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角色游戲如何拓寬
❶ 如何提高角色游戲質量,促進幼兒
有研究表明,人的創造力的發展始於幼兒時代,每個幼兒都具有潛在或萌發的創造力,而這種創造能力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使更多幼兒將來成為創造性人才,自然也就成為了每個幼教工作者思考的中心問題。而創造潛能的挖掘就在於幼兒生活中的游戲。對孩子來說游戲不僅是娛樂,而且還是學習。在角色游戲中,兒童按照自己的意願模仿和想像,藉助真實和替代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社會生活的游戲。角色游戲是幼兒期典型的游戲形式。為此我進行了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嘗試。
一、克服模式化,發展創造力
在平時的游戲當中不難發現教師在指導中存在著成人化、真實化、功利化的傾向。他們往往以自己的意圖代替幼兒的意願,過分追求游戲內容和替代物的真與像,而忽視幼兒象徵性行為的發展。如有的孩子把雪花片向上拋或向下擲,教師就認為這是不愛護玩具;有的孩子把娃娃家的煤氣灶拆了,教師就認為這是「破壞」行為,輕者給與批評教育,重者禁止游戲。我通過觀察,了解了孩子們是用拋雪花片代替「放鞭炮」,用擲雪花片代替「種花」,予以肯定,然後引導他們在地上圍上「欄桿」。以後,孩子們發揮了更大的創造性,不僅在地上圍上「欄桿」,還分別用替代物做「一串紅」、「花瓶」、「花籃」。可見,孩子們在賦予物品以象徵性的過程中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二、拓寬游戲主題,為再創造作準備
幼兒角色游戲的主題內容往往是幼兒所處的實際生活的反應,是幼兒感知生活,或者經過幼兒的思維加工以後所形成的生活經驗的表現。所以幼兒所處的生活經驗是角色游戲的主題內容的直接來源,處於不同生活環境的幼兒會產生不同的主題內容。如明明在玩汽車時,嘴裡不斷發出「嗚——」的呼嘯聲,我經過了解發現,明明最近剛坐過火車,火車上的汽笛聲音和感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將坐火車的感受和經驗用到了開汽車上。總之,幼兒角色游戲的主要內容是社會經驗的再現。根據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特點,我經常引導幼兒細致地觀察和了解身邊的父母、老師以及周圍熟悉的成人的職業及生活方式,使幼兒對成人的日常生活有了感性的認識,並能進行簡單的模仿,為角色游戲提供了豐富的活動素材,為再創造打下基礎。
三、自製游戲材料,培養創新意識
動手實踐機會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幼兒創新素質的發展。《綱要》指出: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與其生活經驗及發展程度相適應的、豐富的玩具材料,創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物品、材料開展游戲。因此,我經常組織幼兒一起動手搜集、製作游戲材料。如,新開設的「理發店」缺少各式發型,於是我便帶領幼兒一起製作「發型」。接著我們一起分工合作,在畫、折、剪、帖等操作中大家都發揮了超出預料的效果,最後在大家的精心設計下,一個個精美漂亮的發型就被製作出來了。
四、採用內指導,拓寬創造空間
開展角色游戲,要將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充分調動幼兒的主體積極性有機結合起來。合理的指導方式有助於實現這兩者的結合。內指導是指教師作為幼兒的游戲夥伴,和幼兒共同處於游戲情境中的指導。它雖然不是直白的傳遞教育意圖,但它似乎更符合角色游戲的特徵和幼兒的意願,能充分體現教育者對幼兒的尊重,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師的影響。教師當觀察到某個游戲主題單調、重復、缺乏新意時,可設計某些新的誘發情節,以引發幼兒進一步開展游戲,推動游戲情節的發展,或使游戲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如我扮演乘客,要求「公交車」買票並報站,以激發幼兒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正確評價,畫龍點睛
不管何種游戲,我都會在活動結束後進行總結評價。《綱要》指出,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評價的方式很多,有時全班進行,有時分組,也可讓幼兒自評,由老師指點迷津等。為幼兒下次游戲埋下創新的伏筆。如「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新本領?」「為了使下次游戲玩得更開心,還需要做什麼?」「你發現了什麼問題?再玩時應怎樣改進?」
