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法可以開展哪些數學活動
Ⅰ 數學游戲的玩法有哪些
1、玩法一:
兩人輪流從1~20中寫數字,誰寫下的數字中有4個之和為40誰就是贏家。寫數字的時候每一輪都是分別寫好然後再同時亮出來,已經寫過的數字以後不可以再重復寫。
如果出現某一輪兩人寫的數各自可以湊成和為40,則這一輪兩人寫下的數字被劃掉,而且以後也不準再寫這個數。
如果某一輪兩人寫了同一個數字,其中甲可以用它湊出40,而乙不行,則甲的那個數就被劃掉,而乙的則保留下來。如果某一輪兩人寫了9同一個數字而且都無法用其湊出40,則同時被保留。
2、玩法二:
類似於俄羅斯方塊,畫一張10×10的網格,方塊可以從上往下落。兩人輪流選擇一種方塊讓它往下落,但是規定塊在下落過程中不可以左右平移或者旋轉,只能從指定的列豎著往下落。誰填上最後一塊方塊而讓對方無法再放新塊誰就是贏家。
數學游戲的作用
游戲與數學的相似保證了數學游戲有利於數學思想的培養,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的精神。可利用游戲引導學生開展有趣的數學活動。還有,數學游戲還具有將抽象的知識通俗化的作用。
作為智力游戲的一種,數學游戲在啟發人的創新思維上尤為重要.在數學教學中,有些問題是非常復雜難懂的,而利用數學游戲來理解數學知識的方法,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在游戲中打破常規,拓寬思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在解決問題時能夠事半功倍。
Ⅱ 簡述學前兒童數學教育實踐中,常用的游戲法有幾種分別是什麼
(1) 、操作性數學游戲。
(2) 、情節性數學游戲。
(3) 、競賽性數學游戲。
(4) 、運動性數學游戲。
(5) 、運用各種感官的數學游戲。
(6) 、數學智力游戲。
在幾何、度量、數據分析、概率等方面,學生應該鞏固和擴展他們在低年級所學的知識。不斷發展他們在數學方面,特別是在問題解決,數學表述,推理論證等方面的熟練程度。
ICME 9的高中數學教學組一致認為,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應該成為高中數學課程的重要部分。數學建模思想受到與會專家的普遍重視。
(2)游戲法可以開展哪些數學活動擴展閱讀:
任何特定環境下的方法很大程度上由相關的教育系統所設定的目標所決定。教授數學的方法包括:
經典教育——中世紀的經典教育大綱中的數學教育通常基於歐幾里得原本,它被作為演繹推理的範式來教授。
死記硬背——通過重復和記憶來教授數學結果,定義和概念。通常用於乘法表。
習題——通過完成大量同類的練習來傳授數學技巧,例如加帶分數或者解二次方程。例如,古氏積木(cuisenaire rods)來教授分數。
Ⅲ 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首先我們要知道幼稚園的小朋友們希望你是他們的朋友,是他們的大姐姐,所以幼稚園的數學教育要盡量生動有趣些,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盡量使每個小朋友都熱愛數學,享受數學。這樣給他們以後上小學,上初中的數理化一系列的科目也能奠定很好的基礎。 ①以基礎知識為主:能讓小朋友正確認識數字,讀出發音,並且能進行簡單的加減法運算 ②拓展生活中的數學:告訴小朋友們生活中也有數學(例:買菜時的價錢,逛商場時要付的費用) ③提高積極性:上完新課之後可以進行搶答,答對或者很活躍的小朋友可以得到小餅干什麼的 ④就是請你採納我的回答吧(*^__^*) 嘻嘻……
Ⅳ 幼兒園數學操作法活動的運用,都有哪些
數學也是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的一塊內容,從小班開始我們就會有系統地,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進行數學學習。
不過,幼兒園的數學活動並不只是家長以為的小學里的計算和應用題等內容,它包括了「集合與模式、圖形與空間、數概念與運算、比較與測量」四大塊核心經驗。
舉例說,孩子認識三角形、正方形,利用各種圖形進行拼搭,這就是圖形與空間里的內容。孩子將一堆積木進行分類比較,了解哪個長哪個短,就是比較與測量里的內容。
孩子認識數字,並能手口一致進行點數,說出總數,這是數概念與數運算的內容。
所以幼兒園數學里的內容是非常廣的。
在幼兒園進行的數學學習,是孩子數學邏輯思維的啟蒙,培養的是孩子的數學興趣和數學思維。
我們更多的是以游戲化的活動進行數學學習,並在一日生活中進行滲透。
四、數學學習要以興趣為主。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上非常急躁,講了一天的計算,就希望孩子馬上會做加減題目。但孩子經常家長講的時候記住了,過一會就又忘記了。
其實,對學前兒童來說,她的思維能力還沒有達到邏輯思維的高度,他對計算的抽象概念並不了解,所以他靠記憶記住的答案是非常容易遺忘的。
因為他還不了解數學抽象的概念,所以我們對於數學知識的掌握就不需要太過於著急,要以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為主。
在平時多鼓勵孩子進行操作探索,提高他們的數學興趣,讓他們在沒有壓力中去感受數學,學習數學。
Ⅳ 小學二年級數學有什麼有趣的課堂游戲
數學課堂游戲
1、《森林運動會》
