的《混沌與秩序之英雄戰歌》發布最早,誰有補充請回復。
『叄』 moba游戲是什麼
moba游戲被稱為多人在線戰術競技游戲,moba游戲是從rts(即時戰略游戲)上演化而來,moba游戲比rts游戲更加簡單,著名的moba游戲有: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刀塔2,風暴英雄等
『肆』 究竟是MOBA還是ARTSMOBA的未來會在哪裡
如果你是一名細心的 游戲 玩家,你會發現MOBA類 游戲 已經取代了以往MMORPG的地位,成為網吧 游戲 的霸主。無論你是哪個圈子的 游戲 玩家,都逃脫不開MOBA 游戲 的影響,MOBA 游戲 已經隨著電競的熱潮開始四散,成為了年輕人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MOBA 游戲 的發展如此迅速,以至於大家都已經忘了,這一種類 游戲 的誕生時間還非常之短。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 游戲 加入到這類型 游戲 的陣營當中,對於MOBA 游戲 的定義也開始漸漸產生了更多的爭議。
MOBA 游戲 的起源
說到MOBA這個單詞,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 游戲 呢?是Dota,還是LOL,還是更加遙遠的3C(應該是沒幾個年輕人記得這款 游戲 了吧)?這一類 游戲 大家很熟悉,但是講到了真正定義上,卻又是眾說紛紜,吵鬧不休。
那麼什麼是MOBA,什麼才是MOBA類 游戲 ,還是ARTS 游戲 究竟有什麼區別?這是我們首先就要搞明白的事情。
MOBA,我們引用一下維基網路上的解釋,既是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 Games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多人在線戰斗競技場 游戲 」。這類 游戲 主要脫胎自RTS 游戲 當中,玩家不在需要操縱復雜的戰斗兵群,而是只需要操縱單一的英雄。由於與傳統的RTS相比帶有了一定的動作、技能要素,因此也被稱為Action real-time strategy,簡稱ARTS。
盡管現在大家對DotA、LOL這些MOBA 游戲 很熟悉,也有許多玩家知道DotA源自《魔獸爭霸3》的自定義RPG地圖。不過Dota並不能說是MOBA的起源,而只能說是MOBA成熟的標志。
MOBA 游戲 真正的起源,依然跟暴雪 娛樂 有關。這家公司在1998年發布了RTS史上最傑出最重要的 游戲 作品《星際爭霸(StarCraft)》,這款 游戲 不僅有著雄偉的太空歌劇劇情,優秀的RTS操作手感,還攜帶了日後在War3當中發光發熱的地圖編輯器雛形。玩家可以利用StarCraft的這款地圖編輯器,自定義一些特殊的關卡內容。
正是有了這款地圖編輯器,在2000年5月25日,一位ID為Aeon64的玩家貢獻粗了出一張名為Aeon Of Strife的自定義地圖。在相關的維基頁面上可以看到,AOS在創立時候就有了現今MOBA類 游戲 的主要元素:三線對戰、防禦核心塔、英雄單位、5 VS 5的對戰、勝利條件、經濟與裝備系統。
AOS的元素非常豐富,以至於現在看來後期的DotA只是在它的基礎上進行修修補補,整體的核心和 游戲 玩法從一開始就已經被確定下來,這也是非常不可多得的。
隨後到了2002年7月,暴雪繼續發售了《魔獸爭霸3:混亂之治(Warcraft III: Reign of Chaos)》。這部經典的作品依然攜帶了地圖編輯器功能,Aeon Of Strife也順理成章的被復刻到了War3當中。
一張圖告訴你這類 游戲 的核心玩法:
到了2003年,日後被譽為DotA之父的Eul以AOS為基礎,製作發布了一張名為「Defense of the Ancients」的魔獸RPG地圖。這張地圖繼承了AOS的經典要素,並且從之前的8位英雄新增到32位,囊括了War3當中的經典英雄、技能與物品,便是日後DotA的最初始版本,被稱為DotA Classic 1.0。不過可惜的是,Eul在發布「DotA: Thirst for Gamma」之後,就再也沒有更新這款 游戲 了。為了紀念Eul開發的最初始DotA,在 游戲 當中的「Eul的神聖法杖」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彩蛋。
這張DotA地圖成功引起了廣大魔獸RPG玩家的關注,盡管Eul再也沒有更新後續版本,不過依然有玩家願意繼續為這張RPG地圖貢獻出力。隨後ID為Guinsoo的史蒂夫·費克接下了開發的重責,給我們帶來了「DotA:Allstars」的新版本地圖——這張地圖才是我們現在熟悉的DotA地圖。
之後由於種種變故,Guinsoo退出了地圖的開發維護團隊,隨後從6.0.2版本開始則由現在大家熟悉的冰蛙IceFrog接手,一直持續到現在。而Guinsoo從DotA地圖團隊退出之後,就職於Riot Games,稱為了現在大家熟知的《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的主設計師,操刀製作了20餘位英雄,同時也初期LOL的宣傳點之一。
接下來的故事想必大家應該熟悉了一些:LOL在2011年橫空出世,吸引了更多的玩家接觸到這類型 游戲 ;同年DotA2脫離War3地圖編輯器的限制,獨立IP稱為了單獨的一款 游戲 ,也是Valve的看家之作。這兩款 游戲 從11年開始,帶領著MOBA熱潮一直持續到現在。
RTS的衰落與MOBA的興起——MOBA的真正定義
我們之前說的MOBA類 游戲 的起源,那麼我們來看看MOBA 游戲 的真正定義。
或許有許多讀者就會問:前面我們不是說了MOBA 游戲 了嗎?
