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蹺體育游戲大班
㈠ 幼兒活動踩高蹺又稱什麼
設計意圖: 踩高蹺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游戲,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本次活動所選擇的器材是高蹺。走高蹺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幼兒在玩走高蹺時,可以獲得平衡能力和動作協調性的發展。在本次活動中,我還設置了一些情境以增加難度,意圖讓幼兒勇敢迎接挑戰,在不斷克服困難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目標: 1.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 2.促進平衡、跨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感受與他人共同合作游戲的樂趣,培養競爭意識。 教學重難點: 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促進平衡、跨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教學准備: 1.音樂《和快樂在一起》、《運動員進行曲》 2.高蹺人手一副 3.場地布置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音樂,做簡單的准備運動(踩高蹺進場) 二、基本部分--探索活動 1.導入:平時我們經常玩高蹺,今天袁老師再請你們去玩一玩,看看還有什麼心的玩法。 2.幼兒人手一副高蹺,自由探索。 3.集中交流玩法(請同伴們一起學習新玩法)。 4.談話引出主題-森林運動會。 師:剛才我接到一個好消息,聽說森林裡要舉行運動會了,你們想去參加嗎? (想)那現在請你們抓緊時間去練習,爭取在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 5.教師介紹場地。 6.幼兒熟悉場地,自由練習。 7..集中交流。 師:在剛才的練習中,你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總結:想要站的穩,必須腳底的中心部分踩在高蹺上;想要走得快、跨的穩,必須雙手把繩子拉直。 8.幼兒再次嘗試練習。 9.運動會開始啦。 師:運動員們你們准備好了嗎? 10.規則: ①將運動員分成兩組進行比賽; ②比賽以接力賽的形式進行,先繞過樹林,在跨國柵欄,最後走過獨木橋回到起點,再由第二位幼兒出發,比賽依次進行。 ③從高蹺上掉下來和從獨木橋上掉下來,則要扣去相應的分數,扣分少的為勝利隊。 ④每一組請一位客人老師為自己隊幫忙--監督另一隊。 11.第一次比賽--熱身賽(分析輸贏的原因)。 12.第二次比賽--決賽。 小結:XX隊獲勝,祝賀你們。XX隊我們也不要泄氣,回去以後好好的練習,爭取在明年的運動會上去得好成績,加油! 三、結束部分 放鬆運動:拍腿,繞肩,甩手。
㈡ 幼兒園踩高蹺鍛煉孩子什麼
踩高蹺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游戲,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本次活動所選擇的器材是高蹺。走高蹺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幼兒在玩走高蹺時,可以獲得平衡能力和動作協調性的發展。在本次活動中,我還設置了一些情境以增加難度,意圖讓幼兒勇敢迎接挑戰,在不斷克服困難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目標:
1.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
2.促進平衡、跨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感受與他人共同合作游戲的樂趣,培養競爭意識。
教學重難點:
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促進平衡、跨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教學准備:
1.音樂《和快樂在一起》、《運動員進行曲》
2.高蹺人手一副
3.場地布置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音樂,做簡單的准備運動(踩高蹺進場)
二、基本部分--探索活動
1.導入:平時我們經常玩高蹺,今天袁老師再請你們去玩一玩,看看還有什麼心的玩法。
2.幼兒人手一副高蹺,自由探索。
3.集中交流玩法(請同伴們一起學習新玩法)。
4.談話引出主題-森林運動會。
師:剛才我接到一個好消息,聽說森林裡要舉行運動會了,你們想去參加嗎?
(想)那現在請你們抓緊時間去練習,爭取在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
5.教師介紹場地。
6.幼兒熟悉場地,自由練習。
7.集中交流。
師:在剛才的練習中,你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總結:想要站的穩,必須腳底的中心部分踩在高蹺上;想要走得快、跨的穩,必須雙手把繩子拉直。
8.幼兒再次嘗試練習。
9.運動會開始啦。
師:運動員們你們准備好了嗎?
