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筷子的游戲怎麼玩
A. 用筷子夾乒乓球游戲規則介紹
用筷子夾乒乓球游戲規則最重要一點是不能用其他任何部位碰乒乓球。
比賽時,用最快的速度將盆內的乒乓球夾起,
然後放到隊友的筷子上,
再由隊友用筷子將乒乓球運送到空盆中,
重復多次,
以在規定時間內運送完成乒乓球數量最多的隊伍獲勝。
在整個過程中,
只能用筷子夾乒乓球,
身體其他任何部位碰到乒乓球都算犯規!
B. 九根筷子搭橋游戲規則怎麼寫
規則如下:
1、游戲准備材料准備:筷子、瓶子、測量廊橋量的重物。
2,游戲步驟首先,我們拿出准備好的筷子,然後將9根筷子依次擺上打成一個廊橋的形態(可以看下面的視頻進行搭建、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想像搭出更漂亮的廊橋哦)然後,依次放上重量物(可以是書本之類的),測量你搭的廊橋的質量如何。
3,游戲目的今天的游戲是我們中國古代的搭橋方法,清明上河圖中就有這么一座橋,它不需要一個橋墩,以多根梁木巧妙的別壓穿插,搭接而成拱形結構,是我們中國獨有的方式。
C.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筷子的本領,探索並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通過有趣的游戲,讓幼兒練習使用筷子的方法,增強"我長大了的"自豪感。
3、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每人准備一雙了筷子。每人一個小盤。
2、老師為幼兒准備花生米、(或豆子)橘子、蘋果。
3、《幼兒畫冊》上學期一第23頁。
活動過程:
一、導入--兒歌《我有一雙小小手》。
小朋友我們都聽過《小河馬吃飯》的故事,小河馬為什麼沒吃到飯呢?我們的小手懶不懶呢?對了,我們有一雙能乾的小手,我們用學過的兒歌來誇誇它吧。
我有一雙小小手,它是我的好幫手,能洗臉,能刷牙,穿衣服,會梳頭,掃屋地,擦桌子,做手工,拍皮球。我愛我的小小手,它是我的好朋友。
二、幼兒自由探討使用筷子的方法。
1、我們的小手這么能幹,它能幫我們吃飯嗎?我們用什麼來吃飯?(筷子)現在我發給小朋友每人一雙筷子,我們也學一學用筷子吧!(幼兒試著用筷子)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用的?
2、總結拿筷子和使用筷子的方法:
兩根筷子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的中間(准許個別幼兒習慣用左手),大拇指在兩根筷子的上面,食指、中指、拇指尖夾住外面一根筷子,無名指和拇指內側抵住裡面一根筷子,小拇指在無名指的下面。
3、組織幼兒討論:使用筷子是要注意什麼?
老師:筷子可以幫我們用來夾菜、夾魚等食物,在使用筷子時要注意安全,以防戳到自己或周圍的小朋友;還要注意文明衛生,做到不敲打桌碗,不亂翻菜。
三、游戲活動
1、練一練--我要吃水果。(教師指導幼兒用筷子,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看誰的小手本領大。比賽夾豆子看誰往自己的小盤里夾的多。
3、獎勵幼兒,吃豆子。
4、做練習《幼兒畫冊》。
5、游戲結束,兒歌《小筷子》
小筷子本領大吃飯夾菜全靠它,我用小手緊緊拿,不亂翻,不亂扒,不讓飯菜滿地撒。
四、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筷子,體驗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培養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
活動准備: 幼兒人手一雙筷子、盤子21個碗21個、豆子多個、糖多個
活動過程:
一、律動:手指操
二、教師出示筷子引入,並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慾望。
提問:
1、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
2、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3、誰還見過用別的材料製作的筷子?
4、那用它來做什麼呀?
5、你們都會用筷子嗎?
6、那咱們班誰會正確使用筷子而且夾東西又快呢?
三、學習活動。
1、師:小朋友下面一起來做一個《夾豆子比賽》。教師發給幼兒每人一雙筷子、一個盤子、裡面十10粒豆子、一個空碗,讓幼兒進行比賽。看誰夾豆子最快。
四、教師講解正確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
(一)實踐活動後進行小組討論:
1、為什麼有的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夾東西,為什麼有的小朋友夾得很慢?因為他們不會正確的使用筷子對不對?怎樣才能會正確的使用筷子呢?