我在《森林運動會》一課中,就設計了一個猜謎語的環節,讓小朋友特別感興趣。具體的游戲過程是這樣的:課前我在黑板上貼了一些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是用不同顏色的彩色紙剪的,每一個小動物身上都寫了一則數字謎語。上課的時候,我首先提問:「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小朋友高興地回答說喜歡,於是我讓他們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動物,說:「這些小動物每人給大家出了一則謎語,你們誰猜中了就把小動物送給誰。」小朋友一聽,高興極了,爭先恐後地舉手說要來猜,我讓小朋友分小組來猜,每一小組猜一則謎語,結果小朋友幾乎都猜出了謎語所代表的數字,所以我就把小動物獎給了他們,看到他們興高采烈地拿著漂亮的小動物互相炫耀的樣子,我的心裡感到由衷地高興。
2、《1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10以內數的組成時,我設計了一個「碰球」的游戲來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如我先出示數字8,對學生說:「嗨、嗨,我的3球碰幾球?」學生可以說:「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學生說出的數必須與老師說的數合起來是8。在這樣愉快的氛圍中,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迅速地說出碰球的數,於是10以內數的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記住了。 《10以內數的分與合》2
在教學《10以內數的分與合》時,我設計一個扔皮球的游戲,讓學生討論數的分與合的不同方法。學生分成小組,指名學生拿10個皮球,看誰先報出他扔進幾個皮球,就讓誰來扔皮球,並請他講講是怎麼想的。如一個學生扔完後,籃外有3個皮球。有的說我是想3和7合成10,所以扔進7個球;有的說前面一個同學籃外有4個球扔進6個,現在籃外是3個,我可以肯定他扔進了7個,因為外面少一個,裡面就多一個„„學生們從不同角度想出正確答案,呈現出思維的個性化,多樣化,更可貴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3、《10以內的加減法》
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的時候,學生最喜歡和我一起參加「乘車游戲」,游戲之前,教師需要准備一些司機頭飾和算式卡片,把它們發到每個學生手中,游戲開始了,得到司機頭飾的學生就當小汽車司機,戴上頭飾神氣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頭飾當「小司機」,每個頭飾上寫了一個10以內的數,拿到算式卡片的學生就根據自己卡片上的得數去乘坐不同的「汽車」,全部上車之後,由司機驗票,乘錯車的被罰下車,驗票結束之後,司機就帶領乘客在音樂聲中「坐車」,因為有我的參與,所以孩子們顯得特別興奮,他們都想坐上我的車,都為能跟老師一起做游戲而感到自豪。
4、《分類》
在教學《分類》這課時,一開始我就問學生: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學生齊聲說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視著我,思想高度集中。此時我輕聲慢語地說:「請小朋友們注意聽,並按老師要求去做。小朋友們請注意,請你按我的要求做:男孩子請你站起來,女孩子請你站起來;高個子男孩坐下去,矮個子男孩坐下;長頭發女孩坐下,短頭發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朋友請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 請你拍拍手;穿皮鞋的小朋友請你跺跺腳,穿旅遊鞋的小朋友請你跺跺腳;全班小朋友們一起跺跺腳!」在這樣有趣的游戲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追求和掌握知識的精神力量,為學習《分類》做了很好的鋪墊。
5、《有餘數的除法》
例如,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一課時,我設計了一個分水果游戲:「六一」兒童節到了,我們班要舉行聯歡會,老師給每組同學准備了一些水果,請小組長打開水果箱,將本組的水果每人分5個。學生分完後發現:15個蘋果,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給3個人;16個梨,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3個人,多了1個;18個香蕉,每個人分5個,可以分3個人,多了3個„„為什麼有時沒有多餘,有時多1,有時多3呢?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這樣,學生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從有意注意到發現問題,在他們心靈上初步有了「余數」的痕跡。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討論中悟理、在嘗試中形成認知結構。
6、《10以內數的順序與大小》
在教10以內數的順序與大小中,就可設計游戲「找兄弟」,學生拿著數字卡片「6」說:「我今年6歲,弟弟比我小兩歲,弟弟在哪裡?」學生們想出答案舉起數字卡片「4」說:「我今年4歲,比你小兩歲的弟弟在這里。」學生繼續問:「比我大1歲的哥哥在哪裡?」學生舉起卡片「7」說:「今年我7歲,比你大1歲的哥哥在這里。」在這個游戲中,學生依據數序知識想出結果,輕松的掌握知識,也為今後學習有關的應用題做了鋪墊。