10.規則:
①將運動員分成兩組進行比賽;
②比賽以接力賽的形式進行,先繞過樹林,在跨國柵欄,最後走過獨木橋回到起點,再由第二位幼兒出發,比賽依次進行。
③從高蹺上掉下來和從獨木橋上掉下來,則要扣去相應的分數,扣分少的為勝利隊。
④每一組請一位客人老師為自己隊幫忙--監督另一隊。
11.第一次比賽--熱身賽(分析輸贏的原因)。
12.第二次比賽--決賽。
小結:XX隊獲勝,祝賀你們。XX隊我們也不要泄氣,回去以後好好的練習,爭取在明年的運動會上去得好成績,加油!
三、結束部分
放鬆運動:拍腿,繞肩,甩手。
㈢ 幼兒園踩高蹺解說詞
在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 每年春節都要舉辦一次地會活動, 規模 大,展演的內容豐富,主要是給春節增加喜悅的氣氛。每到大年初一 這一天, 通海的老百姓及外地的遊客都紛紛前來觀看, 場景十分的熱 鬧。其中,高蹺舞獅的表演最能吸引人們的關注,成為這長長表演隊 伍中的一個亮點。 據《通海縣文史資料》記載,雲南省通海縣大營石景村的高蹺舞 獅已經有 600 多年的歷史。 明朝洪武初年, 沐英奉命征雲南,帶來了大量的江南軍戶,落籍 於杞麓湖畔屯墾。 石景村的先祖們均來自江南沿海, 祖上就有踩高蹺 的技能,來到通海落籍後, 在每年的廟會文藝活動中,先祖們就將踩 高蹺這門技藝融入廟會節目的表演。 明末清初, 石景村的高蹺技藝得 到了發展,後來, 又在踩高蹺的表演上添加了舞獅子的技藝。到清朝 乾隆年間, 高蹺舞獅的表演形式已經形成, 並被邀請到各個村鎮進行 表演。當時,以四街鎮為首的大村落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廟會活動,活 動期間, 各村都用神轎抬著本村的神靈, 並組織村裡特色的民間藝術 參加表演。各村都有獨門的看家本領,在這其中,石景村的高蹺舞獅 成為了獨門藝術。到了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光緒中期、民國初年以 及新中國建立之初等,這項藝術隨著社會的發展又出現了幾興幾衰, 直到「改革開放」之後,黨和政府對民間藝術的傳承保護政策,才使 石景村的高蹺舞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原來的高蹺舞獅表演內容為「大頭和尚戲柳翠」 ,後來因沒人扮 演柳翠的女性角色,改為和尚馴服雙獅,及一人扮演和尚,踩最高的 高蹺,每獅各由二人表演; 1 人舞獅頭、 1 人執獅尾,另外,還有一 人執綉球引獅,總共為六人組合的表演形式。 故事情節為雙獅爭搶綉球, 和尚執文刷馴獅。 這項表演雖然故事 情節單調,但觀眾會被表演者高超的技藝以及驚險的空中表演所折 服,因此,深受觀眾們的喜愛。 高蹺舞獅的主要特徵是高、險、奇。高:即在 2.4 米至 4.3 米的 高蹺上表演, 這一技藝在全國不得多見, 更增加了高難度, 獨具一格。 險:踩著這樣高的高蹺舞動獅頭、獅皮、獅尾和綉球,特別是舞 獅尾的扮演者, 一手抓住舞獅頭的腰帶, 一手執獅子尾巴在兩跨中間 搖擺,看不見前方,只能順著獅頭行走,相互配合默契,才能做到動 作協調統一。 扮演和尚所踩高蹺略高於扮獅者, 還要在獅身上做跨騎 動作,風趣、驚險,難度極大。 奇: 踩在 2 至 4 米多的高蹺上表演舞獅, 這更增添了這一節目的 驚奇性。 一場好的高蹺舞獅表演, 除了表演者高超的技藝表演外, 還需要 製作好相關的表演用具, 這些都離不開一位帶頭人 -- 沈儒昌。 沈儒昌 不但能表演高蹺舞獅,而且還設計製作高蹺舞獅的道具。 2007 年 6 月,沈儒昌被雲南省文化廳命名為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第二部份: 傑出價值 ( 2-3 分鍾) 石景村高蹺舞獅表演經過了上百年的傳承, 它把江南一帶的舞獅 和北方踩蹺的技藝融合在一起,創造了具有當地鮮明特色的表演藝 術,並世代相傳而聞名省內外。高蹺舞獅有著濃郁的地域特色,是雲 南和外地文化交融的產物,對研究通海歷史有著重要的價值。 高蹺舞獅以「高、險、奇」著稱,其表演技藝獨特,具有較強的 觀賞性、藝術性和表演性,有著傳播傳統漢文化的重大作用,具有豐 富的文化價值和內涵。 高蹺舞獅是石景村人的獨門絕活, 由該村歷代藝人創造, 它的稀 有性、獨特性具有一定的保護和傳承價值。 