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說課體育游戲揪尾巴
A. 幼兒園中班科學神奇的尾巴說課稿
一、活動准備 動物圖片,PPT課件, 二、活動過程 1、猜一猜,想一想 (導入) 師:今天我們這來了好多客人老師,大家跟老師們問個好! 除了客人老師,還有幾位小客人,看看是誰來了? 2、出示小動物圖片 (1)師:老師發現這些小動物都有個奇怪的地方,你發現了嗎?(沒有尾巴) (2)請幼兒幫助小動物找尾巴,教師故意配錯動物的尾巴,請幼兒來糾正 (3)逐個播放PPT課件。 如果這些小動物沒有了尾巴,會怎樣?這尾巴有什麼用呢?(逐個引導幼兒自由講述這些尾巴有什麼用處) 金魚的尾巴:(向前游) 燕子的尾巴:(在飛行時起著平衡的作用) 老牛的尾巴:(驅趕蚊子蒼蠅) 袋鼠的尾巴:(平時,袋鼠的前面兩只腳是不落地面的,所以它常用後腳和尾巴支撐身體。在跳躍時,尾巴可以用來維持身體的平衡,它們就不會摔著了) 師小結:原來動物的尾巴有這么大的用處啊 3、出示壁虎尾巴,播放故事。 師:咦?這是誰的尾巴呀?它的身子去哪了?咱們來幫它找找吧!放故事《小壁虎借尾巴》 提問:故事裡有誰啊?發生了什麼事?它的尾巴斷了怎麼辦?(知道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長出新的尾巴) 教師邊放PPT邊總結:原來每個動物尾巴的作用各不相同,還有有用來攻擊的尾巴,生活在熱帶地區的非洲鱷魚,身體有5米長,很重很重,尾巴又長 又粗,當它見到獵物在河邊喝水時,就用尾巴一掃,把獵物打到水中,然後張開大嘴,飽餐一頓,還有用來警告和引誘的尾巴哦,在美洲有一種毒性很強的蛇叫響尾 蛇,它尾巴可以發出聲音。這聲音是用來警告它的敵人和引誘小動物的一種捕食方法。還有用來捕食的尾巴,蝙蝠白天棲息在較暗的地方,晚上才出來捕捉昆蟲。有 些蝙蝠,它們的尾巴可以卷縮起來和它的後腳一起拼成一個吊籃形。這樣別的小昆蟲就看不出它是蝙蝠了,它依靠這個「隱身秘法」,可以捉到很多昆蟲吃呢。 4、延伸游戲《揪尾巴》 看來,動物的尾巴可真神奇,瞧,這是什麼!——尾巴。你們想不想變成小動物,一起來玩揪尾巴的游戲啊!
B. 幼兒園小班坐姿說課教案
活動目標: 1、 學會正確的坐姿; 2、 養成幼兒良好的體態習慣。 核心要素:坐椅子 頭抬起 眼平視 背挺直 腿靠攏 腳並齊 兩小手 輕撫膝 活動准備:椅子 基本過程: (一) 導入活動 導入語:「現在我要介紹的是如何坐,請小朋友仔細地看」。 (二) 關鍵步驟: 1、 示範「坐」的姿勢。 (1) 雙手握椅子背,將椅子的前腿翹起並輕輕地拉出來。 (2) 在椅子前站好,上身前傾,臀部坐於椅子前三分之二處,上身挺直,雙腳並攏,腳尖朝前方,雙手放於膝上,雙眼平視。 2、 介紹沒有桌子的坐法。 (1) 擺放椅子:四條腿平穩地放在地上。 (2) 示範坐姿:身體輕輕地坐到椅子上;分步示範上身、腿、手和頭的體姿。 (三) 示範後和幼兒一起討論: (1) 身體為什麼要坐正,為什麼身體要朝前面的方向坐? (2) 為什麼坐時雙腿要並攏? 活動延伸: 1、 通過講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坐姿禮儀教育。 2、 把幼兒在平時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正確坐姿(包括進餐、看書、繪畫等)拍攝下來,或洗成照片張貼在主題板報中,或製作成VD,讓幼兒觀賞。 家園互動: 1、 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坐姿,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勢。 2、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坐姿,為幼兒樹立榜樣。 注意事項: 1、 腳要著地並放於桌子底下。 2、 在教室里只要離開座位就要將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3、 坐下後,手可以放在膝蓋上,也可以放在桌子上。 活動反思: 1、 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為什麼? 2、 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 3、 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C. 幼兒園小班 燕子飛來了 兒歌說課