7、《數學樂園》
在教學實踐活動《數學樂園》時,我設計一個踢毽子比賽的游戲活動,將學生按座位劃分為蘋果隊、西瓜隊、香蕉隊,每隊推選一名運動員和一名統計員,在30秒鍾內統計踢毽子的個數,老師貼統計表,統計員用紅、綠、黃彩筆做統計,其他同學數數。根據統計結果,學生就會知道:(1)一共踢幾個?(2)誰比誰多或少幾個?(3)誰再踢幾個就和誰同樣多?„„這樣,通過不斷應用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一個個實際問題,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歸納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促進每一個學生掌握有效的分析問題策略,發展學生的策略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8、《30以內的加法》
例如:在學習30以內的加法後,我設計了一個打撲克牌湊21的游戲活動,這個游戲活動包括了30以內所有進位(不進位)的加法。只要學生熟悉游戲規則,其學習效果令人驚喜。每四人一個小組,每個人都盡情地投入到游戲活動中,有的把頭湊在一起看牌的點數,有的坐下來做記錄,有的翹起小屁股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師請教。因為牌上有實物點,對於計算暫時不熟練的學生,還可以藉助數點數的方法來計算;對於大部分學生,只要小組長的兩張牌剛出手,「等於多少?」的話音未落,對方小組員已迅速搶答出得數。看到每個同學都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活動中樂此不疲地學習,我感覺自己真開心,好像回到了跟他們一般年紀的童年。游戲教學,不是靠老師出色的教,而是靠學生自主的學。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組織者、引導者,讓出大量的時間給學生游戲活動,孩子們
在不知不覺中熟練了計算方法,教師的工作更加高效。這樣自由的數學課堂,難怪他們這么喜歡上數學課。
9、《加、減混算》
例如,在學習加、減混算時,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小朋友,你們乘過汽車嗎?」同學們齊聲回答:「乘過。」「好,下面我們來做„乘汽車‟的游戲。」錄音機播放出小汽車喇叭聲響的音樂,有6位學生上來乘汽車,到站後下去3人,又上來2人,學生通過看到的情境,馬上能順利地編出兩步計算的生活中的數學題,計算就更不在話下了。這樣導入新課,自然貼切,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同教師的講課交融在一起,在游戲活動中輕松、愉快、有效地掌握了知識。
10、《平均分》
在教學「平均分」一課時,課剛開始,我就問學生:「小朋友,你們知道小猴子最愛吃什麼嗎?」學生們回答:「桃子。」「對。瞧,今天猴兄弟倆一塊兒上山摘桃子了。你們看,他們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讓學生甲、乙扮演猴兄弟倆,攙著一籃桃子入場。)學生觀察得出:「一共摘了8個桃子。」提問:「你認為怎麼分最公平呢?」讓學生分組討論後派代表親自分一分,再引導學生說出:「把8個桃子平均分給2隻小猴。」進一步提問:「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引導學生說出:「每隻小猴分得幾個桃子呢?」一個好的提問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我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有意識地通過游戲的形式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發現並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讓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並增強了他們的問題意識,「猴子分桃的游戲」功不可沒。
Ⅵ 如何開展游戲化的數學活動
一、在趣味的實際操作中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為了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我為幼兒准備和提供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通過操作與嘗試,獲得直接的經驗和感受。例如,在春天植物種植時和孩子們一起探討花盆的分類、擺放。孩子們通過視覺將花盆分為有花紋、沒花紋;花盆顏色的分類;花盆高矮的分類
二、在區域趣味游戲中,培養幼兒學數學的興趣
幼兒是在操作中認知的,在教學活動結束後,我將相關操作材料改造加工根據活動需要投放到數學活動區,讓幼兒進行操作。對一些數學能力較差的幼兒多加觀察,對他們提出簡單的要求,鼓勵他們完成操作,並將完成的作品進行展示,