高蹺舞獅, 作為雲南特有的民間傳統文化, 不僅活躍和豐富了當 地的民間群眾文化,還起到凝聚、鼓舞當地老百姓的作用,具有較好 的社會感召力, 有利於增強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 第三部分:瀕危狀況 ( 1-2 分鍾) 說明項目的瀕危狀況及其原因。 一是通海縣內能夠踩高蹺舞獅的只有石景村, 踩高蹺舞獅有一定 的危險性,存在難找接班人的困難。 二是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少, 且年齡偏大, 使踩高蹺舞獅的傳承 工作受到制約, 受市場經濟的影響, 村裡原來學會踩蹺的青年大多外 出務工、經商,有的出嫁,參與人數較少,雖有幾個小孩跟著學,但 還不能參與表演,使踩高蹺舞獅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情況。 三是石景村高蹺舞獅屬於當地民間組織,沒有穩固的經費作保 障,傳承工作難以開展,要能有序地傳承好這一民間文化藝術,還需 要上級政府給予經費上的保障。
㈣ 自製高蹺教具的價值作用
自製教具,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在開展的課外科活動中,結合實驗問題,鼓勵學生就地取材,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廢舊物品,動腦、動手做一做教具,學生成功時就會對物理科學產生興趣,體會學好物理知識的好處,品嘗創造發明的樂趣,就會產生愛學物理的想法,學習的主動性、求知慾就會加強。
通過開展這些低成本的實驗,還能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思想,開拓學生的眼界,擴大了知識面,學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使學生體會到生活、技術中的物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開展自製教具活動,有利於培養師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對辦學條件較差的農村中學,開發研究自製教具有著重要意義,這不僅可以改善實驗教學的條件,而且對師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創新意識等科技素質的提高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學生都有好奇心,這是產生創新的內在動力。自製教具從設想開始到動手設計、製作定型,要經理思考、論證。
從發現問題到設計出教具,師生的創新思維會得到培養,動手能力會得到提高。踩高蹺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游戲,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
本次活動所選擇的器材是高蹺。走高蹺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幼兒在玩走高蹺時,可以獲得平衡能力和動作協調性的發展。在本次活動中,我還設置了一些情境以增加難度,意圖讓幼兒勇敢迎接挑戰,在不斷克服困難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目標:
1.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
2.促進平衡、跨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感受與他人共同合作游戲的樂趣,培養競爭意識。
教學重難點:
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促進平衡、跨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㈤ 幼兒的平衡游戲有哪些大班
