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陶行知所講的游戲是什麼意思
Ⅰ 「趣味樂園」游戲案例--自發游戲,收獲信心
一、背景分析
在幼兒園快樂運動的大背景下,在戶外特色運動的開展下,我園的幼兒也變得越來越熱愛運動,運動游戲使人感到快樂,幼兒身體的各方面素質也得到了提高。《指南》中指出,中班下學期的幼兒能熟練協調地在障礙物下鑽來鑽去,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喜愛並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這一次,是中四班的小朋友們來到趣味樂園,趣味樂園的材料豐富多彩,他們都紛紛開始了游戲。
二、游戲實錄
(一)初探竹梯、嘗試失敗
爬竹梯是趣味樂園的孩子們最喜歡玩的項目,他們可以在竹梯的不同方向爬,葉子涵和項思琪也來到了竹梯邊玩,由於是第一次接觸竹梯,她倆只是在竹梯上方慢慢地往前爬。當老師提出可以在竹梯下方用手抓握著前進時,她們也進行了嘗試,但是由於臂力和高度等一些條件的限制,並沒有成功。她們兩個玩了一會兒,覺得沒有什麼意思,就離開了這個區域。
幼兒行為分析:
幼兒游戲的興趣來自於游戲的成就感,當她們在游戲中獲得了成就感,那麼游戲的興趣也就產生了。由於是初次接觸竹梯,她們兩個並沒有投入到游戲中去,當嘗試了幾次之後並沒有成功,也就慢慢地對這個游戲失去了興趣。中班的幼兒通過練習,已經可以抓握著前進,葉子涵用力地抓著自己的身體,但是由於無法控制好身體的平衡,只要一隻手放掉,就會腳著地。當初步探索著嘗試之後沒有成功,也就體驗不到游戲帶來的樂趣,從而大大地降低了游戲的興趣。
指導策略:
當幼兒出現游戲的瓶頸,經過多次嘗試還沒有完成游戲目標時,教師應該思考是否是這個游戲的難度與幼兒的年齡特點不相符合。在幼兒游戲時,教師需要觀察,是什麼原因導致游戲無法再進行下去。可以適當增加輔助材料,比如繩子等,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和角色性。同時也可以改變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通過多種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游戲。
反思:
在游戲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教師不可預設的情況,所以教師可以有預設地投放游戲材料,但具體的過程應該是動態的,以幼兒游戲的實際為依據,教師做出適當的指導和調整。
(二)再次嘗試、體驗快樂
當老師再次回到竹梯區,發現葉子涵和項思琪也回到了這邊,只見葉子涵用力地甩動自己的身體,然後把腳也掛到了竹梯上,這時她整個人都倒掛著在竹梯上。為了往前爬,她兩只腳交替著向前面,每次腳往前爬一格,手也跟著過去。就這樣,腳一下,手一下,爬著爬著,葉子涵已經從竹梯的這頭倒掛著爬到了另一頭。葉子涵爬完之後,項思琪也跟著爬了過來,用著相同的方法。
幼兒行為分析:
當發現某種方法不可行時,幼兒會尋找另外可行的方法,就比如說這個竹梯子。竹梯子的游戲又很多幼兒來玩過,他們都是跟著前面小朋友,用同樣的方法來游戲,卻不知道其實通過另外一種不同的形式,也可以玩得很開心。當子涵發現自己已經解決腳要碰地的問題之後,發現還需要解決如何前進的問題。於是她繼續探索,終於手腳並用成功地將自己「運」到了對面。
指導策略:
由於竹梯子的高度限制,孩子們用手抓握竹梯時,腿需要很彎才能不碰到地上,所以對於一些身高比較高的孩子,他們抓握這個竹梯就比較難,一不小心就會碰到地上。當老師提出可以想辦法不讓小腳碰到地上時,葉子涵就想辦法把自己的腳用力地勾住竹梯,這樣就不會再碰地了。雙手雙腳都掛在了竹梯上,要怎麼才能前進呢?於是葉子涵把腳從梯子口伸出來,往前面的橫檔一勾,手跟著過去,這樣就能夠前進了。
反思:
游戲的成功,讓孩子們增加了信心,再加上旁邊孩子羨慕的目光和老師的鼓勵,她們兩位女孩子玩得更加盡興了,一次一次地往前爬著。竹梯子的高度問題一直存在著,由於爬梯的高度限制,一直不能夠再升高,但是今天,這兩位女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這個問題,她們改變了以往的游戲方式,將腳掛起來,就不會再存在這個問題了。教師也應該反思,當一個游戲遇到興趣瓶頸時,同樣的設備,是否能夠通過不同的形式展現,從而提高幼兒的游戲興趣。