Ⅶ 大班數學教學中可以採用哪些游戲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了解游戲是培養孩子興趣、探究、合作的重要途徑,但由於游戲本身具有豐富的內容,使得游戲與孩子能力的培養關系成為必要的,教師必須明白孩子們通過游戲可以學懂、了解所要掌握的「內容」,並將其與課堂活動、課程教授相聯系,成為一種自覺的教育活動。但游戲不能替代教學、教學也不能替代游戲。游戲是幼兒自主的活動它更多的強調「興趣」、「表現」、「過程」,而教學是教師將知識、技能傳授給幼兒,它有較強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強調效果,強調的是教師指導下的幼兒活動;因此,對幼兒來說,教學和游戲都有獨立存在的價值。,但是,目前老師們在教學時對數學游戲化活動還做不到科學化的運用,忽略了游戲化活動的內在實質與功能,使游戲難以發揮其良好的效果。根據這一狀況我們設想:如果能以《綱要》精神為指導,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以及數學游戲自身的功能與特點,系統有序地開展數學教育游戲化活動,就能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幼兒參與數活動的獨立性、合作性,使數學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將二者有機的整合,發揮教育的有效性,我們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對象:隨機整群抽取本園大(3)班幼兒45名為實驗班,大(2)班幼兒45名為對比對照班。
(二) 研究方式:等組僅後測
(三) 研究方法:准實驗法
(四) 研究時間:2008年9月——2009年5月
(五) 研究措施:
實驗班:
1、 根據數學內容組織開展不同的數學游戲活動,將教育目的融於游戲活動中,使數學活動游戲化。
2、 通過努力創設良好游戲情境,提供合理游戲材料,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3、 根據不同的數學內容有針對性的運用、設計不同的數學游戲。
如:學習10以內運算時以操作性游戲、情節性游戲、口頭
游戲、智力游戲為主。
學習自編應用題以情節性游戲為主。
學習辨別空間方位時以操作性游戲、口頭游戲為主。
學習排序時以操作性游戲、情節性游戲為主。
學習等分時以操作性游戲、智力性游戲為主。
對照班:按大班《教育參考書》中的數學教育活動提示開
(六) 檢測項目:
1、 數知識運用能力。
2、 學習過程積極性。
3、 操作能力。
4、 交往態度。
結果與分析
實驗結果檢測數據表明(見表一),實驗班幼兒比對照班幼兒在數知識的掌握上存在著十分顯著或顯著的差異檢測的P<0.01。這說明將數學教育游戲化是十分有效而成功的。優秀的、有成效的數學游戲活動不僅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更主要的是它能讓幼兒在數學教育游戲化活動中通過親自動手實踐,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從中產生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需要,而獲得相應的數知識和數經驗。其具體表現及歸因分析如下:
1.實驗班幼兒對10以內運算與運用能力明顯優於對照班。在測查中,我們創設了「超市」的情境,讓兩班幼兒到超市中購買10元錢的東西,結果發現,實驗班的大部分幼兒能很快的運用口頭運算的方法購買兩樣合起來是10元錢的東西,有的幼兒還能運用連加的方法購買3——5樣東西。而對照班的幼兒則不能馬上將購物與運算兩種經驗結合起來,且口頭運算的速度較慢。究其原因是因為實驗班幼兒在學習運算的初期,我們以操作性游戲和情節性游戲為主開展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對各種實物進行操作中理解加、減的含義和運算的方法,並輔以情節性游戲消除運算所帶來的單調、乏味,增加運算的趣味性,增強幼兒運用運算知識的意識和能力。在學習運算的中、後期,我們以口頭游戲和競賽性游戲為主,逐步地將幼兒手中具體的實物轉化為大腦中抽象的數字與符號,並輔以競賽性游戲,增強幼兒對運算的興趣和信心。
2.實驗班幼兒在排序、空間方位辨別和等分這三個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方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如在學習「排序」時,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快樂小廚師」的游戲情境,並提供各種水果、乾果和蔬菜,以「拼盤」的形式展開活動。起先,大部分幼兒則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將各種材料隨意拼搭,於是,在第一次的展示中,老師有意識地將「有規律的拼盤」與「無規律的拼盤」放在一起對比,讓幼兒發現並感受運用「排序」的美;幼兒受到啟發後就嘗試運用自己所學過的、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過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拼盤,由於提供的材料十分豐富,擴散了幼兒的思維空間,幼兒在排序時的選擇十分自由而靈活。在統計時我們發現,一半的幼兒有4——5種拼盤方法,有的幼兒不僅考慮到了排列的規律,還考慮到了色彩的搭配。再第二次展示時,孩子們爭著介紹自己的拼盤,排序的規律各不相同,交流的氣氛十分活躍,師生共同感受到了規律美、和色彩美,直到活動結束,大家還意由未盡。又如大班幼兒對「左右」這一空間方位的認識,本來就十分困難。針對這點,我們設計了如「找左右手」、「戴手鐲」、「走迷宮」、「捉迷藏」等諸多的操作性游戲,讓幼兒逐步地從以自我為中心辨別左右過渡到以他人為中心辨別左右,教師並在日常有意識的以口頭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加以復習和鞏固,增強了空間辨別能力,因此在檢測中,實驗班幼兒辨別左右的正確率要大大高於對照班的幼兒。在學習「等分」這一知識時,除了讓幼兒通過對實物的操作理解等分的含義和方法外,我們還著重通過智力游戲拓展幼兒的思路,鼓勵他們尋找不同的等分方法,因此在測查中,同樣是將一張正方形的紙四等分,實驗班的23名幼兒有4——5種的方法,而對照班的30名幼兒卻都只有2——3種的方法。