熟悉美吉姆歡動課的爸爸媽媽都知道,課上有很多鍛煉孩子平衡能力的技巧訓練和游戲,比如鞦韆、前滾翻、蹦床、走平衡木等等。為什麼平衡能力的鍛煉如此重要呢?平衡能力又該如何鍛煉呢?跟著Mymo一起來看看。
平衡能力是一項身體基本素質,身體的大部分運動幾乎都需要在維持身體狀態平衡的情況下完成。而且平衡能力的發展還有利於孩子專注力、觸覺等各方面的發展。
通常,孩子在8~9月齡的時候會迎來平衡能力的重要發展期。平時,家長可以有針對性地通過一些簡單的游戲幫助孩子鍛煉平衡能力。
升降機
家長倚靠在床頭或牆邊,雙腳並攏,然後讓孩子趴在自己的小腿上,扶住孩子的腋下,屈膝抬高、落下,帶動孩子隨著自己的身體運動,在反復升降的過程中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滿3個月的孩子如果已經趴得很好了,就可以開始玩這個游戲了。
搖搖椅
6~7月齡的孩子已經能坐穩了,這時候家長就可以和他們一起玩「搖搖椅」的游戲了。家長躺在墊子上,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腹部,有節奏地做仰卧的動作,也可邊唱兒歌邊搖擺身體,同時帶動孩子隨自己的身體運動。家長搖動身體時要扶穩孩子,以確保安全。這種「搖搖椅」游戲對提升孩子的平衡力十分有益。
鞦韆
美吉姆歡動課上有形式多樣的鞦韆。盪鞦韆時,孩子的身體隨著鞦韆前後擺動,處在前進和後退的狀態之間,這可以協調孩子身體的平衡性。同時,鞦韆還可以幫助孩子鍛煉大腦前庭的平衡能力、培養空間感。
練習坐下、站起來
通常,10月齡左右的孩子就能夠扶物站立了,如果孩子已經能站得很穩,家長可以為他們准備一個高度合適的游戲桌,引導孩子扶著桌子練習坐下和站起來。在反復站立和坐下的動作中,孩子身體的重心不停變化,這樣既能鍛煉他們身體的平衡能力,還能鍛煉四肢的力量和協調性。
玩瑜伽球
瑜伽球具有一定的彈跳力,這能夠幫助孩子保持重心的平衡。對於1歲左右的孩子,家長可以扶住他們的身體,讓他們坐在瑜伽球上,然後輕輕地向不同方向晃動瑜伽球,鍛煉他們的平衡感和核心穩定能力。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扶住他們的腋下,讓他們站在瑜伽球上輕輕地跳,與瑜伽球的彈跳力相抗阻,鍛煉身體的平衡性。
騎平衡車
騎平衡車時,孩子需要自己掌握起步、轉彎、剎車等動作。這不僅能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還能刺激他們前庭覺的發育,鍛煉反應能力、協調能力。熟練之後,他們會逐漸掌握調整重心的方法,更好地保持平衡。2歲以後,孩子就可以騎平衡車了,但是家長要注意,孩子騎平衡車時最好在空曠的地方,還要給孩子戴好頭盔、護膝等護具,保證安全。
單腳站立
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爸爸媽媽可以和他們玩單腳站立的游戲來鍛煉平衡能力。家長給孩子做示範,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將重心移到左腿並彎曲抬起右腿,保持一會兒後換腿重復上述動作。等孩子適應之後,可以在游戲時讓孩子向前或者向上伸直雙臂,加大游戲的難度。
㈥ 學前班體育游戲!
體育教案-大班體育活動設計 過橋摘水果
大班體育活動設計 過橋摘水果
內容:過橋摘水果
目標:
1,幼兒踩著高蹺走各種類型的橋(不同高度和不同寬度的平衡木,不同 的間隔物),發展幼兒的平衡性和靈活性。
2,讓幼兒判斷走不同的橋,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培養幼兒敢於嘗試及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
重點:利用高蹺在橋上練習平衡
難點:用高蹺上下橋時注意保持平衡。
准備:高蹺,錄音機,磁帶,水果,搭橋的各種材料
場地布置如圖:
過程:
一, 准備活動
1, 幼兒四散在場地周圍上高蹺
2, 幼兒聽著音樂做熱身運動:
繩子拉緊點, 步子跨遠點, 小腳抬高點
二, 探索活動
1, 探索過橋的方法
語言導入:這里有許多小橋,我們都去過過各種小橋,過小橋時想想怎麼樣才能穩穩當當地過小橋。
2, 幼兒第一次過橋交流:
1) 你過橋時有沒有碰到困難?我們可以怎麼樣來解決?怎麼樣才能很穩地過橋?