(二)正確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右手五指自然彎曲,大拇指尾部、食指和中指夾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底部和無名指夾住另外一
根筷子,小拇指自然彎曲。夾東西時,食指和中指向內彎曲,使第一根筷子靠緊第二根筷子。(發給幼兒一人一雙筷子里操作用)
五、進行鞏固游戲,培養幼兒使用筷子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落實了目標中的第二第三要求。
1、游戲《傳糖比賽》幼兒接力的形式進行比賽。
2、游戲《看誰是勝利者》幼兒夾糖和豆子進行比賽。幼兒分組在規定的時間里看誰把糖和豆子夾得多。
3、每組評出夾得最多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平時多練習使用筷子。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3
設計意圖:
瓶子在寶寶的生活中多處可見,我們常見到寶寶抱瓶子、滾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們對用各式各樣的瓶子玩游戲青睞有加。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我挖掘了瓶子對寶寶的教育價值和潛能,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經驗,感受玩瓶子所帶來的樂趣。
2讓幼兒樂於參與操作游戲等活動,能大方地與同和老師交往,增強幼兒動作的協調性。活動准備:
1音樂:歌曲《照鏡子》《大貓和小貓》《小老鼠和小花貓》。
2各種透明瓶子人手1個,瓶蓋上貼2~4個五角星,玉米、蠶豆、花生等自然物若干。
3粘貼"老鼠"用的眼睛、鬍子、尾巴。
4小貓胸飾每人1個。
活動過程:
(一)瓶子操。
1寶寶扮小貓隨《照鏡子》音樂抱著瓶子(沒有瓶蓋)做操:變高、變矮、變胖、變瘦。2寶寶們互相比較瓶子的大小、高矮、胖瘦、長短。(二)蓋瓶蓋1世無雙請寶寶仔細看看瓶子上缺了什麼?並進一步引導寶寶認識瓶蓋的各種顏色(紅黃綠藍白黑)。
2要求寶寶給自己的瓶子找個合適的瓶蓋。
3數數瓶蓋上點子的多少,並互相比較多與少。
4喂瓶娃娃吃東西,引導能力強的寶寶注意將五角星與食物數量相匹配。
(三)瓶樂會
1餐讓瓶子來唱歌:寶寶搖晃瓶子發出不同的聲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與聲音大小的關系。
2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並用瓶子樂器演奏,提醒寶寶用力的大小要與歌詞相匹配。
(四)瓶老鼠
1提問:小貓喜歡吃什麼?
2觀察瓶老鼠:引導寶寶用好聽的語言描述老鼠的眼睛鬍子和尾巴,如尖尖的圓溜溜的等。
3製作瓶老鼠:在瓶子上粘貼眼睛鬍子和尾巴。
4音樂游戲"貓捉老鼠":把瓶子口的線拉開,寶寶牽著線走聽到貓來了,快速逃跑。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是可繼續玩這個游戲。
2鼓勵幼兒玩出更多有關瓶子的游戲,如"繞瓶子""趕瓶子"等。活動反思:
瓶子是寶寶喜歡的東西,寶寶對瓶子可以說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寶寶眼裡,一切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我針對兒童這個特點展開了活動。我為寶寶准備了充足的學具,讓寶寶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表達,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從本次活動中可以看出,寶寶是不斷地在動中學,在做中學,在用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4
活動目標:
學習正確使用筷子。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准備:
小木塊、小布包子、餃子、雪花片、玻璃球、黃豆等。
活動過程:
1.謎語,引出活動內容。
謎語:"兄弟倆,一樣長,是咸是淡它們先來嘗。"請幼兒猜猜謎底是什麼,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
2.學習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1)教師出示筷子,講解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
(2)幼兒每人一雙筷子,嘗試練習。
教師為每組幼兒投放難易程度不同的布包子、小木塊、玻璃球、黃豆等材料,請幼兒練習夾物。
3.鞏固游戲"誰夾得准又快"。
游戲一:撥木珠
