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玩游戲怎麼才能玩的快樂
㈠ 淺談如何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快樂數學
讓幼兒在游戲場景學數學,最貼合幼兒學習習慣,更生活化,趣味化、兒童化,最大的好處是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更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
1、不要僅僅讓孩子停留在數數,計算刷題這種灌輸式的學習方式上,孩子可能根本不理解,僅僅是死記硬背,這樣不僅傷害了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孩子數學學習也做不到提升。首先要做到的是讓孩子理解數、數量,將抽象的數學具象化,對照到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比如孩子可能記住3+2=5,反過來2+3卻不知道, 家長可以用孩子感興趣的實物,通過游戲的方式做比較,如3塊糖和2塊糖合在一起,是加法,一共有5塊糖,那麼2塊糖和3塊糖合在一起呢,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2、不要讓孩子覺得數學只是一種學習,把它當成一種負擔,引導孩子對數學感興趣。觀察孩子愛玩什麼,將數學知識結合進去,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習數學,既不反感,又能提升孩子數學學習的興趣。
比如孩子好動,可以和孩子玩跳格子,室內外都行,做好安全防護就行。認識數字的同時,也能學到加減法,還可以促進孩子的競爭意識。
3、家長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喜歡數學,首先要願意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思考,陪伴孩子,他會很願意和你一起學習的 。
㈡ 有哪些好玩的親子游戲,可以讓孩子戶外活動更加豐富快樂呢
有哪些好玩的親子游戲,可以讓孩子戶外活動更加豐富快樂呢?
春天到了溫暖開花的季節,是運動的時候了。小編整理了10個野外親子游戲,家長朋友們不要在家,快帶孩子出去活動!抓住影子玩游戲:爸爸媽媽和孩子踩著彼此的影子,誰踩著更多的東西贏。提示:多改變方向,讓孩子踩著去觀察影子的變化。告訴孩子陰影的形成原理。推薦10個野外親子確認游戲,和孩子一起行動!畫陰影一個人站在陽光下,擺出各種姿勢,使孩子們能夠追蹤陰影的輪廓。能畫人,還能在紙上描繪各種樹葉和花草。讓孩子給畫上色,培養對顏色的敏感性。
㈢ 在家裡和孩子一起玩哪些游戲,才會讓孩子很開心
1. 紙箱空間。蠟筆+空紙盒=安靜的游戲空間,試試吧。2. 紙板滑梯。如果你家裡有樓梯,試試這一招。孩子們會喜歡它的!3. 越過障礙物。找到一個通道,在左右兩邊貼上一些紙作為障礙物。孩子們需要在不接觸身體的情況下通過障礙物。4. 4.擊球比賽。這個游戲適合很多孩子一起參加,注意用腳擊球,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
家長在假期中陪同孩子參加一些社團或企業組織的有益於孩子成長的活動,促進孩子與家長的關系,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好朋友。通過活動鍛煉孩子參與探索的性格,使孩子在青少年時期身心健康發展。
㈣ 玩是給小孩最好的獎勵,如何讓小孩玩的開心
引言:玩是給孩子最好的獎勵,想讓孩子更好地玩,父母就讓孩子玩的開心。孩子玩的時候父母不要讓孩子去學習,不要給孩子壓力。
㈤ 家長怎麼帶孩子玩游戲,寓教於樂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在學習中玩,在玩中去學,實際上我認為娛樂對孩子的教育是一種非常有效且非常好的方法,但是對於許多父母來說,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通過游戲學習,這件事沒有想像的那麼難,還有很多方法可以直接讓你的孩子學習很多知識,並在不斷的游戲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對於兒童來說,游戲的吸引力遠大於游戲父母應該引導孩子認識兩者之間的區別,以便他們可以正確理解游戲的本質,更多地陪伴孩子,並且更多地帶他們環顧四周,並引導他們脫離虛擬世界,作為父母引導你的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你不喜歡孩子玩游戲,養成新的愛好,如果你認為孩子的英語不好,請每天用英語與他交談,如果你認為孩子的文學不好,就陪他背誦古詩,欣賞漢字的美。
㈥ 如何提高幼兒游戲活動興趣
1.在游戲中幼兒享受成功、體驗挫折從中獲得了社會經驗及能力
「游戲是孩子的第二生命,是孩子學習的第一所學校」。孩子會動開始就熱衷於玩各種游戲,過家家、搭積木、拼圖、找朋友、捉迷藏等,玩起來不亦樂乎!而孩子對生活周圍環境的認識、以及知識的獲得就是從這里開始的。沒有人教,孩子們就會模仿別人的言語、表情、行為和動作。孩子們在模仿媽媽的過程中了解了親人之間的關系;在模仿打電話的過程中,了解了電話的用途、學會了使用電話、會用禮貌用語;使他們對社會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並從中獲得了社會經驗及能力。孩子在參與游戲活動中逐漸學會與人相處、友好的協調人際關系。