2) 小結:線要拉緊,腳和高蹺要做朋友,上橋時腳抬高一點,下橋時步子不要跨太大。
3, 幼兒再次過橋
1) 幼兒嘗試走不同類型的橋(高低,間隔,寬窄等)
2) 教師觀察並鼓勵幼兒走不同的橋。
4, 幼兒合作搭橋,並嘗試走自己搭的橋
語言導入:這里有一條河,河上什麼也沒有,我們要過河,怎麼辦呢?我們自己找些好朋友來,搭一座能過的橋。
1) 啟發提問: 在河上可以搭什麼樣的橋呢?
2) 幼兒利用各種材料自己搭橋
3) 嘗試走自己搭的橋(允許幼兒調整)
5, 游戲:過橋摘水果
每個幼兒選擇一座能過的橋,過橋後摘一個水果。然後從邊上返回,把水果放在籃子里,再過橋去摘水果。三種水果都能摘到,並鼓勵幼兒過三次不同的橋。
三, 放鬆活動
我們一起來跳跳「摘果子舞」。結束。
設計意圖
孫清
體育活動目標主要在於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和提高幼兒的智力水平。也就是說體育不僅是對身體的教育(生理目標),同時體育又是通過身體進行教育的一種活動(包括心理的發展、心理的健康教育等)本次活動《過橋摘水果》所選擇的器材是高蹺。走高蹺是孩子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在走高蹺的活動中可以發展平衡能力,提高動作協調性。在本次活動中,我適當地設置了一些情景,增加一定的難度,幫助幼兒勇敢的迎接挑戰,在不斷的克服困難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所以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3條。
為了完成以上目標,我設計了三個流程:
第一個流程:熱身活動
活動開始,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自由地在平地上練習走高蹺,這個環節既是整個活動的准備,又是對幼兒已有經驗的反饋,(活動前幼兒已會在平地上走高蹺),同時,又滲透了下個環節中的動作技能。如教師讓孩子繩子拉緊點,步子跨遠點,小腳抬高點,這樣使他們對上、下橋過程中的技能打下了基礎。
第二個流程:探索活動
這是整個活動的中心環節,通過讓幼兒過平坦的橋——過變化的橋——走自己搭的橋三個步驟完成。
1、 過比較平坦的橋:讓孩子在比較平坦的橋上自由探索,如何才能穩穩當當地上、下橋,通過集中講評示範解決腳和高蹺做朋友,繩「拉緊點」這個技巧,這也是一個教學重點,並讓幼兒繼續練習掌握這個技能。
2、 過變化的橋:當幼兒掌握了穩穩當當上、下橋的方法後,我就根據幼兒活動水平提供了可選擇的、難度不同的橋(寬窄、高低、間隔),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運動能力判斷哪座橋適應自己,然後再進行選擇。給予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指導和幫助,滿足幼兒不同的需要,使每個幼兒都獲得成功的體驗,鼓勵幼兒努力爭取一次比一次練得更好發揮幼兒的潛力。
3、 過自己搭的橋:為了進一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在這里,我讓孩子自己搭橋。在搭的過程中啟發幼兒積極思考,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讓幼兒的動作和思維共同參與。由於這些橋是給孩子們自己搭的,同時又增加了新的材料,再一次吸引和激發幼兒活動的慾望,增加了挑戰性,孩子們在挑戰中認識自我,增強了信心。
4、 游戲「過橋摘水果」:游戲設置時,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讓幼兒選擇不同難度的橋,使每一個幼兒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將活動推向高潮。
第三個流程:放鬆運動