3.實驗班幼兒與對照班幼兒在對自編應用題能力上,差異不是十分顯著P<0.05,檢測發現,兩個班的幼兒口編應用題和看圖編應用題的水平相近,,但值得一提的是實驗班的幼兒看情境編應用題的能力要稍高於對照班的幼兒。因為應用題最主要特點是它源於生活,它是以幼兒熟悉的游戲或生活的情境來表達數量關系並提出回答的要求,這種寓加減任務於情境之中的數學活動,尤其能反映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基於應用題所具備的這些特點與優勢,我們在實驗班組織數學活動時,著重通過創設各種不同的游戲情境,引導幼兒學會認真觀察,發現周圍環境中事物的不同之處, 並根據事物的大小、形狀、顏色、狀態等多種特徵創編和解答應用題,從中感受「數學源自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的樂趣,逐步提高數的運用能力。
4.數學教學游戲化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使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活動,從而也促進了幼兒與同伴間的交往與合作。檢測統計看出(見表二),實驗班幼兒在活動中舉手發言的均數要高於對照班的幼兒,原因是游化教學為幼兒提供了寬松的語言表達環境,表現在它對幼兒活動積極性的激發上,鼓勵幼兒願意把自己的實踐過程和結果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同時,在游戲中,幼兒很自然地與同伴邊操作邊進行交流,形成了合作的願望與能力,因此在大班下學期,我們還有意識的在游戲中增加幼兒合作的機會,讓幼兒通過游戲化活動增強合作意識,學會與同伴共同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或分享成功的快樂,提高合作能力。此外,從表(三)還表明,實驗班幼兒的操作情況也稍好於對照班,有趣的教學游戲不僅能激發幼兒操作的興趣,還緩解了「上課」給幼兒帶來的緊張氣氛,在活動中,幼兒能以「游戲」的心情對待失敗和錯誤,因此實驗班的幼兒與對照班的幼兒相比,減少了操作時的從眾性和被動性,幼兒願意通過自己的反復實踐,找到問題的答案,從中享受游戲所帶來的樂趣。
思考與建議
1.要區分教學游戲化活動、游戲活動和教學活動的差異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首先要對三者的概念有著清晰的了解,只有我們明白了它們在教育中的不同的價值取向,才能更好的發揮它們教育有效性。教學游戲化活動,正是要求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將教育目標融入游戲中,使游戲成為教學手段,但在活動中教師要淡化目的,強化手段,看輕結果,重視過程。游戲化的程度越高,其手段和過程越鮮明,目的和結果就越隱蔽。教育效果就越有效。而游戲是沒有特定的目的的,它是幼兒自發的,雖然在活動中它是孩子自娛自樂的,但也會有探索,也會有發現,也會有創造,這只能說是游戲中潛在的學習因素,是游戲產生的教育效果,而不是教學活動本身。同樣,教學活動有較強的目的性,它由教育目的引發的誘導性探索。它注重傳授知識、技能和活動的結果。
2.要重視數學教學游戲化的活動設計
一次成功的數學教學游戲化活動,它本身的設計是否合理,它是純游戲還是帶有一定的教育目的,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不同功能與特點的游戲,它所針對使用的數學內容也大不相同,所賦予的教育意義也有所不同。老師在選擇與設計數學游戲時,不僅要根據內容選擇游戲方式,還應考慮到游戲與教學之間的內在的聯系,它們的結合是否有趣味和合理。有趣的游戲才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願望和操作樂趣,而教學的目的性卻是隱性的蘊藏在游戲中。讓幼兒在活動中發現、感受、獲得或運用到相關的數知識。我們更要注重整個的活動過程:如在「玩玩分分——感知4以內數的組成分解」這一活動中,我們為幼兒設計了一組「運西瓜」的游戲,通過運送,幼兒看到原來在一起的4個西瓜分成了兩份,直觀地理解了組成分解中的「分」與「合」,同時「打開閘門」、「看西瓜從斜坡上滾落」的有趣動作和情景都使幼兒產生了反復游戲的興趣,從而反復地感受4粒西瓜的分合過程,並在多次游戲後的記錄中發現、總結出4粒西瓜原來有3種不同的分法。一次數學活動往往是多個游戲活動的組合,老師在設計時還應考慮到游戲間的動靜搭配,個人、小組以及集體間游戲的交替等,以此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使游戲活動的氣氛更為活躍。
3.要加強數學教學游戲化活動的指導