1.1 提供條件、通過各種形式激發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與同伴合作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建立了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的關系,這種合作關系讓幼兒學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同伴及游戲角色,在游戲中幼兒享受成功、體驗挫折、滿足情感交流、嘗試解決問題,從而獲得身心和諧發展。
1.1.1 教師利用幼兒好玩好動的特點,通過各種形式,取得幼兒的好感,並滿足他們的適當意願,從而達到由好玩轉化為要玩、想玩、會玩的目的。例如:給小班幼兒提供紙球,他們先學會自己玩,然後和好朋友一起玩,到大家集體玩,由自我探究到合作創新,再到集體嘗試的過程中,幼兒進一步將好奇變成好玩又到喜歡玩,這樣,他們就會產生一種極大的滿足,而這種滿足的積累正是產生游戲興趣的動力。
1.1.2 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走走跑跑的體育游戲不僅僅是鍛煉孩子的筋骨;讓孩子唱唱跳跳的音樂游戲活動,也不僅僅是進行藝術熏陶。這些活動性的游戲,不但培養了孩子的活潑、勇敢、堅強和關心集體的個性品質,還有助於孩子神經系統和大腦的發育;各類區角游戲,讓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角色,邊模仿邊實踐,既滿足好奇心又增加了主動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有利於孩子感覺綜合能力的提高。
1.2 在操作中、交往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空間想像能力
1.2.1 我們的區角游戲具有開放性且內容豐富,幼兒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選擇游戲方式與游戲夥伴,並決定游戲進程。在游戲活動中,幼兒是游戲的主人,自主自願的從事著自己喜歡的活動,因此情緒高漲,思維積極。同時在游戲中幼兒互相協商、合作,並主動探索,努力解決問題,這使得幼兒積極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在區角游戲中每個幼兒都在有意無意地關注同伴的一言一行,通過與同伴的協商、合作,建立正確的交往方式。兒童醫院里:你當了外科醫生我就當內科醫生吧,我來當病人,我當葯劑師吧……就這樣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得到改善,進一步的加強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同時在活動中幼兒也能夠有許多創意性的想法:一位 「化妝師」 正在為他的顧客打扮,圍巾一會兒扎脖子上扣一個漂亮的蝴蝶結,一會兒扎在腰上作腰帶、一會兒披頭上作新娘的頭紗,積極動腦筋想把他的顧客打扮的最美。就這樣常常在操作中、交往中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很好的培養,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
1.2.2 在體育教育中,老師要特別注意運用啟發式教學,當好「導演」,珍惜幼兒樂於活動的美好情感,熱情指導幼兒進行體育鍛煉,並盡可能以「孩子頭」的身份參加到他們的活動中去,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耐心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總結失敗的經驗教訓。例如:和中班幼兒玩「螞蟻搬家」的體育游戲,幼兒在認知發展上有個別差異,使得幼兒各自具有不同的學習形式,學習速度和認知。老師不僅要當好他們的「領頭人」,和幼兒一起玩游戲,還要鼓勵幼兒遇到困難積極動腦筋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給幼兒足夠的時間和機會。
2.體育游戲可促進幼兒身體發育,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在體育游戲音樂游戲中,有運動量大的活動也有運動量小的活動。有全身運動、有局部運動,加上許多游戲多在戶外進行,孩子們可以接觸陽光、呼吸新鮮空氣,血液循環新陳代謝等,各個身體系統的功能均能得到加強。
2.1 教師在游戲中啟發、引導幼兒:幼兒喜歡獨自游戲、自由結伴遊戲,他們不需要也不願意成人的過分干預。但這並不意味著幼兒不需要或不喜歡和教師的共同游戲。因為幼兒年齡小,經驗少,游戲的玩法技能相對比較缺乏,教師的參與往往使游戲有更多的變化和情節的深化。前提是教師以平等的身份――「變成孩子」與幼兒共同游戲,共享快樂;教師的童心、游戲心會使幼兒備感親切、自然、融洽,從而營造出寬松和諧的游戲氛圍,並要把握好時機和分寸,以不幹擾幼兒的游戲為前提,以幼兒游戲的快樂為根本,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目的。
2.2 游戲能有力地促進幼兒體、智、德、美方面的有機發展。我班在玩紙球游戲中,幼兒最為喜歡獨自向自己頭頂上扔,或是扔給自己喜歡的小朋友,少數幼兒喜歡集中在一起將紙球投進老師准備的大筐里;兒童游戲的玩具,都是來自於生活,來自於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廢舊報紙紙、易拉罐、皮球、積木、毛線、紙杯、礦泉水瓶等。這些材料物美價廉,許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錢的。由於它們沒有固定的形式,不具體代表某一物體,兒童在游戲時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隨意地將材料加以創造想像。如:把一小截殘缺的木頭當小手槍,玩打槍游戲;用廢紙作成「紙球」投擲;用易拉罐做成拉拉車、用毛線做成「翻繩」等。有一些兒童游戲本身不需要玩具,如:「頂腿」、「單腿蹦」、「捉迷藏」、「背人」、「木偶人」等,都是利用兒童的肢體徒手進行的。