整個活動後,運動量和運動密度都到位了,讓幼兒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跳跳摘果子舞,有利於消除幼兒身體的疲勞,更有利於幼兒的健康,在成功的喜悅中結束整個活動。
-
㈦ 幼兒園高蹺的做法
1.高蹺鐵罐
設計思路:從我國傳統節日游戲「踩高蹺」得到的靈感,製作小朋友可以安全游戲的玩教具。既能發揚我國傳統節日文化,還能鍛煉小朋友的平衡能力和冒險精神。 製作方法:選取一定的材料可以代替傳統的高蹺,並有一定的安全保障,所以是用繩索固定在「高蹺」上,讓小朋友能夠安穩的站在高蹺上,並且能夠自己控制自己腳下的高蹺往前移動。 材料選擇:罐頭鐵罐。因為鐵罐比較堅硬,足夠支撐小朋友的體重
製作過程: (1)選取兩個同樣大的鐵罐, 在每個鐵罐的兩側用大鐵釘扎兩個對稱的孔; (2)選取一段稍粗的尼龍繩,根據小朋友的身高,結成同樣長的兩段,每段繩相當於小朋友腿長的兩倍。 (3)把尼龍繩的兩端分別穿進鐵罐兩側的孔中,在罐體內打結,完成。 玩教方法:讓小朋友們踩著鐵罐,拉著鐵罐上的尼龍繩,控制自己的腳步,看誰走得遠
2.打滾的貓咪
同樣的鐵罐,利用它圓柱體的形狀,還可以製作別的玩教具。例如《打滾的貓咪》,先截取一張和鐵罐外壁同大的長方形圖畫紙,畫一個往前奔跑的貓咪,把尾巴剪出來,包裹鐵罐外壁粘貼,尾巴不粘貼。罐內一側貼上一塊橡皮泥做墜子。把鐵罐放在地上,小貓咪就調皮的翹著尾巴打滾了。適合托班小班的幼兒玩耍。
3.大嘴獅子
把兩個奶盒頂端一面剪掉,用即時貼連接起來,裝飾上獅子的鬃毛、耳朵和眼睛,就成了可以 用手操縱嘴巴張合的獅子了。 這款玩教具適合用於表演性游戲, 有利於培養和發展幼兒的想像力、 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綜合藝術能力。 也適於教師教授智力課程時靈活 搭配使用。
4.《糖果魚》
把方便袋剪成正方形,用皮筋套在紙杯上,翻過來再用皮筋扎緊,就是金魚的尾巴。紙杯上畫上眼睛,紙杯底部固定上翻折好的曲別針,就可以玩釣魚游戲了。紙杯中可以放置小型的獎品。
㈧ 幼兒踩高蹺的好處
踩高蹺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游戲,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本次活動所選擇的器材是高蹺。走高蹺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活動,幼兒在玩走高蹺時,可以獲得平衡能力和動作協調性的發展。在本次活動中,我還設置了一些情境以增加難度,意圖讓幼兒勇敢迎接挑戰,在不斷克服困難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目標:
1.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
2.促進平衡、跨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感受與他人共同合作游戲的樂趣,培養競爭意識。
教學重難點:
大膽運用高蹺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發展創造力,促進平衡、跨越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教學准備:
1.音樂《和快樂在一起》、《運動員進行曲》
2.高蹺人手一副
3.場地布置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聽音樂,做簡單的准備運動(踩高蹺進場)
二、基本部分--探索活動
1.導入:平時我們經常玩高蹺,今天袁老師再請你們去玩一玩,看看還有什麼心的玩法。
2.幼兒人手一副高蹺,自由探索。
3.集中交流玩法(請同伴們一起學習新玩法)。
4.談話引出主題-森林運動會。
師:剛才我接到一個好消息,聽說森林裡要舉行運動會了,你們想去參加嗎?