玩法:每個小朋友一雙筷子、一個盤子、小布包子、一個大盆。教師發出指後,請幼兒迅速用夾的方法從大盆中夾取包子,以夾得最多的幼兒為勝。
小結:使用筷子夾取軟的東西時,手指配合要好。大拇指往下壓,食指、中指管一根筷子,無名指負責另一根筷子。五指力量要平衡,太緊太松都不利於使用。
游戲二:看誰夾得快又准
玩法:出示小木塊、雪花片、黃豆等、請幼兒分別嘗試夾取,多者為勝。
小結:請幼兒說說,夾不同的東西時,感覺有什麼不同?誰用得最好?激發進一步提高的願望。
4.延伸活動:
(1)請家長配合,鼓勵幼兒在家就餐時堅持使用筷子。
(2)在進餐時進一步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筷子。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5
活動名稱:
我會用筷子
活動目標:
1.了解筷子用途,指導筷子是由中國人發明的。
2、嘗試使用筷子,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知道用筷子的禮儀,懂得文明進餐。
活動准備:
1、每人一雙筷子一個小碟子
2、每組一盤核桃殼、桃核等物品。
3、筷子圖片、用筷子的視頻教學。
活動過程:
1、出示筷子,調動幼兒情緒,了解筷子的由來和筷子的種類。
2、幼兒動手模筷子,,觀察筷子的特點,發現兩根筷子一樣長,有一頭粗一頭細。
3、視頻播放筷子正確使用方法。
第一步:先拿起一根筷子,用虎口壓緊,並用無名指托住,放到無名指上。
第二步:拿起第二根筷子,放到中指上,並用大拇指、食指捏住筷子固定。
第三步: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移動上面的一根筷子進行張開、夾取的動作。
4、幼兒練慣用筷子夾取的動作。
5、出示用筷子進餐圖片,讓幼兒知道用筷子的禮儀,懂得文明進餐。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6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筷子的用途,感受筷子的多樣性,知道筷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餐具。
2、學習使用筷子,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3、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二、活動准備:
1、收集各種各樣的筷子若干。
2、小紙團、黃豆若干供幼兒練習持筷夾東西。
三、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兄弟倆,一樣長,是咸還是淡,它們先來嘗。」
(二)觀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特點、製作材料和作用。
(1)特點:(出示一雙筷子)請幼兒說一說它是什麼樣子的?(筷子像兩根小棍兒,上邊粗、下邊細,上面是方的、下面是圓的,有的筷子上下都是圓的,筷子的表面很光滑。)
(2)多樣性:(出示多雙筷子)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筷子,說一說有什麼不同?(長短,顏色,材料)
(3)作用:這些筷子是干什麼用的?
(三)介紹筷子的起源。
你們知道筷子是怎麼來的嗎?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吃東西都是用手抓,可是煮熟的食物很燙手。於是人們就隨手採摘細竹子和樹枝來撈熟食吃。那時候的人們都住在荒野、茂密的森林和草叢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就是樹木、竹枝了,所以,小棍、細竹枝經過人們一代一代的傳遞,筷子就逐漸出現了。
筷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餐具。用筷子吃飯,能鍛煉手指動作,使手部活動靈活,並能開發智力。使人越來越聰明。小朋友,你們想來學用筷子嗎?
(四)學習使用筷子。
1、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先將筷子像老師這樣拿在手上,細的一頭向下,粗的一頭向上,且兩只筷子的兩端要對齊,然後用大拇指,食指夾住,將中指放在兩根筷子之間,這樣,我們的筷子就能夠自由的開合,夾取東西了。
2、幼兒練習拿筷子:每個幼兒用右手拿一雙筷子,按老師講解的方法學拿筷子,練慣用筷子夾小紙團,老師巡迴指導,糾正不正確的動作。
會夾紙團的小朋友嘗試夾黃豆,比一比誰夾得多、夾得快。
啟發幼兒說一說:什麼東西好夾,什麼東西不好夾?為什麼?是拿筷子的上面好夾?還是拿下面好夾?為什麼?
3、小朋友們真能幹,學會了一樣新本領,能用筷子夾住這么小的豆粒,真是不容易。要是你們天天在家裡吃飯的時候都用它,你們的小手會越來越靈巧,腦子會越來越聰明。
4、討論:
平時我們用筷子吃飯時應注意什麼?