在數學教育游戲活動中,幼兒處於顯性的主體地位,教師處於隱性輔導地位。因此老師不能以導演的角色出現在教育活動中,要以不同的角色身份巧妙對活動進行指導。有時,老師是教學游戲化活動的介紹者,向幼兒講解教學中的游戲規則與玩法;有時,老師是教學游戲化活動的參與者,是幼兒的游戲夥伴,一般情況下教師以觀察為主,當幼兒活動中出現困難時,可以適時的加以引導、鼓勵,傾聽幼兒的討論與表述,了解幼兒對各種數知識的掌握情況;有時,老師是活動的組織者,組織幼兒討論在數學游戲中看到的現象、發現的問題或解決的辦法;有時,老師僅僅只是材料的提供者和活動的旁觀者。但不管是哪一種身份,老師都應該有一顆寬容的心,當我們在面向全體幼兒的同時,特別注意個體差異,尤其在材料投放上,要充分考慮不同幼兒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我們要允許幼兒在反復操作中一點一滴地建構起數的感性認識,啟發幼兒嘗試用數學的眼睛觀察生活,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鼓勵幼兒不怕困難耐心實踐,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充分享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通過我們一年的實踐研究,我們認為游戲和教學雖是獨立的活動,不可相互替代,但是卻具有互補性,將兩者實現最優化的結合 ,會使幼兒園教育變得更為完善,會從根本上改變「放羊式」的或者「灌輸式」的教育。
Ⅷ 數學課堂小游戲
游戲名稱:我見過你
游戲目的:增強孩子對數的認識
使用年級:二年級
游戲道具:一副撲克牌,共計54張牌。
游戲人數:2人或4人。
游戲規則:
(1)兩人合作,洗牌,把撲克牌洗均勻,疊整齊,背面朝上,從上往下翻牌。
(2)第一盤學生A翻牌,兩人搶答。大聲說出撲克牌的名字,要說出花色和數字,如方片3、梅花K、黑桃6等。一副牌用完,這一盤游戲結束,最後各自數出自己得到多少張牌,得牌多者獲勝。
(3)第二盤再由學生B翻牌。每一盤的結果都要記錄。
(8)游戲法可以開展哪些數學活動擴展閱讀
小學數學本身講起來就比較枯燥無味,所以教師再講數學課時,盡量穿插一點小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數學謎語,吉祥數字等。
Ⅸ 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教學有哪些形式
一、圍繞數學課程目標,開展游戲教學
課程目標是進行游戲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長期以來,在課堂游戲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制定應該說是比較寬泛的,這導致了課堂游戲教學產生了混亂的局面。教師應當對自己的教學有一個基本的目標規劃,並用它來指導游戲教學,教師的思路才更加清晰,組織游戲才能更加得力,教學才能更有效。《數學課程標准》中確定了,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要達到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四個方面的發展,並且還設定了第一學段(1-3年級)要達到的有關這四個方面的具體目標。我們在進行游戲教學設計和游戲活動組織中,應同時兼顧這四個方面的目標。
1、突出遊戲教學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數學課程標准》要求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要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而游戲教學正是以其充滿樂趣和探索的特徵,吸引學生主動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探索數學的奧秘。在對學生感到理解比較困難的課時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可以嘗試運用游戲教學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達到寓教於樂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二年級下冊統計時,由於二年級學生對統計的概念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很容易上課時走神,因此教師可以設計「小小調查」游戲。例如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組,每組派出「調查員」和「記錄員」,對組內成員的晚上上睡覺時間進行調查和記錄,並且大家一起根據調查結果,做成統計圖。在組內評選出畫得最好的統計圖,最後各組把統計圖進行展示,並排除「講解員」進行講解,最後教師對幾個組的表現進行點評。因為統計的知識,是比較抽象的知識,也是學生在生活中運用的比較多的,如果這節課老師只用「講授法」進行講解,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加游戲,理解並參與了統計的過程,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2、突出遊戲教學對學生數學知識、思維的培養