一、說教材 燕子 是季節性很強的候鳥,人們稱它為"報春歸來的春燕"、"翩然歸來的報春燕"等.只要見到燕子,似乎就是提醒人們:春天來了!古人曾有:"鶯啼燕語報新年"之佳句.人們總是把燕子跟春天聯系起來. 而燕子又是們喜歡的動物之一,它體型較小,上身為發金屬光輝的黑色,頭部栗色,腹部白或淡粉紅色,飛的較低,鳴聲較小,多以居民的室內房樑上和牆角巢穴,最喜接近人類.它那標志性的形象——剪刀似的尾巴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燕子》這首正是抓住了這個特點,整首詩從燕子的尾巴入手, 把小燕子描寫得栩栩如生,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小燕子的喜愛之情.整首兒歌始終圍繞著燕子剪刀似的尾巴,以一個"剪"字來貫穿,具有奇妙的想像.短小精悍的六句話對小燕子的形態、習性、場景進行了擬人化的描寫.前兩句寫了燕子剪刀似的尾巴,中間兩句用"上天"和"下河"描寫了燕子的飛行場景;最後兩句運用聯想的方法描寫了燕子的住所"窩". 大班的孩子對燕子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別是它的外形、典型的生活習性都是孩子們所關注的,這為他們的學習兒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居住在樓房裡孩子對燕子又可以說是陌生的,他們很少能有機會近距離地觀看燕子搭窩、覓食和喂哺的情景.因此就要為提供一些相關的資料,使幼兒積累有關的經驗,為幼兒的順利學習打下基礎. 這首兒歌中蘊涵著許多領域的價值.領域:通過對兒歌內容的理解進一步了解有關燕子的科學知識;社會領域:可以通過對燕子的了解、朗誦兒歌激發幼兒喜愛燕子,喜愛大自然的情感;領域:兒歌的每一句話都可使孩子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在頭腦中產生有關的聯想,形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而教育價值最大的則是語言領域,兒歌中的語言比較壓韻、節奏明快,而理解兒歌的內容又需要幼兒有一定的想像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我把這個教材內容放在大班.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大班幼兒知識能力框架的結構特點,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訂了我的活動目標.活動目標如下: 1 、詩歌中描寫的優美意境,理解兒歌的內容,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2 、運用有關的生活經驗創編兒歌的部分詩句. 3 、萌發對燕子、對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說活動的重難點: 活動的重點是目標一:感受詩歌中描寫的優美意境,理解兒歌的內容. 《綱要》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社會、認知是密切相關的.我在幼兒原有經驗的基礎上讓幼兒理解兒歌,在觀察燕子的基礎上描述燕子活潑可愛的形象. 我制訂的重點從目標本身出發,因為是語言活動,又是以兒歌為主軸,所以理解兒歌所表達的內容就顯得非常重要.兒歌後四句的想像是本次活動的重心,所以我把重點定位在此.通過教師逐句的講解和教具的演示,形成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新氣象,從而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發展幼兒的空間想像能力,從而突破活動的重點部分. 活動的難點則是仿編兒歌. 對於大班幼兒來說,由於對燕子熟悉和了解的程度還相對較少,因此他們的想像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創編對他們來說有一定難度.但如果教師能做好幼兒前期的知識、情感的准備工作,讓幼兒對燕子進行資料的查詢,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在時,教師提供必要的圖片或課件,幫助幼兒形成鮮明的表象,我想仿編兒歌也就會有所突破,從而使幼兒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說活動的准備 1 、前期知識准備:請幼兒搜集、觀看有關燕子的書本、圖片或視頻,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 2 、活動中的准備: ( 1 )與詩歌內容有關的課件,內容分別為燕子的外形特寫,燕子在空中飛行、在河面掠過點擊河面後水波盪漾的畫面、燕子銜茅草、銜泥巴搭窩的畫面. ( 2 )在教師里張貼幼兒收集的關於燕子的圖片.