(三)收獲成功、倍增信心
得到了關注,幼兒游戲的興趣更加高漲了,在老師的鼓勵下,她們嘗試新的游戲方法。「子涵,你可以雙手離開竹梯子,倒掛在上面嗎?」「這個恐怕不行吧。」「要不我們來嘗試一下,老師保護你,幫你把腳抓住,這樣就掉不下去了。」聽到了老師的鼓勵,子涵開始嘗試著做。剛開始時,由於心裡比較害怕,她慢慢地放掉了一隻手,另一隻手還是緊緊地抓著竹梯。「不要怕,老師保護你。」經過幾次嘗試,她終於放掉了兩只手,倒掛著在竹梯上。
幼兒行為分析:
當教師提出更高難度的目標時,幼兒首先的想法是這怎麼可行呢,但是通過鼓勵她還是願意去嘗試。因為她在這個游戲中已經獲得了一些自信,對這個游戲也有了很大的興趣。當初次嘗試成功之後,她就有了更大的信心,從而也會開始自發地進行游戲。
指導策略:
當幼兒出現一定的害怕情緒,自己不能夠克服時,教師可以適當地介入,充當保護著的角色,讓幼兒感受到游戲的安全性,知道自己是被保護的,可以在能力范圍之內進行游戲。而教師的一些保護行為,也為幼兒帶來了信心。教師可以通過鼓勵,或者進行一些專業性的指導,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保護自己。
反思:
當幼兒一個人無法完成游戲目標時,教師要適當干預,用榜樣示範法向他們滲透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內容。教師所採用的這種平行游戲的指導方式可以傳遞成人對幼兒游戲關注的態度,減少自發游戲中的負面效應,同時成人的行為本身已成為幼兒可參照的範例或榜樣,便於幼兒掌握游戲技能。
(四)時刻創新、收獲掌聲
倒掛在竹梯上又是一個新的突破,剛開始的時候,需要教師用手抓住她們的腿才可以堅持不掉下來。過了一會兒,她們兩個不需要老師幫助也能夠倒掛在上面,原來她們用腳緊緊地勾住了竹梯子,這樣就不會掉下來了。我剛想走過去幫助她們下來,這時思琪猛地一用力,雙手又緊緊抓住了竹梯,兩腳一收,就下來了。她們的舉動吸引了不少觀眾,連旁邊的哥哥姐姐都過來給她們加油故鼓掌。
幼兒行為分析:
孩子生成的游戲表現,也是她們平時生活的反映。從本次游戲中,不難看出她們兩位女孩子在生活中也是願意思考,會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的孩子,她們在克服困難的同時,也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識。
指導策略:
當幼兒出現自發游戲,並且本次游戲有一定的突破時,教師應該給予一定的鼓勵,通過贊賞表揚的語氣來肯定幼兒的行為,讓幼兒獲得一定的游戲成就感,從而更加積極地進行創新游戲。
反思:
自發游戲是幼兒游戲中的一種表現形式,幼兒在自發游戲中不斷地嘗試、不斷地發現、不斷地學習。但是,教師往往將游戲結果看得較重,對幼兒的自發游戲往往過多干預,在指導幼兒自發游戲過程中存在著一些誤區。因此,當幼兒出現自發性游戲時,教師應該先觀察,或許有時候不幹預才是最好的方式。
三、思考與總結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游戲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途徑,是向幼兒進行教育的手段之一。戶外快樂運動,就能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習,通過玩再現生活。在游戲中,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游戲活動,在平等、自由、輕松和愉快的學習環境里,找到他們學習的最佳途徑。在自發游戲進行中和結束時,教師對幼兒在自發游戲中表現出色的地方,如想像力方面,堅持性,游戲時能與同伴相處好的地方,還有能幫助同伴等,都要給予及時的、適度的、積極的、正面的肯定與表揚,從而使幼兒參加游戲時的興趣更高,積極性更好。根據幼兒易模仿的心理特徵,必將產生積極的效果,這樣更能提高快樂運動游戲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