如果你是一名MOBA類的老玩家,或許你還記得MOBA類 游戲 最初並不叫MOBA。在當年DotA風靡全球的時候,隨之出現了一系列的跟風 游戲 ,例如《夢三國》、《300英雄》等等,這類型的 游戲 被冠以DotAlike的頭銜。
隨著 游戲 的增多,DotAlike 游戲 逐漸從小眾玩法成為了一大種類的 游戲 群,這個時候DotAlike這樣的名詞似乎有點不合適了。此時有一小部分玩家在RTS上加了一個Action,演化出了一個ARTS的 游戲 類別——或者資深一點的玩家直接叫AOS類 游戲 。
那麼MOBA怎麼來的呢?
MOBA這個詞究竟是誰提出來的,提出者很神奇的沒有在 歷史 上留下任何痕跡。根據外網媒體Polygon的報道以及Gamasutra對DotA2相關采訪當中能夠看到,我們可以不負責任的推測出MOBA這個詞彙可能是LOL的開發公司Riot最先提出。
由DotA衍生而來的《英雄聯盟》在2009年正式發布,我們在前文提到過的Guinsoo也是 游戲 的參與製作人員之一。與其他DotAlike 游戲 一樣,LOL上帶有了濃厚的DotA氣息,從玩法、英雄、機制等等,都烙印在這類 游戲 的基因當中。
盡管一開始IGN對於LOL只給出了8.0這個比較優秀的 游戲 ,不過由於比DotA更容易上手、畫面更好、 游戲 節奏更快等原因,LOL在初期籠絡了很多粉絲玩家。許多被DotA高操作要求和比較閉塞的 游戲 圈所排斥的玩家,都在LOL上找到了DotAlike 游戲 的樂趣。
雖然繼承了DotA的 游戲 基因,但Riot並不希望打造的LOL是效仿DotA,而是一個獨立的更有生命力 游戲 ——甚至是 游戲 類型。這類對AOS的效仿者們更需要一個新的,能夠代表 游戲 特性以及具有特色的 游戲 類型。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 Games這個詞語就在Riot Games的稿件中應運而生了。
MOBA這個詞彙與這類 游戲 的興盛,都有著必然性與偶然性。在這一點上Riot的宣發非常成功,無論是自己,還是友商,在宣傳自己製作的DotAlike 游戲 時候希望更夠去DotA化——盡管這個玩法也不是DotA創立的。
MOBA 游戲 脫胎自即時戰略類 游戲 (Real-Time Strategy Game)當中,它的興起也代表著RTS 游戲 的衰落。
從1992年Westwood西木製作第一款RTS 游戲 《沙丘2》開始,到暴雪手下的《魔獸爭霸》、《星際爭霸》,再到千禧年之後的《魔獸爭霸3》,在LOL誕生前的這段歲月里,可以說是RTS 游戲 的大躍進時期。大量優秀的RTS 游戲 出現在 游戲 市場之中,人們被那種運籌帷幄,與人對陣廝殺的樂趣所吸引住。
RTS 游戲 的對戰不僅充滿樂趣,還有賞心悅目的觀賞性。同時這類 游戲 也對操作水平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玩家不僅需要對己方陣營的資源進行合理運營,還要通過時間節點去預測對面玩家的運營情況,另外對戰時候的多線操作與每個單位的細微操作,都對玩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隨後到了DotA、澄海3C、真三國無雙等類AOS的魔獸RPG地圖興起,正是減少了RTS的經濟發展、多線操作以及對戰線路等等方面的要求,讓玩家更注重在單個英雄身上的操作。
正是因為RTS的對操作的高要求性,容錯率更高的DotA從它手上搶過了大量的玩家,隨後對入門操作要求相對更低的LOL又搶到了更多的玩家,之後就是《王者榮耀》等一系列MOBA 游戲 吸引了更多對操作不那麼流利的玩家。
MOBA 游戲 的未來
MOBA類 游戲 從誕生初始,到Dota的熱潮和LOL的風靡全球,這類 游戲 的競技性、觀賞性以及 娛樂 性已經毋須再多過贅言。