(想)那現在請你們抓緊時間去練習,爭取在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
5.教師介紹場地。
6.幼兒熟悉場地,自由練習。
7..集中交流。
師:在剛才的練習中,你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總結:想要站的穩,必須腳底的中心部分踩在高蹺上;想要走得快、跨的穩,必須雙手把繩子拉直。
8.幼兒再次嘗試練習。
㈨ 如何有效地開展大班體育活動
幼兒的體育,包括早操、體育和戶外體育活動三個方面,而體育活動因內容的多種多樣,又不局限於形式而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教師在組織幼兒的戶外體育活動時,又應注意些什麼呢?
一、教師要注意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器械的選擇和製作。在器械的選擇上,教師要注意:
1、選擇器械時需要安全、耐用。
教師在選擇器械時,要注意器械需無毒、無害、圓角,www.jy135.com而且表面要光滑。這樣,幼兒在玩耍時,才能消除安全隱患,幼兒玩得高興,教師也放心。
例如:教師普遍用塑料瓶做的器械,就要考慮到塑料瓶切割以後,用透明膠纏上圈,這樣,孩子們在玩耍時,能避免劃傷。
2、器械需要豐富、有層次性。
教師在為孩子提供玩耍的材料時,應注意同一種器械要提供不同形狀、不同顏色,切忌形狀與顏色單一。
例如:孩子們玩耍的飛盤,就有許多種做法,一是可以讓孩子們收集奶粉桶蓋,在桶蓋對稱的地方打兩個孔,綁上綢帶裝飾就成了。二是可以折五角星,外面貼上五彩的即時貼裝飾,邊角貼上透明膠,這樣的飛盤不但牢固,而且美觀。三是可以用兩紙杯重疊,沿著杯口下剪到3/4處,取出寧一個,打開壓壓,就像花瓣,然後兩個紙杯的花瓣相對,用雙面貼粘牢,邊角用透明膠加牢,也成了飛盤。這樣幼兒有更多的選擇,興趣也更濃。
3、器械要考慮趣味性和多變性。
教師在為幼兒製作器械時,要考慮一物多玩,器械能重復,這樣,即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同時,也保證幼兒在玩耍中的趣味。
例如:教師選擇易拉罐做的器械時,可以考慮不但用易拉罐做小推車、保寧球、踩高蹺等。這樣,幼兒在玩耍時,就有不同的選擇,興致也極高。
二、教師在組織幼兒的體育活動時,考慮了前面的器械的選擇,但如果觀察到幼兒對游戲活動還是不感興趣,就要考慮體育活動中幼兒選擇的游戲材料是否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材料的顏色是否能引起幼兒的興趣,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的需要,利用廢舊物品自製不同功能的活動器械。如:小班得孩子喜歡色彩鮮艷、簡單、可愛的玩具材料。也許一根彩條孩子也玩得很開心。中、大班的孩子好奇心重,喜歡新奇、刺激的。用各種多於的布料製作投擲的沙包、利用報紙來製作奔跑的風箏、利用破損的光碟來製作投擲的飛碟等……
老師在平時與幼兒的交往中,就應多與幼兒交流、探索,掌握這一時期幼兒喜愛玩什麼。如果游戲材料是幼兒玩過的,幼兒對這一材料已厭倦,這時教師就要考慮:
1、在原有的基礎上挖掘新的玩法,並發動家長,讓孩子帶回家,讓家長與孩子共同玩出新意,再帶回幼兒園玩給其他孩子看,又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2、進行原材料的改裝。例如:孩子們玩的「鴨掌」,當幼兒玩膩了,教師就可以在「鴨掌」上繫上鈴鐺,或改變「鴨掌」的顏色、形狀(如:改成熊掌,大象掌等)或鴨掌上的花紋。這樣就可以吸引住幼兒的目光,也可以讓孩子把「鴨掌」套在手上,做出各種動物的動作。也可以讓孩子把「鴨掌」套在手上再地上爬著玩,既有趣味性又鍛煉了孩子的身體。
3、教師在指導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時,要注意器械要相互滲透。不同的戶外體育活動的器械可以在同一活動中玩。例如:孩子們用紙箱挖孔做的山洞,幾個紙筒用即時貼貼好的棒,用紙團做的球,用在一起,射門球,山洞就變成了門球洞。
三、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戶外體育活動時,如何引導幼兒進行探索器械的多樣玩法呢?