D. 《揪尾巴》游戲規則是什麼
《揪尾巴》游戲規則是:
1、把尾巴系在後腰褲上,當發出口令後才可以揪別人的尾巴;
2、別人來揪尾巴時,只能躲閃不能用手護著尾巴,被揪掉尾巴就要退出遊戲;
3、到最後一個的尾巴被揪掉,宣布游戲結束。清點自己的戰果,尾巴揪多者為勝。
游戲《揪尾巴》是一個民間兒童游戲,游戲的互動性與能動性強,材料使用簡單,游戲活動有一定的技巧性與難度性,從而提高游戲活動的趣味性,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玩。
《揪尾巴》游戲的活動目的:
1、練習快跑和躲閃的動作,提高幼兒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2、培養幼兒能在游戲中友愛互助的良好品德。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4、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5、讓幼兒喜歡體育運動,體驗游戲過程中的快樂情緒。
E. 中班幼兒戶外活動揪尾巴教學反思怎麼寫
《揪尾巴》是一個民間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鍛煉追跑能力,以及孩子的應變能力,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教師在活動中,著重從孩子的興趣入手,改變了以往以幼兒動作發展為唯一教學目標的模式,因為運動興趣是幼兒參加運動的主要驅動力,它不僅能提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為達成增強幼兒體質的目的提供重要條件,而且能為其今後終身樂於參加體育活動打下良好基礎。 在活動中,我先讓幼兒觀察老師把尾巴插在背後,示範玩法。然後讓幼兒討論:我們怎樣才能揪住別人的尾巴?還可以怎麼玩?通過討論,集思廣益,幫助個別幼兒,打開其思維,使運動內容更豐富、更新穎。在此基礎上,根據孩子們的興趣,開展活動「揪尾巴」。 教師把孩子們分成5人一組,劃好區域,在一定范圍內「揪尾巴」。孩子們在活動時,興致極高,個個積極參與,大家爭著、搶著揪別人的尾巴。當然,也有一些小朋友一直在往前跑,而忽略了反追、搶的權力。我能在活動結束時進行總結,提出建議,希望下一組能改進。也正因為我不時提出的建議,所以活動開展的還算順利,也出現了很多搞笑的畫面。 新課程中一再強調:要遵循整合性的原則。在預設的活動中,教師除了游戲「揪尾巴」以外,還給孩子一段時間,讓孩子自由玩自製的尾巴,在玩中探索新的玩法,每當發現新的玩法時,及時肯定、表揚,並跟他學,從而增強他的自信,激發他的表現慾望。活動最後,教師則把孩子召集在周圍,大家坐下邊休息邊聊聊自己剛才最有趣、最開心的活動及玩法,在輕松、愉快、平等、朋友式的聊天中,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滿足,從中真正體驗到了運動帶給他們的快樂。 在主題背景的活動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在選擇教材、運用教材時,一定要根據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和不同的發展水平以及孩子的興趣點,來選取、整合教材,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同時,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喜好、慾望和願望傾向,以各種游戲的形式開展體育活動的內容,才能逐步使孩子的運動興趣向高層次、長久性和穩定性發展。
F. 幼兒園大班體育戶外活動揪尾巴說課稿
【活動背景】 日常活動中廢舊的報紙和彩色的布條隨處可見,如何利用廢舊物品,結合物品的特點讓幼兒玩出自己的創意與特色是幼兒園戶外游戲教學中的一大課題。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 ,對戶外游戲活動的興趣越來越濃,特別是對有一定難度和挑戰性的游戲很感興趣。在及時捕捉到了孩子們的興趣點之後,設計本次戶外游戲活動,充分鍛煉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滿足孩子們挑戰自我、展現自我的美好願望。 【活動目標】 1、練習快跑和躲閃的動作,提高幼兒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2、培養幼兒能在游戲中友愛互助的良好品德。 【活動准備】廢舊報紙條 彩色布條 音樂游戲光碟 【活動流程】 熱身運動——自主探索——運動——分享交流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隊列練習 列隊成四路縱隊,聽口立做動作:立正、稍息、向前看齊、齊步走、左右轉彎等 2、聽著音樂做熱身運動 教師自編,上肢——下蹲——體轉-腹背——踢腿——整理運動 二、游戲開始: 1、請幼兒想想兩人怎樣玩布條。 請幼兒自由找一朋友,分散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2、請會玩揪尾巴的幼兒示範玩法,把布條塞進褲腰,讓對方揪出布條。 教師講解玩法規則:兩人面對面站立,數一二三,同時開始左右挪動,瞅准機會揪對方的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對方尾巴為勝,幼兒進行游戲。 3、教師提問:怎樣不被對方捉住尾而自己卻能捉住別人的尾巴?鼓勵幼兒躲閃靈活,捉的動作要快。幼兒再次練習揪住尾巴的為勝利。 三、自由玩布條 1、教師提問:你們知道,布條除了有這些玩法,還有其他什麼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嗎?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好不好? 2.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發現的新玩法。 3探索用報紙條玩揪尾巴的游戲。 【延伸活動】 將幼兒探索的新玩法用報紙條玩揪尾巴的游戲,利用晨間、戶外活動鼓勵幼兒自由組合玩游戲,回家後請家長與幼兒一起繼續探索報紙條的玩法,共同體驗快樂,增進親情,發展 想像力和創造力。 【活動反思】 這個游戲小幼兒十分喜歡,只是不知道正確的玩法。今天我們利用戶外游戲活動時間玩這個游戲,這個活動主要是訓練幼兒靈活性和快速躲閃的動作。通過幾次的練習玩耍幼兒在 游戲中還是比較靈活的。整個活動中放開地讓孩子們玩,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孩子們在玩中學習,智力得到了提升,身體得到了鍛煉,情感得到了升華。從而培養了幼兒團結友愛 的良好品質。
G. 誰有幼兒園小班語言《找尾巴》的公開課教案本周急用謝謝!怎麼講課和說課