角色游戲是幼兒最自發、最喜歡的一種游戲,因為它是一種快樂的、滿足需要和願望的、自發的、不同尋常的行為。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是超出他的實際年齡。它可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增長幼兒學習的興趣,得到能力的培養。在角色游戲中,幼兒自己設定目標、方法,玩中學,自主地完成整個活動,表達了孩子的思想和感情體驗。同時,角色游戲又十分強調想像和創造的應用。我深感在游戲中制定切實可行的游戲計劃、選擇合適的游戲內容、實行因人而異的指導,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有效途徑。
❷ 怎樣組織和指導大班幼兒開展角色游戲
讓他們扮奧特曼,你演怪獸。不過時代變了,奧特曼不流行了,你去看看啥動畫片正火
❸ 如何組織幼兒開展角色游戲
為了使孩子們的興趣和需要得到滿足,充分發揮孩子們在角色游戲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時,可以採取以下指導策略:
一、允許幼兒自由選擇
只有出自自己內在的需要和興趣而選擇的游戲才是真正快樂的游戲,如何組織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角色游戲前,可以觀察孩子日常活動的情況,如孩子喜歡什麼樣的游戲主題、內容和玩具材料,孩子近來感興趣的是什麼,孩子通常和誰一起玩等。教師根據自己的細心觀察和了解,鼓勵孩子們自由地去選擇自己需要和感興趣的游戲,從而獲得自由選擇的快樂。在鼓勵孩子自己選擇時,教師應讓每個孩子都享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並且明確表明自己的支持態度,使孩子們在輕松自如的氛圍中學會選擇,敢於選擇,由此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
另外,教師要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游戲條件,盡可能為孩子提供充足、豐富、可塑性強、多功能性的材料,保證足夠的時間、創設寬敞的`空間、營造寬松而富有吸引力的游戲氛圍,只有這樣,孩子們才可以自主考慮可以玩什麼,在哪兒玩,和誰一起玩。這為孩子選擇玩具材料,尋找游戲夥伴,選擇場所,分配角色,商量玩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二、堅持分層次指導
不同的年齡階段,幼兒游戲發展的層次水平各不相同。如小班孩子的角色游戲以模仿為主,大班孩子的角色游戲則以創造為主,幼教之友《如何組織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教師應針對不同的年齡段,選擇不同的側重點進行指導,以達到開展角色游戲的目的。
三、適時給予隨機指導
我們中有些教師認為,游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玩,隨孩子怎樣玩都沒關系,成人不要隨便進行干預和指導,因為成人的指導會影響孩子游戲的正常開展。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游戲作為幼兒的一種自由自主的活動,教師少干預是正確的,但少干預並非說就不要教師的適當指導,教師觀察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對幼兒進行隨機指導,不但不會影響孩子游戲的開展,而且更能激發孩子參與游戲的興趣。比如教師以角色的形式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就可豐富幼兒角色游戲的內容和情節;教師參與到年齡小、能力弱、膽子小幼兒的角色游戲中,能幫助這些幼兒增強角色意識,他們在游戲中更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游戲的樂趣。這里要說明的是,教師的介入和指導應把握好時機和分寸,以不幹擾幼兒游戲為前提。
四、及時調整游戲角色
由於幼兒的自我調節能力較差,他們在角色游戲時往往長時間地充當同一個角色。如:當「運輸工人」的幼兒老是重復裝運玩具的活動,累得滿頭大汗也不知休息。教師發現這種情況,應及時調整角色,如可建議幼兒去當「醫生」,坐在醫院里為病人看病開葯。
由於幼兒的年齡小,分辨是非的能力較差,因此,教師為幼兒提供可供選擇的游戲內容應是健康的,有益於幼兒身心的發展。因為內容不好的游戲會從消極方面影響幼兒。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有時會出現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內容,如模仿吵嘴、打架、打麻將、酗酒等行為,這會強化他們對生活中一些不良現象的印象。發現此類情況,教師必須馬上制止,及時介入,幫助幼兒樹立是非觀念。
總之,教師應做一名有心人,細心觀察了解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和內心世界,充分發揮教師的導航作用,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願望,用幼兒的眼光來看世界,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創造性,創造有利條件來滿足幼兒游戲的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