在戶外體育活動中,教師盡量避免教孩子怎樣玩,可以為幼兒提供許多的游戲材料或廢舊的材料,讓幼兒自己去創造性地玩。例如:一個人教師用即時貼把幾個廢紙筒捆在一塊,作了許多這樣的游戲材料,在做時,教師腦子中想了用做游戲中的什麼角色,但在給孩子們玩時,並沒有教給孩子怎麼玩,而是放在區角里,孩子們玩耍時,她在一旁靜靜地觀察,第一天,孩子們把這許多的材料當作炸葯包,並且修了許多的炸葯庫,老師一見,心裡著急呀,心想:與自己想的玩法一點也不同,但是,老師並沒有去干涉或教孩子們怎樣去玩,而是去旁邊繼續觀察,第二天,孩子們玩建築工地,這些許多的「炸葯包」就成了修房子的柱子了,老師懸著的心才放下去。可見,孩子就是玩耍的主人,他們可以把教師提供的材料放在不同的地方,玩出不同的花樣。
四、關注個體差異,做孩子活動中的的引導者和游戲夥伴。
教師盡力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透過孩子的行動去把握孩子內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獨特的感受方式、同時在整個游戲活動中,教師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引導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戲夥伴。對於膽小、不愛動的孩子,或動作笨拙的孩子,應該鼓勵或帶動他們一起活動,對於需要幫助的孩子,可以進行適當的指導。例如:孩子在跨跳活動中,我們把小河的寬度設計得有寬、有窄,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在寬的地方一躍而過,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過而不會躊躇不前,讓每個孩子都能通過小河,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同時,自己也加入了游戲隊伍,玩得不亦樂乎。又如,進行「投籃」的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在地上安排不同高度、不同距離的小筐,便於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投擲。通過觀察,教師在了解每個孩子實際水平的基礎上,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讓水平高低的孩子各有選擇,照顧到不同水平的孩子,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
五、在戶外活動中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在給孩子更多自由的同時,還要特別強調安全教育。戶外場地活動范圍較廣,幼兒四處分散活動時,教師的視線不能顧及每個幼兒。因此,在活動前要盡可能預計到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活動前老師要向孩子交待活動的規則和有關安全事項,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檢查儀表,注意調節幼兒運動負荷,活動前後減加衣服。教師要四處巡迴走動,及時糾正幼兒危險動作,聆聽幼兒交談、評價。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必要的安全指導和安全教育。例如:在滾鐵環的活動中,有的孩子把鐵棒拿在手裡當成孫悟空的金箍棒玩。這太危險了,我們必須及時制止,同時也應注意把孩子的這種好奇心引向正軌。引導孩子用紙折成飛標,讓孩子練著玩。孩子很樂意接受。這樣滿足了孩子的興趣需要,也體現了教師尊重和培養孩子的個性。
六、教師也要注重體育活動場地的衛生條件。
教育部規定,幼兒每天至少有1小時的戶外活動,為此,戶外體育場地的位置運動器械的大小、重量應符合幼兒身體發育特點,松硬適度。對運動器材、器械要經濟檢查,修理,保養。對室內活動場地、軟墊要定期清潔、消毒,讓幼兒有一個安全、衛生的運動環境。這樣,幼兒便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去自由選擇活動項目和活動器材,發展各自的動作及身體素質,從而能輕松、愉快,自由地盡情活動。
在戶外體育活動中,也是教師進行個別指導的好時機,教師在全面照顧的情況下,根據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以個別幫助和指導,對體弱的幼兒應安排一些適合的活動,而能力強、好動的孩子,要適當的控制幼兒的活動量,活動中,還應注意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寓教育於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