預設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復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2、體驗故事的趣味性。 活動准備 1、教學掛圖《找尾巴》,故事錄音帶。 2、獅子、老鼠、烏龜頭飾。 活動過程 1、游戲「尾巴不見了」 ---玩法:請出扮演小貓的幼兒,兩手抱拳向小朋友們問好,在大家面前學貓步走兩趟,然後說:「我累」,我要坐下休息一會...兒。全體幼兒閉上眼睛也跟著休息,小貓反尾巴藏到屁股下。教師扮演大貓說:「大家醒一醒,小貓的尾巴不見了。」大家找小貓的尾巴。 ---幼兒找出後,引出故事。 2、欣賞故事 ---出示教學掛圖,幼兒看圖聽故事錄音。 ---提問:為什麼小老鼠、小猴找不到尾巴?小烏龜是怎樣找到獅子尾巴的?獅子的尾巴是在哪兒找到的? ---幼兒閱讀畫冊《找尾巴》,再次完整地欣賞一遍故事。 3、復述故事 ---出示獅子、小老鼠、小猴、小烏龜的頭飾,激發幼兒復述故事的願望。 ---這個故事很有趣,如果我們把它表演給爸爸、媽媽看,那多好呀!你們願意表演嗎?戴頭飾復述故事。 活動延伸 把頭飾在語言活動區,引導幼兒自由表演故事。
H. 幼兒園小班科學《一起來摘橘子》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活動來源:該活動與幼兒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可運用於主題活動之中。眼睛、鼻子、嘴巴、手,是孩子們每天來感知周圍世界的重要感官。這次活動並不是單純地給予幼兒關於感官知識的現成知識。而是讓孩子在各種感官的運用中獲得真切而具體的感受和體驗。果實,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是隨處可見的,且取材方便。對於他們孩子們都有一定的感知和體驗。它們的形狀、顏色、味道都是獨具特色的,深受著孩子們的喜愛。每天午睡後的水果品嘗,顯然是孩們所期盼的快樂時段。 2、目標定位: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中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結合主題《好吃的食物》目標的實現。確立了情感、能力、感知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一面,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為: 1、通過觀察認識橘子,知道橘子的特徵。 2、學會怎樣剝橘子,了解橘子的營養價值。 3、懂得分享,體驗分享橘子的快樂。 在這三個目標中,我從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及規律出發的,將情感方面列為首位,依次是能力和知識獲得方面,這是考慮了小班幼兒的特點學習規律出發的。 根據目標:我把重點定位於,在實際操作中,用口、鼻、眼、手各種感官,感知實物,並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過實物觀察、多媒體、實踐操作、食物品嘗、及音樂配合、游戲情節的貫穿來實現活動目標。 活動難點:在剝橘子時,由於孩子們的小肌肉的動作協調能力、動作力度尚未發展到一定程度。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很有可能提出"老師我不會剝"、"老師剝不開"的問題。(因為,在平時剝橘子、香蕉皮的時候,我班每次都會有這種現象)。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老師如何正確地孩子們運用各種方法,通過各種渠道去求得剝皮的方法,體驗到自己動手後,獲得成功的快樂,這是個關鍵。它對於孩子和老師來說都是一個難點。 活動的准備:分為 活動的經驗准備: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水果有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 活動的物質准備:橘子若干、收納盒3個。 二、說教法 在新課程理念中要求建立一種"對話、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在這種對話的氛圍中,教師和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縛,充分表達各自的意見,促使雙方都進行積極的思考。在這種師生關系下,孩子的學習方式也要發生轉變,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教學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學習方式,本次活動我採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進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一次操作活動,引發興趣後,品嘗橘子前的一次剝橘子操作活動。 3、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展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實物投放"水果橘子"孩子們對橘子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讓孩子結合生活經驗,在辨證中得出結論,對含糊的結論也可留於課後進行調查。 2、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本次活動,在引入和結束活動中都滲入游戲的形式。在橘子出現的時候,都讓孩子們去摸一摸猜一猜,這樣既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又讓孩子們體驗了不用眼睛光用手的本領。此外活動中還採用交流討論(小組、個別、集體)、賞識激勵法,使幼兒對小手等其他感官的運用都有一定的經驗。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 在《新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中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要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在剝與品嘗的過程中,體驗到了無窮的樂趣。在第二、第三環節中,就完成了感知特徵操作和語言表達的目標,同時目標一和目標二,也同時得到了體現,主要是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及常見水果的了解。 2、品嘗交流(嘗試法): 在體驗小手剝一剝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控制能力弱,為了孩子們的需求,我及時讓他們進行品嘗,大家吃吃將講講、在愉悅的狀態中,幼兒也逐步意識到了小手、小嘴巴的能幹。同時也了解了不同水果和乾果有著不同的剝法和口味。幼兒在游戲的情節中,在輕松的氛圍中結束了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