游戲本身具備的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等主題活動的基本特徵,我們在日常游戲中就應當注重改善游戲氣氛,利用玩具、現代游戲、民間游戲等為特點的策略體系,在教學中不斷的加以發展、完善。這樣可以培養幼兒想像力、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積極主動性;
3.在游戲活動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因為自信心就像催化劑能將人們的潛能調動起來,使人們百折不撓、不斷努力,最終獲得成功。
3.1 首先要讓孩子感受老師的關心。多數游戲活動是以小團體為主的練習,這樣可以縮短老師和孩子心與心的距離,使他們產生親切感和信任感。教師在實施各項活動中應當注意孩子的個體差異,關心孩子的參與興趣和情緒狀態,在適當的時候給與孩子一個鼓勵的微笑、手勢,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示鼓勵、贊賞、肯定;也可以發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號;或運用語言及優美的示範動作激發孩子游戲的興趣,使每個孩子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認可。
㈦ 如何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快樂情緒
如何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快樂情緒 內容摘要: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游戲中他們表現得最自然、玩得最開心,最容易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游戲雖是幼兒喜歡的活動,但游戲種類多,方式多,十分復雜,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幼兒學會玩游戲。怎樣讓幼兒學會玩游戲?達到快樂教育的效果呢?我們從教學游戲、戶外游戲、區角游戲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著力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輕松,平等、和諧的游戲氛圍,孩子們在游戲中思維活躍、想像力豐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活動的游戲化,非常符合幼兒的心理,使幼兒能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在身心上得到滿足。 正文: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在幼兒園我們給予幼兒的應該是更多的快樂,因為有了快樂幼兒才會擁有自信及學習的動力;有了快樂幼兒才會有創造的慾望。而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在游戲中沒有外在的限制,能夠身心放鬆,積極活動,充分表現自己,實現個人願望,他們通過操縱材料、物品,控制所處的環境,體會自己的力量和自信,從成功中獲得愉快的體驗。游戲的過程可使幼兒感到快樂和滿足,因此它適合幼兒的需要和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教育家陳鶴琴曾說:「孩子需要良好的夥伴來做他的伴侶,與他們交流相處獲得友誼,消除孤獨,活潑身心,這是成人所代替不了的。」現在絕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個孩子,而一些游戲一人是玩不起來的,必須與同伴合作配合,才能進行。幼兒園應充分保證幼兒游戲活動時間,讓幼兒在與夥伴遊戲中學習到多種經驗,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充分感受到游戲活動的快樂! 教師如何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快樂情緒呢? (一)在教學游戲中的培養。 藉助於游戲的活動手段或形式而開展的正規集體教學活動,在其本體上仍是正規教學活動,而非純粹意義上的游戲活動,因為這種游戲活動因其教學操控的人為因素和預先設定性已經幾乎完全取代了自然狀態下游戲活動的自主自發性。但這種在正規集體教學活動中被藉以應用的游戲活動,在現代學前教育實踐中往往被稱之為教學游戲,其實質就是以游戲的活動形式來組織程序化的教學,使教育實施的活動形式或手段游戲化。也正是因為讓游戲精神成為貫穿於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的主線,融匯於全部教育活動及其所有過程的靈魂中,幼兒園的教育才為兒童提供了快樂的童年生活, (1)把游戲教學常規化 教師在常規教育過程中應把游戲作為常規教學的基本活動形式,使之成為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基本手段貫穿於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全部過程中,使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與游戲活動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在教學活動中,常規式的教學(或稱作業教學)活動從來都是學前課程價值與目標實現的最基本的途徑和活動形式。