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游戲的審美是什麼意思
1. 藝術本質論中的「游戲說」
游戲說由十八世紀德國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紀英國哲學家斯賓塞提出,藝術史家曾把這種學說稱之為「席勒——斯賓塞理論」。這種理論在19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風靡一時,為許多人所信奉。
席勒認為,藝術發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觀為目的的游戲沖動。「外觀」是席勒美學中一個重要的范疇。他認為,人在現實生活中,既收到自然力量和物質需要的強迫,又受到理性法則的束縛和強迫,是不自由的,這時,人們僅僅以功利為目的觀察外界,就無法獲得以外觀為目的的快樂。人只有擺脫了物質的和理性的強迫,才能偏愛外觀,而不珍惜實在。當人發現了沒有任何利害關系的純粹外觀的時候,自由開始了,審美開始了,游戲開始了,人性開始了,藝術也開始了。這是人脫離動物界的最後標志。他說:「野蠻人以什麼現象來宣布他達到人性呢?不論我們深入多麼遠,這種現象在擺脫了動物狀態的奴役作用的一切民族中間總是一樣的:對外觀的喜悅,對裝飾和游戲的愛好。」為什麼會游戲呢?精力過剩。游戲就是精力過剩的發泄。當人擺脫了實用的功利目的,才能產生自由的游戲,正是這種無功利無目的的自由游戲,推動了藝術的發生。喜悅的無規則的跳躍逐漸成為舞蹈,發之於情的聲音逐漸成為歌曲。斯賓塞進一步發揮了席勒的理論,他認為,游戲與審美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兩者都不能直接有助於維持生命,都與功利無關。在高等動物那裡,並不是把全部經歷都用在滿足直接的需要上,那些沒有消耗掉的過剩精力,產生了游戲,游戲對個人和整個民族都具有生物學上的價值。
中國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流行用語「玩兒藝術」和游戲說可謂毫無關系,游戲說是用來揭示藝術起源的理論學說,「玩兒藝術」是一句帶調侃意味的口語,意思是玩弄藝術,戲耍藝術,把藝術當玩意兒,與其說與游戲說有關,不如說從另一個側面反應了後現代藝術的想法:即反對廟堂化的高雅藝術,主張藝術市井化,通俗化,大眾化,快餐化,把藝術從博物館里趕出去,變成下里巴的玩具。
而游戲說完全沒有這個意思,它只是突出藝術的非功利化,與藝術的服務對象沒有任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