但是MOBA類 游戲 真的會持續發展下去嗎?或許它也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時期了——兩年前的《絕地求生》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證據。
在《絕地求生》最鼎盛的事情,無數網吧網咖為了這款 游戲 而更新自己的電腦,在網吧網咖當中清一色的都是玩吃雞屏幕。在這些屏幕當中,只會零散的有幾個LOL的畫面,DotA2就更不必說了,不曾見過它的影子。
作為一名普通玩家,任何一款 游戲 玩多了都會產生一定的心理抵觸情緒,無論這款 游戲 設計的多麼巧妙多麼有趣,這時候遊玩並不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刺激反應。在長達數年的3路對線當中,無論有再多的英雄,再多的技能,也會對 游戲 膩味。
顯然MOBA類 游戲 已經來到了一個 歷史 拐點,這類 游戲 從誕生開始就沒有發生重大改變的機制,已經讓許多玩家心生倦意,再好玩的 游戲 也不值得反復千遍的遊玩。
MOBA類 游戲 需要開始改變,《守望先鋒》、DotA自走棋的出現,拓寬了MOBA 游戲 的驗證范圍。究竟什麼是MOBA,這個命題又一次浮現在我們面前。
DotA自走棋可以算是DotA2最成功的衍生 游戲 了
究竟什麼才是MOBA呢?是三線對路守塔推塔,還是保留英雄競技多人混戰呢?如果是前者,或者是一成不變的ARTS,改變的只有英雄與地圖,可想而知後續的 游戲 無論在細節模型上再有更好的改變, 游戲 的受眾也會越來越少。那麼如果是後者,或許會將MOBA的整體概念擴大到另一個層次,讓MOBA 游戲 再接受一次進化。
從MOBA這個詞語組成我們就能看到,追求的核心概念是多人、競技、戰斗。在保留這個核心概念下,范圍可以拓寬到許多領域,而不僅僅只是單純的ARTS。誠然,現代 游戲 的雜糅已經越來越嚴重,許多 游戲 你無法按照傳統進行分類,你能具體說明《俠盜獵車手》、《看門狗》、《刺客信條》、《上古卷軸》等等 游戲 究竟應該怎麼分類嗎?
對於MOBA 游戲 ,《守望先鋒》給我們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性。多線對戰、英雄技能、競技,具有了MOBA對戰中的內容,但是表現形式卻從RTS到了FPS當中。這樣的 游戲 讓人眼前一亮,如果MOBA能夠以FPS展現,那麼TPS、ACT等等,也未嘗不可——事實上已經有一部分廠商在嘗試這樣了。
面對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MOBA 游戲 ,確實是需要迎來改變了。
『伍』 moba游戲是什麼
moba游戲是指多人在線戰術競技游戲。
這類游戲的玩法是:在戰斗中一般需要購買裝備,玩家通常被分為兩隊,兩隊在分散的游戲地圖中互相競爭,每個玩家都通過一個RTS風格的界面控制所選的角色。
但不同於《星際爭霸》等傳統的硬核的RTS游戲,這類游戲通常無需操作RTS游戲中常見的建築群、資源、訓練兵種等組織單位,玩家只控制自己所選的角色。
游戲起源
1998年,《星際爭霸》發行,暴雪娛樂公司第一次在暴雪娛樂製作並發行的游戲中綁定了地圖編輯器。利用這款地圖編輯器,當時有一位叫做Aeon64的玩家製作出一張名為Aeon Of Strife的自定義地圖,這就是所有MOBA游戲的雛形。
在這個自定義地圖中,玩家們可以控制一個英雄單位與電腦控制的敵方團隊進行作戰,地圖有3條兵線,並且連接雙方主基地,獲勝的目標就是摧毀對方主基地。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老地圖現今依然在《星際爭霸Ⅱ》中保持著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