作為教育教學的手段,游戲活動就是對於幼兒園正規的、集體化的教學活動在組織形式上的支持、輔助與補充。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學習帶給自己的快樂。例如,在幼兒教學活動中,為讓幼兒鞏固和掌握「7」以內的「數的組成」的知識,教師為孩子設計了一個「爬台階」的比賽游戲。「台階」由低到高,依次呈現2的組成、3的組成、4的組成……7的組成。孩子們每完成一個數的加法的計算,便意味著爬上一個台階。誰先爬上最高的台階,誰先獲勝;在教孩子識字的過程中,為讓孩子獲得識字的快樂,教師可把識字活動設計成游戲活動,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識字,如「捉迷藏」游戲:教師把有字的卡片藏到容易找的地方讓孩子找,找到了,讓他們讀一讀;還可以讓孩子藏,教師找字,讀字;「給字寶寶找家」游戲:教師在地上畫上和漢字相應的圖畫,讓孩子把相應的字卡片放在相應的圖畫上等。這些教學游戲的設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教育教學的高效和順利的完成,也使孩子學地更快樂。 (2)把游戲精神融入教育教學活動中 把游戲作為教育教學的內容和手段都是基於「游戲即游戲活動」的認識,即游戲是由特定的行為或行為系列而呈現出的一種活動類型或形式。然而,游戲的實質絕非一種行為層面的存在而更在於它是一種精神的存在。所謂精神層面的游戲,是指游戲作為一種精神特質而表現為一種精神狀態或趨向,可稱「游戲即游戲精神」。游戲作為一種精神,可以說是滲透或彌漫於幼年生活的全過程。只要對幼兒的言行稍有留意,就不難發現他的游戲精神無處不在。例如,當教師在教孩子欣賞散文詩、繪畫、做美工、欣賞音樂作品時,孩子們會根據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配上自己設計的語言及動作,這些都是孩子游戲精神的流露。他們在教師游戲化的教學活動中,更是充滿著其游戲精神的釋放與表達,如在唱「小花貓,喵喵叫」時,會情不自禁的表演起小花貓叫的動作和發出「喵喵」叫聲來;畫好一幅畫,就會把自己的圖畫編出一個有趣的故事。可以說,在孩子那裡,那種浪漫主義的童話意識,天馬行空的奇思怪想,輕松自在的玩笑幽默,無拘無束的活潑天性等,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出來。這些都是孩子游戲精神的呈現。也是孩子的快樂情感的流露。 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作為教育教學的基本內容,也可作為組織教學活動的有效手段,更應是貫穿了整個幼兒園教育教學所有過程的一種反映童年精神的靈魂。唯此,游戲與教育才可真正達成立體而有機的融合,幼兒園也才可給予兒童一個真正的游戲童年、快樂童年和成長童年。 (二)在戶外游戲中的培養 戶外是一個開闊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要培養幼兒的快樂情緒,教師就應該讓幼兒多接觸戶外自然環境,充分體驗戶外活動帶來的快樂。而戶外游戲又是幼兒愛玩的游戲,那麼,教師如何利用戶外游戲給幼兒帶來最大的快樂呢? (1)因地制宜,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游戲環境 首先,教師應根據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形式多樣的特點,決定戶外活動的設備、器材,玩具材料必須多樣化,才能激發孩子的興趣,滿足孩子的實際需要,獲得最大的快樂。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的需要,利用廢舊物品自製不同功能的活動器械。如:小班孩子喜歡色彩鮮艷、簡單、可愛的玩具材料。教師可發動家長用廢舊的布頭、彈力絮等製作形狀可愛的卡通投擲玩具、彩條等,讓孩子們在晨間活動中拋一拋,投一投,孩子們會玩得很開心。中、大班孩子好奇心重,喜歡新奇、刺激的游戲材料,教師可用利用廢舊報紙來製作奔跑的風箏、利用硬紙板來製作投擲的飛碟等…… (2)角色扮演,增加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開展戶外游戲活動,一般以體育游戲為主,根據天氣情況、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動靜交替原則,有時也在戶外穿插進行一些運動量較小的游戲,如角色游戲、智力游戲等。科學的體育活動,能提高孩子基本活動能力和運動技能,從而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愉悅身心。如:體育游戲《龜兔賽跑》,在活動前特別注意孩子的准備活動,然後要給孩子們化妝-——戴上可愛的頭飾,另外給兔子戴上白手套,給烏龜背上貼一個塑料筐當「龜背」。「終點」和「領獎台」用大型積木搭建而成,途中用拱門設兩個「門」,讓「烏龜」練習鑽的動作。設置兩個路障,讓「兔子」練習跳的動作。把孩子分成四組,這樣就縮短了孩子等待的時間。孩子也很感興趣,都爭搶著交換角色比賽,連平時體弱的孩子也不示弱。活動中,根據孩子發展與動靜交替的特點,控制和調節活動量。活動量較大時,老師穿插分發獎牌,讓孩子休息一會。整個游戲中,孩子對活動形式、過程非常感興趣。通過游戲有助於孩子形成頑強、自信的品質及團結友愛和集體榮譽感,同時孩子在游戲過程中,能得到最大的滿足,感受游戲的快樂。 (3)因人而異,引導孩子快樂游戲 教師在組織幼兒游戲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