「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課程標准》對學生數學知識、思維的培養要求。游戲不僅對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幫助,並且有利於增加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維習慣。運算能力是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必須要熟練掌握的一項數學技能,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設計游戲幫助學生掌握這項技能。例如在小學低年級學習加法運算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算式找朋友」的游戲來幫助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練習。
3、突出遊戲教學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是我們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要讓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提高實踐能力。而游戲教學非常強調學生的參與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參與游戲時,不是單純地學數學知識,而是參與到整個游戲當中,並通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問題,來完成整個游戲過程。通過參與游戲,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例如在根據一年級《整理房間》設計的「舉牌游戲」中,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經歷了分類過程,懂得要按照分類的標准來整理事物。教師給通過課件演示物品,並且給每個物品進行了編號,從1到12號,並且把這些物品分成三類,一類是玩具,一類是文具,一類是服裝鞋帽。然後教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三個牌子,三個牌子上分別寫著玩具、文具、服裝鞋帽。接下來,教師開始給同學們講游戲的規則,教師指出一個物品,同學們很快想一想它屬於哪一類,教師說「舉牌」同學們把屬於哪一類的牌子舉起來,並把它說出來。通過參與這個游戲,學生經歷了分類的過程,並學習了有關分類的標准,經歷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且體會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根據數學教學內容,選擇游戲類型
教學內容是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數學課程標准》中在各個學段中,安排了四個部分的課程內容:「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並強調通過課程內容,應該注重發展學生的數感、符合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的培養需要,數學課程還要特別注重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因此,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當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要達到的效果,合理地選擇游戲的類型。游戲的形式是多樣的,但比較貼近小學數學教學的游戲大致分為以下幾類:講故事、觀察、猜想、活動和競賽。只有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游戲類型,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一年級上冊《生活中的數》的學習中,接觸1-5的數字學習時,為了讓學生在元認知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到數的意義,我們可以設計一個觀察的游戲「猜玩具」,來幫助學生體會到數字代表的意義,提高學生的數學感知能力,同時還強化了學生的符號意識。讓學生通過觀察數學現象,培養和加強對數學的數學感知能力、培養數學意識與敏銳的觀察力。
1、數學游戲要具有科學性
首先,在選取數學游戲時,要充分考慮到游戲設計是否具有科學性,是否能反映出數學內容的本質,是否有助於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數學游戲的選擇要體現數學學習的思想方法和應用價值,並且為學生拓寬思維活動提供空間。游戲內容的選擇應從學生感興趣的點出發,並且要切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並通過游戲體現數學的思想和方法,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生活中充滿著科學。例如在小學中學習了各種圖形以後,教師根據學生愛游戲、愛探索的特點,帶領同學們玩兒「七巧板拼圖游戲」,在玩游戲之前告訴學生游戲規則,並讓同學們自己動手拼出各種圖形,用已經學過的圖形知識來探索「七巧板」中蘊含的數學知識。
2、選擇數學游戲要具有啟發性