(筷子不能指到別人的臉上,以免劃傷。不能拿著筷子跑,以免碰傷別人和自己。不咬筷子、不把筷子含嘴裡,以免戳傷喉嚨。)
(五)欣賞筷子舞。
筷子除了用來當餐具,還能做什麼呢?老師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奏,筷子還可以用來打節奏呢。(欣賞筷子舞)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筷子,體驗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准備:
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隻碟子;每組一個小筐子內放薯條、小饅頭、彩虹糖。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我在一開始就直接出示筷子引入,充分的調動了幼兒的學習情緒,並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慾望,為下一環節打下基礎。
2、學習活動。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標准,因此,我在幼兒第一次練習前,我沒有強調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讓幼兒練習自由練習,讓幼兒帶著疑問進入到下一個環節,然後教師再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落實了第一個目標。
3、實踐活動。
學習筷子的目的在於在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在這環節里我為幼兒提供了薯條,小饅頭、彩虹糖,讓他們通過夾薯條,小饅頭、彩虹糖來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落實了第二個目標,教師巡迴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最後是小結使用筷子的好處。
活動前組織談話活動:說說筷子的作用並介紹筷子的來歷。(筷子最大的用處是作為餐具供大家使用,筷子是我們中國人最早發明的。)在實踐活動後組織討論:為什麼某某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夾起食物,某某小朋友食物夾得很慢?他是怎麼拿筷子的?結論:要用正確的姿勢拿筷子、夾食物時先要張開筷子,夾住食物後要夾緊。
最後可和筷子做游戲
1、將幼兒分成5組,在規定的時間里看誰玻璃彈珠夾得多。
2、每組評出夾得最多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平時多練習使用筷子。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8
活動目標
認知筷子,知道筷子是中國人使用的餐具;學會正確使用餐具,養成獨立進餐的好習慣。
探索、發現生活中的筷子的特徵。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使用筷子。
教學難點:養成獨立進餐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1、幼兒每人准備一雙吃飯用的筷子。
2、帶殼的花生、小石塊、紙團等。
活動過程
一、穩定幼兒情緒。
二、猜謎語。
1、說動物謎語,指名幼兒猜。
2、說餐具謎語,指名幼兒猜。
三、出示筷子,學習使用筷子。
1、提問:這是什麼?誰能給老師說說它有什麼用?
2、強調筷子的重要性,知道它要比勺子方便的多。
3、提問:小朋友們會正確使用筷子嗎?指名幼兒上講台演示。
4、教師示範筷子的正確用法。
(1)請小朋友伸出右手,分別找出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
(2)教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師邊說邊示範)
5、發筷子,教師說方法,幼兒練習。
6、指名幼兒上講台演示,教師及時指正。
四、練慣用筷子夾各種物品:
五、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1、通過活動,讓幼兒認知了筷子,知道筷子是中國人使用的餐具,學會正確使用餐具,養成獨立進餐的好習慣。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在活動中大部分能聽從老師引導,主動參與活動,配合老師完成本次活動,使得整個活動順利進行。幼兒動作協調性和靈活性得到發展,激發幼兒獨立進餐的興趣。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由於平日注重經常性與家長溝通,對我們班幼兒的年齡結構、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全面了解,因此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所以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活動中個別幼兒不能完全理解教師指令,我親自到身邊進行師范和指導,而大部分幼兒都能配合老師的指令進行活動。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
整個活動學生參與度較高,但對一些動作協調性較差的幼兒來說難度較大,參與熱情度不高,影響了互動效果,因此,在以後的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幼兒的狀況,盡量讓所有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仔細考慮各個環節,在以後的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幼兒的狀況,對一些發展程度較低的幼兒適時降低難度,盡量讓所有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D. 有沒有鍛煉使用筷子的游戲
有很多使用筷子的家庭游戲,且非常適合當做家庭親子游戲來練習。大家都知道,鍛煉筷子可不止是方便孩子吃飯,而是鍛煉孩子手指的精細動作。手指的精細動作直接關聯到大腦的發育,所以呀,想要寶寶聰明,那就多跟他玩一些使用筷子的游戲吧: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游戲適合3歲左右的孩子,太小的孩子並不適合,如果孩子從1歲多表現出對拿筷子感興趣的話,就給他用,多用,就越來越好了。
我是知心媽媽燕燕,將論語、三字經等融入育兒實踐,關注公眾號:兩位媽媽