數學游戲的選擇要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並且能夠對學生有一定的啟發,讓學生通過思考和探索體會到數學學習的過程。因此教師在選擇游戲時,應選擇對學生有一定的啟發性和探索性的游戲,選擇的游戲應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以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Ⅹ 如何在游戲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和游戲的關系源遠流長,在還沒有「數學」這個概念時,數學知識就廣泛存在
於各種游戲中,隨著游戲的發展,數學也隨之發展,因此,也可以說,游戲是數學發展
的動力之一。皮亞傑在
20
世紀提倡的建構學習心理學中,已深刻地利用游戲活動使兒
童內化建構其正確的數學概念。我國著名數學大師陳省身教授在
2002
年國際數學家大
會上,提出了「數學好玩
」
的理念,給人以很大的啟迪。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
把數學游戲運用到數學課堂,使之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於樂,達到「數學
好玩」的境界,進而使學生主動地學數學,在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中發展「數、
量、形」
等概念,培養數學的思維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可以說,把趣味性的游戲活動運用於中
學數學課堂是優化數學教學和推進課程改革的好方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下面我就講講數學游戲對課堂教學有哪些作用,與同仁交流。
1.
有助於樹立正確的數學態度。由於數學游戲具有趣味性強、令人興奮和具有挑戰
性等特點,
因此通過數學游戲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濃厚的興趣和探索未知問題的強烈好
奇心,而興趣和好奇心為學習數學和探索數學現象的奧秘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這就讓數
學學習成為了一種高級的心理追求和精神享受,充滿了樂趣。
許多數學家開始對某一問題做研究時,總是帶著和小孩子玩新玩具一樣的興致,先
是帶著有好奇的驚訝,在神秘被揭開後又有發現的喜悅。在數學游戲的過程中,也會不
可避免地碰到一些困難,遇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況,但是這能
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勇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培養他們正確的數
學態度,使之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2.
有助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
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數學游戲所涉及的內容往往有趣、吸引人、淺顯易懂,不需要過多的預備知識,只要掌
握一般的基本知識,初學者即可登堂入室。例如,用形狀相同或不同的正多邊形組合起
來鑲嵌一個平面的游戲,
只要把兩個正三角形或正方形整齊排列在一起就能鑲嵌成一個
平面,非常簡單,十分容易上手。但還可以是多個正多邊形、多種正多邊形的組合,可
以千變萬化,能創造出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圖案,樂趣無窮。在拼湊的過程中,學生
需要對自己的設想進行判斷,需要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由於每個學生的思維不同,產
生的結果將會是多種多樣的。在游戲中,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鍛煉和培養,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和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3.
有助於滲透數學思想。
游戲與數學的相似保證了數學游戲有利於數學思想的培養,
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的精神。
可利用游戲引導學生學生開展有趣的數學活動。
還有,
數學游戲還具有將抽象的知識通俗化的作用。比如,在研究「視圖」時,可引入游戲:
先在桌上放一個茶壺,各小組四位同學從各自的方向進行觀察,並讓學生把觀察的結果
畫下來進行比較,發現了什麼,試著去解釋。通過觀察比較、小組討論、集體評價和動
手操作等多種形式,有效地將抽象的知識通俗化,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觀察、鑒別、分
析能力,根據直覺用筆畫出自己的感覺,用自己的方式來研究世界、用自己的手操作、
用自己的嘴表達、用自己的身體去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
4.
有助於獲得數學知識。數學游戲可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機會。例如折紙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